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精選13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02W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1

對過去最直接的認知方法是回到歷史,對歷史最好的瞭解方式莫過於回到現場。由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電視臺、北京衛視《檔案》欄目攝製的九集大型系列紀錄片《紅軍不怕遠征難》實地探訪長征途經地,以實景還原歷史,用影像告慰英魂。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精選13篇)

該片拍攝歷時一年,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導演組從江西出發,橫跨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甘肅、寧夏、陝西等14個省市自治區,穿越松潘大草地等大量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革命意義的長征地標,祭掃了100多處紅軍烈士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採訪了200多位長征歷史親歷者、見證人和紅軍後代,發掘了100多份從未被發現或較少被關注到的歷史檔案,共拍攝素材超過1500個小時。

這些史料檔案中,有些是正本清源的重要文獻,如1934年9月長征前夕出版的《紅色中華》雜誌,其中刊登的張聞天社論,從側面證明了長征不是一次倉促的軍事行動,而是經過策劃準備的戰略轉移;有些是轉折關頭的重要決策,如湘江之役前,紅五軍團團長董振堂和政委劉伯承手寫給紅34師的一份作戰命令,命令他們要作為後衛力量掩護全軍過江;另一些檔案則是飽含情感的歷史見證,如19歲的紅軍戰士石長階在長征前夕寫給父母卻沒有寄出的四封家書,以及紅軍戰士為了向一戶藏民家庭購買青稞充飢,插在田地裡的一塊刻著借據的木牌。

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在這次紀錄片中被重點揭示。在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時的86000多人中,指揮員的平均年齡不到25歲,戰鬥員的平均年齡不到20歲,14歲至18歲的戰士佔到了隊伍的四成。年輕的導演組以此為核心,在片中重塑了80年前這群同齡人的故事,10歲的劉福昌、17歲的鄭金煜、19歲的石長階、22歲的鄧詩方,這些年輕的紅軍成為全片的絕對主人公,“青春”成了長征人的時代新註腳。

長征的歷史幾乎沒有留下真實的影像記錄,而以往關於長征的影視作品也不能滿足紀錄片以真實準確為標準的影像呈現。為此,攝製組大量採用三維地圖、實地講述、角色扮演和實景演繹相結合的方式,用鏡頭對話歷史,用電影化手法再現長征場景。片中還打破《檔案》的表現方式,首次採用雙講述人的設定,主持人石涼在片中化身長征途中的多個歷史角色,如通訊員、炊事員、紅軍連長、普通百姓,帶來真實的長征體驗;講述人譚江海則以全知敘述者的身份梳理和總結這段歷史,推進故事的講述。該片將於今日起,每天19時30分在北京衛視首播。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2

記得《楚辭·大招》開篇有這樣一句話,“青春受謝,白日昭只”。意思是,四季交替春天降臨,太陽是多麼燦爛輝煌。如果將這句話置於人的巨集觀視野,那麼它就成為了一代人與另一代人的樞紐點與傳承力所在。80年前,一群年輕人為了捍衛民族,為了驅除韃虜,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設紅色政權,踏上了漫漫長征路。80年後,一批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影視工作者,以影像的方式,通過採訪200多位長征歷史見證者和紅軍後代,記錄了這一段“軍事史上獨一無二的事件”,名為《紅軍不怕遠征難》。

兩代年輕人,都以自己的“青春”為交匯點,繪製出了一幅融合理想、無畏與不屈不撓、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長江精神本色圖景。於是,“青春”的觸碰,成為了精神延續的火花,引領未來。

其實,說到對長征的記錄,就不得不提範長江和埃德加·斯諾。前者被稱為中國“公開報道紅軍長征第一人”,出版了《中國的西北角》,後者則是“第一次向世界報道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的外國記者,有《西行漫記》。不同國界的兩個作者,卻以“青春”的姿態,完成了“長征史詩”的書寫,完成了“手無寸鐵兵百萬,力舉千鈞紙一張”式精神的謳歌與傳承。

如今,北京衛視用紀錄片的方式,從江西開始展開敘述,橫跨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等14個省、市、自治區,賦予了該片恢巨集博大的歷史背景和厚重感,200多位受訪者,100多份從未被發現或較少被關注的歷史檔案,都匯聚成一個個歷史的“點”,再次建構起長征的大廈。

大型史詩紀錄片《紅軍不怕遠征難》,在巨集大的敘事之外,力圖融入藝術電影的表達方式,從不同“人”的視角出發,嘗試對歷史檔案的挖掘,揭祕這批具有“紅軍長征”屬性之“人”背後的故事。同時,利用CG技術的場景營造與歷史影像、現代影像的重合來較為真實地再現紅軍長征的圖景,從而展示出既貼近年輕人心理,又有“不瞭解”長征的知識性,既有信仰,又有艱苦卓絕的苦難的詩篇。

換而言之,該片不僅使我們看到長征的來龍去脈,也使我們看到了戰爭中的慘烈,乃至那股在每個人心底熊熊燃燒的精神力量。正如美國記者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序言》中寫道,“與長征比較起來,漢尼拔跨越阿爾卑斯山在‘歷史的小劇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崙自莫斯科的撤退也是災難性的失敗,而長征則是最後勝利的前奏曲”。

無論是10歲的劉福昌、17歲的鄭金煜、19歲的石長階、22歲的鄧詩方,還是現已104歲的劉光芹、101歲的杜巨集鑑、95歲的劉佔榮……他們的身上都有著太多的故事,有辛酸、有無奈、有力量,也有緬懷。然而,我們通過他們的故事,重新回到長征的“原點”時,我們看到的是飢餓、寒冷、死亡的折磨,還有對信仰的堅持與踐行。只不過,當攝影機通過我國最大的紅軍烈士園——川陝革命根據地烈士園時,我們是震驚的,因為這裡埋葬著25048名戰士,埋藏了一個個中華獨立自主、崛起的夢。可以說,這些“墓碑”,是長征精神之所,也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力量源泉。

記得有人說過,“不殘酷,不青春”。的確,在嚴酷的環境中,人的“青春”磨練才會更顯活力,更加的熱血。《紅軍不怕遠征難》中的長征,是“青春”的錘鍊,也是精神、意志、品格的鍛造。我們跟隨著講述者,去追逐一場“長征”的歷史,去感悟“小我”與“大我”,也以“青春”的姿態,去傳承一份精神、一份力量。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3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電視臺、北京衛視《檔案》欄目攝製的九集大型系列紀錄片《紅軍不怕遠征難》今天起,每天19時30分黃金時間在北京衛視首播。

一年前的10月17日,《紅軍不怕遠征難》攝製組在長征出發地——江西於都舉行了紀錄片的啟動儀式。整整一年時間,攝製組重新走過這條牽引著中國歷史程序的漫漫征途,在每一寸刻骨銘心的遺蹟現場尋找當年的蹤跡,記錄今天的容貌。他們查閱檔案,對話親歷者,尋找任何可以還原歷史的真實資料,記錄那些傾注血淚的長征故事。他們在歷史現場拍攝、在復現場景拍攝,為了將檔案中的長征與心靈上的長征,原原本本地講述出來。

《紅軍不怕遠征難》導演組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他們從江西於都出發,途經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甘肅、寧夏、陝西等省區,翻越都龐嶺、老山界、婁山關、烏蒙山、夾金山、岷山、六盤山,渡過瀟水、湘江、烏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松潘大草地,祭掃了一百多處紅軍烈士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採訪了兩百多位長征親歷者、見證人和紅軍後代。

這群年輕的紀錄片人,在將近一年的調研與拍攝中,重塑著80年前一群同齡人的故事。從未有一部描寫長征的作品,以“青春”為焦點,10歲的劉福昌、17歲的鄭金煜、19歲的石長階、22歲的鄧詩方……這些你可能從未聽說過的名字成為這部紀錄片的絕對主人公,為總共九集長達540分鐘的紀錄片灌注進青春的理想、朝氣、無畏和質樸。而“在路上”的創作方式也迴歸紀錄片的原點,從原點出發,從初心開始,嘗試用更加新銳和獨特的電視語彙,展開這段青春的對話。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4

看完了《長征》紀錄片,深受感觸。80年前,瑞金,八萬中央紅軍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突圍西行,開始了萬水千山只等閒的長征。這時候,遠隔千里的蔣介石指著地圖狂妄地叫道:他們是走向深淵,走向死亡!短短的一年後,當他面對追獲的一大堆爛草鞋的時候,他不得不承認,這股頭戴紅星、足踏草鞋的鐵流是不可阻擋的。?

80年前,長征途中,紅軍將士與天鬥,與地鬥,與敵人鬥,斬關奪隘,搶險飛渡。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征中最為艱苦的歷程。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海拔4000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長眠於此;千里沼澤、連鳥獸都不能出沒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紅軍戰士的生命。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草根下掩埋著烈士的忠骨,雪山上聳立著勝利的曙光。

80年前,會寧,經過兩年多的殊死征程,邁開雙腳,巧奪金沙江,飛奪瀘定橋,跨過了千里冰封的皚皚雪山,穿過了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歷經千辛萬苦,縱橫馳騁10多個省,血戰近600多次,行程數萬裡,終於勝利抵達陝甘蘇區,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曆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已經一往不復,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長征故事流傳至今,為人傳頌,它們刻下了長征者鏗鏘的足音,矗立起長征者英勇的雕像;

喇叭聲仍咽,戰鼓聲猶響,馬蹄聲還鳴。時間不會磨平記憶的稜角,我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一面旗幟引領一支隊伍,一種信念點燃一把火炬。砍刀、長矛、梭鏢用險象環生的大地作便箋;鐵銃、石雷、匣子槍用八萬雙穿著草鞋的腳作畫筆。雪山、草地、飢餓、戰爭,紅星、火把、馬嘶、槍鳴浩浩蕩蕩,逶迤向北。

歷史不可複製,歷史精神則在懷念中復活。是的,紅塵滾滾,那一彎歷史,盟動濤聲,人民怎能忘記?是的,千古塵音,那一段歲月,先烈們骨骼堆起的詩,世人怎能忘記?

空曠的歷史,彷彿在這首歌中,找到了高掛枝頭的碩果。彷彿智慧之燈,四射毅力的讚歎和意志的高傲。它的旋律陡峭而無階梯,它的節拍斷續而多風險,每一音、每一符都是天空獨攬的勝景。

雲還在舞,風還在唱,勝利的歡呼,已被歷史雕成壯美的風光。

長征,是中華民族一部最雄渾的交響樂,驚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靈。

長征,像馬蹄,踩著風的鼓點,一匹匹黑色的烈馬,在遼闊的草原上揚鬃嘶鳴。

長征,像雄鷹,高擎著雲的翅膀,曠野響起了草的低唱,蒼天擊起了民族的熱望。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5

《山河歲月》以廣闊的視角、恢巨集的氣勢、感人的細節、創新的形式、高清的影像,記錄中國共產黨百年初心、百年風雨、百折不撓、百鍊成鋼的偉大曆程,再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創業、百年築夢、百年輝煌、百年奮鬥的壯麗史詩。由此,我想到了四個讓人激動人心的畫面。

啟航,中共一大開啟百年波瀾壯闊的征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召開,後由於受到租界密探的干擾和監視,會議轉移到了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誌著中國共產黨這艘大船的啟航,一個只有50多人的小黨,開啟了為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鬥爭的歷程。

成立,開國大典開闢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以及渡江戰役之後,國民黨主力已基本被殲滅,新中國誕生的條件已經成熟。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三十萬軍民高舉紅旗和紅燈縱情歡呼,廣場前人們載歌載舞,萬眾歡騰。新中國的成立,開闢了歷史的新紀元,結束了長達百年的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從此中國人民真正當家做主成為了國家的主人

轉折,改革開放展開一幅百年的新畫卷。1978年的一個夜晚,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戶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按下紅手印,率先搞起了大包乾生產責任制,猶如春雷一聲,喚起了沉睡的大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與此同時,中共第xx屆全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上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設立經濟特區、開放沿海港口城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設立上海浦東經濟特區等,自此,一陣從上至下的改革春風拂過祖國大江南北,一幅嶄新的畫卷緩緩展開在神州大地上。

開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20__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大型主題展覽《復興之路》時,留下了向全世界昭告中國夢的偉大歷史時刻:“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中國夢。因為這個夢想,它是凝聚和寄託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期盼。”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已經完成,當初的莊嚴昭告如今給了全國以及全世界人民一份完美的答卷。征途漫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仍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仍然要有久久為功的使命擔當,再啟新程,以昂首闊步的姿態開啟“十四五”的新篇,向著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鬥。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6

近日,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堅決貫徹落實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的通知》,向全體黨員發出了主動出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作戰令。廣大黨員當以堅決的態度執行命令,以勇敢的精神面對危險挑戰,以科學的防控護佑群眾健康,爭做基層戰“疫”的急先鋒。

扛起使命,做執行命令最堅決的急先鋒。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主動參與疫情防控,護佑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是每位黨員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打贏全民參與的疫情阻擊戰,基層黨員必須做衝鋒陷陣的勇士,堅決執行命令,率先奔赴戰“疫”戰場,找準戰鬥崗位,構築好群防群治、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不論在職或是退休,不論休假亦或在崗,每位黨員都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主席重要指示精神上來,在做好自我防護同時,主動承擔單位、社群、鄉村的聯防聯控、疫情監測排查、宣傳疏導,迎難而上、絕不退縮,以“最美逆行”礪初心、踐使命、暖民心,讓黨員這一面面鮮紅的旗幟在基層戰“疫”的陣地上獵獵飄揚。

衝鋒在前,做排險解難最勇敢的急先鋒。84歲的鐘南山院士不顧危險,實地瞭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釋出會、連線媒體直播、解讀最新情況;湖北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隱瞞漸凍症病情,顧不上被感染的妻子,堅守在抗疫最前沿;陝西鎮巴縣醫生張明文寫下“聽從指揮,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時刻等待”的請戰書……基層戰“疫”雖不像白衣戰士那樣拼搏奮戰在最前線,卻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守住成千上萬個社群、鄉村這樣的防護網,對打贏這場阻擊戰極為重要。對轄區進出人員的檢測排查,對居家留觀人員的監測服務,對公共衛生的維護保障,都可能潛在危險隱患。這個時候尤需黨員以足夠的勇氣站出來、頂上去,用“我是黨員,我先來”的錚錚誓言,在急難險重的鬥爭中當先鋒、作表率、耀初心。

講求戰術,做科學防控最睿智的急先鋒。科學防控,是戰勝疫情的重要法寶。奮戰防控一線,把工作落細落實,黨員須當好資訊員,堅持實事求是、為民負責的態度,認真收集、及時上報相關資訊,做到不瞞報、不漏報、不誤報,用準確資料為決策提供服務;須當好監督員,發揮網格作用,對抗疫過程中發現的不當言行敢於制止、及時上報,對於不當輿情要敢於揭露,用科學事實擊破“謠言”,傳遞社會正能量;須當好宣傳員,根據政府權威資訊,對廣大群眾進行科學防控知識與技能的宣傳,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疫情,自覺做好防護,打消恐慌心理,堅定必勝信心,主動協助村鎮、社群做好轄區防控,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7

百集《山河歲月》不僅是迄今為止容量的紅色紀錄片,也是展示人物最多的一部紀錄片,我們用以人帶史、以人帶事的方式來講述紅色歷史。每一個篇章都廣泛收集歷史文獻、人物故事,以田野調查為基礎,力爭不落俗套,著重運用真實的細節去打動人,用有溫度的語言去感動人。鍾南山、任正非、潘建偉、馬偉明等科技精英和企業家的故事我們要講,把幾千個山區女童送出大山的張桂梅、犧牲在支教路上的黃文秀的故事我們也要講,我們會著墨於許多各行各業有著突出貢獻的“小人物”,用一滴水的力量來反映太陽的光輝,反映新時代的成就。

國際版《山河歲月》這部百集《山河歲月》之外,我們還將創作《山河歲月》國際版。國際版的《山河歲月》不是中文版的濃縮,而是“另起爐灶”,重新創作。國際版的《山河歲月》分為8集,篇章結構充分考慮國際傳播的效果,將以外國人能接受的國際紀錄片語言講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曆程。國際版的第一集“從何而來”,將向海外觀眾講述中國共產黨的由來是中國人民的選擇、是歷史的選擇,是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二集“為何而戰”,講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10年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及結果。土地革命是為了改變不平等的現狀,為了赤貧的農民獲得土地;抗日戰爭為了反抗侵略;解放戰爭是民心向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三座大山”的歷史貢獻是誰也抹殺不了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第四集就叫“婦女解放”,中國是婦女解放做得的國家。婦女解放是衡量一個國家解放程度的重要標誌。早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期間,中國共產黨就制定了第一部婚姻法,從中央蘇區到陝甘寧邊區時期,婦女解放運動始終受到極大的重視。這一點從當時一些文學作品中也可以看來。

比如戲曲《劉巧兒》《小二黑結婚》《白毛女》都是提倡婦女解放的優秀文藝作品。這一集我們還將講述今天中國各行各業湧現出的傑出女性代表,這都表明了中國社會對女性的尊重。第五集講述的是改革者,有改革家鄧小平的故事,還有改革先鋒人物的感人事蹟。我們對做出一部不同凡響的國際版的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紀錄片充滿信心。我們將立足於真實,以國際化的視野來看待百年黨史,埃文森·卡爾遜、哈里森·福爾曼等這些在抗戰時期來到中國,以及新中國成立後來到中國的國際友人、學者、政要,從他們留的大量文字、圖片、書信等都在我們的片中有所表現。同時我們也通過今天世界各國政要及重要學者對中國的評價來見證我們的新時代。《山河歲月》不是《築夢路上》的延展,它比《築夢路上》的體量更大,故事更加延展,講述也更為生動。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像一條長河,擷取幾朵浪花,便能製作一部紀錄片,而我們希望通過對這條長河的溯源,展示這段歷史的波瀾壯闊,我們更不會忽略從20__年到20__年這9年走過的歷程。黨的xx大以來的歷程告訴我們,也告訴世界,中國共產黨經歷百年風雨依然意氣風發,仍將帶領中國人民走進下一個100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8

我和你素不相識,但武漢爆發了一場因你而起的肺炎。我才想著要了解你。我通過查資料得知,你一開始生存在蝙蝠體內,可是湖北武漢一家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的海鮮市場把蝙蝠捕抓販賣,有的人吃了它,你就被傳染到了人類身上。這個人又通過唾液和接觸把你傳染到了其他人身上,就這樣被你傳染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你知道嗎?其實我們並不怕你,我們的祖國非常強大,有很多先進的醫療裝置,以及很多捨己為人的醫生護士,我們最後一定能戰勝你!在你悄悄傳播幾天後,國家立刻發現了你的存在,並重視了你的問題。習近平親自指揮作戰,醫護人員率隊奔赴武漢。武漢的火神山醫院只用了十天就建成,這些足夠可以說明國家要可能快地打敗你。

你或許會想:我找個平時防範不嚴的人不就行了嗎?你休想!自從國家公佈此事之後,我們也開始了自主防範。勤洗手、戴口罩、勤消毒、勤通風、不串門、不聚餐、不聚會、少握手,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這些都是我們用來對付你的方法。

你或許又會想:不就是說說嗎?你們能做到嗎?事實上,我們確實做到了,有很多現象都能證明這一點:以前,大年七年級總是有很多人來拜年;今年,一個人也沒有了;以前,大年九年級我們家總要組織一次家庭聚會,親朋好友們都來參加;今年,家庭聚會取消了;以前過年時路上總是有很多人;今年,路上連一個人的影子都見不著;以前,過年總是要走親訪友;今年,超市裡沒有人,大家都待在自己的家裡……這些跡象都表明,人們很注重自我防護,這下你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吧!不僅如此,我國的鐘南山院士正在帶領專家組研究消滅你的藥物,過不了多久,你就得乖乖地從我們人類身上消失!

我說所有的這些就是想告訴你: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可以戰勝你的!而且,我們還會吸取這次的教訓,再也不吃野生動物了,而要保護野生動物,這樣,你和其他病毒就永遠無隙可乘了!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消滅你的捷報就會傳遍大江南北。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9

作為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偉大征程,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並通過各種文學藝術載體特別是影視作品得到充分展現。而作為紀錄片創作的一次全新實踐,《隱祕征程》無論在內容線索或表現形式上都傳達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該紀錄片定位於“弘揚紅軍精神,銘記紅軍信念,傳承長征品格,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核心宗旨,從獨特的視角重組歷史線索,以體驗的影像再現民族記憶,淋漓盡致地彰顯了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堅忍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偉大長征精神,鮮活有力地展示了四川在紅軍長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對中國革命勝利的重大貢獻。

藉助本片,今天的觀眾可以通過新的角度認識長征,感受長征,並從中獲得前行的力量。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10

該片以全景式的視角、史詩般的敘述、富於情感的文字、充滿張力的畫面、激情澎湃的旋律、深沉厚重的解說,將中國工農紅軍各路長征的全過程,紀錄於385分鐘時長的影片中。

第一集《悲壯出發》,第二集《偉大轉折》,第三集《雄關漫道》,第四集《堅忍不拔》,第五集《生命頌歌》,第六集《情深意長》,第七集《北上北上》,第八集《奠基西北》。該片集中了黨史軍史專家多年來的研究成果,以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切入點,詳盡剖析了“左”傾錯誤的軍事指揮所導致的反“圍剿”失敗,以及中國革命所面臨的重大抉擇。以精當而細膩的筆觸,書寫了以遵義會議為起點的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刻畫了毛澤東和紅軍出神入化的戰爭精妙;描繪了各路紅軍轉戰中的艱辛與奇崛;謳歌了紅軍戰士跨越生命極限的悲壯;繪畫了長征為中國革命所播撒的火種;揭示了與張國燾分裂主義鬥爭的波詭雲譎;唱響了紅軍落腳陝北所帶來的中國革命的新輝煌。特別是,全片始終貫穿一條紅線,即紅軍北上,是懷揣一個不可動搖的信念,走上挽救民族危亡的戰場。

以今日視角看長征,歌吟偉大的長征精神,是本片濃墨重彩的一筆。正如指出,革命理想高於天。本片突出長征精神的當代詮釋,呼喚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全片以“長征,永遠在路上”的意蘊結尾,再次點出“永遠的長征”之主題。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11

山河歲月譜新篇,人間正道是滄桑。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百年風雨、百折不撓、百鍊成鋼的偉大征程中,每一代青年都曾經唱響屬於自己的青春之歌。他們用自己的赤誠和勇敢擔當起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書寫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創業、百年築夢、百年輝煌、百年奮鬥的壯麗史詩。

《山河歲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出品,總檯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節目以山河為經、以歲月為緯,以人物為峰、以黨史為鑑,真實記錄中國共產黨百年風雨、百折不撓、百鍊成鋼的偉大曆程,創新再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創業、百年奮鬥、百年築夢的影像史詩。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從黨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下面就是觀看《山河歲月》的心得體會。

觀看《山河歲月》需要信仰“願得此生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百年回眸,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史,就是一部用理想信念戰勝千難萬險的奮鬥史。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始終得到群眾擁護的執政黨,就是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信仰,有共產主義信念。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涵養堅若磐石的信仰信念,要把學習黨史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與學習黨的xx屆全會精神結合起來,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提高黨性修養,把初心使命融入我們的精神血脈中去,始終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幹事創業的第一原則,用初心使命構築起堅不可摧的信仰圍牆,領航著中華民族的巍巍巨輪朝著偉大復興的彼岸行穩致遠。

觀看《山河歲月》需要銘記“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從嘉興南湖紅船上誕生的中國共產黨,將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展開了不屈不撓的卓絕鬥爭,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砥礪奮鬥。從井岡山到古田,從瑞金到延安,從西柏坡到北京,這一路走來,共產黨人歷經曲折而不畏艱險,屢受考驗而初心不變,始終站在歷史和時代發展的潮頭,不斷取得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民族復興夢想越接近,改革開放任務越繁重,我們要接過先烈們的歷史的接力棒,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守住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征路。

觀看《山河歲月》需要擔當“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奮鬥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論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還是影響至今的鐵人精神、“人造天河”紅旗渠的事蹟,其背後,都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毅然擔當。廣大黨員幹部要永遠銘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大力發揚新四軍鐵軍精神,知責於心、擔責於身、履責於行,以“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擔當體現先進性,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為為民造福。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12

據瞭解,《山河歲月》分為四季。第一季從建黨前後到西安事變之前共22集,第二季從西安事變到新中國成立之前共20集,第三季從1949年到黨的xx大之前共30集,第四季講述黨的xx大以來的故事共28集。

歷時兩年多策劃製作的《山河歲月》百集文獻紀錄片,是總檯建黨百年宣傳報道的又一精品力作,是迄今為止容量的一部紅色紀錄片,也是展示人物最多的一部紀錄片。“山河”代表空間,代表著我們腳下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歲月”代表時間,代表著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初心使命的風雨歷程。放眼山河、回望歲月,我們就是要始終牢記黨的初心使命,就是要生動講好黨的百年故事,就是要著力傳播好黨的偉大精神。

學習觀看《山河歲月》,要有接續愛國愛家情懷。在中國共產黨不斷奮進的道路上,革命先烈們為了祖國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深刻詮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懷。他們是改革開放先驅者,為了祖國的發展,走在前幹在前、披荊斬棘,生動書寫了“終生報國不言悔”。在百年奮鬥征程中,正是一批又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用汗水、生命保家衛國,始終與祖國同向同行,始終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始終為建設富強美好的祖國而奮鬥,才讓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學習觀看《山河歲月》,要有涵養砥礪報國之情。對於黨員幹部來說,學黨史就是以黨的光輝歷史為明燈,做到知史愛國,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偉大事業奮鬥中。我們每一個人就像國家建設中小小的“螺絲釘”,看似渺小,卻在默默無聞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應在平凡的崗位中,當好“挑擔工”、種好“責任田”,於點點滴滴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彰顯愛國、報國的責任擔當。展望未來,挑戰風險無處不在,我們要傳承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站出來。只有將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前途緊緊聯絡在一起,不畏艱難險阻,矢志報國,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學習觀看《山河歲月》,要踐行為民服務的理念。讀黨史,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人民需求永遠是中心,曾經的“分田地”是為了人民,“搞建設、抓改革”還是為了人民;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絕命後衛師”的“擴紅”,是人民群眾將一個個親人送上前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唯有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俯下身子、紮根一線,將更多精力放在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社保、醫療、人居環境等工作,致力於“根”上、“點”上解決民生問題,迴應人民期盼。

百年黨史,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魚水關係”,形成了一股任何勢力都無法撼動的力量。新時代新徵程,新形勢新變化,不變的就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情懷,以史為鑑繼續創新篇。

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紀錄片心得體會 篇13

從艱難跋涉到勝利至今,表現長征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那一座名為“艱苦歲月”的雕塑,相信人們不會忘記,老班長的笛子不知道溫暖了多少人的心。還有歌曲《十送紅軍》《會師歌》《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十六字令·山》《七律·長征》《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長征組歌》《映山紅》等等,選擇這樣的傳世之作並不難,難的是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排,而要著眼新的架構進行重新編配,既不能對原著傷筋動骨,又要有煥然一新的精彩紛呈。

《永遠的長征》的可貴之處,正是在於獨具匠心,另闢蹊徑,對節目精心剪裁而能無縫連線。如把《十送紅軍》大膽拆開使用,“一送”“九送”各在長征的一頭一尾,雖然相隔有距,卻沒有被時空阻隔,情緒隨著劇情變化跌宕起伏,做到了氣勢不減、神韻不散、渾然天成。同時對節目精心布點又能相互照應,《長征組歌》選用了五段,分別安排在前三個樂章,有的是完整演唱,再現當年艱難困苦的典型場景;有的是取其精華,表現軍情似火的緊迫節奏;原有的組歌沒有因為分散而影響藝術表達的完整性,相反與其他作品自然穿插有機組合,既滿足了晚會的整體需求,又突出了演出的個性特色,做到了剛柔相濟、張弛有序、和諧流暢。

《永遠的長征》還有一個很大的難點也是很大的亮點,就是以科學和藝術的眼光重新審視歷史並賦予新的表現。面對大跨度、大區域的戰略轉移和遊擊作戰,面對不勝列舉的經典戰役和層出不窮的英雄人物,需要作出正確的把握和準確的取捨,創作者們在學習借鑑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用他們開拓創新的勇氣和智慧,作出了一次大膽而又有意義的成功實踐。從總體佈局來看,在框架結構上是編年紀實與斷代跨越相結合,使長征行軍的路線圖和改革強軍的路線圖對接疊印,展示出了紅軍的傳人永遠的足跡。在內容表現上是歷史轉折與戰役突圍統籌兼顧,絕地反擊和英雄之旅相互輝映,三大主力與陝北紅軍血肉相依,展示出了歷史的功勳永遠的榮譽。在節目編配上是經典名篇與精品新作有序銜接,伴隨著勝利的年輪,代表著藝術的發展,使歷史的回聲和時代的新聲自然交響,展示出了文化的傳承永遠的精神。從思想謀篇來看,如果說“永遠的長征”是貫通整場演出的巨集大主題,那麼前三個樂章與第四樂章顯然構成了晚會的上下篇,雖有數量差別,分量毫不遜色,既可獨立成章一展風采,又有內在聯絡承前啟後,長征興軍、改革強軍,血脈相連、首尾呼應,確有一股大氣磅礴的巨集偉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