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通用20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15W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1

早晨,天氣陰沉沉的.幾日來,家裡發生了點事情,我一直也沒有走出陰影,時時想起來坐著發呆.走到教室門口,一個孩子看見我"嗖"地鑽進了教室.小傢伙又想幹什麼我心裡暗暗地嘀咕著.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通用20篇)

走進教室,來了十幾個孩子,都七手八腳放椅子.孩子似乎看出我的變化,都懂事多了.放完椅子,孩子們該值日的值日,該讀書的讀書.漸漸的,教室的人多了,書聲朗朗.那個早晨看見我鑽進教室的孩子時時用眼瞟著我,好像在偷偷地觀察著我.我裝著沒看見,時而傾聽著悅耳的讀書聲,時而想著自己的心事微微嘆氣.

"老師,老師——"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我一愣正是那個孩子."老師,端午節快到了,這是我和媽媽昨晚親手包得粽子,給你捎了兩個嚐嚐."孩子扒在我耳邊輕輕地說到."啊,啊,謝謝,謝謝."我恍然接過孩子手中的粽子,一陣濃濃的香味迎面撲來,心裡頓時蕩起一股暖流…… 是啊,快過端午節了,應該是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愛意濃濃的端午節,我吸了一口氣,心裡充滿了希翼.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2

開啟記憶的大門,一件件往事飄浮在我眼前,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今年的端午節。

一年一度端午節到了,大清早,媽媽早早地起床,把我叫醒,帶我去買棕子。來到超市,來到放粽子的冰箱。我看見了各種各樣、形狀不的粽子。我要媽媽買了一袋,然後又買了一些菜和水果就回家了 ,中午12點媽媽煮粽子。首先,媽媽拿了十個不同種類的粽子,放在鍋裡煮。不一會兒,我聞到粽子香味,我走近看了看,原來,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等多種口味,剝開綠油油的粽葉,裡面就是 香噴噴的粽子了!真像一個粽子粽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呢!沒等媽媽吃的時候,我開始一口咬下去,啊!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在我心裡,使人陶醉。於是,我又拿起一個粽子吃起來, 媽媽走過來攔住我說:“粽子不能吃太多,吃太多難以消化,而且等下又不吃菜了。”我只好放下手中的粽子。

我走回房間問爸爸說:“爸爸,為什麼過端午要吃粽子?”爸爸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人,被楚王重用。可有人卻嫉妒他,在楚王面前說他壞話,楚王死了以後屈原見國家 衰敗,就以相死喚醒人們振作起來。”

今年端午節我不但吃到美味的粽子,還知道了屈原的故事,真令我難忘。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3

今天,是我最喜愛的一個節日——端午節。節日是為了紀念古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屈原因為國家淪陷,並懷才不遇,所以投江自盡。屈原死後,江裡的魚兒啃食屈原的身體,所以,就把糯米放入蘆葦葉中用彩色的線捆住,扔進江中,讓魚兒吃裡面的糯米,所以,這天人們還要吃粽子。

人們除了吃粽子,南方人還會賽龍舟,而我們就把用線做的五彩繩帶在手上,並採些艾草放在門口可以辟邪驅蟲。

這天,縣城裡還要舉行一場集會呢!爸爸媽媽一說要帶我去感激,我頓時興高采烈、喜出望外。剛坐上車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問:“快到了嗎?快到了嗎?“經過十五分鐘後,終於到了。走到會場邊兒上,我就聽見了遊樂場的音樂,我看見了高高蕩起的海島船,想起了去年玩時的情景,心裡不由得一顫,海盜船一高一低地蕩,一開始蕩得不怎麼高,可是後來,越蕩越高,感覺像是飛到了九霄雲外,遠遠的,也能聽見體驗者的尖叫者,後來,我又進了鬼屋體驗了,驚悚的感覺讓我尖叫連連……

集會上還有各種小吃,比如:臭豆腐。人們都說:“到長沙不吃長沙臭豆腐,等於白來。”所以,我今天也要嚐嚐這長沙臭豆腐有多好吃,我走到小攤前,一股臭味撲鼻而來,我要了一份臭豆腐,吃了起來,吃完後,感覺到脣齒生香,回味無窮,真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啊!“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4

端午節這天,我吃完早飯就和爸爸去武昌的東湖看賽龍舟。

到了東湖,一條條龍船駛過。有紅隊、黃隊、白隊、橙隊……旁邊人山人海,都在看熱鬧。

一會兒紅隊在前,一會兒綠隊在前,又過了一會兒,橙隊在前。大家都齊心協力,最後都分不清勝負了。

半小時後,爸爸帶我回到了家。

龍舟比賽真精彩。真是有趣的一天!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5

端午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為引導學生過好端午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簡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少先隊大隊部要求各中隊在開展“心連心,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活動之前,先向學生佈置任務: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網際網路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學校還利用週一朝會、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

二、開展了“端午節、離騷頌、愛國心、民族情”等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利用學校例會、國旗下的演講、主題班(隊)會,舉行不同形式的誦讀活動。通過開展誦讀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真正把誦讀活動變成了一次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三、豐富了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一)、五、六年級各中隊開展了“屈原詩歌頌”、“我心中的屈原”演講等多種富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我們讓學生懂得了:我們在端午節紀念屈原,並不是因為他投江自殺,而是因為在他身上體現出的那種精神:面對著國家、民族的災難,而起身抗爭,始終保持一種民族的氣節,一種清白。而且透過屈原,讓他們看到,中國還有千千萬萬的屈原。這就是一種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維護。所以,孩子們通過參與這次活動,真正懂得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什麼要紀念屈原,為什麼要把一個端午節人為地和屈原聯絡起來。

(二)、三、四年級各中隊開展了“傳統節日故事大家講”活動。

各中隊利用班會、閱讀課等時間,在班上舉辦故事會。有的中隊輔導員大膽啟用了班幹部,充分發揮他們班幹部的職能,鍛鍊了他們團結協作,共同組織策劃的能力。孩子們也沒有讓我們失望,他們精心組織策劃、準備著,把“屈原故事知多少”知識競賽開展得有模有樣,還把同學們精心製作、準備的小巧手工作品頒發給知識競賽中的佼佼者,我覺得孩子們真能幹!

(三)、一、二年級開展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粽子製作”等有趣而有意義的活動。

這些孩子年齡雖偏小,但在經驗豐富十足的輔導員們的耐心組織和引導下,“心連心,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各班輔導員還根據本班實際,讓孩子們以大組為單位,進行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粽子製作”等比賽活動。該活動讓孩子們在動口、動手等有趣的活動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形式非常棒!

四、開展了全校安全、衛生運動。

由於天氣炎熱,我校在朝會、各班(隊)會廣泛開展了安全、衛生健康知識宣傳,不準學生私自下河堰洗澡,不準未經家長許可而私自離家出走、到同學家串門、玩耍,還特別強調,要求家長在節假日注意學生校外安全及個人衛生。另外還普及了日常衛生保健知識,從科學角度為全校學生講解了懸白艾等端午傳統習俗,引導學生講文明、講科學、講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校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我們教師有責任去弘揚傳統文化,而這個責任,就賦予給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慶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6

“哦,摘艾蒿嘍!”頑皮的'孩童們坐在遙遙晃晃的自行車後座上仍不安分地大喊大叫,嘹亮的聲音響遍了清晨的山野,

是的,是該摘艾篙去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密密的艾蒿顫動著晶瑩的露水爬遍了山坡,穿著短衫的小孩子們跌跌撞撞地爬上小山坡,白嫩的手輕輕撫摸著艾篙,閉上眼深深地吸一口艾篙的香氣,咯咯地笑起來,他們使勁拔下一小束艾篙,白嫩的指尖濺上點點青綠,歡笑充滿了山野。

婦女們輕聲說笑著,信手摘下幾片艾葉,戴在耳邊濃密的黑髮上。成束成束青翠的艾篙被放在自行車後座上在鄉間土路上顛簸著帶回家,歡聲笑語灑落一路。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艾篙遍綠了山野時,行走……

粽香飄

青翠的蘆葉在家鄉老人們的手中輕輕旋轉,光滑的蘆葉被捏成錐形,撒入一小把嫩白的糯米,填上幾個乾巴巴的大紅棗。幾轉,幾捏,粗糙的大手靈巧地轉動,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便跳蕩而出,再倒入冒著熱氣的大鍋裡煮,粽子沉沉浮浮,原有的青翠變成深綠,順著白熱的水汽,飄出甜甜的香。

小巧的粽子被撈出來,冒著熱氣放在白瓷碟上,水汽順著深綠的粽皮滑下來,嫋嫋的熱氣讓人心裡驟然一暖,咬一口,白嫩的糯米里點綴著幾顆蜜棗,鮮香潤滑,還帶著蘆葉特有的清新,一併化在舌尖上,化成了滿嘴的清甜,滿心的溫暖。瀰漫了雙眼的,不止那白熱的水汽,還有家鄉人分享著粽子,滿臉滿足的笑。

家鄉的端午節,在那粽香飄蕩時,漸行漸遠……

思緒在溼漉漉的水汽中漸漸模糊了,那粽子的清香似乎縈繞齒間。端午節,悠久的傳統,美好的風俗,人們在這年年的端午節中,虔誠,莊嚴,心中懷有的不僅是對節日的期待,更是對美好生活得祈願。

家鄉的端午節啊,我願在夢中,將你深深思念。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7

今天是端午節,天氣格外的好,我們的心情也格外的好,因為我們要到爺爺奶奶家去過節。

到了爺爺那裡,我看見爺爺正在門上掛寶劍一樣的植物,我連忙跑過去幫忙。那個東西旁邊滑滑的,裡面還有肉,形狀是一個比豐少一橫的,真有點奇怪,為什麼這兩個橫的東西,其中一個是 斜的,為什麼不是平的呢?從爺爺那裡得知,原來要這樣是為了驅邪。

“開飯了,開飯了!”不 知誰喊了一聲。我們就一擁蜂窩似地衝出大門,來到桌子上,你爭我搶地夾著自己喜愛的菜吃。忽然,伯伯冒出一句:“我來考考你們,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我聽了,一下子舉起手來,忘了現在是在吃飯,大家都笑了起來,我也一樣。伯伯看了,笑著說;“那王聰穎,你來說吧。”我聽了,站起來,清了清嗓子,說:“今天是端午節,是紀念屈原,所以端 午節又叫詩人節。”“下面可沒那麼簡單了,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粽子又代表什麼?”伯伯一連提出了兩個問題,可把我們考倒了。這時,表哥王鑫站起來說:“端午節還有賽龍舟,掛艾草等習俗。 而粽子,它的外面是糯米做的,白白的,表示屈原這個人清清白白的,裡面的紅棗紅紅的,表示屈原有一顆愛國的心。”“答對,”伯伯摸著我和表哥的頭說:“獎勵王鑫兩個粽子,王聰穎一個粽子。 ”大家哈哈地大笑起來,院子裡一下子變得鬧哄哄的。

今天真是又有的吃,又有的學,真是一舉兩得的一頓飯。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8

端午節包粽子是中國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前幾天,外婆都會包粽子。

每年端午前幾天,外婆就在街上買來棕葉、糯米和蜜棗。外婆先燒水煮棕葉,然後洗一洗糯米和蜜棗。中午,外婆開始包粽子了。她從盤裡拿出三張棕葉,捲成漏斗狀。先放上一半米,放蜜棗,再放上米。當外婆把粽子裹好好,再用棉線把它固定。

我看包粽子很簡單,也跟著學了起來。我拿起三張棕葉開始卷。可那三張棕葉完全不聽我的命令!它們就像頑皮的孩子,剛捲起來就散開了。我可急了。再拿三張粽子包,可還是沒有卷好。我又進行了第三次嘗試。終於,我把粽葉捲成了漏斗狀!我太開心了!手忙腳亂地放上了糯米,下面卻漏米了。外婆說:“慢慢來。”我聽了外婆的話,慢慢地包,雖然我包的粽子不好看,但是我敢說我包的粽子是最大的!外婆開始煮粽子了,外婆說要煮好幾個小時。我等啊等,兩個小時後,粽子開始散發出香味。我問外婆:“外婆,粽子好了嗎?”“沒好,還要火燜。”我又等了好一會兒,粽子才可以吃。

只見它們青色的外衣變成了墨綠色的。剝開一個,濃濃的粽子香瀰漫了開來,軟軟的糯米、甜甜的蜜棗,看著都讓人流口水呢!

每年,媽媽同事都會送粽子給媽媽。可我更喜歡自家的粽子,因為粽子裡有家的味道。爸爸喜歡吃糯米粽子,媽媽什麼粽子都喜歡。我更喜歡吃蜜棗粽子。

互送粽子也是一種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多吃粽子。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9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故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我中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傳統節日。端午節現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假期為一天。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__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為引導學生過好端午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簡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少先隊大隊部要求各中隊在開展“心連心,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活動之前,先向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網際網路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學校還利用週一朝會、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

二、開展了“端午節、離騷頌、愛國心、民族情”等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利用學校例會、國旗下的演講、主題班(隊)會,舉行不同形式的誦讀活動。通過開展誦讀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真正把誦讀活動變成了一次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三、豐富了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一)五、六年級各中隊開展了“屈原詩歌頌”、“我心中的屈原”演講等多種富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我們讓學生懂得了:我們在端午節紀念屈原,並不是因為他投江自殺,而是因為在他身上體現出的那種精神:面對著國家、民族的災難,而起身抗爭,始終保持一種民族的氣節,一種清白。而且透過屈原,讓他們看到,中國還有千千萬萬的屈原。這就是一種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維護。所以,孩子們通過參與這次活動,真正懂得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什麼要紀念屈原,為什麼要把一個端午節人為地和屈原聯絡起來。

(二)三、四年級各中隊開展了“傳統節日故事大家講”活動

各中隊利用班會、閱讀課等時間,在班上舉辦故事會。有的中隊輔導員大膽啟用了班幹部,充分發揮他們班幹部的職能,鍛鍊了他們團結協作,共同組織策劃的能力。孩子們也沒有讓我們失望,他們精心組織策劃、準備著,把“屈原故事知多少”知識競賽開展得有模有樣,還把同學們精心製作、準備的小巧手工作品頒發給知識競賽中的佼佼者,我覺得孩子們真能幹!

(三)一、二年級開展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粽子製作”等有趣而有意義的活動

這些孩子年齡雖偏小,但在經驗豐富十足的輔導員們的耐心組織和引導下,“心連心,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各班輔導員還根據本班實際,讓孩子們以大組為單位,進行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粽子製作”等比賽活動。該活動讓孩子們在動口、動手等有趣的活動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形式非常棒!

四、開展了全校安全、衛生運動

由於天氣炎熱,我校在朝會、各班(隊)會廣泛開展了安全、衛生健康知識宣傳,不準學生私自下河堰洗澡,不準未經家長許可而私自離家出走、到同學家串門、玩耍,還特別強調,要求家長在節假日注意學生校外安全及個人衛生。另外還普及了日常衛生保健知識,從科學角度為全校學生講解了懸白艾等端午傳統習俗,引導學生講文明、講科學、講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校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我們教師有責任去弘揚傳統文化,而這個責任,就賦予給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慶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10

林師傅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

詳情 ↓

推薦理由:林師傅牛雜已經有20xx年曆史了。它最早是一位順德美食家開的,後來她的兒子在原來的傳統配方中添加了十幾味藥材,讓原本就香濃的滷汁更添了一份藥香,生意越來越好,林師傅就這樣傳承了下來。

林師傅牛腩選用的是筋腩,脂肪少,肉質孫軟,口感較滑,燜牛腩的時候要放入十幾味藥材、花椒、八角等調味料,這樣是為了闢除牛腩腥味,吃起來才會鮮美不油膩。

他們家燜制的牛腩以味道濃郁突出,略微偏鹹,醬味鮮明,醬汁的味道完全滲透進肉纖維中。

牛腩燜好後,將熬製了七八個小時的牛骨湯澆在上面,再用傳統的不鏽鋼鍋慢慢煲,直至牛腩的香味全部逼出來,一碗牛腩粉就做好了。

推薦:牛腩粉

地址:越秀區西華路485號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11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裡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說,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裡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裡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並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乾、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睏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裡美滋滋的。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12

根據縣、鎮安全生產工作緊急會議精神及縣衛生局的有關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採取有力措施,深化安全生產工作,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增強全院職工的安全意識,積極消除事故隱患,健全和完善我院長效安全管理機制。我院於1月28日至30日組織了中層以上領導對全院的區域進行了一次拉網式的安全工作檢查,以確保20--年端午節期間能夠正常生產,現將有關檢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醫院範圍內防火防盜措施,醫院的業務用房和職工宿舍區每一層樓房都安裝有滅火器,並要求把宿舍區樓梯間的柴火全部清空,在宿舍區前後的不安全區域切起了圍牆,在出入口安裝了防盜門;醫院的國債專案工地雖然有專人看守,但也要求看守人員注意加強防火防盜措施,以防失竊。

二、對中西藥庫、B超室、化驗室、產房等有貴重物品和裝置的重點科室的防盜門和窗進行了安全檢查,對不能正常使用的維修好。

三、加強中西藥品和生化試劑的管理,中西藥做到防潮、防溼、防鼠措施,及時清理和記錄好過期藥物和生化試劑,絕對不能讓過期藥品和試劑應用於臨床。

四、醫務人員能認真學習並嚴格遵守衛生法律、法規,持證上崗、依法行醫、依法執業。在診療活動中能嚴格遵守各種診療常規、操作及各種醫療制度,特別是三查八對制度、交接班制度、會診制度、三級查房制度、消毒隔離制度、保護性醫療制度,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制度等,以杜絕醫療差錯和醫療糾紛的發生。

五、供應室工作人員能經常檢查高壓消毒器及節能鍋爐的安全使用情況,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照章作業,定期測試安全閥、氣壓表、水位計,使其靈敏有效。

我院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安全生產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上級要求仍存在一些差距,我們將認真總結利用前段時間的經驗,不斷予以完善,使我院安全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13

粽葉飄香,雄黃酒濃,又是一年端午到。傳承千百年,歷久而彌新,這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今天仍有著濃郁的傳統意、文化味。在湖北秭歸,一年一度的端午詩會、龍舟比賽如期開場,吸引了海內外遊客的目光;在安徽合肥,“益起讀”公益活動進入社群,和孩子們在閱讀經典中尋找端午節的意義。這些活動,讓人們在吃粽子之外,體會到節日更豐厚的內涵。

近年來,擔憂“端午節成為‘粽子節’”的聲音不時出現。的確,端午節吃粽子,這是千百年來的民俗傳統,但如果把端午節等同於吃粽子,則可能在“除了吃還是吃”的單調活動中遺忘了文化內涵、丟掉了精神價值。飲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卻絕非是載體。端午承載著我們這個民族相沿不廢的集體記憶,這其中的歷史傳承與文化韻味,比粽子更加芳香,也更值得品嚐。

一個傳統節日,就是一杯歲月的陳釀,也是沉澱著厚厚文化土層的歷史河床。端午節,吃粽子只是其中內容之一,它更是除_驅病的衛生節,也是詩人節、運動節、女兒節,除了吃粽子,還要掛菖蒲、賽龍舟、祭屈原。傳統中,在端午這天女兒回孃家探親,家人喝雄黃酒,備艾葉、菖蒲和大蒜,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戴香囊……祛病消災、祭祀祈福、回家團圓、強身健體,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從這些美好的生活願望出發,為端午節創造出許許多多美麗動人的習俗,這是應該繼承的文化財富。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民俗起源說法眾多,但屈原無疑是端午節最醒目的文化符號。每逢端午,人們彷彿總是能穿越時空,遇見這位行吟澤畔的大文豪。“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愛國情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民本情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剛毅,“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高尚品格……這些精神如同黃鐘大呂,穿越時間仍然在現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響。文化是端午節的靈魂,在這一天,正可以重溫時間的厚重、文化的韻味,築牢民族精神與家國情懷。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14

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啦!在端午節可以包種子和看賽龍舟了!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了床一起包種子。再桌面上看到乾的河葉、糯米和包種子的材料。我們開始包了。首先把材料放在河葉上,然後就包起來,最後再用乾的草把種子捆起來,種子就包好了!一開始我總是包不好,媽媽說:“孩子一開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會包的好的。”我邊包邊問媽媽:“媽媽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種子呢

媽媽說:“因為古時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有一天這位仙人報告人間的事情,玉皇大帝不聽他的話,便把他掉職位。這位神仙決定跳進黃河裡,人們為了紀念他在端午節裡做一些糯米飯給魚們吃希望不要把這位神仙吃掉。糯米飯就被稱為種子,所以端午節要包種子。”不一會兒我果然把粽子包好了。

吃完了種子我們到珠江兩岸看賽龍舟。珠江兩岸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找到了一個好地方看賽龍舟。只看一條條龍船在飛快地駛過江面。我看中了一條龍舟,心裡想:“你快遊啊,快遊啊!”

愉快的端午節就過了。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1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16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今天,咱們就說說家鄉端午節的粽子。

我們年年都過端午節,可你們知道麼,端午節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呢。說有那麼一天,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跳河自殺。他死後,人們為了不讓水中的魚吃掉屈原,於是就創造了‘粽子’讓魚吃。只有把魚餵飽了,才不會吃掉屈原。水下漆黑,把粽子餵給魚,魚才會給屈原指明方向。

粽子,歷史悠久,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晉代時,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元、明時期,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每當端午節,奶奶跟媽媽就要開始著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看著她們忙碌的身影,我也加入了進去。期待著粽子的出鍋。過了幾小時,粽子熟了。我慌忙的抽出一個粽子,好甜呀!大米入口即化,真是好吃!

端午節吃粽子,就像春節吃餃子一樣天經地義。吃粽子的習俗,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17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裡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裡,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裡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裡,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使我受益匪淺!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18

農曆五月初五,是處處飄揚著美食香氣,瀰漫著火熱氣氛的日子。每家每戶都不約而同地在門上掛上了碧綠的艾草、菖蒲,灑黃酒,驅蚊蟲,以求端午平安。

天色明朗,大地升騰著燥熱之氣。興奮的人們聚到江邊,手持用艾草葉包成的香氣撲鼻的粽子。有的是芝麻餡,而叉燒餡也是有的,都津津有味地吃著。有淺嘗輒止,而後慢慢品味的,也有大口狼吞虎嚥的......總之,每個人臉上都全不無滿足之意。

鼓吹擂響,江上早已千帆競發。人們個個聚精會神,生怕是有錯過了什麼精彩的一幕。用楠木板精製而成的龍舟上,早已有十幾個壯漢在上亟待著。只聽得發令槍一聲巨響,龍舟應聲而出。也顧不得欣賞兩岸屏風,人們全都將目光聚集在了那形如巨龍的龍舟上。水花四濺,巨龍騰飛,場面甚是壯觀,令人嘖嘖稱奇。衝線之時,全場高呼,場面之壯闊,氣勢之磅礴,是你說不出也想像不到的,已禁不住歎服了。

端午時節,還為的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楚國被攻破後,他可是帶著滿腔的熱血和濃濃的亡國之恨,毅然投入了滔滔不絕的汨羅江中。“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這句千古絕唱,屈原所作《離騷》之意,又怎能不讓我們悲之泣之呢?

端午,現早已不是一個節日,一種習俗,祭拜屈原之際,或是藉由這來讓文人墨客們揮毫的日子。其實啊,端午節的這種精神早已深入我們心中。就像那熱熱騰騰剛出來的粽子一樣,那種撲鼻的香氣,早早便沁入心田,縈繞在口耳之間,代代相承了。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19

轉眼間,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年是我國把端午節首次例為國家法定假日,以此來發揚傳承此節日,端午節一是紀念屈原,二是通過通過包粽子,插艾葉來驅毒消災,現在商家也準備打一場“粽子戰”。

端午,一開始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時因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義卻遭排擠、流放,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擔憂,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擔,所以在江邊,憤然抱起大石頭跳江了,江邊的漁夫們看見了,立刻劃著船去打撈,為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屍體,將包著竹葉的米團拋入江中,所以演變到今天有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綁成一個近三角的形狀,餡有許多,如蜜棗、綠豆、紅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麼,都可以包,可以說“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當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時,你又沒有想到怎樣包粽子嗎,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幾個小時,用二張青綠的葉子疊加在一起折成一個錐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裡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脹開,然後把上面的口用青葉合攏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後有細繩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可現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節也沒有時間去包,還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這個節日,推出了許多品牌、品種的粽子,如現煮現買的粽,也有可以放著慢慢吃的冷凍粽,真是應有盡有,它們比味道、比品種、比價格,誰都想乘這個傳統節日賺一把。好了不說了,吃粽子去了。

優選端午節的收穫 篇20

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大官叫屈原,他是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那時候有一個最強大的國家叫秦國,一直想攻佔楚國和齊國,屈原就提議楚國聯合齊國一起去攻打秦國。可楚國的國君沒有聽屈原的建議,反而把他貶官流放。

後來秦國果然侵佔了楚國。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消滅心如刀絞。所以他在農曆五月初五寫下了最後一首詩《 懷沙 》 ,然後抱著石頭投入了汨羅江。

人們聽到這個訊息後,爭先恐後地划著船來救屈原。可他們一直追到洞庭湖,還沒有看見屈原的蹤影。人們悲痛欲絕,生怕魚蝦來吃屈原的屍體,就用那棕葉包著糯米紮好扔進水裡,給魚蝦去吃。

從此以後,人們把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直到今天,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還在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