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6篇)

欄目: 培訓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68W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1

通過兩天的教研組長的培訓、學習,特別是聽了李雪梅主任的講座後,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這些年來,我教過各式各樣的學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這裡,我想把自己做教師多年來的一些體會給大家共享,希望大家都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教師。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6篇)

首先教師自己要業務精通,教師一定要多學習。博覽群書,不僅要知道本學科的知識,還要儘可能去學習學科外的'知識。只有但教師的視野比課程標準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你的博學多才,自然會贏得學生心中的敬意。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示範,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例如: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自己就應該提前走到教室,做好準備;要求學生做的作業,自己先要作一遍;學生考試做題時,老師也要跟著一起做,讓學生確信老師不僅“動口”,而且還真“動手”。這樣在老師的帶動下,一定會有許多的同學跟著老師做好每一件事。

最後,教師要尊重學生,因為要求學生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學生,不要大聲訓斥、體罰學生,即使學生在課堂內外做錯了事,教師也應該帶著愛心走向他們,並且用一種委婉的方式機智的同他們交談,也能達到教育效果。“張蘭遺像”的故事,就體現了老師的機智,讓全班同學都理解掌握了“像”和“遺像”的聯絡和區別,也讓那位調皮打混的學生從此改正了缺點,認真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當你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的體現自己的最大價值,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走向教育的成功。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本人有幸於20xx年11月10日接到關於舉辦“省培計劃(20xx)”國小音樂教研組長校本研修組織與實施能力培訓長春師範大學培訓班的通知,倍感喜悅的同時也非常珍惜本次學習機會。

本次培訓會共集中六天,採用專家引導、合作研究、課堂現場診斷、參與體驗等多種培訓方式,培訓課程內容豐富、強化案例教學、交流研討、教學觀摩等方式,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本次培訓我們帶著困惑而來載著喜悅而歸!

我們都知道要想上好一節音樂課,前提必須要備好課。那麼如何備好音樂課呢?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困惑。也曾絞盡腦汁的想辦法吸引學生,但都沒有收到理想中的效果。此次培訓吳斌老師為我們指點迷津,使我們茅塞頓開。

當我們拿到教材以後,首先不是匆忙設計課堂教學流程,而是應該對每一單元每一課的作品進行理性分析。一首歌曲、一首視唱曲、一首供欣賞的樂曲,既已選進教材,必定是經過編寫者們精心挑選的。其中必有很多的“潛能”,備課時一定要竭盡全力從各個方面將這些“潛能”充分挖掘出來,從思想性、藝術性及其表現手段等作全面的正確的理解,音樂課一定要體現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抓住音樂的音高、節奏、速度、力度、旋律構成、情緒色彩、歌詞內容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特點,把作品應有的教育價值與音樂課程的教育價值有機結合,達到音樂教學應有的目的。

備課的時候,不能侷限於教科書,那樣會讓我們的思維受到約束,我們應該先有自己的構思,自己的設計,再翻看以往的教學反思,看哪些是需要在課堂上注意和強調的,然後再看參考書、上網查閱一些資料或者借鑑一些相鄰、相關學科的知識補充到自己的教案中,這樣做並不是要擴大教學的範圍,而是要讓自己在教學中立於主動、有效的地位。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教學的物件,他們的狀態直接影響到課堂效果。作為老師我們在備課的時候儘量聯絡他們的生活實際,走進他們的生活,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瞭解學生的內容包括他們的思想、情緒、知識和能力基礎、思維特點和思維水平、學習方法、愛好和對教學的期望等。在深入瞭解學生的基礎上,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照顧大多數的原則,確定教學的起點和難點,同時考慮相應的教學措施。

國小階段的音樂課,主要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所以備課時要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音樂基礎,也要考慮到學生間的差異。例如:備課時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對於一些學生問題可以簡單些,對於一些音樂特長生就可以問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課堂學習的主題,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故我們設計課堂教學時要“稚化”自己,把自己當作學生,用一顆“童心”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如:課堂上學生有可能會提出什麼問題?我們應該怎樣以孩子的“口吻”作答才能兒童化、趣味化。

一節課能否吸引住學生,取決於它的設計是否靈活,教法是否新穎。教師應在備課時,注重創新,可以借鑑網上的一些精品課,或者汲取一些專家學者課的精華部分,但需要我們在模仿中創造,並且在不斷的實踐中要設計出有自己風格特色的課。

國小生的興趣容易轉移,上課只以唱歌為模式的教學法會使我們的學生害怕甚至厭惡音樂課堂,所以音樂課的教學方法一定要注重靈活多樣,生動有趣。常用的音樂教學方法有:啟發引導式、聽音跟唱法,情境表演、故事法、競賽,對比、講述法、練習法、提問法、蒐集資料法,示範法,討論法,小組合作、以組表演,才藝展示,就是唱同一首歌曲,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如:齊唱、對唱、邊表演邊唱,分組合作唱,一領眾和等。

不論什麼方法,都要設計和準備如何組織學生有效學習,使音樂課有音樂課的味道,有音樂的魅力。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除了以上說的心備外,還要增加一些備課內容,那就是“口備”與“手備”。“口備”不僅要備唱,還要備講,音樂課上的教師語言匯入怎樣簡單明瞭,引人入勝?過度語怎樣才能承上啟下?結束語怎麼能起到概括、點播、歸納的作用。有時,音樂課的教學語言也可以設計成一些帶有音樂特性的節奏語或者視唱語……“手備”不僅要備彈(彈歌曲伴奏或即興演奏),還要備指揮,彈琴要熟練自如,眼睛還要看著課堂,指揮不僅能調動學生演唱的積極性,還能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的節奏。教師雙手的運用包含了很多的語言,這也是需要我們很好地掌握的。

音樂教師備課還要備教具:包括手風琴、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掛圖、投影片、自制教具、及課件……為保證實際操作中的成功率,教學順利進行,教師在上課前應將所用手段事先操作一遍。

備課就像蓋房,雖然框架結構一樣,但是因裝修風格、裝修材料不同,所以就會產生個性迥異的“同課異構”。不論是精裝版的裝修,還是簡約版的裝修,我們都要講究美觀大方,經濟實用。備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不是流於形式,所以備課中要學會反問自己我的課堂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嗎?我的課堂設計會讓學生學的主動嗎?我的課堂設計中師生的互動有效嗎?我的課堂設計能做到面向全體嗎?我的課堂設計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嗎?……唯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有效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我堅信,在備課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學裡就有一分的成果!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3

這個學期,我有機會參加了這次區組織的教研組長培訓班,為期三個月的學習,想起來還是有一定收穫的。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餘,讓自己有時間坐下來聽幾場有水平的講座,也是一種很不錯的學習機會。儘管培訓安排了好幾次培訓時間都是在週末進行的,培訓地點又路途遙遠,大部分老師都感到很累很累,但是回過頭看看,這樣的累,換來的是一次次認識的提高,一次次地促使自己也更多地對教育教學進行審視和思考,應該說,還是值得的。

從接到培訓通知開始,就能感覺到教育局對這次語、數、英教研組長培訓活動的高度重視,這種重視甚至於有點讓人受寵若驚,因為,有不少老師也許也有像我一樣的感覺,哪有這麼嚴格的培訓活動啊,從來沒見過。嚴格的考勤制度讓人就覺得氣氛的非凡,果然,在培訓中我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點,極其嚴格的簽名、點名、請假制度,是我見過的最為嚴格的一次。有了制度的保證,讓大家對這次培訓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應該說,最為難得的是,這次能聽到來自上海的六位專家的高水平的講座。他們有著多年的研究,總結出來的思想,既精闢又簡潔,有不少思想讓我們感到耳目一新。

如第一場周彬博士的《叩問課堂:課堂教學的前因後果》,從多個角度引領我們思索了現實中的種種教育教學問題,也讓我們跟著他,能冷靜地思考我們的工作性質、工作矛盾,以及種種可以解決或解決不了的問題。周老師的演講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富有感染力,是一場很難得聽到的講座內容。

再如第二場王建軍博士的《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也是一場不可多得的講座,儘管他的普通話聽起來比較不流暢,但是老師們都聽得很認真,普遍感到他對於教育教學的思考非常深刻,專業性強。廣博的知識面也讓我們擴充套件了視野。

而最有收穫的應該數王潔老師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研》,儘管這是我筆記記得最少的一次,但是卻是感到最有收穫的一次,王潔老師有著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她曾長期深入課堂,尤其是深入普通學校的課堂,面對面地、平等地、友好地、善意地帶著一線的老師,經歷了一次次完整的校本教研活動,讓我們能有機會地看到了如何真正進行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的範本,是非常難得的一次示範。我個人認為,王潔老師這樣的研究,這樣的講座,對於我們教研組長來說,是最為有效的及時雨,因為她就像一位知識淵博的長者,手把手地教你幹活,教你如何做研究,如何做有效的教學研究。聽完的感覺就是,如果能真正有機會跟著王潔做一次這樣的教學研究,那將是作為一位老師最為幸運的事了。而我們的現實呢?遠遠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因為,沒有專家的引領,只有憑空地編造材料,那樣的研究想起來也許只能算是偽科研,假研究吧。

另外幾場講座也各有所長,在此不再多講。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4

近期我有幸參加了區教育局組織的教研員學科培訓,作為農村中學的一名教研員我倍感榮幸,因為對一個新成長起來的教研員來說,這是我最好的鍛鍊成長的機會。短短几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聆聽了專家們的報告,我學到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充實而又愉悅,使我受益匪淺。

一、培訓感悟:

首先,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從觀念上,從理論知識水平上,方法與技巧上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認識與提高,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質的進步。其次,通過這次培訓,促使我在自己的教學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語說:“吾日三省吾身。”借用這句話,我覺得對自己以後在研討教學方面以及自身教學也要進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一名教師能成為教學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長期的磨練,在反思中不斷地成長起來的。過去我自以為自己的教學水平是可以教好學生的,對於教學中的深層次的思考認識不足,反思不夠。通過培訓,我看到了教師們的嚴謹的教學態度,授課的專致,看到了同行們的認真鑽研與孜孜不倦的學習勁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與學習中,我要和綜合學科教師們一同鑽研業務,要用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對學生的教育作出自己應做的貢獻。

第三、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所任學課有了更深的認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按照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貫徹好在這次學習中學到的寶貴知識,同時還要不斷地創新,使我的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通過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課改浪潮洶湧磅礴,教學方法五彩紛呈,使得有些教師茫茫然,惶惶然,舉手投足不知所措。先學一家,融匯百家,發展創新,自成一家;先入格,後出格,入格求形似,出格求神似。在教學中,充分體現自主學習、自主發展,以及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是何等的重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我相信,在聆聽了老師們的專業教學後,在向同行們學習後,在自己的努力工作下,一定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更上一層樓。

二、肩負重任,不斷學習

聽了專家們的報告,我明確了教研員的目標和職責,深感一個教研員肩負的可是重任啊!自己雖然在教學一線工作了二十多個年頭,在教學中也取得了一點微薄的成績,可幾天的培訓,我卻茫然了,感覺到心頭的壓力很大,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一個老師到一個教研員的差距!教研員是教師中的教師,是教學中的評價者、監督者、管理者、研究者,是教學改革的排頭兵,肩負著教育的重任。我想:自己要成長為一名教研員,還要不斷地學習,向文字學習,向同行學習,向有經驗的一線教師學習,並注意與自身的工作聯絡,活學活用,逐漸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

三、勇於創新,促進專業成長。

教研是服務,服務於教師的成長,服務於教學質量。一個教研員只有深入教研,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勇於創新,才能促進專業的發展。

四、團結協作,相互促進

教師的成長離不開一個合作的團隊,離不開一個有效的組織,而校本教研是最好的載體,作為教研員,在這個團體、組織中起著研究、指導、服務作用,只有紮根教學實踐,尊重教師,團結協作,從實際出發,充分調動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才能與教師共成長。

在以後的教研工作中,我會以專家的理論指導自己,不斷深入學習與實踐,為教研捧出我的真情,做校本教研的榜樣。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5

11月26日的學習,從張志偉老師幽默、風趣的開場白中拉開序幕。張老師圍繞實際、實在、實效三個關鍵詞,以案例漫談的形式告訴我們教研活動是為了學會思考,讓課上得更好。張老師認為課堂教學應立足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每一堂課的設計和實施,都應以學生為主體,腳踏實地的以學生的獲得為準則。教師要在其中學會反思和改進課程教學。張老師說,我們要用故事的方式做教研,做一位會講故事的老師,教研活動就是組織老師講教學中的故事。張老師的結束語深深地啟迪了我:“複雜的事情簡單,簡單的事情認真做,認真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創造性地做。”

一、複雜的事情簡單做

我們總是把簡單的事變得複雜化,而我們應該做到的是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張老師在講座中講到,有一位山村老師在缺少實驗器材的教學條件下,用漫畫的形式講課科學實驗,收到超凡的效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簡單就是有效,就是高效。

我們遇事應該探究“有沒有更簡單的解決之道”。比如,我們講解單詞win(贏得獎品、獎項等)與beat(贏了某人、某隊等)的區別時,大量的語言輸入後,很多學生還是不能理解。而如果換一種方法,使用下面兩幅圖,兩個單詞的區別是不是就一目瞭然,而且印象深刻呢。

二、簡單的事情認真做

天下之事不難,難在持之以恆的做。再難做的事情,都是人做出來的。再複雜的事情,都可以分成很多簡單的事情來完成。每天堅持做一點,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總有把事情做完的時候。每天進步一點,365天,就是365個進步。張老師講到,如果我們每星期三節課,一年下來就是120節。我們在評他人的課時,比對自己。然後,我們就可以師人之長而自長了。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老師備課、講課不用心,學生自然不會喜歡,教學質量也不會好。簡單的東西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就會找到合適的方法,就形成了流程,就有了標準化。

三、認真的事情重複做

熟能生巧,百鍊成神。一件事情認真做,重複地認真做,到最後,就是憑著經驗和直覺去做,根本不用去多加思考。這就是出神入化的地步。張老師列舉案例:《我教口琴十三年》。一位從教室三年的音樂教師心聲:從日復一日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提煉凝華,總結自己的三大收穫、三大變化以及變的原因。我們反反覆覆地認真地做好每天的工作,我們就離“燦爛”很近了。

海爾董事長張瑞敏有一句名言:什麼是偉大,偉大就是把一件事重複做一萬次。世界上大部分真正有所作為的人,都是一生在從事一個同樣的事情,並努力為之奮鬥。

四、重複的事情創造性地做

我們反覆做同一件事情並不是讓我們墨守成規,不思進取。張老師以評課活動舉例,時機、內容不同、作用不同、方式不同,給不同的評課的老師安排不同的聽評課任務。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不能滿足於“傳道,授業,解惑”,也不能滿足於照本宣科,更不能搞題海戰術。我們要善於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更好地整合社會教學資源,結合新的教學裝備,用適合學生的方式去提升學生素養。

化繁為簡,專注一事,熟能生巧,革故鼎新……我們如此這般去做“事”,終將美好!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6

通過本次教研組長培訓,我受益匪淺,心潮澎湃。使我真正認識到了校本教研的真正意義,知道了一個合格的教研組長應具備的素質和引領教師踏上專業發展的途徑及開展形式多樣的校本教研活動等,這對促進我校的教研工作具有重大的作用。

我認為,要做一個合格的教研組長,首先自己要是一個品行優良的標兵,必須懷有感恩的情結,具有陽光的心態,擁有博大的胸懷。其次,自己必須是業務精湛的專家,做一個安心根植於課堂的組長,做一個能有效設施教育的組長,做一個教有特色、研有特長的組長,因為有特色才是有生命力的。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教時必須加強學習,終身學習,加強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提升自我。再次,要做一個研究反思的能手,因為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要做一個活動策劃的主角,做一個不斷超越的勇士,不斷超越,做最好的自己。最後,要紮實開展好本校的教研工作,促進本校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本組教師的水平,提高數學學科的教學質量,積累數學教學的經驗、案例,形成本組數學教學的特色。

作為一個教研組長,我們應該帶頭下水,帶頭反思,形成一種凝聚力,形成一股教研風,把校本教研工作開展得轟轟烈烈,真正有效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7

首先非常地感謝學校以及教師發展線上網路平臺能給予我們這樣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讓我們有幸聆到聽專家出色的課程講授,讓我們能夠不斷地學習知識,不斷地發展自己,促進自身的成長。

本學期我為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14級講授語言學概論課程、為16級講授現代漢語課程,兩門課程中都涉及到了文字教學的部分,日常教學中,我對文字的起源、發展、漢字的演變、造字法等知識均有介紹,但介紹較少,也未能貫通古今,通過本次中國文字的前世今生課程的學習,我對文字有了更加深入地認識,對語言和文字的關係、文字從古到今的發展演變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此次課程讓我理清了古漢、現漢、語言學中文字部分,並明確了不同課程中文字部分的聯絡,讓我受益匪淺。

文字部分內容的講授中,我更多地是從書本知識出發,配以圖片、視訊,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中的理論、概念等知識,忽視了不同課程中都會涉及到文字教學這一問題,未能幫助學生樹立起立體全面的思維方式,且忽視了對文字應用,沒有做到把文字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我認識到,理論、概念等知識固然非常重要,但更要幫助學習者,特別是已經學過現漢、古漢正在學習語言學概論的大三學生樹立起全面理解文字,貫通古今的研究方式。同時,在講授中,也應該適當地向學生介紹對文字的應用,這樣才能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加全面的瞭解語言學,作為一名語言學教師,我堅信語言知識的講授目的絕對不僅僅是使學生做到學有所得,更需要幫助學生做到學有所用。在學習結束後,受到課程啟發,我要求學生完成文字使用調查報告,做到學有所用。

此外,通過學習,我也發現自己對文字教學的把握不是很全面,我對文字教學的認識只是侷限於語言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的一些教材以及相關的論文,對文字與音韻學、訓詁學的聯絡以及古今文字發展演變的情況並未深入研究,文字教學的方法也不是很靈活,通過本次學習,我系統的掌握了文字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情況,學到了一些文字教學的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意識到自己在講授文字部分的時候出現過一些錯誤,在以後的講課過程中,我將把學習結果運用於我的教學,不斷地總結改正,做到把文字教學更好地呈現給學生。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思考了更多的問題:如何深入地研究文字,如何寫文字方面的論文,如何去設計文字教學的課堂,如何去看待自己的學生等等。再次感謝學校以及教師發展線上網路平臺為我繼續學習提供幫助,讓我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補充自己的不足。懇請學校能夠多給我們提供這樣的學習機會,我們一定會認真學習,不斷提高,為學校的發展、學生的成長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8

聽了兩位專家老師的講座,我收穫很多,極具現實指導意義。兩個講座,一個主要關於“教學寫作”,一個主要關於“教研開展”,表面看來不相關,實質上相輔相成,無論是“好課寫成好作品”,還是“有效開展教研活動”,都需要我們思考、創新、總結,更促使我反思:自己怎麼做才能更好,團隊如何帶真正成長,印跡怎樣留才能看見。

一、自己怎麼做才能更好

馮教授的報告,我最大的想法就是“該寫了,該動筆了”,我們每節課上課之前都有很多精心準備的思路;上課之後,也會有新的發現;上課中的靈感閃現,我們會覺得真好;教學的時間長了,我們每個人肯定有自己的一些經驗,或者想給年輕老師的一些指導的想法;但是你要讓我們說出個123來,好像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我們沒有精心的去整理過我們的思路,沒有歸納過我們的經驗,沒有隨手把它記下來,也沒有把他歸納梳理一下。近些天,我也正在給我的主持的小課題結題整理所有的資料,課題研究的事我們都做了,資料也都有,但是要把結題總報告寫流暢,還是覺得不知道怎麼下筆,好像有一大堆的東西,要按照一個非常清晰的思路寫明白,讓別人也能看明白,好不容易啊!反思原因就是在行動中沒有隨手記下來把想法寫清楚。

原來為什麼沒寫啊?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的懶,“不動筆”的懶,更是“思想上”的懶。那些專家教授,也是從我們的普通教師中走來,為什麼他們會成為我們的榜樣?關鍵是因為他們有思想,在每一次行動當中去思考,去總結,聽了馮教授的講課,我突然信心倍增,如果我能夠寫,堅持寫,把我平時的教學偶爾閃現的思想火花總結歸納,說不定也會成為專家呢!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深入思考,每節課後都要分析自己得意和不足的地方,想辦法提高,不能故步自封,不能原地不動。

每次參加局裡的教研會,郭局長多次提到教師要有寫作的能力,現在看來,這是逼著我們不能不寫了。我們看作家的文章,很多細節感覺好像都在我們身上發生過,他們就是寫出了我們想說,而沒能說出來的話,那麼,這些教育專家就是寫出了我們的行動,並在行動的基礎上深挖了一點,這些深挖,就是他們的思想總結,是他們在需要寫出來的時候,進一步的思想創造。希望我們都不要停留在原地,講座讓我發現,現在有一個很好的成就我們爬的更高的梯子,那就是“寫作”,把“好課”寫成好“文章”。

二、團隊如何帶真正成長

反思:作為學校的教研組長和學科中心的帶頭人,我如何帶好我的團隊?兩年的學科中心團隊教研能力開發了多少?有沒有實質性的提高?怎樣才能真正成長。

兩年多來,學科中心執行主任的重擔倒逼著我成長了很多。比如,我們成員都是優秀教師,在每次活動中,尤其是在聽課後的評課過程中,很多老師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最後需要我來總結,那我總結什麼呢?“我重複老師們的話?我推倒老師們的理論?我一句話總結很好很好?”都不行,所以在每次活動之前,我都要在心裡多次的想,我把話怎麼說大家更明白,把這個事怎麼讓大家更清晰的瞭解。評課老師們研討的時候,我思想飛轉,我有什麼更深的理解能讓大家眼前一亮,讓大家能夠深入領會每次聽課評課的深度。所以我覺得成長是逼出來的。

怎樣帶動團隊教研能力的提升?張志偉老師的講座真是“及時雨”。聽了張教授的教研活動開展過程的案例,我收穫了一些直接可用的方法,比如教研先從“分享自己的教學故事”開始,既能讓大家有話可說,又能發現問題,展開對問題解決的思考,總結經驗規律,這個方法我會馬上運用在下次的教研活動中。

教研活動的開展,還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做創新的研究,用心思考活動如何開展才能有效。不做流於表面形式的教研,只為所有教師通過教研有收穫有提高。

三、印跡怎樣留才能看見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我覺得我們教書也要留印跡,在講臺上留下了幾十年的足跡的同時,還能留下點什麼呢?希望留下幾篇好作品,留下一點教研成果,當我們離開講臺的時候,能看到自己的回憶,為自己而驕傲。但是不容易啊,任重道遠!

趁我們現在還站在講臺上,努力思考和總結,留下我們教學路上成長的印跡,這樣也能“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了。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9

給我們做講座的有各學科的名師、特級教師、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等。他們或德高望重,或知識淵博,或富有人格魅力。讓我們不禁感嘆,上海的教育不愧是走在全國最前列的老大。

在眾多講座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上海師資培訓中心的專家、高階教師王珏老師。王珏老師在教育第一線工作了近二十年,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她曾第一批參加上海市名師班,被評為英語學科中唯一一名重點培養物件,現已為第二批名師基地的專家組成員。

本次培訓中,王老師給我們做的講座主題是:語篇與語言學習。語篇教學是當今教育界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法,也是我們一線老師熱切希望瞭解更多的一個話題。我們對於語篇教學的概念的理解、語篇教學中的新知識點與篇章整體性處理,以及如何通過語篇教學真正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等問題的解決,都是我們急於求知的。王老師首先解釋了語篇的概念,接著讓我們討論了語篇和語言學習的關係。她讓我們知道了,應該是語篇帶動詞句學習,而不是詞句帶動語篇學習(我們現在大部分老師在進行的語篇教學都是這種)。她通過對第一語言學習早期和第二語言學習早期的對比,得出結論:第二語言的學習要關注情境、輸入和交際,即在教學中要把握語境、語量和語用。她還強調,一節課成功與否,看是否有語境,語量大不大,語用有沒有。這樣的評課標準讓我們能很清楚地去評價一節課。王老師以樸實的語言詮釋了“教材立體化”的理念,讓我們對這看似深奧的概念輕易地就理解了。並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知道身邊的教學資源是何等的豐富,只要我們去做個有心的教師。她同時還跟我們分享了一些她收集的網路資源。王老師通過生動的例項,講解了課堂情景創設、語言輸入量、語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各學科的融合,豐富多樣的互動環節貫穿整個報告,預留的思維空間激發了大家的思考,我們從她的講座受益匪淺。

本次暑期上海華師大培訓之旅,讓我們聆聽到眾多教育名家的講座,他們的學識、專業素養、個人魅力都讓我們深深地折服,也激勵我們努力提升自己,向他們靠近……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xx年4月25日——27日,我有幸參加了衛輝市首次中國小教研組長培訓。在這次培訓中,聽了豐玉萍老師的講座《關於“走上教師專業發展的高速路——怎樣有效備課》,候舒霞老師的講座《心之力》,張薇張主任的講座。下面是我聽了老師們講座的自我反思

(一)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充分領略到專家與名師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專家與名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讀書,他們充滿智慧和靈氣的課堂正是得益於他們讀書。這次培訓讓我覺得自身知識的貧乏。知之而改之,今後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天要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進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資訊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不致於落伍。

(二)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重要的工作陣地就是課堂。但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教學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各位老師的講座,讓我深深感受到,有效的`數學課堂要以人為本、迴歸生活、注重發展,儘量創設生活化的的課堂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化為具體的、摸得著的、看得見的、可操作的數學。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的數學現實出發,引領學生不斷經歷艱辛的自主探索學習過程,讓學生親歷數學的“再發現”“再創造”過程,不僅僅讓學生學會知識,更主要讓學生感受如何學習,實現數學課程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和諧發展的特點。其實平時教學我也會萌發許多的想法,閃現許多的靈感,但是事後總是沒有把這種思維的火花及時地記錄下來,成為自己的一種教育資源。這幾天集中學習讓我靜下心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發現了很多誤區,也總結了很多的經驗。所以不斷總結、及時反思這種優秀行為應成為一種堅持的習慣。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x年1月12日在我們朵朵幼兒園進行了一次中班教研組長的培訓,其中包括區域觀摩、集體活動展示、教研活動及玩具推薦會。

在佳佳幼兒園崔惟老師的帶領下為我們組織了一次比較有效的教研活動,給我印象最深的體會有以下兩點:

一、充分的活動準備

在組織一次教研活動前,作為教研組織者,活動前的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崔惟老師為了更好地把握整個教研活動,她在活動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1、與執教老師的溝通:崔惟老師首先讓我梳理應彩雲老師的教案,其次還讓我把自己的活動修改內容告知於她,使她自己在教研活動中做到心中有數。

2、理論支撐:由於所要研討的課例是音樂活動,所以崔老師在事前準備了一些關於音樂活動的理論知識,包括唱歌活動、節奏樂及韻律活動等,幫助教師們梳理相關經驗。

3、關鍵性提問的預設:在制定教研方案時,崔老師都能很清楚地把握每一環節所要達到的目的,所以在解決每一環節時,崔老師都會有一些關鍵性的提問,讓教師們能夠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有一定的針對性。

二、有效的互動技巧

崔老師在組織本次教研活動時,都會給我們一種很輕鬆的氛圍,所以教師們都很樂意去表達。

1、在每一環節結束時,崔老師會針對教師們的`回答或是各片經驗的交流進行小結,梳理相關經驗,這其實與上集體活動是類似的。

2、崔老師在教研過程中還運用了現場模擬體驗的形式,充分調動了教師們參與教研的興趣。以上兩點就是我對參加本次教研活動後的一些體會。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今年11月12日,市國小語文教研員培訓會如期而至。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盛會,大家相聚一堂,研討交流,倍感收穫頗豐。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天,但學習的內容與形式都很豐富。

首先,聽取了丈八丘國小董春玲校長的報告,大家都深深為董校長勤奮敬業的精神所折服。她獨特的辦學特色,於細微處見真諦,於平凡中見偉大,思路超前,理念先進,精神不倒,永不言敗。由此我深感到:

一是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丈八丘的成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我們一定要更新觀念,加快發展,自主發展,有思路,有想法,有目標,有夢想。

二是紮實推進教科研團隊建設,培養優秀教師團隊,以教科研促發展。應該說我們的起點要比他們高,我們的條件要比他們好,我們可以跨越式發展。因此要著力建好四級教科研網路,真正做到校校有課題,人人有課題,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再有,敬愛的市國小語文專家陳中傑、李玉華老師的講話,是我今後工作前瞻性的指導。從他們的講話中使我更清楚的明白了教研員的角色,教研員是新課程理念的傳遞者,承擔著對一線教師的培訓任務。雖然面對嶄新的課改理念,使我們和一線教師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教研員對於新課程理念的態度、理解程度,卻將直接影響著一線教師對新課程的執行力度。

總之,此次學習讓我更深刻的去思考作為教研員的角色定位。作為教研員要在不斷學習中更新觀念,創新學科教研工作思路,以敏銳的觀察力和超前的意識,發現、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要在教育教學指導工作中,營造民主的氛圍,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堅持以師生的發展為本,為實施素質教育盡職盡責。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培訓第三週,也是我們比較期待的有關評價和考試命題的專題講座,分別聽取了楊向東教授《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準與考試命題》,方張鬆老師《資料驅動評價改革與教育教學改進》兩個報告。兩位專家高屋建瓴、鞭辟入裡、同中有異,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專業性都很強。他們均針對中大學聯考評價、命題的改革提出了問題,指出瞭解決路徑;楊教授側重於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考試命題中的問題和方法。方老師則利用大資料下的考試評價結果與教育教學的關聯,分析了其中的問題成因。

兩位專家站位高,理論強,具有前瞻性。學習起來頗感吃力。但是,細細思考之後,這對於我們今後的教育教學是一次引領和啟發。現總結如下:

一、考試評價的指揮棒已發生變化

根據《高中課程標準》(20xx版)和中國大學聯考評價體系(20__年)的明確要求,看考試評價的改變:以知識點為目標為以核心素養為綱。由傳統的“知識、能力立意”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評價的轉變。

學業質量標準即學科核心素養測評,摘錄楊教授的理解就是:“修訂後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學業質量標準,是以學科核心素養為綱,整合了特定課程領域的知識、技能、方法或觀念,對學生學業成就的整體描述和界定。這種學業質量標準揚棄以學科知識點為綱,以識記、理解和應用為質量水平,轉而採用一種整合的、實踐取向的學業成就觀。

首先,它強調的不是學科固定的知識和技能,而是特定學段結束後學科核心素養表現及其特徵。每個學科核心素養都是在整合或重組學科知識,以學科特有的觀念、思維方式、探究模式應對現實情境中形成的。

其次,學業質量標準提供了對各學科核心素養不同水平及其表現特徵的刻畫。與知識技能的掌握不同,核心素養的每個水平都指向現實問題或任務的解決。

素養本位的學業質量標準明確了各學科的育人價值和質量要求,系統闡明瞭學生在高中階段素養髮展水平及其表現特徵。像身高、體重刻畫物理屬性的水平一樣,特定學段的學業質量標準刻畫了該學段學生在學科核心素養上的水平。在設計學科核心素養測評時,要以學業質量標準為依據,確定考試命題的價值方向、理論框架和水平依據。”

也就是說,以素養本位的考試評價取代過去的知識本位的評價。所以,我們的教育教學必須要及時更新理念,積極開展新的研究,與時俱進,方能順應時代所需。

二、重建素養導向下的教學觀

余文森教授曾提出:觀念是行動的指南,教學改革必須從改革觀念開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改革首先必須確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觀念,這些觀念包括基於立德樹人的教學、基於課程意識和學科本質的教學、基於學生學習的教學三大基本觀念。其中,基於立德樹人的教學,旨在解決為什麼而教的問題;基於課程意識和學科本質的教學,旨在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基於學生學習的教學,旨在解決怎麼教的問題。

1、立德是前提,樹人是目的,培育健康完整的人是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和根本使命。人,才是教學的共同物件。我們不是教語文、教數學,而是用語文、數學教人。這是培育學科核心素養必須首要確立的教學觀念。

2、相對於傳統的教學意識而言,教師要有課程意識。教學意識是戰術,著眼於學生的眼前,注重一時的得失;課程意識是戰略,面向未來,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師的課程意識是一種教育的專業意識,是教師教育思想觀念的核心,是教師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背後的“假設”和依據。教師教得好≠學生學得好。從深層次的角度來說,教學改革之中的存在的各種問題就是緣於教師只有教學意識而沒有課程意識。所以,教學改革的必要前提就是確立正確的課程意識,教學改革唯有進入課程層面,才有可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3、學是教學的出發點、落腳點,教學的中心、重心在學而不在教,教學應該圍繞學來組織、設計、展開。檢驗一種教是不是好的教,就是看它是不是有助於學生的學。所以教學改革要正本清源、迴歸初心,要以學習為中心來重建教學體系和模式。為了構建真正意義的學習中心課堂,我們在教與學關係的具體操作上要變“先教後學、以教定學、多教少學”為“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少教多學”。

三、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要高度重視

方張鬆老師深入為我們解析了當前學生閱讀能力不足的問題。這一點,大家都深以為然,但是,實際生活和教育教學中,閱讀能力這個問題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采取有效的對策與措施。那些靠刷題提成績的方法,是不能夠提高閱讀能力的。方老師還給我們指出了具體的方法:買書,讀書。還針對怎樣讓孩子看書的問題,具體進行了講解。出門帶書的習慣,經常去圖書館、新華書店,記下孩子的疑問。如何進行讀書的任務驅動,評價問題。

我們縣教體局大力實施的“書香家校一體化星級建設”專案,真得需要我們所有教育人的共同關注和積極實踐。不僅是國小生,我認為,中學生更需要來參與這個專案。讀書,會使知識得到豐富,讀書的過程就是提升個人修養的傑作。一個人,當他熱愛閱讀,內在的精神就會純淨如水,外露的氣質自然而然的讓人感到舒適,淡雅。

學生有了知識和能力,有了素養的提升。我想,無論什麼樣的考查方式,都會從容應對的;有了素養,孩子們也才會更加自信、樂觀;也定會獲得一個幸福、充實、美好的人生。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14

今天,崔老師對我們進行了園本教研的培訓,我頗受啟發。結合這次培訓活動,我又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學習了一些理論知識,終於理清了自己對園本教研的認識,並對如何開展園本教研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現將自己對園本教研的粗淺認識總結如下:

一、“園本教研”是指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幼兒園,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物件,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它不再把外出學習當作唯一的學習方式,而是積極提倡學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師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加強園本培訓,發揮幼兒園教師集體的智慧,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培訓資源共享;加強教師之間、園際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並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使學校具備研究的職能和能力,形成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創新的內在機制。

二、“園本教研”的教研方式體現教研的場所在幼兒園、教研的主體是教師。“園本教研”要堅持從幼兒園實際出發,從教師的需求出發,創設寬鬆的環境,催生出許多新的教研方式,使教研走近教師,發揮教師群體的作用,解決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使教師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園的建設。

三、園本教研的方式:

方式1:參與式研討

它是指在參與式的氛圍中,使教師親身體會主動、合作、探究學習的喜悅和困惑,以達到自身觀念、態度和行為上的改變,並能將所學知識和方法運用於自己工作的培訓活動。這種方式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學習熱情、已有經驗和發展潛力,使他們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方式2:專題性研訓

教研、師培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教研內容要專題化、微格化,應針對當前突出存在或急需解決的問題展開,一次甚至幾次解決一個問題。可以以集中辦班和專題講座的方式進行,專題培訓在時間上可長可短,可以是一場學術報告、專題講座,也可以是延續幾個月的專項培訓。

方式3:課題化研究

課題研討式是通過組織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學習新理論、接受新資訊、探索新模式、實踐新方法、創造新成果,提升教師精神追求,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課題研討式培訓是克服教師職業倦怠、促進教師進一步成長髮展的必由之路,它最適合促進骨幹教師的提升和發展。同時,為了防止因為年輕化造成的許多教師無法入手搞課題,可以讓幼兒園的科研骨幹承擔組長一職,將其餘教師按照興趣和教學實際需要分成若干個課題小組,以群眾的力量帶動個體,讓教師在集體中成長。

方式4:案例法研究

案例研究可簡單地界定為一種運用案例進行教學研究的方法,在過程中,案例作為被剖析的物件,教師們要共同直接參與對案例的分析、討論、評價、尋找對策等工作。案例研究多采用討論法,為教師提供一個良好的寬鬆的創造環境,使她們有較大的自由度、較多的展現自己的機會。如我們可以採用呈現案例(文字或錄影)——小組討論分析案例——集體討論——總結評述的過程研究“如何組織晨間談話活動”、“如何進行說課”“如何更好地與家長交流”等問題的研究。

以上是我對園本教研的幾點粗淺認識,今後我將把這些理論運用於實踐當中,真正搞好園本教研工作,做園本教研的主人。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15

13、14日我到XX學校參加了語文教研培訓,培訓教師是XX市的三位專家型教師。全區國小語文教師、部分中學教師和教學副校長及教研主任也參加了培訓。

整個培訓期間的內容是聽了兩節國小語文課。觀摩了XX大學附屬XX國小鄭XX老師的《有趣的`兒童詩》及另一位教師的《槐鄉五月》。授課後兩位主講教師進行了說課,XX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姜評課,並聽取了其專題講座《學會思考——聽評課的意義》。現將參加培訓期間的收穫、要點和心得整理如下:

一、教學的特色

《有趣的兒童詩》一課,其設計理念就是用兒童的視角學習課文,將兒童詩還給兒童,發現童真,展現童趣。通過聽詩、吟詩、寫詩展開教學。

《槐鄉五月》一課,從語言出發,再到語言。教師帶領學生“慢慢走,欣賞它”。

教師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學理念。

二、教師的高度決定了學生的視野

兩位教師的專業素養高,有自己對語文教學的獨到理解,也能獨立深刻地解析教學內容,並確定教學目標及教學實施計劃。

《有趣的兒童詩》一課,教師把握了兒童詩的核心,兒童詩是兒童生活的方式,教學是為了進入學生的生活。詩也,情也,詩歌中有濃濃的情,兒童詩就要體現兒童的情趣和意趣,反映兒童的生活。所以教學中蘊含著寫作訓練,教師喚起兒童的記憶和回憶,把回憶轉換為想象,把學習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落實語文為一個人的終身發展服務的至高目標。

三、聽評課的意義,要落實五想

一想,課文基本思想的把握是否正確。教師要正確、全面把握教材,挖掘其價值與內涵。

二想,教學目標的擬定是否準確。教學要有明確的目標,具體的內容。

三想,教學思路的設計是否簡明。

四想,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否恰當。齊讀用於排比句,用於照顧個別孩子,默讀時要思考。

五想,聽寫讀寫技能訓練是否落實。

四、為期兩天的培訓,使我形成了思想的碎片。

閱讀教學中要品詞品句,落實語言文字的表達及運用;

教師要深入鑽研《語文課標》及教材,獨立思考及備課,對語文文字要有準確的、個性化的解讀;

語文學習是厚積薄發,教學從語言出發再到語言;

要通過文字感受畫面,把課本語言轉換為情境,不能用畫面代替學生的想象;

課外閱讀要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

要讓孩子沉浸在語言文字中;

評課要評在點子上,說課要說到關鍵處;

教學要有明確的目標、具體的教學內容;

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開展作文教學;

教學方法無所謂陳舊、好壞;

教學的切口要小、要巧,教學思路要簡單明瞭,教學過程要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閱讀教學要品詞品句,訓練學生的思維,加強情感聯絡;

文字解讀是備課的基礎,教師要把自己設計成不同的角色,走近文字、走進文字,以作者、語文課本主編、教師、學生的視角解讀文字;

教師對文字的解讀是專業解讀,解讀要專業、深入、準確;

專業解讀的文字的方法:標題、主旨、思路、語言特色及表達方式、與文字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

五、與教學副校長與教研主任的交流

培訓過後,我與教學副校長與教研主任的交流,一致認為學校教研情形不樂觀:學校對教研活動不重視,無專業引領也無經費投入;教師對教研活動也不重視、不學習,不鑽研。

六、對自己教學的思考

我自己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雖有進步之心,但精力有限,能力不足,特別是科研能力不足。所以要對工作心懷敬畏之心,努力去做。我也想用姜淑蘭老師的說結束本文,教師學會聽課與評課,就是學會思考,會思考的教師才是好教師。

教研的培訓心得體會 篇16

這次培訓分兩次階段,第一階段以專家和老師的專題報告為主,明確教研組長的職責和如何去做好教研組的建設,第二階段年級集體備課活動展示體會如何開展年級集體備課,提高集體備課效率。

第一階段,理論性較強,雖有三位一線的主任或組長介紹他們好的做法,但是還不夠具體,或是覺得創新性不夠,較常規,各年級的集體備課落實問題一直是我作為組長所困惑的`問題。在第二階段,南昌二中七年級集體備課活動的參加給人一種新意。下面以南昌二中七年級集體備課活動為主,談談自己的體會。

南昌二中七年級數學集體備課活動,在組長曾華的主持下,他們以教師研修本為藍本進行集體備課反思,大部分老師很年輕,不斷在反思中成長,集體研修活動的流程分為上週授課情況的反思和總結,以及下週內容安排。下週內容安排的初步制定由一位老師主講進行同課同構,下週教學內容及安排的討論修訂。

(一)課堂教學反思和總結對於上週的四到五節課,每節課在成功點、失敗點、補救點、遺漏點、改進點、創新點六個方面進行反思,老師不一定在所有方面都需填寫。

(二)校本作業本對於題目的錯誤,合適、合理性,如時間等方面進行修訂。

(三)下週課初步制定重點難點、考點疑點、盲點易錯點以及引入、過程與方法、活動安排、作業。

(四)就這位老師的構想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修改,最後得出最終的修改方案。

不斷在反思中成長,集體研修活動的流程分為上週授課情況的反思和總結,以及下週內容安排。下週內容安排的初步制定由一位老師主講進行同課同構,下週教學內容及安排的討論修訂。 (一)課堂教學反思和總結對於上週的四到五節課,每節課在成功點、失敗點、補救點、遺漏點、改進點、創新點六個方面進行反思,老師不一定在所有方面都需填寫。

(二)校本作業本對於題目的錯誤,合適、合理性,如時間等方面進行修訂。

(三)下週課初步制定重點難點、考點疑點、盲點易錯點以及引入、過程與方法、活動安排、作業。

(四)就這位老師的構想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修改,最後得出最終的修改方案。

我們應從三方面改變教學理念:

(1)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提高對學生素質培養的要求;

(2)注意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

(3)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做好集體備課、資源共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課後輔導,課堂教學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