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應急避險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13W

應急避險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

規範轄區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應急處置程式,全面提升衛生應急隊伍能力,我院於3月13日在三樓會議室舉辦了衛生應急業務知識培訓,參加這次培訓的有我院職工、衛生應急隊伍各小組成員以及各村衛生室負責人共計66人。 我院高度重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隊伍和能力建設,這次培訓由我院董宜華副院長主持,他充分肯定了我鎮在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處置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突然性、影響面大,若處置不及時可能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社會穩定。

應急避險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因此,要應高度重視應急隊伍建設,常抓不懈,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成立專業的應急隊伍,打造一支精銳的預備役隊伍;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做好日常培訓工作,包括相關應急預案的編制與演練、現場流調、健康教育及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置工作。最後,他要求大家要提高認識,加強衛生應急演練和培訓,貼近實戰,練就一支拉得出去、能成功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強有力的應急隊伍,為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保障全縣人民身體健康做出應有貢獻。

李建河副院長就突發公共事件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概念與特徵,衛生應急管理的參與主體及客體;關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衛生應急實用條款;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路直報系統的概念、構成、應急機制、醫療機構報告的內容和程式;群體不明原因疾病等的概念、特點、分類與防控傷病者的現場緊急的醫療處理原則,創傷生命支援,心肺復甦,傷病者的轉運原則;現場個體防護的概念、原則與方法,各種突發事件必先,逃生的原則與方法等內容進行了精彩生動的授課。

通過這次培訓,進一步豐富了衛生應急隊伍處置知識,提高了處置本領,增強了整個隊伍人員應急作戰能力,為有效應對全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了技術支援。

應急避險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2

烈日當空的一天,我和媽媽來到了奧斯卡電影院。那裡很涼爽,我感覺我來到了清涼的電影世界。在滿是電影名字的顯示屏上,我們選擇了《海底總動員2》。

裡面講的是一條名叫多莉的藍藻魚,她全身是深藍色的,背上有黑色的斑紋,她左右的鰭和尾巴都是黃色的,她的眼睛很漂亮,雪白的眼底像兩個大大的湯圓,紫色的眼球像兩顆晶瑩的寶石,黑色眼珠透出友愛的光。可是,不幸的是她得了短期記憶喪失症。多莉小的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捉迷藏,她捂著眼睛數到了三,然後就游到一邊去玩了,完全忘記了她在玩捉迷藏。所以有一天,她找不到她的父母了,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多莉幫助馬林救回了他的兒子尼莫,所以,他們成了好朋友。在多莉尋找她父母的時候,馬林和尼莫一直跟隨陪伴多莉。多莉還遇到了一位很搞笑的章魚朋友。章魚的八個爪子變成了七個爪子,但是,他有兩個絕招,變色和變形,一會兒變成一盆植物,一會兒變成一隻貓,然後又變成了一根管子。為了幫多莉,他跑來跑去從來也不休息。還有他唯一的鯨魚朋友運兒,在管道的出口那裡用鯨語指引多莉方向。最令我感動的是多莉父母,他們一直在家等多莉回來,並且用貝殼給多莉鋪了無數條回家的路。終於,多莉回家了。

多莉很幸運,在回家的路上有朋友的幫助,還有很愛她的爸爸和媽媽,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顆永不放棄的心。

應急避險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3

“不走平路”的高鐵、“能賣錢”的空氣、儲存服裝面料的“圖書館”……你沒看錯也沒聽錯,這就是革命老區的“新時代style”。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特別節目《走進老區看新貌》和《看見錦繡山河》中,許多革命老區在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鄉村振興、區域發展等方面的生動實踐和卓越成就盡收眼底,它們內外兼修、踏著時尚步伐再出發的精氣神兒,更是感染了很多網友。

沿著紅色足跡一路行進,井岡山、海陸豐、延安……一個個城市、鄉村展現出新的面貌、煥發出新的活力。抓好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讓老區人民逐步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既是對“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莊嚴承諾的踐行,也是對“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精神核心的詮釋。

20_年12月,被稱為“雲端高鐵”的張吉懷高速鐵路建成通車,湖南湘西革命老區邁入高鐵時代。在這條高鐵上,橋樑和隧道比例達到罕見的90.7%,平地線路不足10%。

支援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持續提高老區人民福祉,國家政策層面密集發力,始終堅持“拉一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一系列支援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檔案。20_年底,革命老區中的3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__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新時代支援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批覆《“十四五”特殊型別地區振興發展規劃》,明確了全國12個革命老區規劃範圍和20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新時代支援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政策體系初步建立。

跟隨鏡頭穿山越嶺,聆聽田間地頭的淳淳鄉音,我們能直觀感受到國家政策在老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傳承紅色基因,我們也更加深刻感受這裡的人們甘於奉獻、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

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打造革命老區“新名片”。在陝西延安革命紀念館,運用裸眼3D技術、實景互動演出等再現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紅色資源得以“潮”起來;在湖南芷江抗日紀念館,從字句間體味一封封70多年前的抗戰家書,感受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鄉村新貌。一片片鐫刻著紅色記憶的土地,也為我們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以陝北革命老區為核心的黃土高原成為全國增綠幅度最大的區域之一;全國第一張林業碳票頒發給了福建將樂縣常口村;武夷山生態茶園還可以兼賣碳匯……革命老區在新時代“內外兼修”,不僅“收藏”了山清水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圖景,更釋放出生態紅利創造的“綠色福袋”。

老區不“老”,踏著科技時尚前沿再出發。“獨闢蹊徑”,通過打造特色產業走在前列。十幾年前還是“要金沒金,要米沒米”的貧困村陝西商洛市金米村,通過科技助力生產出“金玉耳”,還讓木耳成了“網紅”;深夜俯瞰陝西榆林,200多家能源企業燈火通明,仿若“現實版科幻片”;小山城江西於都擁有全球最新潮時裝面料“圖書館”,在高質量發展“T臺”上走出國際範。越來越多青年人也正選擇紮根沃土,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在老區推進,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新鮮養料”。

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力量。一個個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產業興旺、生態優美、人民幸福的新時代畫卷在紅色沃土上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