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精選20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54W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決定回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精選20篇)

一大清早,媽媽就帶著我和妹妹上街購物。大街上真熱鬧呀!到處是車鳴聲,叫賣聲。真個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將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我們來到超市,超市裡也是熙熙攘攘,人們在忙 著選購物品。一個多小時後,我們選好帶給爺爺奶奶的禮物,媽媽還買了新鮮的粽子。出了超市,媽媽又給我和妹妹賣了花花線、生肖香包,還給我們買了烤魚棒,我和妹妹高興得不得了。

帶著買好的禮物,我們趕回老家。一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我和妹妹也嘰嘰喳喳個不停。到了老家奶奶一見我們臉上就樂開了花,還準備了豐盛的午飯,有雞肉鴨肉……還有我最喜歡的香腸 。我們一家人開心的吃著、說著、笑著,享受著團圓的喜悅。

這真是快樂的一天,既記念了屈原,又讓忙碌的人們有機會問候親人朋友。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

又是一年端午到,今年的端午節我特別的快樂,大家想知道為什麼嗎?那就請往下看吧!

端午第一樂:姑姑回來了!我的姑姑是一名大學生,平時老不在家,因為端午節放假,姑姑回來過節,我終於能見到我親愛的姑姑了!最讓我高興的是,姑姑還送我禮物了!這不,漂亮的小揹包,五彩 線,小香包,都是我喜歡的!

端午第二樂:有好吃的了!姑姑這次回來,給我帶了許多好吃的,有德芙巧克力、好多魚、薯願、田園薯片、蠟筆小新碎果冰、牛肉乾、木糖醇……,看著這麼多好吃的,我都不知該先吃什麼了。咋辦 呢?閉著眼睛摸吧!摸到啥吃啥,我又不挑食!(不挑零食)除了姑姑帶回來的好東西,今天爺爺還炒了許多我愛吃的菜,撐得我的肚子都快變成西瓜了!

端午第三樂:吃粽子比賽!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今天正當我們要吃粽子時,我提議來個吃粽子比賽,看誰1分鐘之內吃的粽子多。我和姑姑是參賽選手,奶奶是裁判。“預備—開 始!”奶奶一聲令下,我和姑姑就開吃了。我咬了一口粽子,來不及嚼就往下嚥,差點被卡住。我一看姑姑已經吃完一個了,我是無論無何也贏不了姑姑了,我眼珠子一轉,一個辦法想好了!我也不急 著吞粽子了,開始細嚼慢嚥了。等規定時間一到,裁判宣佈姑姑吃了3個,我只吃1個半,當奶奶正要宣佈姑姑獲勝時,我搶先說:“剛才可沒說誰吃多誰獲勝,咱們的規則是誰吃少誰獲勝,所以今天的 勝利者就是我樑梓迪了!”我的話音剛落,一家人就笑著說:“你這個小滑頭呀,我們都上當了!”“哈哈哈,哈哈哈……”

今年的端午節我可真快樂呀!我真希望每天都過端午節!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3

端午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他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

“端午節”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個逢五。端午節又叫“龍舟節”“詩人節”“燈節”。說起這些節日,還有一段悲涼悽美的故事呢!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圍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後,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屍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鬮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有了現在的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黃米和糯米做成。把黃米或者糯米,還有包粽子的竹葉泡在盆裡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為的是不讓米溢位來。粽子包好後,連同雞蛋一起放到大鍋裡,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後,開啟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雞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統;用艾子葉驅蚊。以前醫療不發達,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後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這天綁許多五彩的小掃帚。小掃帚是用麻線做成的。人們用各種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線。綁製成1釐米長的小掃帚,再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七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為經濟的騰飛做出貢獻。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4

星期六是端午節,爸爸一大早就叫醒我們一家五口人吃粽子,有豆沙餡,蜜棗餡,八寶餡······

吃完粽子,我們去寫作業,過了一會兒,我們才把作業寫完。我和弟弟姐姐在外面玩遊戲,玩的遊戲是捉迷藏,我們的虧定是定崗石錘,誰輸了誰找,第一局是姐姐輸啦!我和弟弟藏在鐵門後面 ,姐姐一下子就找到我和弟弟啦!第二局,弟弟輸啦!我藏在簾子後面,姐姐藏在車後面,弟弟看見車底下有腳,想:姐姐的鞋子就是這個顏色,於是,弟弟走在車後面一下子找到了姐姐,我出來啦! 第三局,我輸啦!姐姐和弟弟都藏在樹後面,我走過去說:“出來吧!”她們出來啦!第四局‘''''’中午,我們去吃飯 ,吃晚飯,爸爸給我們錢去買香包,是十二生肖的形狀,姐姐屬蛇,買蛇的形狀, 我和弟弟屬羊,買羊的形狀。我開心極了!

今天端午節我過得很快樂。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5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訊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划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裡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我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中國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中國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中國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6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如期而至,這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啦!不僅如此,端午節的習俗也有很多。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做香袋、喝雄黃酒……我漸漸長大了,懂得越來越多。我知道了屈原的故事,這樣一個忠貞愛國的詩人,在我心中愈發高大起來!那麼,今年我想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他的仰慕和追思。

那就動手包粽子吧!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催促姥姥準備做粽子的材料。姥姥笑眯眯地說:“準備好了,瞧,在那裡呢!”我跑到廚房一看:“啊!泡了一晚上的紅小豆,雪白的江米,醃製好的肉塊兒,碧綠的粽子葉,暗紅色蜜棗……我好像聞到了粽子的香味了!”

姥姥先把粽子葉放在開水裡煮了大約五分鐘,馬上把它們從熱水裡撈出來,放到冷水裡冷卻。姥姥從冷水中撈出兩片葉子,將它們一上一下地排好,沾上水,雙手抓住葉子,向後對摺成漏斗形,左手托住卷好的粽子葉,右手拿勺倒入三分之一的米。在姥姥指導下,我在“餡”裡放入甜絲絲的大蜜棗,蓋上一層江米後,右手抓起粽子葉的上半部,左手拍打粽子葉的底部。聽姥姥說這麼做是為了讓粽子的“漏斗”裝得更多些。咦!包粽子,還有這麼多“學問”啊!

最後,我和姥姥用多餘的葉子蓋上頂部,再用馬蓮捆綁結實,在粽子上系一個蝴蝶結。哈哈,大功告成啦!

過了一會兒,將包好的粽子全都倒進了鍋裡,蓋上鍋蓋,大火燒十分鐘後,高壓鍋發出“噝噝”聲,再蓋上閥門,改換成小火,這時,滿屋就已經開始飄動著粽子的香味兒,真讓人垂涎欲滴啊!一個小時後,一個個充滿清香的粽子新鮮出爐了!我一邊品嚐著粽,一邊想著老百姓用這個形式來祭奠屈原的故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賽龍舟的盛況,掛艾草的風俗,讓端午節變得熱鬧而生動起來。我想,端午節,我們吃的不僅僅是粽子,更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神食糧——滋養我們的心靈,啟迪我們的智慧。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7

“端午臨仲夏,時清日復長。”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端”是“開端”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與屈原有關,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端午節還和孝順的曹娥有關呢。因為曹娥的父親被江水淹死了,她到處找也找不到父親的屍體,所以自己在五月初五跳江了,後來曹娥抱著父親的屍體浮了上來。人們為了紀念曹娥這種孝順父母的精神而設定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可有趣了,有賽龍舟、掛艾草、畫額、避五毒、包粽子等等。“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端午節的早上,就給我係上了五彩線。五彩線很漂亮,這個禮物是我最喜歡的,我心裡特別開心。這五彩線可不能隨便丟棄,要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時摘下來扔進小河中,寓意是將身體中的疾病隨水沖走。這五彩線中也寄託著媽媽對我的濃濃愛意啊!

媽媽給我係五彩線後就要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泡好再把粽葉洗乾淨。她拿起一片大的和一片小的粽葉來包。先包棗粽然後包肉粽。我媽媽包的粽子最好吃了。

還有一個習俗,我非常感興趣——避五毒。五毒是指蠍子、蛇、蜈蚣、蟾蜍和壁虎。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避五毒呢?老話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我們要驅趕這些害蟲。我們要在此日午前,在屋角及陰暗處撒石灰或是噴雄黃酒來滅五毒、驅晦氣。同時也可以將室內室外打掃乾淨。原來端午節也是要告訴人們要講究衛生啊。

今天,我帶著媽媽給我係的五彩線,吃著香甜的粽子,過著這美好的傳統節日,真是很開心。我還想過一次這樣的節日。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8

對於節日的印象在我已是很模糊了,常年在外的奔波,為的是能讓日子往好處奔,人也活得能走到街上去,常常把時間就給淡忘了,只是某月某日某一節日的到來亦或是已經過去,我才恍然明白,這已是該過端午節了。

在我的印象中過節大多是孩子們喜歡的事,因為我小時候就喜歡過節。

記得那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那一年的端午節我們院子上屋的來友哥要結婚了,那幾天整個小院像是沸騰了,全院所有的人都在忙碌著,就連街上的四鄰也前來幫忙,最熱鬧的還算是我們這些不幹活白吃白喝還鬧事的孩子們,在我的印象中那幾天真的比過年還要熱鬧。

大人們一大早就開始忙碌起來,有包粽子的,有做綠豆糕的,還有炸油糕的,大人們一見到我們孩子就往我們的身上掛一個香包,有幾次我們幾個孩子為了那個香包香,那個香包好看而鬧得不可開交,大人們不管我們的吵鬧,看著我們只是在一旁笑,但他們的手腳是不會停下來的。

前來道喜的人們擠滿了我們的小院,不管是大人和孩子來的都是客,最讓我們這些孩子們高興的事,那天來了很多和我們同齡的孩子,剛開始大家還比較拘束,一旦玩熟了,那些孩子比我們更加的能瘋,我們很快和他們成了好朋友,有幾個孩子在分手告別時哭的哇哇的,大人們只好留一兩個孩子在小院過夜,幾家的孩子都在搶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到他家去住,這時的大人們笑得更加的開心了。

我那是時搞不清人為什麼要結婚,端午節剛過不久,我們幾個孩子就問大人,來友哥什麼時候還結婚呢?大人們說:人一輩子只能結一次婚,你來友哥不再結婚了,那還有誰要結婚呢?大人說:你們問誰結婚幹什麼,結婚就有好吃的,好喝的,還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和我們玩,大人們笑著逗我們說:等你們長大了就可以結婚了,我們就問大人:我們什麼時候長大,我們什麼時候能結婚。

在我的印象中,那時的人們前來道喜,大多有前來幫忙的意思,禮品的多少都不會受到人們的恥笑或非議,特別是人們一見面時的道喜場面顯得更加的融合,親切,吉祥。就如同大家是一家人似的,我每每想來心裡總有一種難於言說的留戀,那情景在我已是很久遠,很久遠的事了,就如同已故的親人們,我只能想念他們,而永遠也見不到他們一樣。

我記得那天的晚上,來友哥的爸爸還給我們這些孩子們講起屈原的故事,也許我是從那時起喜歡上了屈原,後來又喜歡上了屈原的(橘頌),特別是經過郭沫若改編的新橘頌,更使我永遠記住他。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9

今天是端午節,昨天和前天都是潑水節。

今天,媽媽從明水帶著我和我弟弟、有我姨、還有我叔叔去了百脈泉,走啊走啊,走了不久看見了個牌子上面只有兩個字叫墨泉,我說:“媽媽我們去墨泉吧?”媽媽說:“這就是要去墨泉。”到 了墨泉,我姨說:“誰怎麼倒著流呢?”忽然。我一抬頭,看見了潑水節的照片,下面寫著好多小字,讓人看不清楚。我就不給大家講了。叔叔說:“我們出去吧,不早了。”於是我們就出去了。這一 次打的字很少。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幼兒園為了迎接端午節,開展了“濃情端午粽葉飄香”主題活動,讓孩子們更真實地感受到這個中國特有的節日的氣氛,感受端午節傳統文化。

教師們通過課件展示,繪聲繪色地講述了兩千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個歷史人物與“端午節”的淵源,引導孩子們瞭解了有關“端午節”的知識,加深了他們對傳統節日和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的印象。

同時,各班還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的“端午美食分享”活動,大家一邊品嚐粽子、一邊朗誦著端午的兒歌,分外香甜可口。老師們組織了孩子們開展了“賽龍舟”、“包粽子”等遊戲,並將自己設計的香包送給了小班的弟弟妹妹,大家共享傳統節日帶來的樂趣。

活動中,同學們紛紛拿出課前蒐集的資料,有的通過誦讀端午節的相關古詩,來了解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有的通過故事的形式瞭解了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的來歷風俗。還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來解說端午的趣聞。

通過這一活動,讓孩子更加了解我國端午節傳統文化,豐富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操。希望同學們能過一個健康、安全、快樂的端午節。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喜洋洋!”端午節有很多非常有趣的習俗。其中,有兩個非常有名的習俗,那就是包粽子和賽龍舟。

一大早,奶奶就去商場買回了一堆粽葉、糯米、紅棗、肉和繩子,打算包粽子。一回到家,爺爺就在廚房裡忙了起來。他把一片片粽葉沖洗乾淨,再把糯米泡在一碗水裡,“噠噠噠噠”地幾刀把肉切成丁,把紅棗去核。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拿起一片粽葉捲成了圓錐形,往裡面放了一半糯米,用筷子把糯米努力夯實。用筷子夾起一塊肉塞了進去,再蓋上一層糯米。奶奶兩隻手動作飛快,把棕葉折了幾下,就包了起來。空出右手抽出一根繩子,上上下下綁了幾圈,打了個結,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覺得不難,想要自己包一個,可在綁繩子時候糯米“嘩啦啦”漏了出來。我又重新包,用了好長時間才包了一個,可爸爸媽媽已經包了五六個了。包好粽子,上鍋蒸了起來,一會兒就傳來撲鼻的濃郁香味,把我饞得直流口水。啊,今天的粽子真好吃,自己包的就是不一樣。

吃完午飯,我們要去離家不遠的運河上看賽龍舟。到了現場一看,可真是人山人海!加油的人們,有的帶了話筒、有的帶了喇叭、有的帶了彩旗,可熱鬧啦。不一會兒,比賽開始啦!四支龍舟就像離弦之箭一樣飛快地衝了出去。特別是第一隊和第四隊,遙遙其他隊伍。遠遠望去,也不知道是誰先衝過了終點。最後,我看見第四隊高高地舉起了槳,才知道第四隊贏了!

回家的路上,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原來端午節是一個愛國的節日。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2

我愛春節、中秋節、重陽節,但我最愛的是端午節,因為在這一天裡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在端午節的這天,一大早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全都開始包粽子了,你看我們家也忙開了,只見媽媽和二姑在做包粽子的開始準備。她們把一把把的已經晒乾的荷葉浸到放好水的鍋裡煮,然後媽媽去洗紅豆、糯米,而二姑拌肉餡……這時荷葉煮熟了,放到了一大盆冷水之中。經過一番忙碌後,幾小盆糯米、紅豆、肉餡……和幾個小凳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選了三片寬寬的荷葉,依次排開,捲成一個圓錐體,放幾勺糯米,用筷子夾了幾塊肉,又放了幾勺糯米,再用指頭敲了敲粽子的肚子,只見粽子裡的糯米一個勁地下陷,再用荷葉的尾巴把口封起來,又再繞了幾圈,用繩子把它捆了起來。這樣,一個個漂亮的粽子就“誕生”了,放到鍋裡煮好後,吃了讓人還想吃。

真想每天都這樣。對了我還知道過端午節,不僅是為了吃粽子,還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懷念他那“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大義凜然的英勇氣概。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裡。

每逢端午節那天,人們都包粽子吃,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當初他因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怒投汩羅江裡。人們知道了,怕江裡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裡,希望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你知道粽子是怎麼包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把新鮮的粽葉洗得乾乾淨淨,然後用左手託著粽葉,右手輕輕地舀起糯米,並加上綠豆、蜜棗、葡萄乾、排骨、花生米,用粽葉把它們包起來並用繩子捆緊,最後把包好的粽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粽子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就早已飄蕩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嚐嚐,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垂涎欲滴,並且那香味直往心裡鑽。

一頓豐盛的午餐過後,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觀看激烈的龍舟比賽。只見兩隊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前方,整裝待發。聽到“叭”的一聲,一條條龍舟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衝。兩岸的人們也歡騰跳躍,興奮地大喊著:“加油,加油!”一時間,人聲鼎沸,鑼鼓喧天,響徹雲霄,熱鬧非凡!

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著傳統的習慣,人們用早已準備好的艾葉、菖蒲、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 ,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溼氣。洗了以後,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你們一定會一飽眼福和口福的!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4

端午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為引導學生過好端午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簡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少先隊大隊部要求各中隊在開展“心連心,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活動之前,先向學生佈置任務: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網際網路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學校還利用週一朝會、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

二、開展了“端午節、離騷頌、愛國心、民族情”等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利用學校例會、國旗下的演講、主題班(隊)會,舉行不同形式的誦讀活動。通過開展誦讀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真正把誦讀活動變成了一次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三、豐富了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一)、五、六年級各中隊開展了“屈原詩歌頌”、“我心中的屈原”演講等多種富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我們讓學生懂得了:我們在端午節紀念屈原,並不是因為他投江自殺,而是因為在他身上體現出的那種精神:面對著國家、民族的災難,而起身抗爭,始終保持一種民族的氣節,一種清白。而且透過屈原,讓他們看到,中國還有千千萬萬的屈原。這就是一種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維護。所以,孩子們通過參與這次活動,真正懂得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什麼要紀念屈原,為什麼要把一個端午節人為地和屈原聯絡起來。

(二)、三、四年級各中隊開展了“傳統節日故事大家講”活動。

各中隊利用班會、閱讀課等時間,在班上舉辦故事會。有的中隊輔導員大膽啟用了班幹部,充分發揮他們班幹部的職能,鍛鍊了他們團結協作,共同組織策劃的能力。孩子們也沒有讓我們失望,他們精心組織策劃、準備著,把“屈原故事知多少”知識競賽開展得有模有樣,還把同學們精心製作、準備的小巧手工作品頒發給知識競賽中的佼佼者,我覺得孩子們真能幹!

(三)、一、二年級開展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粽子製作”等有趣而有意義的活動。

這些孩子年齡雖偏小,但在經驗豐富十足的輔導員們的耐心組織和引導下,“心連心,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各班輔導員還根據本班實際,讓孩子們以大組為單位,進行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粽子製作”等比賽活動。該活動讓孩子們在動口、動手等有趣的活動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形式非常棒!

四、開展了全校安全、衛生運動。

由於天氣炎熱,我校在朝會、各班(隊)會廣泛開展了安全、衛生健康知識宣傳,不準學生私自下河堰洗澡,不準未經家長許可而私自離家出走、到同學家串門、玩耍,還特別強調,要求家長在節假日注意學生校外安全及個人衛生。另外還普及了日常衛生保健知識,從科學角度為全校學生講解了懸白艾等端午傳統習俗,引導學生講文明、講科學、講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校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我們教師有責任去弘揚傳統文化,而這個責任,就賦予給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慶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5

端午節在古代是衛生防疫節,也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屈原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兩千多年前,楚國的大夫屈原憂國憂民,後來因為遭到排擠而被流放,最後投汨羅江而死。他是我國偉大的詩人,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逢端午節賽龍舟,往江河湖海里扔粽子、飯糰,祈求魚蝦不要傷害到屈原的屍體。

屈原留給我們的愛國精神,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們小朋友的愛國方式就是認真聽講每一節課,環保工人的愛國方式就是打掃乾淨每一條街道,護士的愛國方式就是照顧好每一位病人。每個人的愛國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其實他們都在做自己小小的一份貢獻。

這次“風情萬粽過端午”主題活動,是班級家委團組織的,讓我們玩得太嗨啦!葉吳優爸爸在黑板上畫滿了小粽子,可愛極了,有一個小粽子,還說“求抱抱”呢!林宥宸奶奶是貢獻最多的一個人,她做了純天然烤串給我們吃,只放了一點點鹽和味精。還有叔叔阿姨都來幫忙,幫我們包粽子,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手把手教我們包粽子。我們組的小粽子很特別,每一個小粽子上面都畫上了一個可愛的笑臉,而且還寫上自己的名字呢!叔叔阿姨的這些愛心和幫助都是無私的貢獻。

祖國就像一個大大的懷抱,我們要像屈原一樣愛國,像叔叔阿姨一樣無私奉獻,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一份愛心和溫暖。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6

端午節包粽子是中國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前幾天,外婆都會包粽子。

每年端午前幾天,外婆就在街上買來棕葉、糯米和蜜棗。外婆先燒水煮棕葉,然後洗一洗糯米和蜜棗。中午,外婆開始包粽子了。她從盤裡拿出三張棕葉,捲成漏斗狀。先放上一半米,放蜜棗,再放上米。當外婆把粽子裹好好,再用棉線把它固定。

我看包粽子很簡單,也跟著學了起來。我拿起三張棕葉開始卷。可那三張棕葉完全不聽我的命令!它們就像頑皮的孩子,剛捲起來就散開了。我可急了。再拿三張粽子包,可還是沒有卷好。我又進行了第三次嘗試。終於,我把粽葉捲成了漏斗狀!我太開心了!手忙腳亂地放上了糯米,下面卻漏米了。外婆說:“慢慢來。”我聽了外婆的話,慢慢地包,雖然我包的粽子不好看,但是我敢說我包的粽子是最大的!外婆開始煮粽子了,外婆說要煮好幾個小時。我等啊等,兩個小時後,粽子開始散發出香味。我問外婆:“外婆,粽子好了嗎?”“沒好,還要火燜。”我又等了好一會兒,粽子才可以吃。

只見它們青色的外衣變成了墨綠色的。剝開一個,濃濃的粽子香瀰漫了開來,軟軟的糯米、甜甜的蜜棗,看著都讓人流口水呢!

每年,媽媽同事都會送粽子給媽媽。可我更喜歡自家的粽子,因為粽子裡有家的味道。爸爸喜歡吃糯米粽子,媽媽什麼粽子都喜歡。我更喜歡吃蜜棗粽子。

互送粽子也是一種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多吃粽子。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7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今天,我就來講說說端午節吧。

一般人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也有一些人認為是為了紀念自殺後,被吳王投入江中的伍子胥。總之,類似的傳說五花八門,但最權威的說法是紀念屈原說了。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重慶來說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粽子出籠,饞嘴的我早已踮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在網上查了查,知道了我們中國的民族傳統節日還有春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清明節等,並且知道了這些節日的來歷和紀念方式。我為我們悠久的中華文化而自豪!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8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但有我喜歡觀看的賽龍舟,還有我最最喜歡吃的美味的棕子了。

那香軟可口的棕子讓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可我還是在最近的學習中,才具體地瞭解到這美味可口的棕子,竟然還有一段古老而又動人的來歷呢!

相傳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他的祖國被秦國侵佔,心如刀割,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投江自殺了。百姓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飯糰、雞蛋投入江中,好讓魚蝦吃飽了,不去咬傷屈原的身體。後來百姓們又想出用樹葉包飯糰,外纏綵帶的辦法,這就和我們今天的棕子有些相似了。

貴陽人包的棕子,又小巧又可愛,那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激凌。每當端午節來臨又正好趕上我們上學的日子,我的媽媽就會給我準備一小串用線連成的各種口味的棕子,有肉餡的、有花生餡的、有大棗餡的、還有綠豆餡的等等,還要為我精心挑選兩個最厲害的煮熟了的鴨蛋去學校和同學們比賽,我們的規則是這樣的:誰的鴨蛋撞不破,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最後的贏家,那時的課堂歡聲笑語,那聲音簡直成了一片歡樂而又興奮的海洋,我們的教室也變成了一片狼籍的戰場……

至今都好懷念過端午時教室裡那片狼藉的戰場,因為這戰場裡有屬於我們的故事,故事中有歡笑、有興奮,甚至還有我們的淚水……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9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吟誦起李隆基這首膾炙人口的《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又要到了。這個具有20__多年曆史的中國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設,之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我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若問不同的人,或許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深究不難發現,端午節背後,是國家和民族長期積澱的歷史和文化,是一以貫之的精神核心文化內涵,是深刻蘊含著的民族情感和精神智慧。文化傳承,正是端午節之魂。然而,隨著時光流逝、社會變遷,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等傳統的過節形式與現代生活漸行漸遠。網上有段子調侃,除了幾個粽子、三天假期,端午這個“最熟悉的陌生節日”就是吃、喝、玩、樂,很多人早已淡忘了端午背後的歷史文化內涵。倘若時光倒流,先賢們會怎樣看待今人的這種悲哀呢!

怎樣讓端午節傳承好悠久、厚重的傳統文化,擺脫只見“粽子”、不見“屈原”的尷尬?筆者認為,節日的儀式感非常重要。我們之所以需要節日,是因為它是形塑認同的一種文化符號。過去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氛圍濃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相關的儀式活動。比如說,以前中國人重大節日一定要祭拜祖先,巨集大的場面、莊重的氛圍,能夠增加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成員的凝聚力。因此,比把傳統節日設定為“假日”更重要的,是如何恢復、設定一些與傳統節日相關的儀式。今天,我們過有意義的端午節,不妨舉辦各種以愛國為主題的集體活動,比如組織詩歌朗誦、故事比賽等,讓傳統節日多一點時代的積極元素。

另一方面,重塑“家”的概念非常要緊。如今,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代生活的節奏不知比古代快了多少倍,但家的觀念也在消解、弱化。然而,家始終是我們幸福溫暖的港灣,始終是牽著風箏飛的那根線。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_,我們每天都會碰上這樣那樣的煩心事,學習工作生活中也總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個時候,在靈魂深處最渴望的就是家的溫暖。端午節,一個激盪著家國情懷的節日,不正是讓無處安放靈魂的遊子,重新尋回歸家之路的載體嗎?當節俗被時代改變,節日的內涵就需要我們用新的形式來不斷啟用。端午節,遊子們不妨回家看看父母,和長輩們一起祭奠先人,帶著晚輩一起包粽子,參觀歷史景點,給他們講講屈原投江的故事。或許,在快速擴張的城市和飛速發展的科技映襯下,這些“家庭瑣事”顯得很平凡,但傳統節日本身的價值核心不正在於此嗎?

端午節如此,其他傳統節日亦如此。“路漫漫其修遠兮”,真心希望包括端午節在內的每一個傳統節日,都不只是作為一個標本,塵封在檔案館、博物館的櫥窗裡,都不只是一個“浮在空中”的圖騰,而是成為我們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契機,重新綻放曾經的生機與活力。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0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也就在湖南長沙。在端午節我們要吃粽子,賽龍舟可熱鬧了!

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個傳統的習俗,之所以這個習俗可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它深受大家的喜愛。因為吃粽子時,總是一大家子坐在一個大大的庭院裡一邊聊天一邊吃粽子。吃粽子時大家並不是自己吃自己的,而是先幫別人剝了讓別人先吃,自己再吃。父母給孩子剝,妻子給丈夫剝,丈夫給妻子剝······這就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謙讓精神。你幫我剝,我幫你剝,我推給你,你推給我,就這樣整個庭院就被你一言,我一語,給鬧熱鬧了。吃粽子時大家都笑著。笑聲洋溢著整個庭院。

賽龍舟

賽龍舟,同樣是端午節的一個主要的傳統的習俗。賽龍舟時的場面異常的壯觀。

幾十條龍舟上插著不同顏色的旗子,每面旗子上都繡著一條龍。一面旗子就是一個龍舟隊。龍舟隊上大概有8或9排划船的隊員,最前面還有一個鼓手,鼓手主要是給本隊增加氣勢的。鼓手和划船隊員的力氣必須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鼓打響,把船劃快,才能得第一名。看著一個個龍舟隊員的臉上佈滿了汗珠,頭上和手上都爆出了青筋,可見他們是多麼的賣力啊!

端午節是個盛大的節日。在端午節裡,我們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天空中都瀰漫著我們大家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