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精選29篇)

欄目: 培訓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36W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1

我是一個非常喜歡音樂但不懂音樂的人,我很難想象生活中沒有各式各樣的音樂那將是什麼樣子。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精選29篇)

到上了大學,一支叫Dream Theater的樂隊將我沉寂了的音樂細胞再度喚醒。他們的編曲經常給我一種錯覺,他們好像就是演奏前衛音樂的插電的交響樂團。更難以想象的是如此厚重有內涵、極具表現力以及充滿複雜變化的音樂竟然只是由4個人演奏的,可見他們的演奏技巧是什麼樣的水平。在他們的音樂中我彷彿看到了我之前聽過的一些交響樂的影子,那就是變化。我那時才漸漸理解了交響樂裡滲透著的作曲者的感情和想法,瞭解了為什麼在他們的作品中會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都是因為他們的音樂充滿了情感。

我個人比較喜歡D大調第二交響曲,原因是朋友的一再推薦,說這是一部非常冷門的曲子。 這部作品中似乎隱藏著一絲懺悔的呢喃。個人感覺富特文格勒好象並不是很在意這首曲子,他沒有象指揮貝多芬的其他交響樂作品那樣把自己對作品的解讀溶入到音樂之中去。後來聽朋友說,富特文格勒認為第二交響曲是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裡最不成功的一部。而對我來說,這部作品恰恰能夠凸現出貝多芬音樂的本質。第二交響曲才是這九部作品中情緒波動最為劇烈的一部。 在第二交響曲的前兩個樂章裡,光明與黑暗始終在進行著搏鬥,黑暗似乎取得了暫時的勝利。就是在比小調強得多的大調旋律的迴圈重複中,音樂的主題出現了。燦爛的陽光更能反襯出痛苦的折磨,彷彿歡樂正在逐漸被頹喪淹沒。在最後兩個樂章裡,貝多芬徹底驅散了壓在我們頭頂上的陰霾。第二交響曲中的情感徹徹底底地走向了兩個極端,貝多芬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把這些情感鞣雜在一起。最後音樂在樂觀主義情緒中結束了,但你根本無法理解貝多芬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音樂中的歡樂來得實在是太突然了。

有時候,從我朋友的言語中我可以感覺到,對於像我朋友這樣的音樂發燒友來說,貝多芬就是一座象徵著人性中博愛精神的豐碑,任何演奏不出這一點的指揮家都是讓人感到失望的。但對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來說,我能從音樂中察覺到的就是貝多芬的音樂在蘊藏著巨大沖擊力的同時還包涵著情感的突然爆發。他的音樂時刻都有可能從一個極端跳向另一個極端,這種跳躍給我帶來如此的跌宕起伏,但這種跳躍卻又讓我感到如此的恰如其分。他的音樂裡既有狂暴也有溫情,既有止水般的沉靜也有難以抑制的激情,正是那一浪高過一浪的決不妥協的情感衝擊贏得了我對這位偉大音樂家的無限敬意。

總之音樂是我們生活得起情緒、是我們的調節劑、是我們生活得色彩、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2

在本學期,我選擇了《音樂鑑賞》課作為選修課。起初我選修《音樂鑑賞》課,也僅僅是因為覺得鑑賞音樂時不用動腦子,不用寫字,只要用耳朵去聽就行,上課時會很輕鬆。其實我本人自認為我自己是一個嚴重缺乏音樂細胞的人,甚至可以說我對音樂是一無所知的。但是在現代這個音樂無處不在的社會薰陶之下也或多或少的接觸了一點音樂。當然我接觸的音樂也只是皮毛而已。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當心煩意亂的時候,靜靜的聆聽音樂,心情就會好很多。我想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帶給人的有時候不僅僅是美感,還有精神的吧。當然了,雖然我平時很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在流行音樂方面,但也僅僅是停留在喜歡聽的層次方面,而不是會去欣賞或鑑賞它。但在上過幾堂課之後,我的想法有了些變化。我漸漸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讓我再次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課堂上老師不但教給我們一些基礎樂理知識以便我們更好的學習,還叫我們學會聆聽,還給我們介紹了好多經典的樂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樂器。這不但使我們瞭解一些民族音樂,也使我們受益頗多。甚至到現在還有一些優美的民族音樂一直縈繞在我耳邊呢!就這樣,漸漸地我對鑑賞音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鑑賞音樂的方式方法,並且在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以及我利用業餘時間增加對音樂知識的學習之後,我的音樂文化知識增長了許多,瞭解了更多種形式的音樂。同時,我的藝術修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老實說,我在學習《音樂鑑賞》課前,對音樂的認識更多的是在流行音樂方面,僅僅是喜歡一些歌手的聲音和一些歌詞的意蘊。當然了,我之所以更關注流行音樂,也是因為它的語言比較生活化、節奏也比較明快、更加貼近生活、易於讓我接受。而對於其它方面的音樂,我則是一知半解,而這次《音樂鑑賞》課使我開闊了眼界。在《音樂鑑賞》課上,我們是以“聆聽”的方式進行學習的,聆聽是溝通的開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覺得老師就像是一個導遊,一直引導著我們直接面對音樂,體驗音樂,同時也給我們留有想像的空間,這使我們能夠很好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在課上,我們都欣賞了民樂、管絃樂、鋼琴曲、圓舞曲、小夜曲

同時,為了更好的使我們欣賞音樂,瞭解音樂家的故事。老師也為我們準備了一部以音樂為題材的電影:《出水芙蓉》。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一直在猜測,這部片子裡面的很多演員應該都是真正的藝術家。因為他們的才情和對音樂的感悟隨著旋律和表情動作揮發的淋漓盡致。他們對樂器的駕馭能力和歌唱才華讓我看的欣喜萬分。影片看起來很輕鬆,但那些甜美的男中音歌唱、由慢獨奏《霍拉舞曲》、女音樂老師的雙鍵盤演奏、學生們合唱《蘇格蘭民歌》、歌舞劇《水上聖典》等場面卻讓我映象很深刻。

記得周國平先生好像有過這樣一段話,比較有趣。他說:“音樂家用天國的語言敘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用人間的語言述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痛苦了,因為俗人根據人間的事情來理解人間的語言,總是誤解了詩人。音樂家可以免於此患,反正俗人聽不懂天國的語言。”

我覺得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其最後一句的話,應該就是每個人對於同一份音樂作品,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時候,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和心境下,對於同一份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會發生很大的差異的吧。

另外,適當的瞭解作品產生的時候作曲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曲家當時的處境,對理解音樂也許有一定的幫助的。但是,那也僅僅是“適當的幫助”而已。因為我們即使知道作曲家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生活環境,我們也不可能完全瞭解作曲家當時的心境。對於音樂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鳴。再退一步講,也就是能不能讓我們覺得所聽的音樂“好聽”。伯牙與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鍾子期以一介樵夫,應該也沒有什麼高深的樂理知識,但是,卻能感受伯牙琴聲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覺得,樂理知識對於欣賞(僅僅是欣賞)音樂而言,應該是不算太重要得。個人認為欣賞音樂,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單純的依靠知識。

同時,通過音樂鑑賞課學習,我對我國民族音樂也有了更深的認識。以前我一直覺得民族音樂不好聽,或者說是聽不懂,不瞭解。像大多數青年人一樣,我們都很喜歡當今的流行音樂,我們對港臺流行音樂更是趨之若鶩,不喜歡民族音樂,對民族音樂知識可以說了解甚少,說不出幾種民族樂器的名稱、叫不出幾位中國民族音樂家的姓名。而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國民族音樂的優美、動人,我被吸引了!我國民歌浩若煙海,有內蒙民歌的豪放、遼闊,江南民歌的婉轉、秀麗,陝北民歌的高亢、奔放,雲南民歌的明麗、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潑、歡快,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我開始覺得我可以從中得到豐富的體驗,甚至體味到各民族的風俗民情和鮮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樂也因地區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風格特色,這也是它們的魅力所在,正是因為這樣,音樂的元素才會豐富起來,否則再有內涵的歌曲總有一天也會聽“膩”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認為還是音樂元素的多元化。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生活的調和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樂的意義所在。在情緒低落時適合聽激情澎湃的音樂如交響曲與進行曲,在心情煩躁的時輕音樂是不錯的選擇能讓人平靜下來,認真的思索。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裡,音樂,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感情重要的儲存和表達方式,也越來越受我們的歡迎。

如今的音樂鑑賞已經開始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音樂節奏,如同生命裡的行進步伐一般。伴隨著自己喜愛的音樂,尋找那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音樂是一種消遣娛樂的表現形式。音樂作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幫助人們舒緩工作中的壓力,減輕了精神上的負擔。

從另一方面來講,音樂鑑賞對人的性情也有著極大的陶冶作用,它會使人成為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一個有格調和品位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一個拒絕暴力的人。因為音樂能陶冶人的性情,當你真正沉浸在音樂中時,你會忘掉世俗中一切繁雜的事,盡情的暢遊在音樂中!恰當的旋律總能引起人們的歡娛感或者悲傷感,令人振奮或者令人如痴如醉,能夠調節人們生活、工作、思維的節奏,可以提高這些人處理事務和學習的效率。

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音樂,或喜或悲,或激揚或低沉,我們感受著音樂的種種,然而很多人都把音樂僅僅當做歌來聽,而並不懂得音樂的內涵、魅力、作用。音樂不僅是簡單的幾首歌,幾個曲子,它有著深刻的意蘊,它包含了很多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樂但卻能起著巨大的作用,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銳。還有音樂能開發一個人的思維,啟迪一個人智慧。法國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見音樂對一個人的智力的開發有著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選擇的就是用音樂,就因為音樂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心理感應,從而開發一個人的思維。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學期的選修課就要結束了。雖然《音樂鑑賞》課學習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我的收穫卻非常多,這門課程對我的影響也非常大,我對欣賞音樂的看法不再是那麼簡單了。通過上《音樂鑑賞》課激發了我對音樂的興趣,使我更加註意去聽、去想、去感受、去體驗音樂,使我懂得了在欣賞音樂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後我會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學習音樂知識,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後,我想說:音樂是一種美好的特殊的聽覺藝術,不同的音樂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樣的色彩,只有你接觸的越多、越廣,才會給我們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因而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這就是我學習了《音樂鑑賞》課後最深的感受。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3

一直以來我對音樂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以其獨特、美妙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聆聽一場音樂會,會使我們陶醉其中,觀看一場歌舞晚會,會使們激動萬分。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們羨慕不已,歌唱家動聽的歌聲,令我們躍躍欲試,這是因為音樂是美的藝術。追求美是人類的天性,高層次的審美追求會使人的精神得到昇華,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將變得更加豐富而充實。

我記得國小的音樂老師是一位氣質高雅的女教師,莫名的我們都很喜歡她,記得那時候課本叫唱遊,一直都是跟著老師唱唱跳跳,後來我們還學了一學期口琴,那個時候能夠吹出一首曲子非常興奮。課堂上老師沒教什麼樂理知識,只是教我們唱,不過我的音樂老師組織了校合唱團,那個時候她說我的聲音不錯,她希望我去參加她的團,那個時候我很高興,也去上了課,在那段時間我學了些樂理知識,包括識五線譜,簡譜,不過只學了一學期就升學了,後來也就沒再學,高中回老家唸書,音樂課幾乎被那些所謂的主課佔用了,也沒上什麼課,也就荒廢了。

本來這次選修音樂鑑賞課是因為學院要求修藝術類的課才選的,之前也是抱著一種隨便聽聽的心態,不過漸漸地我被吸引了,它讓我再次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課堂上老師不但教給我們一些基礎樂理知識以便我們更好的學習,還叫我們視唱,還給我們能介紹樂曲和一些優秀歌唱家的作品。這不但使我們會唱,還讓我們瞭解一些民族音樂,使我們受益頗多。一些優美的民族音樂一直縈繞在我耳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康定情歌》,以前一直聽別人說起這首曲子,可從來沒認真聽過,也沒唱過,在課堂上我不但聽了,還會唱了。還有阿柄的二胡獨奏《二泉映月》深感人心,我終於明白音樂給人帶來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音樂是最能抒發人類情感的。

至於音樂鑑賞課有沒有必要學習一些基礎樂理知識和視唱知識,我不是很清楚,我個人認為如果僅僅就欣賞而言,不是很重要,音樂是作曲家(當然也包括演繹者)心靈的吟唱,所以,要用心靈去感受。如果過多的用樂理知識去分析一部音樂,那其實是對音樂的肢解。我認為,其實音樂的技巧即使對於作曲家來說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內涵。就像那些世代傳頌,膾炙人口的詩詞往往不是那些格律謹嚴的詩詞;那些精於格律的詩詞家,其作品往往是蒼白的、空洞的技巧的堆砌。音樂也是同樣的道理。

周國平先生有過這樣一段話,比較有趣。他說“音樂家用天國的語言敘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用人間的語言述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痛苦了,因為俗人根據人間的事情來理解人間的語言,總是誤解了詩人。音樂家可以免於此患,反正俗人聽不懂天國的語言。”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其最後一句,也就是每個人對於同一首音樂作品,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時候,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和心境下,對於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會發生很大的差異。

適當的瞭解作品產生的時候作曲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曲家當時的處境,對理解音樂也許有一定的幫助。但是,也僅僅是“適當的幫助”而已。因為我們即使知道作曲家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生活環境,我們也不可能完全瞭解作曲家當時的心境。對於音樂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鳴。再退一步講,也就是能不能讓我們覺得所聽的音樂“好聽”。伯牙與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鍾子期以一介樵夫,應該也沒有什麼高深的樂理知識,但是,卻能感受伯牙琴聲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覺得,樂理知識對於欣賞(僅僅是欣賞)音樂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賞音樂,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識。

但說到音樂鑑賞與基礎樂理知識和視唱知識的聯絡時,我還是要承認他們之間是有一定聯絡的。音樂知識是音樂鑑賞的重要內容之一,和其他門類的科學知識一樣,由於高度理論,故難免顯得機械、枯燥、單調、乏味,所以我們一般特別不喜歡音樂課上講樂理。音樂知識可分為音樂常識和樂理兩類,音樂常識很容易掌握,而樂理則缺乏形象性、生動性,咬文嚼字的概念往往可以讓我們迅速失去對它的興趣。然而,樂理又是音樂知識的核心內容,只有掌握了樂理,才能使我們的音樂欣賞從必然王國邁向自由王國,才能從“欣賞”音樂提升到“鑑賞”音樂,才能做音樂的主人。

因為樂理提供瞭解析音樂作品的武器、開啟音樂神祕大門的鑰匙。在藝術與心靈的碰撞中,激起知識的火花,真正感受知識的力量與魅力。補充與樂理完全對應的、美妙的聽賞資料,只有在動聽的音響活動過程中細細地、盡情地品味旋律特徵帶來的震撼,才能真正領略所謂“音樂的靈魂”那豐富的內涵,進而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視唱包含了豐富的音樂詞彙,有節奏、旋律音調、和聲、調式以及各種體裁,這些元素不僅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樂中的經典。而且在視唱的過程中培養了我們的音樂感覺,同時提高我們的學習興趣。因此音樂鑑賞課上學習一些基礎樂理知識和視唱知識還是有必要的。

通過一學期的音樂鑑賞課學習,我對我國民族音樂又有了更深的認識。以前我一直覺得民族音樂不好聽,或者說是聽不懂,不瞭解。像大多數青年人一樣,我們喜歡當今的流行音樂,我們對港臺流行音樂更是趨之若鶩,不喜歡民族音樂,對民族音樂知識可以說了解甚少,說不出幾種民族樂器的名稱、叫不出幾位中國民族音樂家的姓名。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國民族音樂的優美、動人,我被吸引了,我國民歌浩若煙海,內蒙民歌的豪放、遼闊,江南民歌的婉轉、秀麗,陝北民歌的高亢、奔放,雲南民歌的明麗、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潑、歡快,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從中得到豐富的體驗,體味到各民族的風俗民情和鮮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樂風格上地區差異而不同,這也是它們的魅力所在,因為只有這樣,音樂的元素才會豐富起來,否則再有內涵的歌曲總有一天也會聽“膩”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認為還是音樂元素的多元化。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生活的調和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樂的意義所在。在情緒低落時適合聽激情澎湃的音樂如交響曲與進行曲,在心情煩躁的時輕音樂是不錯的選擇能讓人平靜下來,認真的思索。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裡,音樂,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感情重要的儲存和表達方式,必定將會更受我們的歡迎。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4

通過對音樂鑑賞課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音樂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樂鑑賞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選音樂鑑賞課之前,我認為音樂只是用來聽的。其實不然,音樂的功能不只是這些,所謂的音樂,廣義上來說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就是音樂。它是一種符號,聲音符號,表達人的所思所想,是人們思想的載體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內涵的,其中隱含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情懷;它能用有組織的旋律和節奏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和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

整個學期學習下來,對我印象最深的音樂是古典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下面就重點來談談我對這兩種音樂的學習心得:

一)古典主義音樂

古典主義音樂是歷經歲月考驗,久盛不衰,為眾人喜愛的音樂。其特點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統一;深刻的思想內容與完美的藝術形式的高度統一。創作技法上,繼承歐洲傳統的復調與主調音樂的成就,並確立了近代鳴奏曲曲式的結構以及交響曲、協奏曲、各類室內樂的體裁和形式,對西洋音樂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發展在器樂方面成績比較顯著,它完善了一套純器樂的大型曲式,如獨奏奏鳴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內樂、協奏曲、交響曲。它的主要特點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實性和鮮明的時代感;曲式結構規範,主題樂思發展嚴謹,功能和聲完善,配器細膩,音色力度變化豐富;作曲技法上創造了動機展開的發展手法,用旋律模進、變速度、變節奏、變調性、變和聲織體等,造成樂曲發展趨勢。並規範了奏鳴曲式和奏鳴交響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義時期還確定了交響樂隊的組織形式,形成了完整的雙管編制樂隊。而在此之前的樂隊裡,只有絃樂組是完整的。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及打擊樂有組織的充實到樂隊後,加強了樂曲的和聲效果,樂隊演奏時能產生渾厚、均衡、色彩豐富的音響。這種樂隊組織形式一直影響著以後的音樂發展。

在古典音樂派別中,以“交響樂之父”海頓、“音樂天才”莫扎特和“樂聖”貝多芬為代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在音樂史上豎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這一樂派的主要特徵是反映人類普遍的思想要求,他們追求美的觀念、強調風格的高雅,給予人們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維也納古典樂派”有以下風格特徵:強調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會意義;世俗因素增強(民間音調與舞蹈節奏運用);音樂作品結構嚴謹勻稱(整齊的方整性樂句);主調和聲成熟並佔統治地位;樂思發展清晰,邏輯性強,旋律追求優美動人的氣質;情緒明朗樂觀(但由於理性精神的影響,往往比較剋制、沉著,而不是狂熱的傾訴);曲式多采用奏鳴曲和奏鳴套曲曲式(與後來的浪漫樂派形成鮮明的對比);簡單的說,崇尚理性、邏輯嚴密、內容充實、形式嚴謹、含義深刻、語言通俗是這一音樂時期的典型風格特點。

二)浪漫主義音樂

浪漫主義音樂是繼維也納古典樂派後出現的一個新的流派,它產生在十九世紀初。這個時期藝術家的創作上則表現為對主觀感情的崇尚,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幻想。浪漫主義音樂強調個人主觀感覺的表現,作品常常帶有自傳的色彩;作品富於幻想性,描寫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為大自然很平靜,沒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是繼承古典樂派,但內容上卻有很大的差異,誇張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別多。

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思想內容是反對外族侵略和民族壓迫,反對封建統治和民族分裂。為了表現這些內容,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愛國主義和民族統一思想,浪漫主義音樂特別注意吸收民族民間音樂的精華。浪漫主義音樂以它特有的強烈、自由、奔放的風格與古典主義音樂的嚴謹、典雅、端莊的風格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5

學習欣賞音樂是一門很重的課程!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學到很多東西。

一、 對中國古典音樂的認識

在這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國的古典音樂,體味到了中國古典音樂的美。笛聲的清脆,簫聲的深沉,琵琶的錚錚之音,這些我們都從中感受到了華夏之音的美妙,體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國的古典音樂是以五音--宮商角徵羽為基礎的,中國古代的音樂大家創作了中國獨特的音樂形式

如今在民間十分流行的是嗩吶這種樂器,無論民間的喜事還是喪事嗩吶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樂器之一。嗩吶作為我國傳統的樂器我國的音樂大家創作了優秀曲子如《百鳥朝鳳》堪稱經典。

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與自信心,有提升了對祖國的愛。

二、 對西方音樂的認識

《命運交響曲》堪稱經典,歷史上表現命運的音樂很多唯獨只有貝多芬用選取了敲門聲來表現命運,一聲聲短促而有力的敲門聲顯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與命運抗爭到底的決心。“命運”這一主題在貝多芬的演繹下有了另一種境地,成為了歷史上無人挑戰的經典。同時在這門課的學習中還有欣賞了幽默曲、圓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對幽默

曲的欣賞,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這個時代的音樂更是在這些藝術家的身上學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棄精神和為實現目標不斷奮鬥的高尚品格。

三,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

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度,其音樂的發展歷史更是一部豐滿的史詩。在當今的樂壇最受年輕人歡迎的是Rap音樂,其中周杰倫便是一位現代音樂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們看來如此現代的音樂人,在他的音樂裡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傳統的音樂元素,如在《菊花臺》,這首曲子的結尾用的便是我國雲南的傳統樂器葫蘆絲。再如當今的年輕人所喜歡的歌曲《蘇三說》與《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膽的吸取了我國傳統藝術京劇中的音樂元素,受到人們的歡迎。

迴歸傳統是一種趨勢,我國是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立足於傳統並且與現代的音樂元素相結合進行創新這是一種必然。有我國“西部歌王”之稱的王洛賓先生是將傳統音樂用現代音樂元素演繹的典範,他創作的歌曲膾炙人口,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傳唱。

四、 音樂對人的影響

音樂由人創作自然表達的是人的情感,音樂的欣賞著便是要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體味創作者的情感,從而達到人與音樂的共鳴。《義勇軍進行曲》,中國人民內心的堅決,頑強的意志,作曲人滿懷的崇高,神聖,莊嚴都融進那雄壯的旋律之中,無論何時何地聽到都熱血沸騰,充滿希望,讓聽者驀地升起對崇高的一團敬畏與仰望。又如在欣賞陳鋼、何佔豪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摯的情感,音樂主要以“草橋結拜”、“英臺抗婚 ”、“化蝶”為情節展開,大提琴與小提琴交相互應的音樂形式讓人印象深刻,欣賞者可以從中清楚的體味主人公的情感。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生活的調和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樂的意義所在。在情緒低落時適合聽激情澎湃的音樂如交響曲與進行曲,在心情煩躁的時輕音樂是不錯的選擇能讓人平靜下來,認真的思索。

五、音樂與素質教育

音樂的最大功能是從精神上讓我們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圍牆,把視野投向另一個關於美的音樂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於讓我們日益漂泊的靈魂有回家的感覺,擴充我們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尋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靈魂的歸屬。

近年來,我國大學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其實是在追求自然科學教育和人文藝術教育的平衡。素質教育建立在和諧教育對素質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質教育本質上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裡,每個人都應該從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過各種科學有效的途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素質教育其中一個要義就是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於是,我國的各個大學正

逐步向綜合性大學發展的同時,尤其注意了藝術教育的發展。在大學課程裡,藝術不再只是藝術系學生的學習內容,也納入了普系的教程,藝術成為公共必修課程。

當代大學教育中強調素質教育是我國社會經濟不斷髮展的要求,而藝術教育的關注正是人類感情的關注,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感情重要的儲存和表達方式,藝術教育為實現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提供了生動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內容成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種教育形式。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6

音樂鑑賞課是一門“聽”的藝術。什麼樣的音樂都離不開“聽”。“聽”是一種音樂作品,我們既要在聽的程序中讓感官得到愉悅,又要使精神得到昇華,感性和理性進行完美的結合才是我們“聽”的根本意義所在。因此,要達到欣賞音樂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對音樂的欣賞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進行。而應該深入到樂曲的音響結構及各種形式因素上去。也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真正地聽懂音樂。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對一部音樂作品反覆地聽。多聽是培養音樂鑑賞能力的關鍵。我們的雙耳不僅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發揮作用,而且還要具很強的審美感受能力,這一能力與生俱來,反覆地聽,會給我們的聽覺製造接觸音樂的機會,我們的音樂聽覺就會得到發展。同時,音樂具有很強的時間性,構成音樂作品的那些音響瞬間即逝,這些聲音以單音或多音組合的方式,先後展現給我們的聽覺。多聽,大腦中的記憶就會把聽覺中的印象慢慢綜合起來。聽的次數越多,印象越深,印象越深我們對音樂作品的感性體驗也就越深。所以,提高了音樂的記憶力,欣賞音樂的能力就有了較大的進步。

現在的高中音樂鑑賞課涉及到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風格,不同流派,不同層次的音樂,我們在欣賞中提高,在比較中進步,在音樂中感受。其欣賞價值,文化價值都是不容忽視的,廣泛地汲取人類一切音樂文化成果中的養分,不斷地拓寬我們的聽覺的感受領域,是提高和完善我們音樂欣賞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音樂鑑賞是學生在聽覺感知,情感體驗,想象聯想,創造性思維等心理活動融為一體的音樂審美實踐活動。學生的審美能力就是在這種獨特的藝術活動過程中培養和薰陶出來的。

當前,新課改的要求是要讓學生去實踐獲得真知。所以,我們老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多實踐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自己欣賞作品並能夠評價作品。老師在其中只不過起著引導作用。記得前些年,社會上流行的低淺音樂,低階趣味較濃的流行音樂,甚至是庸俗不堪的音樂或是些“狂歌”等一些格調不高的、藝術性差的音樂,使正在成長髮育的學生誤以為這是“音樂藝術的時代性”,而那些優美的,藝術性高的抒情歌曲在學生看來總是平淡無味,深入不下去。那麼,培養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關鍵是要使學生劃清真善美與假惡醜的界限,掌握分辨是非的標準。

一部音樂作品,如果學生要有能力去評價判斷它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學生就必須能夠從音樂作品的題材、內容、體裁、風格等方面分辨出什麼是美和什麼是醜的。因為這是衡量音樂作品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基礎。因而學會這些,只有通過音樂欣賞課這條途徑,並且把研究音樂作品的題材、內容、體裁、風格、情緒、曲式等表現手段這一環節作為音樂欣賞教學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關鍵環節,使學生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深入地認識音樂作品的內容美、形式美、情緒美、表現美,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和評價能力。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7

忘不了第一堂課走進大教室的那種感覺。滿滿的幾百人坐在大教室內,人頭攢動;忘不了老師每一次風趣幽默的點名;忘不了老師在百忙之中給我們上的每一節課;忘不了每節課都在音樂的陶冶中度過。

時間很快,轉眼我們這學期就將結束了,我們的音樂鑑賞課也快結束了。起出我選修《音樂欣賞》課,僅僅是因為覺得欣賞音樂時不用動腦子,不用寫字,只要用耳朵去聽就行,上課時會很輕鬆。但在上過幾堂課之後,我的想法有了些變化。想想這學期在這堂課上的收穫,還真是很多,我對欣賞音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且在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以及我利用業餘時間增加對音樂知識的學習之後,我感覺我的藝術修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音樂是美好的,音樂是神奇的,一首動人心扉的音樂,能喚起人們甜蜜的回憶,能奇蹟般地給人以生活的勇氣和奮進的力量。它是我們的心靈之友,給我們以精神的慰藉。 音樂鑑賞課,一堂可以讓自己完全放鬆的課,很喜歡老師的講課方式,喜歡老師的平易近人以及溫柔,對我們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老師有一顆不老的心,和愉悅的生活態度。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班上有學生違反紀律打擾到老師上課了,老師的處理方式,我覺得很容易接受,而且老師同樣保持很投入地講課。一堂90分鐘的課,老師總能帶動大家的聽課興趣,每堂課給我們講許多有意義的內容。這也是唯一一門可以讓我聚精會神連續聽兩節的課。課堂上老師隨口的哼唱就唱出了味道,讓我彷彿看到了藝術大家的身影,不愧是音樂老師啊。老師為我們放的每一首歌曲又讓我們馳騁在音樂的世界裡,為我們介紹的每一首民樂、管絃樂,每一種樂器又讓我們徜徉在音樂的海洋裡。同時,這些都深深的培養了我們的音樂素養,提高我們心靈的感悟能力。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也欣賞到了許多著名的曲目,讓我們懂得什麼是情,什麼是美。

在學習《音樂鑑賞》課前,我對音樂的認識更多是在流行音樂方面。之所以更關注流行音樂,是因為它的語言生活化、節奏明快、貼近生活、易於接受。而對於其它方面的音樂,我則是一知半解,而這學期的《音樂鑑賞》課使我開闊了眼界。在《音樂鑑賞》課上,我們是以“聆聽”的方式進行學習的,聆聽是溝通的開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覺得老師的角色像是一個導遊,引導著我們直接面對音樂,體驗音樂,同時也給我們留有想像的空間,這使我們能夠很好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在課上,我們都欣賞了民樂、管絃樂、鋼琴曲····以前我對音樂的認識是膚淺的。一直都是因為它的那種旋律和

歌詞,才喜歡上它的,很慶幸自己在選修課上有機會更深層次的瞭解到音樂的真正內涵,雖然還沒真正入門,但至少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老師的教學中我瞭解了音樂的相關知識,第一次知道原來音樂可以劃分出好多類,而且可以從不同要求去細分,從體裁大體可以分為聲樂、器樂和戲劇樂。

經過上音樂鑑賞選修課,多多少少使我瞭解了一些音樂樂理的知識,也使我領略了中外聞名的音樂樂曲,我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在還沒有上課之前,因為對音樂沒有太多的瞭解,思想中總以為上音樂鑑賞的選修課是一種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也許是我不太瞭解音樂的緣故在還沒有開始之前.就已經這樣懼怕,而且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選修課程都是一些諸如音樂美術影視等等一類的課程.在我記憶中,從高中開始就沒有音樂美術等課程,久而久之也就將它們淡忘了。而如今,感覺又回到小時候上音樂課,因為唱歌的時候總跑調,我因此一度對音樂灰心喪氣。但是在看電視搜臺的時候聽到有好聽的歌曲總要停下來去聽,也許是對音樂的“另類”喜歡,我選擇了音樂鑑賞作為我的選修科目。在這一段比較曲折的過程中,在學習樂理知識的同時,也非常榮幸能夠聽到各種各樣樂器演奏的中外名曲。這也使得我在課程結束以後覺得受益匪淺。

我覺得,我的收穫還在於對於音樂我又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瞭解與認識,對音樂認知領域更加廣闊。由於從小就沒有被音樂知識薰陶過的我,對音樂的專業知識可謂是一竅不通,更不用說知道音樂的型別有哪些。儘管我平時經常聽歌,但聽的都是些流行歌曲。對其它型別的音樂的瞭解真的少得可憐,只知道一些如貝多芬的《歡樂頌》、門德爾鬆的《婚禮進行曲》這種耳熟能詳的樂曲。

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音樂,或喜或悲,或激揚或低沉,我們感受著音樂的種種,然而很多人都把音樂僅僅當做歌來聽,而並不懂得音樂的內涵、魅力、作用。音樂不僅是簡單的幾首歌,幾個曲子,它有著深刻的意蘊,它包含了很多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樂但卻能起著巨大的作用,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銳。還有音樂能開發一個人的思維,啟迪一個人智慧。法國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 "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見音樂對一個人的智力的開發有著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選擇的就是用音樂,就因為音樂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心理感應,從而開發一個人的思維。 音樂的最大功能是從精神上讓我們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圍牆,把視野投向另一個關於美的音樂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於讓我們日益漂泊的靈魂有回家的感覺,擴充我們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尋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靈魂的歸屬。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學期的選修課就要結束了。雖然《音樂欣賞》課學習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我的收穫卻非常多,這門課程對我的影響也非常大,我對欣賞音樂的看法不再是那麼簡單了。通過上《音樂欣賞》課激發了我對音樂的興趣,使我更加註意去聽、去想、去感受、去體驗音樂,使我懂得了在欣賞音樂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音樂鑑賞這門課程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音樂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個紳士的姿態面對音樂、面對藝術,真正的靜下心來感知和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激情與安慰。音樂藝術領域中有著無數的偉大作家,他們同樣用他們的思想與精神為我們詮釋藝術的真諦,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的心血整合,都是他們在挖掘內心,挖掘社會,挖掘時代後的結晶。聽古典音樂,它的每一個音符都好像是在你的心頭跳動,每一個旋律都像是能踏入我們的內心深處,讓我們的心境與思緒也隨著音樂的起伏而變化,我想這就是音樂永遠能帶給我們奇妙的感受,也是音樂亙古不衰的道理所在。

我想,今後我會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學習音樂知識,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後,我想說:音樂是一種美好的特殊的聽覺藝術,不同的音樂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樣的色彩,只有你接觸的越多、越廣,才會給我們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因而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這就是我學習了《音樂欣賞》課後最深的感受。

最後,感謝老師給我們上的每一節音樂鑑賞課,讓我們獲益匪淺。。。。。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8

一直以來我對音樂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以其獨特、美妙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聆聽一場音樂會,會使我們陶醉其中,觀看一場歌舞晚會,會使們激動萬分。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們羨慕不已,歌唱家動聽的歌聲,令我們躍躍欲試,這是因為音樂是美的藝術。追求美是人類的天性,高層次的審美追求會使人的精神得到昇華,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將變得更加豐富而充實。

我記得國小的音樂老師是一位氣質高雅的女教師,莫名的我們都很喜歡她,記得那時候課本叫唱遊,一直都是跟著老師唱唱跳跳,後來我們還學了一學期口琴,那個時候能夠吹出一首曲子非常興奮。課堂上老師沒教什麼樂理知識,只是教我們唱,不過我的音樂老師組織了校合唱團,那個時候她說我的聲音不錯,她希望我去參加她的團,那個時候我很高興,也去上了課,在那段時間我學了些樂理知識,包括識五線譜,簡譜,不過只學了一學期就升學了,後來也就沒再學,高中回老家唸書,音樂課幾乎被那些所謂的主課佔用了,也沒上什麼課,也就荒廢了。

本來這次選修音樂鑑賞課是因為學院要求修藝術類的課才選的,之前也是抱著一種隨便聽聽的心態,不過漸漸地我被吸引了,它讓我再次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課堂上老師不但教給我們一些基礎樂理知識以便我們更好的學習,還叫我們視唱,還給我們能介紹樂曲和一些優秀歌唱家的作品。這不但使我們會唱,還讓我們瞭解一些民族音樂,使我們受益頗多。一些優美的民族音樂一直縈繞在我耳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康定情歌》,以前一直聽別人說起這首曲子,可從來沒認真聽過,也沒唱過,在課堂上我不但聽了,還會唱了。還有阿柄的二胡獨奏《二泉映月》深感人心,我終於明白音樂給人帶來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音樂是最能抒發人類情感的。

至於音樂鑑賞課有沒有必要學習一些基礎樂理知識和視唱知識,我不是很清楚,我個人認為如果僅僅就欣賞而言,不是很重要,音樂是作曲家(當然也包括演繹者)心靈的吟唱,所以,要用心靈去感受。如果過多的用樂理知識去分析一部音樂,那其實是對音樂的肢解。我認為,其實音樂的技巧即使對於作曲家來說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內涵。就像那些世代傳頌,膾炙人口的詩詞往往不是那些格律謹嚴的詩詞;那些精於格律的詩詞家,其作品往往是蒼白的、空洞的技巧的堆砌。音樂也是同樣的道理。

周國平先生有過這樣一段話,比較有趣。他說“音樂家用天國的語言敘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用人間的語言述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痛苦了,因為俗人根據人間的事情來理解人間的語言,總是誤解了詩人。音樂家可以免於此患,反正俗人聽不懂天國的語言。”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其最後一句,也就是每個人對於同一首音樂作品,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時候,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和心境下,對於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會發生很大的差異。

適當的瞭解作品產生的時候作曲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曲家當時的處境,對理解音樂也許有一定的幫助。但是,也僅僅是“適當的幫助”而已。因為我們即使知道作曲家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生活環境,我們也不可能完全瞭解作曲家當時的心境。對於音樂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鳴。再退一步講,也就是能不能讓我們覺得所聽的音樂“好聽”。伯牙與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鍾子期以一介樵夫,應該也沒有什麼高深的樂理知識,但是,卻能感受伯牙琴聲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覺得,樂理知識對於欣賞(僅僅是欣賞)音樂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賞音樂,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識。

但說到音樂鑑賞與基礎樂理知識和視唱知識的聯絡時,我還是要承認他們之間是有一定聯絡的。音樂知識是音樂鑑賞的重要內容之一,和其他門類的科學知識一樣,由於高度理論,故難免顯得機械、枯燥、單調、乏味,所以我們一般特別不喜歡音樂課上講樂理。音樂知識可分為音樂常識和樂理兩類,音樂常識很容易掌握,而樂理則缺乏形象性、生動性,咬文嚼字的概念往往可以讓我們迅速失去對它的興趣。然而,樂理又是音樂知識的核心內容,只有掌握了樂理,才能使我們的音樂欣賞從必然王國邁向自由王國,才能從“欣賞”音樂提升到“鑑賞”音樂,才能做音樂的主人。因為樂理提供瞭解析音樂作品的武器、開啟音樂神祕大門的鑰匙。在藝術與心靈的碰撞中,激起知識的火花,真正感受知識的力量與魅力。補充與樂理完全對應的、美妙的聽賞資料,只有在動聽的音響活動過程中細細地、盡情地品味旋律特徵帶來的震撼,才能真正領略所謂“音樂的靈魂”那豐富的內涵,進而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視唱包含了豐富的音樂詞彙,有節奏、旋律音調、和聲、調式以及各種體裁,這些元素不僅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樂中的經典。而且在視唱的過程中培養了我們的音樂感覺,同時提高我們的學習興趣。因此音樂鑑賞課上學習一些基礎樂理知識和視唱知識還是有必要的。

通過一學期的音樂鑑賞課學習,我對我國民族音樂又有了更深的認識。以前我一直覺得民族音樂不好聽,或者說是聽不懂,不瞭解。像大多數青年人一樣,我們喜歡當今的流行音樂,我們對港臺流行音樂更是趨之若鶩,不喜歡民族音樂,對民族音樂知識可以說了解甚少,說不出幾種民族樂器的名稱、叫不出幾位中國民族音樂家的姓名。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國民族音樂的優美、動人,我被吸引了,我國民歌浩若煙海,內蒙民歌的豪放、遼闊,江南民歌的婉轉、秀麗,陝北民歌的高亢、奔放,雲南民歌的明麗、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潑、歡快,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從中得到豐富的體驗,體味到各民族的風俗民情和鮮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樂風格上地區差異而不同,這也是它們的魅力所在,因為只有這樣,音樂的元素才會豐富起來,否則再有內涵的歌曲總有一天也會聽“膩”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認為還是音樂元素的多元化。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生活的調和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樂的意義所在。在情緒低落時適合聽激情澎湃的音樂如交響曲與進行曲,在心情煩躁的時輕音樂是不錯的選擇能讓人平靜下來,認真的思索。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裡,音樂,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感情重要的儲存和表達方式,必定將會更受我們的歡迎。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9

通過對音樂鑑賞課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音樂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樂鑑賞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選音樂鑑賞課之前,我認為音樂只是用來聽的。其實不然,音樂的功能不只是這些,所謂的音樂,廣義上來說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就是音樂。它是一種符號,聲音符號,表達人的所思所想,是人們思想的載體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內涵的,其中隱含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情懷;它能用有組織的旋律和節奏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和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

整個學期學習下來,對我印象最深的音樂是古典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下面就重點來談談我對這兩種音樂的學習心得:

一)古典主義音樂

古典主義音樂是歷經歲月考驗,久盛不衰,為眾人喜愛的音樂。其特點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統一;深刻的思想內容與完美的藝術形式的高度統一。創作技法上,繼承歐洲傳統的復調與主調音樂的成就,並確立了近代鳴奏曲曲式的結構以及交響曲、協奏曲、各類室內樂的體裁和形式,對西洋音樂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發展在器樂方面成績比較顯著,它完善了一套純器樂的大型曲式,如獨奏奏鳴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內樂、協奏曲、交響曲。它的主要特點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實性和鮮明的時代感;曲式結構規範,主題樂思發展嚴謹,功能和聲完善,配器細膩,音色力度變化豐富;作曲技法上創造了動機展開的發展手法,用旋律模進、變速度、變節奏、變調性、變和聲織體等,造成樂曲發展趨勢。並規範了奏鳴曲式和奏鳴交響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義時期還確定了交響樂隊的組織形式,形成了完整的雙管編制樂隊。而在此之前的樂隊裡,只有絃樂組是完整的。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及打擊樂有組織的充實到樂隊後,加強了樂曲的和聲效果,樂隊演奏時能產生渾厚、均衡、色彩豐富的音響。這種樂隊組織形式一直影響著以後的音樂發展。

在古典音樂派別中,以“交響樂之父”海頓、“音樂天才”莫扎特和“樂聖”貝多芬為代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在音樂史上豎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這一樂派的主要特徵是反映人類普遍的思想要求,他們追求美的觀念、強調風格的高雅,給予人們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維也納古典樂派”有以下風格特徵:強調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會意義;世俗因素增強(民間音調與舞蹈節奏運用);音樂作品結構嚴謹勻稱(整齊的方整性樂句);主調和聲成熟並佔統治地位;樂思發展清晰,邏輯性強,旋律追求優美動人的氣質;情緒明朗樂觀(但由於理性精神的影響,往往比較剋制、沉著,而不是狂熱的傾訴);曲式多采用奏鳴曲和奏鳴套曲曲式(與後來的浪漫樂派形成鮮明的對比);簡單的說,崇尚理性、邏輯嚴密、內容充實、形式嚴謹、含義深刻、語言通俗是這一音樂時期的典型風格特點。

二)浪漫主義音樂

浪漫主義音樂是繼維也納古典樂派後出現的一個新的流派,它產生在十九世紀初。這個時期藝術家的創作上則表現為對主觀感情的崇尚,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幻想。浪漫主義音樂強調個人主觀感覺的表現,作品常常帶有自傳的色彩;作品富於幻想性,描寫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為大自然很平靜,沒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是繼承古典樂派,但內容上卻有很大的差異,誇張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別多。

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思想內容是反對外族侵略和民族壓迫,反對封建統治和民族分裂。為了表現這些內容,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愛國主義和民族統一思想,浪漫主義音樂特別注意吸收民族民間音樂的精華。浪漫主義音樂以它特有的強烈、自由、奔放的風格與古典主義音樂的嚴謹、典雅、端莊的風格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10

走進小提琴的音樂世界

感受樂器女王的無尚魅力

我們有一個活躍交流的小提琴論壇

格里高拉斯·迪尼庫(GrigorasDinicu,1889-1949),羅馬尼亞小提琴家、作曲家,生於布加勒斯特。

1902-1906年在布加勒斯特音樂學院從名師學習小提琴。曾先後在羅馬尼亞文化部的管弦樂團、布加勒斯特

愛樂管弦樂團和布加勒斯特專業音樂演奏團擔任小提琴手。

《雲雀》羅馬尼亞作曲家迪尼庫(Dinicu)獨具特色的作品,在小提琴高音E弦上絕無僅有的顫音名曲。

樂曲巧妙地運用了小提琴上下滑指的顫音技巧,以極為明快歡騰的旋律,簡練而富於動感的鋼琴伴奏,表

現了山林中雲雀爭鳴、陽光明麗、風景如畫的一幕。在小提琴E弦亮麗清悅透明的音色表現下,高超的顫

音絕技一氣呵成。

羅馬尼亞迪尼庫的小提琴獨奏曲《雲雀》,在歡快強節奏的伴奏下,十分動聽迷人,打動了不少小提

琴愛好者,尤其是一般的聽眾,更是為之傾心。這首曲子十分適合在類似廣場宣傳,助興的場合演奏,其

效果極佳。因而眾多小提琴愛好者非常想拉好此曲,然而由於此曲旋律必須在強勁激情的伴奏下才能出彩。

並且需有清晰穩健的快弓功底,及高把位的左手基礎,準確無誤的快速換把,和快速旋律節奏弓法靈活運

用。以上原因使許多小提琴愛好者望而興嘆。

其實《雲雀》的難度大概就在六七級。只要很好的解析它完全能夠拿下他的。下面就我的體會談談如

何演奏,和學習的方法。1、理解能加深記憶,記憶能有效地幫助理解。首先要把全曲分段記憶。此曲好

多句子都是四小節一句,或一個層次。起,承,轉,合的定式。而每個層次從弓法和指法都有共性。我們

可以分段的對指法和弓法研究練習。有助於掌握。

2、開始四個強音,一指保留二指奏出強音後離弦每以便第二拍的揉弦。這樣可穩定把位,在後面的十

四六分音符演奏時起效,第八小節注意升D還原D指法的快速變化。由於有一指的保留,還原D二指靠近

一指便可。5到12小節注意4指和3指的打指顆粒型,這個音是重音。3、13小節高音B我的指法和譜子

不一樣,我用二指大伸展按,拇指不動。這樣可以快而準確的回按低音B。要有預先高音的音準概念,這

一點很重要。4、接下來這一組的困難,是跨小節的同音,三連音,裝飾音,切分音,一指伸展音交織出

現。旋律音型難以把握。我的方法是變換節拍,每小節打一拍,簡化節奏。三連音可以看作前兩個為裝飾

音。節奏頓時簡化,極易掌握。這一組還有一難點。不同時值的快速弓法,在弓子的不同部位演奏,且運

動數量為奇數。要把握好弓子上部位一組,下部位一組,將用弓部位區分開便於演奏,注意上部位是上弓

開始快弓的。這部分是全曲的難點。5、22小節,換把指順弦走,到位便停。下面的滑音脆全用二指。下

來BCD三音用二指,這樣一指可方便的換把到低音A。6、下來一組,BA音弓法分兩步上移。和下移。不

至於亂了弓法陣腳,可做到清晰穩健。7、16分音符組,可分兩小節一組漸強,不可越拉越快,使音混亂

不清晰。8、高音E後換把,可一指帶出低音E,然後拉4,3,2,1指。拉AGFE,的快弓16分音符。9、

反覆回到前面時,注意銜接。後面的可結合以上方法,按照音型組,相同音型相同方法運用。練習時先

放慢節奏,一部分一部分的練,然後一點點串起來。最後整體安排提高加強美化。迪尼庫大部分作品借鑑

了羅馬尼亞民間音樂的旋律,因而他的創作風格屬典型的羅馬尼亞民族風格,節奏明快、旋律連貫,具有

較強的民間舞蹈特色。代表作品為雅俗共賞的世界名曲《霍拉舞曲》,曾被改編為爵士樂。

小提琴音樂鑑賞心得體會4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鋼與何佔豪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5月首演

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題材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

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佈局,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

有小標題。以"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鐘,首先五分鐘敘述梁祝愛情主題,然後是快樂的學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從十

分鐘開始進入第二段,祝英臺回家抗婚不成,樓臺會,最後哭靈。第二段和第一段長度差不多,大約十一

分鐘。最後一段則是化蝶,是主題再現。

曲子開始幾聲撥絃聲接著長笛,好像在雲端的感覺,以此來揭開序幕,有如從天上俯瞰人間,撥開雲

層,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變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題,二長二短加上一個結束句,綿綿長長,幽幽

遠遠,彷彿祝英臺在身旁說著昔日的故事。然後在低音重複一次主題,回到人間落了實。

管絃樂總奏主題,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現了,兩人情意綿綿,大小提琴和鳴奏著

主題,漸漸的小提琴主導旋律並引進管絃樂再強調一次。等樂音漸歇,木管接續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獨

奏深情舒緩帶點內省的音色,表示祝英臺對將來疑慮不安,但還是堅定相信自己。勇敢去愛吧!情緒輕快,

笛聲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風光明媚三月天兩人春遊。小提琴展現技巧,風華絕代。

相聚雖好總有分別,快樂情緒之後就是離情依依十八相送。將主題變奏緩緩奏出,有如邁不開的步履,

卻終究不得不離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緊密結合難分難捨。在這段末尾由絃樂第一次奏出哭調主題,預言

悲劇結局,這構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愛」。

第二段發展部裡面有三小段:強、弱、強,也就是快、慢、快。開始如大浪湧來的管絃樂聲代表祝父的

反對,連續幾個小節下行樂句,好像在說: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則猛烈與之抗衡,兩者衝突漸漸上升,

最後全體合奏梁祝主題表示戀情曝光,一波波湧來浪潮終將這主題給淹沒。

樓臺會小提琴委婉的訴說情意,大提琴撥奏聆聽。輪到大提琴傾訴愛意,小提琴一旁隨和。突然,音

樂急轉而下,運用越劇中囂板的「緊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過度悲傷絕望而病逝。

祝英臺在被迎娶過門途中,停在梁山伯墳前哭靈,小提琴以淒厲聲調哭出:樑兄呀!碎奏、斷奏哀痛欲

絕旋律,有哭聲,有跪行,其中還有些回憶片段。漸漸的淚眼開了,哭聲歇了,心意已決,在悲憤低音鑼

聲中,縱身投入突然爆開墳墓中自盡,音樂同時推向最高潮。

樂曲的最終部份是再現部「化蝶」,在輕盈飄逸的絃樂襯托下,愛情主體再現,梁山伯與祝英臺從墳

墓中化為一對蝴蝶,在花間歡娛自由飛舞,永不分離。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11

音樂欣賞課已然結束,在此感謝音樂老師專業知識的傳授,使我從簡單的聽歌這樣的膚淺理解,到懂得欣賞音樂元素基本欣賞方法的轉變,音樂欣賞心得。開始學習這門課程就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或許真的是這樣;我們不一定都要成為音樂家,但是懂得欣賞音樂就是我們對音樂最直接的熱愛的表現形式。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們通過聆聽這種方式,閱讀並分析有關音樂的背景和資料,從而得到了審美的愉悅。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聲音,而聲音中最不能缺少的是音樂。音樂是世界上所有聲音的詮釋,是社會生活的調味劑,沒有音樂世界將枯燥乏味,生活也將死氣沉沉,沒有活力。因此以北約豐富我們的生活,陶冶了我們的情操。

我們未懂事就已對音樂產生了興趣,各種各樣的兒歌經常能在耳濡目染後從我們的口中唱出。當我們真的對音樂產生了興趣以後就知道音樂的好聽與否,初步對音樂有了一定的認識。當然這種認識只能侷限在對音樂的興趣上,認為好聽就好聽,而不能對其有深刻的認識,如音樂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現了什麼樣的意境,富含什麼樣的寓意等,那是我們無法體會出來的。

如今,通過音樂常識這門課,我們學習到了有音樂的基本知識,在老師的教導下,我們懂得了如何起鑑賞,如何去欣賞,並深深的感悟到了音樂中不僅能產生讚揚,歌頌人或事物的效果,而且人得喜怒哀樂,對事物的敘述,激發我們的激情,對人或事物的諷刺等,都可以在音樂中完美的展現出來,但是這也需要有一定的音樂鑑賞,欣賞水平才能體會得到,現在我學會了如何去鑑賞,欣賞音樂,我想在以後的生活中,將在音樂的音符中過的更加的多姿多彩。

總的來說,這門課程的學習提高了個人素質的修養,並且對音樂欣賞這一欣賞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今後的學習中,會學以致用,進一步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12

忘不了第一堂課走進大教室的那種感覺。滿滿的幾百人坐在大教室內,人頭攢動;忘不了老師每一次風趣幽默的點名;忘不了老師在百忙之中給我們上的每一節課;忘不了„„

時間很快,轉眼我們這學期就將結束了,我們的音樂鑑賞課也快結束了。起出我選修《音樂欣賞》課,僅僅是因為覺得欣賞音樂時不用動腦子,不用寫字,只要用耳朵去聽就行,上課時會很輕鬆。但在上過幾堂課之後,我的想法有了些變化。想想這學期在這堂課上的收穫,還真是很多,我對欣賞音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且在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以及我利用業餘時間增加對音樂知識的學習之後,我感覺我的藝術修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音樂是美好的,音樂是神奇的,一首動人心扉的音樂,能喚起人們甜蜜的回憶,能奇蹟般地給人以生活的勇氣和奮進的力量。它是我們的心靈之友,給我們以精神的慰藉。

音樂鑑賞課,一堂可以讓自己完全放鬆的課,很喜歡老師的講課方式,喜歡老師的平易近人以及溫柔,對我們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老師有一顆不老的心,和愉悅的生活態度。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班上有學生違反紀律打擾到老師上課了,老師的處理方式,我覺得很容易接受,而且老師同樣保持很投入地講課。一堂90分鐘的課,老師總能帶動大家的聽課興趣,每堂課給我們講許多有意義的內容。這也是唯一一門可以讓我聚精會神連續聽兩節的課。課堂上老師隨口的哼唱就唱出了味道,讓我彷彿看到了藝術大家的身影,不愧是音樂老師啊。老師為我們放的每一首歌曲又讓我們馳騁在音樂的世界裡,為我們介紹的每一首民樂、管絃樂,每一種樂器又讓我們徜徉在音樂的海洋裡。同時,這些都深深的培養了我們的音樂素養,提高我們心靈的感悟能力。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也欣賞到了許多著名的曲目,讓我們懂得什麼是情,什麼是美。

在學習《音樂鑑賞》課前,我對音樂的認識更多是在流行音樂方面。之所以更關注流行音樂,是因為它的語言生活化、節奏明快、貼近生活、易於接受。而對於其它方面的音樂,我則是一知半解,而這學期的《音樂鑑賞》課使我開闊了眼界。在《音樂鑑賞》課上,我們是以“聆聽”的方式進行學習的,聆聽是溝通的開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覺得老師的角色像是一個導遊,引導著我們直接面對音樂,體驗音樂,同時也給我們留有想像的空間,這使我們能夠很好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在課上,我們都欣賞了民樂、管絃樂、鋼琴曲····以前我對音樂的認識是膚淺的。一直都是因為它的那種旋律和歌詞,才喜歡上它的,很慶幸自己在選修課上有機會更深層次的瞭解到音樂的真正內涵,雖然還沒真正入門,但至少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老師的教學中我瞭解了音樂的相關知識,第一次知道原來音樂可以劃分出好多類,而且可以從不同要求去細分,從體裁大體可以分為聲樂、器樂和戲劇樂。

經過上音樂鑑賞選修課,多多少少使我瞭解了一些音樂樂理的知識,也使我領略了中外聞名的音樂樂曲,我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在還沒有上課之前,因為對音樂沒有太多的瞭解,思想中總以為上音樂鑑賞的選修課是一種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也許是我不太瞭解音樂的緣故在還沒有開始之前.就已經這樣懼怕,而且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選修課程都是一些諸如音樂美術影視等等一類的課程.在我記憶中,從高中開始就沒有音樂美術等課程,久而久之也就將它們淡忘了。而如今,感覺又回到小時候上音樂課,因為唱歌的時候總跑調,我因此一度對音樂灰心喪氣。但是在看電視搜臺的時候聽到有好聽的歌曲總要停下來去聽,也許是對音樂的“另類”喜歡,我選擇了音樂鑑賞作為我的選修科目。在這一段比較曲折的過程中,在學習樂理知識的同時,也非常榮幸能夠聽到各種各樣樂器演奏的中外名曲。這也使得我在課程結束以後覺得受益匪淺。

我覺得,我的收穫還在於對於音樂我又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瞭解與認識,對音樂認知領域更加廣闊。由於從小就沒有被音樂知識薰陶過的我,對音樂的專業知識可謂是一竅不通,更不用說知道音樂的型別有哪些。儘管我平時經常聽歌,但聽的都是些流行歌曲。對其它型別的音樂的瞭解真的少得可憐,只知道一些如貝多芬的《歡樂頌》、門德爾鬆的《婚禮進行曲》這種耳熟能詳的樂曲。

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音樂,或喜或悲,或激揚或低沉,我們感受著音樂的種種,然而很多人都把音樂僅僅當做歌來聽,而並不懂得音樂的內涵、魅力、作用。音樂不僅是簡單的幾首歌,幾個曲子,它有著深刻的意蘊,它包含了很多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樂但卻能起著巨大的作用,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銳。還有音樂能開發一個人的思維,啟迪一個人智慧。法國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 "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見音樂對一個人的智力的開發有著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選擇的就是用音樂,就因為音樂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心理感應,從而開發一個人的思維。

音樂的最大功能是從精神上讓我們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圍牆,把視野投向另一個關於美的音樂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於讓我們日益漂泊的靈魂有回家的感覺,擴充我們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尋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靈魂的歸屬。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13

一個學期的音樂欣賞課即將結束,通過本學期對音樂鑑賞課的學習,我對音樂的思想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現在,我認識到,音樂它是一個有靈魂的東西。它不僅蘊含了豐富的思想,同時又是生活的真實反映。這些體會都是在音樂鑑賞課上了解的,一學期的音樂鑑賞課程,雖說時間很短,但是它使我在生活中對音樂的理解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通過老師的講解,體會音樂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感受音樂所表達的獨特魅力,這門課程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以前我聽音樂,只是覺得好聽,也不去想其中所要表達的東西,只是單純的聽音樂,而且喜歡聽流行的音樂,不喜歡古典類的音樂。

現在才發現,只有真的理解了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才能真正的從心裡感受它所帶給你的感受。一首歡快的音樂,它的旋律,歡快跳躍,所帶給你的感覺就是快樂的,幸福的。然而一首悲傷的歌曲,只要聽到它的旋律,你就會感覺到一種壓抑,從內心中產生了一種悲的情感,一旦理解,就能感受其中的情感。這是我學到的,無論聽什麼音樂,只要旋律一響起,你就能理解作曲者在音樂中注入了怎樣的情感。這就是音樂鑑賞的所在,理解了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內涵。而且從音樂的角度去欣賞周圍的人和事物,生活態度也積極了很多。優美的旋律在耳邊滌盪,使我們感到放鬆,內心變得寬廣。

要知道音樂無時無處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心情,激昂的時候興奮,低落的時候憂傷,每次上課的時候,一聽起優美的音樂感覺時間都過的很快,不知不覺一個半小時就過去了,意猶未盡。教室裡的音響效果雖然不好,但是我們都全身心的投入到精彩的畫面和欣賞中去了,感覺不到自己與音樂之間的差距。老師的熱情、同學們的積極性就是最好的表現。

開始學習這門課程就感覺到音樂的魅力,一個學期下來,我不僅聆聽了各種各樣的音樂,有古典派的,浪漫主義派的,還欣賞了歌劇《貓》的片段。或許真的是這樣:我們不一定都要成為音樂家,但是懂得欣賞音樂就是我們對音樂最直接的熱愛的表現形式。

音樂的魅力是巨大的,音樂的思想是無止境的。《音樂鑑賞》,它不僅是一門簡單的藝術理論課,還是一個教會我們感受高品質生活的學科。通過對這門課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對音樂的熱愛又增添了幾分,它教會了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認真領悟它所傳達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題,教會了我們面對高品質、有意義的東西是要慢慢的靜下心來去理解、品味、感受。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14

我喜歡《土耳其進行曲》的曲調輕盈活潑、節奏富於彈性,第一小樂段是富於東方色彩的明朗而又雄壯的進行曲,主題音調節奏鏗鏘有力,氣勢雄偉,使人 豁然開朗,與第一樂段形成強烈的對比。曲調在A大調上進行,使樂曲顯得壯麗輝煌,氣勢磅礴,音調繼續發展,曲調不斷推向高潮而結束了全曲。我也喜歡《藍色 多瑙河圓舞曲》,被譽為“圓舞曲之王”的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於1866年,被稱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樂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圓舞曲節奏貫穿,音樂主題優 美動聽,節奏明快而富於彈性,體現出華麗、高雅的格調。這樣美妙的旋律下,這樣一種音樂氛圍下,你會感覺到自己會隨著音樂跌宕起伏,進入作曲家當時的情景 中,那些困擾你的煩惱和不安,暫時都被拋棄到一邊去了,陪伴你的只剩下讓你如痴如醉的音樂。

音樂是癒合心靈的良藥,當你低沉消極的時候, 當你鬱鬱寡歡的時候,開啟音樂盒,靜靜地聆聽美妙的曲子,你會慢慢感覺到心靈的細微變化,不再為了瑣事低沉,不再為了不得意而終日抑鬱不已,那是音樂在修 復你的心靈創傷,音樂在吞噬你的不快樂細胞,它在你心中播撒下快樂的種子,這是音樂的特有功效,是無聲無息的,你所感覺到的只是覺得解脫了許多,不再那麼 迷茫和看不開,而是對生活重新有了美好的展望,你漸漸懂得了人生的意義,消極低沉終究不是長遠的辦法,這就是音樂欣賞的神奇療效,它就像你的心理諮詢師, 在你傷感的時候來到你的身邊,用美妙的旋律給你驅逐煩惱,在你快樂的時候給你樂上添樂。音樂欣賞,不僅僅是隻有在快樂的時候,更多時候,我們選擇了一個人 靜靜地呆著。這時候,音樂就是陪伴你的朋友,它知道你需要什麼,它懂得怎樣去給你療傷,你所要做的,就是閉上眼,融入音樂世界,忘記一切,重新讓自己堅 強,給自己力量。

音樂使人年輕,那種青春的活力會一直伴著你,如果你經常聆聽音樂,同樣年輕的還有你的那顆心,永遠不老的心。我們的音樂 欣賞課齊老師,她上課永遠那麼充滿激情,言語間的談吐都是那麼充滿活力,不管是和同學交流還是自己講課,讓我們知道了音樂的無窮魅力,帶給你的不只是愉 悅,更有心靈的永葆青春。

音樂是美的,美的東西總能感染人也去向往美,追求美,並享受美。音樂能帶給人愉悅的心情,使人身心放鬆,陶冶人 的情操,甚至還能發散人們的思維。欣賞音樂並不是要求我們都要成為傑出的音樂家,而是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得到快樂,並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我的藝術素養和道 德情操。人需要知“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接近音樂,會被她的神祕所吸引;聆聽音樂,會因她的魅力而傾倒;融入音樂,會為她的多彩而感嘆。音樂還 可以更美,美到讓人“三日不知肉味”,美到“此曲只應天上有”。工作勞頓時,一曲悠揚的薩克斯,可以讓人忘卻疲憊;精神不振時,一場音樂會,能夠讓人精神 煥發;朋友聚會時,一曲熟悉的曲子,會讓大家回到過去;戀愛約會時,一段煽情的舞曲,會使男女心中迸發出激情的火花。音樂點綴著人們的生活,沒有了音樂, 世界便失去了自己的本色,人生也失去了原來的樂趣。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學、藝術、人文。科學追求的是 真,給人以理性,使人理智;藝術追求的是美,給人以感性,讓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給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誠。大學教育對學生的專業知識、 就業技能強調較多,忽視了大學生的藝術修養和人文素質。大學生的自我修養必須是全方位的,不單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進行藝術教育和人文薰陶。

這 學期的音樂欣賞課雖然結束了,但是音樂欣賞的興趣不會消失,並且會在快樂抑或悲傷的時候陪伴著我。生活中缺少了音樂,就如烹飪美食的時候少了調味料,食之 無味。音樂就是我們的生活調色盤,欣賞美妙的音樂,進入音符的世界,徜徉於靜謐的音樂殿堂,洗滌自己的靈魂,忘卻一切煩惱,這就是音樂欣賞的魅力。只要活 著,音樂欣賞的腳步就不會停息,只有快樂地活著,有音樂的伴隨,人生才能活出應有的精彩。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15

音樂無處不在,音樂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它神祕、美妙。 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的情感,我們的快樂或者悲傷都離不開音樂,快樂的時候,音樂讓我更加愉悅,悲傷的時候,音樂讓我走出陰霾。

馬克思說過:“對於不懂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這說明,如果缺乏必要的音樂欣賞能力,那麼音樂的美感就不能為人所感受,音樂本身也會黯然失色。 每一首歌,每一首曲子,都有一個創作人。他都是創作者要書寫的一個故事,歌那麼多,故事那麼多,總會有幾個故事和自己重疊,和自己共鳴,可以讓自己可以停下來好好思考,思考自己,思考人生。我特別喜歡聽久石讓的鋼琴曲,有寧靜,有歡快,他的鋼琴曲帶動我的情感,讓我慢慢走出悲傷。

通過對音樂鑑賞課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音樂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樂鑑賞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選音樂鑑賞課之前,我認為音樂只是用來聽的。其實不然,音樂的功能不只是這些,所謂的音樂,廣義上來說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就是音樂。它是一種符號,聲音符號,表達人的所思所想,是人們思想的載體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內涵的,其中隱含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情懷;它能用有組織的旋律和節奏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和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

音樂藝術作品的賞析是培養大學生美感和情感的有效途徑。大學生的所學專業、興趣愛好、性格脾氣都是有差異的,但音樂以其獨有的藝術感染力,激發了我們內心世界的美感和情感。 音樂鑑賞的教學和實踐,使我們獲得了音樂基本知識,也使我領略了中外聞名的音樂樂曲,我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 學習了音樂鑑賞,我們也明白了藝術的是無國界,不管是中國音樂,還是外國音樂,每一個作品能表達音樂作者的情感,那就需要我們去欣賞。首先要了解音樂的作者、創作背景、民族特徵、作者的創作個性,然後用感情逐漸的去感悟,去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特別是遇到符合自己當時情感的歌曲,更能與之產生共鳴。

我認為音樂是能夠感染人,更能夠影響幾代人的一種神奇的東西。它以其獨特的功能來淨化人的心靈,美化人的行為。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音樂的作用,用音樂塑造美、創造美的世界。

我一直熱愛著我的音樂,我喜歡音樂,我更會去用心聆聽音樂那神韻的美!

張海迪說過:“一個熱愛音樂的人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有了音樂,生活便煥然一新。那麼美的事物總讓人回味,音樂欣賞課便如此!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16

音樂是一門藝術,一門陶冶情操的藝術,美妙的音樂經過幾千年的傳承,成為了經典。欣賞音樂,使

我們的心情愉悅,盪滌心靈的疲勞,忘卻塵世的紛紛擾擾,回到過去那純真年代,欣賞音樂,讓我們暫時

放下爾虞我詐的功利心態,融入神奇的音樂世界,在那裡,沒有激烈的競爭,沒有為了利益廝殺的畫面,

留給我們的,只有那一個個悅動的音符和宛轉的旋律。欣賞音樂,進入最純潔的世界,在那裡,你剩下的

只是一顆聆聽的心,別無他物……

選擇音樂欣賞這門課程,是為了在繁忙的課程學習中留給自己一個休息的空間,一張徜徉於音樂世界

的門票,一次和音樂面對面接觸的交流。作為一個大學生,如果不懂得音樂欣賞,只知道苦讀於課本海洋

中,那麼他的人格也許不是健全的,我們從小就在倡導德,智,體,美,勞的口號中成長,缺一不可,音

樂欣賞對於大學生的人格塑造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時候,音樂欣賞就是一種心靈療傷的過程,所以,請不

要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暫時停下來,靜靜地欣賞音樂,然後帶著滿格的心靈電池,繼續上路,在

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去重新認識自我,定位自我。

每一次的音樂課都有不一樣的收穫,貝多芬,莫扎特,約翰施特勞斯父子……不同的作曲家帶給我們的

是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感受,我喜歡《土耳其進行曲》的曲調輕盈活潑、節奏富於彈性,第一小樂段是富

於東方色彩的明朗而又雄壯的進行曲,主題音調節奏鏗鏘有力,氣勢雄偉,使人豁然開朗,與第一樂段形

成強烈的對比。曲調在A大調上進行,使樂曲顯得壯麗輝煌,氣勢磅礴,音調繼續發展,曲調不斷推向高

潮而結束了全曲。我也喜歡《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被譽為“圓舞曲之王”的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於1866

年,被稱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樂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圓舞曲節奏貫穿,音樂主題優美動聽,節奏明快而

富於彈性,體現出華麗、高雅的格調。這樣美妙的旋律下,這樣一種音樂氛圍下,你會感覺到自己會隨著

音樂跌宕起伏,進入作曲家當時的情景中,那些困擾你的煩惱和不安,暫時都被拋棄到一邊去了,陪伴你

的只剩下讓你如痴如醉的音樂。

音樂是癒合心靈的良藥,當你低沉消極的時候,當你鬱鬱寡歡的時候,開啟音樂盒,靜靜地聆聽美妙

的曲子,你會慢慢感覺到心靈的細微變化,不再為了瑣事低沉,不再為了不得意而終日抑鬱不已,那是音

樂在修復你的心靈創傷,音樂在吞噬你的不快樂細胞,它在你心中播撒下快樂的種子,這是音樂的特有功

效,是無聲無息的,你所感覺到的只是覺得解脫了許多,不再那麼迷茫和看不開,而是對生活重新有了美

好的展望,你漸漸懂得了人生的意義,消極低沉終究不是長遠的辦法,這就是音樂欣賞的神奇療效,它就

像你的心理諮詢師,在你傷感的時候來到你的身邊,用美妙的旋律給你驅逐煩惱,在你快樂的時候給你樂

上添樂。音樂欣賞,不僅僅是隻有在快樂的時候,更多時候,我們選擇了一個人靜靜地呆著。這時候,音

樂就是陪伴你的朋友,它知道你需要什麼,它懂得怎樣去給你療傷,你所要做的,就是閉上眼,融入音樂

世界,忘記一切,重新讓自己堅強,給自己力量。

音樂使人年輕,那種青春的活力會一直伴著你,如果你經常聆聽音樂,同樣年輕的還有你的那顆心,

永遠不老的心。我們的音樂欣賞課齊老師,她上課永遠那麼充滿激情,言語間的談吐都是那麼充滿活力,

不管是和同學交流還是自己講課,讓我們知道了音樂的無窮魅力,帶給你的不只是愉悅,更有心靈的永葆

青春。

音樂是美的,美的東西總能感染人也去向往美,追求美,並享受美。音樂能帶給人愉悅的心情,使人

身心放鬆,陶冶人的情操,甚至還能發散人們的思維。欣賞音樂並不是要求我們都要成為傑出的音樂家,

而是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得到快樂,並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我的藝術素養和道德情操。人需要知“音”,“愛

美之心,人皆有之”。接近音樂,會被她的神祕所吸引;聆聽音樂,會因她的魅力而傾倒;融入音樂,會為她

的多彩而感嘆。音樂還可以更美,美到讓人“三日不知肉味”,美到“此曲只應天上有”。工作勞頓時,一曲

悠揚的薩克斯,可以讓人忘卻疲憊;精神不振時,一場音樂會,能夠讓人精神煥發;朋友聚會時,一曲熟悉的

曲子,會讓大家回到過去;戀愛約會時,一段煽情的舞曲,會使男女心中迸發出激情的火花。音樂點綴著人

們的生活,沒有了音樂,世界便失去了自己的本色,人生也失去了原來的樂趣。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學、藝術、人文。科學追求的是真,給人以

理性,使人理智;藝術追求的是美,給人以感性,讓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給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

仰使人虔誠。大學教育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就業技能強調較多,忽視了大學生的藝術修養和人文素質。大

學生的自我修養必須是全方位的,不單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進行藝術教育和人文薰陶。

這學期的音樂欣賞課雖然結束了,但是音樂欣賞的興趣不會消失,並且會在快樂抑或悲傷的時候陪伴

著我。生活中缺少了音樂,就如烹飪美食的時候少了調味料,食之無味。音樂就是我們的生活調色盤,欣

賞美妙的音樂,進入音符的世界,徜徉於靜謐的音樂殿堂,洗滌自己的靈魂,忘卻一切煩惱,這就是音樂

欣賞的魅力。只要活著,音樂欣賞的腳步就不會停息,只有快樂地活著,有音樂的伴隨,人生才能活出應

有的精彩。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17

門德爾鬆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優秀的協奏曲之一,當我聆聽了這首帶有變幻

色彩的協奏曲之後,給我的感覺是不同凡響。克勞斯.斯特恩——一位世界小提琴演奏的一流大師。他精湛

的演奏技巧和豐富的音樂表現力把音樂的崇高境界帶入了我的內心,這使我對這首樂曲有了一層新的認識

和感悟,也深刻感受到了斯特恩這為世界一流小提琴演奏大師所演奏出的音樂作品是那麼地令人如痴如醉。

這首協奏曲共分為三個樂章,分別描繪了三個樂章不同的主題和音樂內容。小提琴在玄樂組輕盈浮動

的背景中開門見山地奏出了第一樂章的主部主題,樸素而自然,聽不出任何的嬌柔造作。旋律優美如歌,

彷彿一位女中音歌唱家敞開喉嚨動聽地歌唱,而又富有激情。而第二主題就顯得多愁善感,就像古代詩人

在吟誦一首抒情詩,它可以將你帶入一種較為深沉的感情境界:前者是適靜、優雅的感覺,後者則是興奮

和活躍之餘給人帶來一種凝思遐想,把你引領到一個更為神祕的地方。當進入了展開部之後突然明亮起來,

小提琴弓子的活潑跳躍與管絃樂隊沉重的演奏融為一體,這就好像另我觀賞到維納斯女神的降臨,那麼的

神聖純潔,把音樂的演奏推向了高潮,不知不覺中把我帶入了下一個迷人的華彩樂章。

這一樂章似乎就是一幅抒情的田園音畫,但我認為更像一首田園敘事詩,寬廣流暢,頓時我的腦海中

湧現出一幅蘇格爛原野的景象,寬闊而幽靜,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坪中有一個牧羊人正趕著一群羊,好似一

幅風景畫。這樣的感覺已經到了令人神往的地步。

而中間部的主題又變得莊重,小提琴的演奏始終是一個主導地位,這一樂章以抒情為主,它是一首豐

富多彩而帶有內涵的情歌:有思念和惆悵。

最後的一個樂章是由不太快的小快板和活潑的快板兩者相結合,第一主題熱情富有活力和朝氣,如同

孩子們在嬉戲玩耍。第二主題莊嚴而神聖,帶有肅然起敬的一種態度,在最後的樂章中,所有的主題都帶

有一種快速向前發展的動力,音樂的表現力也非常的急速,形象鮮明氣勢磅礴含有一種細微的變化。這正

是協奏曲的魅力價值所在啊!!

聽完這首協奏曲給我的最大感觸就是它能使我的內心世界得到充實和豐富。對音樂內容的理解也有了

自己的見解,最重要的是它能夠把我引進一個崇高而神聖的音樂境界,使我得到滿足和填補內心的空虛。

我將以提升自己的修養內涵為前提,在以後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吸取更多的古典精髓,瞭解鑑賞更多大師捫

永垂不朽的作品,掌握對古典音樂實質性的理解來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音樂將伴隨我成長!!

小提琴弗朗索?吉拉德導演的這部電影,《紅色小提琴》,影片描述義大利克里蒙納一位制琴大師,他

的妻子因難產過世,悲慟之餘他將妻子鮮血溶入提琴塗料中,造就了一把獨一無二,宛若幽靈附體的紅色

小提琴。這把琴輾轉易手,曾被偷、搶、埋、燒、槍擊……流落世界各地,甚至飄洋過海到中國,最終小提

琴作為愛的祝福由一位父親送給了他的孩子。

這把小提琴的誕生是出於一位父親對孩子的愛,是親手為他做的禮物,最終,紅提琴的歸宿也是一位

父親把它作為禮物送給女兒。這樣一把紅色小提琴,流傳了三個世紀,飄洋五大洲,無數個國家。在每個

時間每個地方都發生了一段故事,之間彷彿全然沒有關係。將這些相隔久遠的人事聯絡起來的,便是這把

小提琴。但也不僅僅只有這把小提琴,還有影片音樂的主軸,被稱為“Anna’sTheme”的一段旋律。這段旋律

是造琴師的妻子安娜時常哼起的一小段旋律。這是一段旋律優美,氣質深幽的的樂曲,古老而神祕。Anna’s

Theme第一次出現是畫面從拍賣會現場轉到300多年前,小提琴誕生的地方,寧靜的光線下,安娜為腹中

孩子吟唱的搖籃曲。就像是一道幕布,由此揭開了紅提琴如旋律般悽美哀怨而神祕的故事。在後面,每一

次流轉,每一個故事中,當小提琴的身世被回憶或者塔羅牌的預言出現了應驗,以及影片最後莫里茲在猜

測小提琴身上紅漆來歷的時候,都會在影片中出現這段悽美的Anna’sTheme。所以,在這部看似有些零散

的電影中,串聯起整部電影,使其形散神不散的,不僅僅是那把紅色小提琴,還有貫穿至尾的的那段旋律,

Anna’sTheme。如果說小提琴是自始至終的主角,那麼Anna’sTheme就是結構貫穿的音樂靈魂。

由Anna’sTheme拉開小提琴故事的序幕。當制琴師給妻子看自己為即將出生的孩子製作的小提琴,又

一段音樂由絃樂在低音區緩緩奏出,音色低沉,似乎帶有某種悲劇和不安的色彩。接著安娜在清晨再次為

孩子唱響起那首類似於搖籃曲的Anna’sTheme,旋律被她的呻吟打斷,立刻鐘聲響起,轉場,音樂即刻改

變,預示著不詳的事情正在發生。當不幸降臨的時候——安娜和腹中的孩子死於難產,影片並沒有過多地

渲染制琴師的悲傷,他將亡妻的鮮血溶入顏料中為提琴上漆,此時Anna’sTheme與畫面上大師刷漆時碰觸

琴身的一霎那同時響起,隨著畫面上紅色小提琴的誕生,獨奏小提琴如泣如訴的旋律經過三次轉調達到高

潮。音樂好像在敘說著制琴師悲痛的心情,同時音樂變得越來越激動。在一個高音之後,畫面轉到拍賣現

場,紅色小提琴再次出場。

在第二段落裡,紅色小提琴來到了維也納,一開場的修道院,伴隨著一首充滿歐洲巴洛克色彩的小提

琴合奏曲,音樂風格很明顯與前面的音樂不同,觀眾立即被帶入到下一世紀的旅程中。巴洛克音樂時期的

音樂生活多是與宗教密不可分的,紅提琴主題在這裡成為僧侶們獻給上帝的讚美歌,既在情理之中,也為

音樂袁現提供了空間。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多趨向以一個樂思加以豐富變奏和裝飾,影片中的音樂在這裡開

始發展,變型,《修道院》、《練習曲(卡斯帕的死)》、《卡斯帕的試演(維也那的旅途)》這幾段音樂中,

重複的節奏,不斷的長音階,固定低音等等這些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徵都得到充分的體現,彷彿巴赫、維

瓦爾第的音樂作品又同蕩在我們的耳邊。這一段旅程中小提琴的主人是孤兒卡斯帕爾,他是個音樂天才。

他是個可憐的孤兒,還患有心臟病。由於音樂天賦被修士們推薦給音樂大師喬治,喬治也發現這孩子果然

是個天才,決定帶他參加皇室為尋找年輕音樂家而舉辦的比賽,開始刻苦訓練卡斯帕爾。片中有一段卡斯

帕爾練習的場景,旋律隨著節拍而不斷加速,通過不斷加快的的節拍,反應出卡斯帕爾琴藝的成長。卡斯

帕爾的琴聲始終伴隨著他脆弱的心跳,營造出一種不安的氣氛,給人不祥的預感。當音樂聲消失時,背景

聲只是卡斯帕爾沉重混沌的心跳聲。而到了最後,卡斯帕爾優美超凡的小提琴聲還沒來及在皇室面前響起,

越發響亮的心跳聲先響起,然後消失,與之一同消失的還有卡斯帕爾的生命。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18

交響樂的再創作對於指揮家演奏家教授而言,是畢生的事業,對我則是享受業餘生活的最重要內容。我從1983年3月開始狂聽中央樂團的“星期音樂 會”,場場不拉。騎著自行車帶著4歲的女兒,往返於海淀影劇院,是我週末最激動的享受。中央樂團轉到北京音樂廳後,我們倆去的機會就少了。我便大量買磁 帶,現在是大量買CD。20多年一路聽下來,資料也看了亂七八糟一大堆,但腦子始終不清醒,捋不出頭緒。這次有幸能聆聽呂先生的教授,是真真兒的將我的欣 賞層次由感性向理性足足兒的推進了一大步。我萬分感謝學校領導能給我們老年大學學員這樣享用終生的關懷,並再次叩首呂先生的充滿激情的精彩教授。

我 非常喜歡德彪西和拉威爾的作品,有幾盤CD反覆聽了幾十遍,欣賞中總有許多的感受轉瞬即失無法抓住,十分遺憾,我以為自己的腦子有問題。呂先生的課驅散了 我的自責,我對印象派音樂的感受大體基本正確。在音樂中在光影下許多鮮豔的鏡頭在重新組合,組合的方式前所未有,光怪陸離的“碎片”在沒有“做作”的狀態 裡順其自然的整合,呈現的是在大自然中人與萬物的和諧。當我再聽這些作品時,腦子清涼了,潛意識中再也沒有為“抓不住什麼”而產生絲毫的忙亂。我極從容的 走進音樂,很隨意的坐在大師們身旁,全身心的觀覽風光,又全然忘記了大師們的存在,君子之交平淡如清水,來之隨意不須理由,離之自由不用揮手。印象派音樂 用另眼看世界,看到自然界比人類更有力量,這種散淡的精神視角具有無限的包容性,在意識形態紛亂的今天,意義非同一般。

我贊同音樂欣賞是 3度創作的說法,我對古典主義音樂的欣賞,自認為是可以無償享用並不斷實現這筆最珍貴的精神財富之價值的具有最現實主義意義的不可或缺的最後過程。我在聆 聽中,詮釋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的合唱部分,那是全人類的聖詠,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音樂宣言;我許多次噙不住熱淚,在德沃夏克的“念故鄉”中,遙想幾萬年前人 類的故鄉,那時的地球是如何的鬱鬱蔥蔥;在生不如死的悲痛中,我一次次借用柴可夫斯基“悲愴”的巨浪以撞碎心中的“小小悲”;吟唱李斯特的交響詩歌,我感 受著英雄塔索的悲傷與勝利;萎靡不振時,我選擇布魯克納第一交響樂的諧謔曲,在極優美的旋律襯托下,奔放的號角在旋轉中攀升,召喚起深埋的豐富;當無聊襲 來,我聽聽盧託斯拉夫斯基的交響合唱“災難中的寧靜”,許多的大主題大命運隨即顯現;我痴迷於瓦格納的樂劇,他讓我知道了天堂在哪?尼伯龍根指環就如當今 世界的能源命脈,誰都想染指。指環的故事在全世界繼續到處上演,人類自己永遠也拉不動結束的大幕,指環將親眼見證人類的興衰。奧!我已熱血噴張,但安魂曲 一定是我最後的樂章,我遲早要聽著“彌賽亞”去渡河,這可算是我的一個願望。

我總有許多的困惑,音樂知識的貧乏還在其次,對偉大作曲家及 其作品的內心認知真是很難太難特難。當然也有例外,我在倪洪進的鋼琴旁聽肖邦,看見了肖邦鮮活的生命,自以為在瞬間能為肖邦在今天代言,此刻便是他的知 音。但是,更多的時候,我不能深入作曲家的內心,不能感受他們在創作中的瀝血過程,每每這時,我倍覺沮喪。最新的困惑是,我們幾個音樂發燒友在離退休工作 處的支援下,辦了一個面向離退休人員的“音樂欣賞”,初衷是“CD共欣賞”,但現在要求我們提供“欣賞提示”的意見比較多,這種因人而易的3度創作,我們 又能寫出多少?

古典主義音樂是我和朋友們永遠的發燒話題,她已成為精神財富而深入到我們的生活。我祝願老年大學的音樂欣賞課越辦越好!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19

梁山伯與祝英臺室中國音樂元素與西方形式的完美結合的經典曲目,協奏曲將戲劇性與音樂體裁完美

結合,將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民間故事與協奏曲體裁、奏鳴曲式結構完美結合,個人覺得是近現代中

國古典文化轉化成音樂的經典之作。

曲目演奏主要由小提琴和大提琴完成,小提琴音色代表的是祝英臺,大提琴音色代表的是梁山伯。

這部協奏曲包含五個對稱結構,在音樂時間進行中讓聽眾感受到戲劇性與故事情節的完整美。

五個結構分別為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和結尾。

一、引子部分,悠遠清脆的牧童短笛給聽眾展現了一幅水鄉風光。

二、進入呈示部,小提琴和豎琴結合引出愛情主題,草橋結拜後呼應主題,構成了結構對稱呈示部的

主部,展示愛情的旋律美。

進入呈示部的連線部,小提琴獨奏,英臺遐想,演繹了自由與青春的氣息。

隨後是副部的A-B-A變奏曲,變奏曲的快板,結構對稱,三載同窗、讀書遊戲,展示了青春的活力與

快樂。

呈示部的最後一部分是小結尾部,十八相送,長亭惜別,小提琴與大提琴喃喃相語,依依不捨,滿腹

心事,欲言又止,思緒萬千。

三、展開部中,擊鼓引入,烏雲壓頂,不祥之兆有如烏雲一般預示著對抗。

展開部第一部分,逼婚、抗婚和逼婚構成了戲劇性的對抗,戲劇的衝突在強烈的節奏中展開。

第二部分音色憂傷,樓臺相會,生死之戀縈繞耳旁。

第三部分運用哭腔的方式,小提琴哀怨哭泣,讓人感受到了祝英臺的悲傷,突然間鼓聲四起,英臺投

墳將戲曲引入了高潮。

四、引子再現,牧童短笛再次響起,又一次描繪了水鄉風光。

五、再現部主部再現,小提琴加入了弱音器,速度變慢,再現主題,演奏出了哀怨之情。

隨後小提琴與大提琴協奏,英臺與山伯化蝶雙飛。

主部再現的最後,經典部分演奏響起,與呈示部的變化對稱,歌頌了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六、結尾部分,天上人家,消逝天際,餘音繚繞之中,結束了這部完美的演奏。

整部協奏曲,結構對稱,快慢快三個樂律協奏,沉浸其中,思緒進入了祝英臺和梁山伯愛情故事之中,

實乃享受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20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音樂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美體驗價值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2.創造性發展價值

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魅力。在音樂課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啟用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衝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3.表現與社會交往價值

音樂在許多情況下是群體性的活動,如齊唱、齊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這種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以音樂為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於養成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樂教育不僅在學校的課堂上,而且也應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進行,對社會音樂生活的關心,對班級、學校和社會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將使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鍊和發展。

依據音樂教育的性質和價值,音樂教育所承擔的任務可概括為:通過提供給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並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學習最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技能技巧,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使學生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歡愉;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和表現能力;奠定其終身學習、享受音樂,發展音樂的堅實基礎。與此同時,通過音樂教育,著力培養學生個性,創造精神以及合作意識,陶冶高尚情操,發展創造力,併為其他方面的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對人和生活樂觀的態度。播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生通過學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將會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認識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

因為音樂教育承擔著上述任務,因此其教育觀念知道思想及其具體的行為方式沙鍋必須承擔以下幾個特徵。

(1)基礎性。傳統意義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將不在是中國小音樂教育基礎性的全部或主要內涵,使學生熱愛音樂,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奠定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這是音樂教育基礎性的要義所在。這就要求中國小教學內容必須以是否有利於學生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獲得審美愉悅體驗為主要取捨標準。

(2)民主性。音樂教育要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包括弱智、殘疾兒童在內的所有學生都有接受一虐教育的權利,承認和維護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個性差異,為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和自由發展,創造寬鬆的時空環境。音樂教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欣賞學生在音樂鑑賞和表現方面的才能,真正把學習音樂的幸福和成功的歡愉帶給每一個學生,音樂教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教學內容、方法、評價等都必須以學生主體為主要依據,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學習為本。

(3)開放性。學校音樂教育要把社會音樂教育環境和家庭音樂教育主動納入自己的視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樂教育與學生的日常音樂生活有機地聯絡在一起。在內容的選擇、要求的確立、教材的編排等方面不過分追求系統、全面和整齊劃一,為教學留有足夠的介面和創造餘地。要加強音樂課程與學校其他學科課程、特別是其他藝術課程之間的橫向聯絡,使之密切配合,互相滲透,共同發展。

(4)科學性。中國小音樂課程必須建立科學地反映出中國小音樂課程為普及的、普通的、音樂基本素質特點的獨立、完整的國民音樂教育的科學體系。要科學地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使之切合中國小生的年齡特徵與心理需求,並能更好的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5)實踐性。音樂課程在國小教育中是活勞動、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因此,國小音樂教育不應該理性化、學術化,而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音樂生活化,讓學生在參與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有趣地、令人開心地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技能,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增強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自信,即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從做中學”、“從樂中學”讓音樂充滿人生,讓快樂伴隨終身。正因為有以上的一些特徵,因此音樂教育要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絡。、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絡。

3.面向全體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個性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5.重視音樂實踐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6.鼓勵音樂創造

中國小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對音樂創造活動的評價應主要著眼於創造性活動的過程。7.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

8.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同樣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賴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以利於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10.完善評價機制

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次,可採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等諸多方面。應善於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評價起到促進學生髮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管理的作用。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21

都說“培訓是給老師最大的福利”,今天我們所有代音樂的老師就有幸接受了這樣一個有意義的培訓,聆聽了音樂方面的專家金亞文教授的講座。下面我就談幾點自己的感受。

這樣的培訓讓我感覺很新鮮。網上聽講座,而且還可以與各地的老師們線上互動交流,享受著網路時代帶給我們的便捷,足不出戶就可以聽到教育專家對於專業的精闢解讀。短短的兩個小時能向專家學些什麼呢?只有珍惜每分每秒,能聽多少是多少,儘可能多的學習、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本來還以為自己在音樂方面還有那麼點優越感,但在聽講座的同時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對音樂知識瞭解得是多麼膚淺,很多東西只有個模糊的'印象。通過聽講座我也學到了一些音樂知識。如目標的制定要具體,不能模式化。金老師舉了一個案例《又見茉莉花》的教學目標進行說明,這樣一聽就很清楚了。又如合唱的姿勢,我只知道要注意坐姿才能唱好,但對於怎麼坐卻不明確,現在知道了坐姿一般採取淺坐,站姿要虛實結合。姿勢影響呼吸,呼吸影響發聲,可見唱歌姿勢的重要。

另外在二聲部合唱時通常會出現低聲部跟著高聲部唱上走了的現象,金老師說這時可以採用“輪流讓一個聲部突出些”的方法解決問題。還有指揮,左手“指”,右手“揮”,右手把握歌唱的節拍、節奏、速度,左手提示長音、力度、聲部、呼吸和換氣等等。對稱式的打拍子儘量少用。我覺得這個有難度,讓兩隻手各負其責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達到啊!

在聽講座的過程中,我一邊聽,一邊記筆記,有的比較淺顯易懂,有的卻不是很理解,還需要自己不斷地去學習,去探究。我記住了一句話:“先要自己走進音樂,才能用音樂的情感力量來感動學生。”是啊,自己不能僅僅滿足於已有的可憐的音樂知識,在要求學生進步的同時,自己也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努力把握音樂教學的本真。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22

音樂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會欣賞音樂便走出了欣賞美的關鍵一步。音樂鑑賞是一個人最基礎的審美能力,無論是對學習還是對工作都需要我們去培養和提升。為了提高自己對音樂與美的欣賞水平,這學期的選修我選擇了音樂鑑賞課程。上課的時間,不算短也不算長,但足以讓我對音樂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對於鑑賞者來說,音樂鑑賞作為一種藝術現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審美觀顯得尤為重要,形成正確的審美判斷能力,才能對音樂作品作出正確的判斷。音樂的豐富多彩來源於複雜多變的人類社會生活,而多彩的生活又通過各種形式的音樂反映出來,形成了音樂與生活之間的辯證關係。因而音樂鑑賞的經歷與生活閱歷一樣,積累得越多,資訊儲存量就越大,想像力也就越豐富,對音樂作品就比較容易理解;反之,對音樂鑑賞經歷和生活閱歷貧乏、資訊量儲存相對較少的人來說,鑑賞音樂時就可能缺乏想象,甚至無從著手。音樂作為聽覺藝術,決定了音樂鑑賞必須依靠有關的音響資料才能得以完成,這是一個基本的客觀條件。基於這一條件,人們才能對審美物件,即音樂作品進行審美活動。

在這一學期的音樂之旅中,我們欣賞到了各種不同形式的音樂,中西方兼備。管絃樂《動物狂歡曲》,音樂劇《貓》,歌劇《卡門》,中國戲曲和中外民歌等等都是讓我非常喜歡的音樂作品與形式。在這裡不僅讓我們瞭解到了這麼多的音樂形式,同時還欣賞到了每種音樂形式下的著名作品。真是大開眼界,彷彿一次夢幻的世界音樂之旅。

《動物狂歡節》是聖-桑於1886年在奧地利應巴黎好友的請求寫出的一部別出心裁、諧趣橫生的管絃樂組曲。作者以生動的手法,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情形。整部組曲由十四曲組成:(一)序奏及獅王行進曲;(二)公雞與母雞;

(三)野驢;(四)烏龜;(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館;(八)長耳人;

(九)林中杜鵑;(十)大鳥籠;(十一)鋼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鵝;(十

四)終曲。其中只有《天鵝》一曲是在作者生前發表的,是本組曲中流傳最廣的一首,常被單獨演奏,甚至成為作者聖-桑的代表作品,是整部組曲中唯一一首優雅、溫柔的小曲,與其他各曲形成鮮明的對比。個人認為《天鵝》是全組曲中最精美的音樂,曲中豎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盪漾的微波,大提琴優美迷人的曲調,則描寫出天鵝高貴優雅的神姿。全曲由伴奏豎琴水波盪漾般的前奏開始,接著大提琴唱出6/4拍子圓滑奏的高雅旋律,時而上行,時而下行,情調極為優美。這部組曲是我最喜歡的管絃樂曲了。 其他的音樂形式,還有西方的音樂劇歌劇,中方的中國戲曲,二者既有聯絡相似之處又有各自的不同特點。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的。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其中最有名的五大戲曲是:京劇,崑曲,黃梅戲,豫劇和評劇。音樂劇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節為支撐,以演員的戲劇性表演為根基,使音樂、舞蹈得以充分發揮其潛能,配合著服裝、舞美、現代化裝置,並把這些因素融合為有機統一體的藝術。單從綜合成分和綜合形態來看,可以說中國戲曲與歐美音樂劇沒有任何區別。歌、舞、劇三者並重,是中國戲曲與音樂劇共同的綜合特徵。但是細分區別還是有的,而且兩者之間的區別極為顯豁。首先看音樂。音樂劇音樂的根本特徵在於它的原創性,戲曲音樂的根本特徵在於它的民間性。兩者之間的其他各種區別無不因此而起。 戲曲音樂是程式化的音樂,它最重要的特徵是三個:“一曲多用”,“地域特色”,“程式化展開手法”。中國戲曲用樂原則是按照人物的情感型別來決定的,即同一種情感型別(喜怒哀樂悲愁苦之類)用同一個板腔,或同一個曲牌,不可輕易越雷池一步。而音樂劇“專曲專用”,是與戲曲音樂的“一曲多用”相對的用樂原則,也即音樂劇的音樂、唱段,都是作曲家根據不同的劇本、不同的情節、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情感特點專門新寫的,它們一旦被演出,就只能專屬這個劇目、這個人物、這個場景了,而不能挪作他用;如果還要寫下一部戲,那就必須另行創作新的音樂和唱段。所以熟悉音樂劇的觀眾無人不知《多來咪》只屬於《音樂之聲》,《回憶》只屬於《貓》。戲曲的地域風格廣,音調對方言的依賴性極強,如京腔等;而音樂劇具有“個性原則”,它的風格面貌不受任何地域性的限制,因此是高度自由的,甚至是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它的音樂語言與風格所遵循的原則只有一個,即取決於作品和人物,樂風隨劇而變,音調看人而異,劇變樂變,人

異樂隨。戲曲音樂揭示戲劇性的發展手法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中國戲曲音樂在其長期的歷史積澱中形成了兩種揭示戲劇性的方法和思路,一種是“板腔體’,一種是“曲牌體”。而音樂劇採用“自由結構”,戲劇性發展手法,並無固定模式。我們再看錶演上的區別。中國戲曲在音樂和語言上千差萬別,講究唱唸坐打,生旦淨醜,但表演體系卻是一律的虛擬表演和程式化動作。歐美音樂劇同其歌劇和話劇一樣,在表演上崇尚寫實主義風格,講究演員在舞臺上形體動作的放鬆自然,儘可能地接近生活原型,因而是寫實的,生活化的。在充分認識到中國傳統戲曲與歐美音樂劇的重大區別之後,我們就有必要來闡述問題的另一面,即兩者相互聯絡的一面。借鑑中西方各自優缺點來提高自身的表演價值。

音樂是由人創作的自然表達的是人的情感,音樂鑑賞便是要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體味創作者的情感,從而達到人與音樂的共鳴。音樂的一大功能是從精神上讓我們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圍牆,把視野投向另一個關於美的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於讓我們日益漂泊的靈魂有回家的感覺,擴充我們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尋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靈魂的歸屬。

音樂是由情而發,縱貫歷史,橫看中西,文明的發展中總有音樂這個重要的角色去推動著,從遠古的詩經的樸素到唐詩宋詞的華麗和纏綿的元曲的現實和豐富,它們不僅見證著中國文學的巨大發展,加之中國傳統古典樂器就成為中國古典音樂的繁榮發展史,我們不禁讚歎:古人用他們特有的智慧讓我們後代人體會到了穿越歷史時空的民族風格,地域風格和時代風格。“高山流水”“陽春白雪”的傳世經典,一直到後來的民族音樂的盛行,中國幾千年的音樂風格在經久不衰地傳遞著華夏民族最具特色的東方文化。

西方傳統音樂以神祕浪漫為主,很多宗教思想的寫照,鋼琴的加盟使它越來越具抒情、浪漫、自然風格。經過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西方音樂的發展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豐富。與中國古典音樂的空靈與返古相比,它所具有的浪漫是空前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西方音樂越來越注重樂器的協奏和聲調的組合,正如中西方意識形態一樣。處在這個時代,我們所擁有的不僅是對民族歷史要了解多少,要全面發展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還要對一定的音樂鑑賞能力。這就要求對音樂發展歷史的瞭解,音樂鑑賞能力最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對其背景的深刻理解。它不僅讓我們在民族文化和不同的精神氛圍下感受來自各方的薰陶,還讓人對各個地域的人文、物質、感情、活動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能通過音樂這面鏡子照射出更廣闊的大千世界。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23

今天,非常有幸,我們聽到了來自南京師範大學的許教授,和來自江蘇教育學院談教授的精彩講座。兩位教授各具風格,許教授談吐幽默,她的關於《構建和創新優質音樂課程》的講座,讓我們耳目一新。許教授沒有泛泛而談,而是根據我們的問題,展開討論,並一一做了解答。讓我們對於音樂教育的概況,以及課堂教學、遊戲設計等有了一個全面深刻的瞭解。她毫不保留的,將一些實用的小遊戲傳授給我們,感覺既實用,又很有創意。為我們以後對幼兒實施特色教育活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許老師60出頭的模樣,但她眼神犀利,始終閃爍著教育的智慧,一種灑脫、睿智的感覺油然而生。講座中,她不時地給我們示範性的語言,那種對孩子的喜愛,對教育的熱愛讓我們不得不佩服。聽許教授的講座,讓我們真正明白了教育的智慧,明白了與孩子更加親近的好方法,明白了自己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要府下身來,瞭解孩子們的真正需要,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從而產生自主學習的慾望。

與許教授不同,談老師氣質優雅、她的講座始終閃耀著她較高的音樂素養。講座開始,在給我們講一音樂案例的時候,她清唱著歌曲的優美旋律,嗓音清澈,悅耳,如執教教師一般,熟悉活動內容。這充分顯示了談老師在理論導師的前提下,更是一位深入教育一線研究的研究型教授。她的講座讓我們瞭解了音樂教育中的實際障礙,由於理論加實際,對我們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她從教具的合理運用,到教材的大膽改進,讓我們瞭解了科學運用教學具的重要性。這與園長跟我們談得“靈活使用教材”相一致。

談老師的講座,讓我充分體驗到了音樂教育的美,和諧的旋律不能打破,和諧的師幼關係可以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性的提高;要合理的運用教材、教學具,充分發揮教材、教具的作用,掌握好“有效”二字,才是提高音樂教學的前提。

感受音樂之美,體驗遊戲之快樂,近日有幸與幼教同行們相聚在杭州幼兒師範學院,聆聽了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許卓婭教授《遊戲精神與幼兒園音樂教育遊戲研究》的專題講座,感受頗深。

感受一:敬佩許卓婭教授獨特的人格魅力

見到許教授,著實讓我有些吃驚,這哪像一個全國聞名的音樂教授?分明是一個在人群裡最不起眼的老太太。但是許老師一開口,就顯示了她的魅力,她的聲音清亮悅耳,語言表達清晰流暢,她的舞蹈動作活潑可愛,沒有拘謹與做作,極具感染力。她一會兒帶著大家傾聽音樂,一會兒帶著我們做遊戲,一會兒……三個小時的講座,許老師一直站著做報告,真的讓人敬佩。

感受二:感受音樂之美,體驗遊戲之快樂

“教育追求的是結果——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遊戲注重的是過程——是快樂、積極的參與、是不斷的體驗與感受”許教授開場的一段話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新綱要》頒佈實施以來我們一直在強調教育要重視過程,可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還是過多的追求教育的結果而忽視學習的過程、遊戲的過程。

緊接著許教授與在場教師互動進行《打鼓對舞》、《木頭人》、《喜洋洋與灰太郎》等有趣的音樂遊戲。她循序漸進的教授,從傾聽音樂學習動作表演,到邊聽音樂邊做動作表演,再到會聽音樂創編動作表演,不斷增加音樂遊戲的難度。讓我們在玩音樂遊戲的過程中,體驗安靜傾聽音樂的重要;明白只有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才能有好的學習能力;領悟動作是幼兒認識音樂的工具;懂得一個作品要讓孩子易接受,必須在愉快的情景中設定階梯一點一點讓孩子學會,不斷反覆,不斷提升。歡樂的音樂聲中,大家聽聽、玩玩,整個會場笑聲不斷。她還用自己誇張的肢體動作不斷啟發我們去創編表演,挑戰自我是發展的需要;用突如其來的點名發言讓我們感受孩子突然被迫回答的尷尬感受,只有自在安全的教育氛圍才能促進孩子好好學習,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在幹什麼”“準備幹什麼”。她不斷的啟發我們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去教孩子,少一些理性的分析,多一些感性的體驗,少一些尷尬的提問,多一些快樂的遊戲。在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了遊戲的精神。

許卓婭教授的講座聽來如沐甘霖、激動人心,絲毫沒有厭倦與疲憊,是聽覺與心靈的享受,她對音樂的熱情與投入深深地感染著現場400多位幼兒教師,她讓我們感受了音樂之美,體驗了遊戲的快樂。我們將好好學習,和孩子們一起天天向上。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24

在本學期,我選擇了《音樂鑑賞》課作為選修課。起初我選修《音樂鑑賞》課,也僅僅是因為覺得鑑賞音樂時不用動腦子,不用寫字,只要用耳朵去聽就行,上課時會很輕鬆。其實我本人自認為我自己是一個嚴重缺乏音樂細胞的人,甚至可以說我對音樂是一無所知的。但是在現代這個音樂無處不在的社會薰陶之下也或多或少的接觸了一點音樂。當然我接觸的音樂也只是皮毛而已。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當心煩意亂的時候,靜靜的聆聽音樂,心情就會好很多。我想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帶給人的有時候不僅僅是美感,還有精神的吧。當然了,雖然我平時很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在流行音樂方面,但也僅僅是停留在喜歡聽的層次方面,而不是會去欣賞或鑑賞它。但在上過幾堂課之後,我的想法有了些變化。我漸漸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讓我再次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課堂上老師不但教給我們一些基礎樂理知識以便我們更好的學習,還叫我們學會聆聽,還給我們介紹了好多經典的樂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樂器。這不但使我們瞭解一些民族音樂,也使我們受益頗多。甚至到現在還有一些優美的民族音樂一直縈繞在我耳邊呢!就這樣,漸漸地我對鑑賞音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鑑賞音樂的方式方法,並且在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以及我利用業餘時間增加對音樂知識的學習之後,我的音樂文化知識增長了許多,瞭解了更多種形式的音樂。同時,我的藝術修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老實說,我在學習《音樂鑑賞》課前,對音樂的認識更多的是在流行音樂方面,僅僅是喜歡一些歌手的聲音和一些歌詞的意蘊。當然了,我之所以更關注流行音樂,也是因為它的語言比較生活化、節奏也比較明快、更加貼近生活、易於讓我接受。而對於其它方面的音樂,我則是一知半解,而這次《音樂鑑賞》課使我開闊了眼界。在《音樂鑑賞》課上,我們是以“聆聽”的方式進行學習的,聆聽是溝通的開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覺得老師就像是一個導遊,一直引導著我們直接面對音樂,體驗音樂,同時也給我們留有想像的空間,這使我們能夠很好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在課上,我們都欣賞了民樂、管絃樂、鋼琴曲、圓舞曲、小夜曲

同時,為了更好的使我們欣賞音樂,瞭解音樂家的故事。老師也為我們準備了一部以音樂為題材的電影:《出水芙蓉》。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一直在猜測,這部片子裡面的很多演員應該都是真正的藝術家。因為他們的才情和對音樂的感悟隨著旋律和表情動作揮發的淋漓盡致。他們對樂器的駕馭能力和歌唱才華讓我看的欣喜萬分。影片看起來很輕鬆,但那些甜美的男中音歌唱、由慢獨奏《霍拉舞曲》、女音樂老師的雙鍵盤演奏、學生們合唱《蘇格蘭民歌》、歌舞劇《水上聖典》等場面卻讓我映象很深刻。

記得周國平先生好像有過這樣一段話,比較有趣。他說:“音樂家用天國的語言敘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用人間的語言述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痛苦了,因為俗人根據人間的事情來理解人間的語言,總是誤解了詩人。音樂家可以免於此患,反正俗人聽不懂天國的語言。”

我覺得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其最後一句的話,應該就是每個人對於同一份音樂作品,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時候,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和心境下,對於同一份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會發生很大的差異的吧。

另外,適當的瞭解作品產生的時候作曲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曲家當時的處境,對理解音樂也許有一定的幫助的。但是,那也僅僅是“適當的幫助”而已。因為我們即使知道作曲家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生活環境,我們也不可能完全瞭解作曲家當時的心境。對於音樂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鳴。再退一步講,也就是能不能讓我們覺得所聽的音樂“好聽”。伯牙與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鍾子期以一介樵夫,應該也沒有什麼高深的樂理知識,但是,卻能感受伯牙琴聲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覺得,樂理知識對於欣賞(僅僅是欣賞)音樂而言,應該是不算太重要得。個人認為欣賞音樂,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單純的依靠知識。

同時,通過音樂鑑賞課學習,我對我國民族音樂也有了更深的認識。以前我一直覺得民族音樂不好聽,或者說是聽不懂,不瞭解。像大多數青年人一樣,我們都很喜歡當今的流行音樂,我們對港臺流行音樂更是趨之若鶩,不喜歡民族音樂,對民族音樂知識可以說了解甚少,說不出幾種民族樂器的名稱、叫不出幾位中國民族音樂家的姓名。而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國民族音樂的優美、動人,我被吸引了!我國民歌浩若煙海,有內蒙民歌的豪放、遼闊,江南民歌的婉轉、秀麗,陝北民歌的高亢、奔放,雲南民歌的明麗、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潑、歡快,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我開始覺得我可以從中得到豐富的體驗,甚至體味到各民族的風俗民情和鮮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樂也因地區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風格特色,這也是它們的魅力所在,正是因為這樣,音樂的元素才會豐富起來,否則再有內涵的歌曲總有一天也會聽“膩”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認為還是音樂元素的多元化。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生活的調和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樂的意義所在。在情緒低落時適合聽激情澎湃的音樂如交響曲與進行曲,在心情煩躁的時輕音樂是不錯的選擇能讓人平靜下來,認真的思索。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裡,音樂,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感情重要的儲存和表達方式,也越來越受我們的歡迎。

如今的音樂鑑賞已經開始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音樂節奏,如同生命裡的行進步伐一般。伴隨著自己喜愛的音樂,尋找那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音樂是一種消遣娛樂的表現形式。音樂作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幫助人們舒緩工作中的壓力,減輕了精神上的負擔。

從另一方面來講,音樂鑑賞對人的性情也有著極大的陶冶作用,它會使人成為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一個有格調和品位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一個拒絕暴力的人。因為音樂能陶冶人的性情,當你真正沉浸在音樂中時,你會忘掉世俗中一切繁雜的事,盡情的暢遊在音樂中!恰當的旋律總能引起人們的歡娛感或者悲傷感,令人振奮或者令人如痴如醉,能夠調節人們生活、工作、思維的節奏,可以提高這些人處理事務和學習的效率。

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音樂,或喜或悲,或激揚或低沉,我們感受著音樂的種種,然而很多人都把音樂僅僅當做歌來聽,而並不懂得音樂的內涵、魅力、作用。音樂不僅是簡單的幾首歌,幾個曲子,它有著深刻的意蘊,它包含了很多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樂但卻能起著巨大的作用,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銳。還有音樂能開發一個人的思維,啟迪一個人智慧。法國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見音樂對一個人的智力的開發有著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選擇的就是用音樂,就因為音樂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心理感應,從而開發一個人的思維。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學期的選修課就要結束了。雖然《音樂鑑賞》課學習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我的收穫卻非常多,這門課程對我的影響也非常大,我對欣賞音樂的看法不再是那麼簡單了。通過上《音樂鑑賞》課激發了我對音樂的興趣,使我更加註意去聽、去想、去感受、去體驗音樂,使我懂得了在欣賞音樂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後我會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學習音樂知識,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後,我想說:音樂是一種美好的特殊的聽覺藝術,不同的音樂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樣的色彩,只有你接觸的越多、越廣,才會給我們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因而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這就是我學習了《音樂鑑賞》課後最深的感受。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25

每天我們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音樂,或喜或悲,或激揚或低沉,我們感受著音樂的種種,然而很多人都把音樂僅僅當做歌來聽,而並不懂得音樂的內涵、魅力、作用。音樂不僅是簡單的幾首歌,幾個曲子,它有著深刻的意蘊,它包含了很多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樂但卻能起著巨大的作用,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銳。

首先,音樂能開發一個人的思維,啟迪一個人智慧。法國大文豪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見音樂對一個人的智力的開發有著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選擇的就是用音樂,就因為音樂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心理感應,從而開發一個人的思維。記得美國有一所中學每年都會培養一大批優秀學生,而且他他們的學生最後很多都成就斐然,有個記者去調查採訪,當問及校長為何他可以培養出這麼多的人才時?校長笑道,“因為我們注意開發學生的思維。”原來在他的學校讀書,如果想要畢業的話,不僅需要各門成績都達標,還有一點額外的要求就是每個學生必須學會一門樂器,這就是他們的祕訣,很簡單,但是很科學,因為他們懂得開發學生的思維,也就是智力啊!音樂能讓人變得敏銳,思維更加活躍,這對一個人的開拓創新的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

美國心理學家勞舍爾曾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過一篇《音樂與空間作業的表現》的文章,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文章論證了聽莫扎特音樂能夠促進人的空間技巧。勞舍爾說,他邀請大學生聽音樂,然後對他們進行智商測試。某大學生在聽了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後,在空間推理測試中的得分有明顯的提高。比如,“與聽放鬆指令和不聽音樂時相比,聽了音樂的大學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這一發現激起了公眾對莫扎特音樂的熱情,雖然一些科學家對此表示懷疑,這就是後來被廣泛傳播的“莫扎特效應”。

現實中,音樂對人的智慧的開發的例子也是不勝列舉,前任副總理李嵐清同志在他的《音樂筆談》一書中,談到在接見香港匯豐銀行總經理時,總經理向他介紹匯豐銀行招聘專業人才時,同時也招進一些音樂藝術人才,然後加以專業訓練,結果這些人在同樣工作崗位上往往比本專業的人員還出色。他還談到,愛爾蘭是一個愛好音樂的國家,同時也是軟體大國。

這就是音樂,一把開啟人的智慧的鑰匙!

其次,音樂能提高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雅正和諧的音聲,對教化人心有莫大的功效。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節奏與樂調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們就會拿美來浸潤心靈,使它也就因而美化”。音樂就像是千年積雪融化的雪水,乾淨無暇,純潔無比,聆聽音樂就彷彿沐浴在這純淨的冰水之中一樣,它可以讓你的心靈得到淨化,精神得到昇華陶冶。當你忘我的融入到音樂中時,就彷彿身處仙境一樣,使自己變得完美,自己的境界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我國最早的一部比較完整的、珍貴的先秦時期儒家音樂思想和音樂理論著作《樂記》,就很重視音樂的教化育人作用和道德影響力。曰:“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又說,學習“樂”可以陶冶內心,那末平易、正直、慈愛、體諒的心情,就蓬蓬勃勃地產生了……即曰:“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樂記》中對音樂能深刻感化人心,自然移風易俗也有論述,“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風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可見古人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音樂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養。

“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返人道之正。”強調以美好和順的音樂教育人民棄惡揚善,迴歸純樸之道。我國古代思想家荀子也指出:“聲樂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肯定了音樂在人的品行、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佛教理論中特別強調聽覺對人的影響,有“六根之中耳根最利”之說。近代學者梁啟超也談到:“蓋欲改造國民之品質,則詩歌音樂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一代代的偉人都在用自己的領悟向大家闡述著音樂的魅力,音樂就像流了五千年的河,淨化了一代一代人的心靈。

一首好歌,一曲好樂,可以從政治態度、倫理道德、思想品格和情操上等對人的素質產生影響。《義勇軍進行曲》使人產生激昂鬥志;《命運》使人面對困難不屈不撓;《我的祖國》,使人熱愛祖國之心油然而生;《走向新時代》,敦促人們快馬加鞭追趕新時代的步伐……音樂欣賞的作用在於可以淨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並使人從中汲取激情和前進的動力。

而且音樂還能提高人的審美認知能力。欣賞音樂是一種審美活動。高爾基說過;“照人的天性來說,人都是藝術家,他無論在什麼地方,總能希望把美帶到他的生活中去。”在音樂文化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審美的觀念及其與別的藝術之間的關係。音樂審美對於西方文化來說,審美意義即主要是對美的事物的感性認識,而不是對真或善的事物的理性認識,這也就是音樂審美的功能。就像人們能接受小夜曲所賦予的思念,復調音樂創造的對話,奏鳴曲表達的矛盾、交響樂寓意的哲理一樣,大多都是這種審美功能作用下的結果。音樂教育是人類社會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它能使人具有高尚情感和豐富內心世界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音樂藝術是一項塑造人的工程,它通過多種形式對人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挖掘和培養,從而達到人的心靈陶冶和人格塑造。音樂教育只有在對真、善、美統一,知、情、意統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才能發揮其特色鮮明的教育作用,才會實現其真正的藝術價值。這種價值的體現是指被塑造的人,能夠成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人,成為具有科學的審美觀,能夠辨別是非善惡的人,成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豐富的內心情感的人。所以音樂教育在完善人格、表現個性、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審美情趣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首優秀的音樂作品是作者凝情於筆,注情於音的結晶。但是,這僅僅是停留於樂譜上的成果,僅僅是一度創作。演唱(奏)音樂作品的過程是二度創作。聽者對音樂欣賞感受及領悟是三度創作。鑑於音樂藝術在表達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創作”和“三度作”的審美過程中,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即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理性分析為引導的多種心理因素。音樂藝術既不能像文學樣直接敘述事件,也不能像美術作品那樣直接描繪生活,音樂藝術是寬泛的藝術,它不受視覺的限定,全憑聽覺的感知去展開想象的膀,在美的立體空間中盡情地翱翔。它以樂音的律動為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連環的黃河,或如一瀉千里的長江。它運動中形成的審美意象,使人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它感動著人的心靈,讓人感受著音樂的輕撫,喚起人們情感和強烈激情的巨能量。它強烈地作用於人的情感領域,使人心馳神往、如醉如痴;使人的審美觀得到了發展,使人增加愛了對真善美的追求。

另外音樂在促進交流和表達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音樂具有交流、傳遞“資訊”的功能,然而,音樂的“資訊”是怎樣傳達的呢?是傳遞音符的高低、音色的明暗、節奏的快慢,還是傳遞音響帶給我們的聯想?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音樂並不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說音樂是一種語言是因為它具有表達的功能,無論是表達感情、思想,還是文化,這種表達的功能是深深地紮根於產生某一特定音樂語言的社會和文化土壤之中的。離開了造就它的土壤,就如語言脫離了它的語境,失去了表達、被理解和交流的可能性。

就拿電影《還上鋼琴師》來說吧!他是橫跨七大洋的最偉大的音樂家,她戰勝了爵士樂的創始人,他演奏著天籟般的音樂。主人公1900自己說過: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道88個鍵在那兒,錯不了。它並不是無限的,而你,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音樂的無限,我喜歡這樣,我能輕鬆應對,而你現在讓我走過跳板,走到城市裡,等著我的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鍵盤,我又怎能在這樣的鍵盤上彈奏呢?那是上帝的鍵盤啊!他在鍵盤上表現著音樂的無限也是表現著他的無限,鋼琴就像是他的一張嘴,講述著他的內心,透過那一個個樂符,可以看見他那跳動的心。當他看到那個心愛的女孩時,帶著淡淡的憂傷和欲說還休的無奈,他的一曲鋼琴就像是一面鏡子反應者他的一切。他用琴與其他人交流,用琴表達著他的思想,內心的感受。

高山和流水的故事更是完美的證明。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書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他們就是在用音樂來交流思想,用音樂來感受靈魂。音樂好似一張演講者的嘴,表達著種種思想,與人交流著種種體會。

最後音樂能很好的放鬆一個人的身心。生活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身心俱疲,於是休閒成為了很多人所追求的東西。音樂就像舒緩劑,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聆聽一下,就彷彿清晨置身於廣闊的森林裡一樣,全身從外到內滲透著新鮮的氣息,人的神經即刻得到舒緩,身心得到放鬆。

最現實的就是現實,每天的長時間的學習,就會發現思維僵化,人也變得遲鈍,這是停下手頭的工作學習,來一段輕音樂,頓時會發現緊繃的神經,慢慢的放鬆了下來,人也變得更加睿智了。

很多人面對巨大的壓力時會失眠。有人就會提建議,睡前聽點音樂,無疑這是很有效果的,屢試不爽。究其原因,就是在壓力面前人回變得緊張,神經就是緊的,音樂就像一雙輕撫的手,給你按摩,把你的緊繃的思維慢慢的揉開,把你的血管軟化,讓新鮮的氧氣運轉在整個身體裡,這樣自然人就會安然入睡。

好的音樂,慢慢沉浸其中,你會發現,那樣的音符,不是可以用耳朵就能接收,用嘴巴就能吟唱的。它是那樣自然順暢的流淌在你生命的脈動中,而且,聽舒伯特的小夜曲,不論他的樂曲多麼自然清新。最後都會由心底淡淡地散出一種美麗的悲哀。無論在何種心情之下,這具有魔力的魅音都會漸漸將你拉入忘卻世間喧囂的縹緲之境。猶如這手中茶杯上嫋嫋升起的清煙。視線和身體的重量都會逐漸變得迷離,卻只有思想,彷彿卸下了包負。可以恣意翱翔。萬物合一獨我,亦是我為萬物的輕盈。在這醒醒醉醉下,美麗的哀傷在心底沉澱、醞釀。好像是遊走在夢幻與真實間的彷徨。渴求的是,能夠永遠停留在這音符止歇之前的縹緲中。哀傷的是,摘下耳機後,我還是要回去到,回去到那個喧囂的真實的世界中去。做一個被世事所累最終湮滅於世事的紅塵過客。如果平淡如風,倒寧願平淡地吹拂在舒伯特恬靜的音樂中,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地不斷奏鳴於人們的心中。即使歷史風化在了虛空中,虛空上空卻還可以飄蕩著這跨越時空的永恆天籟。

音樂彷彿酷夏的一陣微風,一陣細雨,給人以心靈的慰藉,讓人變得舒暢,清爽,使人身心放鬆!

在這喧囂的都市裡,當你被生活的壓力折磨的疲憊不堪時,放上幾首樂曲,你會頓生脫離苦海如入仙境的歡欣,放下你周遭的現實,追隨古人,你的內心如沐春光會變得明麗開朗起來。孔子聞韶樂,三月而不知肉味。音樂,只要息心靜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清澈的泛音,活潑的節奏,猶如“淙淙流水,幽澗之寒流;清清冷冷,鬆根之細流”。讓我們手捧一杯清茶,聆聽一首音樂,鑑賞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體驗音樂的意蘊,在音樂中得到心靈的成長!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26

談到中國小音樂教育,諸如音樂素質、專業音樂教育、普通音樂教育、音樂創新教育、音樂學習興趣、音樂審美等都是高頻詞。然而,在中國小音樂教師隊伍中,確有一部分教師對這些高頻詞及內涵熟視無睹、睹而不見、見而不思、思而無獲,在工作中無的放矢、盲目施教也就不足為怪了。我僅就音樂素質內涵等急待明晰的幾個熱點問題,做如下的淺釋粗議。

一.音樂素質的內涵

學生音樂素質的內涵可概括地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音樂知識素質:即有關讀譜及音樂表現要素(音高、音色、建度、力度、節奏、節拍、放律、調式、調性、曲式、和聲、體截、題材等),為保證學生參與音樂學習過程及音樂實踐活動所必須掌握的簡單的基礎知識。

2.音樂心理素質:即以音樂感受能力為核心的音樂感知能力、音樂記憶能力、音樂運動覺能力、音樂聯想能力、音樂想象能力。

3.音樂能力素質:即學生參與聽、唱、視、記、奏、創、動等具體音樂實踐活動的能力。

4.音樂文化素質:即音樂史、音樂常識、音樂作品的涉獵範圍,音樂與其它藝術的關係,音樂與藝術以外其它學科的關係,音樂與生活、音樂與社會的認識等方面的綜合音樂文化知識結構。音樂同其它基礎課程一樣,以其特有的知識和技能為基礎,才成為_種需要傳函、研究與發展的學科。音樂教育如不突出它自身的特有屬性也就不是音樂教育本身了。音樂教育所有價值,都必須以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發展與提高為載體、為過程、為手段才能得以實現。囚此,學生音樂素質的發展與提高,是音樂教育的本位價值。

二. “會”是興趣的根本。

古人云:“樂其道,善其事”,其含義不講自明。遷移到學生學習上來,那就是要先培養學生對所學學科及具體知識的興趣,首先實現樂其道。這樣,學生就會學得積極、主動,學得事半功倍,以便達到善其事。用辯證的思維方法再來思考這句古話,我認為反之亦然,即善其事,更能樂其道。在生活中,人們總是對自己善長的專業和事情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也往往是對學得好的學科再投入的更多。一個不懂球規的人不會成為球迷,一個不懂象棋的人,不會在一盤殘局前觀棋不語兩小時。學習的“知難而退”,不正是學不懂、學不會而使興趣喪失,棄“事”而逃嗎?通過調查得知,在我們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不懂、學不會而沒辦法學,是學生學習音樂興趣逐漸降低的一個最本質的原因。所以,學生就是在“樂其道,善其事,更樂其道”的隱性而多次的反覆中,其好強、好勝、自尊等心理需求得到滿足,並實現學習興趣的激發、深化、鞏固、昇華。因此,“會”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根本。這就要求我們要始終注意並做到讓學生有一個我想學,我會學,我能學會,我能行的良好的學習心理感受,優化學生學習的“心境”。

三. 走出域屬的誤區。

音樂教育區分為兩種基本型別,即國民音樂教育與專業音樂教育。中國小音樂教育域屬於國民音樂教育。可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行。這種隸屬關係卻偏偏走進誤區,其表現就是忽左忽右,走向極端,要麼是正規專業化,聽“效果”誰高誰低;要麼是談虎色變,敬而遠之避開“專業化”之嫌。凡此種種,都會使中國小音樂教育誤入岐途,與真正的音樂素質教育背道而馳。究其原因,就是沒能科學地理解中國小音樂教育與專業音樂教育的聯絡與區別。專業音樂教育也好,中國小音樂教育也罷,所教所學的知識與能力本來就同出一脈,又都屬於教育的範疇。因此,雖然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教育,但這種親緣關係是客觀的,這就是兩者之間的本質聯絡。兩者的區別首先在於培養的物件和目標上,專業音樂教育是面向挑選出來了少數人,培養音樂專業人,中小音樂教育是面向所有學生,提高全體國民的音樂素質。其次是表現在具體的教育過程的諸多要素上,就教學內容而言,專業音樂教育追求全面系統、高難深刻、熟練清湛、身懷絕技等。而中國小音樂教育更注重的是全體教育物件的可接受性,人才全面發展的基礎性,實現美育功能的藝術性,教育過程的愉悅性等等。相對專業音樂教育要淺顯、容易、簡單得多,但絕不是沒有必須掌握的內容,體現在過程和方法上,中國小音樂教育與專業音樂教育相比,就不是那麼機械、嚴格、枯燥、求精,而是激發興趣,輕鬆愉快,自由解決,學樂交融。基於這種認識,將專業音樂教育與中國小音樂教育等同視之,或將兩者涇渭分明地對立起來都是不科學的。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27

通過對音樂鑑賞課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音樂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樂鑑賞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選音樂鑑賞課之前,我認為音樂只是用來聽的。其實不然,音樂的功能不只是這些,所謂的音樂,廣義上來說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就是音樂。它是一種符號,聲音符號,表達人的所思所想,是人們思想的載體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內涵的,其中隱含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情懷;它能用有組織的旋律和節奏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和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

整個學期學習下來,對我印象最深的音樂是古典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下面就重點來談談我對這兩種音樂的學習心得:

一)古典主義音樂

古典主義音樂是歷經歲月考驗,久盛不衰,為眾人喜愛的音樂。其特點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統一;深刻的思想內容與完美的藝術形式的高度統一。創作技法上,繼承歐洲傳統的復調與主調音樂的成就,並確立了近代鳴奏曲曲式的結構以及交響曲、協奏曲、各類室內樂的體裁和形式,對西洋音樂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發展在器樂方面成績比較顯著,它完善了一套純器樂的大型曲式,如獨奏奏鳴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內樂、協奏曲、交響曲。它的主要特點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實性和鮮明的時代感;曲式結構規範,主題樂思發展嚴謹,功能和聲完善,配器細膩,音色力度變化豐富;作曲技法上創造了動機展開的發展手法,用旋律模進、變速度、變節奏、變調性、變和聲織體等,造成樂曲發展趨勢。並規範了奏鳴曲式和奏鳴交響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義時期還確定了交響樂隊的組織形式,形成了完整的雙管編制樂隊。而在此之前的樂隊裡,只有絃樂組是完整的。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及打擊樂有組織的充實到樂隊後,加強了樂曲的和聲效果,樂隊演奏時能產生渾厚、均衡、色彩豐富的音響。這種樂隊組織形式一直影響著以後的音樂發展。

在古典音樂派別中,以“交響樂之父”海頓、“音樂天才”莫扎特和“樂聖”貝多芬為代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在音樂史上豎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這一樂派的主要特徵是反映人類普遍的思想要求,他們追求美的觀念、強調風格的高雅,給予人們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維也納古典樂派”有以下風格特徵:強調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會意義;世俗因素增強(民間音調與舞蹈節奏運用);音樂作品結構嚴謹勻稱(整齊的方整性樂句);主調和聲成熟並佔統治地位;樂思發展清晰,邏輯性強,旋律追求優美動人的氣質;情緒明朗樂觀(但由於理性精神的影響,往往比較剋制、沉著,而不是狂熱的傾訴);曲式多采用奏鳴曲和奏鳴套曲曲式(與後來的浪漫樂派形成鮮明的對比);簡單的說,崇尚理性、邏輯嚴密、內容充實、形式嚴謹、含義深刻、語言通俗是這一音樂時期的典型風格特點。

二)浪漫主義音樂

浪漫主義音樂是繼維也納古典樂派後出現的一個新的流派,它產生在十九世紀初。這個時期藝術家的創作上則表現為對主觀感情的崇尚,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幻想。浪漫主義音樂強調個人主觀感覺的表現,作品常常帶有自傳的色彩;作品富於幻想性,描寫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為大自然很平靜,沒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是繼承古典樂派,但內容上卻有很大的差異,誇張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別多。

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思想內容是反對外族侵略和民族壓迫,反對封建統治和民族分裂。為了表現這些內容,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愛國主義和民族統一思想,浪漫主義音樂特別注意吸收民族民間音樂的精華。浪漫主義音樂以它特有的強烈、自由、奔放的風格與古典主義音樂的嚴謹、典雅、端莊的風格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28

在本學期,我選擇了《音樂鑑賞》課作為選修課。起初我選修《音樂鑑賞》課,也僅僅是因為覺得鑑賞音樂時不用動腦子,不用寫字,只要用耳朵去聽就行,上課時會很輕鬆。其實我本人自認為我自己是一個嚴重缺乏音樂細胞的人,甚至可以說我對音樂是一無所知的。但是在現代這個音樂無處不在的社會薰陶之下也或多或少的接觸了一點音樂。當然我接觸的音樂也只是皮毛而已。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當心煩意亂的時候,靜靜的聆聽音樂,心情就會好很多。我想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帶給人的有時候不僅僅是美感,還有精神的吧。當然了,雖然我平時很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在流行音樂方面,但也僅僅是停留在喜歡聽的層次方面,而不是會去欣賞或鑑賞它。但在上過幾堂課之後,我的想法有了些變化。我漸漸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讓我再次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課堂上老師不但教給我們一些基礎樂理知識以便我們更好的學習,還叫我們學會聆聽,還給我們介紹了好多經典的樂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樂器。這不但使我們瞭解一些民族音樂,也使我們受益頗多。甚至到現在還有一些優美的民族音樂一直縈繞在我耳邊呢!就這樣,漸漸地我對鑑賞音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鑑賞音樂的方式方法,並且在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以及我利用業餘時間增加對音樂知識的學習之後,我的音樂文化知識增長了許多,瞭解了更多種形式的音樂。同時,我的藝術修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老實說,我在學習《音樂鑑賞》課前,對音樂的認識更多的是在流行音樂方面,僅僅是喜歡一些歌手的聲音和一些歌詞的意蘊。當然了,我之所以更關注流行音樂,也是因為它的語言比較生活化、節奏也比較明快、更加貼近生活、易於讓我接受。而對於其它方面的音樂,我則是一知半解,而這次《音樂鑑賞》課使我開闊了眼界。在《音樂鑑賞》課上,我們是以“聆聽”的方式進行學習的,聆聽是溝通的開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覺得老師就像是一個導遊,一直引導著我們直接面對音樂,體驗音樂,同時也給我們留有想像的空間,這使我們能夠很好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在課上,我們都欣賞了民樂、管絃樂、鋼琴曲、圓舞曲、小夜曲

同時,為了更好的使我們欣賞音樂,瞭解音樂家的故事。老師也為我們準備了一部以音樂為題材的電影:《出水芙蓉》。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一直在猜測,這部片子裡面的很多演員應該都是真正的藝術家。因為他們的才情和對音樂的感悟隨著旋律和表情動作揮發的淋漓盡致。他們對樂器的駕馭能力和歌唱才華讓我看的欣喜萬分。影片看起來很輕鬆,但那些甜美的男中音歌唱、由慢獨奏《霍拉舞曲》、女音樂老師的雙鍵盤演奏、學生們合唱《蘇格蘭民歌》、歌舞劇《水上聖典》等場面卻讓我映象很深刻。

記得周國平先生好像有過這樣一段話,比較有趣。他說:“音樂家用天國的語言敘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用人間的語言述說天國的事情。詩人痛苦了,因為俗人根據人間的事情來理解人間的語言,總是誤解了詩人。音樂家可以免於此患,反正俗人聽不懂天國的語言。”

我覺得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其最後一句的話,應該就是每個人對於同一份音樂作品,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時候,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和心境下,對於同一份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會發生很大的差異的吧。

另外,適當的瞭解作品產生的時候作曲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曲家當時的處境,對理解音樂也許有一定的幫助的。但是,那也僅僅是“適當的幫助”而已。因為我們即使知道作曲家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生活環境,我們也不可能完全瞭解作曲家當時的心境。對於音樂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鳴。再退一步講,也就是能不能讓我們覺得所聽的音樂“好聽”。伯牙與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鍾子期以一介樵夫,應該也沒有什麼高深的樂理知識,但是,卻能感受伯牙琴聲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覺得,樂理知識對於欣賞(僅僅是欣賞)音樂而言,應該是不算太重要得。個人認為欣賞音樂,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單純的依靠知識。

同時,通過音樂鑑賞課學習,我對我國民族音樂也有了更深的認識。以前我一直覺得民族音樂不好聽,或者說是聽不懂,不瞭解。像大多數青年人一樣,我們都很喜歡當今的流行音樂,我們對港臺流行音樂更是趨之若鶩,不喜歡民族音樂,對民族音樂知識可以說了解甚少,說不出幾種民族樂器的名稱、叫不出幾位中國民族音樂家的姓名。而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國民族音樂的優美、動人,我被吸引了!我國民歌浩若煙海,有內蒙民歌的豪放、遼闊,江南民歌的婉轉、秀麗,陝北民歌的高亢、奔放,雲南民歌的明麗、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潑、歡快,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我開始覺得我可以從中得到豐富的體驗,甚至體味到各民族的風俗民情和鮮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樂也因地區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風格特色,這也是它們的魅力所在,正是因為這樣,音樂的元素才會豐富起來,否則再有內涵的歌曲總有一天也會聽“膩”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認為還是音樂元素的多元化。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生活的調和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樂的意義所在。在情緒低落時適合聽激情澎湃的音樂如交響曲與進行曲,在心情煩躁的時輕音樂是不錯的選擇能讓人平靜下來,認真的思索。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裡,音樂,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感情重要的儲存和表達方式,也越來越受我們的歡迎。

如今的音樂鑑賞已經開始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音樂節奏,如同生命裡的行進步伐一般。伴隨著自己喜愛的音樂,尋找那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音樂是一種消遣娛樂的表現形式。音樂作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幫助人們舒緩工作中的壓力,減輕了精神上的負擔。

從另一方面來講,音樂鑑賞對人的性情也有著極大的陶冶作用,它會使人成為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一個有格調和品位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一個拒絕暴力的人。因為音樂能陶冶人的性情,當你真正沉浸在音樂中時,你會忘掉世俗中一切繁雜的事,盡情的暢遊在音樂中!恰當的旋律總能引起人們的歡娛感或者悲傷感,令人振奮或者令人如痴如醉,能夠調節人們生活、工作、思維的節奏,可以提高這些人處理事務和學習的效率。

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音樂,或喜或悲,或激揚或低沉,我們感受著音樂的種種,然而很多人都把音樂僅僅當做歌來聽,而並不懂得音樂的內涵、魅力、作用。音樂不僅是簡單的幾首歌,幾個曲子,它有著深刻的意蘊,它包含了很多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樂但卻能起著巨大的作用,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銳。還有音樂能開發一個人的思維,啟迪一個人智慧。法國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見音樂對一個人的智力的開發有著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選擇的就是用音樂,就因為音樂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心理感應,從而開發一個人的思維。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學期的選修課就要結束了。雖然《音樂鑑賞》課學習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我的收穫卻非常多,這門課程對我的影響也非常大,我對欣賞音樂的看法不再是那麼簡單了。通過上《音樂鑑賞》課激發了我對音樂的興趣,使我更加註意去聽、去想、去感受、去體驗音樂,使我懂得了在欣賞音樂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後我會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學習音樂知識,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後,我想說:音樂是一種美好的特殊的聽覺藝術,不同的音樂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樣的色彩,只有你接觸的越多、越廣,才會給我們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因而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這就是我學習了《音樂鑑賞》課後最深的感受。

關於音樂鑑賞心得體會1500範文 篇29

本學期,我認真學習了《音樂教學評價》一書,使我對國小音樂教學評價有了深一步的認識,音樂教育作為國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不是選拔適合教育的孩子,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更多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體驗等方面,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感受美、鑑賞美、表現美、創造美。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自身的音樂潛能,建立自信,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增強社會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促進自身發展。學生由於遺傳和先天素質的影響,個體差異較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及時給予鼓勵,讓每位學生享受成功。

一、更新教育觀念鼓勵個性體驗

音樂教學已從以往培養學生能唱會跳、認識簡單的樂譜,轉變為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音樂教學中所謂的體驗,是指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唱、聽、動、看時所產生的感覺。學生由於個性特點、生活環境不同,對同一教學內容也會有著獨立的思考、獨特的見解和獨特的感受。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允許學生個性化的提問,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回答,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表演,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實踐。鼓勵他們進行個性化的藝術活動,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樹立學習音樂的信心,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如聽課中感受到:教師引領學生學習歌曲《小青蛙找家》後,讓學生針對“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展開想像,表現出小青蛙找家時的情形。有的學生急促地跳來跳去,腳步越來越快,叫聲越來越急,小臉都急紅了。其理由是:“小青蛙迷路了,心裡很著急。找啊找,還找不到家,就更著急了,腳步更快了,叫聲更急了。”同一種表現有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理由:“小青蛙找不到家,很著急,經過打聽,知道家在哪兒,心裡就更著急了。它想快點回到家,早點見到媽媽。所以腳步越來越快,叫聲越來越急。”還有的小朋友與眾不同,有著獨特的見解:“小青蛙找不到家很著急,腳步很快,可家在前面出現了,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就不著急了,心情舒暢了,腳步就放慢了,叫聲起來越美了。”不同的表現、不同的話語道出了學生自身的真實感受。教師切不可因循守舊,尋規蹈矩,盲目統一答案。要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尊重學生的個性創造,鼓勵學生的個性體驗。

二、尊重個體差異

讓評價更具人性魅力眾所周知,十個手指不會一般齊,更何況是學生呢?由於先天遺傳和後天教育環境的差異,學生的音樂興趣、音樂潛能也有一些甚至很大的差異。因此不同的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上是不一樣的,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與表現也各不相同。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不能以同一標準去衡量所有學生,而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建立多元互動的評價標準,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基礎,把全體學生參與和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參與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感,享受音樂的興趣,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與個性的不斷髮展,讓評價更具人性魅力。

(一)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

學生在學習上的能力是有差異的,音樂方面也是如此。對於老師的要求,有的學生可以輕鬆達到,有的則費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見成效。如果非要讓一個能力欠缺的學生,不折不扣地達到全班的統一要求,也許通過師生共同努力能勉強達到,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是不合理的,違背了學生心理髮展的特點。在評價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制定出不同的評價標準,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享受成功、體驗快樂、得到發展。如學習歌曲《牧場上的家》時,把第一樂句看作全曲的基礎。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經過師生討論交流後製定出三個不同的評價標準:基礎好的學生,得優秀的標準是能夠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演唱全曲,並把弱起小節、3/4拍等音樂元素充分表達出來;大部分基礎一般,能力較弱的學生,得優秀的標準是能準確地唱完全曲;對音樂不感興趣,能力很差的學生,如能正確地演唱第一樂句,也可以給個良好的等級。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結果在演唱中個個表現得輕鬆、愉快,既獲得了成功,又增強了學習音樂的自信心。

(二)尊重學生的性格差異

對待同一現實,學生所持的態度和採取的行為方式是不同的,這就是性格差異。在音樂領域中,這種差異十分明顯。音樂是一門強調體驗的藝術,如用“標準答案”去要求學生,顯然不合適。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性格差異,採用多元的評價標準,讓音樂課堂異彩紛呈,讓學生個性得以發揮。欣賞樂曲《北京喜訊到邊寨》時,讓學生選擇出自己喜愛的段落。a、b兩部分表現的情緒和場面截然不同,有的學生選擇了熱烈奔放的a段,有的學生選擇了優美抒情的b段,並說出了相應理由。評價時,教師主觀上更傾向於a段,但對於兩種選擇都應肯定。因為學生的選擇是他們真實的內心體驗的外化,都說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反映了他們的性格差異。

(三)尊重學生的經驗差異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經驗的改造”。我們們在教學中,在評價時,也應明確“教育只有紮根於兒童的生活與經驗,教育才能發揮自己的效能,教育才有意義。”學生生長在不同的環境,有著不同的經歷,他們的生活經驗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應得到教師的理解和尊重。不同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對同一首樂曲也會產生不同的想像,在評價時,教師都應給予充分肯定。

三、堅持鼓勵性評價

呵護學生的自信心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勵,許多成功的課例都與教師恰當地應用激勵手段分不開”。為了保持和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應及時捕捉有用資訊,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適當、適度的鼓勵性評價,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自豪感,而且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減輕學生心理負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參與的水平。在音樂課上,學生由於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成功的演唱、一段精彩的表演、一個滿意的回答後,心情會十分舒暢。這時教師要及時發現,捕捉學生智慧的火花,對學生的出色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賞,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感情和語言,而要及時、巧妙地運用鼓勵的藝術,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讓學生知道你在關注他、讚賞他。二年級有一名同學自控能力差,音樂學習能力一般。一次在玩音樂遊戲“尋寶”時,我們剛講解完遊戲的玩法及規則,他就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我們像發現寶貝似的請他上臺“尋寶”。遊戲開始了我們手裡捏著一把汗,睜大眼睛看著他,沒想到他是那樣自如、敏捷,隨著學生拍擊節奏強弱的變化調整方向,節奏聲強,他大步向著目標前進,節奏聲弱,他立刻調整方向最後成功地找到了“寶物”,他甜美地笑了,我們激動地迎上去,握住他的小手讚許地說:“你真了不起,真是個出色的尋寶家!”教室裡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從此以後,這名學生變了,上課專心了,發言積極了,音樂能力有了明顯提高。教師的鼓勵性評價應注意把握兩個方面:一是參與態度的評價,教學中教師應用心觀察學生參與的情況,及時進行評價。表揚態度認真的學生和小組並給以獎勵——小紅花,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以此激勵每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對個別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教師應有意識的在以後的活動中給予適當的幫助,從而達到全體學生提高參與水平的目的。二是參與效果的評價。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與教學,對他們在教學活動中取得的成績,教師應給以充分的肯定和積極的鼓勵,但對參與效果的評價要因人而異,讓所有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上次參與的快樂,正是下次參與的動力,如此循序漸進,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心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四、合格加特長讓每塊金子都閃光

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往往採用讓學生唱一首課本上的歌曲來給學生評分,一捶定乾坤。有的教師甚至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和對學生的大體印象給個分數,這樣既不科學也不全面。不但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更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削弱他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容易讓學生誤解音樂課就是唱幾首歌,不必學習其他知識。教師不能得到正確的教學效果反饋,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好壞不能正確評價,不能使學生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全面評價學生。學生的素質存在差異,每位學生都有著自己的閃光點。有的歌唱得好,有的舞跳得棒,有的會演奏樂器,有的能表演音樂劇。為了讓學生展現自我們,揚長避短,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確定以“班級音樂會”的形式進行學期測評。兩週前師生們討論制定出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每位學生積極準備,於一周前上報自己參評的內容。內容之一:必須演唱書上的歌曲,歌曲自選,演唱形式自定,可以獨唱;可以兩人或多人齊唱;也可以進行歌表演等等。內容之二:特長展示。學生根據自身愛好,發揮自身特長,演唱歌曲、表演舞蹈和演奏樂器等等均可。針對書上歌曲的演唱,制定出四個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基礎好的學生,優秀的標準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隨伴奏準確開始和結束,並能準確表達歌曲的情感;基礎中等的學生,優秀的標準是隨伴奏準確、流暢地演唱歌曲;基礎差的學生,能隨範唱完整演唱歌曲即可獲優;膽子小、基礎極差、不喜愛音樂的學生,哪怕只勇敢地走上臺,演唱一句歌詞,那也是成功,會得到同學們鼓勵的掌聲,給予及格,守紀律的,可以加分升級至良好。音樂會上,學生採用了多種形式:說、唱、舞蹈、伴奏及情景設計,每個學生均以自己的特長為主,形式編排非常新穎。學生採用綜合自評、互評的方式,評出等級。每位學生既是演員,又是觀眾也是評委,他們既想當出色的演員,又想當稱職的評委,也想當熱情的觀眾,因此在音樂會上每位學生都能全神貫注地聽、仔仔細細地看、認認真真地評。

他們或唱或跳,或演或奏,其樂無窮。這樣的音樂考試,就像一個展示才藝的大舞臺,學生們激情飛揚,興趣盎然,成果也令人驚歎。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生們既愉悅了身心,又陶冶了情操;既展示了特長,又增強了興趣;既體驗了成功,又促進了發展。在音樂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時時事事從學生出發,尊重個體差異,積極地、耐心地俯下身來傾聽學生的聲音,用一雙熱情、冷靜而又充滿智慧的眼睛去發現、珍視每棵富有個性的小苗,並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盡情地展現自我們、展示才華。每一棵小苗都茁壯成長,讓每塊金子都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