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精選15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78W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1

征服畏懼,戰勝自卑,不能誇誇其談,止於幻想,而必須付諸實踐,見於行動。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直到獲得成功。具體方法如下: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精選15篇)

1.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 在各種形式的聚會中,在各種型別的課堂上,後面的座位總是先被人坐滿,大部分佔據後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會“太顯眼”。而他們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因為敢為人先,敢上人前,敢於將自己置於眾目睽睽之下,就必須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久之,這種行為就成了習慣,自卑也就在潛移默化中變為自信。另外,坐在顯眼的位置,就會放大自己在領導及老師視野中的比例,增強反覆出現的頻率,起到強化自己的作用。把這當作一個規則試試看,從現在開始就儘量往前坐。雖然坐前面會比較顯眼,但要記住,有關成功的一切都是顯眼的。

2.睜大眼睛,正視別人 眼睛是心靈的視窗,一個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透露出情感,傳遞出微妙的資訊。不敢正視別人,意味著自卑、膽怯、恐懼;躲避別人的眼神,則折射出陰暗、不坦蕩心態。正視別人等於告訴對方:“我是誠實的,光明正大的;我非常尊重非常尊重你,喜歡你。”因此,正視別人,是積極心態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徵,更是個人魅力的展示。

3.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人們行走的姿勢、步伐與其心理狀態有一定關係。懶散的姿勢、緩慢的步伐是情緒低落的表現,是對自己、對工作以及對別人不愉快感受的反映。倘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身體的動作是心靈活動的結果。那些遭受打擊、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反過來,通過改變行走的姿勢與速度,有助於心境的調整。要表現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來應比一般人快。將走路速度加快,就彷彿告訴整個世界:“我要到一個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步伐輕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會給人帶來明朗的心境,會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4.練習當眾發言 面對大庭廣眾講話,需要巨大的勇氣和膽量,這是培養和鍛鍊自信的重要途徑。在我們周圍,有很多思路敏銳、天資頗高的人,卻無法發揮他們的長處參與討論。並不是他們不想參與,而是缺乏信心。 在公眾場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認為:“我的意見可能沒有價值,如果說出來,別人可能會覺得很愚蠢,我最好什麼也別說,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並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是這麼無知。”這些人常常會對自己許下渺茫的諾言:“等下一次再發言。”可是他們很清楚自己是無法實現這個諾言的。每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他會愈來愈喪失自信。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如果儘量發言,就會增加信心。不論是參加什麼性質的會議,每次都要主動發言。有許多原本木訥或有口吃的人,都是通過練習當眾講話而變得自信起來的,如肖伯納、田中角榮、德謨斯梯尼等。因此,當眾發言是信心的“維他命”。

5.學會微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給人自信,它是醫治信心不足的良藥。但是仍有許多人不相信這一套,因為在他們恐懼時,從不試著笑一下。 2.心裡健康是人人都知道的一種想法,但是,包括小學生,都造成了心理不健康 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班就有,有些同學天天造謠:“某某喜歡某某人了!”老師對這一方面也有強大的重視,可是有些同學他就是怎麼也改不了,就連上課都在想不健康的事,這會耽誤了學習,並且,對小孩子的身心發展有巨大影響。 我冥思苦想,想出了一個好點子,既可以讓同學上課好好聽課,又可以讓我們的心理得到保障。那就是:上課時認真跟著老師的課堂走,堅持不跑神,想關於這個課堂有關係的事,投入進這個課堂,自身放輕鬆,控制住自己不要想其他事情(包括娛樂,生活的事情)聽好老師講的每一句話。

孩子是做祖國的花朵,花朵的根是好、是壞,園丁怎麼也看不出,只是辛勤的澆水、培土,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活動,就算表面上不顯示出來,但在內心深處,卻想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由於心理的帶動,在平常也就不由自主的表現出來。 現在的我們,大部分都度入青春期了。但是,像我們這樣的年齡段,應該還早著呢!有些同學早熟、早戀,還說誰跟誰在哪個地方接吻了、誰跟誰咋咋地了.......總之,那些同學就是三個字——不健康。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要管那些不三不四的壞事情,否則會導致我們的心理也遭到破壞!老師只要發現類似的事情,就迫不及待的在班上嚴厲說教。哎!沒用就是沒用,還是阻止不了那些不好行為。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呼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學習事業而奮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讓我們的生活健健康康,遠離不良心理,快樂生活每一天!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2

通過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讓我瞭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現談談自己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可有私心講究誠信,要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要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平等相待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 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總之,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雖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但我個人認為,事實也證明了,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只有對學生傾注真情的愛,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學生只有在教師“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與手段。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3

近期,全國疫情呈現多地散發態勢,疫情再次牽動著大家的心。疫情的反覆無常或多或少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坦然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是我們面臨的現實選擇。對此,學校為我們帶來了這個機會,特別邀請到韓聰老師為同學們開展線上心理調適講座,聽完韓聰老師的心理講座,讓我受益匪淺。

疫情兩年多來,我們有過多次相似的心理衝擊,大家也已經總結了許多心理調適的經驗。到現在有不少的經驗仍然適用。本輪疫情導致的心理問題與以往不同的是,主要還是跟生活受到影響有關。而不同的人群,生活受影響是不同的。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中,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應該學會自我保護,處理負面情緒,做自己的心理醫生。通過認真聆聽心理調適講座,我意識到,不僅要自我保護,隔離生理上的病毒,同時也要隔離心理上的病毒:焦慮、抑鬱、強迫等,避免恐慌。疫情當前,形勢嚴峻,作為大學生也應該為國分憂,做好自己的心理醫生,我們站在陽光下,我們比陽光更加耀眼。

通過本次心理調適講座,我結合韓聰老師提出的應對方法,再加上自我認識,總結了以下幾點應對疫情的方法:

1、面對疫情,積極樂觀的情緒、健康向上的心態,是一種強大的免疫力:在這種情況下,要主動調整自己對待疫情和隔離的心態,減少無意義的指責、抱怨。就個人而言,保持理性平和,對疫情有科學認知,積極做好個人防護,不偏聽偏信、不盲從跟風、不信謠傳謠,堅定戰勝疫情信心。

2、適度獲取資訊,優化應對方式:疫情牽動著我們的心,瞭解疫情變化能使我們在一定程度獲得掌控感。

3、規律生活作息,增強心理免疫:保持正常的作息,選擇合適的鍛鍊方式,避免吸菸、飲酒、熬夜等不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免疫力。有計劃的做一些讓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要主導自己的生活節奏,每天學一點東西,追求內心充實。

4、用好社會支援,做好人文關懷:緩解情緒最有效的方式是溝通交流。給親友打個電話、發條微信,分享你們的感受,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做到自助與助人,當人與人連線的關係越親密,心理狀態也會越趨向積極健康。

5、自我無法調節,尋求專業指導:如果負性情緒持續時間比較長,影響到正常生活,自己無法解決時,應及時尋求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等專業人員進行線上或線下指導。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健康。為了這場防疫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春暖花開,山河無恙,愛的希望總比病毒蔓延得快,願我們的生活早日恢復正常,如約而至的不止是春天,還有疫情過後平安的我們,春風如約而至,一定會吹暖每一個角落。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4

學生素質發展有多方面的內容,心理素質不僅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其他素質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它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又是素質教育的歸宿。柳斌同志在《關於素質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談到素質教育的三要義中,他指出:"素質教育的第二要義,就是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再一個是心理素質,承受挫折的能力。帶著什麼樣的心態來看社會的問題非常重要。"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關係、同學關係、學習問題等方面的認識和處理方式的正確與否往往會影響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是關係到學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問題。因此,心理健康是發展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會提高。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絡。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運用心理學知識協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適應社會、發揮潛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施加影響,培養學生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二者都是育人,在統一育人活動中各自都能發揮獨特的作用,相互借鑑,相互促進。心育對德育有一定影響。心育適當擴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標和內容;心育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術;最重要的還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觀和學生觀,對整個教育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進學生文化科學素質的提高。

在一項對475名高中畢業班學生的研究表明:學習成績並不完全取決於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較智商預期為高)、普通成就者(成績與智商預期相當)、低成就者(成就低於智商預期)差別的產生,與性格特徵有關。高成就者工作習慣較佳,對學業興趣較濃,按時完成作業,關心學習成績,做事認真負責且有計劃。低成就者難自律,難自我規範,較衝動放肆,喜好玩樂,貪圖近利,與同伴關係欠佳,較不合作,較自私,較不尊重權威與傳統,較不合群,在校在家較不快樂,常為己辯護,憤恨他人,對挫折和壓力不知所措,較悲觀。普通組介上下之間,尚屬正常。由此可見,培養積極的情感品質和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特徵能促進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寓於健康的身體;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展也依賴於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視自我觀念或自我意識,包括對自身形象方面的觀察、概念、看法,關注自己外貌美醜、體能強弱、運動機能優劣等,常將自己的形象與理想中的標準進行比較,或與同輩人進行比較。比較結果,或滿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確對待,也對身體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體健康的心理條件。通過心理教育,維護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是提供這種心理條件的重要措施。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5

經過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讓我瞭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現談談自我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

不可有私心講究誠信,要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歡樂的成長。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

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要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平等相待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必須的影響。

個人轉載本站資料,請務必保留上頭文章來源資訊!任何媒體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境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教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忙時,教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忙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我必須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總之,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雖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但我個人認為,事實也證明了,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忙時,教師僅有對學生傾注真情的愛,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學生僅有在教師“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更進取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與手段。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6

20_年_日,早上的七點十分,我和媽媽一起收看了于丹教授主講的《中國小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教育專題節目,感觸很深。

于丹老師的講座主要講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怎樣培養孩子的孝心、愛心、責任心;二是怎樣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和堅強勇敢的性格;三是怎樣培養孩子抗擊壓力、面對挫折和防止被騙的能力;四是家長面對孩子叛逆、愛發脾氣不聽話、不愛學習等問題怎樣正確與孩子交流溝通。

通過於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首先要做一個有孝心,孝敬長輩,尊重老師,關愛他人,對學習對社會有責任心。然後才是學會學習。

而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是學生學習適應性的表現,而且是其終身學習品質的不可或缺的組成。所以,從今天起,我會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一恆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講座中提到“如果孩子在平時生活中能和父母建立起良好融洽的關係,那麼他便容易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反之則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心裡留下陰影。”,這讓我意識到和父母之間存在的溝通問題,希望從現在開始,多和父母溝通,注意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以便能促進之間的瞭解,增進感情。

觀看完于丹老師《中國小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講座,對自己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我懂得了如何提高自己,希望自己以後成為一個有孝心,有愛心,有責任心,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人!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7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你為自己描繪了桃花源般的精神家園。我們以為你的內心陽光明媚,我們以為你的人生桃花朵朵開。可我們沒有想到,你會作出那樣的選擇!多少人為你握腕嘆息,多少人暗中為你哭泣。你,一個滿腹經綸的曠世奇才,為世人留下美麗的詩篇,自己卻長眠於冰冷的鐵軌。可悲可嘆,海子。我們讀懂你的詩句,卻讀不懂你內心的憂鬱。或許,你憂鬱的眼睛常常訴說著你對生活的不滿,對情感的無奈。可是,你為什麼不把你的內心世界展現給你的親人或朋友?難道是對他們的不信任?或是,孤獨的你已經習慣於孤獨地咀嚼自己的孤獨?我們不明白,你可以寫出無數的經典之作,卻不能道出你內心的苦悶?我們也不贊同,你用輕生的方式來傾訴你哭泣的內心。

有人說,你是一個有心理疾病的人。但我說,你是一個內心封閉的人。內心封閉使你

看不到外面的陽光,使你只會一個人躲在陰暗的角落獨自飲淚。

現在,回想已隨風而去的你,我們只有感嘆。

最近,我常常想,一個人,擁有健康的身體固然重要,但擁有健康的心理更重要。否則,健壯的身體毀於一念之差是瞬間的事。相反,身體殘缺,內心完美,卻可以活出美麗的人生。你看07年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麗姐”——李麗,從小患有小兒麻痺症,年輕時好不容易與輪椅說再見,可一場車禍又逼她不得不與輪椅長期作伴。試想,遭受這樣不幸的命運,有多少人能坦然地面對?有多少人能夠笑著去選擇嶄新的生活?有的人,或許只會整天以淚洗面,怨天尤人,甚至走輕生之路。我們的麗姐她說不,她穿上漂亮鮮麗的衣服,以“麗美人”的姿態出現在世人的眼前。她要告訴人們,不幸的遭遇可能會改變你的人生道路,但健康積極的心態也可以改變不幸的命運。她認為,面對生活的磨難與挫折,堅強的意志誠然重要,但健康的心理又豈能忽視?因此,她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幫助成千上萬的中學生和服刑人員,幫助他們積極面對生活,面對未來。

她每天為很多人的心理健康而努力工作,她在努力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塑造美麗的人生。

我們比李麗幸運,因為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那我們又應該怎樣去面對自己的人生?那些因為一時挫折而一蹶不振的人,那些因為所謂的失戀而自暴自棄的人,那些垂頭喪氣,臉上總是陰雲密佈的人,想想我們的麗姐,或許會有新的改變吧。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8

現代社會關於“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傳統的醫學觀點,不僅軀體、生理健康,還應該精神、心理健康。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重,在校中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脆弱,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洩;再者,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更甚者,由於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家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有關研究表明:心理髮生變化的高發區在青春期,中學生存在問題令人觸目驚心,學校裡學生各種不良現象屢禁不止,各種失控越軌行為時有發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與學生素質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質較差有極大的關係。我聽了張教授的報告之後,再結合十幾年的教育經驗,對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總結如下:

一、“心理健康”認識不足

人的健康,應當是身體健康,加上心理健康。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學習任務重,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既要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又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可是,有些家長只重視孩子的身體發育,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師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因此,許多中學生存在著各種心理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學習、生活,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考試壓力過重

大學聯考時,有的考生因過度緊張,開考時,手一直哆嗦而無法答題;有的頭暈眼花,大腦一片空白,嚴重影響了大學聯考成績。這都是過重的升學壓力造成的。當前升學、就業緊張,中學生心理壓力過重,主要壓力來自家庭和社會。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就粗暴地訓斥,嚴重傷害了子女的心理;學校抓升學率,考試排名次,給學生心理帶來緊張,不安。有的中學生整日擔心考不好,心理不得安寧,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影響了學習。

三、“優越感”太強

許多獨生子女在家裡是“阿哥”或“格格”,從小備受父母的愛護,特別是爺爺、奶奶的寵愛,物質條件優越,自我意識強,“優越感”太強。“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有些中學生生活上攀比,擺闊,穿名牌服裝,生活上浪費。過生日請客送禮,平日吃飯下飯店,過分追求物質享受,更有甚者,一味追求時髦,穿奇裝異服,追趕“新人類”,無心學習。

四、家庭的變化

社會情況複雜,許多家庭出現異常變化,給中學生的心理帶來不良影響。有的父母離異,家庭破裂,給學生的心理帶來打擊,使學生變得內向、自卑,對他人失去了情感,甚至痛恨社會;有的父母失去了工作,下崗待業,家庭經濟困難,生活的.艱辛給學生心理帶來刺激,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有的父母關係不和出現家庭爭吵,甚至暴力,嚴重傷害了學生那顆純淨的心,內心痛苦不堪。

五、“早戀”

中學生內受青春期性萌動的刺激,外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特別是港臺電視、言情小說的誘異,禁不住對異性好奇、愛慕。有的中學生談情說愛,有的陷入單相思,備受感情的折磨,嚴重的影響了學習。

六、迷戀“網咖”

許多中學生迷戀“網咖”,網上聊天,網上交友,沉迷於虛擬的世界裡,自我“陶醉”而不能自拔。自我多情,弄虛作假,欺騙別人的感情,有的“通宵達旦”夜不歸宿,身心極度疲勞,荒廢學業。這種例子不少見,報紙已加以報道。更有甚者,有的獵奇不健康的內容,自甘墮落;有的零花錢不夠消費,就從家裡偷,甚至向國小生敲詐,走向犯罪的道路。

七、“意志力”差

溫室的花朵經受不住暴風雨的打擊。許多中學生從小一帆風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不知愁滋味,缺乏生活的磨鍊,心理脆弱,心理承受力差。在學校裡,教師一句善意的批評,就感到委屈,痛苦;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感到失意,失去信心;沒有被評上先進,就恨教師、恨同學;在家做錯了事,父母責備幾句,就離家出走。更有甚者,遇到挫折,就尋短見。這都給家庭、學校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當通力合作,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為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創設優良環境。

一、青少年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國小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為兩部分:心理衛生與健康理論部分和實際訓練操作部分。前一部分為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後一部分是在中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為有效的方法。其實際訓練活動操作內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洩痛苦、發洩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設立心理服務室,進行心理諮詢與治療。

由於學生們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諮詢服務室的建立也就勢在必行。無論國中高中,城市鄉村,中學生們已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諮詢;從以試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時代的發展顯示出,開展心理諮詢與治療服務已不僅僅是個別中學生的要求,而是一種時代的趨勢了。

三、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進行心理宣傳。

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些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瞭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諮詢、矯治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都需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援和配合,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的宣傳。

以上是我聽了張教授關於“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報告之後的一點的體會。當然,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變化,青少年各自的個性特點也會越來越複雜,如何揚長避短,使他們健康成長,是一門需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繼續摸索繼續探討的學問。但我想,無論如何,熱愛學生、鼓勵學生、賞識學生,對學生予以積極的期待和肯定,永遠是做好這一工作的前提。讓我們多一點愛心,多一絲寬容,多一份期望和鼓勵,我們的天空定會充滿陽光!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9

本月十六日開始,我市教育局組織了一期心理健康課,聘請了江門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為我們授課。為期五天的學習,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首先,這是放暑假後首個集體培訓,學員們(全部都是中國小教師)都顯得很疲累,有的老師甚至還沒有正式放假,早上來報到後又趕回去上班,幸好,我們已經正式放假了,算是歇過幾天了,但到了正式上課時,才體會到了其中的累,難怪學生們有時上課時會趴在桌面上了,老師在上面一講就是一個多小時,下面不免有時會竊竊私語,正如其中一位老師說的,來聽課的老師應該分為三種人,一種是來報到的,一種是來看熱鬧的,一種是真正來聽課考心理健康C證的。算來,我也應該是後一種的吧,因為在我校派來學習的,只有我一個是自覺報名的,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多個證多條路,其實我考的證已經不少了,有的早已經派上用場了,有的還一直躺在抽屜裡發黴了,除此之外,當然,我也想通過自己的學習,能為自己以後的教學生涯發揮點作用,因為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什麼樣的學生都有,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不在少數,有一定的心理健康輔導技術有一天總會用得上的。

上課的老師有好幾位,有的老師講課時,學術性比較強,聽課者聽得比較累,有的則會利用多媒體結合當今發生的熱點新聞進行案例分析,聽起來就比較容易接受,有的老師上課比較古板,課堂氣氛就比較沉悶,有的學員竟然搖搖欲睡,好一曲催眠曲啊!有的老師言語比較幽默有藝術性,帶動課堂氣氛,沒有誰願意去找周公,這鮮明的對比,也讓我好好地反省了一下,幸虧自己平時上課時也不時跟學生們幽默一下,要不然,一節課40分鐘,學生們不知道怎麼過呢?真是感同身受啊。

其實,這次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實用性的,只不過作為一般的前線的老師,在心理輔導的技巧上還有待慢慢的實踐繼而提高,始終我們不是心理學專科畢業的,如果有時輔導得不當,反而會弄巧反拙,這樣的例子也不少見。在學習過程中,老師給了許多的心理測試題讓我們進行測試,當中不少的學員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上到這時,我不由得暗笑,學員們都有那麼多的心理問題了,還怎麼輔導學生呢?所以上級領導組織學習前,應該先給學員們進行心理輔導,因為現在當一個老師也不容易,升學壓力、生活壓力、教研壓力......新的《教育義務法》的頒佈,把學生的權益擺在了首要位置,但對老師的權益的提法就少之又少,學生的權益得到了保障了,老師的權益呢?N年前頒佈的《教師法》裡面提到,教師的待遇與當地的公務員相比,要高於或等於水平,這樣的講法一提就是幾十年,也沒見那裡的老師的待遇會跟當地的公務員待遇扯在一起的,怪不得老師們有那麼多的心理健康問題了,經過當場的調查,有亞健康的老師幾乎100%。這個數字不由得你不信。以後等我把那些測試題放上來,你說不定也是其中一分子呢!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10

我喜歡上心理健康課程的理由之一是老師會與我們做交流、給我們做心理測試、課堂活動。最後一次課堂老師給我們做了這麼個活動,讓我們繪製自己的心情圖,從星期一到星期日,看情緒表的波折。我發現自己課多的那一天心情最差,課少的時候最高興。後來老師給我們講了ABC法則,是說性格的,大家做了性格測試,希望老師多在課堂上做一些這樣的活動,不僅使課堂氣氛更活躍了也讓我們更起勁去學習心理健康教育。

另外生活中,我們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多想一些開心的事情,必要的時候改變自己,心態很重要,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另外,一定要堅持自己對的、優秀的好的思想,這樣就不會把自己變得對自己很失望,和同學和睦相處。就我自己來說,我覺得我最需要改變的是說話,說話的方式和音量。我說話聲音太小,有時說話並沒有表明自己的真實想法,有時又不得已違背了自己的意願,就要自己調節一下,幽默可以讓氣氛活躍,也讓談話輕鬆。

通過上心理健康課,讓我終於感到人生的珍貴,感到要孝順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為我們操心,不讓他們為我們擔心,我們還要關心身邊的人,讓每個人得到關心。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踏入社會,但是身邊的老師和同學就如同我們的朋友一樣,我們要凡事真誠。存真誠的心,說真誠的話,作真誠的事。自己有了什麼錯失,應當坦白承認,切不可設詞遮掩;有人責備勸導你的時候,要存著謙卑感謝的心領受,切不可羞惱拒絕。與人同處不可有虛偽的客套,但總要彬彬有禮,舉止中節,使人在你的動作舉止上沒有可挑剔的地方。多愛人才能多得人的愛,多敬人才能多得人的敬,多寬容人才能多得人的寬容,多體恤人才能多得人的體恤。你發出去的是什麼,你得回來的也是什麼。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11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它和其它職業一樣需要心理疏導。教育是一門藝術,它和生活一樣,不論酸甜苦辣、不論喜怒哀樂都必須去面對去接受。生活需要修行,教育也是一樣的需要修行。

通過這學期學校組織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我受益匪淺,感想頗多。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需要教師經常檢查自己、反思自己。

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著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

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通過教師的心理健康的學習,我知道了教師必須腳踏實地的做好本質工作,還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古老文化的中國有這樣一句格言3歲看小,7歲看老。這充分說明了國小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響。結合我的實踐經歷和周邊情況,我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了認真地分析。我認為,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的轉變期,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來自升學、就業、競爭等方面的壓力,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過去與現在雖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存在種種不足也是明顯的。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對症“下藥”。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通過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讓我瞭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現談談自己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可有私心講究誠信,要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要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平等相待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 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

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  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總之,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雖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但我個人認為,事實也證明了,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只有對學生傾注真情的愛,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學生只有在教師“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與手段。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12

健康的心理是我們成長必的備件條件!

同學們,請想一想,如果給你兩個人讓你選擇其中一個做朋友的話,前一個是對生活充滿了積極的心態,不管遇到了什麼事情都能一笑帶過對你每天笑臉相迎的人,後一個是為難發愁,遇到難題總是怨天尤人,每天對你愁眉苦臉的人。不用說,大家都會選擇前者,這由此可以看出一個健康的心裡是我們成長的必備條件。

何為健康的心理呢,能夠正確對待批評與表揚,正確處理成功與失敗,對任何有益社會和人類的事能夠充滿信心與希望,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這才是一個健康的心理。反之一個人受到表揚時就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沾沾自喜,受到批評就垂頭喪氣,喪失意志,不思進取或對任何事都抱有消極的態度,這是不健康的。

怎樣才能有健康的心理呢?首先要加強自我修養,“靜以修身”這要求我們心要靜,要學會目標轉移不胡思亂想,用學習來充實自己。另外,要加強我們的道德修養,提高自制力。在學習生活中要“嚴以待己,寬以待人”善於創造和奉獻,對老師,同學要以誠相待,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多做一些助人為樂的事情,還要不斷克服自己的不足,虛心聽取被人的意見,能和反對自己的人正確相處,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去迎接生活面對學習。

同學們,相信我們只要具備了健康的心理並堅持不懈的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就一定能創造奇蹟,取得成功。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13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在不斷地改變著。變得更好,變得健康。說到健康,我最近加入了心理活動小組,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相處,我變得更快樂,更開朗了。我認為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對一個人的成長,還是以後的發展都起到關鍵的作用。

以前,我是一個比較害羞,不愛說話的人,我總是喜歡一個人看書,吃飯,學習。但是自從我加入心理健康小組以後,情況發生了改變:我喜歡交朋友,不再一個人形單影隻,我變得開朗了。

在活動課上,心理老師教會了我很多,我也從中感悟到了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學會適應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徵,有情緒反應,意志、行為都應處於積極狀態。並且應有調控能力,能充分認識自己,自覺地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協調平衡,也就是心理健康了。

然後,做事一定要有信心,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有欣賞,不要去比較。一味的比較久容易失去心志。改變我們的初衷,使你偏離正確的認識軌道。

再就是,不要自卑,也不要自傲,人生來平等,不分等級,因此一定要看重自己所擁有的。

最後,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要會欣賞別人,懂得換位思考,生活中,人生不必苛求完美,只要你擁有一個輕鬆自己的微笑,只要你擁有一份進取向上的心境,只要你滿意於踏實努力,便能更好地欣賞別人,別人也能欣賞你。

這就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所應具備的。

我非常感謝心理老師的教導,和一起上課的同學的幫助。在這段快樂的時光中,我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怎樣做一個心理健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

這些有益的改變,對於以後我到社會上生存有很多好處。感謝幫助我改變的人,我會用一顆全新的美好的心靈去善待別人。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願盡我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去改變“世界”。創造屬於我自己的一片天,在這片天空中自由翱翔,無拘無束,心裡沒有玷汙的東西,一切都是那樣乾淨!

生活中那些能夠充實你靈魂的東西一“山”一世界。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14

心理健康心得體會800字

經過上了這麼多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強和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為一名大學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義與標準,研究大學生的心理髮展的特點與影響因素,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與原則,把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料與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應當具備比較正確的認知、良好的情緒情感、堅強的意志品質與健康的個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一、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

我們都是從高中升到大學,應對新的環境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例如煩躁、壓抑、苦悶等,當應對自我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千萬不要獨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鑽牛角尖,要進取主動除錯自我的心理,明白適應環境;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學會改變學習方式,使學習簡便愉快,然後確定一個切乎實際的目標;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學會從心裡去理解現實中的一切,既來之,則安之,使自我具備較強的適應本事。

二、人際關係的處理

良好的人際關係使人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促進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際關係使人感到壓抑和緊張,承受孤獨與寂寞,身心健康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大學生更要培養良好的交際本事。要堅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經過人際交往,認識到大學生的社會職責,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範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本事,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團體堅持協調的關係,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戀愛中的矛盾問題

在現代大學生中戀愛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大學生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在戀愛中應遵循:以愛為基礎,以高尚情趣為戀愛發展的動力,在戀愛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選擇、自由與權利以及人格,同時信守職責,忠貞專一,以誠相待。要以理解為前提,以奉獻為資料,以被愛為結果。大學生要避免戀愛的消極影響,學會運用愛的技巧要學會澄清感情價值觀,做出愛的決定,注重愛的交流,並履行愛的職責。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並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大學生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能夠閱讀相關的心理輔導書籍,有需要的能夠進行心理諮詢,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好自我的時間,增強自我的心理素質,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去迎接挑戰。

優選心理健康感受 篇15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它和其它職業一樣需要心理疏導。教育是一門藝術,它和生活一樣,不論酸甜苦辣、不論喜怒哀樂都必須去面對去接受。生活需要修行,教育也是一樣的需要修行。

通過這學期學校組織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我受益匪淺,感想頗多。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需要教師經常檢查自己、反思自己。

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著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通過教師的心理健康的學習,我知道了教師必須腳踏實地的做好本質工作,還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古老文化的中國有這樣一句格言3歲看小,7歲看老。這充分說明了國小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響。結合我的實踐經歷和周邊情況,我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了認真地分析。我認為,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的轉變期,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來自升學、就業、競爭等方面的壓力,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過去與現在雖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存在種種不足也是明顯的。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對症“下藥”。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