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課堂教學感悟(精選23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2W

課堂教學感悟 篇1

課堂教學改革在我市試點學校已經開展了進兩年,我校也進行一年,可是對也這樣的教學模式,我還是存在的許多的疑惑和不解,不知道如何利用這樣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看不到改革成功的希望,對教學工作的開展感到困難重重。這次的教學培訓對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感想很深,體會很多,有了一定的收穫,受益匪淺。我認為要用高效課堂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必須做到:

課堂教學感悟(精選23篇)

一、教師要及時轉變教育教學的理念。

在集中培訓學習中,聽了好多現代教育數學理論,結合高效堂,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學習觀上,要以學生為本,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課程觀上,教學不再只是忠實地傳遞和接受的過程,而是建立與開發的過程;在教學觀上,教學是師生互動、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新課程注重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經歷。不僅教師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而且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教師應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自己也體會到,要轉變觀念,解放學生,讓學生學會生活,引導學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並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導學生,去感染學生才是我們應有的教育價值觀。

二、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有普遍的關注。

1、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溫暖,獲得一種支援。

2、用欣賞、誇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對學生的欣賞、誇獎、鼓勵往往表達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老師器重我。要把他們每一點的積極性、每一點的學習熱情保護起來,讓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

3、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不經意的允許能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滿足學生被承認的需要。

4、用“中斷定勢”的形式表現你的關注。當學生表現得沒有積極性,否認自己的成績的時候,教師用“中斷定勢”的方法打斷其對自己的消極認識來表現對學生的認同。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讓每一個學生都不再產生自我貶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為。

三、教師對課堂一定要有創新,這樣的課堂才會變得高效。

1、啟發激趣,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興趣是構成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為活潑、最為現實的成分。有了興趣,還會萌發創新意識,而在創新過程中產生的無窮無盡的興趣,又再次促進創新。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越高。

2、質疑交流,讓課堂變得有理有趣。教師要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為他們創設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通過師生平等交流,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感覺學習是講理的心智活動而不是硬“灌”。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要學,學習的效果肯定也會提高。

3、提倡“合作”,讓課堂變得融洽愉悅。合作學習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生群體這種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當好導師,及時起點撥導向的作用。合作學習很有好處:第一,拓寬思維,深化學生的認識。第二,培養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第三,可以培養合作精神。

4、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課堂變得豐富直觀。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獲得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5、體現現代課堂結構,讓課堂變得熱烈主動。要把課上活,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獨佔式和教師主講式而學生則單向靜聽式的課堂結構,代之以多向立體式現代課堂結構。傳統的單向靜聽式結構其教學方式方法是填鴨式、注入式,教師積極性高,學生主動性差,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體式結構的教學方式方法是現代啟發式,學生自學,老師進行鍼對性精講,師生之間互相質疑問題,探討真理。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上。課堂教學活而不空,實而不死。

6、分層次教學,讓課堂變得滿園花開。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徹底拋棄“一刀切”,實行分層次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他們的起點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們在各自的起點上都有提高。如此堅持下去,就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四、要想課堂變得高效,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1、營造能夠給所有的學生以自信的氛圍。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對自己有自信心。此時的學習是最有效的。

2、營造讓所有學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圍。在這樣課堂裡,學生感到輕鬆、活躍、精力充沛。如果學生覺得自己沒有活力,甚至消沉、憂慮、緊張,高效的課堂是無從建立的。

3、營造能夠讓學生自我管理的氛圍。在這樣的課堂裡,每個學生都能實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對自己負責。如果總是覺得自己被控制著,自己對自己毫無責任,也是沒有學習效率可言的。

4、營造讓所有學生都有歸屬感的氛圍。學生間彼此聆聽,彼此認同,彼此尊重,不僅能提高其學習效果,亦可修養其人格品質。

總之,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所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

課堂教學感悟 篇2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態度”。據此,我校明確了以導學案為載體,以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目標的“自主合作、實用高效”的課題研究,我們數學組全體教師積極響應和參與,以期通過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變現行課堂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著力構建自主合作、優質高效的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真正革命”。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即研究如何在高效課堂中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學方式的選擇與課堂教學實效有極大的相關性。構建高效課堂,必先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流程。“以學定教”,“先學後教”,從學生角度設計課堂教學,滿足學生學習的基本需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儘可能用最短的時間求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下面從“如何設想、如何實施、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具體問題以及進入高三後如何進行調整”等幾個方面談談我們在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幾點認識和感悟:

一、“合作探究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步設想

為了改變數學課堂沉悶的現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採取分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導學案的形式加以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初步設想如下:

課前:學生預習學案,小組合作探究,由組長負責,各小組成員互相督促,完成學案上大部分內容。

課上:前3分鐘教師簡單點出本節主要內容,並當場分配本節各小組的展示任務,然後留約5分鐘進行課上進一步的討論。其間教師要到各小組中去了解情況,對有困難的小組進行必要的指導。(說明:為什麼任務不提前分,主要是防止各小組只准備本組分到的內容,不能充分預習全部學案。為節約時間,這一環節也可以在課前把分組任務打在課件上,由科代表上課前開啟。)第8—35分鐘是學生展示時間,各小組派本組1到2名成員上臺講解本組分配的內容,本組其他成員可以進行補充,其他小組的成員可以對講解不清楚的地方當場提出質疑,或提出不同的解法。在展示其間教師可以有適當的引導,但不可打斷學生的思路。講解和質疑結束後,教師要給出簡要的點評或糾錯,必要的難點可以精講,對做得好的小組提出表揚,做得不夠好的也應多鼓勵。第35—40分鐘,針對本節內容準備3—4道當堂檢測題,檢查聽課效果。最後3—5分鐘,教師小結本堂課內容,布臵課下作業和下節預習內容。 課後:瞭解學生學習情況,督促學生整理本節學案和預習下節學案。 以上是我們課題組的最初設想,下面談談在具體實施中,各個環節我們又是怎樣做的。

二、“合作探究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各個環節的具體實施細節

課前環節:

各小組應全面討論,作好充分的準備。教師要多與學生提前溝通,及時瞭解他們的學習情況,有無特別的困難。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學習的參與者和引領者,不要讓學生有孤立和茫然的感受。上課前由科代表與老師交流,合理分配小組展示任務。

分配任務環節:

為了督促學生提前預習全部學案內容,我們當天的任務都是當場分配的。因為各個小組的總體水平也有差異,所以任務如何分應由老師注意掌握。當各部分難度差異較大時,把艱鉅些的任務分配給總體水平較高的小組,適當照顧水平較差的小組,這樣可以保護好差生的自尊心。當各部分難度差異小時,就隨機分配,或以搶答的形式來分配。 課上展示環節:

分好任務後各小組有針對性地進一步討論,統一意見,然後由本組的代表上臺展示。在這一環節,老師充當主持人,組織各小組輪流展示。要提高課堂交流的效率,教師在交流開始前要有明確具體的要求,並逐漸培養成習慣。展示前的討論時間教師應深入學生的學習小組去,瞭解準備情況,是否出現錯解,有無困難等,做到心中有數,便於應對各種可能的突發狀況,隨機應變。在分組展示的過程中,教師的評語一方面起有評價引導作用,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起指導作用。例如:對說的好的學生給予肯定鼓勵。對語速太快的學生提醒慢點說,好讓大家都聽清楚等等。

每位同學上臺時大家都給以掌聲鼓勵,激昂氣氛。為了防止展示環節成為優生的舞臺,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進來,我們規定每組成員都要輪流上臺,各組互相監督,發現有違規的組可以當場要求換人。在同學展示的時候,老師要鼓勵全體學生積極提出質疑,面對質疑,展示的同學給予解答,本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如果無法解答,可以由其他組成員給予幫助。對質疑成功的學生和其他組幫助解答的學生也給予掌聲鼓勵。如果學生無法解釋清楚時,由老師對這一難點進行精講。

每位同學展示結束後,老師要進行適當的點評,表揚他做的好的一面,然後再指出要注意的地方,或進行糾錯。

在改革的最初階段,教師隨時都要強調聽和說同樣重要。學會傾聽是現代人的必備素質,聽既是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更能弄懂別人要表達的意思,吸取其他同學的學習成果充實自我。因此,說要大膽,聽要專心。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要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等。課堂上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吐,教師都要專心傾聽每一個學生的發言,偶爾可作提示,但不可打斷學生的發言。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也應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尋找學生髮言的閃光點。這樣,教師的榜樣示範會潛移默化影響學生:聽別人發言,首先要找到值得自己學習的內容,其次才是指正、補充等。只要我們在課堂上堅持要求明確,堅持榜樣示範,課堂發言人能說得更明白、更大膽,聽者也有了責任和機會,課堂交流效率會大大提高。對於剛開始課改的班級,這些要求教師要多提醒,作為新的課堂規範常抓不懈,並把它們放在同交流內容一樣重要的位臵,直至學生養成習慣。

課堂展示環節是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環節,在這一環節,老師除了組織好有序的展示活動外,還要對學生的講解過程適當引導,對講的不到位的點要進行必要的補充或精講。我們的目的是學會、學好,

課堂上不搞形式化,要收放自如。時間雖然放給了學生,但還是要有一條線在老師手中掌握。

小結環節:

老師簡要小結本節內容,點出重點難點。這一環節也可以是老師引領學生自己去總結完成。對本節課上表現突出的小組予以表揚並布臵下節學案內容。

高效課堂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定教”、“以學評教”、“以評促教”的評價思想,有利於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終身學習和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合作探究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

實施半年多以來,“合作探究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逐步顯現了其促進轉變學習方式和態度的積極作用。學生的表現也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最初我們以為實行起來會很艱難,擔心學生們都不肯上臺怎麼辦。但實行了才發現其實學生們很樂於表現,上課時情緒也高了,積極性也高了。最大的作用就是沒有睡覺的了。通過調查也顯示,這種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課下學習的積極性,不再是光等著上課時去機械地聽和記,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了。同時還促進了學生深入地思考問題。學生不再僅僅以做完題目為目的,還多方面思索、探究問題的實質,總結一類問題的思路。為了講好題,應對同學質疑,還探索了多種解法等。實施了高效課堂模式的幾個班級的數學成績也有了明顯進步,班級學習氣氛好,創新能力也有所提高。這說明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對學生的學習的確有促進作用。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它是與傳統學習方式並駕齊驅的兩個輪子,傳統性學習主要是繼承,有利於為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探究性學習是發展傳統,主要為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二者的融合將促進學生的求同和求異思維的發展。

四、“合作探究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施中遇到的幾個問題

我們在實施的過程中,既體會到了成果,也發現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

1、目前班裡學生座次一般是按照學習成績排定,致使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多數集中在第三、四排,也就是分組的第三、四組,造成了各組之間學習水平的差異較大,最後兩排的差生較多,總體實力差,有較大的學習困難,影響了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2、上臺展示的同學口才差異明顯,有時會影響進度,造成拖堂。所以老師的引導是很重要的。讓學生講什麼,怎麼講,其他同學怎麼聽,老師應該如何引導,都需要好好探索一下,力求真正做到高效。開始的時候學生上臺就是把自己做題的過程念一遍,雖然調動了課下的學習積極性,但課上的效率仍舊不高。為了不浪費課上的寶貴時間,我們試著引導學生講講思路,怎麼去想到的,重點的步驟怎麼去做的,難點如何突破等。我們正在努力提高課上的效率和展示的效果,也希望其他老師多給我們建議。

3、“團隊”精神還沒有深入人心,仍然有同學覺得展示是個人的事情,沒有當成一個集體的事情去努力做。這方面如果有班級管理者參與

可能會有所幫助,將小組展示情況與班級管理的積分掛上鉤等。另外從高一就開始抓的話效果能更好些。

最後,要注意防止形式化。模式不是死的,我們要走進模式,更要走出模式。

五、進入高三以後我們的調整

高三是整個高中最關鍵的一年,這一年應將學生考學作為最重要的任務,為了適應高三特點,我們也相應地作了一些調整。例如我們正在進行的一輪複習,主要知識的梳理,方法的歸納,重要例題的精講由老師完成,以保證查缺補漏。學案的課前預習、自我檢測和課後提升部分儘量由學生們自主解決。

平時的複習課可以這樣做:

在知識梳理環節後可以安排“熱身練習”,每組展示一道,共6道題。這6個題目有的來自學案上的自我檢測部分,有的是老師新加上的題目,既督促了課前做,又促進了課上的集中精力。在精講例題和方法後,安排“學以致用”環節,用幾道小題當堂檢驗課上所學。

習題課仍然可以按前面的模式,整堂課由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課前多瞭解哪些是需要講的,合理分配任務。特別難的題目還可以由老師精講。

愛因斯坦說過:“人們解決世上所有的問題,是用大腦、能力和智慧,而不是照搬書本。”這一閃爍著智慧光芒的論斷,啟發了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

教育過程不是照搬書本,也不是照搬自己或他人經驗的過程,沒有浸潤大腦、能力、智慧的“照搬”跟有效的學校教育和成功的教師人生永遠無緣。

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域性性的作用,希望我們教師都積極參與到教學科研中來,發現一個新的更豐富的自我,從而也能發現一個更廣闊的教學天地,為我們的教育事業多做一份貢獻!

課堂教學感悟 篇3

在新課程改革中強調要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力求改變在教學中學生的被動狀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但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恰恰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確立的。

一、確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要將自主、合作、探究的現代學習方式貫穿課堂教學始終,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自主意識、探究興趣、進取精神、參與熱情,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必須改變保守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不能以學生不積極配合,時間緊,教學任務完不成為藉口,又回到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師只有明確了自己在教學中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才能使課改深入進行,否則就是“穿新鞋,走老路”。

二、以“問題”統領課堂教學

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問題”設計。教師設計的問題必須緊扣教材,貼近學情,角度小、易切入,能引起學生興趣,具有層次性、能延伸的有意義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就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進行魯科版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碳的多樣性》第1課時教學時,依次提出四個問題:①金剛石、石墨都是碳的單質,它們性質一樣嗎?C60也是碳的單質,其性質與金剛石、石墨相同嗎?②蘇打、小蘇打知道嗎?它們的化學式是什麼?你能說出它們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嗎?③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有何異同?④根據所學知識思考如何除去碳酸鈉固體中的碳酸氫鈉?如何除去碳酸氫鈉溶液中的碳酸鈉?前三個問題的提出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他們通過看教材,與同學交流,能回答上來,但第④個問題課本上沒有現成的答案,多數學生不敢回答,這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提示,最終由學生解決,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而且掌握了方法,增強了自信。

三、多給學生創設表現的平臺

在以問題統領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實際上就給學生創設了表現自我的平臺,同一問題讓幾個學生回答,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探究,最後由師生共同歸結,得出正確的結論,學生回答對了進行表揚;回答錯或不全面,表揚他敢於回答、積極思考的精神,分析其出現問題的原因,及時糾正。演示實驗讓學生做,激發他們動手操作能力,做演示實驗的學生高興極了,已經形成人人爭做演示實驗的好習慣。因此,只要教師鼓勵、引導,學生就會積極、自覺、主動地表現自己,激發學習興趣。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採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擴充套件學生知識,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便於學生了解掌握知識。展示實物式圖片,化學實驗、課堂檢測均可使用多媒體。但多媒體使用要適時、適當,同時還要有板書,這樣才能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五、注重教師的教態

課堂教學教態包括教師的手勢、表情、眼神、體態、儀表等若干方面,在教學時教師恰當配合、靈活運用,便構成了精妙入微的教態藝術,有時甚至能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達到師生“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實踐證明,教師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到教學氣氛的形成和學生的情緒生活。所以教師講課時要注意做到情緒飽滿、精神振奮、態度端莊、和藹可親,以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研究也表明,教師的教態對教學語言表達起著一定的配合、修飾、補充、加深、評價等的輔助作用,在課堂中以表情姿勢輔助說話,可以使教師的表情達意更準確、更豐富,更易於為學生理解和接受。

六、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指導和規範學生的學,從而促進學生學。具體地說,教師要為學生學習創設情境,激發學習動機,提供學習資源和條件,確定方向,選擇內容,教給方法。教師必須要正確處理好在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關係。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既要師生互動起來,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課堂的實效,就是在課堂45分鐘獲得最大的效益,達成教學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益,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的主陣地。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態度和程度決定了課堂實效,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是要實現學生在課堂上思維總量的最大化。

七、堅持教學反思

教學活動是動態過程,教師要不斷總結課堂教學的得與失。課後反思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如從教學方法上,從問題的設計方面,從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從知識的把握方面,從教學成功的方面,從需要改進的方面等。堅持進行教學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會逐步得到提高。

課堂教學感悟 篇4

12月3日到四日在德州學院禮堂聽取了四位特級的數學課,分別是劉鬆的“乘法分配律”、張冬梅老師的“認識米”、錢守旺老師的“24時計時法”和王彥偉老師的“認識旋轉現象”。課後聽取了他們每一個人的報告,感覺真的是震撼,震撼於他們對課堂的執著追求,震撼於他們對數學教育的深度思考,震撼於他們對數學教學的全力付出,震撼於他們對的深度瞭解,震撼於他們的學識,震撼於他們的課堂,真的不愧為特級教師。現就對他們的課及觀點進行歸納以與同仁們共享。相信你讀後應該有所收穫。

一、對教什麼的深度思考。

劉鬆老師提出的“做正確的事比正確的做事更重要的觀點”,雖然這個觀點不是他第一次提出來的,但是他進行了全新的解讀。作為一名教師,究竟要教給學生什麼?是知識、技能?從國家中長期發展綱要到新課標的修訂,提出了對升全面發展的要求,我們的課堂為什麼沒有進步,對課堂教學的單一追求,甚至是對學生成績的追求成為我們教學的唯一目標,導致我們不能做正確的事,對教學成績的過度追求,導致我們越是能正確的方法追求成績,離教育的目標越遠。

二、備課要做文獻綜述

新鮮吧,早聽說過課題研究要做文獻綜述,還沒有聽說過上課也要做文獻綜述,是的,上課也要做文獻綜述。牛頓說的好,我之所以看得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緣故。我們教師備課往往看教學參考書和教材,再就是到往往搜尋教案,借鑑一番。這是我們普遍的做法。劉鬆老師的做法是再中國知網上將某一課題的教學成果蒐集起來,看一看前人是怎樣上這節課的,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到底是什麼,有哪些經驗教訓,哪些是值得借鑑的,怎樣做才能不重複別人的老路,創新教學設計?他的這種備課方法值得借鑑。

三、備課要了解學生的真正難點是什麼?

上課的這幾為特級教師,都是在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的,他們都進行了教學前測和問卷調查,充分了解了學生的認知規律,課堂教學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如劉鬆老師的課乘法分配率教學的真正難點在哪裡,通過課後問卷得出,對8×5+5×2這種分配率的用法是難點,教學後學生基本沒有什麼進步。再如王彥偉老師的“認識旋轉”一課,創設情境時出示的掛鐘,時針分針都認為是旋轉,對於鐘擺的運動只有8。5%的學生認為是旋轉,絕大多是認為是平移。正是在這樣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才能讓情境創設的更有效。

四、對一節課的打磨是一不斷的過程。

通過這四位特級教師在課後的說課和講座中,瞭解到,每一節課的成功的背後都做了大量的勞動,基於對學生、對教材、對目標的把握不斷提高認識不斷更新設計的過程。在王彥偉老師的課後報告中瞭解到,關於“倍的認識”一節課,經過多年的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是一個認識上不斷深化,理念上不斷提上,設計上不斷改進的過程。相比之下想一想,我們雖然有的上過十年、二十年的數學課,真正能夠上好的課有幾節呢,我們針對一節課進行過持續的研究嗎。通過對一節課的持續研究,積累備課、上課、思考的活動經驗,由此可以得出學生在學習中需要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教師需要在課堂打磨、課堂教學思考中積累教學的活動經驗,只用這樣,才能不斷的提升自己。

課堂教學感悟 篇5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任何一堂課,當我們課後反思的時候,總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而我們的教學藝術水平正是在不斷解決不足和遺憾的過程中,得到提升。因此,教學反思是教師自我適應、學習與發展的核心手段。為此,我們在教學中更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反思。

一、加強教學問題情境的反思

人的思維始於問題情境,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就是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關係,用產生於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啟動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對新知學習的熱情,拉近學生與新知的距離,為學生的學習作好充分的準備,為知識的產生、發展、形成作好鋪墊。由此支援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辦法解決問題。

創設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適應的問題情境,能造成學生的認知衝突,可激發學生的參與慾望,使學生迅速沉浸於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從而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問題情境要放在學生跳起來夠得著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跳起來主動“摘果”。

二、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學用結合的反思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反思數學背景的現實性和“數學化”,必須以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為問題背景,讓學生從具體問題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係,歸納出變化規律,並能用數學符號表示,最終解決實際問題。

內容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既要貼近生活,聯絡實際,又要靠近課本,使學生有興趣、有能力去嘗試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要堅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這會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和親近感。

教學中,要善於將書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科學地設計探究性問題,誘發學生的求知慾,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並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社會,從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的數學建模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同時加強學生對學數學的反思。要使學生體會到日常生活中隱含著豐富多彩的數學知識,學的是有價值的數學,要求學生時刻關注生活,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理論聯絡實際、多收集生活中的素材,並將所學數學知識具體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

三、加強數學知識的形成和學生學習過程的反思,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現代教學論認為: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的確,思維往往從人的動作、參與開始的,切斷了活動與思維的聯絡,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而動手實踐,則最易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十分關注學生的直接經驗,讓學生在一系列的親身體驗中發現新知、理解、掌握新知。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包括用數學眼光去觀察,用數學的知識去說明,用數學的方式去分析,用數學的思想去處理這四個方面的意識。

新課標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動手操作,教學中,要重視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學生決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內容,讓學生體驗數學結論的來歷,在操作過程中獲取解決問題的經驗。例如兩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四、加強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的反思,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

愛因斯坦說:“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勵學生實際行動。”圍繞問題情境,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從而在過程中開發學生的智慧,展示全體學生的個性、創造性、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是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自我創新的重要環節,是主體參與教學的基礎。

新課標要求學生“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對開放性問題的訓練,儘可能給學生創設適當的數學情境,讓學生展開研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層次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中設計的討論題,教師要進行有理有據的指導,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研究,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中,既能獨立思考,又相互啟發,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表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逐步提高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活動質量。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的自覺衝動,不斷反思,不斷地發現困惑。“教然後知困。”不斷髮現一個個陌生的我,從而促使自己不斷求學求教,書海尋寶。學習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人生不斷輝煌的過程。教學反思可以激發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的新方式。

課堂教學感悟 篇6

一、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是準確無誤有。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藝術需要豐富多彩,熠熠生輝,科學則需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教課,既要生動——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熱愛文字。更要嚴謹——上幾遍,讀準每個字音,讀通每個句子。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得更好,率先垂範,學高為師。我們是南方人,說好普通話不是一件易事,前後鼻音,平翹舌音往往分不清,讀不準,碰著困難就要請教老師、學生或查字典,教師有不懂的是正常的,用不著迴避,可怕的是濫竽充數,敷衍了事,教給學生不正確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讀課文,不但是讀通,還要讀熟,做到爛熟於心,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走進文字,把握課文的脈絡,掌握課文的重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時候,一個巧妙的教學主意,往往就產生於對文字的熟悉。

二、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

當球王貝利踢進第1000個球時,記者問貝利:“你踢進的1000個球中,哪一個球最為精彩。”貝利說:“下一個”。

其實,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對那些優秀的教師來說,精彩的課永遠是“下一課”。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備課要不斷修改,教學得經常調整,一成不變是行不通的。用同一個教案去教不一樣的學生,其教學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備課筆記是教師寫下的對教材的理解,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學過程的安排。這是預設的,是教師在課堂前的“一廂情願”。而課堂教學會由於教學對像,時代背景等因素不同,往往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可謂瞬息萬變。這便要求教師不斷進行修改,適時調整自己的備課,教學就是這樣,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才能理解它的真諦。

課堂教學感悟 篇7

12月3日到四日在德州學院禮堂聽取了四位特級教師的數學課,他們分別是劉鬆老師的“乘法分配律”、張冬梅老師的“認識米”、錢守旺老師的“24時計時法”和王彥偉老師的“認識旋轉現象”。課後聽取了他們每一個人的報告,感覺真的是震撼,震撼於他們對課堂的執著追求,震撼於他們對數學教育的深度思考,震撼於他們對數學教學的全力付出,震撼於他們對學生的深度瞭解,震撼於他們的學識,震撼於他們的課堂,真的不愧為特級教師。現就對他們的課及觀點進行歸納以與同仁們共享。相信你讀後應該有所收穫。

一、對教什麼的深度思考。

劉鬆老師提出的“做正確的事比正確的做事更重要的觀點”,雖然這個觀點不是他第一次提出來的,但是他進行了全新的解讀。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究竟要教給學生什麼?是知識、技能?從國家中長期發展綱要到新課標的修訂,提出了對升全面發展的要求,我們的課堂為什麼沒有進步,對課堂教學的單一追求,甚至是對學生成績的追求成為我們教學的唯一目標,導致我們不能做正確的事,對教學成績的過度追求,導致我們越是能正確的方法追求成績,離教育的目標越遠。

二、備課要做文獻綜述

新鮮吧,早聽說過課題研究要做文獻綜述,還沒有聽說過上課也要做文獻綜述,是的,上課也要做文獻綜述。牛頓說的好,我之所以看得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緣故。我們教師備課往往看教學參考書和教材,再就是到往往搜尋教案,借鑑一番。這是我們普遍的做法。劉鬆老師的做法是再中國知網上將某一課題的教學成果蒐集起來,看一看前人是怎樣上這節課的,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到底是什麼,有哪些經驗教訓,哪些是值得借鑑的,怎樣做才能不重複別人的老路,創新教學設計?他的這種備課方法值得借鑑。

三、備課要了解學生的真正難點是什麼?

上課的這幾為特級教師,都是在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的,他們都進行了教學前測和問卷調查,充分了解了學生的認知規律,課堂教學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如劉鬆老師的課乘法分配率教學的真正難點在哪裡,通過課後問卷得出,對8×5+5×2這種分配率的用法是難點,教學後學生基本沒有什麼進步。再如王彥偉老師的“認識旋轉”一課,創設情境時出示的掛鐘,時針分針都認為是旋轉,對於鐘擺的運動只有8.5%的學生認為是旋轉,絕大多是認為是平移。正是在這樣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才能讓情境創設的更有效。

四、對一節課的打磨是一不斷的過程。

通過這四位特級教師在課後的說課和講座中,瞭解到,每一節課的成功的背後都做了大量的勞動,基於對學生、對教材、對目標的把握不斷提高認識不斷更新設計的過程。在王彥偉老師的課後報告中瞭解到,關於“倍的認識”一節課,經過多年的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是一個認識上不斷深化,理念上不斷提上,設計上不斷改進的過程。相比之下想一想,我們雖然有的上過十年、二十年的數學課,真正能夠上好的課有幾節呢,我們針對一節課進行過持續的研究嗎。通過對一節課的持續研究,積累備課、上課、思考的活動經驗,由此可以得出學生在學習中需要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教師需要在課堂打磨、課堂教學思考中積累教學的活動經驗,只用這樣,才能不斷的提升自己。

五、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起點很重要

錢守旺老師和劉鬆老師還有王彥偉老師都再這方面進行了講授,看來這是專家們的共同做法。他們有奧蘇貝爾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教學。”如錢守旺老師講到在教學“整數除以分數”這節課時,他進行了一個課堂前測,發現學生對於整數除以分數都能正確的進行計算,而存在的最大疑惑是“明明是除法為什麼要變成乘法來計算”,在演算法上也只會用一個數除以分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並沒有別的演算法,結論是假期學生都上過輔導班,輔導教師僅僅將計演算法則告訴學生並且機械訓練沒有講解過程,在瞭解了以上資訊後,針對學生的疑難進行鍼對性的教學。而劉鬆老師講的那個教師上9+幾一節時,學生明明對計算結果已經都學會了,還是要從頭開始教學的做法進行了批評,由此看出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進行教學是多麼的重要。我想,這就是有的老師上公開課是喜歡選擇每個單元或者獨立單元沒有前後聯絡的內容上課,就是學生的基礎比較好把握的緣故吧。

六、錢守旺老師的20條主張。

1.觀念更新,理念內化

2.讀懂學生,把握起點

3.讀懂教材,豐富內涵

4.先學後教,少教多學

5.教不越位,學要到位

6.植入文化,增加廣度

7.滲透思想,增加深度

8.適度拓展,增加廣度

9.區域性美容,增加亮度

10。問題引領,增加溫度

11.幾何直觀,化難為易

12善於舉例,深化理解

13.裸學裸思,深度參與

14.精心預設,動態生成

15.讓出黑板,天地更寬

16.題目變式,思維變活

17.四基紮實,後勁充足

18.既為經師,又為人師

19.洗盡鉛華,返璞歸真

20.跳出數學,感悟教學

七、要善於研究各種版本的教材

這四位特級教師都提到了善於研究各種版本的教材,目前全國提倡一綱多本,面對同一課題,研究各種不同版本的教材編排,有利於我們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的本質內涵,錢守旺老師甚至連香港、新加坡的國小數學教材都參考過,相信這一點對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有借鑑意義,不同版本的素材是可以互相借鑑的,不像我們只研究一種版本的教材,視野狹窄。在報告中王彥偉老師提到,他到全國講學往往逛一下書店,買一套本地的教材來參考。在研究各種版本的教材過程中完善自己對某一專題的認識。

八、注重體驗,注重活動。

四位特級教師的課堂,都特別重視學生的體驗,感悟,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體驗,張東梅老師的米的認識一課,通過四次活動讓學生感悟、體驗一米有多長,不斷調整學生一米的表象。收到良好的效果,王彥偉老師的認識旋轉現象,也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加強體驗和感悟,劉鬆老師的課堂讓他學升在動作中體驗感悟,課堂非常的精彩紛呈。

課堂教學感悟 篇8

首先,很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出去學習的機會。走進大師的課堂,猶如出風拂面,讓人清新而又自然,感覺名師們的課堂就是那樣簡約而又新穎。有人說,簡單到極致,就是美麗。簡約的數學課堂,剔除喧囂與華麗,最終變得乾淨而美麗,它雖簡單,但脫離膚淺,而成為一種風格,成為一種氣質,成為一種內涵,成為一種深刻。

徐長青老師,他講的課是《統籌與優化》,內容是很經典的烙餅問題。在課堂上,徐老師沒有藉助任何外來教具,也沒有很完美的課件,他的課件甚至很簡單,只有一張華羅庚的影象和一幅主題圖,然而整個課堂效果卻很好,學生們的學習情緒被調動起來,集思廣益,化繁為簡,輕輕鬆鬆就把知識和方法學到了腦子裡。聽了徐長青老師的課,無不為他匠心獨具的教學設計,精湛的課堂教學藝術而歎服。我感動於課堂上的師生之間的自然和諧;感動於老師的縱橫千里、收放有度;感動於孩子們的靈動思維、挑戰創新;感動於師生全情投入、生機勃發。他所營造的大氣、流暢的課堂是我教學的理想追求。一節好課,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徐老師的課就是這樣,幸運的這個班的孩子們,將會永遠銘記這節課。

徐老師課設計的巧妙,把生活和課堂練習起來與使知識不受生活的束縛,語言生動活潑,肢體語言及其豐富。

當聽完徐老師的講座《簡約教學理論與實踐體系》後,更是讓我產生思想震撼,他從冗繁走向凝練,從緊張走向舒緩,從雜亂走向清晰,從膚淺走向深邃。

徐老師很注重養成教育,學習習慣的養成,在課堂中,出現過多次慢舉30s,你的回答更精彩等語句。學習思維的養成,整個課堂都在“經驗+經驗=新經驗→規律”的思維中進行,感態度的養成,開頭的匯入和結尾的昇華都是對學生情感態度的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育人,給學生的知識貼上標籤等等。

簡約教學追求的是樸素靈動、反璞歸真,以真實的呈現突出核心目標。徐長青老師所提出的簡約教學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簡約思想,“化繁為簡”、“博觀而約取,厚積薄發”,這一理論的追溯,恰恰體現了簡約教學的正本清源、返璞歸真的實踐特徵。在思考和梳理的過程中,一個嶄新的理念在我的腦海形成:“數學課堂迫切需要從冗繁走向凝練,從緊張走向舒緩,從雜亂走向清晰,從膚淺走向深邃”,實現有效的數學教學就是走向簡約教學。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會致力於教育教學的探究,雖然成不了名師,但我也應該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有一個學生喜歡的課堂,有一個發展學生的課堂。

課堂教學感悟 篇9

我有幸參加了4月21日——23日的臨沂市國小數學聯辦國小教學研討會,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常態課下的高新課堂,感觸很多。

第一,常態課下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我是一名只有4年教齡的教師,剛剛畢業時教學過程中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主要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雖然在這幾年裡逐步向新教學理念、新課標靠攏,但是心裡總是覺得在教學過程中四環節處理的不好,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感覺新課標就是在作秀,有點華而不實的感覺,但是通過這次學習我豁然開朗,不是《新課標》的問題,而是我的功底沒有達到,沒有仔細揣摩教參,教學重難點,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以後在教學中應該怎麼辦。

1、認真學習鑽研教本教參。認真備課,尤其也要認真備學生。平時自己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試想如果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所以要找準學生的起點,才能思考怎麼教——為什麼教——學生的終點。關注學生的起點,是我以後備課有一大重點。

2、認真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經常發現自己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這樣的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今後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3、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時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時讓學生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時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幹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幹,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高效課堂其本質仍然是我們對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是實施素質教育和道德課堂的具體體現。高效課堂的提出和實施,對我們農村學校來說是一個挑戰和開始,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課堂效果如何,關鍵在於課堂的實施者——教師和學生,尤其是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我們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於創新、勇於實踐,善於反思、總結提高。

課堂教學感悟 篇10

12月8日,我有幸參加了在烏魯木齊舉辦的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觀摩。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裡,共聽了四個專家的講座,觀摩了五節示範課。專家們的講座精彩生動,深入淺出,引人入勝,體現了國小數學最前沿的教學理念,詮釋了他們獨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讓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采和魅力。使我更加明白了在“教學中,以前教材採用的方法沒能體現估算的學習價值,只是把估算當成一個技能(知識點)去教,為了估算而估算。今後的教材採用“尋找區間”的方法,則注重學生估算意識和方法的培養,建立一種規劃的意識:解決這個問題,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滲透極限的數學思想。通過“探索規律”和“分類”案例的講解,使我更進一步地理解到: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老師不斷去影響學生,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去感悟。在教學中口號是:“敢想、敢說、敢問、敢辯、敢錯”孩子不犯錯誤長不大,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人人都會出錯,出錯並不可怕。只給學生講明白的教師不是好教師,會引導學生想明白的才是好教師。普通教師教知識,優秀教師教過程,卓越教師教智慧。

五位名師的課堂教學,在我看來,不同的教師演繹不同的風采,卻展現同樣的精彩。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設計思路,靈動的課堂,精彩的互動,智慧的語言,高超的調控能力,嫻熟的教學技藝以及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知識視野,數學素養,創新思想,無不衝擊著我的思想和心靈,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的紮實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了我心靈深深的震撼。也讓我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高效課堂教學方面的思考。

一、以生為本,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使教材“新鮮出爐”,要求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其次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三位教師的課都打破了常規的教學方法,設計新穎,教學內容更貼進學生的實際生活。我們平時在教學時,大多數教師都是利用書上的例題,重點教學生如何描點畫折線,完全是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只知道怎麼做,而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張健老師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充分感知新知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教學方法大膽地進行了創新。教學描“點”時,教師並沒有直接教學生如何描“點”,而是先讓學生比較條形和折線統計圖的方格圖有什麼不同,接著問學生為什麼條形統計圖中的年份對著方格,而折線統計圖中的年份對著線,學生明白“點”應該畫在線上,接著讓學生思考“點”應畫在什麼地方,這個“點”應對著幾個方向?

二、以問促思,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所以教師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只有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學到知識。

三、讓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起來

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去新的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應讓學生參與,讓學生活動,特別是思維活動,強調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這就是說整個教學的課堂應成為學生活動的場所,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去動腦、動手,去創新。只有這樣做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才會好。

一節成功的課,教學重點要突出,難點要得到突破,所以教學中,課前應深鑽教材,找準本課時的重難點,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選擇恰當方法。聽課雖然很快結束,但是工作還在繼續,努力不能停止,我們不僅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反思自己,而且要把所學的方法運用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課堂教學感悟 篇11

郝恆奎老師的高效課堂示範課,讓我領略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後聆聽了郝老師關於高效課堂教學的講座,感觸很深。

一、高效課堂教學給我的印象

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為主,學生的一切服務於老師的教學;而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是讓教師轉換角色,退到幕後;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說,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為,預習、展示、反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在多個黑板的教室裡,找不到老師的影子,老師只是在“不啟,不懂,不發”的關鍵時刻出現。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的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也都有利的培養了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學。如果能長期堅持這種做法,那麼在學生們離開了這所學校後,不管在哪裡學習,他們也都知道自己今後怎樣學習,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二、高效課堂教學的情感基礎

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位學生,也就是“從人格上去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師不岐視每一個差生,讓後進生本已自卑的心靈得到安慰。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傾向於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學生都有了學習自信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話下了。

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行關鍵

1、讓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預習不充分的課不上。在學生預習的同時,應給他們明確的目標,讓學生自行建構起初步的知識結構。

2、開放課堂,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動起來身動、心動、神動。展開小組學習、獨學、對學、群學;讓學生養成獨自思考、合作探究、對抗質疑的學習能力。讓課堂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說、敢動,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

3、教學要面向全體。以往教學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後教學中,利用學生合作學習機會,讓學生承擔一部分教學任務,使之成為小老師,形成“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好生帶動中等生,中等生帶動差生,生生動起來的濃厚學習氛圍。

英語高效課堂的成功啟示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就要把課堂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四、數學高效課堂模式之我見

我個人認為因學科的不同,學生實際水平的差異,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不一定侷限於一種模式。只要“學生為主”的指導思想不改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屬於自己的高效課堂。比如說數學課堂,創設切題情境,再加上適當的問題引導也可以實現高效的目標。而且,對於現在數學的課時緊、任務重的現狀,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勢必會耗費大量時間,所以數學的高效課堂需要在這樣的現實中尋找一個平衡。

總之,今後我要取英語教學的高效課堂之長,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在以後的數學教學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高效課堂特色。

課堂教學感悟 篇12

對廣大數學老師來說,一直在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效率,如何讓自己儘量在有限的時間裡,如何高效的達成教學目標,從而出色地完成數學教學任務。

1、情景匯入以疑激趣,營造愉悅氛圍。

數學學習不僅僅是一個認識過程,更是一種情感過程。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呢?首先,以學生為主體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可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比如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停車場”的場景——讓不同類的汽車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在螢幕上。等學生觀察以後教師可以提問:“出現了哪幾種汽車?各出現了幾個?你能記住嗎?誰有好的方法來幫助大家記清楚?”這樣就很順利、迅速的引入了統計的內容。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從而讓他們感到有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無疑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其次,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教師在課堂上的個人情緒對學生的影響尤為重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不要認為自己是課堂的主宰,要把自己融入學生當中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孩子,主動當好引導者,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課堂學習之中。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更應多多給予鼓勵,幫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及時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

2、數學問題“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慾望。

在創設情境上,教師可以把故事、遊戲引入課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認識”時,教師可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一支粉筆可以寫50個字,現在我已經寫了21個字,怎樣表示。”學生們覺得很有趣,並急於想了解,於是老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出教學內容,帶學生們進入新知識的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活中常見的、能理解和接受的問題,也就是說,將數學“生活化”。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也能把數學學習同現實生活聯絡起來。當然,在教師提出問題後,也要注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問題。讓學生思考中創造性的發揮,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3、注重學生動手實踐 ,提高學生感悟能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積極參與學習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自主實踐、探究,在“觸控”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將所學知識消化、融匯貫通。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鏡子中的數學”時,讓學生先猜一猜:站著的人和鏡子中的人,大小、形狀和方向一樣嗎?有沒有不同的地方?然後讓學生拿出鏡子照一照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想。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很快地理解了鏡子中的物體和實物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但方向相反。隨後學生的畫一畫就顯得輕鬆多了,教學目標也順利達成。這樣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生感知、理解新知識,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4、當堂練習,及時鞏固。

課堂上必要的練習是鞏固與強化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有利於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首先,學生感興趣的作業在很大程度上才會成為有效作業的前提之一。其次,教師可以採取多變而富有挑戰的形式,訓練少而精的作業,既能鞏固新知,又不加重學生書寫負擔,做到精練、巧練、及時練。課堂中注意讓學生充分“練”,就一定能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課堂教學感悟 篇13

針對傳統課堂教學教師為主體、講授為重點、知識為中心,教學少慢差費,低效無效的問題,我校提出來了,“導、學、問、練、評”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此模式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發展為中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發現、合作探究、積極展示、有個性發展的理念,以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延伸問題為線索,以教師的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自主解決問題、自主延伸發展為教學流程,課堂上學生潛心自學、專注投入、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平等交流、教學相長,互動雙贏。

近年來我校依託這一教學模式,注重提升內涵,在班容量很大的困難面前,語文教學成績能穩步提升,始終處於全縣領先地位,有多名教師在實踐中成為教學能手,省市模範。學生綜合素養在各項比賽中彰顯出較高水平。為學校贏得了很好的社會聲譽。下面就各環節教學實踐及效果作一簡單分析。

導的環節,教師運用直觀材料、形象而富有激情的語言、多樣的方式,從學生最近發展區出發,對教材進行簡要講讀、講述或講解,從而創設學習研究的情景,匯出與教材有關且具有啟發性、發散性的學習研究的問題,幫助學生構建新舊知識的聯絡,喚起學生學習研究的興趣願望,教給學生自學教材和研究問題的方法,明確具體的學習研究目標要求。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目標、學有方法,想學會學,一開始就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課堂中來,為高效課堂開了個好頭。

學的環節,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自主感知教材,探究發現並與同學交流、討論,在思維碰撞中獲得認同感或受到啟發,從而自我修正,發展思維,形成自己的獨特看法和觀點,或發現自己的困惑點疑點。

問的環節,針對第一教學步驟提出的學習研究問題,和第二教學步驟學生自學教材反映出來的問題,教師進行整合重組,巧用設問技巧,創設問題情境,提供必要資料資訊和思維方向,引導學生思考,誘發學生研討,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作進一步的細讀,對研究的問題作深入分析,以期使問題得到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自學情況給予評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使學生在解決疑難的同時學會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

練的環節,此步驟環節的目的在於使學生對學習研究的問題認識更全面,理解更深刻,鞏固學到的知識,運用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形成新的知識與能力,培養學生理解遷移知識和應用創新的能力。因而練習設計要綜合考慮教學目標達成的需要、學生認知能力的層次特點,要注意總結性、鞏固性、層次性、變式性、可測性、開放性。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巡迴輔導,適度指導解題方法,使學生能學習掌握解題技巧、運用解題技巧,鞏固知識、運用知識、發展能力。

評的環節,教師根據學生“自練”中反饋的資訊,引導學生自主評價、互相評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類指導。讓學生自主談出本節課自己的收穫和發展情況,在學生交流評價中又一次促進知識的系統與教師對學生學情的瞭解,以便調整後續教學。

總而言之,本教學模式,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師綜合素養,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的逐步養成,提高學習效率,開發學生個體潛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全面提高了學生素質,為以後激烈的競爭打下堅定的基礎,為終身學習服務。

當然由於實踐時間不長,和個人素質的差異,也存在以下困惑:

一是教材處理上:教師學習目標把握不夠準確,對課標學習把握、教材編者意圖、教材深入研讀不夠精細,重組教材不夠恰當,研究學生和教學預設不夠充分,課堂開放不夠自如,仍有牽著學生走的嫌疑。

二是課改理念方面:個別教師理念與教學行為脫節,其表現是:過於關注教師怎麼教,十分看重學生與自己怎樣配合,將學生束負在預設的教案上,對課堂生成置之不理,甚至有扼殺學生思維火花的嚴重現象;對學生髮現的問題不會整合,不能抓住核心本質,做到一石多鳥,所以課堂很雜論,沒有重點,沒有目標達成意識;講得多、學得少;重知識系統、輕方法、能力和體驗;

三是模式活用上:個別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不夠充分深入;學生問題意識不強,不能緊緊圍繞導引目標去思考質疑,教師又沒有注意教給學生一定的提出問題的方法;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缺乏實效;探究學習很少使用,還在教教材,而不使用教材教,新型學習方式的培養有名無實;教學方式單調,課堂缺乏活力。機械地套用模式,缺乏創造性,靈活性,沒有理解模式的本質精髓。

課堂教學感悟 篇14

一、傳統課堂教學有很多不足,素質教育是課堂教學的主陣地

傳統課程教學不足為:傳統課程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在培養目標上,只重視傳授知識,不注重發展能力,按一個模式培養學生,不利於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材的成長。

在教學內容上,教材是學生的唯一學習內容,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在教學方法上,是注入式、滿堂灌,只研究教師如“教”,不重視學生如何“學”,考試主要靠死記硬背,不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形式上,只是課堂一個渠道,單一化、模式化,忽視因材施教和課堂外渠道。在師生關係上,重教師作用,教師是主動的施教者,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是知識傳授物件,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傳統教育是保守的、封閉的。在這種傳統教育指導下形成的思維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也能讓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高效課堂教學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

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學生的仔細聽為主,學生的一切服務於老師的教學;老師是領隊,學生是隊員,老師領路帶學生,最終學生不認路,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而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是讓教師轉換角色,退到幕後;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

可以說,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為,預習、展示、反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

1、預習課中,我要學習什麼、瞭解、掌握哪些知識點,每個人都各不相同卻都心中有數。學生們積極地看他們的筆記,找出不會的知識點,遇到的問題先自己去解決,解決不了的找小組長。小組中解決不了的再寫在黑板上,全體想辦法或老師來解決。

2、展示課中,每個學生將自己負責講解的知識點以自己設計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識結構清晰,重點突出;講解時過渡自然,表達清晰,這節課中學生們不僅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知識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老師很少講話,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做一下點撥啟發。當然老師在課前會提出要求,如展示時學生必須脫離課本。可以說這節課中學生各種形式的展示與點評都閃爍著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的智慧。

課堂教學感悟 篇15

一、什麼是真正的高效教學課堂?

現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教學課堂教學備受青睞。一些教師認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就是教師少講,甚至不講,談講色變。有的教師則一味追求教學課堂上學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教學課堂氣氛上的“熱鬧”;一味追求教學課堂教學手段的花俏等教學過程表面上的“唯美主義”。特別是公開課、示範課或觀摩課,更是讓人覺得如此。一些教師卻說,這是新理念的教學課堂。可我心存疑慮:這樣的教學課堂能高效嗎?“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學生終歸是學生,有些問題,只在同一個淺層面上討論,亂糟糟地無序無味重複淺顯的表面問題。教師不加以引導,不發揮教師在教學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這樣的教學課堂是不是對新課改的扭曲呢?能談得上高效嗎?

高效教學課堂是針對教學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教學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教學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高效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精心準備、返歸教學本質的教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和教師課後的反思與研究來提高教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教學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穫,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說,高效教學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教學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

因此,評價教學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高效地 實現預期教學目的。它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教學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而教學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在於教師研讀教材的功夫,在於教師對教學課堂的精心設計,在於教師對教學的科學規劃,在於教師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捨與提煉,在於針對學生實際設計出學生能高效自 主學習的活動抓手,在於讓學生既能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實踐活動,又有大量的知識積累,老師又能不失時機的引導和提升,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二、如何實施高效教學課堂教學策略?

以有效的課前準備保障高效的教學課堂。

實施高效教學課堂教學策略要對教學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表現行為進行梳理。當前,教學課堂教學的低效性表現在課前準備上是教學設計不精心:雖然所有的教師課前都能做到認真備課,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也知道要沉著、自信的心理狀態去面對學生,而很多教師備課卻只停留在對教參、現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更有少數教師為了應付檢查,突擊抄寫別人的教案,不能做到根據教學課堂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學物件的年齡、知識、認知能力等,去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也沒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沒能預想到在教學課堂上有可能遇到學生提出的問題或有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而隨機應變而具備良好的教育機智。因此,“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實現教學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教學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教學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教學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教學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教學課堂練習。再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製作好教學所必須的教具或課件、學生操作的學具等。

總之,教學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教學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影響教學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教學課堂教學因素佔了相當的比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教學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教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教學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教學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教學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教學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感悟 篇16

通過上週六全天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高效課堂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配合的結晶。作為教師應不斷學習、探索,使自己的課堂成為高效課堂。作為一名生物教師,在課堂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不過,無論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二、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於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啟發引導都是為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四步導讀”模式符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

當然,對於不同型別的課文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形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三、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通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一線老師,在課堂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不過,無論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我及時運用專家的理念,努力使自己的課堂優質高效。

總結:高效課堂其本質仍然是我們對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是實施素質教育和道德課堂的具體體現。高效課堂的提出和實施,對我們農村學校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和開始,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課堂效果如何關鍵在於課堂的實施者——教師和學生,尤其是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我們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於創新、勇於實踐,善於反思、總結提高。我相信我們遇到的困難一定不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因此我們要樹立一種信念,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相信自己。

課堂教學感悟 篇17

自我縣實施高效課堂改革以來,我迷茫過,退縮過,懷疑過,但是硬著頭皮一步步跟著課改的步伐慢慢走來,感觸頗深,收穫頗大。

我覺得上好一節好的高效課,必須有活躍課堂氣氛,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要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髮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想說、能說,會交流,會合作,會展示,讓學生在互動的氛圍中啟用思維、發展能力、培養個性,真正讓學生樂學、想學,從而為教學提供保障,這就是我理解的高效課堂。

如果想要更好地實施高效課堂,我們必須把預習提前,這樣為我們的課堂節約很多時間,就是讓學生按導學案進行自學,在課堂上,先是師友互查,第一檢查是否完成,第二檢查完成質量,把不會的題上交小組,小組內討論,把共性問題呈交課堂,讓學生把自己提前寫的答案儘可能多的展示在黑板上,因為數學本身就是一題多解,不管對與錯,都應該給與及時的鼓勵與肯定。這樣學生才會大膽動腦,大膽展示與交流,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通過展示與質疑解決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

下面我以九年級數學上冊的一節探究課作為例子說明一下。我講的是《二次函式的影象》,在教學中我採用了探究的教學方式,在教師的配合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動手作圖,觀察、歸納出二次函式的性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力求體現"主體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引探"的教學理念。整個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置性作業,前置作業是前一天發給學生的,主要涉及如何作圖(二次函式y=ax2的影象)、一次函式性質等問題。在課堂上讓學生彙報作圖中遇到的困難,教師再去訂正,效果要好很多。

第二部分是探究活動。一是讓學生在座標紙上畫出二次函式y=2x2的圖象,每一個小組找一對師友把圖畫在黑板上,有問題的老師適時點撥。觀察影象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函式的性質。探究活動二是獨立畫出函式y=-2 x2的圖象,然後是自主探討當a<0時函式y=ax2性質。探討函式的性質主要從開口方向、對稱軸、增減性、頂點座標和最值方面入手,讓學生從特殊函式來歸納總結一般函式的性質,學生們完成的很好。探索活動三是小組合作活動。觀察自己畫出的兩個圖象,它們代表函式y=ax2的兩種情況,找出a的符號不同時他們的相同點、不同點和聯絡點。這個環節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讓學生在談論中體會分類思想。小組討論完畢後我讓學生展示他們的成果,大部分學生躍躍欲試,他們討論的很全面,出乎我的預料。

第三部分是課堂檢測。最後五分鐘時我讓學生們獨立完成課堂檢測部分題目。

本節課從當堂的反饋來看,兩班共有六十七人,只有兩個人沒有完成基礎題部分,八人因為知識點不清晰,做錯一道題,十五人完成了選做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學能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達到了學習目標中的要求。以前講這部分內容,都要分為兩個課時,學生不愛畫圖,覺得簡單,一看就會,但是一畫就錯,細節性的錯誤很多,比如座標軸不寫x、y,不標正方向等等。通過師友糾錯,組內討論,學生把圖都能畫對,而且都畫得很漂亮。這是以前的講授法從來沒有做到的。課下讓每組學師負責教會找那八名同學和兩個沒有完成基礎問題的同學(如果兩個都不對的找組長解決),第二天上課第一件事就是檢測,出乎意料的是每個同學都過關了。同學們高興地告訴我:“王老師,我也會學數學了”。

在高效課堂的路上我嚐到了甜頭,這種方法我會一直推行下去。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加強自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總結,不斷改進,爭取建立更“高效”的課堂。

課堂教學感悟 篇18

經過近一學年的高效課堂教學實踐,教師及學生都已基本適應這種教學模式,許多同學包括許多教師也都真正感受到了高效課堂的好處和意義所在。現在,我將自己實踐高效課堂的教學情況反思如下:

一方面,學生由剛開始不適應這種模式,已經慢慢開始接受,並逐漸意識到高效課堂的益處:切實發揮了高校課堂所倡導的學生為主體的功效。同學們基本能夠做到提前預習,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踴躍展示,解決在預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斷加強。

另一方面,由於目前所有科目均實現高效課堂,學生課業負擔較重,部分學生導學案完成情況不盡人意,抄襲情況嚴重。這主要表現在展示過程中,學生能找到問題的答案所在,但是經不起推敲,“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另外學生質疑精神欠缺,不能深入思考,從中發現問題。

針對目前教學存在的問題,我認為今後應從以下幾點完善高效課堂教學實踐:

一、教學目標要有效

教學目標的高效應包括:一是教學目標要正確。這就要求我們更新教學理念,整體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節的教學意圖和目的。二是目標的設定要恰當。不僅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正確的把握,還要對學生的現狀也有準確的把握,設定的目標不僅要難易適中,還要有切實可行的可操作性。

這就要求在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要能明確重點、突破難點,有一定的針對性,要體現難易梯度,不斷修訂,明確清晰課堂學習目標。切實保證學生在課前能夠提前完成導學案,做好預習工作,切實保證學習效果。

二、教學策略要有效

要設計有效的教學環節。課堂上環節很多,但每一個環節應有一個明確的具體的目標,如果不知道這個環節為何而設,這種環節就是無效的,就不能讓它佔用我們的課堂時間。因此,每一節課要注意圍繞教學目標,抓住切入點,設計教學環節,使課堂重點突出,條理清晰,要精心設計合適的思維量、資訊量、訓練量,使課堂更有效。教師應做到精講。精講要講清,不囉嗦、條理清晰、邏輯性強、表達準確,講準講到位;該放則放,學生能自學的可略講或不講,不能包辦代替。學生有疑問的重點去講,講解透徹,切中要害。問題的設定要追求高效。問題的設定往往反映出教師備課的深度、廣度,提問要有一定的開放性、深刻性、層次性、啟發性,必須有助於發展學生思維,杜絕隨意性的簡單即問即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投入思考。“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如果學生一時無法解決,應靈活將問題化解成若干小問題,或轉換設問、或提供思考背景等。總之,要設計出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問題,創造學生敢問,敢說,活動人次多,密度大,人人蔘與的活潑愉快的課堂氣氛。有效課堂離不開有效管理。有效管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基礎,設法既讓學生有一定的時空去想、去做、去活動,又讓學生想有方向、做有目的、動有收穫。要保持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關注每一個學生,要善於及時解決課堂上學生遇到的問題,使各類學生都有所收穫。要有效評價和反饋,多采用鼓勵性評價。

三、教學手段要有效

針對不同的內容,應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手段,要恰當運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為了激發學生深入思考、質疑等探索精神,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可重視評價過程,引入小組競爭機制,利用評分、獎懲等手段,鼓勵學生在合作探究、小組展示過程中積極參與,踴躍思考,以深入理解教材,切實掌握教學目標。

四、注重課堂反饋和課後反思

課堂上及時反饋是檢測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教學中我們要用心設計合理的課堂反饋題目,及時檢測課堂教學效果,老師課下要不斷總結,多反思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高效課堂要求師生和諧對話,一堂課結束,給學生留下思維、留下探索的興趣、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從而切實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感悟 篇19

5月14日至18日,由杜繼英副局長帶領的局直國中、國小校長及普教科、師訓科、督導室、教研室一行20人,赴濰坊、哈爾濱參觀學習,期間先後參觀濰坊市實驗國小、濰坊廣文中學和哈爾濱道里區經緯國小、哈爾濱市第七中學等四所學校,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之一:“真是奇怪了,難道這裡的樹都不落葉?”

無論是濰坊還是哈爾濱,無論是國小還是國中,所到四所學校,路面、樓梯、牆壁、玻璃、桌椅、牆角、操場、廁所等等,沒有雜物、沒有汙漬、沒有灰塵。索淑敏校長說:“我特別注意看了人家的廁所,和其他地方一樣的乾淨,說明不是臨時整理的”;翟曉明校長感嘆:“真是奇怪了,難道這裡的樹都不落葉?”;在哈爾濱市的街上,我們還驚奇地看到,在任一汽車站上都有的排隊候車現象,這些“奇怪”現象,足以說明那裡的人們的素質。

之二:“效率就是高!”

在廣文中學,我們有幸觀摩了一節語文課,作課的是應邀指導廣文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餘映潮老師,課題為《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本節為主體閱讀課,餘老師按“讀一讀、記一記、寫一寫、講一講”進行,其中“讀”的環節(用時15分鐘)主要是“吟誦全文”,餘老師先指導學生自讀,分別要求讀出“抑揚”,讀出“頓挫”,讀出“緩急”;再組織男女生集體讀;接著是試背誦,多數學生確實背誦的很完整。記的環節(用時10分鐘),主要是積累,餘老師在大螢幕上依次呈現海涅、汪國真、王家新的作品片段,要求學生“筆記”並自讀和齊讀。寫作環節(用時10分鐘),要求限時寫一篇百字左右的演講稿,題目自定,但要選用本節所學文章中的一、兩句,在老師示範之後,多數學生都在規定時間完成。講的環節(用時10分鐘),老師徵求學生個人意見後,先後有八位同學當場“演講”自己的作文,老師當即給予點評。最後老師播放了杜甫、李白的詩句結束本課。這節課,“讀”味厚重,當堂背誦,當堂寫作,當堂演講,不可謂不“高效”。

在濰坊市實驗國小,校長彙報、師生展示後,主持人要求杜繼英副局長可以給現場的五年級學生出題作詩,杜局長出的題目是“母親節感懷”。大約五分鐘後,陸續有學生現場展示並誦讀了自己的作品,其中有各種詞牌或自由詩,寫作速度和水平令人驚歎!

在哈爾濱市第七中學,參與接待的教師個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周到細緻,且格盡職守。參觀、聽取彙報、相互交流之後,就在交流現場,校長挽留我們觀看“參觀畫冊”,大螢幕當即播放了我們在七中參觀學習的主要圖片及文字說明。何贊朝校長說:“七中的接待能力就是強”;李琳華校長說:“我看當晚電視,哈爾濱電視臺就有咱們參觀學習活動的新聞報道”。

之三:“校園文化品位不一般”

在哈爾濱市第七中學,講解者有教師、有學生,他們能解釋校徽、校訓,能解說牆壁的圖片、標識,能回答參觀者的各個問題。這得益於哈七中的“校園文化研討會”,研討會不僅讓老師們加深了對辦學理念、校風、校訓等顯性文化的理解,而且讓大家對哈七中的工作目標達成廣泛共識,隨著顯性文化深入人心,這種顯性文化便成了師生心中的“行為準則”,進而為繼續豐富文化內涵打下堅實基礎。

在濰坊廣文中學,不僅百年前男子學校文華館、女子學校文美館還完美保留,而且廣文中學“適才教育”課程體系的三類課程已彰顯其各自作用。“學科課程”著重於學生知識和方法學習的“引橋”課程。通過“引橋課程”、“整合課程”、“梯級練習”對國家課程進行“生本化”的改造,使國家課程更加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情感需求,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夯實學生的發展根基;“活動課程”包括“大家系列”、“文化系列”、“實踐與探究系列”等近40個課程模組,組成了學校特色課程,培養具有“大家風範,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的廣文學子,與省市地方課程有效整合支撐學校的特色培養目標,使培養的學生具備與眾不同的特質;“學校課程”以“自主-體驗”為主要方式,包括“入校教育、離校教育、主題教育、綜合實踐、班會、國旗下講話、節日活動、學生社團、陽光60分、演講與口才”在內的十大活動課程體系。一系列豐富多彩活動課程的設定,切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要,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成為提升學生素質、發展學生個性的強有力推手,也促使一大批素質全面、個性特長突出的學生從中脫穎而出。

在道里區經緯國小,走進學校大門,“奠基”兩個大字連同一本翻開的厚重的書清晰地映入眼簾。奠基,顧名思義奠定堅實的基礎。“奠基”二字,時刻提醒著經緯國小的每一名教師要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要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要為學校的發展奠基,要讓經緯國小的每一名孩子,學習從這裡開始,成長從這裡起步。為了實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突出辦學特色,將樓廊文化的主題分別確定為“樂”、“融”、“傳”、“創”,有效利用樓道兩側空間,一側開闢了“學校在我心中”、“家鄉在我心中”、“祖國在我心中”、“走向世界”四個板塊;另一側開闢了“關注成長”、“明星課程”、“繽紛社團”、“愛心義工”、“七彩評價”等內容,將無形的精神文化與有形的物質環境有機結合,發揮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使學生一走進校園就能感受到校園文化的吸引力。其中樓層文化主題定期變化、師生全員參與設計和繪製。

課堂教學感悟 篇20

經過學習,讓我認識到高效課堂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

現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課堂教學備受青睞。一些教師認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就是教師少講,甚至不講,談講色變。有的教師則一味追求課堂上學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課堂氣氛上的“熱鬧”;一味追求課堂教學手段的花俏等教學過程表面上的“唯美主義”。特別是公開課、示範課或觀摩課,更是讓人覺得如此。一些教師卻說,這是新理念的課堂。可我心存疑慮:這樣的課堂能高效嗎?“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學生終歸是學生,有些問題,只在同一個淺層面上討論,亂糟糟地無序無味重複淺顯的表面問題。教師不加以引導,不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這樣的課堂是不是對新課改的扭曲呢?能談得上高效嗎?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高效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精心準備、返歸教學本質的課堂教學中實施和教師課後的反思與研究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穫,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說,高效

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因此,評價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高效地實現預期教學目的。它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在於教師研讀教材的功夫,在於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於教師對教學的科學規劃,在於教師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捨與提煉,在於針對學生實際設計出學生能高效自主學習的活動抓手,在於讓學生既能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實踐活動,又有大量的知識積累,老師又能不失時機的引導和提升,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

總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感悟 篇21

4月x日,有幸參加了由新生態教育全國教師培訓基地、育中方略課改培訓聯合主辦的課改突圍途徑與方法之導學案的編制與使用專題研討會。這次研討會邀請了《中國教師報》陳立為大家做了專題講座,為大家傳經送寶。這次學習,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卻讓我充實了“高效課堂”的更多理論知識,開闊了眼界,拓展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打消了顧慮,使我感觸良多,受益匪淺。

一、走出誤區,正確認識“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以人為本的課堂,要有學生立場,以學生的成長為目的,看到學生實實在在的進步。儘管每位教師採用的教育形式不同,但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同一個教育目的,即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成長奠基。高效課堂之“高效”不應只是分數和升學率的最終高效,而應落實於每一天、每堂課的有效、高效上。我縣當前正在積極推進的“導學案教學”模式和安徽省銅都雙語學校建立的“人本跨界大課堂”都是為了實踐“高效課堂”,從而促進師生和諧、全面、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的課堂教學形態。

在探索“高效課堂”,實踐“導學案”教學中,教師要牢記“課堂是一切教育的基點”,切記要走出“兩個誤區”:一是走出“教與學”的誤區,要認識到“教”不等於“講”,“講’只是”教”的一部分、一種方式;二是走出“聽與學”的誤區,“聽”不等於“學”。在實踐探索中,教師要充分用好“導學案”、“小組建設”、“管理評價”這“三個工具”,最大限度的開發、優化、利用教育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促進學生髮展。

二、轉變觀念,重識教師作用與責任。

長久以來,我們都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有兩個主體,一是教師,二是學生。教師作為教與學的一個主體,應該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學習。而陳立老師卻在這次培訓中,引導我們思考:教師主導是否就說明教師不具有主體性?學生為主體是否就說明學生不具有主導性?陳老師用猶太人的一句諺語:“女人要讓男人成為一家的頭,而自己則要成為這顆頭的脖子”,生動形象的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認識,這就是“學生主體、學情主導、教師助推”。教師要以生為本,根據具體學情,幫助學生學習、成長,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積極發揮“助推”作用。

教育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教學之道,任重道遠;教學之道,取法自然;教學之道,貴在專心;教學之道,更要從實際出發,遵循規律。“學海無涯,教海有道”,讓我們在激發、培養學生潛能的同時,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大膽課改、實踐創新,實現自我人生的價值!為學校的發展,為國民素質的提升開創和諧共贏的局面!

課堂教學感悟 篇22

從20xx年以來實行了素質教育,從根本上減輕了教師和學生的課業負擔,帶來了教育的春天。隨著上課時間的減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效果?高效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的內涵是豐富的,它關涉了生命的交融、心靈的對接、情感的溝通、思維的共振、智慧的分享、人格的賞識、價值的共建、品質的提升。“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狀態,課堂教學中各個環節要高效溝通,課堂是否高效直接影響這節課的教學效果。按照新課程的標準,“高效”是指教師與學生民主平等的關係,教學思想、行為及所採用的教學手段必須與學生的思維結合起。“高效課堂”是對我們課堂教學目標、教學質量的要求。“高效”要求教師要達到一定的思維容量,教師能夠很好的進行教學反思,提高專業水平,學生能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思維對話”是我們實現“高效高效思維對話”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指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的思維結合,是圍繞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思維對話,是老師與學生的對話。

“高效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面向全體、主動發展、三維合一、科學實用的原則。“高效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教學的六大要素是科學、民主、積極、開放、實性、高效。

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促進師生共同進步。高效課堂應當是一個雙向的多方面的概念,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即是:通過課堂有限時間內的高效教學一方面不僅使學生在知識水平和運用技能方面得以提高,而且使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意志品質,科學精神及人文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進步;另一方面使教師在成就學生的同時,做好師德水平的提升,教育觀念的更新,教學能力的增強,教學行為的調整,教學經驗的積累,教育智慧的生成,自主意識的覺醒,教育思維的轉換,教育幸福的體驗,生命價值的實現,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高效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教學效率高和教學效益大的三大優勢。

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方法與充分的備課準備是分不開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教育活動,教師在課前必須對教學目的、任務和過程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但是,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提前沒有準備、甚至無法提前準備的狀況。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總結課堂教學經驗,以在再次出現同樣狀況的時候第一時間解決問題,使課堂教學按照既定計劃進行下去。這樣在課前備課、課堂教學與課後總結動態的協調迴圈運作中,逐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的。

實現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方法還有個重要前提,那就是需要教師與學生有全面深入的思想情感交流。每個教師、每個學生都是有著獨立的尊嚴和價值,有著豐富內心生活的獨特的人,只有在教師和學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下,教師才能選定既適合自己也適合學生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另外,在我們在課堂教學實踐也注意到,一些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如果運用不當會產生相反的效果。課堂討論是公認的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但是如果在學生尚未吸收消化基礎準備知識,就匆忙展開課堂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也不加以及時的引導,這樣討論表面看起來很熱烈,然後實際對學生和老師的幫助並不大。再就是激勵教學運用過度也不會得到預期的效果,濫施的讚揚或千篇一律的讚揚反而會使學生產生不良情緒。

要想取得學生和教師的雙贏就要關注數學思維的展示過程、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即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的過程。總之,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實現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也離不開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

一節好的數學課堂中絕對不缺少思維對話,思維對話源於哪裡?就是來自高效和高效,如果在一節數學課堂教學是高效的,是高效的。那麼我相信,這節課必然存在著師生間的思維對話,必然能撞出思維的火花,也必然是一節好的數學課。

學校要求教師要積極投身於課改實驗的研究與實踐,在平日教學中,努力建立和實施高效高效、思維對話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在構建高效高效思維對話課堂的實踐中,實現“雙贏”、“雙發展”,使高效高效課堂成為教師教育教學一個全新的亮點。

課堂是素質教育最重要的載體,學科教學體現著素質教育有要求,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學生在課堂上是積極存在還是消極存在,學習效率高還是低,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大影響。做為一名教師,如何把上述精神貫徹落實,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深入學習相關知識,在理論上充實自己,深刻領會上級精神,學習先進的理念和方法,並親自體驗實踐,活學活用,融會貫通。

二是狠抓備課這一環節,把時間還給學生。學校要求教師講課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學生鞏固練習。同時應該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接受能力,制定切實可行、高效高效的教案。

三、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構建知識體系,給學生展示的舞臺;把實踐帶進課堂,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瞭解和探究自然的科學方法;把鼓勵帶進課堂,鼓勵學生善思多問,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於創新,提倡民主高效,允許學生別出心裁;把競爭帶進課堂,提倡互助、合作學習,使課堂更加高效。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探索知識的樂趣,讓學生真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同時我們教師要提高教學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並注重提高學生活動的思維品質,創設開放式思維對話的課堂氛圍,做到既生動活潑,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總之,只要我們努力學習深化素質教育的內涵,正確認識,全面把握“高效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不難走出自己的路子。

課堂教學感悟 篇23

今天參加完“國小語文新課標精講解讀高效課堂教學引領研討活動”的學習,我感覺受益良多,專家們風趣的講解,令我印象深刻,以下就是我的一點心得。

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給我們一套全新的東西: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但同時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經過10多年的課改實踐,我們一線國小教師的教育理念、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都有很多的實踐體會,但在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產生了諸多的疑惑和不解,許多地方的老師還進行了國小語文課到底該怎樣上的大討論。

國家出臺了《20xx年版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許多培訓機構的老師和一線的小語教師都紛紛從網上下載來學習,但自學終歸會有很大的侷限性,於是大家都盼望能有機會早點得到專家的分析和講解。正在大家渴盼之時,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組織了這次20xx年版的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培訓,這次培訓就猶如炎熱的夏日突然吹來了一股清涼的風,讓人頓感欣慰,真是想老師所想,急老師所急,難怪老師們的參訓熱情如此之高漲。

這次新課標解讀的主講人是五位特級教師,她們都是具有一線豐富教學經驗又有紮實的專業理論研究的資深教師。尤其是黃毅老師的講座《落實課標要求,提高教學質量》使我記憶猶新。

黃老師一上講臺,沒有大談學習新課標的重要性,而是聊天式地進入講座,他首先給大家展示了這次新課標的幾個組成部分,然後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地給老師們進行詳細的分析講解。每一個部分講完他都會給出時間和大家互動,也許因為他不像一些以前培訓時遇到的大家、名家給人高不可攀的感覺,許多老師很快地和他進行互動,紛紛提出自己的疑問,黃老師現場都用翔實的資料和生動的案例進行解答,幾度使現場氣氛很活躍。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掌握新課程的精髓,黃老師利用大螢幕採用比較法、數字法等多種方法講解,讓大家知道哪些地方是更新的,哪些地方是保留的,哪些地方是捨棄的,這樣能讓參訓教師更好地把握新課程的實施方向。一些關鍵的部分則結合他所聽或所上的課例來逐一剖析,使大家一下子就茅塞頓開。在提到學生的課外閱讀時,他反覆提出,現在的小語教師們一定要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特別是多閱讀一些孩子們喜歡的書籍,同時希望老師們要讓自己的精神不斷成長,以適應新課改的需要。與此同時他還介紹了他自己在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一些體會和做法,讓大家收穫很大。我覺得高素質的主講人和靈活多變的互動模式是這次培訓成功的關鍵。

總而言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裡,讓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走出新的一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