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九一八事變88週年:勿忘國恥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9.87K

九一八事變88週年

九一八事變88週年:勿忘國恥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哀婉的《松花江上》,勾起了多少沉重的過往。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8週年。當“九一八”的警鐘再次響起,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抗日歌曲又一次唱響,戰鬥在白山黑水間的抗聯將士無所畏懼,戰鬥不息的精神,依舊激勵著中華民族砥礪前行。

上午9時18分,瀋陽的紀念儀式在嘹亮的國歌聲中開始。14名社會各界代表神情凝重地推動鍾槌,擊響“警世鐘”。迴盪在空中的鐘聲,寓意著中華民族20xx年抗日戰爭的艱辛歷程。

警報聲劃破天際,鳴響3分鐘,街道上的汽車紛紛停下,行人駐足肅立。退役老軍人代表鄒繼良說:“和平環境來之不易,我們應當倍加珍惜。”

在哈爾濱市育紅國小,師生們將趙一曼等英雄的事蹟編成了快板,紅色基因像雨露一樣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更多的人通過在抗戰紀念館中聆聽抗日歌曲,追尋先烈的足跡,接受靈魂的洗禮。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歌曲《松花江上》唱出3000多萬東北同胞悲慘遭遇和悲憤之情,更是一個民族發自心底的抗戰呼號。

1931年9月18日。這是刻在中華民族心口上的一道傷疤。當晚,日軍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路軌,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開始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也是從那時起,白山黑水間的抗日救國烽火迅速燃遍全國,不願做亡國奴的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長達20xx年的持久抗戰,中華民族開啟了走出苦難的艱難跋涉、逆轉命運的歷史征程。”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說。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國共產黨第一時間發出抗戰宣言,號召民眾團結起來反抗日本侵略者,並迅即派出一大批骨幹進入東北領導抗日武裝。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範麗紅說,以趙尚志、楊靖宇等為代表的抗聯官兵是東北抗日武裝的中流砥柱。他們面對強敵無所畏懼,身臨絕境依然戰鬥不息的精神,鼓舞了無數中華兒女。

“春日裡遊擊地利為我用,路濘滑河水冰敵人難行動……夏日裡遊擊草木來相幫,樹葉濃草深長到處可隱藏。”《四季遊擊歌》,描寫的是東北抗聯戰士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抒發了抗聯將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定的必勝信念。

在東北烈士紀念館裡,復原的抗日遊擊戰爭實景中“荊棘叢生”,不少參觀者被模擬的危險環境所震撼,真切地感受到抗聯戰士遭遇的艱難險阻,並被先輩為理想信念而獻身的精神所感染。

坐落在哈爾濱市一曼街的東北烈士紀念館,曾是偽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趙一曼被俘後,就被關押在這裡。

前不久,來自全國各地的參加20xx年全國青少年宮系統文化藝術節文藝匯演的1000多名青少年在這裡開展紅色教育研學活動,同學們聆聽趙一曼、八女投江等英雄事蹟,感受先烈們用生命譜寫的壯麗人生華章。東北烈士紀念館副館長王冬說,趙一曼烈士的抗戰家書體現了她對國和家深厚的愛,情透紙背。這種體現“情感認同”的教育拉近了青少年與先烈的距離,引起了他們的強烈共鳴。

“乒乓衝鋒殺敵繳械聲,那就是革命勝利的鐵證衝鋒呀……”伴著《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軍歌》激昂的旋律,電影《楊靖宇》17日在吉林省靖宇縣楊靖宇將軍殉國地舉行了首映式。吟唱著這鏗鏘有力的軍歌,人們彷彿又回到了那炮火連天的抗聯歲月。

“楊靖宇是我爺爺,也是民族英雄。我流下的眼淚中既有崇敬,更充滿了血濃於水的親情。”楊靖宇之孫馬繼民動情地說。

馬繼民告訴記者,馬家有件傳家寶,是一塊樺樹皮,是20世紀50年代父母親從東北帶回河南老家的。在爺爺的忌日,母親就會把樺樹皮拿出來,講述令人唏噓的家事。

如今母親不在了,這塊樺樹皮又被傳到了馬繼民家中。“下個月我孫子就要出生了,以後我也要拿著這塊樺樹皮跟他講我爺爺的故事。”馬繼民說。

9月18日當天,當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奏響《義勇軍進行曲》時,它所承載的民族憂患史、奮進史激勵著新時代的人們為中華民族“強起來”接續奮鬥。

抗日戰爭的硝煙已盡,然而抗戰精神將世代相傳。“以理想信念為核心,以愛國主義和民族氣節為的東北抗聯精神,豐富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也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抗聯研究處幹部孫太志說,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和國家建設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榮意識,不斷激勵一代代後人踐行革命先輩的精神,為國家強盛不懈奮鬥。

九一八事變88週年

1931年9月18日22時,日本關東軍炮轟東北軍駐守在瀋陽的北大營,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此拉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

20xx年9月18日,我校機械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育科學與音樂學院等舉行了主題紀念活動。1000餘師生參加了紀念活動。

機械工程學院開展的“勿忘九一八,心向新時代” 紀念活動,在激昂的國歌中拉開帷幕,全體師生向革命先烈默哀1分鐘,表達對在抗日戰爭中為國家、民族獨立而犧牲的先烈們的敬意。隨後通過回顧歷史、代表發言、宣誓儀式等方式,讓大學生們認識到如今的和平是多麼地來之不易。機械工程學院20xx級新生楊冰潔在活動中說:“這次活動讓我牢記了這一天,更牢記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我作為一名新入校的大學生,一定努力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知行合一,追求卓越。”

18日上午,藝術設計學院黨委學生第四黨支部全體黨員來到紅色教育基地“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開展了以“勿忘國恥,牢記使命”為主題的黨日活動。師生們參觀了“劉少奇居室”、機要室、電臺室等歷史文物;通過文圖資料、實物展示、認真聆聽革命先輩們的英雄事蹟,深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鬥、建立豐功偉績的光輝歷程。隨後,全體黨員在黨旗前進行了宣誓,老學生黨員為今年新入黨的學生黨員佩戴了黨徽。

18日上午9時,教育科學與音樂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在開元校區問禮路前廣場進行“緬懷歷史 振興中華”為主題的演講。《松花江上》是一首在中國人民中廣泛傳唱了半個世紀的抗日歌曲,教育科學與音樂學院結合自身專業,以抗戰勝利歌曲聯唱的形式進行紀念警示教育。“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這伴隨著血和淚的歌聲,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1931年發動的“九一八”事變,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三省,繼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殘酷掠奪中國人民的罪行。

不忘國恥,是為了不忘落後就要捱打的歷史教訓,是為了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時代的大學生應當以史為鑑,努力成為有理想、有學問、有本領的實幹家,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

九一八事變88週年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孃……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再聽《松花江上》,

仍能深切感受到當年的悲憤之情!

88年前,1931年的9月18日,

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

點燃了長達20xx年侵華戰爭的戰火!

從此錦繡河山步步淪陷,

人民顛沛流離……

時代背景

20世紀30年代初,

世界經濟危機發生,

日本經濟遭受沉重打擊,

並導致政治危機。

在內外交困情況下,

日本法西斯勢力決意趁

英美忙於應付危機,

蔣介石大規模“剿共”之際,

奪取東北,

以擺脫困境,

並圖謀爭霸世界。

“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時20分,

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

日本關東軍鐵路守備隊柳條湖分遣隊,

以隊長河本末守中尉為首的一個小分隊,

以巡視鐵路為名,

炸燬了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

離東北軍駐地北大營800米處的

一段南滿鐵路。

並將3具身穿東北軍士兵服裝的

中國人屍體放在現場,

栽贓嫁禍於中國守軍。

以此為藉口,

日軍向中國軍隊發起猛烈攻擊,

炮轟瀋陽北大營和兵工廠。

▲九一八事變及日軍侵佔東三省要圖

東三省淪陷

由於張學良曾訓令東北軍不得抵抗,

駐守並未做出激烈反擊,

北大營近8000名守軍

被只有300多人的日軍擊潰。

1931年9月19日,

日軍侵佔瀋陽,

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

1932年2月,東北全境

12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淪陷。

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

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

3000多萬東北同胞

開始了長達20xx年的亡國奴生活。

搶掠、殺戮、誅心

1931年~1945年,

大半中國被日軍踐踏,

930餘座城市被侵佔,

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1932年日本在東北

成立“關東軍防疫供水部”,

即731細菌,

對中國人進行鼠疫、霍亂、梅毒、

細菌、毒氣以及槍彈

等活體實驗。

日軍制造的800名以上

平民傷亡慘案達173件,

造成3500多萬同胞傷亡;

中國婦女被日軍擄走

充當慰安婦在20萬人以上;

中國平民被日軍擄走

運往日本做勞工的在4萬人以上,

近7000人死在日本;

日軍從中國掠走資源:

鋼鐵3350萬噸、煤炭5.86萬噸

……

“九一八”事變後,

日本更是在淪陷區推行奴化教育,

妄圖以日本文化殖民中國文化,

美化侵略歷史,

讓中國人忘了自己還是中國人。

“九一八”事變

不僅是日本帝國主義

試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

也是法西斯國家

在世界上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火,

“九一八”事變後,

中國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華北地區擴充套件,

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中華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覺醒和團結。

日本人眼中的“九一八”

在我們每年

都紀念“九一八”的時候,

很多日本的年輕人

或許根本就不知道“九一八”。

在九一八事變後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

日本相關史料有意隱去了

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

而是用軍國主義觀渲染著

九一八事變對“大東亞共榮圈”的貢獻。

相反,對於日本自身的“被害”,

卻是牢牢記住:

日本是唯一被髮射原子彈的國家,

日本人深受原子彈之害……

在日本,談“侵略”,

至今還是個禁忌

反省日本的戰爭罪行的言辭,

常被人稱為“自虐”。

回望“九一八”

88年過去,

炮火雖不在,警鐘仍長鳴。

回望歷史,

我們噙著淚花的眼中,

有著對祖國

對這片熱土的深情凝視。

一個清醒的民族,

在遠去了硝煙後,

還應記著歷史與責任。

時間可以過去,歷史不能忘卻。

以史為鑑,珍愛和平!

勿忘國恥,我輩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