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通用17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3.97K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1

《大山的女兒》該劇講述的是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百色,主動投身扶貧一線,為家鄉的脫貧攻堅事業獻出年輕生命的感人事蹟。她用美好青春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通用17篇)

黃文秀的精神深深打動並震撼著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的心。她的事蹟是一面鮮豔的旗幟,是一本鮮活的教材,是我學習的榜樣。在今後工作中,我將以她為標杆,從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動力,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傾情投入,對工作、對家庭、對有困難的群眾,奉獻自己的一顆熱心與真誠;不計較辛苦,不計較得失,只在乎在平凡的崗位上踏實工作,為更多的婦女兒童帶來感動與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2

近日,以全國優秀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為原型改編創作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熱播,我和同學們爭相追劇,並開展討論和思考。文秀書記紮根基層奉獻青春的故事感動著大家。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她是青年黨員幹部中當之無愧的榜樣代表,是“七一勳章”上一朵永不凋謝的青春之花,是大山的女兒、黨的女兒,也是人民的女兒。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扶貧幹部的初心和使命,用青春和生命譜寫出一首壯麗的讚歌。雖然犧牲了,但她煥發的精神力量激勵著更多的人在不同的崗位上積極奮鬥,努力進取,擔當奉獻!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3

僅30歲的年輕女孩,碩士畢業本可以留在城裡條件更好的地方和單位工作,可她卻選擇了回到家鄉,回到村裡來工作。她以貧困村第一書記的身份,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她愛崗敬業,奉獻青春,用生命踐行了一個年輕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品質,體現了共產黨員大公無私的革命精神。

作為一名基層婦聯主席,我一定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積極帶領廣大基層婦女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紮根基層,克服自身困難,充分發揮我們女性獨有的細心、耐心和能吃苦耐勞的精神,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工作,開展環保媽媽、桂姐姐宣講活動以及清廉家風、清廉家庭建設工作,努力在鄉村振興建設工作中貢獻我們的巾幗力量。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4

身為長治學院的一員,從開學至今,黃文秀學姐在無形中感染著我們。“求真、求實、求善、求美”,這既是長治學院的`校訓,也是黃文秀學姐的赤子初心。以黃文秀學姐為原型的《大山的女兒》在央視一套播出,是青年楷模形象的新時代表達,謳歌了不忘初心使命、心繫人民、腳踩大地的黃文秀,激勵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奮勇前進。我們也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要像她一樣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以真摯的人民情懷滋養初心。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5

《大山的女兒》這部劇是根據真實事蹟創作,講述黃文秀從鄉村走出來,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到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奮戰在扶貧一線的動人事蹟。

該劇細節方面真的很打動人心,看到預告的那句“總有人要回去啊,而我,就是要回去的那個人”時就已經淚目了。為了人民,黃文秀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一條艱辛路,她憑著一顆炙熱的心,迎接萬難,來到基層,為脫貧攻堅戰貢獻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反覆觀看黃文秀的事蹟,只願未來的某一天,能夠為自己的家鄉做貢獻。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6

觀看了《大山的女兒》之後,我感慨良多。作為中國共產黨人,我們肩負著中國改革發展的使命和人民群眾的期望,前行的路上或許荊棘滿布,或許還有不理解、不接納,但這些在理想信念的“大我”那裡算得了什麼,我們要學習文秀同志,把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追求,忘“小我”存“大我”,心中有了信仰,腳下才有力量。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7

觀看了以黃文秀師姐為題材的紀錄片《大山的女兒》後,我感觸頗深。黃文秀師姐本可以選擇留在北京、選擇更加優越的生活條件和發展前景,但在回顧了自己的教育歷程中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的資助狀況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投身鄉村,回報社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她清楚自己能夠受到高等教育,與國家的辛勤培養是分不開的,她有責任走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艱苦奮鬥精神改寫貧困地區的精神風貌,帶領鄉村脫貧致富。她捨己濟人的精神品質讓我深深的敬佩,我會向她學習,主動擔負起時代的責任,用努力回報社會、回報國家。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8

我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學習文秀自覺把人生追求與黨的事業緊密聯絡在一起,忠誠於黨的領導、忠誠於黨的信仰、忠誠於黨的事業,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業之中。學習文秀真摯的人民情懷,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培養對人民群眾的真感情,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幹實事、謀福祉。學習文秀敢於鬥爭的奮鬥精神,深懷進取之志,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為婦女兒童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9

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黃文秀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該劇是一部根據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黃文秀事蹟改編創作的現實題材電視劇。這是一部值得所有人觀看地展現現代年輕共產黨員精神面貌的具有教育意義的電視劇。

看完電視劇《大山的女兒》,我們被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深深感動。這樣一位年僅30歲的年輕的扶貧幹部不分寒暑春秋,不管颳風下雨,常年奔波於縣城與村莊,用生命踐行了一個年輕共產黨員對初心和使命的堅守。這些基層的扶貧幹部用最樸實、最接地氣的方式融入貧困大眾,喚起千萬貧困群眾戰勝貧困的必勝信念。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不忘初心。

北師大碩士畢業的黃文秀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生她養她的家鄉,在百色市委宣傳部任職,20__年她主動請纓到廣西最貧困的一個小山村百坭村任第一書記,白天她走村串戶遍訪貧困戶,分析致貧原因,晚上與“村兩委”研究脫貧對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進。黃文秀克服困難、不懈努力,在一年多時間內讓88戶貧困戶順利脫貧。

一場暴雨卻將黃文秀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黃文秀犧牲了,但是扶貧並沒有結束,其他人接過黃文秀的接力棒,努力使白坭村實現了全村脫貧。如今黃文秀為百坭村設計的願景也一一實現,一個幸福的百坭村逐漸呈現在世人眼前。

該劇展現了以黃文秀為代表的新時代青年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和奉獻精神,描繪出一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畫卷。

我們要學習黃文秀的牢記使命。黃文秀在第一書記任上,始終心繫廣大群眾,在服務社會和全心全意為家鄉人民服務中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在入戶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她捲起褲管,攙起袖子幫貧困戶收拾房間,掃院子,有的村民一次不讓進,她就去兩次、三次,家裡沒人她就去田地裡去,邊幫村民幹農活邊聊天。她實地勘測村道,跑專案,做方案,全程跟蹤實施;她帶領村民學習別村的種植經驗,結合山裡實際發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產業;她計劃在村裡辦個幼兒園,聯絡母校的師生來調研,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

我們要接力黃文秀繼續前行。目前,脫貧攻堅進入了決勝期,實現貧困人口如期全面脫貧,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做出的鄭重承諾。要實現這一承諾,需要向黃文秀這樣的扶貧幹部竭力努力,貧困不是一天產生的,當然也不可能一天就根治。她的年齡雖然定格在了30歲,但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年輕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奮鬥征程,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10

近日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黃文秀為原型而創作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該劇講述了生於貧困家庭的黃文秀,在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都市優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毅然回到家鄉最貧困的鄉村,奮戰在扶貧一線的動人事蹟。貧困的鄉村面貌漸漸煥新,而一次突如其來的災害讓正值芳華的文秀畫上了人生的句號,這樣的結局令人無比傷痛,但她堅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對信仰的無比忠誠,無愧於“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

看完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眼淚溼了眼眶,作為一名紮根山區的青年黨員教師,我深知不論基層扶貧工作或是基層教育工作都各有各的不易之處,她的故事就是廣大基層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基層是艱苦的,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們應該學習黃文秀不畏艱苦,奮勇向前的精神。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學習她紮根基層、心繫群眾;學習她胸懷大愛、無私奉獻;學習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工作崗位上拼搏奮進。

“芳華雖短,但燦爛地綻放過,馨香永存!”文秀走了,千千萬萬個“文秀”還在,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教師,應當用青春書寫韶華印記,紮根山區教育事業,承擔起光榮的歷史使命,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貢獻一份力量。初心不改,努力奮鬥,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燦爛綻放青春之花,鑄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之魂。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時代的洪流中,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腳踏實地,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紮實的工作能力貢獻青春力量!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11

一個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可以做很多事情,黃文秀恰恰選擇了最基層的脫貧攻堅事業,用青春和生命踐行了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作為服務企業、服務經開區的一名工作人員,通過觀看《大山的女兒》,我受益匪淺,收穫了一些可以用於自身工作生活中的感悟。一是要堅定人生方向。“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這是黃文秀的人生價值追求,所以大學畢業後她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工作,立下脫貧攻堅任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鏗鏘誓言,併為此不懈努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把握自己所要走的路,為此不斷奮鬥,直到達到理想的目標;二是要保持奮鬥定力。黃文秀的工作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從她扶貧手記的字裡行間裡,不難看出她從一個扶貧“新手”逐漸熟練的過程,她走村入戶,“死皮賴臉”的向鄉親們瞭解情況、收集訴求,這無疑充滿艱難險阻。在工作中,堅持真抓實幹原則,以務實作風、踏實態度推進工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效;三是要涵養為民情懷。在與企業交往過程中,我們更應該像黃文秀將自己融入困難群眾之中那樣,多走出辦公室、走進企業,與企業打成一片,傾聽企業聲音,把握企業情況,多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用真誠服務企業,用真心打動企業。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12

《大山的女兒》這部劇是根據真實事蹟創作,講述黃文秀從鄉村走出來,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到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奮戰在扶貧一線的動人事蹟。

其中,無論是場景細節的處理,還是演員的表演細節方面,極其真實地還原了脫貧攻堅戰中的情節,農書記經典迷彩服,極具特色的農家屋,包括口音方面的處理,極大地還原了當時情景。

細節方面真的很打動人心,看到預告的時候就已經淚目了,那句“總有人要回去啊,而我,就是要回去的那個人。”為了人民,黃文秀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一條艱辛路,她放棄了大城市的優越條件選擇,轉身來到小鄉村,沒有任何的保障,沒有鼓勵,甚至連前方道路會如何,她自己都不清楚,她一顆炙熱的心,迎接萬難,來到基層為脫貧攻堅戰貢獻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劇中的一個人特別吸引我,農戰山農書記,脾氣倔,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村裡人,他的立場都是為了人民,為了大家,起初,他看到新來的黃書記行為做事別具風格。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13

6月26日晚,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七一勳章”獲得者、“時代楷模”黃文秀先進事蹟改編創作,雷獻禾執導,楊蓉、劉奕君領銜主演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大山的女兒》在CCTV-1黃金時段開播。

觀看後,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身邊的“時代楷模”黃文秀不僅是百色老區人民不可忘卻的懷念,更是激勵著一批批新時代青年奮勇前進的精神燈塔。

一、“不負人民”的崇高境界

作為一名黨員,文秀同志以她秀美生命的鉅獻,以她短暫而光輝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值得我們農墾人學習終生、仿效終生、參悟終生。

(一)勵志愛民

許慎《說文解字》對於漢字的“志”有個生動而準確的解釋:“志者,心之所之也”。文秀同志考上北京師範大學的碩士生後,本來留京工作是不成問題的,可她幾乎沒有考慮過留京的問題,自始至終都在關心和參與有關廣西的人才市場和跟扶貧有關的就業資訊。投身扶貧工作後,即使父親病重急需照顧,她心裡更多的還是想著百坭村如何脫貧。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她的心志片刻也沒有離開過貧寒的家鄉人民,片刻也沒有忘記養育她的那片土地。

(二)獻身扶貧

報告團裡文秀同志的同學同事回憶她生前的點點滴滴,沒有一個不說她愛美愛笑,可自覺自願地肩負起扶貧重擔之後,她把飄逸的披肩秀髮紮成一綹樸實的馬尾,她把鮮麗亮眼的裙子收藏起來,一身勞動者的裝扮,投身到了群眾身邊,將全部的貧困戶標上了地圖,跟他們稱兄妹、喝土酒,打成一片。在我們看來,她已經把自己百分之百地擺進了黨的扶貧事業,沒有半點保留。

(三)死而後已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文秀同志的辛勤付出,讓我們看到了她的事蹟和成果。在她的帶領下,原本破爛不堪的道路和水渠修好了,百坭村的水果大面積種植、大量暢銷成功了,88戶417名鄉親脫貧了。而心心念念村裡的灌溉水渠連夜冒雨回村的她,突遇山洪獻身了。

二、忠誠純淨的至善品質

(一)靈魂深處感黨恩

文秀同志在扶貧日記中引用一位名人的話:“一個國家的落後在於精英的落後,而精英的落後在於嘲笑民眾的落後”,隨後頗有感觸地說:“我們黨深刻明白這個道理,從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脫貧,並且扶貧要扶志和扶智,這樣一個切實為群眾謀發展、謀福利的黨,我怎麼能不響應號召呢?”這番話並沒有空談大道理,卻情真意切地披露了文秀同志的心跡,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好黨員。

(二)務實擔當踐初心

文秀同志的日記裡有這麼幾句話“人不能只為自己活著”“只有紮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響應黨的號召,懷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教誨,奔赴扶貧最前線,並不是做做樣子、應付了事,而是撲下身子,勇挑重擔,往深裡走、往實裡走,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把自己融入到人民群眾之中,融入到那片貧窮但充滿潛力的桂西大地。

(三)先人後己忙奉獻

堂堂華夏,美女如雲。為什麼有的人我們初見覺得很美,可一交談、一接觸,很快就覺得她並不美呢?原因就在於她有的只是外在的肌膚之美,缺乏心靈之美的魅力,其美便不堪一擊。可是,看到黃文秀,特別是熟悉了她的先進事蹟之後,我越看她的照片和影視形象越覺得她非常美,而且非常地耐人品味。她的美帶有一種無以言表的魔力,在震撼著我的視覺和感覺,似乎有一雙天使的翅膀在扶持著我,不由自主地參與到她先人後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與她同呼吸、共進退,跟著她丟棄那些私心雜念的糟粕、向上昇華。似乎劇情中的她有多忙碌,我的心也有多忙碌。作為觀眾,我被她的事蹟深深地感染了。受教育,原來是這樣的美好。

三、踔厲奮發的粉絲願景

大美無形,潤物無聲。黃文秀的美,美在骨髓、美在億萬人的心中。她對我們這些粉絲的震撼力、感染力是無窮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必將激發出氣勢磅礴的奮進力量,鼓舞和激勵我們奮力譜寫出一曲又一曲加快打造現代一流食品企業、建設壯美廣西的動人樂章。

(一)樹好“三觀”校正人生座標

自治區黨委號召我們學習黃文秀精神,並不是教育年輕人簡單模仿文秀同志冒雨犧牲的行為,而是為了引導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要大家明確,該怎樣確立自己的思想立場和人生座標,人該怎樣活。我們要以黃文秀為榜樣,盪滌靈魂、找到初心、砥礪擔當,校正自己的人生航向,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素養,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

(二)胸懷“大我”蓄積巨大能量

作為中國共產黨人,我們肩負著中國改革發展攻堅的使命、責任和人民群眾的期望而負重前行,前行的路上或許荊棘滿布,或許還有不理解、不接納,但這些在理想信念的“大我”那裡算得了什麼,我們要學習文秀同志,把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追求,忘“小我”存“大我”,投身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安排、認同的工作,心中有了信仰、腳下才有力量。

(三)對標對錶何妨吟嘯且徐行

黃文秀生前好友陳麗美曾說:“生活中沒有了文秀,傷痛會長久地陪伴著我們;生命中有了文秀,我們就有了繼續前行的力量!”文秀走了,我們來了,循著楷模的.足跡,需要湧現出一大批的繼起者,這就是對文秀最好的告慰。毫不猶豫地接過文秀的“接力棒”,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不斷乘風破浪,砥礪前行,走好新時代農墾的長征路,奮力書寫打造現代一流食品企業嶄新篇章,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既定目標,推動農墾發展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14

近期,電視劇《大山的女兒》在央視一套熱播,全國網收視居高,熱度不斷升溫。該劇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黃文秀為原型而創作,講述了北師大碩士畢業的黃文秀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選擇成為一名選調生奮戰在脫貧一線。黃文秀克服困難、不懈努力,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帶領全村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脫貧18戶56人,教育脫貧28戶152人,發展生產脫貧42戶209人,共計88戶417人,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6.38萬元,實現翻倍增收。然而一場暴雨,卻將黃文秀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雖然黃文秀犧牲了,但是扶貧並沒有結束,其他人接過黃文秀的接力棒,努力使百坭村實現了全村脫貧。而如今,黃文秀為百坭村設計的願景也一一實現,一個幸福的百坭村逐漸呈現在世人眼前。

黃文秀在風華正茂的年紀,選擇紮根基層、反哺家鄉,奮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作為一名選調生,我深受感觸:

一是要堅定信念,汲取奮勇開拓的智慧力量、凝聚踔厲奮發的拼搏力量、迸發敢闖敢幹的青春力量,始終堅定不負人民、不負黨的決心,將青春熱血奉獻給我的家鄉。

二是要擔當實幹,俯下身子、深入地頭、聯絡群眾、做好調研,時刻聽取群眾的心聲、心願,用雙腳丈量鄉村的廣闊,用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樹立起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建立起實幹為本的工作原則,紮實做好每一項工作。

三是要提高本領,知識方興未艾,科技日新月異,新時代新形勢新變化對當代青年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加快知識更新、加強實踐鍛鍊,多到問題現場調研,多在基層一線墩苗歷練,加快成長為黨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15

有些人從山裡走了,就不再回來,你從城裡回來,卻再沒有離開......在感動中國的頒獎盛典上,白巖鬆這樣向黃文秀致頒獎詞,催人淚下。以“時代楷模”黃文秀為原型創作,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則再次引領觀眾走進黃文秀30歲平凡而偉大的奮鬥人生,點點滴滴,情真意切,令人淚目。

換一種方式認識黃文秀。不同於以往平鋪直敘,娓娓道來的英模題材劇,《大山的女兒》節奏飛快,藝術表達新奇,開場就以倒敘手法將觀眾的情緒迅速拉到頂點。暴雨之夜,黃文秀獨自駕車行駛在崎嶇山路上,年邁父母擔憂返程的女兒,百坭村同事不停打電話發微信預警山洪,讓她不要回村,可惜一切都來不及了……該劇開篇用急促緊張的鏡頭真實再現了黃文秀生命的最後時刻,令人心痛。然而故事講到這裡,導演卻出人意料地採用了打破第四面牆的電影語言——楊蓉飾演的黃文秀直接面對鏡頭,像對觀眾訴說一樣,平靜地介紹自己:我叫黃文秀,由此拉開了她30歲的無悔青春。不少觀眾表示:“好故事越真摯,越打動人。開場的山洪,黃文秀坐在車裡的最後一次自我介紹,把我看哭了。”“今天的眼淚為黃文秀而流。看著黃文秀殉職前在車內的自我介紹,再看她帶著父親看天安門,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也許是因為一開始就知道結局,她的笑容是那樣燦爛,越動人、越心痛。”“看《大山的女兒》,又像去年看黃文秀事蹟圖片展那樣忍不住哭了。舍小我,為大我。內心有多熱愛人民,才有如此堅定信念,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脫貧攻堅事業。向黃文秀致敬!”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16

“這是我擔任第一書記的第一週,內心十分激動,也倍感鼓勵,之前與擔任過第一書記的同志交流,他們都說壓力非常大。我能不能堅持下來,我心中也十分疑惑。但既然選擇了,唯有堅持。”這是派駐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第一篇駐村日記,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是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

20__年,研究生畢業的黃文秀同志,毅然選擇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斯土斯民,情之所繫,她說:“是家鄉養育了我,我就應該學成歸來,回報家鄉;是祖國培養了我,我就到祖國最急需的地方,做最急難險重的工作,回報祖國。”

為了親近群眾,敲開群眾心門,她挨家挨戶上門走訪,繪製“民情地圖”,主動幫助村民打掃院子、種油茶、摘果子……一邊幹活一邊商量脫貧計策。閒暇之餘,還學會了當地農民說的桂柳話,喝起了略顯渾濁的玉米酒,就這樣一步一步走進群眾的內心。剛來時,全村有103戶貧困戶,巾幗不讓鬚眉的她,勇敢地挑起了全村的脫貧重擔,跑專案、找資金、請專家,帶領群眾發展砂糖橘、八角、杉木等特色產業,僅僅一年零八十二天,便幫助其中的88戶共418人脫貧,將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到2.71%。

脫貧攻堅,不獲全勝,絕不收兵。這是黃文秀同志和村民的約定。現在百坭村的路更寬了,燈更亮了,村子更美了,可是他們的秀姑娘卻再也回不來了......20__年6月16日晚,由於村裡連降暴雨,憂民心切的她冒雨著大雨驅車回村,一路上還不斷詢問村裡的雨勢和災情。當時面對暴雨之夜可能遭遇的危險,她心中牽掛的只有百姓,即使連夜趕路也沒有絲毫遲疑,不曾想卻突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一個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可以做很多事情,黃文秀同志恰恰選擇了最基層的脫貧攻堅事業,用青春和生命踐行了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

“有些人從山裡走了,就不再回來,你從城裡回來,卻再也沒有離開……”黃文秀同志雖然走了,但她卻成了大山永遠的女兒。現在鄉村振興道路上有千千萬萬個“黃文秀”,他們用腳丈量著大地,用青春和汗水澆灌著“脫貧之花”,讓人生煥發出與眾不同的光華,這光華定將與我們的時代交相輝映。新時代下的黃文秀精神,激勵著廣大黨員幹部們自覺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發揚偉大斗爭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回憶當初,作為一名剛參加工作三個多月,便到邊境一線駐村的幹部,我惴惴不安,怕自己不能勝任,但同時也滿懷期待。如今8個多月過去了,我不再害怕,那是因為在黃文秀精神的激勵下,在第一書記的正確領導下,我迅速調整好心態,入戶走訪瞭解民情,開展產業獎補驗收工作,協助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執勤守卡,使用選調生經費為村民製作桂核酸二維碼胸卡,開辦週末“補習班”輔導國小生……在第一書記的帶領下,跑專案拉資金,一起為我們村爭取了一批無償捐贈八角苗,以實際行動傳承和發揚黃文秀精神。

斯人雖已矣,精神如明燈。黃文秀同志將璀璨的青春歲月,化作春泥守護著“脫貧之花”,她用美好的青春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於新時代的青年人而言,我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長征路上努力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

大山的女兒心得體會 篇17

電視劇《大山的女兒》中,有很多場面都使我熱淚盈眶。作為北京師範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黃文秀可以選擇大都市的優渥生活,像山窩裡飛出的金鳳凰一樣,把衣錦還鄉榮歸故里作為生活的點綴。可她在回鄉與留城的兩條道路上,毅然地選擇了前者,用綻放的青春回報家鄉的養育。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她用腳丈量了百坭村的每一寸土地,誓將藍旗變紅旗。入村伊始,她從改變村委會廣場的環境做起,從培養村委的文明習慣做起,從轉變鄉親的觀念做起,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在關鍵時刻,她能幫村民擋棍子;在鰥寡老人面前,她能做貼心暖人的親閨女;為了讓優秀學生不輟學,她能追趕到火車上;為了堅持把掛果的砂糖橘保留下來,她能克服各種各樣的阻力……

黃文秀記得老父親的話,用桂柳話跟村民打交道,幫助鄉親們解決實際問題,換來村民的信任。在扶貧路上,她不辭辛苦,一戶戶地走訪。她的願望不只是讓貧困戶脫貧,而是讓他們永不返貧。作為第一書記,她要面對各種風險挑戰,要妥善處理各種突發情況。她不懼恫嚇,不為利誘,在一心為民一身正氣下不怒自威。她講究工作方法和策略,善於建立“攻守同盟”;她扶貧先扶智,延請專家解決農科問題,尋找致富帶頭人擔當領頭羊,開闢出一片光明的前景。當路燈亮了,當果實收穫了,當貧困戶的腰包鼓起來了,第一書記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漸漸高大了,她變為村民的主心骨。

用黃文秀的話說,“我到百坭村不是鍍金的,是來幫助鄉親們脫貧的,不改變面貌絕不離開”。為此她腳踏實地,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努力。在走訪不順的情況下,她也曾有過彷徨和沮喪,但正因對腳下的土地愛得深沉,她將委屈埋在心裡,把陽光和微笑掛在臉上。

《大山的女兒》在開篇即以強大的視覺衝擊,將觀眾的情緒帶入高點。黃文秀的獨白,讓熒屏前的觀眾難以自抑。三十歲的人生是短暫的,但她作為優秀扶貧幹部和選調生的代表,在老百姓的心中樹立起的是不朽的豐碑。正如該劇主題歌《秀麗的翅膀》中唱得那樣:“我要揮舞那秀麗的翅膀,讓小小身體爆發出力量。”我們不願相信消失在暴雨中的人是黃文秀,我們都希望在助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湧現出千千萬萬個黃文秀,心懷希望和夢想,為著偉大的目標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