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培訓心得體會結尾(通用3篇)

欄目: 培訓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25W

培訓心得體會結尾 篇1

經過在桂林學習企業文化建設後,老師的教誨如繞樑之聲留在了我的心底。電網公司舉辦的這一個培訓,是我感受頗深的一次企業文化培訓。在那幾天,參加培訓的人共同為著一個目標而努力著,那就是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卓越員!

培訓心得體會結尾(通用3篇)

公司黨群部剛成立不久,之前雖然也從事相關的政工工作,但是對企業文化的作用性瞭解得還不夠深刻.所以剛剛到桂林時頗感興趣的與學員們一起討論這裡的文化培訓生活,“以人為本,堅持到底”是最簡單的概括.

第一天上午經過老師的精彩的講解後,我已經深深的折服在企業深厚文化底蘊當中,課程的安排是相當合理的,培訓的兩個部分也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使我對公司的企業文化有很深刻的理解。

團結合作 集體奮鬥

南方電網公司的願景和使命是打造成為經營型、服務型、現代化、一體化的國內領先,國際著名的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全力做好電力供應。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電網建設的日益複雜化以及分工的逐漸細緻化,要求我們必須團結合作,通過集體共同的力量生產出成本低,質量高的產品,提供讓客戶最滿意的服務,這樣我們才可以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一個企業的成功,靠的不光是領導者的個人魅力。隨著企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是團隊集體奮鬥團結合作的工作文化和工作關係,這種精神甚至可以彌補很多方面的不足。做為一名南網人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積極進取,更加註重依靠科技進步、更加註重樹立科學發展觀、更加註重社會效益、更加註重在管理出實力、更加註重深化改革、更加註重自身素質的發展,放棄以前種種單打獨鬥的想法,我們必須要明白,“沒有一隻大雁會升的太高,如果他只用自己的翅膀飛行”。我們要從現在開始重新認識我們的集體,調整好心態迅速融入我們所在的集體,今後的工作更是如此,遇到困難的時候主動向身邊的人求助,大家一起共度難關;看到別人身處困境之時,慷慨的伸出援助之手,風雨同舟,排除萬難。

責任心與敬業精神

每一個南網人必須有責任心以及對工作熱愛,以一個主人翁的姿態來面對我們的工作和我們的客戶。所謂責任心,我們可以理解為有良好的動機和願望,認真、規範、正確的做事,並且積極努力行動,追求結果。而敬業精神就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忠誠和熱愛,包括我們的工作熱情,工作作風,工作方法等。作為一名工作十三年的員工,要保持著涉世之初的的責任心以及對工作的熱誠,從點滴中積累一種良好的性格基礎。如果我們從點滴開始,認真做好做細每一件事,對工作、家庭和身邊的一切都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那麼我們就是真正走向成熟了,而且我們個人的生活也會幸福,因為我們活的坦蕩蕩,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問心無愧,別人對我們也會尊重。有些人抱怨這抱怨那,把責任推過來推過去,總想落一個自身清白,自身清閒,孰不知這已經不是一個南網人的行為了。

領導與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在某一階段所體現的是執政領導的核心價值觀。延伸一下領導的要義,可以充當做為領班、嚮導、領袖、導師的角色,領導在各個領域上起著關鍵的指導作用,他就是帶領著被領導者去實現既定或認同的目標的人。做為一名中層幹部,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身的領導力,通過綜合的培訓與經驗的積累加強對人性、對自我、對環境、對事物變化的規律深邃的洞察力和預見效能力。職務的高低不代表領導力有多少,而取決於個人內在的能量。

蘇格拉底教他的徒弟時說,智慧是唯一的善,無知是唯一的惡,抑惡揚善從認識你自己開始。往往有些管理人員容易忽視自我的認識,為什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什麼能為可為而不為……這些都是值得大家想一想的。企業文化以建設信念為目的,無論是管理者或是普通員工都將通過重複觀念的消化,從而使我們的行為重複成為習慣。企業文化亦如此產生。

短短的三天的企業文化培訓已經結束了,雖然時間很短暫但我卻學到了很多很多,在這緊張充實的培訓中,我對南網公司的文化有了清晰的理解,南網公司的文化其實遠不只是我學到的這麼多,我會在以後的工作日子裡不斷的總結,不斷的理解,並真正的用這些文化來要求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南網人!

培訓心得體會結尾 篇2

這次前來培訓,確實不虛此行。看看祖國首都的容顏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幾天的緊張學習,我得到了切實的提高。認識上提升了高度,且感悟多多;探索上觸及了深度,且思路多多;視野上擴大了廣度,且分析多多;思想上加大了力度,且規劃多多。如果說我過去為文化事業作出了一點點貢獻,那麼通過這次培訓,我今後會做一名更加合格的文化站長。

一、認識上提升了高度,且感悟多多

幾位老師都是站在國家全域性的高度,來審視我們的文化傳播事業。有的理論性強,高屋建瓴;有的實用性強,深入淺出,對我們提高認識、提升水平都有實實在在的指導意義。比如通過對全國性文化大工程的講解,我明白了這是基於中國的現狀,堅持以人為本,又參考了世界上其他國家比較成熟的做法而制定的大型工程。因而,我也明確了在今後工作中,始終不忘以人為本的大方向,不忘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大目標,不忘建設和諧社會的大理想。有的課程是站在國際的高度來審視我們的文化服務體系。高度有了,理性就更強,準確性就更高。如對國外文化傳播模式的介紹,就使我大大開闊了眼界。通過國外文化傳播特點和國內文化傳播特點的對比,我悟出了我們落後的根源是過去站得角度不對;過去過多強調了管理的施事一方,忽略了受事一方。應該站在群眾需求的角度來制定我們的策略和計劃,落實我們的任務和方法。

同時我還認識到,經濟基礎與文化建設應是平行發展的。沒有經濟基礎的地方,往往也難於提高文化建設。比如有的農民沒錢,就把全部時間用來賺錢,根本不抽時間讀書看報。這樣就會導致惡性迴圈——越是不讀書看報,就越發不開闊眼界;而有了經濟基礎,也就有了求知、求美的意願;也就有了思想文化建設的基礎和條件。那麼,在解決經濟基礎與文化建設這對矛盾時,我覺得必須實施強制與引導相結合。人有特性,一方面有惰性和私慾,需要強制性控制;一方面有美感和追求,需要宣傳教育進行引導,二者缺一不可,又能融合實施,剛柔並重,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探索上觸及了深度,且思路多多

通過培訓學習,我在理論思考上獲得了深度。老師們對文化內涵的全面分析,對我國文化建設現存問題的深刻解剖,使我深入領會了文化工作的實質,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和工作著力點。比如對文藝作品質量的衡量和認識,使我再一次奠定了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觀點;因為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形式活潑、引人入勝,才能更好地起到教化的作用。

基層隊伍的培訓是很重要的,但與政策和策略的科學性相比,後者更為重要。通過課程啟發,我建議實施一項新的工程,叫做“每戶一套好書”工程。這套好書,內容要既包羅永珍,又有針對性;文字既深入淺出,又有切實的指導性;設計上還要圖文並茂,富有魅力,以期更好地解決廣大群眾迫切要了解“大世界”的問題。這樣的工程,至少比現行的“農家書屋”工程更有實際意義。因為在一些地方,農家書屋只是“政績籌碼”而已,一般群眾根本看不到農家書屋裡的圖書。

另外,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來,家用電腦將會大大沖擊文化共建。網際網路的開闊度是可想而知的,它的資源豐富性已經遠遠超過了讀書、娛樂的預期。準確瞭解這些實際問題,將來在工作中,我打算重點指導好群眾對電腦的使用,辦好網上圖書館、網上影劇院、網上資料室、網上生活幫等等等等。

我自己覺得,對文化傳播事業探索得深了,分析問題也就透徹了。比如對責任感的認識,過去就是認為是純粹的思想問題,現在看來,責任感的形成要受經濟社會的影響。有的人兩眼只盯著發展經濟,只盯著提高收入,就會導致對工作深入不進去,淺嘗輒止;自身水平低下,又懶於學習提高。那麼,如果把工作成績與經濟收入掛起鉤來,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視野上擴大了廣度,且分析多多

每位老師的思想世界都是一個十分廣袤的世界。聽他們講課,猶如走進一個遼遠的知識草原,是一種解渴般的享受;每一次參觀,也都使我開闊了眼界,促進了分析。特別是在亞運村社群參觀時,觀看了他們的兒童教育、老人活動、圖書閱覽、健身訓練等文體設施的運用情況。讓我瞭解了又一種新的文化管理模式。特別是圖書室、閱覽室和少兒問題活動室的使用情況,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紮實。一是說他們確實有專屋,有專人,有活動;二是說他們活動到位,能讓各類“活動之家”真正“動”起來;各類人員也能夠真正得到文化的滋潤和薰陶。我感覺,既然文化於人有益,我們就應該紮紮實實地、真真正正地開展起來。以前那些有作秀之嫌的做法應該捨棄了。

過去,群眾中只要有一個用電腦的,我就感到很欣慰,趕忙拿來做為成績彙報,其實這是不科學的;應該擴大視野,站在最廣大的老百姓的角度看電腦的使用。這樣我發現,在所有的人群中,農民使用電腦的最少,那麼在農民中就最不易普及文化共享資源;城區群眾使用電腦的多,在城區就容易普及。從上網效果上分析,網際網路的資源太廣闊了,內容太豐富多彩了,有益的、有害的全都包容,這又導致我們純有益的文化共享資源在普及中受到挑戰和考驗。在基層,無論是城市社群還是農村,對電腦的使用多數還是瀏覽娛樂性網頁、看視訊、搞娛樂;還有一大部分人員,用大部分時間去瀏覽無益的網頁。而自覺地把電腦用於生產、生活指導的卻很少。由此看來,電腦資源使用的培訓、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儘快提到工作日程上來。

四、思想上加大了力度,且規劃多多

這次培訓,我得到了再一次的知識塑造。通過每個課程的學習,我在思想上已經下定了做好文化傳播工作的決心,堅決大力提高我轄區的群眾文化工作水平。群眾的綜合素質是和諧社會的基礎,而群眾性公益活動又是提高群眾綜合素質的基礎。加大公益活動力度對建設和諧社會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既然公益活動於人,於己,於社會都有益,又何樂而不為?

正如張永新老師所講,應當看到,我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還存在“三個不適應”。不適應的本質就是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就是不足,就是缺課。這就要求我們回到工作崗位上,要加強工作,緊緊跟上時代步伐,堅持“四個不動搖”,力避“三種傾向”,抓好“四個創新”,務求“四個轉變”,這就涉及到一個落實的問題。好好落實、落實好,是做好工作的唯一出路。

無論政策的指導,還是理論的指導,只要是提高群眾文化工作的好辦法,我們都要抓好落實,這樣才會起到作用;就連我們這次培訓的知識也要落實。所以說,落實是每項工作的最終歸宿。那麼,作為我們的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怎麼去落實?怎樣落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覺得,一是要確定網路形狀,是金字塔形,還是倒金字塔形。一個工程的落實,在國家級若需要1人領導,那麼到了鄉鎮級可能就要2人3人,甚至更多;二是要明確和落實體制和制度,解決好鄉鎮級工作人員不固定、隊伍和效率都沒有保證的問題;三是要解決制度不控制人的問題。有些地方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制度”,當然也不會制定制度,即使制定了制度也是一張廢紙,起不到“控制”作用,導致基層工作者的工作不紮實,像點油燈一樣,撥一撥就亮一亮,不撥就滅了。四是考慮落實的本身裡面有多少真?多少假?假的做法要儘快扭轉。如張彥博老師所講,檢查團在一次檢查後因為走錯了路,又回到了村裡一看,群眾都散了。這種情況在基層難道是個例嗎?就拿農家書屋來說,哪個村的群眾使用率能達到合格?

目前,我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正走到一個特殊的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困難與收穫同在。面對挑戰,我們需要正視,需要勇氣,需要水平;面對機遇,我們需要加快步伐,在挑戰中前進,在機遇中提升,以期儘快把文化工作做出成效。

我覺得,這次培訓回去後,一是要詳細地向主要領導進行一次彙報,最大限度地取得領導的重視,以期在人員、場地、投入、制度等等環節的建設上取得一個新的突破;二是要在這次培訓的慣性推動下,全面、深刻地學習好 “七一講話”,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特別是領會好黨中央對文化工作的決策,以期在工作指導水平上取得一個新的突破;三是在具體工作中,好好抓一抓電腦培訓,引導廣大群眾正確使用共享資源,自覺與不良文化爭陣地,在推動群眾思想淨化上取得一個新的突破,為全面提高廣大群眾的整體素質做點實實在在的努力。

培訓心得體會結尾 篇3

“6S管理”由日本企業的5S擴充套件而來,是現代工廠行之有效的現場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證質量,使工作環境整潔有序,預防為主,保證安全。6S的本質是一種執行力的企業文化,強調紀律性的文化,不怕困難,想到做到,做到做好,作為基礎性的6S工作落實,能為其他管理活動提供優質的管理平臺。

6S現場管理模式是經實踐證明為一種先進、實用性強的現場管理系統方法,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六個部分,主要功能是為企業解決用好的空間、用足空間、保持環境清潔、形成良好習慣、重視安全等問題。成功的匯入6S,可以改善和提高企業形象,促進工作效率提高,縮短作業週期,降低生產成本,切實保障安全,是一件可以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大好事。

要切實取得這樣的大好形勢,確實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學習與體會。

剛到工作場所時,各種辦公用品擺放的都不是很整齊,有些辦公用品,書籍資料與私人用品都擺在一起,沒有進行整理和劃分,這樣一來,嚴重影響了大家的工作效率。經過整理後,不但空間得到了解放,而且對各種物品進行了劃分,貼上了標籤,一目瞭然,讓大家工作時的心情都舒暢多了,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還是那句老話:“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學習實踐6S當中,大家應該開動大腦,積極提出創意和建議,努力解決面臨的問題。

從雜亂無章的辦場所到井然有序的工作環境……所有的一切,無論是誰都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道理。然而,這只是6S學習實踐的攻堅段的成績。今天的成績並不意味著明天的成功,一段時間的糾正也並不代表優秀的素養已經定型。6S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提升員工品質,鞏固好攻堅的成果,讓優秀的道德品質習慣化,使公司擁有更加輝煌的明天。

我們要在工作上推進6S,形成處處6S,時時6S的大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使落後的經常接觸到先進的,不太注意的時時看到注意的,不太堅持的看到永遠堅持的,形成良好的心理督促氛圍。

不但要將6S貫徹到行動中去,而且還要將6S似規章制度一樣的執行,標準化的落實。我們的著裝、工作用語,禮儀等細節問題都要形成修養。讓好的成為制度、習慣,它將激勵我們、引導我們積極改進自己,不斷為企業匯入各種先進的管理理念提供平臺,並最終促使企業成為管理先進、環境優雅、品質一流的現代化公司。

管理概念或方法,有其特定的環境或範圍,過於拓展和泛化,難免失其精要。這種傾向在5S的推廣和流行中也存在,是應當加以避免的。從它在日本的發源、應用和內容等方面看,正確理解5S,應當圍繞著工作現場管理這個明確的主題,也只有圍繞這個主題,才真正顯示出其精要性、操作性,而不是一些空泛或隨意的口號。

要素要義實施要點

清理清理現場空間和物品1.清除垃圾或無用、可有可無的物品;2.明確每一項物品的用處、用法、使用頻率,加以分類;3.根據上述分類清理現場物品,現場只保持必要的物品,清理垃圾或無用物品。

整頓整頓現場次序、狀態1.在清理基礎上,合理規劃現場的空間和場所;2.按照規劃安頓好現場的每一樣物品,令其各得其所;3.做好必要的標識,令所有人都感覺清楚明白。

清掃進行清潔、打掃在清理、整頓基礎上,清潔場地、裝置、物品,形成乾淨、衛生的工作環境。

安全採取系統的措施保證人員、場地、物品等安全系統地建立防傷病、防汙、防火、防水、防盜、防損等保安措施。

規範形成規範與制度,保持、維護上述四項行動的方法與結果1.檢查、總結,持續改進;2.將好的方法與要求納入管理制度與規範,明確責任,由突擊運動轉化為常規行動。

素養建立習慣與意識,從根本上提升人員的素養通過宣傳、培訓、激勵等方法,將外在的管理要求轉化為員工自身的習慣、意識,使上述各項活動成為發自內心的自覺行動

工作現場管理的基本目標

5S/6S的精要之處,在於它總結出了工作現場(包括物品、環境、場所等)管理的要點,並融會了工作與生活的哲學。如果離開了工作現場管理這個主題,就不容易體會到這幾個要素的精練性、可操作性以及完整性,離開了對其背後的哲學或觀念的認同,就不容易理解其重要性。

管理良好的工作場所,其狀態具備“門類清楚、區隔整齊、標識分明,潔淨安全”這樣一些基本特徵,它們也就是工作現場管理的基本目標。如表二所列出的6S前四項要素,正是達到和保持這上述基本目標的操作性要點。

要素關係與分析

清理、整頓、清掃、安全,是6S中關於現場狀況改進提升的四項基本行動。

“清理”是改進工作現場的源頭或開始,在進行清理時,還可參照以下更具體、更具操作性的分類管理方法:將物品區分為“常用,偶爾使用,不使用三類”,然後將1.常用物品安置在現場;2.偶爾使用物品放在固定的儲存處;3.不使用的物品清除或處理掉。

“整頓”是銜接在清理之後的,在將不需要的東西移開後,對現場進行整理整頓,包括重新規劃與安排,是十分自然的。

“清掃”最好在整頓之後進行,這三項工作是關聯的,有次序的。

“安全”這一要素,是對原有5S的一個補充。以“工作現場管理要點”這個主題去理解,增加“安全”這個要點是很可取的。安全不僅僅是意識,它需要當作一件大事獨立、系統地進行,並不斷維護,安全工作常常因為細小的疏忽而釀成大錯,光強調意識是不夠的。因此,筆者其位置提升到“規範”之前,成為一個行動要素,而在後面的“規範”、“素養”當中自然也應當包括安全方面的規範與意識,這樣才真正將“安全”要素融入了原有的5S體系。相比流行的6S提法,有時僅強調“安全意識”,與“素養”並列,並沒有真正與5S的行動體系與哲學融合。

“規範”是上述基本行動之外的管理活動。對於大多數管理不善的工作場所,上述的工作通常得不到完整、系統的重視,或偶爾為之,不能堅持。在開始強調和實施6S時,造一些聲勢,搞些運動,讓大家都動起來,重視起來,只要實施得力,總是能在短期內迅速改變工作現場的面貌。然而,運動的缺點就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工作現場的良好狀態是需要時刻保持的,從管理方法的角度說,要想保持好的做法長期貫徹,就應當將有關的方法和要求總結出來,形成規範與制度。所以,6S中的“規範”就是要將運動轉化為常規行動,需要將好的方法、要求總結出來,形成管理制度,長期貫徹實施,並不斷檢查改進。一些流行中文提法,將這個要素稱為“清潔”,而在含義解釋上,加上許多字面上概括不到的內容,這在中文表達上,實在顯得很牽強,這與詞彙翻譯方式有關。綜合各種5S資料,尤其是近些年的總結,“規範”是一個比較恰當的、廣泛採用的概括。

“素養”,是6S中最獨特的一項要素,也是其精華之處。前5項要素,都是十分鮮明的“行動要素”,其中一到四項是現場改善的行動,第五項將現場改善上升到系統的、制度的層面,而第六項,進一步上升到人的意識這個根本。對於人,制度是外在的、強制性的。更徹底的保障,是將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員工主動的,發自內心的行動。也就是變規定、要求為人的意識、習慣,素養一旦養成,將潛移默化地、長期地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質量。素養是建立在人的意識之中的,提高素養需要進行培訓、宣傳,並有效地運用獎罰、激勵等輔助手段。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關於6S管理心得。6S的實施你能讓去也更加的規範化和整潔化,不單單只是表現在物品方面,員工的精神面貌也會有值得改變,工作效率的提高、產品質量的提升已經員工工作心情的愉悅度這些都是在6S管理中所獲得的寶貴經驗。6S管理能讓企業從基層開始發生質的改變,讓生產效率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