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精選5篇)

欄目: 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64W

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1

隨著生活的質量漸漸提高,生活得壓力也逐漸加大。為了家庭能夠解決溫飽和奔向小康,有好多的人開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活。一方面為了生活,一方面為了家裡的經濟,只有先放下家裡的小孩,外出掙錢,為孩子的學業家庭的生活而艱苦奮鬥。

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精選5篇)

殊不知家中的孩子有的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或者在親戚家裡寄住的苦楚。從小我也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由於觀念跟理想不一樣,在童年時光裡,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我深有體會這樣的感受。為此我對這次“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十分積極。我只想用自己那份微薄的熱情去溫暖那些只有過年或者幾年不見父母的孩子們。

我們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對部分留守兒童進行家訪,這是我們與留守兒童及他們現時監護人直接面對面交流的大好機會,在與這些兒童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他們對父愛母愛的渴望,他們最常說的就是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在父母身邊。過多的憂慮使他們過早的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們自我覺得與其他孩子是不平等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麼概念。在與他們現時監護人的交談中我得知這些小孩平時貪玩,功課作業基本無人監督,他們作為現時監護人也沒什麼辦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幹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無力。我覺得這不單單是這部分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是全社會留守兒童的一個縮影,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不僅體現在身體,更體現在心理。

我跟著我的團隊,走去走訪。看了才真正體會到,城市的小孩與向下的小孩就是完全的不一樣的。城市的孩子乾淨整潔,但是也只是溫室的花朵;鄉村的孩子誰沒有整潔的外表,但是他們快樂著,因為他們自由。這就是城鄉之間的區別,包括環境,更包括孩子。面對著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他們明顯沒有城市孩子的自信,有意識的抗拒。但是我們花了心思去與他們遊戲,與他們說話,他們才慢慢的接納我們這樣對於他們來說是城市來的大哥哥姐姐們。可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也是從他們的年紀裡走出來的。他們的心思我們懂——他們缺少了一種關愛。

在交流中我們也瞭解到了這幫孩子很想像電視裡面那樣,爸爸媽媽帶著去玩,特別是六一兒童節那天,這是專屬於他們的那一天心得體會。而不是學校就放假一天那麼簡單。可惜有的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家裡的老人更不可能會陪著孩子玩(指大部分)。城裡面會有的孩子父母帶來廣場或者去吃大餐,玩個痛快。也會有的孩子默默地在家看喜洋洋度過。而村裡的孩子最快樂的地方就是田裡地裡和河邊。慢慢的他們缺少了一種特殊的關愛。從而會使一些孩子變得叛逆和過度調皮。這將是對孩子們的一種慢性的心理破壞。所以我們從家裡的長輩入手開始我們的第二項活動。

經過我們進行調查,並進行統計。我們這次更加的深入到了村民們的生活中,我們劃分區域分工合作,隨機調查,調查只是一種形式,我們有機會便會與他們拉家常,感受他們幾十年來的生活變化從他們的口中讀出他們歷經的滄桑,從他們的眼神中讀出他們生活的喜怒哀樂。這次調查也非一帆風順,有部分村民是不瞭解我們的目的,對我們還有排斥的心理,我也盡所能去化解他們的這種心理,這對我也是一種考驗與磨練,用我所學的的知識去解釋給他們聽,這樣不僅鍛鍊了我的表達與應用能力,也鍛鍊了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在我們的努力之下,問卷調查終於如期完成。這既有我自己的努力,也有我們團隊的分工協調,我不僅更加深刻認識到知識的作用,也感受到團隊的力量。

這次“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大學生活以來首次親身步入社會,儘自己能力將學到的知識用應用出去。同時也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為以後的社會生活積累了很多經驗。最後希望我們這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引起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愛。

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2

在這炎熱的八月,我參加了大學生暑假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也讓我在這個暑假過的充實而有意義。

在這次活動,我們下鄉對一些留守兒童進行了採訪及慰問。活動中,我們小組採訪了3個留守兒童,年齡都比較小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是外出打工,一年很難回家幾趟,路途的遙遠,車費昂貴,只為多省下的錢給孩子買好吃的和穿的。生活總是那麼讓人無奈,父母想念著孩子們,同樣,孩子也想念自己的父母,他們都能理解,只有更努力才會更好

有理想,必有失去的東西,更多是無奈,當我面對我面前的留守兒童的我感觸及深,是的,我們都在追求著美好的生活,有時候,為了,理想,為了家人,為了過上好的生活,不得不遠走他鄉,在外漂泊,奮鬥,留下的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子女。我能體會得到他們們身上承擔的壓力與艱辛。

看到這些孩子們,我突然覺得自己比他們幸福很多,從小呆在父母身邊,受盡父母的寵愛,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越來越叛逆。有時候還會埋怨自己的父母這也管,那也管的。現在聽到這些孩子們的回答時才明白過來有人管著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我知道了現在擁有的就應該去珍惜,不要等到失去才來後悔。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體驗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與感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走出校園、踏上社會,展現自我絢麗的舞臺,也是一次讓大學生能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絕好機會。就從我們這次深入下車鄉留守兒童的調研活動來說,瞭解到由於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與教導,時常想念他們的爸爸媽媽,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陣心痛。但是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能夠努力學習,為了夢想而奮鬥,我不禁又感到欣慰,為他們感到高興。

我所做的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裡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相當長時期內都會存在的現象,那麼,只要留守兒童存在,關愛留守兒童這項活動就必須深入、持久地、有聲有色地開展下去。

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3

在今年炎炎七月裡,我參加了“關愛留守兒童”出國留學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赴*省*市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9日至7月13日的五天時間內,我們走訪了很多留守兒童的家庭,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瞭解了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以及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觀念。在與孩子們的接觸與交流中,發現有好多年齡都很小,大部分都是由爺爺奶奶撫養,性格也不是都很開朗。甚至有的孩子因為家境不好,產生了輟學外出打工的念頭。“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以前覺得這些事情離自己很遙遠,也沒仔細的瞭解過。這次的實踐,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讓我更加了解了上句詩的含義。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體會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與感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走出校園、踏上社會、展現自我的舞臺,也是一個讓大學生能夠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好機會。這次三下鄉中,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被團隊之間的凝聚力都克服了。從這次深入麻城市留守兒童的調研活動中,瞭解到由於父母不在身邊,造成孩子親情缺失、心理失衡,以致很多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這使我們感到很心痛。但是俗語曰“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我們所瞭解到的留守兒童中,有好多孩子表現的都很早熟,很懂事,絕大多數都能夠努力學習,為了夢想而奮鬥,我們為此都感到很高心,很欣慰。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通過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我們應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自己的位置,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會實踐的意義,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知識與能力,才能在今後遇到挫折與挑戰時,用自己在實踐得到檢驗的知識與能力去解決它,克服它。社會實踐使大學生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而那些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的人,是不可能有長遠發展的。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掌握現代化的知識,而且還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實踐中瞭解社會發展,才能鍛鍊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將來能更好地投身於社會、服務於社會。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絡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4

今天,我將自己此行的心得體會寫下來,希望對於自己、對於我們這個群體能有些許的幫助。

新店鎮中心國小是雅安市第一家留守兒童之家,這是一塊急需社會給予關注的年輕的土地。隨著經濟的發展,父母逐漸地從農村走進城市務工,而他們的孩子卻留在農村由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而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產生了隔代的問題,小孩子們就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導致性格孤僻等問題。有句話叫少年強則中國強,那麼兒童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他們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我們這次實踐主要就是希望能帶給他們快樂,儘可能的同他們敞開心扉地交流,享受到大哥哥大姐姐帶來的愛,實踐證明我們是成功的。

從走進校園看著孩子們微笑的那一刻,我知道這次實踐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次實踐。進入學校我就安排隊友將他們行旅搬到教室安排住宿,由於我負責搞後勤,安排完住宿的事我就去聯絡學校的老師幫我們準備廚房做飯用的用具。第一天晚上大家開了個會,討論第二天的教學任務。感覺真的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由於我們大多數都不是師範專業的,如何備課成了一大難題,想到以前老師上課重難點突出,條理清晰,其實老師他們也是很認真地做好備課工作的。還好有一個從西華師大過來的師姐幫拿主意才弄好明天的上課內容,以後幾天我們的備課工作很順利。由於是以暑期夏令營的形式開展我們的活動,上課時就沒像平時老師上課那樣嚴肅,就上課時間而言主要是給他們講英語,讓他們提前感受英語學習的氛圍;此外還講述普通物理小實驗,培養他們對科學的熱愛;也有剪紙課,讓他們學會動手,鍛鍊自己動手的能力,這都是教學上的事兒了。

幾天下來我感覺到與孩子相處還是很容易的,他們缺少父母的愛,只要我們給他們一點兒關懷,他們都會感動不已。平時老師上課的時候由於學生太多,每個老師所能顧及到的人有限,有的學生難免會覺得老師偏心什麼之類的,在心裡面就會產生缺失的情感使他們的心靈容易受到創傷,往往只能無條件地、被動地承受現實。他們孤獨、自卑、精神壓抑、性格孤僻,不願意與老師和同學溝通;他們內心痛苦,看上去淡漠、自閉。這幾天來的相處還是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有一個小女孩除了上課外都是一個人單獨一起,還好我們多有注意觀察,每天都由一個同學送她到家,幾天下來她就願意同同學一起耍,這讓學校的老師及我們隊員都感到高興。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校外,但願孩子們以後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懷。

雖然我沒參與到教學中,但我的後勤工作還是開展得很好,儘管每天都很累,看到大家開心我也就滿意了。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後勤,幾天下來收穫頗多,作為各種工作或是活動開展的重要保證,做好後勤具有重要意義。同學習中生活中的事兒一樣,後勤工作需要細心的對待,每件事落到實處,可將任務分配到每個人身上。

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5

在這個炎熱的七月,我參加了x學院“攜手明天,共享成長”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團赴xx縣下鄉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xx月xx日至xx月xx日的八天時間內,我跟隨志願服務團為留守兒童送去了溫暖與慰問,宣傳了上海世博知識、地震避險知識等。通過開展素質拓展遊戲、課業輔導、家書手機簡訊送親情、問卷調查等方式瞭解了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同時增長了他們的知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尊重了他們的人格。與孩子們的接觸與交流,豐富多采的活動內容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讓我更加理解了“紙上來的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詩的含義。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體驗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與感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走出校園、踏上社會,展現自我絢麗的舞臺,也是一次讓大學生能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絕好機會。就從我們這次深入下車鄉留守兒童的調研活動來說,瞭解到由於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與教導,時常想念他們的爸爸媽媽,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陣心痛。但是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能夠努力學習,為了夢想而奮鬥,我不禁又感到欣慰,為他們感到高興。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通過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我們應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自己的位置,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會實踐的意義,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知識與能力,才能在今後遇到挫折與挑戰時,用自己在實踐得到檢驗的知識與能力去解決它,克服它。社會實踐使大學生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而那些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的人,是不可能有長遠發展的。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掌握現代化的知識,而且還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實踐中瞭解社會發展,才能鍛鍊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將來能更好地投身於社會、服務於社會。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絡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