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3篇)

欄目: 培訓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6.9K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大家下午好!我很榮幸參加了20xx年清華大學心理健康培訓,懷著從未有過的激動心情,走進了當代學子夢寐以求的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在這短暫而充實的十五天學習時間裡,我認真聆聽了專家教授們的精彩演講,領略了大師們的智慧與風采,感受了百年清華厚重的文化底蘊。由於個人的水平有限,也談不上什麼彙報,我簡單的從三個方面談談我的體會和感受,不到之處請各位多多包涵。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3篇)

一、感悟清華,傳承校訓

去北京的當天我先去了頤和園,感受了皇家園林的氣息,下午三點多我們到了清華大學的西門,也就是主校門,當時我很激動,像做夢一樣,我說我終於到了清華大學了,我們就拍照留戀,當時大門口參觀的人很多,一般的遊客不讓進去,我們說明我們的身份後,保安看了清華大學的老師發給我們的培訓簡訊後才放我們進去,我們選擇了租自行車暢遊清華園。我們騎自行車轉了兩個多小時,感覺參觀了很久,好像都轉完了。可是當我們班主任給我們發了一張清華大學的校園地圖後才發現,我們所轉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們參觀了清華大學的學生公寓,外面看上去整整齊齊的,還參觀了清華大學的足球場,綠茵茵的場地,紅色的跑道,賽場上隊員們踢的熱火朝天,從觀看臺上發出的吶喊聲一對高於一對。在場地周圍也有年輕的學子們成雙成對,邊看比賽邊享受著青春的溫暖,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的美麗。在足球場的不遠處是籃球運動場,場上的隊員個個生龍活虎,處處都充滿著生機盎然,顯示出強大的青春活力。這也許就是清華大學理念中所倡導的堅持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真實寫照吧。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日前評出“全球最美大學校園”。入選的14個校園中,10個來自美國,3個來自歐洲,唯一上榜的亞洲院校是中國的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地處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園林區,離清華大學西門一站路就是頤和園和園林園。校園西區為老校區,以美式的校園佈局和眾多西洋風格的建築為特色;東區校園則以上世紀50年代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90年代開始新建了現代風格的建築物。它既具有古典的園林風格,又具有現代大都市的生活氣息,我們學習的地方主要在清華創業園的創新大廈,旁邊就是紫金國際交流中心,谷歌和網易的辦公樓就在我們上課的創新大廈的旁邊。課間我們去觀賞荷花時,錯過了賞荷花的時節,我們看到的只是殘枝落葉,沒有感受到當年朱自清寫的荷塘月色的美感,遊人也不多,這可能又是一種生命的壯美吧。到了水木清華,翠綠的柳樹,清澈的湖水,還有紅紅的爬山虎,遊客多了,清華的學生也多了,處處洋溢著朝氣,現代感和歷史厚重感在這裡完美地結合。在水木清華旁邊不遠處就是聞一多先生的塑像,在這裡讓我們體驗到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清華精神是一種愛國精神,是一種實幹的精神,是一種包容的精神,是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清華的校訓,博大精深,不光是我們為學的準則,更是我們為人處事的準則。我們要學習清華人對事認證負責的態度,對大自然,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對工作實幹的精神,對我們要做的事,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出一流的水平,就像當年清華大學的一位學子說的那樣,即使讓我掃大街,我掃的也是最乾淨的,我們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我們的工作,面對我們的生活,用正能量來感染我們的學生和周圍的同事。

二、昇華理念,拓寬領域

在課程方面,學校給我們安排了20多個專題講座(每節課都是4個小時),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且資訊量大,內容涉及課堂教學、心理健康教育、語言藝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等方面。 在這次學習培訓的授課老師中,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教育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的資深教授和名家大師,也有來自教學一線的老師、他們個個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理念精深,對自己從事的研究都有獨到的分析和精闢的見解。他們的講解生動有趣、旁徵博引,既有較強的理論指導,又有成功的實踐經驗;在授課過程中善於抓住重點,解剖難點,讓人豁然開朗。從而使我進一步理清了思想認識上的誤區,解開了許多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比如張學政教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藝術》,陳紀英老師的《做促進學校發展的心理教師》,遲希新老師的《心理主題教育活動設計實施的創新理念》,樊富珉教授的《學校團體輔導理論與應用》,陳一筠教授的《解讀青春密碼》等課程都使我受益匪淺。在充滿了歡聲笑語的課堂上,我們學到了張學政教授的如何組織高效的課堂教學。大體分為三步:第一營造和管理學習環境,第二鍛鍊和提升教學技能,第三構建完整學習過程。張學政教授為我們帶來了神奇的魔術表演,並邀請了學員一起參與其中。從這個魔術中我們也感悟到了參與與互動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他心目中的優秀教師是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發展,把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智慧型教師。怎樣才能做一名好老師他告訴我們,就從上好每一堂課開始,做到人課合一。聽了他的課我感覺到了什麼是大師,他的課生動有趣,富有激情,我看了他的讀書筆記,每一頁都寫的整整齊齊的,就像他上國小的孫女說的一樣,爺爺這是你寫的嗎,簡直就是印刷的嗎,他給我們上課帶來的手抄筆記本有大小不同的五六本,每本寫的都非常的整齊,沒有一處塗抹的,看了都很受感動,這是他這一生讀書時做的摘抄和寫的心得,他說像這樣的筆記本有20多本,他的課件也做的非常的整齊,這個老師們下去可以在學校伺服器我的資料夾裡看看他的講義。張學政教授在清華大學工作30多年沒有請過一天的假,有次生病後他疼的實在難以忍受,下午又有課,他就讓醫生給他打上止疼藥,然後打的去上課,還有一次他家被盜了,他下午還有課,他只委託他的同事幫他看著家裡等警察來處理,他毅然去了學校給學生上課。有次他班裡的一名同學帶了一個北京師範大學的同學去他班裡聽課,下課後那名北師大的學生感嘆道,清華就是清華,大師就是大師。還有一次他帶的班要畢業了,當他將完最後一節課時,有四名同學抬了兩個花籃送給了他,全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當時他都感動的流淚了,他說據他所知,全清華到目前為止收到學生上課送花籃就只有兩個人。這就是清華大學老師的治學精神。他的精神感動了我,他的課堂感動了我。聽高明書教授關於《國中生心理髮展問題》的講座後,我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們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不是說我們的學生心理不健康,而是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其正常健康的生活與發展。一般來說,如果個體處於正常健康狀態,則易適應社會,內心平靜,內外平衡,從而能得到社會與他人的接受,自我得到充分的發展,能獲得學習的進步和事業的成功。如果個體經常處於心理不平衡狀態尤其是不健康狀態,就容易發生損害社會與他人的反社會行為,重則違法犯罪,輕則為人所責;或者會出現損害自我的異常行為,令社會不寧,與眾人不安。即使不發生外部的不適應行為,處在不良狀態的個體也會因長期處在情緒困擾之中或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導致低劣的心理素質。無論哪種情況,對學生的正常健康的發展都非常不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建設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的需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推進,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給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壓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通過情感的交流、情緒的疏導等活動化解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這不僅對促進青少年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獲得全面和諧發展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促進學校與社會的和諧穩定,構建現代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幫助人從容應對各種挑戰與挫折,而且能使人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輕鬆自然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喬錦忠教授的《教師專業化發展與心理健康維護》的講座,他用一些淺顯易懂的圖片和故事,向我們深刻闡述了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他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是構建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發點。

在這次培訓中,還有清華大學的羅丹陽老師的《教師心理調適策略》,中央民族大學夏仕武老師的《心理學與生活》,北京第五中學原校長吳昌順老師的《關注未成年心理健康》,以及來自中國地質大學附屬中學張渝鴻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與案例分析》,這些老師的精彩講座,無論在理論知識上,還是在方法技巧上,讓我對心理教學有了更深的瞭解。通過這次培訓我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加強交流、收穫友誼

參加培訓的學員來自我們新疆建設兵團的各個學校,彼此不熟悉。這次培訓,除了給我們安排學習之外,還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互動交流平臺。學員們忙裡偷閒得抽出時間騎著自行車暢遊美麗的清華園。為了現場感受升國旗的莊嚴氣氛,大家不辭辛苦凌晨四點半起床出發。為了更多的瞭解首都北京的人文氣息,我們利用課餘時間走進了頤和園,參觀了故宮,這一個個都帶給了我們視覺上、心靈上的震撼。

十五天的時間,因為短暫而幸福,十五天的時間,因為短暫而倍感珍惜。我深知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清華大學的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但我收穫頗多。不僅知識上得到了充實,更在思想上得到進一步的昇華。在以後的工作中,將會好好研究名師的教學藝術和教育思想,做到理論聯絡實際並在實踐中不斷的創新與發展。我將把在清華的學習當作新的起點,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工作、學習,並把清華精神帶到今後的工作中,秉承“走出清華門,帶走清華魂”,以求真務實,立足本職,勇於開拓,大膽創新,努力爭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最後有幾句話同各位老師共勉,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識重要,心態比績效重要,健康比工資重要,願各位老師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好身體,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2

11月16日,我們懷揣憧憬與希望邁入了清華大學的校門,有幸參加在區教育局和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組織的為期8天的武進區教育行政幹部“領導力提升”第二期高階研修班,聆聽了多位知名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深感受益匪淺,八天來,我們感受了清華的雄偉大氣、優雅舒適,親眼目睹了校門口“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看到年齡不同、膚色各異的中外學子忙碌的身影,深深感受了清華濃厚的學習氛圍和文化底蘊;住在紫荊公寓學生宿舍裡,切身體驗了一名清華學生的日常生活。

一、感悟文明

清華大學的景緻不僅令人欣羨,清華園裡的師生更是讓人欽佩。文明和諧,在這裡可謂一道絢麗的風景,無論在老校區,還是在新校舍,無論在教學區,還是生活區,只要你尋求幫助,總會有人伸出溫暖之手。其實最令我感到驚奇的是在清華校園十幾個諾大的食堂餐廳裡進餐情形,每天中午,千人湧入,但卻絲毫感覺不到吵鬧和喧譁,排隊、選菜、刷卡、用餐猶如大工廠裡的“流水線”一樣井然有序,這種文明氣息和人文關懷,真的會讓你時時感到溫暖,受到教益。

二、感悟學習

說到培訓,我會習慣地把休息、養生和清淨聯絡到一起,而參加了清華大學的這次培訓則徹底顛覆了我的觀念。當我最初拿到課程表,發現這次培訓要用8整天外加二個晚上完成12門課程的學習時,那種難耐和費解曾讓我頓生鬱悶。“太辛苦了吧……!”以往的培訓經歷告訴我,就是半天聽課半天休息都覺得乏味,何況全天加晚上?然而,當我真正坐在課桌前,從聆聽崔和平教授“校園安全 ”那一刻起,便打消了我的顧慮,接下來幾天的“實踐”,那原有的擔憂與鬱悶卻悄然在情不自禁中雲消霧散了,一種貨真價實的幸福很快佔據了我大腦的全部……

三、感悟大師

如果你願意把積累知識當成一種快樂的話,那麼端坐在清華的課堂上聆聽專家教誨,感悟大師風采絕對是一種享受。

在教室認真地聆聽每一位教授、學者們的授課,既是接收新知識、新理念,又是一種精神享受,總是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使人有茅塞頓開之感。教授們的課少有晦澀深奧難懂的理論,多是來自社會、政治和生活中的現實,詮釋的是鮮活的思想和理念。老師的精闢見解與精彩發揮,源於其“術業有專攻”,本身具有淵博的知識底蘊,獨立的思考與豐富的閱歷。以李真順先生為例,他是中國第一位持證演說家,為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的配音惟妙惟肖,具有多年公眾演說、語言教學、播音教學經驗,培訓過數萬名講師、主持人、播音員、領導幹部;邏輯清晰、內容生動、音色優美、字正腔圓,撼人心魄!此次有機會能親自坐在臺下聆聽先生的報告,深感其治學之嚴謹,思維之縝密,更深刻地感受其以多年的生命積澱為基礎,以紮實的功底為依託,舉手投足鏗鏘有力,言談話語循循善誘,令人佩服。而且其豐富的人生閱歷也讓人著迷,真是“不服不行”。而崔和平、張學政、雷原、田綵鳳、韓菁、王健、朱漢城、王旭明、楊金波、楊陽、劉玲玲、等教授專家,同樣是各自領域的頂尖權威,他們的精彩講課都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感悟人生

來自清華講臺的聲音告訴我,生命是過程不是結果,珍惜這個過程,活在當下是陽光的心態。對待生命過程中的一切,要能勇敢的拿起,豁達的放下。在生命的過程中,應該努力做到山不過來我過去,做到海納百川,通過改變內在心態,進而改變生命的外在境遇。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別奢望太多,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保持內心的平靜。彷彿間我感覺自己的心理陽光了許多,感覺生活的沉重減輕了許多。

五、感悟工作

通過這次學習,我真正從多方面多角度地體會到了什麼是學識高深,什麼是創新思維,八天的學習時間在人生歷程中何其短暫,但這次清華園學習卻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今後的生活和工作。行勝於言,重在實幹。我們要把實幹成為自己的自覺追求,在工作中樹立“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工作作風,重在實踐,重在實幹,重在落實,同時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知識更新、擴充套件的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工作與學習合二為一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把學習引入工作,使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讓學習成為自身發展的基本需求,不斷提高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效率和學習轉化力,讓自身的發展與成長真正成為工作的成效!牢記開學典禮上戴清華大學校徽時的莊嚴宣誓:進了清華門,就是清華人,把這種平等與自豪感化作動力,努力爭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3

這次能夠赴清華學習,要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個寶貴的機會。謝謝你們對我的信任。5天的學習讓我開闊視野、受益匪淺。心中更加熱愛我的這份職業。現在我就我的5天學習做一個總結和體會吧。

一、關於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文明遠揚。是中國最高的學府,是許多學子夢想之處。我和陳節主任於4月8日抵達北京。4月9日下午參觀了清華的校史館,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耐心又細心地講解清華的歷史。清華有著近百年的燦爛歷史。它於1911年建立清華學堂,1925年設立大學部,創辦國學研究院。抗日戰爭日期清華老師和學子們長途跋涉,歷經艱險,將學校遷到長沙、昆明等地。1946年才回到北京在清華園復原開學。直至今日清華園依然尊崇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四月的清華是迷人的,池塘兩岸、馬路邊都能看到迷人的楊柳,纖細的柳枝隨風舞動,處處充滿著春天的氣息,就如清華的莘莘學子,那樣朝氣蓬勃。清華,你是如此的樸實無華,一眼望去,原色古樸的建築,行色匆匆的行人,並不寬闊的馬路。一切都是如此地平淡無奇,讓人一位置身於某個偏僻的小城,而不是地處繁華蜚聲中的高等學府。著名的國學大師梅貽琦,是清華曾經的大學校長,他提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作為教師的我將銘記於心。

二、關於教育

4月11日下午給我們上課的老師是一位大咖。上課之前有老師叮囑:下午請來的老師非同一般,大家不要遲到。我很疑惑他是怎樣的與眾不同。11點20錢教授就來到教室,看到教室坐滿了學員,沒有自我介紹就開始了他的講課,他那鏗鏘有力的聲音消除了我們的睡意。課堂時而充滿笑聲,時而沉默,跟隨著錢教授的話去思考。不得不說這是我見過文學底蘊最深厚的教授。他的講課內容體現在這句話“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在當前的教育,我覺得應該重視“禮義廉恥”這四個字的分量,它決定著教育,決定著一個孩子的一生,決定著國家的未來。作為一線老師,我很迷茫也很沉重。

1、如何看待教育

在當前的教育,所有的目標和目光都集聚在“成績、升學”。大家問的最多的是“你考試考了多少分?你在哪所學校上學?”卻忽略了孩子的涵養和品德是否能在以後的路上走得更長遠。錢教授的話點醒了我:教育不是投資,不是為了今天父母交的學費,明天才能掙更多的錢。“禮不愈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一個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最終是如何做人,做好人,服務社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知道如何做好人,找到自信和自身的價值。成績是孩子學習的一部分,但做人的道理才是決定他一生的。雖然我力量微弱,但我想學習清華的“行勝於言”。

2、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業

在整個講課中錢教授提到這句很沉重的話“教師的光明,祖國便不再黑暗!未來中國的份量與質量就在你我手中。”老師的任之重責之大。雖然現在的教育形勢我們改變不了,但我能夠做新時代的教育人,能夠有擔當,我想我能夠如教授所說:在自己的空間裡做力所能及的、該做的事情。

三、關於教學

4月11日上午給我們上課的老師來自北京十一中的特級教師。他的講述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高中——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別樣的課堂。在我的腦海裡高中就是做不完的習題、老師的滿堂灌、考試。北京的十一中雖然也是以學習為主,但它給了學生選擇權,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去選擇老師、班級、課程層次。該校不僅僅開設了文化課,還開設了一些文藝課程:街舞、籃球等課程,這也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壓力和注意力,從而更好地去學習。十一中別樣的管理:沒有行政班子,老師的管理居然在學生手中,這種學生管理不僅沒有耽誤學習反而能讓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加融洽。十一中的教學模式是令人大開眼界的。

4月12日上午給我們講課的老師來自北京的思博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教學主管——郝玉。她給我們主要講解的是《新理念,新課堂》。新理念:以改變自己再去感染孩子的方式引導孩子愛上學習。我想之前用一種“不好好學習對不起父母辛苦、不好好學習以後會怎麼樣”這類話不僅改變不了孩子,反而會傷了孩子。讓孩子失去對未來的期望,甚至對未來產生消極的想法,那才是最可怕的。“新課堂”是以“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全員參與”的課堂,給每個孩子獨立思考的時間,給每個孩子展示的機會。這種課堂可以用一種獨特的活動引領學生去實踐、思考、總結,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思考、發現,最後自己總結。這種課堂是尊重學生的,以學生為主的課堂。雖然這種模式只適合小班教學,但我想嘗試。

4月12日下午我參觀草橋國小。中午12點從清華出發,1點多來到草橋國小。首先草橋國小用舞獅、芭蕾舞來歡迎我們的到來。從林校長的講解中我知道草橋國小是以“融情教育”為教學理念。其基本含義就是“行有情之教,育有情之人。”強調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堅持在管理上以情動人,在德育上以情育德,在教學上以情啟智,堅持培養情感豐富、情意深厚、情懷遠大的人。在教室、走道都能看到一些溫馨的話語。草橋國小展示了一節數學課和語文課,教室裡將近一百多人,老師輕聲細語,孩子們全神貫注地思考,這種能夠讓全員參與的課堂是成功的。最讓人感動的是孩子之間的互相關愛和帶動,一個都沒有放下。

四、關於合作

這次的清華的5天學習,有兩節小組全員合作的課程。我們小組共有14人,選候永權老師為組長,他是東北人,為人熱情,性格豪邁,是典型的東北漢子。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組獲得了全班最受歡迎的小組。我們一起思考構建我們本組的組別和組徽,大家齊心協力,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合作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小成功靠個人,大成功靠大家”這句話的含義。其實我們兩次的合作學習成果是否獨特、完美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明白團結對於班級管理的重要性,老師是要將全班的學生凝聚在一起奮鬥前進,這個班怎會不好呢?在這5天我認識了很多老師:擅長繪畫的張婧老師,我們的紀律委王英紅老師,來自甘肅的趙老師——我的舍友等等,在最後的分別時刻我的心空空的,雖然我們僅僅相識5天,但這5天的回憶永存在我的腦海裡。

五、關於工作

這5天的清華學習之旅,於我是圓夢,是沉重,是醒悟,是成長,是不捨。清華,我不知道用怎樣的文字描述你、形容你,只怕我蒼白的語言無法描述你的典雅聖潔,我淺薄的思想,竭盡全力也體會不了你的博大與深厚。我努力踐行“行勝於言”、“厚德載物”。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4

這次能夠到清華大學這所百年名校參加鹽城市紀委組織的紀檢監察系統幹部創新管理與領導力提升高階研修班的學習,我感到很榮幸,也倍加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在培訓期間,我認真聽、仔細記、靜心思,雖然這次學習短暫,但是卻令我受益匪淺、體會頗多。具體有以下三點體會。

一是領略名師風采,感受清華魅力。

這次學習培訓的授課老師,個個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理論精深,每個人都是各自研究領域的專家。老師們精彩的講課不時閃爍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想觀念不斷地受到新的衝擊,從而進一步理清了思想認識上的誤區,解開了許多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讓我有茅塞頓開的感覺。通過一週的學習,我親身感受了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百年校訓和“行勝於言”的優良校風,對清華人的嚴謹和一絲不苟的治學精神深感敬佩,不但震撼了心靈,而且收穫了知識。

二是開闊眼界,提高認識。

雖然這次培訓的內容豐富,學習時間安排緊湊,有點辛苦,但是回味其中的過程還是很快樂的。這次培訓內容有較強的針對性,並且大都是我知識結構上的薄弱環節或沒有涉及到的方面,通過學習使我有機會接觸到政治、經濟、行政管理、國學和心理學等方面最新的理論成果,在危機管理、應對媒體、領導能力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認識,這些知識都開闊了我的視野,啟發了我的思維。今後,我一定會立足工作實際,改變對工作謀劃不足、思考不夠的問題,努力在更高的層面上、用更全的視角去謀劃思路,分析情況、解決問題,更好地完成好本職工作。

三、加強學習,學以致用。

通過培訓,使我認清了自己崗位的重要、認清了自身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我將以這次培訓為契機,以名師專家為榜樣,發揚 “行勝於言”的清華校風,立足本職工作,不但加強紀檢監察業務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而且要加強其他相關知識的學習,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開展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取得實實在在的成績,這才是培訓的根本目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履行好一名紀檢監察幹部的職責,做黨的忠誠衛士。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5

六月十七日至廿一日,我參加了清華大學——臨西縣中國小校長管理能力提升高階研修班,五天的學習生活,對清華精神和清華文化有了深刻的認識和了解,聆聽了七位專家的講座,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參觀了北京市的三所中國小,感受了臨西教育與首都教育的差距和不足。五天的所見、所學,所思和所得,匯成一句話,這是一場思想和知識的盛宴。

一、走進清華——感受清華精神的博大精深

踏入清華校園,和清華學子一樣吃在食堂,住在紫荊公寓,體會清華學子的學習生活緊張有序、充實快樂。從清晨到夜晚的課餘時間,我幾乎走遍了清華校園,零距離感受了百年名校的歷史底蘊和美麗。研修班的學習感受了不一樣的學習生活,從開班典禮、到班主任帶領下每天的晨讀、引課、結課;從班主任黃蕾老師帶領學員參觀清華校園時對每一處的講解,到校史室對百年清華髮展史的介紹如數家珍;從團隊建設的LOGO設計、學習分享,到學習彙報和文藝表演,結業典禮上班主任老師對研修班學習生活的全面回顧和總結。每一個環節讓人難忘,讓人感受成長、感覺快樂。五天的學習時光是短暫的,但我們愛上了清華,深深地記住了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深深地感受到了“行勝於言”的清華校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清華學風,我們還牢牢記住了一句話——聽話、出活。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學習結束、意猶未盡,戀戀不捨。

二、走近大師——感受大師學識的高屋建瓴。

五天的學習,我們聆聽了七位專家的精彩講座。有基礎教育管理工作的劉飛、任煒東和王建宗三位中國小校長,有從事基礎教育研究的汪志廣研究員,有百家講壇主講人李清泉教授,有演講大師李真順老師,還有年過古稀的清華大學張學政教授。他們從課程改革、核心素養、學校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國學教育、語言藝術、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等不同領域為我們提供了一場思想和知識的盛宴。教授們的課少有晦澀深奧難懂的理論,多是來自社會、政治和生活中的現實,詮釋的是鮮活的思想和理念。老師的精闢見解與精彩發揮,源於其“術業有專攻”,本身具有淵博的知識底蘊,獨立的思考與豐富的閱歷。具有多年公眾演說、語言教學、播音教學經驗,培訓過數萬名講師、主持人、播音員、領導幹部;邏輯清晰、內容生動、音色優美、字正腔圓,撼人心魄!此次有機會能親自坐在臺下聆聽先生的報告,深感其治學之嚴謹,思維之縝密,更深刻地感受其以多年的生命積澱為基礎,以紮實的功底為依託,舉手投足鏗鏘有力,言談話語循循善誘,令人佩服。而且其豐富的人生閱歷也讓人著迷,真是“不服不行”。而張學政、李清泉等專家,同樣是各自領域的頂尖權威,他們的精彩講課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參觀學習——感受不一樣的首都教育。

學習期間,清華大學組織我們參觀了三所中國小。門頭溝國小是一所農村國小,是三所學校佈局調整合並在一起的學校,他們以資訊科技教育為突破口,幾年的探索實踐,把一所默默無聞的農村國小打造成了全國知名的資訊科技示範學校。清華附小是全國基礎教育的龍頭學校,他們開展的核心素養導向下主題教學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廣渠門中學是全國第一家巨集志班的建立者,他們的學校文化建設給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參觀結束後,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思索。對標首都的基礎教育,我們的差距在哪?我們的出路又在哪?我認為,我們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作為學校領導者,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要提高,要有創新意識和敢為人先的思想。

二、要立足學校實際,找準學校發展點。我縣現在開展的語文主題學習和八德教育都是不錯的嘗試和探索。

三、要從課程建設、教師專業成長和教學方法、教學藝術等方面,提高和完善學校管理。堅持立德樹人的辦學方向,科學規劃學校發展,努力辦好群眾滿意教育。

五天的學習時間是短暫的,但這次清華園學習卻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我今後的生活和工作。行勝於言,重在實幹。我們要把實幹成為自己的自覺追求,在工作中樹立“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工作作風,重在實踐,重在實幹,重在落實,把學習引入工作,使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讓學習成為自身發展的基本需求,不斷提高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效率和學習轉化力,讓自身的發展與成長真正成為工作的成效!牢記開學典禮上戴清華大學校徽時的莊嚴宣誓:進了清華門,就是清華人,把這種平等與自豪感化作動力,努力爭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6

我在縣教育局領導的精心組織安排下,於20xx年8月12日參加了清華大學—麻江縣教育系統骨幹人才素質提升高階研修班第二批的學習,清華大學是我國著名高等學府之一,也是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這所百年名校參加培訓學習,我倍感榮幸。同時也感謝領導給予我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訓時間雖短,但課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每節課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華。短短的幾天培訓,讓我獲得了一生難得的知識財富,真是受益非淺,體會頗多。

一、瞭解清華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成立於1920xx年的清華學堂,1920xx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0xx年設立大學部並開辦研究院(國學門),1920xx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覆校。清華校園以清華園為主體,西部還有近春園,這次學習的住宿之所便是清華接待服務中心—紫荊公寓。在清華主校門(東門)外的綠地正中,橫臥著一塊巨大的臥壁,正面是毛主席手書的“清華大學”校名,背面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校訓源自1920xx年梁啟超在清華的一次演講,他引用《易經》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來勉勵清華學子樹立“完整人格”,後被定為校訓,成為清華之精神所在。

二、生活清華

在清華園的這段日子裡,我們研修班的57位同學每天結伴騎車而行,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間來回穿梭。儘管這“三點一線”的生活有些單調,但在精神層面卻是異常豐富的。

水木清華,鍾靈毓秀。在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清華秉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傳統,恪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踐行“行勝於言”校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弘揚“人文日新”精神,培養了17萬名優秀人才,湧現出一大批學術大師、興業人才、治國棟樑。120xx年來,一代又一代清華人在革命、建設、改革中頑強拼搏、真誠奉獻,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建立了突出攻績。面向未來,清華大學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發展道路,改革創新、奮勇爭先,加快發展,爭取在本世紀中葉邁入世界一流大學的前列,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可以說,清華園裡這樣一種文明的氣息、一種人文關懷,會讓你時時感到溫暖,受到教益。

三、所學所思

此次麻江縣教育系統骨幹人才素質提升高階研修班共5天的培訓學習時間,聆聽了10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教授的專題講座。這次培訓的主題是教育管理領導人領導力的提升,學校開設了《教育管理者如何做教師專業發展的助者》、《清華精神與教育家情懷》、《走進音樂的世界》、《教育領導者的語言藝術》、《教學方法與教學藝術》、《高效溝通成就魅力管理者》、《如何聽課與評課》、《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校園安全管理》、《發展每個人的天賦才華》課程,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感受頗多、收穫頗豐。

通過系統的學習培訓班課程,增強了學習緊迫感。參加學習之前,我總覺得自己教育管理已經很多年,談不上有什麼好的管理理念,學校還是能不斷髮展,隨著年齡逐漸偏大,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新不是那麼迫切,對自己也沒有什麼更高要求,認為只要教好書育好人就行。但此次參加清華學習班,真正感覺到自己的知識實在太少,而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在當今這個時代,僅憑現有的理論知識已遠遠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求了。特別是老師所講的那些課程內容與我們企業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所以,上課時我總是認真聽講、生怕漏聽了哪個環節而影響了學習,能夠認真做好課堂筆記,自覺遵守學習班制度,課後還和大家一起討論分析。在學習期間我曾想,學習永無止境,人不學習,如同朽木啊!今後一定要加強學習,業餘時間多看一些書籍,充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工作能力;

通過5天的所見所聞,拓展了眼界和思維。站在臨澤看生源,覺得教育教學還可以,自己也算是事業有成,幹勁少了,拼勁沒了,但是真真融入到清華的培訓中,通過和外面的教育家交談、聊天才知道自己不過是滄海一慄,我們的學校管理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簡單的教材重複。走出清華,回到學校,我將秉承“行勝於言”的校風,在工作中樹立“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作風,將所學的現代教育管理知識用到學校的規劃發展實際中,真正使自己在今後的工作歷程中成為一名實實在在的人民教育者。

通過學習,堅定了幹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人生就一個小括號,人生的兩端就是括號的二個弧線段,人生的經歷就是括號當中的內容,也就在這填充括號的人生歷程中,我們肩負的是社會責任,不僅僅是自己,我們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也不能把自己看的與別人沒關係。當前,我縣教育事業正推向全省教育事業發展前段,在縣委政府和教育局領導正確指引下,學校有一個長期發展規劃。我們一定要把握國家政策走向,勤溝通、多交流,人才隊伍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政策向中西部傾斜的有利時機,接觸政府支援學校教育優先發展條件,發展壯大學校辦學規模,走自己的路讓社會認同,不要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遇事,不要硬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改變不了自己可以改變對事情的看法。帶頭構建和諧、平安校園。心態決定思維,思維決定出路,爭取在人生的括號中填充更多的內容。

這次學習對我本人觸動頗深,感嘆知名學府老師的學識之淵博和治學嚴謹的同時,自己各方面的差距及缺陷更加明顯,此次學習機會之寶貴難以言表,我將以此為起點,用激動→心動→行動,理清發展思路,堅定發展信心,爭取幫助校長使學校有一個大的發展和變化。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7

按照組織的安排,我參加了這次“清華大學——國土資源局幹部能力提升高階研修班”的學習,與全體學員一起,懷著從未有過的激動心情,走進了一流學府。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時間,但通過聆聽那些學術大師的生動授課和名家前沿的理論成果,使我體會深刻、受益匪淺。

一、昇華了思維理念

這次學習培訓的授課老師,分別是來自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的資深博導教授和國內名家大師,他們個個知識淵博,對自己從事的研究都有獨到的分析和精闢的見解,他們精彩的講解不時閃爍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維理念不斷地受到新的衝擊,解開了許多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比如周士淵老師的《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與陽光心態》、劉旭濤老師的《政府績效管理與評估》、周培玉老師的《領導智慧與國學修養》、董曉宇老師的《領導力與執政新理念》、韓廷春老師的《當前巨集觀經濟形勢分析》以及周孝正老師的《當前社會矛盾與熱點問題分析》等課程都使我大受裨益,使我的思維理念得以躍上了一個新的層次。

二、拓寬了知識領域

這次學習培訓雖然時間不長,但課程安排科學合理,內容豐富,資訊量大,涉及巨集觀經濟、國學、領導幹部能力建設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這對於我們這些長期在地方工作的人來說,的確是一次高層次、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全新的知識拓展機會。通過聆聽資深博導教授、名家大師們的精心授課,不管是從理論到實際,還是從耳聞到目睹,無不使我們眼界大開,受益匪淺。

三、提升了能力境界

學校給我們培訓班安排了六個專題講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從時代發展的最前沿,從不同的學科領域、不同的觀察角度出發,給我們帶來了一場提升綜合能力的盛宴。特別是那些滿腹經綸的專家教授,他們的講解生動有趣、旁徵博引,既有加強的理論指導,又有成功的實踐經驗;他們能抓住重點,層層剝開,讓人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他們的授課使我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從而使正確認識問題、科學分析問題、果斷應對問題的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

總之這次來清華學習體會很多,收穫很大。我將把在清華的學習當作新的起點,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工作、學習,並把清華精神帶到今後的工作中,求真務實,崇尚實幹,立足本職,勇於開拓,大膽創新,為實現國土資源管理的目標,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8

清華大學是全國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學府之一,能在這所百年名校參加領導幹部培訓班,我倍感榮幸,倍加珍惜。行前,我曾跟領導說:“出門旅遊我可以放棄,但到清華學習我不願放棄,因為這很可能是我一生中接觸最高學府的唯一機會”。更令人難忘的是,在清華學習期間,我接到通知,經過筆試、面試、體檢、政審,我將調到省委辦公廳工作,由此我對清華的感情自然又深了一層。清華大學的短暫學習,受益非淺、體會頗多,是我一生中難得的財富,也對我在新單位新崗位、開展新工作注入新能量。

清華大學果然與眾不同,名不虛傳。在這裡,沒有枯燥、呆板的教學,更多地感受到清華的人文氛圍、深厚的道德底蘊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報國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特別是崔國文教授激情澎湃的開學典禮講話,使我深入思考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做人與做官、奉獻與索取的關係;專家學者的上課,或諄諄教導,或啟發引導,都使我強烈地感受到時代的腳步、知識的樂趣;古色古香的建築、單純的校園生活、學生們的笑聲,又使我尋找到青春和活力。參加工作十幾年的我,重回校園,在這短暫的十幾天裡,真正懂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含義。

我是抱著學習“充電”的態度,來到清華學習的。這些日子以來,我認真聽、仔細記、靜心思,收穫很大。主要體現在“長、寬、高”三個方面:

一、“長”,就是增長了知識,有助克服“本領恐慌”

平時自己忙於工作,時常感到“知識短缺”、“本領恐慌”,力不從心。這次到清華,聆聽中國最高權威學術專家的講座,增長了知識,見識了“世界”。一是增長科學管理知識。管理出生產力,管理也出凝聚力。管理是一門大學問,溝通與協調是管理的核心環節。通過學習,使我係統瞭解了公共管理、依法管理、應急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不少是我以前未知的。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彭向剛教授在《領導者科學與藝術》中,把“東北二人傳”的語言藝術引入課堂教學,通俗易懂地闡述了領導者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對我們基層同志進一步提高科學執政、依法執政、民主執政水平很有幫助。二是增長現代經濟知識。比如,《中國巨集觀經濟分析》一課,專家用了大量資料和事例,說明中國經濟執行與國外的聯絡和區別,說明中國再也不能延續“資源換增長”傳統方式,而要利用巨集觀調控“倒逼”機制,加快經濟轉型發展,不斷增強經濟整體實力、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再如《紡織品進出口貿易現狀》一課,對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掩蓋下的貿易摩擦作了深入淺出地分析,使我們進一步增強了推進開放型經濟轉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三是增長構建和諧人際知識。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會人。作為領導者,工作物件就是“人”。記得美國著名學者卡耐基說過,“一個人事業的成功,三分靠個人努力,七分靠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句話雖然有所偏頗,但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構建良好人際關係的極端重要性。我們必須善於“換位思考”,運用鼓勵激勵、聯絡聯誼、真心真誠等辦法,溝通上下,協調左右,統籌內外,以良好的人際關係,著力營造和諧環境。這對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促進各項任務落實十分有用。

二、“寬”,就是拓寬了視野,有利走出“象牙小塔”

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眼界決定未來”。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多走多跑,這對開展十分有利,對事業發展也是受益無窮由於工作性質原因,我長期在辦公室寫材料,很少接觸外面世界。這次學習,使我拓寬了視野,開闊了眼界,等同於走出“象牙塔”。一是內容廣。這次培訓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建設各個方面,涉及到國內、國際形勢分析,既有巨集觀層面,又微觀分析,結合了專家們平時所見所聞所思,對我們自然很有啟發,彌補了很多方面的不足。二是聯絡緊。這次培訓,既有理論教育也有實地參觀考察,十分貼近基層工作實際,比如李虹教授《壓力管理與心理調適》,從心理、生理角度,提出“淡定積極”的觀點,闡明“以入世的努力,出世的心態,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道理,對人生具有啟迪。三是感悟深。清華課程形散但神不散,學到知識的奧妙,是我從未有過的。在課堂上,我更多的的是思考、薰陶和感悟,是思維習慣。思維是“道”,其餘是“器”,這次學習,我既“練器”,更是“修道”。通過學習,我認為,一個人千萬不要糾纏於小事上,不要沉迷於溫柔鄉,更不要陶醉於現狀,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

三、“高”,就是提升了素質,有力激發“心靈火花”

這次培訓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突出在職繼續教育這個主題,突出領導幹部這個物件,突出科學藝術這個方法。特別是通過學習《領導者科學與藝術》、《領導幹部壓力管理》、《領導者語言藝術》、《政務禮儀》等,第一次對“領導者”這個耳熟能詳的概念有了系統的理性認識,提升了素質,提高了境界。“一朵浪花融入大海便不會泯滅,一顆玉石打磨愈久便光華愈燦”。我認為,領導者是一個普通人,來源於群眾,是群眾利益的代表,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領導者又不是一個普通人,對自身素質、能力水平的要求要更高;領導者的產生,是由自身努力、歷史機遇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但關鍵是由其自身的精神境界決定的,一個高層次、受人尊重的領導者,必定是一個境界高、修養好的同志。某種程度上說,境界越高,職位也就越高,群眾的認可度也越大。當然,境界的提升,要靠學習、靠實踐、靠自己的感悟。所以,通過學習,我進一步堅定了做一個用心幹事的人一個純粹的人的信心和決心。這或許是我這次學習培訓的最大收穫吧。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9

按照市委組織部的安排,我懷著從未有過的激動心情,走進了令當代學子魂牽夢繞的一流學府———清華大學,參加了“清華大學—武威市中青年幹部高階研修班”學習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8天時間,但通過體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汲取名校豐富的知識營養,使我體會深刻、受益匪淺。

初識清華大學

清華園位於京西北,北四環路與圓明園路交匯處,向南步行10分鐘,是全國另一知名學府—北京大學;向西步行15分鐘,是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歷史記載,明朝時這一帶是一片園林區,清華園原是圓明園的一部分。

清華園裡處處都是文明的氣息。無論是在教學區,還是在生活區,時時都是寧靜祥和,井然有序。清華校園很大,初來幾天不識路,總會有人熱情地為你指路。遇到年少的清華學子,總是把我們尊稱為“老師”,儘管心裡有點虛,但面子上還是蠻受用。在食堂就餐,儘管偌大的餐廳高峰時有幾千人同時進餐,但從不喧譁,且整潔、有序。在課堂上,如果同學們偶有倦意,教授們馬上會講個小笑話,播個多媒體短片,或者玩個小遊戲,既為你提神,又讓你受到啟迪。可以說,清華園裡這樣一種文明的氣息、一種人文關懷,會讓你時時感到溫暖,受到教益與啟迪。

啟用固有思維

這次學習培訓的授課老師,分別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與科研機構,他們個個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理論精深,每個人對自己從事的研究都有獨到的分析和精闢的見解,他們精彩的講解不時閃爍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想觀念不斷地受到新的衝擊,從而進一步理清了思想認識上的誤區,解開了許多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時時讓我有茅塞頓開的感覺,享受豁然開朗的喜悅。

提升能力境界

這次學習培訓雖然時間不長,但課程安排科學合理,內容豐富,資訊量大,涉及巨集觀經濟、招商引資、城市化和城市規劃資訊化管理、現代服務業、新聞媒體和危機公關、領導幹部能力建設、科學發展觀、黨建工作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這對於我們這些長期在基層工作的中青年幹部來說,特別是對於教育管理者的我的確是一次高層次、系統化的理論學習和全新的知識拓展機會。通過聆聽資深博導教授、名家大師們的精心授課,不管是從理論到實際,還是從耳聞到目睹,無不使我眼界大開,受益匪淺。9個專題講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從時代發展的最前沿,從不同的學科領域、不同的觀察角度出發,給我們帶來了一場提升領導綜合能力的盛宴。特別是那些滿腹經綸、博古通今的專家教授,他們的講解生動有趣、旁徵博引,既有很強的理論指導,又有成功的實踐經驗;他們能抓住重點,層層剖析,讓人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他們的授課使我掌握了更多的領導技能,從而使正確認識問題、科學分析問題、果斷應對問題的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

傳承清華精神

學習期間,我們深深感受到,無論是坐在安靜的課堂還是徜徉在美麗的校園,所到之處無不滲透和折射著濃濃的清華文化和清華精神;不管是聆聽教授們授課還是路遇行色匆匆的學子,無不體現著清華人的嚴謹和一絲不苟的治學精神。“清芬挺秀、華夏增輝”的清華風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百年校訓、“行勝於言”的清華校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無不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清華人”成為國家棟梁,社會英才。清華人之所以長期蜚聲中外,就是在於這不竭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精神。我想這便是清華魅力所在,給人以心靈的震撼,給人以行動的力量,給人以前進的勇氣,給人以成功的信心。對我工作的啟迪主要有:一是工作中要有激情與思想。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做到激情不老,務實肯幹,積極進取,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長點,並以自己的成長影響周圍你我他。二是提升學校管理水平。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和聲音表達自己的理念,與全校師生共同開啟學校美好遠景,提升感召力。把握機遇,質疑現狀,促進合作團結,更新學校。關注收穫,培養後繼人才。三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四是建設健康校園文化。文化是無形的,形成良好的學校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良好的學校文化比說教更有效。校園富有朝氣,讓教職工有充分的更高的期望,改變學校面貌,改變其價值追求,改變一個學生更高的理想和人生目標。讓師生更添智慧,適應學生,學生才能適應教育,適合學生的教育更會符合目標性,符合規律性。學校更具美感,員工非常和諧,即善待師生,崇尚寬容,善於妥協,學會善待,追求高尚,淡薄名利。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今年三月中旬,我參加了區委組織部舉辦的領導力提升公共管理高階研修班,在清華大學紫荊管理培訓中心學習。初春的北京暖意融融,在清華園溫暖的懷抱裡,我沉浸在老師們精彩的講解中,思想上受到了強烈振憾,理念上有了全面的更新,知識又得到了充實提高,清華園的日子令人難忘、讓我感受頗多。

(一)收穫知識,推動學習

清華大學治學嚴謹、學風濃郁,我深深感受到了水木清華獨特的精神魅力。在一週的時間裡,我認真參加了全部課程的學習,9位著名專家學者精彩講授了《服務業、服務貿易、服務外包》、《政務禮儀與交往藝術》、《領導者管理與媒體應對》、《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溝通協調與衝突管理》、《金融熱點問題評析》、《塑造陽光心態與壓力管理》、《現代領導者素質、能力與藝術》、《領導科學與藝術》等課程,還利用晚上休息時間聽了民政部王振耀司長的專題報告《汶川大地震災害救援與轉型中的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應該說每一節課都非常精彩,收穫很大。自己的缺欠之處顯而易見,更激發了我的學習熱情。為更好地消化吸收學習內容,我自費購買了《陽光心態燦爛人生》、《衝突管理》等書籍,瀏覽孫鍵升老師的部落格,訂購了英文版手機彩信《中國日報》,我真正感受到學海無涯,其樂無窮。

(二)體味刻苦,感受奉獻

培訓中同學們克服了工作、生活方面的各種困難,過得充實而又快樂。我們每天揹著書包,騎著自行車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間奔忙,吃完晚餐已是夜色朦朦,同學們還抓緊時間看講義、記筆記,討論相關問題,同學們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刻苦的學習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學習效果如此之好。同時我忘不了老師們殫精竭慮,誨人不倦的辛勤勞動,為使我們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孫健升、田兆陽等老師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在教室外向同學們講授知識,董關鵬、董明老師講課時語速較快,就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多講些知識,老師們的敬業奉獻精神更激勵了我刻苦學習。

(三)擴大視野,拓展思路

雖然這次培訓的學習是辛苦的,但是回味其中的過程是快樂的;雖然時間是短暫的,但是帶給我的啟發是巨大的。這次培訓內容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並且大都是我知識結構上的薄弱環節,通過學習使我有機會接觸到政治、經濟、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最新的理論成果,在危機管理、應對媒體、領導能力、政務禮儀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認識,這些知識象新大陸一樣開擴了我的視野,啟發了我的思維。我參加工作以來幾乎一直從事事務性工作,實際操作多,巨集觀管理少,對工作的謀劃和設計重視不足、思考不夠,這樣肯定不利於工作思路的創新和工作局面的開展。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改變觀念,尺度把握人生,通過清華培訓我要努力在更高的層面上、用更全的視角去分析情況、解決問題,謀劃思路,更好地完成好本職工作,努力實現人口計生工作的創新突破,努力做到思想更成熟、工作更積極、言行更穩健。這是我的努力方向,我雖未必做好,但我已經知道如何去努力。

(四)加強交流,收穫友誼

參加研修培訓的58名學員來自全區不同部門和單位,大家所處的崗位不同,從事工作的內容各異,如果沒有這次培訓,鎮街和檢法兩院的幾位同志可能無緣相識,他們中不乏相關領域的行家裡手,真可謂“群英薈萃”,與他們的交流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和啟發,讓我受益匪淺。雖然大家的經歷不同,但都赤誠相待,盡力將自己最熱情、最精彩的一面展現給大家。同學之間由陌生到相識、到相知、到親密無間的同學和良師益友。學習和生活中大家相互幫助,一次次集體活動大家都積極參加,體現出我們是一個團結奮進的團體。收穫知識的同時,我們也收穫了友誼。知識雖然難得,友誼更為可貴。

清華大學的學習雖然已經結束,我會自覺地把學習堅持下去,不斷完善提升自己的素質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已經根植於我的靈魂深處,行勝於言,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當嚴謹、勤奮、求實、創新,我當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20xx年10月10——21日,我有幸參加了局組織人事處組織的清華大學培訓。清華大學是我國著名高等學府之一,也是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這所百年名校參加培訓學習,我倍感榮幸。同時也感謝領導給予我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訓時間雖短,但課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每節課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華。短短的幾天培訓,讓我獲得了一身難得的知識財富,真是受益非淺,體會頗多。

十月的北京,秋高氣爽,楓葉飄飄。亮麗多彩的生活是不施粉黛的素顏,秋之魅力,是充盈著淡藍色的寧靜。金黃的樹葉,灑落一地的斑斕,時光煙雨蘸著秋之韻味掠過我的眉眼。秋風卷著我的衣襟把我帶進了風景如畫的清華校園。

清華校園,美麗而歷史悠久。走進校園就感受到了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圍和獨特的魅力與底蘊。學校一直秉承“中西融合、古今貫通”的理念,“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始終引領學生們走“愛國、成才、奉獻”的道路,為祖國的強盛、建設和發展輸送了大批的領導和優秀人才。校園內綠茵草草,樹木成蔭,湖光山色,景色別緻優雅。不同時代的建築物購成了獨具風格的建築群落,為師生們創造了優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這次培訓吃、住、學習都在清華園。喜歡起早床的我,每天迎著黎明前的第一縷薯光,吸收新鮮的空氣在清華園裡跑跑步、打打太極。用完早餐後就靜心地聽課。“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所以我緊緊抓住培訓這個機會給自己洗洗腦,充充電,增長知識財富。給我們講課的有清華、北大、國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行政學院、國家行政學院、中央黨校等10多所高校的資深教授。分別給我們講授了《領導幹部壓力管理》、《當前巨集觀經濟分析》、《規劃與民生問題》、《影響力和執行力》、《我國周邊安全形勢分析》、《依法行政與突發事件應對》、《公共服務前沿探求》、《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以及《走進音樂世界》等10餘堂課。教授們個個滿腹經綸,學識淵博。每位教授談吐風趣幽默、警句名言、歷史典故讓學員們掌聲笑聲接連而致。在聽課中同學們對老師心懷一份敬仰,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誠;同學們感受老師誠摯的智慧和知識的傳遞,凝聚的思想於此起彼伏聲中豁然收成,如行雲流水,徜徉沉浸。北京行政學院教授兼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授董曉宇,在講《公共服務前沿探求》課時,演講形象之精彩,語言之豐富,排比、對比句接連不斷,甚至把山東快書的表演形式都搬上了講臺。講課內容豐富。在開啟我們心智的同時,思想和智慧都得到了交流和碰撞。這次培訓學習每天都有新的收穫。

聽了楊照南教授的《當前巨集觀經濟分析》進一步認識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知道了當前經濟波動的主要表現和原因以及國民經濟執行成本非完整化的五個方面,從生產與消費領域看中國自身的問題。

聽了傅思明教授的《依法行政與突發事件應對》使我們進一步明確政府為什麼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通過突發事件案例分析,使我們懂得了依法行政是安全從政的前提條件。

聽了楊陽教授的《我國周邊安全形勢分析》才知道我國現階段面臨著朝核危機問題;釣魚島主權爭端問題;中印邊界問題;南海權益爭端問題等諸多不安全因素,美國在亞太地區對我國形成U型合圍之勢。為了保障我國周邊安全環境,還需要貫徹周邊外交方針,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建設強大的國防力量。

10多位專家教授從經濟理論到政治文明,從社會管理到執行能力,從當前形勢剖析到前景展望,深邃的理論、前沿的研究、管理的創新在大師們或凝重或幽默或儒雅的講解中,有如陽光雨露、和風細雨,滋潤我的心田、陶冶我的情操、淨化我的心靈、開闊我的視野、開啟我的心智,理論與實踐的火花在腦中碰撞,實實在在的讓我領略了授課大師的風采。給我們傳遞了最新的資訊和知識。

特別是聽取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巨集教授的《走進音樂世界》一堂課後,讓我深刻認識到音樂是一種難以形容的語言----它越過了正常的邏輯思維,直接向人們的心靈傾訴;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它雖然不像文學、戲劇那樣內涵明確,讓人能有具體的理解,但經典音樂一般都具有豐富的內涵,我們能從中獲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悅和思想上的提升。欣賞這樣的音樂能夠提高人的審美品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養人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形象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有助於培養高素質人才。列夫.托爾斯泰這樣說過:音樂使我忘卻自我,忘卻自己的真實處境,它把我帶往另一種不屬於自己的情景:在音樂的作用下,我覺得我感到了本來沒有感到的東西;我理解了本來沒有理解的道理;我能體會本來不能體會的一切。如果我們用這種心境去面對自己的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運用在實際工作中激發自己的靈感。應該會有很好的收穫吧!我彷彿覺得優美的音樂旋律隨時在我身體裡流淌,淋漓盡致地讓我體會到身心的愉悅和工作的輕鬆。音樂帶給我無比快樂和喜悅!也是減輕我工作壓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最後,我要用清華的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激勵自己,用學到的新理論知識滲透於今後的工作中去,把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不知道我這篇心得是唐代詩人李端筆下的“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還是劉長卿筆下的“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只有閱讀者自己去評定吧!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7月14日,青島外事學校以及貴州安順學校的部分領導和老師們一行40多人在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聆聽了全國知名創客專家高雲峰教授的《創客與STEAM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現場報告。

高教授知識豐富、思維活躍、創新力強,而且對學員關懷備至、親和力十足。他的報告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創客教育的特點和卡魅實驗室及作品。在這一部分中,高教授為老師們講解了“群體創新空間”——它首先表現為一個物理空間,以群體參與創新活動為特徵,提供材料、裝置和設施,並具備社交功能的物理空間,在這裡學生可以把最初的想法變為最終的作品,還為老師們講解了“群體創新學習模型”的特點,從中老師們瞭解到:群體創新空間所包含的學習理論、合理的空間佈局、給初學者的課程、專案和培訓以及卡魅實驗室和作品介紹。

在第二部分中,高教授為老師們介紹了STEAM教育的內涵以及特徵,從中老師們學習到:STEAM教育是一種通過融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內容指引教學和學習的途徑和方法,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此外,高教授還談了創客文化與STEAM教育的異同及借鑑,並舉了他指導中學生設計“無輪小車”的例子。

第三部分高教授列舉了他先後與中央電視臺《異想天開》、《我愛發明》、《原來如此》以及北京電視臺等多省市電視臺合作並策劃設計的數百個力學科普實驗活動,例如紙橋過車和手機吊冰箱等真實情景下的大型挑戰活動。而這些活動涉及了多學科的知識,有利於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更有利於學生情感的培養。

最後老師們現場體驗了創客課程,親自動手,在溫馨融洽的氣氛中完成了第一天的培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此次培訓,老師們開拓了視野,更新了觀念,提升了素養,尤其對創客教育和STEAM教育有了更全新的理解和體驗,為拓寬職業教育的發展空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清華大學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回顧在清華大學培訓班學習,有著無比的感動和體會,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心聲。感謝清華培訓班創造的良好學習條件,感謝清華大學安排的老師帶給學員們的精彩授課,難以忘記在清華大學裡的溫暖,它將永遠烙印在我腦海裡。

第一,清華的儒家教育,讓我深受薰陶。走進清華大學的正門,迎面而視的便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幾個大字,它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取自《周易》“天行健,自強不息,地勢坤,厚德載物”,啟發我們應剛毅堅卓,憤發圖強,增厚美德,容載萬物。每天上課之前朗讀《道德經》中精彩語句,雖然精而短,啟發我們應注重協調,善於溝通,寬容包含,苦幹實幹,發揮整體效益。利用休閒時間,遊覽了清華園、二校門、日晷、清華學堂、水木清華、自清亭、聞亭、建築館等景點,處處體現儒家學說,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裡,體會了歷史的使命、學習的責任、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第二,清華授課層次高,讓我們在高階學習中增長了才幹。清華大學培訓班的老師講課精彩無比,見解深刻獨到,| 清華大學培訓班 |分析全面系統,授課深入淺出,給我們啟示啟迪,讓我們堅定了理想信念,開闊了眼界視野,豐富了閱歷知識,培養了實幹作風,增強了操作能力。

第三,清華大學安排聯歡晚會,讓我們在遠離家鄉時感受了節日的溫暖。每逢佳節倍思親,清華大學培訓班傾注了大量精力,充分考慮學員學習、活動、生活上精密佈置,精心安排了聯歡晚會,培訓班學員與清華大學教職工歡聚一堂,歡聲笑語,增加節日歡樂氛圍。

在清華學習的時間不長,我的思維方式和觀念都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更新。

提境界須開眼界。偉大的事業需要崇高的境界,偉大的實踐需要寬廣的眼界。來到清華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境界是一種理想、一種精神、一種胸懷,清華大學的境界就體現在這所百年名校放眼世界的戰略思維、洞察未來的深邃眼光、統攬全域性的寬闊視野。我們要珍視在清華的學習機會,不斷開闊眼界,汲取知識養分,提高理論素養,提升思想境界,接受人生洗禮。

求進步須走正步。是非明於知理,境界升於自省,名節源於修養,腐敗止於正氣。通過在清華大學的學習,進一步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修正了事業的航程。也讓我感到,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必須始終堅持以科學的思想引領正確的航向,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特別是要做到“五個不”: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做“糊塗人”;始終保持群眾情懷,不做“紈絝男”;始終秉承行勝於言,不做“旁觀者”;始終注重提升素質,不做“門外漢”;始終加強人格修養,不做“迷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