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高效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精選3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66W

高效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篇1

一切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於提高堂效率。高效堂就是師生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效率。高效堂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高效是學生高效的前提和基礎。有高效的老師才有高效的堂。教師高效,就是通過實施堂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堂上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高效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一、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表述得當具有可操作性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學習中的主攻方向,其作用是明確學生學什麼。指定好目標,整節就可以有的放矢。制定學習目標要著力於學生的基礎,著眼於學生的發展並且目標制定要表述得當,具有可操作性。著力於學生基礎,要從堂實際出發,做到少而精,不能多而雜,否則,會造成目標的達成膚皮潦草,只抓住了邊緣,

而沒有抓住根本。著眼於學生的發展,不單指語素養和能力的提升,很重要的一面應是大學聯考成績的提升。所以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須結合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還要結合大學聯考的考點。比如《林黛玉進賈府》在教學目標設定時,與大學聯考小說閱讀的考點結合,我確定這樣兩個主要的學習目標:

1、掌握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種方法,並分析中主要的人物形象。

2、總結概括出小說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考慮好一節的目標後,還要考慮它的語言表述,因為不同的表述會影響語教學任務的設計與落實,也就直接影響了堂的有效度。比如某一教案《我與地壇》的“德育目標”“體悟珍愛生命,感悟親情,頑強求索的精神內涵”,教學中無法操作,更不便檢測;不如修改為:“找出最能表明主人公人生追求與精神世界的句子,作一點評價。”語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制定至關重要,打造高效堂,從目標做起,就會事半功倍。

二、教師擬定好自學指導題並清楚表達自學指導要求,讓學生先學

“先學”和前預習有很大的差別。語如果佈置前預習只會增加學生負擔並且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前預習很多時候得到的反饋是不真實的。既然是預習,第二天老師就要檢查。老師一提問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一是什麼都不會,因為他沒有時間去預習。一是大家都知道!那這些問題還有講的必要嗎?本上乾乾淨淨而答案卻完全正確。相信老師心裡有數,會可能也是假會。因為他的答案有問題。表面上是做出了,但實際上懂嗎?是為了應付老師。所以“先學”就要在堂上進行,在老師開講之前,學生在老師積極地引導下,緊緊圍繞本的學習目標,按照老師擬定好的自學指導題進行自我學習,自我實踐。

在這一過程中,要達到學習的高效就要求老師一定要擬定好自學指導題,清楚表達自學指導要求。在進行自學指導時應體現“五個明確”即明確自學時間、自學內容、自學方法、自學要達到的標準、教師檢測的方法及要求。所以,在教授《祝福》時我明確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列出本的情節提綱,並且思考作者在小說的情節結構上採用了何種順序,這種安排有什麼作用?分鐘後我找同學到黑板前填寫情節提綱,標明小說的結構順序。”(我在黑板上畫出大體結構圖)我的要求明確了時間是“分鐘”,內容是“速讀”,方法是“總結概括各部分的大意並列出本的情節提綱”,達到的標準是“能填寫情節提綱”,老師檢測的方法是“指名同學上臺板演”。誰上臺板演那?老師沒說,人人都可能上。學生的自學相當於在做考前準備,所以有了這個自學指導就可以讓同學明確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該怎麼做,從而積極全力的投入到自學中,因此就會緊張高效。

三、堂教學中老師要有效組織,讓學生真正地去和問題做鬥爭

在教的過程中還是要以學生為主,讓學生真正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但為了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必須進行有效的組織“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動而不浮動”。怎麼做才能讓每個學生都真正地去和問題做鬥爭那?方法一是充分發揮“小教師”的作用,也就是陶行之先生所倡導的“小先生制”。分小組,小組之間比。組內學生相互監督,相互承包,並將比賽情況、相互管理情況納入學生的考核評分中。

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不僅關注到自己學習的成果,還主動自覺地關注本組其他成員的學習成果,不僅能發現自己的問題,還能不斷髮現他人的問題,從而積極地解決自己與他人的問題。方法二是老師要切實做到兩個“關注”。其實以學生為主,老師的任務不僅沒有減輕,而是越越重了。老師要做問題的發現者、指導者、引領者。具體點就是:關注有問題的學生,關注學生的問題。所謂有問題的學生,是指那些不認真學習、不緊張投入的學生。教師要掃視每一個學生,如果發現不積極的學生,就要用自己認為恰當合理的方式去提醒他。所謂學生的問題,是指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對於這類問題教師不要立即教。先激勵他們相互解決,共同研究,讓學生在自己解決與合作解決中找到與困難做鬥爭的喜悅。真的不能解決了,老師在給以必要的引導、啟示。這樣讓每一位學生自始至終都處於“緊張”狀態中,從而使自主學習落到實處。使學生因自主而高效。

四、教師要精心設計堂檢測,測試這節是否讓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利用了每一分鐘。

堂檢測是為了檢查本節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幫助學生鞏固和消化堂上所學的知識,發現並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彌補學生知識的缺陷和調節教師的教學。合理有效的堂檢測應該是貫穿堂教學始終的,絕不僅僅是最後幾分鐘的事情,它應該對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全程檢測,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由於語學科的特殊性一篇要幾時。所以每節的檢測題目要求不盡相同。

新結束時,一是糖炒栗子,現炒現賣的積累性檢測:學生稍微回憶一下剛剛學習的內容,對重要知識點如字詞識記理解,古詩美積累等進行落實檢測,夯實基礎;二是對本內容進行歸結檢測:如一篇小說學完後,以小說人物為核心創作對聯的方式檢測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還可以寫讀書感悟的方式檢測學生對本的理解程度;三是拓展延伸,提升能力的檢測:每上完一篇,提供一篇與本類似的閱讀段學生閱讀,綜合檢測學生堂所學習的知識與方法運用情況,將知識與方法轉化成能力。總之,只有合理的組織堂檢測,才能提高堂教學效率,實現真正的高效堂,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和諧全面發展。!

以上是我對“創新高效教學模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這一問題的一些簡單的認識。高效堂現在已經成為每一位老師的追求,高效堂改革任重而道遠。

高效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篇2

一切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於提高課堂效率。高效課堂就是師生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效率。高效課堂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高效是學生高效的前提和基礎。有高效的老師才有高效的課堂。教師高效,就是通過實施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一、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表述得當具有可操作性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學習中的主攻方向,其作用是明確學生學什麼。指定好目標,整節課就可以有的放矢。制定學習目標要著力於學生的基礎,著眼於學生的發展並且目標制定要表述得當,具有可操作性。著力於學生基礎,要從課堂實際出發,做到少而精,不能多而雜,否則,會造成目標的達成膚皮潦草,只抓住了邊緣,

而沒有抓住根本。著眼於學生的發展,不單指語文素養和能力的提升,很重要的一面應是大學聯考成績的提升。所以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須結合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還要結合大學聯考的考點。比如《林黛玉進賈府》在教學目標設定時,與大學聯考小說閱讀的考點結合,我確定這樣兩個主要的學習目標:1、掌握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種方法,並分析文中主要的人物形象。2、總結概括出小說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是什麼。考慮好一節課的目標後,還要考慮它的語言表述,因為不同的表述會影響語文課教學任務的設計與落實,也就直接影響了課堂的有效度。比如某一教案《我與地壇》的“德育目標”“體悟珍愛生命,感悟親情,頑強求索的精神內涵”,教學中無法操作,更不便檢測;不如修改為:“找出最能表明主人公人生追求與精神世界的句子,作一點評價。”語文課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制定至關重要,打造高效課堂,從目標做起,就會事半功倍。

二、教師擬定好自學指導題並清楚表達自學指導要求,讓學生“先學”

“先學”和課前預習有很大的差別。語文如果佈置課前預習只會增加學生負擔並且也收不到很好的效果。課前預習很多時候得到的反饋是不真實的。既然是預習,第二天老師就要檢查。老師一提問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一是什麼都不會,因為他沒有時間去預習。一是大家都知道!那這些問題還有講的必要嗎?課本上乾乾淨淨而答案卻完全正確。相信老師心裡有數,會可能也是假會。因為他的答案來源有問題。表面上是做出來了,但實際上懂嗎?是為了應付老師。所以“先學”就要在課堂上進行,在老師開講之前,學生在老師積極地引導下,緊緊圍繞本課的學習目標,按照老師擬定好的自學指導題進行自我學習,自我實踐。在這一過程中,要達到學習的高效就要求老師一定要擬定好自學指導題,清楚表達自學指導要求。在進行自學指導時應體現“五個明確”即明確自學時間、自學內容、自學方法、自學要達到的標準、教師檢測的方法及要求。所以,在教授《祝福》時我明確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列出本文的情節提綱,並且思考作者在小說的情節結構上採用了何種順序,這種安排有什麼作用?5分鐘後我找同學到黑板前填寫情節提綱,標明小說的結構順序。”(我在黑板上畫出大體結構圖)我的要求明確了時間是“5分鐘”,內容是“速讀課文”,方法是“總結概括各部分的大意並列出本文的情節提綱”,達到的標準是“能填寫情節提綱”,老師檢測的方法是“指名同學上臺板演”。誰上臺板演那?老師沒說,人人都可能上來。學生的自學相當於在做考前準備,所以有了這個自學指導就可以讓同學明確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該怎麼做,從而積極全力的投入到自學中,因此就會緊張高效。

三、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有效組織,讓學生真正地去和問題做鬥爭

在教的過程中還是要以學生為主,讓學生真正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但為了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必須進行有效的組織“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動而不浮動”。怎麼做才能讓每個學生都真正地去和問題做鬥爭那?方法一是充分發揮“小教師”的作用,也就是陶行之先生所倡導的“小先生制”。分小組,小組之間比。組內學生相互監督,相互承包,並將比賽情況、相互管理情況納入學生的考核評分中。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不僅關注到自己學習的成果,還主動自覺地關注本組其他成員的學習成果,不僅能發現自己的問題,還能不斷髮現他人的問題,從而積極地解決自己與他人的問題。方法二是老師要切實做到兩個“關注”。其實以學生為主,老師的任務不僅沒有減輕,而是越來越重了。老師要做問題的發現者、指導者、引領者。具體點就是:關注有問題的學生,關注學生的問題。所謂有問題的學生,是指那些不認真學習、不緊張投入的學生。教師要掃視每一個學生,如果發現不積極的學生,就要用自己認為恰當合理的方式去提醒他。所謂學生的問題,是指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對於這類問題教師不要立即教。先激勵他們相互解決,共同研究,讓學生在自己解決與合作解決中找到與困難做鬥爭的喜悅。真的不能解決了,老師在給以必要的引導、啟示。這樣讓每一位學生自始至終都處於“緊張”狀態中,從而使自主學習落到實處。使學生因自主而高效。

四、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檢測,測試這節課是否讓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利用了每一分鐘。

課堂檢測是為了檢查本節課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幫助學生鞏固和消化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發現並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彌補學生知識的缺陷和調節教師的教學。合理有效的課堂檢測應該是貫穿課堂教學始終的,絕不僅僅是最後幾分鐘的事情,它應該對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全程檢測,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由於語文學科的特殊性一篇課文要幾課時。所以每節課的檢測題目要求不盡相同。新課結束時,一是糖炒栗子,現炒現賣的積累性檢測:學生稍微回憶一下剛剛學習的內容,對重要知識點如字詞識記理解,古詩美文積累等進行落實檢測,夯實基礎;二是對文字內容進行歸結檢測:如一篇小說學完後,以小說人物為核心創作對聯的方式檢測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還可以寫讀書感悟的方式檢測學生對文字的理解程度;三是拓展延伸,提升能力的檢測:每上完一篇課文,提供一篇與本文類似的閱讀文段學生閱讀,綜合檢測學生課堂所學習的知識與方法運用情況,將知識與方法轉化成能力。總之,只有合理的組織課堂檢測,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真正的高效課堂,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和諧全面發展。!

以上是我對“創新高效教學模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這一問題的一些簡單的認識。高效課堂現在已經成為每一位老師的追求,高效課堂改革任重而道遠。

高效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篇3

在“五步十環節”的教學模式中,都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小徒弟”會的先讓“小徒弟”講,“小徒弟”不會的時候“小師傅”再給“小徒弟”講,“小徒弟”會了再講給“小師傅”聽。師徒都不會的時候,再由“小師傅”自主地向其他“小師傅”請教後再講給自己的“小徒弟”聽。教師及時瞭解情況後,就重難點進行糾正點評。這樣,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質量的變化。

“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模式特別關注了“小徒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為“小師傅”展示自己為師者的風采提供契機。沒有學習動機,就不會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而要靠教師在師生、生生的交往中去激發、去培養。

這種課堂模式讓學生免除機械記憶、重複練習之痛苦,以自我表現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識,並內化成自身素質,另一方面凸現主體、張揚個性、加強合作,養成活潑自信的品格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課上主要在“動”字上下功夫,教師採用或模擬表演、對抗辯論,或演講朗誦,或趣味遊戲等形式鼓勵學生動起來,做到身動、心動、人人動。

一堂課的學習活動是否成功,關鍵要看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學生解答一個問題後,教師可提問:這是不是最佳辦法?此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法?換一種說法是否效果更好?這裡是否有錯誤或漏洞?以此鼓勵學生質疑書本,鼓勵學生創新思想,鼓勵學生動手實踐,身體力行。

教師徹底擺脫那種生澆硬灌的教學模式,突出讓學生“自主求索”,體現 “教在學後,學在教前”,師生交流中教師真正做到“三不講”,即學生通過預習能學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討論能弄懂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獨立思考能明白的不講。在課上一般採用“師徒交流法”、“問題討論法”、“主題研究法”等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從形式上看,教師已經退居次要位置;其實,教師的作用又無時不在,只不過這個作用是更好地發揮了全班學生的能動性而已。因此教學的整個過程變“講授知識”為“主動求知”。

“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幾乎顛覆了原有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互助的意義不僅是學習上的互相幫助、共享共贏,更重要的是個性的張揚互補和人格上的相互影響及共同發展。互助大大增加了學生表達、交流、思維碰撞、展示鍛鍊的機會,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變得“膽大包天”,變得異常自信。由此,學生從以個體學習為主轉向了以互助學習為主,“以講為主”的課堂被“以學為主”的課堂所取代。課堂不再是教師講授表演的舞臺,而是學生互助在自主學習、研究、交流的場所,先生的“講堂”真正變成了學生的“學堂”,有力的促進學生自主和諧的發展。

首先是教學內容不拘泥於課本,體現開放性。教師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礎上,利用講義便於發散,便於拓展,放眼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在教材之外尋找活的教學資源,讓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現實的光彩、文化的內涵和情感的魅力。其次是學習形式不拘一格,靈活多變。靈活多變的學習形式,引起學生思維的興趣,引發學生的大膽想象和創新求異,使學生的思維呈現開放性、豐富性,進而產生思維的深刻性,形成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化,使學習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知識、智力、情感、人格意義的構建過程,讓課堂富有生命的活力。再者是學習時空的開放。課堂不侷限在教室內,充足的校外時間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親近自然,擁抱生活,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作為協作學習的一種——和諧互助學習,是圍繞呈現不同側面的情境所獲得的認識展開學生兩人之間的互助。在互助過程中,每個學生的觀點在和其他學生以及教師一起建立的社會協商環境中受到考察、評論,同時每個學生也對別人的觀點、看法進行思考並作出反映。並在此基礎上由學習者自身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課堂中,師生關係是主體之間的對話、合作、互動的關係。“對話”意味著合作,意味著互動。教學過程中,老師充分發揚民主精神,尊重學生的人格,放下了指導者的架子,改變了居高臨下的“發問”習慣,搭建民主的平等“對話”平臺,教師、師傅、徒弟均成為平等學習夥伴。讓學生輕鬆起來、愉快起來,在輕鬆中積極思考,在愉快中大膽展示,讓學生內在的生命熱情和潛能盡情發揮,這樣學生的心智之燈時時閃現智慧的火花。

總之,通過這一次的山東之行,認識到我們的教學難以顧及每一個學生的認識前提,更難以解決屬於每個學生自己的問題,而認知前提(即學生已有經驗)是影響學習成效最敏感的因素之一,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認知前提;認識到和諧互助教學策略採用師徒一對一的跟進式講解,學生教學生,由於是同齡人,更容易溝通,更容易找到恰當的語言來表述知識點,學生的講解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不僅就題講題,而且在講解過程中能夠適度的拓展,認識到在“和諧互助”教學中,“小師傅”常常為了很好地給“小徒弟”講解,首先自己鑽研教材,而“小師傅”在給徒弟的重複講解過程中也加深了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小師傅又一次“溫故而知新”;認識到這種“兵教兵”、“兵練兵”、“兵促兵”、“兵強兵”最終實現了“兵”與“兵”的雙贏,大大提高了課堂有效學習時間,提高了課堂容量和效率;也深深的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學校的教學弊端,促使我們下定決心實施課堂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