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精選30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29W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決定回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精選30篇)

一大清早,媽媽就帶著我和妹妹上街購物。大街上真熱鬧呀!到處是車鳴聲,叫賣聲。真個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將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我們來到超市,超市裡也是熙熙攘攘,人們在忙 著選購物品。一個多小時後,我們選好帶給爺爺奶奶的禮物,媽媽還買了新鮮的粽子。出了超市,媽媽又給我和妹妹賣了花花線、生肖香包,還給我們買了烤魚棒,我和妹妹高興得不得了。

帶著買好的禮物,我們趕回老家。一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我和妹妹也嘰嘰喳喳個不停。到了老家奶奶一見我們臉上就樂開了花,還準備了豐盛的午飯,有雞肉鴨肉……還有我最喜歡的香腸 。我們一家人開心的吃著、說著、笑著,享受著團圓的喜悅。

這真是快樂的一天,既記念了屈原,又讓忙碌的人們有機會問候親人朋友。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

星期六是端午節,爸爸一大早就叫醒我們一家五口人吃粽子,有豆沙餡,蜜棗餡,八寶餡······

吃完粽子,我們去寫作業,過了一會兒,我們才把作業寫完。我和弟弟姐姐在外面玩遊戲,玩的遊戲是捉迷藏,我們的虧定是定崗石錘,誰輸了誰找,第一局是姐姐輸啦!我和弟弟藏在鐵門後面 ,姐姐一下子就找到我和弟弟啦!第二局,弟弟輸啦!我藏在簾子後面,姐姐藏在車後面,弟弟看見車底下有腳,想:姐姐的鞋子就是這個顏色,於是,弟弟走在車後面一下子找到了姐姐,我出來啦! 第三局,我輸啦!姐姐和弟弟都藏在樹後面,我走過去說:“出來吧!”她們出來啦!第四局‘''''’中午,我們去吃飯 ,吃晚飯,爸爸給我們錢去買香包,是十二生肖的形狀,姐姐屬蛇,買蛇的形狀, 我和弟弟屬羊,買羊的形狀。我開心極了!

今天端午節我過得很快樂。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3

又是一年端午到,今年的端午節我特別的快樂,大家想知道為什麼嗎?那就請往下看吧!

端午第一樂:姑姑回來了!我的姑姑是一名大學生,平時老不在家,因為端午節放假,姑姑回來過節,我終於能見到我親愛的姑姑了!最讓我高興的是,姑姑還送我禮物了!這不,漂亮的小揹包,五彩 線,小香包,都是我喜歡的!

端午第二樂:有好吃的了!姑姑這次回來,給我帶了許多好吃的,有德芙巧克力、好多魚、薯願、田園薯片、蠟筆小新碎果冰、牛肉乾、木糖醇……,看著這麼多好吃的,我都不知該先吃什麼了。咋辦 呢?閉著眼睛摸吧!摸到啥吃啥,我又不挑食!(不挑零食)除了姑姑帶回來的好東西,今天爺爺還炒了許多我愛吃的菜,撐得我的肚子都快變成西瓜了!

端午第三樂:吃粽子比賽!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今天正當我們要吃粽子時,我提議來個吃粽子比賽,看誰1分鐘之內吃的粽子多。我和姑姑是參賽選手,奶奶是裁判。“預備—開 始!”奶奶一聲令下,我和姑姑就開吃了。我咬了一口粽子,來不及嚼就往下嚥,差點被卡住。我一看姑姑已經吃完一個了,我是無論無何也贏不了姑姑了,我眼珠子一轉,一個辦法想好了!我也不急 著吞粽子了,開始細嚼慢嚥了。等規定時間一到,裁判宣佈姑姑吃了3個,我只吃1個半,當奶奶正要宣佈姑姑獲勝時,我搶先說:“剛才可沒說誰吃多誰獲勝,咱們的規則是誰吃少誰獲勝,所以今天的 勝利者就是我樑梓迪了!”我的話音剛落,一家人就笑著說:“你這個小滑頭呀,我們都上當了!”“哈哈哈,哈哈哈……”

今年的端午節我可真快樂呀!我真希望每天都過端午節!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4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訊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划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裡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我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中國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中國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中國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5

端午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他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

“端午節”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個逢五。端午節又叫“龍舟節”“詩人節”“燈節”。說起這些節日,還有一段悲涼悽美的故事呢!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圍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後,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屍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鬮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有了現在的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黃米和糯米做成。把黃米或者糯米,還有包粽子的竹葉泡在盆裡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為的是不讓米溢位來。粽子包好後,連同雞蛋一起放到大鍋裡,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後,開啟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雞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統;用艾子葉驅蚊。以前醫療不發達,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後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這天綁許多五彩的小掃帚。小掃帚是用麻線做成的。人們用各種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線。綁製成1釐米長的小掃帚,再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七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為經濟的騰飛做出貢獻。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6

說起我家過這個端午節呀,我還真是感慨萬分啊!實屬讓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沒有江河湖水來划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著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戶傳來的陣陣粽子的香味。

按理說,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別可就是有些與眾不同。眾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區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只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瀰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鬥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傳說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為撈不上屈原的屍體,所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裡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屍體。從這以後,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粽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粽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粽、蠶豆粽;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媽媽在包粽子的時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粽和肉粽。於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嗎?”

“包那兩種粽子多麻煩!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媽我哇!肉粽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粽和蠶豆粽比較好!”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嗎?”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怎麼著也不能虧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們就湊齊了所需的原料。接下來我們倆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乾的是熱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總算把粽子包好、煮好了。可我們還是和爸媽堵著氣呢。乾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廳,邊看電視邊吃粽子,好不愜意!

第一回合:我方勝利!

第二回合:懸艾草

艾草和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驅蚊殺蟲;懸艾草又是端午節的習俗,是用來驅鬼避邪的。所以我方一致認為門前應該掛一束艾草。

可是敵方卻認為在門前掛艾草只會招來蚊蟲蛇蟻,就堅持不去採摘艾草。第二回合的較量爆發。

一陣脣槍舌戰之後,我方漸漸處於下風。雖然很想在門前掛上一束艾草,可由於我方沒有人願意上山去採,也沒有地方可以得到艾草。於是終以戰敗而告終。

第二回合:敵方勝利!

就這樣,每年較量情況都是一成不變:打和。可這端午節過的是真不是滋味。唉,真是“偷雞不成反被蝕了把米”!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7

6月20日下午,在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到來之際,河北友愛醫院工會舉辦了“濃濃粽香情,粽暖患者心”職工包粽子送患者活動。

活動吸引了醫院各科室的22位包粽子能手參加,她們中既有年過古稀的老專家,也有剛參加工作的90後。大家熱情高漲,利用晶瑩剔透的糯米、新鮮紅潤的紅棗、墨綠鮮翠的蘆葦葉等原料半小時之內就包出了336個形態各異的粽子。這些粽子煮好後,送給端午節期間不能回家過節的患者品嚐,給他們送去節日的問候。

舉辦這樣的活動一是揚民族精神,承中華傳統,使廣大職工在活動中感受節日的快樂,體味美好生活,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現了河北友愛醫院“傾注真情,追求滿意”的精神,處處體現“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對待患者醫院不僅有精湛的醫術和優質的服務,還有從生活、精神方面的關心與照顧。

活動受到了河北電視臺、石家莊電視臺、《燕趙晚報》等媒體的關注,新聞報道將在端午節當天的河北電視臺《都市報道》、石家莊電視臺《石家莊新聞》和《民生關注》欄目中播出。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8

李隆基曾在《端午》中寫道:“端午臨仲夏,時清日復長。“端午節到了,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回到了奶奶家。奶奶帶著我們一起包親情飄香的粽子。

奶奶先給我做示範。奶奶熟練地把粽葉圍城甜筒狀。再把糯米放了進去,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粽子捆得緊緊的。一個穿著綠軍裝的小粽子就完成了,可愛極了。如此簡單,我也趕緊動手包起來。第一步倒是很順利,但第二步我可遇到了難題。糯米如同一個個晶瑩閃爍的珍珠,從下面的洞漏了出來,又像是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從大滑梯上滑下去接著跟我玩起了捉迷藏。我試好幾次,可糯米們一次又一次的集體大逃亡。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去問奶奶。一邊笑一邊說:“你呀,動動腦子嘛。粽子裡除了糯米還有花生呀,可以用花生米堵住那個洞啊!”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這方法果然管用。花生堵住洞口後,米就乖乖躺在裡邊啦,這讓我欣喜若狂。可樂極生悲,在捆的過程中由於我用力過大,糯米跳出牢籠,蹦了我一身。沒有想到,第一次包粽子竟然來了個“狗啃米”,把我弄成了“糯米雞”。但是我沒有放棄,繼續包,,很快我也可以成功包好粽子了。

終於包好了粽子,等粽子熟了,我們就開吃啦!真香真甜,品味著帶有親情的甜粽子,心裡甜甜的。吃著粽子,我想起了當初是為了紀念屈原,為了讓魚蝦不吃掉屈原的身體,人們向江中投粽子才有了今天吃粽子的習俗。哦,對了!這棗粽也大有寓意呢,在古代,棗粽也是“早中”的意思,當人們去考功名時,早上都會吃一個,企盼自己能早早高中。

正因為粽子中充滿了親人對我們的愛和濃濃的甜蜜的期盼,粽子才會又甜又香。五月粽情飄滿家鄉。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9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灑上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及毒蟲滋生。在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即:黃瓜 黃魚 鹹鴨蛋黃 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灑。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澇救投淚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粽子的形狀有許多,它的口味也有許多種。端午節快要到了,讓大家一起吃粽子 賽龍舟吧!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0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裡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裡,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裡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裡,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使我受益匪淺!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端午節是我國全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有許多風俗如:包粽子、賽龍舟……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後投江了。後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裡。後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準備回老家過端午節,一到老家,我跑去對婆婆說:“婆婆、婆婆我們一起來包粽子吧!”婆婆說:“好呀!”於是,婆婆拿出了包粽子的材料。5千克左右的香糯米,2斤去皮的紅豆、粽子葉、線條……先拿起一片粽子葉,用清涼的水去滋潤它的青綠色面板,然後在裡面放入香糯米和紅豆,一片片的讓粽葉合攏,最後用一根繩子把它困起來。它就變成一個小三角。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聞一聞好香。

這是我過的最好的一個端午節,今天的粽子最好吃了,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哦!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2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裡,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五月初五的這天早上,勤勞的女主人把糯米炒香,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裡面放各種配料,然後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緻的粽子便誕生了。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煮熟了揭開鍋,屋裡頓時都瀰漫著竹葉和粽子的香氣。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呀!

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著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戰勝困難!“他們如同軍隊一樣威風”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著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鬥志昂揚、奮力揮舟,衝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多麼令人難忘的節日啊!一個催人奮進的節日。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3

時臨仲夏,歲至端午。2200餘年過去,端午節日與端午文化綿延不絕。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屈原,稱讚其心憂家國、情牽百姓、勇於探索、清正高潔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黨員幹部當以屈原為標杆,莫忘“四思”而行、“四省吾身”,用行動傳承屈原精神。

思愛國,守初心。“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體現了屈原追求國家富強、堅持高潔品行而不怕千難萬險、縱死不悔的家國情懷。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黨員幹部要深入瞭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員幹部要在這大有作為的時代永葆愛國愛黨的赤誠本色,不遺餘力地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不懈奮鬥。

思憂民,重實幹。“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無論身處何境,屈原情繫蒼生、心繫百姓的悲民情懷始終如一。“青年黨員幹部的腳一定要踩在地上”。回顧的足跡,從大漠戈壁到邊關海島,從改革前沿到老少邊窮,從街頭巷尾到田間地頭,每到一處,他都要詳細瞭解當地群眾收入情況生活狀況,是否吃得飽、穿得暖,是否看得起病、上得起學。特別是每逢春節將至,他都要到中國最貧困的角落去,體察民情傾聽民意,用自己的雙腳為全黨作出了榜樣。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黨員幹部特別是組織工作者,要牢記的要求,練就過硬“腳力”,深入基層一線,準確瞭解群眾所思所盼,才能講出群眾喜歡聽的話,才能幫助群眾解決現實問題。

思廉潔,守規矩。“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主張對內舉賢任能,變法圖強,對外聯齊抗秦,振興楚國。因不願隨波逐流、與小人同流合汙遭到貴族的誣陷,被疏遠流放,最終石沉汨羅江。司馬遷盛讚他:“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對黨員幹部而言,清廉不是最高要求,卻是最後的紅線。要守住廉潔的底線,不逾越紀律規矩。要做到無人之時常自律,細微之處常自省,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一點一滴中完善自我,決不抱僥倖之心,決不陷入“一次守不住,次次做讓步”的泥淖。

思創新,勇探索。“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原這種為了夢想敢於探索的勇氣,在歷史演進中得到永生,成為中華民族不斷進步與發展的精神核心。指出,“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黨員幹部在本職崗位上必須要有創新的思維、想法、方法,要敢於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破除慣性思維,把創新和日常工作有效融合,讓創新真正成為推動工作的主動力,才能幹出創新的工作成果,從而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4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人到酒店吃飯。吃到一半,我和姐姐到包廂外面去玩。突然,我們發現了一隻狗,白白的可愛極了!那應該是隻寵物狗,在桌子下面走來走去,都沒拴住。

我拿著蛋袋,在它前面晃來晃去,像施展催眠術一樣,就不知道它到底有沒有真的被我催眠?然後,我就去包廂拿了個小骨頭,想給它吃,可它不為所動,就縮回主人的腳下,好像很害羞的樣子。姐姐對我說:“不要碰,有細菌的!”“沒事!”我不怕。它的主人是個小朋友,她低頭一看,發現小狗在和我們玩,就把它抱回去了。

之後,我跑回包廂對媽媽說:“我和姐姐在大廳看見了一隻狗,它可乖了!我都能逗它了!”我就領著媽媽去看這條狗。媽媽說:“小心點,有細菌!”我想,姐姐和媽媽怎麼想得一樣呢?小狗看見我又來了,於是就又鑽了出來,但依舊是一聲不吭的。如果它是我的狗就好了,那我就要把它抱回家去。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5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曾在江邊仰天長嘆投身進江,人們們為了紀念他,才有了端午節,還有那好吃的粽子。

今年端午,我由衷的感謝屈老先生,因為有了他,才有了我們這三天的假期。但星期五上午,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自己親手包一個粽子,我聽了以後感到十分驚喜,我最喜歡吃粽子,今天終於可以自己包一個啦。

中午回家,我強烈要求姥姥教會我包粽子。我拿起一個粽葉學著姥姥的樣子把它捲成一個三角形,往裡面放上事先泡好的糯米和花生,鋪到這個粽葉三角的三分之一,再往裡面放上大棗和棗蜜,還可以加一點紅豆。我小心翼翼地放好粽子的餡料,慢慢地用其他的粽葉包成一個三角形,可是突然他散架了,但我並不灰心,重振旗鼓花了十分鐘,包好了人生第一個棕子,心中無比比高興。

後來那上鍋蒸,可是掀開一看卻只剩下碧綠的粽葉在向我招手,而糯米已灰飛煙滅。雖然第一次失敗了但他卻給我帶來了樂趣和中國文化的精神。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6

前幾天,就為了端午節做準備,學校也做了很多活動;學編洛子。還要求我們學包棕子。

6月12日,端午節終於到了,爸爸一早到市場買了艾葉掛在了門上,爸爸說這可以辟邪。早上吃了香噴噴的粽子,我還自己包了小粽子呢、到了中午,喝了酒,還吃了五紅:烤鴨、黃魚、蝦子、鴨蛋、莧菜,我吃的好開心。吃完飯,媽媽趕緊給我洗了一個艾葉煮水的澡,媽媽說這樣我這一年都不會得面板病,身上也不會癢噢。媽媽還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我過了一個快樂又有意義的節日!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7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更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每到農曆的五月初五,媽媽和爸爸總會帶著我到鄉下奶奶家去過節。今年也不例外,一到奶奶家就看見家家戶戶門楣邊上,插上了菖蒲。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見她左一下,右一下,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著很好奇,就叫奶奶教我包,奶奶將三片粽葉疊在一起,用手一捲粽葉便變成了一個圓錐形。

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裡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奶奶的指點下,我卷好粽葉。接著,奶奶正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裡插上一根筷子,放好粽葉,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裡動,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粽葉包緊,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在粽葉裡插好一隻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得不緊。奶奶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奶奶邊說邊示範,我也邊聽邊學。

哈哈!我的粽子終於包好了,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也算有模有樣。粽子包好後,我就催著奶奶趕緊煮粽子。不一會兒,院子裡就瀰漫包粽子的清香。我開啟鍋蓋趕緊找我包的粽子,我找到自己包得粽子,雖然鬆了,散開了,包的不夠緊。但那時出自我自己的手是我的勞動郭果實,吃起來特別香。家裡包了大包大包的粽子,總要送給親戚朋友,其他人也往我家送表示謝意。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雖然超市裡有各式各樣的粽子,但是我喜歡奶奶家包的鮮嫩可口的粽子。我愛過端午節更愛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她象徵著中國的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8

端午小長假,月月的爸爸邀請我們全家和欣欣全家到牛背樑國家森林公園玩。天氣很好,我們很快就到了那裡,哇,遊人還真不少啊!大家一邊說話,一邊慢慢的往山上爬。

藍色天空中白雲朵朵,山裡邊林遮樹掩、鬱鬱蔥蔥,可以聽見溪水潺潺的流淌聲,清脆的鳥叫聲,還有各種各樣美麗的蝴蝶,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一進景區大門山路比較平緩,我、月月和欣欣,就像三隻快樂的小鳥飛來飛去,急的大人們在後面不停地叫我們的名字。

我在路上看到了像山的雲彩,看到了紫荊樹、漆樹、桑樹和板栗樹,還看到了清澈的溪水。我和兩個小夥伴下到了溪水旁邊,踩著石頭跳來跳去,身上的力氣好像永遠也用不完,無窮無盡,就像一隻只靈活的小猴子一樣。我們看到溪水的中心有一塊兒大石頭,於是就想跳過去玩,但是離岸邊太遠,擋住了我們前進的方向,沒辦法,我們只好齊心協力,自己拿石頭搭一座橋。大小石頭都派上了用場,大石頭作為路,小石頭作為固定用,不一會兒,一座小橋就搭好了,我們順利地走到了溪水的中心,大家一起歡呼起來。

過了一座長長的吊橋,看到好幾處瀑布和清澈的潭水,我不禁想起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倫送我情”的詩句,古代的人們生活在這樣的美景裡,也和我一樣幸福吧?三個小夥伴都有些累了,但是眼看著頭頂上的藍天離我們越來越近,終於爬到山頂了。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可我覺得這句話應該反過來,因為我們上山用了三個小時,下山卻只用了一個多小時。月月的腳有點疼,下山的時候一直跟著媽媽,我和欣欣都比她大,滿心想著下山後到池塘裡去撈蝌蚪和小魚,所以沒有休息一直往下走。我們撈了很多蝌蚪,有一些蝌蚪都長了小腿了,爸爸說再過一段時間就快要變成青蛙了。我想起青蛙是農民的好幫手,又是益蟲,就把這些小蝌蚪全部都放生了。

這個端午節玩的非常開心,下次我還要到這個美麗的景區玩耍。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19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傳承至今已有20__多年曆史。“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20__年,“汨羅江畔端午習俗”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__年,“中國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屬於它們的習俗,端午節就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諸如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拴五色絲線、薰蒼朮、佩香囊等,都是端午節的習俗。每逢農曆五月初五,形式多樣的端午節俗都會在全國各地上演。多樣的節日習俗能夠增強民族認同、強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能夠讓人們重新認識、感受蘊藏和流淌在民族血脈中的傳統文化。

“網際網路+端午節”,傳統文化更具時代活力。科技改變世界,網路溫暖生活。近年來,隨著“寬頻中國”戰略加快實施,網際網路越來越“飛入尋常百姓家”。兼具包容性和開放性等特點,網際網路與端午節也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雲端”過端午越來越成為時尚,網上摘粽葉、自助配香包紅紅火火。隨著表達方式創新,端午傳統文化變得更加生動、豐富、親民,網際網路和傳統文化也越來越相得益彰、水乳交融。

端午節加入“國際味道”,中華文化世界飄香。龍舟變身為國際賽事,粽子加入了西餐味,菖蒲酒取代了雄黃酒,黃姜糯米飯成了主食……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中華文化魅力日益滲透到全世界,端午節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國視線。中華文化正在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燦爛名片,文化自信正在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比如端午節吃粽子,其就是要從端午文化中挖掘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等思想時代價值,激發人們愛祖國、愛家鄉、愛親人、愛他人、愛自然的深厚情感。在“網際網路+”時代持續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14億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將進一步增強,文化強國夢將越來越清晰。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形式多樣的端午節俗,既見證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度和中國自信,鞭策著14億中華兒女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新時代創造新成績。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0

今天是端午節。也是我媽媽的生日。一大早,我就早早的起了床,和爸爸一起開始給媽媽準備過生日。

我和爸爸、媽媽到集市上買東西。可到了集市上一看,那裡早就是人山人海了。我們東瞧瞧、西看看,我們又是 買粽子,又是買桃子,還買了艾葉、排骨、冬瓜……時間可過的真快呀,等我們買完了這些東西已經是十點多了 。

回到家,爸爸開始做飯,我和媽媽在一旁幫忙。一會媽媽又和我開始吃粽子,媽媽還給我講屈原的故事。屈原的 一生寫了許多著名的愛國詩篇,後來,他的愛國主張沒有得到國王的認可,導致國土淪喪,他也心懷憂憤,跳江自盡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到了這一天人們紛紛包粽子投江來紀念他。聽完了這個故事,我默默地流下了 眼淚。

我們團團圓圓地吃了箇中午飯。我也想到了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珍惜國家的和平的環境,把我們的祖 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1

對過節的興趣越來越淡了。春節便春節,在冰箱裡多放些東西,堅持幾天不去菜市場而已。中秋便中秋,買來月餅也不吃,做做樣子罷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飄越濃的時候,我們剛好學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鴨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語言,侃侃而談中流露出對故鄉和兒時生活的眷戀,這種情愫抓緊了我,讓我也深深的陷進了對家鄉的懷戀之中。

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裡,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乾,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緻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起床,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裡,院子裡頓時都瀰漫著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薰艾蒿,我們這裡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隻在屋子裡點燃薰一下,至於薰的目的是什麼,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說是薰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蠍子什麼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薰五毒吧。帶香包,鮮豔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裡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們心愛的飾物,掛在脖子上不時的嗅一下。系五色線,手腕腳腕都要帶。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裡拔“聖草”了。這裡說的聖草,加引號,是我實在想不出當時大人們怎樣說的。

長輩告訴我們,月宮裡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搗藥,這些藥是要在端午節前夜,灑在各種草木上,河水裡。在端午這天太陽沒出來之前,這些藥還停留在草上,如果這時拔回來,熬製成水,用這水來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當然非常相信,天矇矇亮,我們就呼朋引伴的出發了,向著蒙著神祕面紗的田野,我們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聖使命。農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氣涼涼的,清爽滋潤,周圍都靜悄悄的,你無意的一臺眼,也許就逢上鄰家來挖野草的孩子。相視一笑裡,多少歡悅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這一天提前被驚醒了,那茁壯的青草上,露珠還在轉動,我們需要的草是有講究的,如貓貓眼,一摸眼就紅的那種草,今天不怕它,就採。還有車前草,節節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陽出來之前採回家,這樣那些神祕的藥才會有效啊。慌慌張張的回家去,抬頭看看天空,戰勝了太陽般的自豪。現在想來,還覺得那種神祕如格林童話中的哪一篇,太陽一出,萬物回覆原貌的神祕。

又要端午節了,誰還會去野地挖草呢,給孩子洗澡,有專門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幹嘛哪麼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裡藏著的細心,樂趣,也買些就可以了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2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人民的風俗習慣。粽子又叫角黍、筒棕。你知道嗎?端午節還有許多名稱呢!有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等。

早上,媽媽準備了香噴噴的粽子。我問媽媽:“媽媽,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嗎?”“是的,自從屈原跳江以後,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把米和飯投到江裡,讓魚和蝦吃。流傳到現在,改成了端午節要吃粽子。”“哦。”我點點頭。

吃完早飯,我和媽媽就高高興興地出門去了。我發現家家戶戶門前都放著艾葉和菖蒲。我問媽媽:“艾葉和菖蒲是幹什麼的?”媽媽說:“因為艾葉和菖蒲能發出一種香氣,可以用來驅蟲和避邪。”“媽媽,端午節還有什麼風俗習慣?”“端午節還有賽龍舟這樣的風俗。賽龍舟也是與屈原有關。因為楚國人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後來為了紀念屈原,就把賽龍舟也作為了風俗習慣,流傳至今。”

中午,爸爸燒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媽媽告訴我:“中午吃飯要吃五黃的。”“什麼?五環?奧運五環?”媽媽笑著說:“不是,是黃瓜、黃魚、黃酒、黃蜆、黃鱔,共有五種黃。”

晚上,我和姐姐、弟弟、姨媽、媽媽一起去福泰隆玩。媽媽說:“六一兒童節快到了,你們一人挑一樣玩具吧。”“耶!”我和弟弟興奮極了。我們東跑西跑,終於,我們都選中了一樣玩具:弟弟要的是電動吹泡機,我想要的是電子積木。媽媽同意了,我們高興極了。後來,我發現能抽獎或者拿一個環保袋。媽媽說就拿個環保袋吧,可是我想抽獎。媽媽說:“也好。”我抽到了一個高興獎和一個二等獎。高興獎是一瓶礦泉水,二等獎是一件衣服。

這一天,我真高興,更是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3

涉水吟天問,角黍慰靈均。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已經來臨。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以歷史人物為主題的節日不多,除了以介子推為主題的寒食節之外,端午節或許是其中“知名度”的一個節日了。我們都知道,從文化學的意義上講,傳統節日的形成,是特定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結果,是人類社會活動在文化風俗層面的深層對映。無論是紀念介子推的寒食節,還是紀念屈原的端午節,都寄託著人們對直行懿德之士精神推崇的厚重民俗情愫。在傳統社會的家國框架下,對於直行懿德之士的厚重情感,在廟堂的大傳統和江湖的小傳統這兩種文化生髮環境互相摩蕩的作用力下,逐漸凝聚成社會生活中的一個個精神文化座標。

端午節無疑就是這樣的精神文化座標。為民眾所熟知的端午節應季食品粽子,以及彰顯體育精神和文化符號的龍舟競賽,固然是端午節作為精神文化符號的不可或缺的外在物質形式,但我們只有將這種外在物質形式與其內在精神文化核心相融合,才能從更巨集闊層面上統觀作為傳統節日文化的端午節之全貌。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龍舟與粽子也是我們表達對屈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猶未悔”之愛國操守的樸素情感寄託。屈原所在的社會環境,他對故土故國的深厚感情,對自己愛國為民政治主張無法得到重視的精神熬煎,他的遭受謠諑饞嫉以及被放逐,乃至最後自沉汨羅江,顯然充滿著傳統士人在逼仄環境中的苦痛熬煎。傳統士人出於悲天憫人的愛國主義情懷,雖然與其所在時代的褊狹逼仄發生苦痛衝突,但這種選賢任能、修明法度政治主張所蘊藏的愛國情懷,以及“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背後的民本思想,即便經歷了幾千年的歲月洗禮,仍然散發著耀眼光芒。

某種意義上說,文化發展類似大浪淘沙,是一種揚棄的過程。反映在傳統節日方面,有的節日幾近湮滅了(比如今天我們基本上不過“寒食節”了),有的則在歲月洗禮中嬗變,吸收了時代因素後變得光怪陸離,比如過度注重物質形式,以及商業化的過度侵蝕,這些無疑對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文化核心和民俗精神是一種挑戰。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正確對待傳統節日,把現代文明因子與傳統節日文化核心進行無縫對接、有機融合,不僅關乎傳統節日的繼承,更關乎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的揚棄發展。應該說,物質形式是表面的,精神核心才是傳統節日的靈魂。拿端午節來說,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固然是我們對端午節文化記憶的一種外在物質呈現,但重新發掘這個節日所蘊含的愛國精神和民本思想,審視其所發生的特定社會文化環境,重新考量其所蘊藏的精神文化核心,放置在當今社會發展、公共治理和現代文明的時代序列中,讓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這無疑是包括端午節在內的傳統節日無法迴避的境遇。畢竟,汲取傳統文化精華與發展現代文明精神,都是促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題中之意。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4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絡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5

以前的端午節都是和父母在公園度過的,但是今年的端午節卻是在農村度過的。而且,這次端午節我也過得與眾不同。

早上兩點多鐘時,我起床穿好衣服後走出門去。一般在這個時候,人們都會起床去踏青。但是我想:一到端午節就踏青未免太沒意思了。所以我突發奇想——去放羊。

我拿起鞭子,大舅在前面領著羊,很像一隻“頭羊”帶著羊群。我在後面揮動著鞭子,趕著羊群。不一會兒,就到草地了。羊們一頭扎進草地裡吃著那些綠油油的草;大舅則坐在一旁聽著收音機。我望著那大片的草地,那綠色美得讓人無法形容。這種綠色在城裡是看不到的,在城裡甚至連草也看不見幾顆。我看的如醉如痴,禁不住躺在了草地上睡著了。

早上五點多時,我回到了大舅家,早餐是粽子和煮的自家雞下的雞蛋。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時拿雞蛋和小朋友們比賽的情形:上國小時,班級裡舉行了敲雞蛋的比賽,拿雞蛋小的那一頭互相敲擊,贏得那個雞蛋會被我們稱為“雞蛋王”,然後,“雞蛋王”會在我們的注視下被他的主人吃光。想罷,我拿起雞蛋互相敲擊,然後,我將剩下的那個贏了的雞蛋吃得一乾二淨。

傍晚時我和大舅一起去接舅媽。舅媽在溫室大棚裡摘了一天的豆角。一到了那兒,我就鑽進了大棚,那豆角秧已經頂到了棚頂,豆角也已經長得很長了。大舅把豆角都裝上車後,沒有了我坐的地方,我也就只好坐在了“豆角車”裡。可是我覺得還是躺著比較舒服,便躺了下來。一路上的顛簸就猶如坐過座山車一樣刺激,像要掉下去一樣。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火炕上,圍著飯桌,吃著餃子,感到非常開心。

今年的端午節給我留下了許多快樂而又很美好的回憶,他已經刻在了我的腦海裡,永遠也忘不掉。我很希望明年的端午還能在農村度過,它雖然不像南方一樣熱鬧,卻使我無法忘記。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6

五月初五端午節,在樂從英雄河道上舉行龍舟賽。

今天,這裡陽光明媚,把水照得銀光閃閃。這時一群群觀眾爭先恐後地來到觀眾臺上,不一會兒,觀眾臺上就擠滿人了。觀眾臺的上面還掛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龍舟邀請賽”幾個醒目的大字。橫幅的上面插著五顏六色的彩旗,旗幟正迎風飄揚。彩旗的下面掛著一個個紅紅的燈籠,真是熱鬧極了!

“呯”的一聲炮響,放龍了!在等候區等候已久的選手們用力揮動船槳,幾百條龍舟齊頭並進,霎時間全都離開起點。遠遠望去,龍舟就像一支支射出去的箭。

龍舟開始向觀眾席這邊划來了。這時“團億傢俱城”隊和“龍威傢俱”隊兩條龍舟把所有的龍舟都甩在了後面。這兩條龍舟實力非常接近,激戰了三百多米都不分勝負。“龍威傢俱”龍舟隊的運動員有的張大了嘴巴,猛吸氣向前劃,有的漲紅了臉,好像在說:“勝利是屬於我們的!”。“團億傢俱城”龍舟隊上的鼓手在用力地敲打著鼓,這鼓聲的節奏把在奮力向前劃的選手們調整得整齊而有力,濺起來的水打在選手的身上,都分不清是河水還是汗水了。同時,觀眾們也熱烈地叫著:“加油!加油!……”現場氣氛掀起了一個又一個高潮。

要到終點了!選手們集中自己所有的力氣向終點衝刺!觀眾們的加油聲也越來越響!就在衝過“龍門”的時候,“團億傢俱城”龍舟隊率先衝線了!緊接著“龍威傢俱”龍舟隊也衝線了。“耶!耶!”觀眾們傳來一片片歡呼聲。

啊!真是場激烈的龍舟賽啊!看來,我以後也要多多關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龍舟賽。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7

往年的端午節,我都是稀裡糊塗地過了。今天,又是端午節,早上,媽媽激動地說:“周昱,你先別寫作業了,我們趕緊去市場看看吧。”我一聽,心想:市場有什麼好看的?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和媽媽一起去市場看個究竟。

走出家門,我就聞到的一股淡淡的艾香。方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插艾來避邪。

我和媽媽來到市場,那兒的人真多呀。不過,與往常不一樣的是:有許多人的車上、手裡都有一把“草”。一問媽媽,才知道那是艾。我立刻興奮起來,央求媽媽給我買一些艾,媽媽同意了,我十分高興。

走進市場大棚,一股濃濃的艾香撲面而來,我和媽媽順著氣味往前走,找到了一家賣艾的。我問媽媽:“這是艾嗎?”“是。”媽媽回答到。我又問賣艾的人:“這些艾是在什麼時候挖的?”“早上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去挖的,只有在端午節這個時候去挖的艾才有藥效。”“這艾是在哪裡挖的?”“嶺上。”賣艾的人答道。緊接著,買艾的人還給我講了艾的作用和特徵,如:把艾葉晒乾以後可以泡腳、把艾插到門上還可以避邪……聽完賣艾人的講解,我對艾有了新的認識。媽媽也實現了她的諾言,給我買了一把艾葉。

咦,這不是貓貓眼嗎?它可是有毒的呀,怎麼跑到菜市場裡來“害人”呢?後來,聽賣貓貓眼的人講,貓貓眼只有在五月端午這天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挖,才是沒毒的。而且他還能消炎、解毒、治嗓子疼……聽到這裡,我才知道我錯怪了貓貓眼,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走出大棚,我看見了一輛“紅車子”,這是賣香包的車子。只見有的香包上有“一生平安”四個字,有的香包上繡有各種各樣的屬相……在端午節這天,大人們要給孩子佩戴上香包,保佑平安。

奇怪,今天賣菜角和糖糕的生意怎麼變得格外紅火?我連忙去諮詢媽媽,媽媽告訴我:當地有端午節吃菜角和糖糕的習俗。我這才明白了。

回家的路上,媽媽又買了幾個粽子。回到家,我把艾葉插門上,掛上媽媽送給我的小香包,吃了一個香甜的粽子。今年,我過了一個真正的端午節!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8

風中瀰漫著粽子的香氣,這沁人心脾的氣味勾著我的心神。一年年過去了,時光匆匆卻磨不盡人們對端午的嚮往。

端午習俗是非常令人著迷的。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煙沒幾垂名。人們往往會包上許多粽子來紀念愛國偉人屈原。

在端午節這天,大街小巷裡,男女老少中,無不散發出一種清雅和諧的淡香。從清晨起,家家戶戶就陸陸續續地進入端午節的狀態了。我在睡夢中隱約聞到一股幽香,我朦朧地眨了眨眼睛,視線漸漸清晰了。回想起那股幽香,應該是他指引我與太陽再見吧。我緩緩起身,忽然,我瞧見了正在我胸前滑落的香囊,原來,香味得飄來只因此啊。

隨之,我又瞧見手腕上簡約精緻的五彩繩。原來媽媽早就為我係上了端午的一系列標誌啊!穿好衣服,推開家門,呼吸著新鮮空氣,一抬頭便看見一紮艾草我家外門的上端。正當我感嘆著一天之計在於晨的美好時,媽媽已經端著香噴噴的粽子來到餐桌前喊我:“寶貝啊,吃粽子了。”

只見,餐桌上擺了匯成商學院三盤的粽子。被五彩繩禁錮住自由的的粽葉此時早已張開臂膀,露珠晶瑩飽滿的糯米了。我迫不及待地含住一小塊糯米嘗在嘴裡,黏黏軟軟的,香香糯糯的,吃在嘴裡,甜在心裡。家人的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全家都流露出一股祥和的氣氛。

美好的時光總是匆匆逝去,可那些幸福的記憶是永遠褪不去、磨不盡的。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29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來源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絡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

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著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麼痕跡。大夥很傷心,把竹筒子裡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裡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後來他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啊!端午節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粽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難忘的端午節收穫 篇30

我最喜愛吃粽子了,連看到家門前的竹葉都會想到粽子。

粽子的做法很簡單,先將竹葉洗乾淨然後晒乾,將竹葉折成漏斗的形狀,包上糯米、內餡,最後綁線的步驟最難,因為只要一個不小心,粽子就會變成奇形怪狀。香菇口味是我最喜歡的,那種咬下去鮮嫩多汁熱呼呼軟又Q的口感和著油飯粽葉香還有媽媽的愛心,真的是世界第一美味!

端午節時爸爸常帶著我們全家去看龍舟比賽,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的競逐:選手們動作整齊劃一,鼓手奮力擊鼓,奪旗手則伸長了手臂賣力的準備搶奪旗子。現場鑼鼓喧天,群眾的加油聲如雷鳴般,轟隆轟隆的傳進我的耳裡;各種不同特色的攤位飄來令人的香味,我的脖子上還掛著剛剛買回來的香包,用手摸著它,滿足的呼吸空氣中濃濃的端午氣息。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的五月五日,正是炎熱的夏天,各種病媒蟲蚊滋生,百病也開始流行,因此上古人民為了驅邪躲避瘟疫,而有了端午節的划龍舟、喝雄黃酒、門口掛菖蒲及艾草、身配香包等風俗儀式,以祈求身心的健康平安。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演變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想了想突然覺得有一點感傷及矛盾,因為在這同時我們卻開開心心的吃著粽子,不過屈原在天之靈,應該也會為我們快樂的過節感到高興吧!

咦?是粽子的味道耶!幫我準備好粽子了,那此篇文章就告一個段落囉!我要去吃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