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精選3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8.16K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 篇1

在沒接觸《數學文化》這門課程之前我就經常聽我朋友說有關這門課程的東西,那時候我一直以為跟我們所學的高數、線性代數一樣枯燥無味。直到真正去上了這門課程之後,我才發覺跟我一開始想的完全不一樣。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精選3篇)

在《數學文化》的課堂上,老師的授課方式很有趣,每個專題各有特色,在聽老師的詳細講述後,我對數學文化頗有興趣,深有感觸,特別是“混沌”和“維數”這兩個專題。

我覺得老師對“混沌”和“維數”這兩個專題見解獨到,我也能從中吮吸到一定的精華。這兩個專題所涉及的內容也讓我很感興趣。

關於“混沌”,一開始對這兩個字根本不瞭解。還誤以為跟“餛飩”有一定關係,直到聽了老師仔細的講述,我才真正明白了“混沌”的含義。其實它也是數學文化中的一個方面,在非線性科學中,混沌現象指的是一種確定的但不可預測的運動狀態。它的外在表現和純粹的隨機運動很相似,即都不可預測。但和隨機運動不同的是,混沌運動在動力學上是確定的,它的不可預測性是來源於運動的不穩定性。或者說混沌系統對無限小的初值變動和微擾也具于敏感性,無論多小的擾動在長時間以後,也會使系統徹底偏離原來的演化方向。上了關於“混沌”這個專題後,我第一個想到的典例就是天氣變化,我覺得它很形象地形容了天氣變化的特性,其中最著名的表述就是蝴蝶效應:南美洲一隻蝴蝶扇一扇翅膀,就會在佛羅里達引起一場颶風。在今天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混沌學已發展成為一門影響深遠、發展迅速的前沿科學,同時也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而另外一個專題就是“維數”,對於這個專題我比較熟悉,因為在之前的數學課堂上便有接觸關於一維、二維···甚至n維,不過在學的時候不是重點章節,數學老師也沒有給我們做深入的講解,直到上了數學文化這門課,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專題方便我們更系統地瞭解“維數”這一概念。所謂“維數”,又稱維度,是數學中獨立引數的數目。在物理學和哲學的領域內,指獨立的時空座標的數目。之前還不知道維數有那麼多講究,現在才真正明白每個維數所代表的含義,0維是一點,沒有長度。一維是線,只有長度。二維是一個平面,是由長度和寬度(或曲線)形成面積。三維是二維加上高度形成體積面。四維分為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四維,人們說的四維經常是指關於時間的概念。準確來說,四維有兩種。第一種是四維時空,指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另一種便是四維空間,只指四個維度的空間。四維運動產生了五維。雖然“維數”比較抽象,但是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有一些相關領域把一個常用和熟知的有限維數的'結果推廣到無限維數的情形,對我們也有一定的實用意義。

在數學文化這門課程中,我受益匪淺,老師別樣的講課風格以及詳細的課件內容讓我對數學文化這個博大精深的領域興致勃發,在學習了關於“混沌”和“維數”這兩個專題之後,使我更加想了解更多有關數學文化的想法,對我們來說,雖然數學文化很抽象,但是對我們的實際生活卻很有影響。

我覺得,在這門課程結束之後,我依然會更深入地去了解有關數學文化方面的知識,因為深受老師的薰染,我更渴望去了解相關知識。

總而言之,我很榮幸搶到了數學文化這門課,更榮幸的是有這樣一位老師傳授了很多有趣的關於數學方面又涉及實際生活的知識。辛苦了,謝謝老師這學期的辛勤教導!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 篇2

第一次上選修課選科目的時候我就選了“數學文化”,因為當我看到這個名字時,我覺得學到一些數學的周邊知識對我的學習與生活可能還是有點用的,所以我報了名。

“數學文化”這門課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數學的知識,包括數學的歷史、數學的發展等等,我們國家是一個數學大國,也是一個數學古國,早在__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有“週三經一”的思想,也就是今天人們講的圓周率π,而西方國家到了17世紀才有這樣的概念,陳景潤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卓越工作,令世界震驚。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天天都在跟數字打交道。一個人不識字完全可以生活,但是若不識數,就很難生活了,現代科技進步,對數學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覺得“數學文化”這門課程為我們剖析“數學”這門神祕而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科學,對我們來說是獲益匪淺的。

聽講了幾次課後,我覺得我收穫蠻多,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數學的王國裡漫遊著,學習著,就像參觀景點一般瀏覽了數學世界的奧祕,第一堂課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講了數學的歷史: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亦被古希臘學者視為哲學之起點。數學的演進大約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續發展,或是題材的延展。第一個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數字,其對兩個蘋果及兩個橘子之間有某樣相同事物的認知是人類思想的一大突破。除了認知到如何去數實際物質的數量,史前的人類亦瞭解瞭如何去數抽象物質的數量,如時間—日、季節和年。算術(加減乘除)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古代的石碑亦證實了當時已有幾何的知識。到了16世紀,算術、初等代數、以及三角學等初等數學已大體完備。17世紀變數概念的產生使人們開始研究變化中的量與量的互相關係和圖形間的互相變換。在研究經典力學的過程中,微積分的方法被髮明。隨著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研究數學基礎而產生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等也開始慢慢發展。

除了數學的歷史以外,老師還給我們點評了數學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三次數學危機,這三次數學危機每一次都是數學探索者們在進行對數學這門學科的探索時產生的問題,每次出現了數學危機後,數學家們都努力地對其進行探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把這些問題解決。那節課讓我瞭解到數學的世界是時時刻刻都會有矛盾的世界,研究數學就是在研究把這些矛盾解決掉或者用正當的理論把矛盾解釋清楚的方法。

在這門課上我還第一次真正瞭解了歐式幾何、非歐幾何等數學分支以及它們誕生的意義和對人類文明的深刻影響等等很多關於數學的知識,讓我第一次瞭解到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並不一定就像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那樣,三角形的內角和在某種情況下可能小於180°,也可能大

於180°,這些可能暫時對我們的用處還不大,但瞭解了這些東西對我們以後學好“數學”這門課程或者說研究這門科學有很大的幫助。

我很喜歡老師給我們上的最後一節課,因為在這節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很多由數學分形而製成的各種各樣的影象,如Julia集合,一幅幅畫面看得我眼花繚亂,彷彿進入了仙境一般,我都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當時的感受,那讓我明白了原來生活中在衣服上、各種電器的屏保中的那麼多美麗的圖案都是出自數學這門神祕的學科裡,那節課真的讓我們體驗到了數學的神奇與壯觀。

老師的講述讓我慢慢消除了心中對數學這門學科的神祕光環,使我瞭解了數學,並讓我看到了數學的美麗和壯觀,還讓我對數學——這門把一切事物抽象化的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我知道,要學好數學很難,高數的第一學期課程:集合、極限、微積分的題目讓我焦頭爛額,但我清楚,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學生,不瞭解數學、不學好數學是不行的,我會努力地去學數學這門課程,不單單是學習數學的公式定理,更要學習數學家們堅持不懈、開拓進取的精神。

數學文化選修課心得體會 篇3

文中指出:“課程形態的數學文化是反映數學文化研究的成果,它從可操作的實踐層面為數學文化教育價值奠定基礎;它從哲學的層次,用通俗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數學思想觀念系統,並以一定的形式呈現給學習者。”“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通過“數學文化”的傳播、交流、體驗和感悟,使學生加深對數學文化特性的瞭解和數學本質的認識,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的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體驗到數學文化的品味和世俗的`人情味。”怎樣挖掘數學文化素材,融入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數學家與數學發明

在平時的備課過程中,應該注意對一些數學家相關的故事進行收集並作熟悉的瞭解,這樣當在課堂上講到相關內容、與學生交流、數學課外活動時就可以信手拈來,隨時插入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數學文化的人文價值教育。如,在解決“如果每對兔子每月可生一對小兔,每對小兔在第二月也可以生產一對小兔,如此繼續下去,且不發生死亡,問一年中共可生兔多少對”這一問題時,可以向學生介紹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的斐波那契數列的知識;在進行“圓柱體體積計算公式”教學時,可以先介紹曹衝稱象的故事;在講解“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可以向學生介紹德國的“數學王子”高斯的小故事等等。總之,以數學家為線索的數學文化源遠流長、包羅永珍,我們可根據教材所涉及的知識介紹不同層次的相關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美學與數學文化

文化的美學觀是構成數學文化的重要內容。古代數學家、哲學家普洛克拉斯斷言:"哪裡有數,哪裡就有美。"開普勒也說:"數學是這個世界之美的原型。"對數學文化的審美追求已成為數學得以發展的重要動力。以致法國詩人諾瓦利也曾高唱:"純數學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既是科學家同時又是藝術家的數學工作者,是大地上的唯一的幸運兒。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去發現數學中的美。符號是數學的一大特徵。有些人見到一個個符號就猶如聽到一個個美麗動聽的音符;有些人見到了符號就眼花,搞得暈頭轉向、不知所以,這與他們對符號本身的認識程度有關,所以在課堂教學,適當介紹一些數學符號的來龍去脈,無疑有助於提高學生對符號的深刻認識,並從中得到樂趣。比如,在立體幾何課應該適當提及到學生感興趣的美術繪畫,傳授學生如何把立體的圖形畫在平面上。

當然,教師應該注意提高自身的美學修養,要有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的意識,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賞心悅目的,使追求和探索數學中的美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並引導學生利用數學中的美陶冶性情,實現數學的文化教育功能。

三、文學與數學文化

數學和文學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舉例來說,數學課程裡有“對稱”,文學中則有“對仗”。對稱是一種變換,變過去了卻有些性質保持不變。數學中的軸對稱,即是依對稱軸對摺,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保持不變。那麼文學中的對仗是什麼?以王維所云:“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為例來說,這裡,上聯對下聯,其中字詞句的某些特性不變,如“明月”對“清泉”,都是自然景物,沒有變。形容詞“明”對“清”,名詞“月”對“泉”,詞性不變,看其餘各詞均如此。不難發現,變化中的不變性質,在文化中、文學中、數學中,都廣泛存在著。數學中的“對偶理論”,拓撲學的變與不變,都是這種思想的體現。文學意境也有和數學觀念相通的地方。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孤帆遠影碧空盡”,正是極限概念的意境。

四、詩歌與數學文化

儘管詩歌與數學在我們今天看來屬於兩種不同的文化,但從歷史上看,兩者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數學問題和解答、運演算法則常常以詩歌形式來表達。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有機地將這些數學詩歌融入課堂中,讓學生充分感受詩歌中的數學美,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能使學生對數學有更深的理解。如著名的“李白打酒詩”:李白街上走,提壺去打酒。遇店加一倍,遇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乾壺中酒。試問酒壺中,原有多少酒?該詩的大意是:李白在大街上走,提著酒壺邊喝邊打酒,遇到酒店將酒壺中的酒加倍,見到花就喝一斗酒,三次遇到酒店,三次見到花,最後喝光了壺中的酒,原來壺中有多少酒?用逆向思維知,最後遇見的一定是花。因此依次遇到的是酒店、花、酒店、花、酒店、花。設原來壺中有酒x鬥,由題意可知:2【2(2x-1)】-1=0.解方程,得x=7/8

總之,要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離不開數學史,但又不能僅限於數學史,還應該有一些“非數學”的內容。教師只有結合學生實際,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努力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為學生學習做好充分的課堂準備,才能將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融入教材、到達課堂、溶入教學,才能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從而主動探索,進而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