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研室主任暨網路教研現場會經驗交流材料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9.96K

教育資訊化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大趨勢。發展資訊科技教育,積極推進教育資訊化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要內容。教育資訊化背景下的網路教研,它以多主體、跨時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和優勢,對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構建新型教研文化和課程文化、全面建設學習型學校,有著深刻的內在價值和長遠意義。

教研室主任暨網路教研現場會經驗交流材料

眉縣現有人口30萬,總面積852平方公里。全縣中國小81所,在校學生48654人,教師3408人,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4所,全縣中國小裝備計算機5200臺,多媒體教室200個,網站35個,資源庫容量8t,中學及中心國小實現 10m光纖接入網際網路,其餘學校均實現寬頻接入網際網路。

近年來,我縣以實現縣域教育現代化為總體目標,按照教體局“提高教育質量、提升教育內涵、提煉教育文化、提振教育精神”的工作思路,堅持以生態創生教育理念為引領,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重點,按照“研修、研訓、研習齊創新,學校、教師、學生同成長”的教研理念,積極實施“教育專網建設”和“遠端教育”兩個工程,堅持網路教研,努力實現“立足教學實際、立足一線教師,立足教研實效”的網路教研目標,探索出了“人人都是新課程改革的培訓者”、“人人都是教育資源建設者”網路教研新策略,開發出了“專業網站、學科主頁、區域教研網”三大網路教研群落,形成了“學科學習網站、網上論壇、qq學科群、電子郵件、教育部落格圈”五種網路教研方式,全面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整合應用,拓寬和拓展了教育科研的空間和手段,促進了教育內涵的提升和發展。

一、堅持生態創生教育理念引領,創新縣域教育教學管理網路教研新機制

1、進一步強化網路教研意識,探索建構“資源化網路運用”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

縣域教育可持續發展和均衡發展是我縣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當前,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教育結構佈局調整的不斷髮展,我縣區域之間、校域之間、學段之間的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不平衡現象較為突出,重組、挖掘、優化優質教育資源已成為我縣提升教育內涵、整體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準和品位的迫切問題,這也是我縣教育科研必須直面的熱點、難點課題。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我們按照:打破一個堡壘(教育資源界別性堡壘)、突出一個重心(優質教育資源配置網路化重心)、實現兩個轉變(區域教學管理質量觀和整體教學質量管理觀)、促進三個提高(教師資源應用水平的提高、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程度的提高、區域整體教學質量管理的提高)的基本思路,確立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校為本、校際聯動、區域推進、整體發展”的網路教研管理工作策略,實施了“以眉縣教育網站為平臺、以學校網站為輻射、以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交流為主線、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目標、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的網路教研機制,逐步形成了“教育教學管理資源化網路運用”的現代化教研格局,實現了常規管理網路化、教研管理資訊化、質量管理科學化,促進了全縣教育教學管理的整體提高和均衡發展。自2011年起,逐年開展了“‘三分管理’模式校長論壇”、“需求管理與人本管理專題講座”、“學校科學質量管理熱線討論”等網路教研活動。2011年3月,我縣教研室應邀參加了陝西省基礎教育工作年會,並做了題為《依託網路技術,創新教研機制》的專題發言,我縣的經驗和做法向全省交流推介。

2、以眉縣教育資訊網站為平臺,以區域教研網路群為支撐,拓展“三區四級一網路”區域化管理教研空間。

“三區四級一網路”是我縣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的網路資源化教育教學管理的基本協作模式。“三區”是指全縣按高中招生範圍劃分為三大區域,“四級”是高中—國中—中心國小—村小,以高中帶動國中,以國中帶動鄉鎮中心校,以鄉鎮中心校輻射所有村小,“一網路”是以眉縣資訊中心為平臺輻射的管理網路。為進一步發揮網路資源和網路技術在“三區四級一網路”聯片協作管理機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積極完善網路環境下的教研制度建設,我們利用眉縣教育資訊入口網站,定期推介全國教學管理、教育科研、教師培養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通報學校、鄉鎮教委教育教學管理動態,積極引導基層學校和教師參與教育教學管理熱點難點問題的大討論;三所高中龍頭校依託校園網站,和片區內的國中和國小開展了“生源所在地學校教學問題會診”“網上主題式教研”“學科會診指導”等遠端研訓活動;城關二中、金渠中學、槐芽國中三所平臺校,通過“網上送教下鄉”“學科網上幫扶”等積極發揮驅動作用;中心國小通過“網上示範課”“網上協作研討”“網路專題討論”發揮輻射作用。同時,我們還堅持常規教研活動與網路教研活動相結合,以問題驅動帶動“教、研、修”一體化,逐步形成區域管理下的優質教育資源共同培植、優質資源共享、教育教學質量共同提高的研訓目的,促進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良性發展、高效發展。

3、依託縣、校兩級教育網站,積極開展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學評價機制改革。

教育教學評價是教育改革的“瓶頸”和新課程改革的支撐點。“三級五維”和 “1234展”評價機制是我縣教師和學生髮展性評價改革的新舉措。教師“三級五維”評價中的“三級”是指評價三個層次,“五維”是指評價的五個基本要素;學生“1234展”評價中的“1”是指學生髮展為中心,“2”是優秀性學習組織和學科特優生兩種評選,“3”是指三種考試和考察相結合的模式。“4”是四種基本評價方法,“展”是指展示性評價。為了深化“三級五維”評價改革,我們充分利用縣級和校級教育網站,重點對“教師鑑定性評價、校級診斷性評價、縣級展示性評價”中出現的傾向性問題,通過“網路會診”“專家指導”等欄目形式及時糾正和引導,凸現評價的透明性、客觀性、公正性;在學生“1234展”評價機制執行中,通過縣教育入口網站、校園網開展“學科標兵、實踐能手、藝體之星”兩級評選,中國小學生“我學習、我成長、我快樂”學習經驗交流等活動,積極引導學生改革學習方式、參與校園生活、發展張揚特長、激發學習潛能。

4、舉辦網上課改沙龍,實現課程資源共享,拓寬校本課程建設渠道和領域。

創造性的開發校本課程,是我縣三級課程建設的基本做法。我們按照“資源論證——專案確定——任務分解——資料收集——網路交流——專家審定——形成成果”的思路,通過定期舉辦“網上課改沙龍”,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基於網路的校本課程多元化、開放性、立體式建設開發,促使教師的新課程改革的課程觀、教材觀、教學觀、評價觀等,實現了根本性的轉變,拓寬拓展了校本課程建設的視野和領域。幾年來,我縣先後開發出了《太白山風光》《獼猴桃栽培實用技術》《青銅器鑑賞》《張載與關學》《扶眉戰役英雄事蹟》《名將白起》《共和國上將—李達》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有力地推進了新課程改革。

二、以資源應用和資源整合為切入點,積極推廣“三四四”教學模式,全面改革課堂教學

1、整合教育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建構高效課堂。

“重組知識、創新課堂、再造課程”是我縣實施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策略,“三四四”教學模式是我縣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基本正規化。在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倡導教師以“三四四”教學模式為正規化,積極構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注重課程的揉合與資源的重組、問題的生成與預設、學科課程與資訊科技的整合,實現高效化、課標化的課堂教學。為了促進有效教學的實施,我們依託眉縣教育資訊網,先後實施了“三四四教學模式推廣年”、“教學資源應用年”、“有效教學深化年”等主題活動,開闢了“教學資源重組與高效課堂建構”、“課堂教學設計與網路資源的應用”、“教學資源低效化問題會診”等專題欄目;充分利用“班班通”優勢,將優秀的教學課例實錄、生動直觀的影像資料、圖文並茂的優秀課件等資源引入課堂,實現優質資源共享。通過這些網路手段,使具有引領作用的教研活動能夠介入教學全程,貫穿在教師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實施和教學反思的各個環節,極大地增強了教師參與教研的自主性、迴應解決問題的及時性和實現互動交流的廣泛性。目前,一個整合教育資源、構建高效課堂的改革熱潮正在我縣如火如荼的開展。

2、以“三級”教育資源庫建設為依託,努力實現“三位一體”課堂教學改革研訓態勢。

開發課程資源、遠教資源、學生資源、教師資源、管理資源等教育因子,建立縣、鄉校、個人“三級”教育資源庫,是我縣實現研訓、研修、研習“三位一體”的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研訓的基本做法。從XX年起,我們把本地資源開發以及遠端資源本地化改造作為建設具有縣域特色的“三級”資源庫重點工作,按照“縣室統籌---學科負責---學校實施---任務驅動---人人蔘與---團隊協作---形成成果---資源共享”的研訓流程,大規模組織教師開展遠端教育學科教學應用案例編寫,蒐集、整理和開發教學新資源,全縣共編寫、收集包括幼教、國小、國中、高中四個學段1800多個教學案例,充實到資源管理系統中。同時,通過眉縣教育資源平臺、教研員學科網頁和學校網站等網路途徑下傳,使這些具有濃烈的本土化教學資源,共享到每個學校、每一名教師、每一節課堂。2011年,我縣承擔的《農遠工程教育衛星教學資源的應用及本土化二次開發》國家課題,獲國家級優秀獎;在首屆“全國教育入口網站”評比中,我縣教育資訊網獲國家級優秀獎。

3、設立名師網上工作室,發揮名師及首席學科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

名師和首席教師在教師培養過程中起著示範、榜樣、引領作用。我們定期錄製名師、首席學科教師課堂教學實錄,利用眉縣教育網定期播放,組織網上點評;成立網上名師、首席學科教師工作室,通過答疑、點評、交流、論壇等方式,實現名師優質資源共享。

三、搭建網路教研平臺,深化“雙高雙名”教師培養工程,引領縣域教師專業化發展

1、 建章立制,打造資訊化、現代化教研平臺。

制度保障、硬體建設是網路教研的正常開展的基礎。在實踐中,我們依託天網、地網、人網(教育都會網路、農遠工程、網際網路),形成縣域網路教研新平臺。今年。制定並實施了《眉縣教育資訊化“十二五”發展五年規劃》,建立健全了《眉縣教育資訊平臺使用者實名註冊制度》《學校網站資訊釋出制度》《學科核心組工作例會制度》《網路集體研討制度》《教研員網路教研聯絡制度》等制度,組成縣、鄉、校三級網路教研骨幹管理團隊,從制度上保準了網路教研常態化、全員化。

2、拓寬網路教研空間,豐富網路教研手段,全面深化“雙高雙名”教師培養工程。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學校發展的決定力量。從XX年起,我縣啟動了為期五年的“雙高雙名”教師培養工程,著力造就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和一支高素質的校長管理隊伍,樹立一批縣域“名師、名校長”。在工程實施中,每年的5月份組織全程式賽教、7月份進行教育科研成果評選、10月份進行教師網路教研校本研訓團體對抗賽、11月份進行教師教學和校長教育管理實踐反思競賽、12月份開展教師資源庫評比等系列活動。為了深化“雙高雙名工程”,我縣通過教育資訊網中的網路課堂、精彩視訊、教育科研、學科教學、課程改革等欄目,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支援。建立眉縣教育部落格圈(管理層、教師),推薦學科教改前沿文章、精品教育論著研讀、學科教學策略、教學案例引領、問題剖析等內容,為教師提供專業引領。全縣建立學科互動交流qq群13個,進行教研專題討論,教學反思、課堂困惑等交流指導活動,真正建立了一個相互交流,相互點評,相互研討,共同提高的實時交流平臺。逐步配置視訊交流平臺,積極探索實時視訊互動、協作教研活動,提高了教研的實效性。教研室主任的“一個縣區教研室主任的部落格”發表教育教研博文420餘篇,訪問人數達15萬人,成為我縣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領軍人。2011年,在全國首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評選”中,我縣《縣域“雙高雙名”教師培養工程的實踐與探索》獲國家級三等獎。

3、積極落實“教師人人都是培訓者、人人都是教育資源建設者”策略,豐富網路教研內涵。

“教師人人都是培訓者、人人都是教育資源建設者”是我縣深化網路化校本教研的新策略,它賦予網路校本研訓新的內涵,為校本教研由理論走向實踐、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個體化走向群體化找到了抓手。在實施中,構建了備課組、教研組、學校三級網路培訓組織機制,開展了網路個人反思、案例研討、課改沙龍、說課評課、專家引領等活動,落實了教師網路研訓“八個一”基本要求,探索出了“課題提出與論證—課題分解與演講者確立—資料收集與課題研究——論壇的組織與實施——課題成果與資源庫的形成”的教師網路研訓模式。

4、實施專家引領,把握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

網路跨時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專家、教研員與教師只能小範圍、短時間互動的侷限,大大放大了專家、教研員和骨幹校長教師的作用,使教研的全員參與、大範圍經常性交流變成了現實。我們利用網路,定期舉辦了“教研室主任論壇”“教研員專題輔導”“有效教學沙龍”等引領活動,使一線教師在更廣闊的範圍獲得了專家的專業支援、經驗的廣泛傳播、問題的多點求解、難題的集中攻關,整合並放大了教育資源效益,基本上解決了專業支援力量和教育資源的匱乏的矛盾問題。

四、打造網路研訓共同體,強勢推進“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課題研究,強力推進有效教學

1、利用資訊科技手段,優化教育科研方法,深化校本教研。

資訊化是目前教育科研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我們確立了“問題即課題、過程即研究、解決即成果”的“問題式”校本教研基本理念,落實了“人人有課題、校校有實驗、群體搞科研”的要求,堅持了“課題研究問題化、課題管理資訊化、成果轉化網路化”的教育科研方法,讓科研親近教學,讓網路服務科研。在課題研究中,我們充分利用資訊科技,創新研究手段,對“階段性研究內容的釋出、研究資料的統計分析、科研遠端協助、研究成果的推廣交流”實現網路化管理,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

2、強勢推進“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實驗研究,全面深化有效教學。

“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教改實驗是市教育局“十二五”期間推出的標誌性課題,是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建立特色學校,打造質量名校的戰略舉措。我縣把這一課題的研究作為全面推進縣域教育現代化、全面提升教育內涵、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突破口和切入點,確立為眉縣“十二五”教研規劃中的重點指令性課題,選定 6所市級、10所縣級指令性實驗基地校,確定20所學校為推廣指導性實驗基地校。為了加強實驗管理,我們成立了以縣教體局局長楊廣利任組長、副局長和教研室主任為副組長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實施了課題研究管理“一把手”第一責任制,課題實施主管教學校長和鄉鎮中心教研組長直接責任制;在課題的研究執行中,堅持做到“周有活動、月有安排、學中有評估、學末有驗收”;在眉縣教育門戶網逐周、逐月釋出交流實驗研究動態,定期組織開展實驗教師專題研討、校長實驗管理經驗交流、教研員課題網上遠端協助、實驗教師網上集體備課、實驗教師qq群交流、課題研究反思等網路研訓活動引導課題研究;學科教研員定期通過網路視訊會議系統跨區域實時對實驗研究中存在的困惑、問題交流研討、指導,即時矯正實驗研究中的盲點和誤區;對實驗研究中突出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網上組織精兵強將集體協作攻關,突出行動研究,凸顯重點課題研究的整體驅動作用和拉動效應,保證了實驗研究的正態良性運作。

3、充分發揮網路優勢,全面開展“教育科研成果轉化年”主題活動。

2011年,我縣實施了“教育科研成果轉化年”主題活動。我們確立了“強化一個意識(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的過程就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育教學內涵的過程)”、“立足兩個渠道(網路化推廣渠道、校本化實施渠道)”、“堅持三個提高(教師教育理念的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專業化發展的提高)”的主題年活動策略,充分發揮網路教研優勢,將生態創生教育理念系列化教育科研成果推廣到教育教學管理、課堂教學、教育評價、學生綜合學力提高等實踐中去,提升和發展了學校內涵。

4、立足論壇,實現同伴互助,打造高中教學管理和大學聯考復課工作的網路研訓共同體。

我們利用教育論壇引導教師積極參與高中新課程改革,熱點、難點問題的討論,先後組織了“選修課程的設定與開發”、“研究性學習的組織與評價”、“學生學分制實施與規範管理”等專題討論;在高三複課工作中,我們利用眉縣教育資訊網,及時釋出大學聯考最新資訊、各校復課動態、可望生轉化方案意見等資訊,調控復課程序,凸顯高三複課的實效性;同時,組織開展“高中教學公開周”“高三有效備課月”等大型研訓活動,鼓勵並引導教師通過論壇積極參與,群策群力,打造高中教師網路研訓共同體,確保年度大學聯考目標任務的達成。

五、充分發揮學生專題學習網站引領作用,創新“四自四組”機制,整體提高學生綜合學力

1、發揮學生專題學習網站作用,創造性落實“四自四組”。

“四自四組”學習機制是我縣全面落實“學生髮展為本”、改革學生學習方式、發展和張揚學生個性的基本學習機制。學科特優生質量是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和壯大學優生群體是我縣近年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們建立學生學習專題網站學生學習網站31個,開闢了“學科學法指導”“學科500強風采”“才藝展示連連看”“心理健康諮詢室”“體驗德育大課堂”“熱點知識輔導”等欄目,通過定期釋出優秀學習經驗和方法、眉縣學生學科500強網上投票評選、評選和表彰優秀學習型組織等活動,進一步深化“四自四組”機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壯大學優生和特長生群體。

2、藉助網路,積極促進學生特長髮展,加快學生學習知識的轉化與運用。

“班級授課打基礎、課外重組興趣組”是我縣倡導的學生特長培養和個性發展的基本思路。我們立足學生專題學習網站,在全縣四年級以上的學生中開展網路技術下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國小突出小收集、小飼養網上展示,國中突出學生小調查、社會實踐、社群服務活動網上評比,高中突出小課題研究網上釋出交流;在全縣積極開展以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為主的“五小”活動,為了確保科技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我們加大網上科技輔導培訓的工作力度,由縣室將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創新價值的科技創新動態以及課題向基層學校公佈,對學校科技創新活動進行引領,對科技作品進行網上展示評比。從1998年起,我縣連續12年舉辦了中國小生科技創新大賽,我縣學生作品屢次獲國家級大獎,連續12年位居全市前列,我縣教研室也多次獲國家級、省市級優秀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