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學經驗交流心得體會(通用5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2W

教學經驗交流心得體會 篇1

作為一名國小音樂教師,讓我慢慢體會到,要上好一節課並不難,難的是要上好每一堂課,很多問題並不能僅僅靠一節兩節課就能解決的,是要靠平時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細節之處慢慢灌輸你對音樂的理解,把握住他們學習音樂的正確的方向,並且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讓孩子真正的喜歡你,這才是最難最難的。我帶的是二年級的音樂課,針對學生性格特點,每次開始上課,我都會在黑板上貼五顆星星,作為獎勵給表現最好的孩子,這一招,總會特別奏效。孩子們也特別喜歡上我的音樂課。我覺得這也是對我工作最大的鼓勵。 記得有一節音樂課學習的內容是:《認識七個唱名》。我問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哪位小朋友已經認識了呢?孩子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望著我。其中一個膽子特別大的孩子對我說“老師,那不就是我們數學上學的1、2、3、4、5、6、7嘛!話聽到這,我不禁大聲笑起來。說實在,我剛接觸到音樂時,也何嘗不是將這七個音樂符號認成數學符號呢?我忍住笑,換用不著遊戲的方式讓她們來認識七個唱名。首先,我帶著學生以《找朋友》的遊戲認識了”do、re、mi、fa、sol、la、si“的七個唱名。

教學經驗交流心得體會(通用5篇)

然後,又帶他們模仿我做手勢。但是我發現他們在跟我做手勢時,興趣不是很高。我想了又想:為什麼我不能讓他們自己來為音樂王國裡的七個小朋友都編上動作,以此讓他們自己來熟悉音的高低呢?於是我就又開始行動了起來,等我話一說出來,就有好幾個小朋友舉手說:”林老師,林老師,能讓我來試一試嗎?“還有幾個小朋友甚至離開座位來扯著我的衣角,要我叫他表演。於是,我請了一個小朋友讓他做”do、do、do“的動作,這時,我發現有很多小朋友都舉起了小手,來跟著他表演。看著孩子們的表演,孩子們掌握的很快。於是我又叫了好幾個小朋友同樣為re、mi、fa、sol、la、si這六個音編動作,看著,孩子們編的動作再加上我及時的引導,他們對這些音很快就全掌握了。

二年級的學生已能”聆聽、分析、思考“音樂,大致能從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速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聽去想。這一時期,學生還不具備音樂術語概念,和學生的交流,要避免過多使用音樂術語,要善於將音樂術語轉化成學生聽得懂的話,多多以輕鬆快樂的遊戲來讓她們吸收要學的知識,寓教於樂,同時還要多鼓勵學生敢於表現自己。

教學經驗交流心得體會 篇2

來到沙河二小已經許多年了,起初的時候我在想我到底應該怎樣來教我的學生,怎樣達到新的教學目標要求?果然我的擔心不是多餘的,一開始的教學就沒有我想的那樣簡單,我一直把自己在以前的教學經驗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可是我卻忽略了一個重點:從來沒上過音樂課的孩子們在音樂接受能力、音樂表現力、音樂實踐能力等方面,因此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我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了改進,選擇和摸索更適合這些孩子的教學模式,主要又以下幾個方面:

一、糾正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態度

在一開始上音樂課的時候我就發覺很不對勁,大家都是覺得音樂課是所謂的“豆芽課”,上不上好都是無所謂的,覺得上音樂課只是唱一首歌那麼簡單,更別說對音樂知識的渴望。更過分的是我在上面上我的音樂課很多同學都把自己的作業拿出來做,根本就不管我在上什麼課,聽的同學呢還動動小嘴,不聽的同學心思完全沒在這堂課上。我擔心了,這個該怎麼辦呢?國小音樂教學目標明確規定要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孩子們連學習音樂這個的想法都沒有,我要怎樣才能讓他們學好呢?最後我想我應該以興趣來帶動大家學習音樂。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師應該在不同的教學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於是我從以下幾點入手;

(1)增加學生對老師上課的興趣,渴望老師來上課,這裡呢不僅要求教師的業務水平高、口語表達幽默、帶動性強等外在的素質,還要教師的內心必須是以愛動其心,以禮服其人,以智動其行。愛心和責任是老師必備的東西,所以當老師上課而學生不聽你的時候記住千萬別發火,要愛他關心他,輕輕的一個提示即可了,這時他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所以注意力自然就到你這裡了。再製作一些適合音樂教學的幻燈片教學,抓住學生好奇心理。其中還有教師上課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多進行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開心了自然就學了。

(2)增加學生對音樂本身的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 如果孩子本身對音樂感興趣的話不需要教師花太多的時間去提醒她,而是他自己就有想學心理現象。好奇心是很值得利用的心理現象,比如給孩子們一些樂器的學習,音樂認識的簡介等學習。

三、改變教學設計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音樂知識

最初的我一直都是按著自己的教學思維在走,沒有為孩子考慮得太多,只知道按著教學參考書上的教學任務,教學建議來固定我的思維,結果恰恰是時間不夠。由於農村的孩子很少接觸專業的音樂教育導致他們在學習音樂的時候接受力是有限的,基本上學習一首歌曲都要一節課的時間,而教參上的設計內容太多了,(基本都有音樂欣賞)一節課時間不能好好把握,學生學唱歌曲時間太短了還加上有遊戲活動等。因此我把學習歌曲和欣賞分開教學,遊戲適當穿插,並且在上新課之前都是進行了複習的,這樣的改動讓我在學習歌曲上還是取得了進步的。我還在上課時儘量運用電子琴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對孩子的音準進行更正和掌握,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還用了音樂當中的模唱教學法和跟唱法來學習歌曲,在學習歌曲前都是先把歌詞用節奏來教學生的,這樣對歌曲的節奏能夠很好把握。

四、把舞蹈、遊戲帶進課堂,展示學生的自信

才開始上課的時候這些孩子都很膽怯,讓他們自己起來自我介紹都是扭扭捏捏的,還很害怕,很沒有自信。為了調動學生的自信,我把舞蹈、音樂表演等活動運用到教學當中得到了不錯的收益。舞蹈、遊戲在課堂的恰當運用,是可以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最活躍。而且舞蹈、音樂表演是你能很好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對於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著老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先讓學生跟著我用嘴和手同時打節奏,並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後我再作示範,,最後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通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下面的學生很清晰看到臺上哪位學生打的是正確,那些是錯誤的。反覆地練習多幾遍,學生便很快把節奏打起來。而且這樣學習節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起來就變得簡單。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就會簡單介紹該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腳位,也上按照樂器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跟著歌曲跳動起來。

在音樂遊戲方面我經常叫他們進行音樂接龍,音樂情景再現(國小的低斷年級大多都是有情節的,在這種情況我就把快要學會的歌曲讓學生上臺表演,下面的跟唱),在室外的遊戲大多都是設計的逮到了就要上前表演。

這就是我在國小音樂教學的一些算不上經驗只能說是一些反思,其實在課堂上還是有很多的不足,我希望自己在將來越做越好,要想學到東西,我覺得更多的是要像那些老師多學習學習實踐方面知識這樣自己在實踐方面才會越做越好。

二、課堂紀律性的管理

作為一個教師應該應該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從而對課堂紀律進行有效的調控。在低年級的音樂課堂上,前幾十分鐘,同學們的配合還是相當不錯,但是很快課堂就出現難以收拾的“熱鬧”。本學期,我主要是從事低年級的教學,根據年齡特點,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為此我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複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通過簡短的匯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匯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於圖畫匯入,故事匯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匯入都是相當感興趣,因此,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已經可以提高一半。

教學經驗交流心得體會 篇3

雖然我只是一名剛剛上班兩年的國小音樂教師,不能說有足夠的教學經驗,但通過這兩年的自我學習與努力,我也總結了一些本學科的教學經驗。

一直以來,音樂課被稱為副科課,特別是在個別偏遠的農村學校更認為音樂課是可有可無的科目。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以及音樂在發展學生智力等方面所發揮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們對音樂課越來越刮目相看。而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何不負眾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學任務,最大限度地讓音樂放射出它應有的光彩,這是我在這兩年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與實驗的課題。我發現影響上好一節音樂課的因素雖很多,但以下這幾方面更不容忽視。

一、師生對音樂課的認識態度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之一。

常言道:學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作為老師首先要重視自己的課堂教學,要自尊自愛,對任何一節課都要一絲不苟,認真負責,使學生無形中受到感染和影響。針對那些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老師要了解學生,把握他們的思想脈博。否則,只一味地想怎麼設計課堂教學花樣,只能抓住學生一時的心,卻不能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改變對音樂課的態度。所以一旦發現有學習不端正的學生,我就利用上課幾分鐘的時間讓大家討論:音樂課到底有什麼作用?音樂課究竟會給同學們帶來什麼?沒有音樂課會怎樣?……同學們馬上七嘴八舌,大講特講其好處所在。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更進一步瞭解了老師工作的意義,也使他們更多更好地知道學好這門課的意義,從而自覺自願的完成學習任務。

二、課堂上老師的誇獎與鼓勵也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

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樣一則事例:某幾位專家學者到一所學校做實驗,到某班時,隨意點出幾個學生並很認真地對老師們說:“他們幾個將有很大潛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幾年之後,本來表現一般的這幾位學生真的成為了學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簡單,專家學者的暗示轉給了老師,老師對這些學生時常充滿信心,而正是積極的心理暗示,使他們的情緒始終處於積極向上的亢奮狀態,所以,結果就如人們所看到的。

在實際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實驗發現:同樣的班級,如果這節課我鼓勵讚揚的話語多了適當了,學生的情緒便會異常地高漲,他們的行為也會與我緊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幾個所謂的調皮學生身上,批評多了,學生唱歌的情緒馬上讓人覺得無精打采,心不在焉。這一點特別是在年齡較小的年級表現尤其明顯。比如學習《四季童趣》這首歌曲,節奏較難:除了切分節奏,還有全音符八分音符多次的交替出現。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我除了採用各種教唱的方法之外,重點放在給學生心理暗示上,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整個教唱過程中,我時不時地讚揚激勵他們:“你們真棒,這麼難唱的句子都難不住你們,老師真為你們的聰明能幹高興!”“你們的聲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賞一遍!”“你們願意吸收老師加入你們的合唱隊嗎?”……一節課下來,不但不覺得累,反而會讓你身心愉悅興致更高。無數次的實驗證明:越是輕鬆有趣的教學氛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學習效果也就越好。當然必要的批評也要有,不過要考慮課堂氣氛及學生的承受能力,講究語言藝術。比如唱歌時,有說話或大聲喊唱的聲音,我就讓學生自己說說內心的感受,讓學生辨別美與醜,對與錯。通過這一環節,使那些沒做好的同學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受歡迎的,並且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另外,我還在課下和同學們達成協議,課堂上違反紀律或有不文明言行,老師就用眼神或伸出手指提醒大家,給予改正錯誤的機會。第三次就在受支扣除平時成線績的懲罰。這一方法不僅保持了課堂氣氛不被破壞,而且還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三、音樂老師不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還是美的傳播者

在實際教學中,我不只一次地發現:當我身體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時,學生上課也是懶洋洋的,歌唱時很難進入狀態。同樣的班級,當我富有激情地和他們一起活動,一起唱時,學生不僅學的快,對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時,我和其他老師交流中都發現,學生把音樂老師當成了美的標準。音樂老師會唱歌,聲音美;音樂老師會彈琴,很讓人著迷;……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們學習模仿的物件。所以,作為音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使學生從老師這裡不僅能學到書本知識,還能感受到美的薰陶。

成功的上好一節課所包含的因素還有許許多多,以上幾個方面只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我將會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積極總結教學經驗,爭取早日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音樂教師!

教學經驗交流心得體會 篇4

非常有幸與大家共同探討國小音樂課堂教學實踐。我今天主要講兩個內容:一是老教師的常規課;三是新上崗的教師怎樣上好音樂課。

國小音樂教育是關係到整個後代文化修養,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的大事,決不能可有可無,等閒視之。

一位老師曾說過:“小時候一年的音樂學習勝過長大以後至少五年的訓練”。雖然有些小時候學過的知識長大以後記不清了(尤其是一些概念),但是音樂的習慣,如音樂進行中速度的平穩性、節奏的準確性、樂感、演唱的能力、獨立視譜和分析音樂的能力,卻會在孩子將來的音樂學習中不斷運用、積累並得到鞏固,並最終使其音樂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和層次。

良好的音樂教育能挖掘兒童潛在的音樂才能,同時也能激發兒童在其他領域的才能,使得其他的事物更易於被領會。(參加我校音樂興趣小組常年訓練的同學,在學校的其他各項大的活動中也都是主力隊員,比如運動會賽場上、全縣團體操比賽中、全縣的誦讀展示中、全校的歌詠比賽上他們都是最耀眼的明星。)音樂對於兒童的感染力遠遠勝過任何其他的藝術形式,重視兒童音樂教育已成為社會關注的大事。作為音樂教師,如何卓有成效地進行音樂教育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我首先講的是怎樣上好一節規範的,常規音樂課。

一、首先要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

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是學生喜歡上音樂課、喜歡音樂老師,是音樂課堂教學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證。柯達伊曾講過:對於一個不好的老師,他會持續他的失敗30年(從他開始工作到退休為止),將會扼殺30批兒童對音樂的熱愛。

在課堂教學中,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有自身發展的機會,作為教師一定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和熱情,讓每個學生部充滿自信。有的老師一節課都不下講臺,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就沒有親和性。我們要多走到學生中間,甚至可以蹲下來和學生交流,拉拉他們的小手,摸摸他們的頭,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很喜歡他們。俯下身子,去聆聽孩子們的心聲,從教學的指揮者轉變為參與者,從決定學生應該做學什麼,怎樣學的主宰者轉變為與學生合作學習的夥伴。

課下我們和學生要作為朋友相互交往,接近每一位學生,做到真正關心每—位學生。和他們做做遊戲,聊聊天,講個小笑話等等。“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對學生傾注了感情,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

二、建立有音樂特色的課堂常規。

1、音樂課的常規訓練和其他學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處。不同點在於既要對學生進行站、坐及排隊、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學生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鬆愉快地完成各項練習。讓學生真正感受什麼是音樂課。例如:讓同學聆聽音樂進教室,用上、下音階表示起立和坐下,設計一條師生問好音樂問候語言,拍節奏讓學生坐好,規定一個和絃表示“安靜”等等,來達到用音樂說話的常規訓練。用音樂的語言來和學生交流,一方面可培養學生傾聽音樂的習慣,另一方面流淌的琴聲使課堂氣氛更加愉悅,在愉快的琴聲中,學生自然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常規。當然,良好的行為習慣更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督促強化,長期不懈地抓,一步步使學生走入正軌。

2、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音樂課中,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現在及將來的音樂學習都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也是音樂教師更好地完成預定教學任務的有力保證。如發言前先舉手,而不是隨心所欲地講。養成傾聽的習慣,認真傾聽音樂,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音樂老師應長期不懈地抓,悉心指導,嚴格要求,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課堂教學要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個環節

學生的興趣和慾望來自於教師嚴謹而周密的教學構思。尤其是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個環節,讓學生像欣賞一首旋律優美的樂曲,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視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更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磁性效應”。

1、開頭要新穎。

對音樂感興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學生往往把每週兩節的音樂課視為“一週最美好的時刻”。但如果我們教法呆板,一成不變,索然無味,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應當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目的任務,將難點、重點、主導思想、作品風格、音樂知識等,形象而生動地匯入課的主體中去,讓每堂課都有“新鮮”感,學生的興趣、慾望才能“長盛不衰”。 匯入新課時,首先要選擇匯入的形式,要適合音樂 內容,且要選擇最適合本節課的匯入方式,不管是“迷語匯入”、“遊戲匯入”、“故事導 入”、“名曲軼聞匯入”,還是用音樂作背景匯入,形式永遠要貼切音樂內容。例如羅傑琳老師《秋》一課的匯入,通過簡單的活動帶領孩子們撿樹葉,上山坡,很自然的就把孩子們領到了秋天的意境之中。學生感到新鮮而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2、銜接要巧妙。

教學環節之間,新舊知識之間,銜接巧妙,課堂教學就會流利順暢。教師仔細分析教材,找出各個教學環節和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各環節自如地過渡,課堂教學便能保持整體性。

3、結尾要精彩。

一齣戲,一部電影,必定有高潮。同樣,一堂音樂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這個“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課的結尾。“高潮”往往是課堂教學的“華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推敲再三,精心設計,可以在生動的故事中結尾,可以在聽教師範唱或聽錄音中結尾,也可以在請演唱水平高的學生演唱或全班學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師生對唱,學生邊歌邊舞中結尾。

把一堂課的結尾搞得生動活躍,熱熱鬧鬧,使學生像聽小說連播,觀看連續劇那樣在撩人心緒的懸念中盼望下節音樂課的到來。

四、課堂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年齡段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較差,但動感極強,於是可以採用“律動教學法”,就是將每節課所學的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讓孩子們邊唱邊跳,這樣把他們愛動愛鬧的特性大膽展現,既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可以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感受歌曲的內容、含義和歌曲情緒的把握,並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涉及到一些基本的音樂基礎知識等內容。

3、對於五、六年級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識譜能力,自制力也相對提高,採用“視唱教學法”效果不錯,讓他們在範唱的過程中體驗歌曲的旋律進行,並能進行簡單的識譜訓練,同時對他們的演唱也進行了更層高次的要求,更多的讓他們在自學的形式下,來完成教學,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

五、音樂課堂中運用科學正確的評價

我們經常在思考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如何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學習音樂,如何自主的學習音樂;我想我們應該經常思考一下如何來評價我們的學生,如何在音樂課中運用好的評價手段來促進音樂教學的進行。

1、揚長避短,找準正面評價的時機

每位學生的音樂天賦、能力,都有差異,有的學生唱歌條件好些,有的則舞蹈好些,教師要能注意引導學生揚長避短,關注學生的一切表現,隨時隨地發現,挖掘他們的優點,給學生適時適地的鼓勵、評價。學生在課堂中從老師的及時評價中得到滿足、自信和鼓舞,繼而不斷獲得繼續前進的動力,形成良性迴圈。

2、暗示糾錯,

對於一些不守紀律,愛搗蛋的學生,也及時地用老師的目光注視他,或輕輕搖搖頭暗示他糾錯,這種評價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能讓他明白他做的不對,促進他改正。

3評價語言內容具體,提高孩子學習情緒

聽有的教師的比賽課滿堂都不斷重複簡單的“很好!”“對了!”“正確!”等評價,聰明的孩子會認為這是一種敷衍。而將一些具體詞彙放入其中就會大不一樣。“你們的聲音太動聽了!”“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進步!”“你提的問題很有價值,比我要棒!”……讓每一次評價都有具體內容,讓評價語言變得豐富多彩,這能讓孩子們看到老師對他的重視,因而倍感自豪,情緒高漲,學習更努力。

4、多多采用體態語言,給孩子無聲的評價

教師通過體態語言進行評價,包括動作,表情,身體等語言,如教師用親切期待的目光注視他,面含微笑,輕輕點頭以示鼓勵,豎起大拇指、為他鼓掌表達對他精彩表現的讚賞。這些都會給孩子們以深刻的影響!當孩子們出現一些違反紀律的小動作時,教師可以不動聲色,走過去摸摸他的頭,朝他輕輕所一個“噓”的動作,不傷害學生,又會及時給予學生提醒。

5、婉轉評價語言,讓孩子樂於接受批評

有些學生在課堂上經常會不自覺,經常會給你製造一些小麻煩。需要用語言來提醒的學生,不要直接用“××同學,你在做什麼?”“××同學,你又不認真了!”等粗暴的語言來批評,要用委婉的方式,先鼓勵後建議的方式來進行評價,比如“你唱得真好聽,但是能不能用好看的坐姿來表現你優美的歌喉呢?”等。

6、多用 激勵性評價

“人性最深層地需求就是渴望別人欣賞和讚美。”國小生更是如此,因此,

表揚與鼓勵應是評價的主要手段。

比如老師提問學生:《娃哈哈》的歌曲情緒是怎樣的。

生1:活潑歡快的。

生2:優美抒情的。

師:活潑歡快是對的,不應該是優美抒情的。

這樣的評價,司空見慣,可是也許他會給第一個學生帶來一點點傷害,也許他從此不願意再舉手回答問題了。如果教學者注意一下語言藝術,換一種方法:

師:兩位同學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真不錯!那我們大家一起來試試,看看哪一種方法會更適合這首歌。

這樣的評價首先肯定了學生能提出自己的見解是好的,再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嘗試與感受,來體會哪一種方法比較優秀。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引導學生們自己去探究地學習,這種評價只會帶領學生用優秀的方法學習,引導學生積極探索。

激勵性的評價還表現為抓住學生的細微變化,及時鼓勵。如:“不錯,你的聲音明亮了許多!”“你比以前進步了!”“你的想法真出色!”等等,這些評價語言會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7、挫折評價

挫折評價是指給予學生製造障礙,給他以挫折感,促進學生的進一步成長的

評價。在鼓勵、讚賞的評價中有些學生會產生驕傲自滿的現象。在這時有必要給孩子一個挫折,讓他重新認識自己. 不過,在設定挫折評價時,老師要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將“你說得不對”“你真笨”之類的話作為挫折評價來評價學生,容易傷害學生,反而會起到負面效應,挫折評價的度掌控要好。

8、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在評價中可採用自我評定、師生評定、生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

學生客觀的自我評價促進了他們想要進步的念頭,在某種意義上說,會使他們更積極地自覺地對待音樂,參與音樂。

讓學生學會客觀的評價別人,從別人的長處中得到學習,將自己的優點展示

給別人。孩子們相互之間的評價往往會激發出孩子們無窮的學習動力,當自已的優點被同齡人所認可時,他心中的那份滿足也許遠遠超出教師對他的一句讚揚。

課堂評價不只是檢查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最終目的是通過科學正確的評價,促使學生的音樂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實現學生的自身價值。各位老師只要勇於探索,各種教學評價方法也會在我們中間層出不窮。

六、讓多媒體和網路成為教師教學的好幫手。

社會在變化在進步,我們的音樂教學也同樣需要進步和更新,而多媒體在現在的教學中廣泛的運用,給音樂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活力,因為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又能以形象、生動、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是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順應了學生的心理,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他感興趣的學習中,並能在很短的時間瞭解和掌握更多的資訊和知識。在教師的合理運用下,有了多媒體的課堂應該是會受到學生們所喜愛的課堂的。羅傑琳老師講的欣賞《穀粒飛舞》中,打穀場這一生活場景離學生太遙遠了,這就需要多媒體的幫助,播放幾個畫面,老師簡單的講解就把學生帶人了打穀場熱鬧的場景中去了。這並不需要耗費老師們很多時間和精力,上網查閱幾張圖片,十分鐘就解決了。

五、音樂課也要有作業

音樂課也有作業,答案是肯定的。和其他學科相比,音樂作業更共有愉悅性、趣味性、生活 性。一方面從音樂教材看其編排理念,目標要求,都包含很重要的人文性。如果不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查一查有關與教材有關的內容,那麼學生對教材本身所包含的內容的理解 將會很淺, 更談不上對人文性、科綜合性的理解,上課時師生交流互動會缺少生氣,情景設定的活動開展起來,因為缺乏背景資料的掌握而顯得很被動,嚴重影響整個教學環節的順利銜接,另一方面,教材提供的音樂是有限的,豐富的與之相關聯的音樂文化,必須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才能夠更好地領會。傳統的課總是老師提前準備的多,但因學生並沒通過自己親自查閱,接受知識顯得被動,教師在唱獨角戲,師生沒有共同成長,仍是未把學生當作主體對待,佈置了作業,要讓學生在上課前就有了豐富的體驗,帶著這種體驗再來上課,課堂效果,當然會大大不一樣。

音樂作業一般會因上課內容而定,如果是欣賞課,課前會讓學生查一查音樂的作者,音樂產生背景及相關文化。課後作業可以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收穫”,或是觀看與此有關的音樂劇等。例如,六年級學習“民歌線上”這一單元前,我佈置的作業是:學一首你自己喜歡的民歌上課時唱一唱,學《皮影的操縱》佈置的作業可以是查資料制皮影,也可以是“我所知道的樂亭皮影”。?

學習了《搖籃曲》這一單元后,讓學生為父母倒洗腳水,父母是如何的感動或是如何的驚訝,已不足為奇,關鍵是這次作業已經把音樂的深深內涵從課堂延伸到了現實生活中的親情上,讓學生從情感上真實的感受了比音樂本身更具振撼的親情。?

低年級的學生可以佈置一些活動預習。比如我講《跳跳跳》之前,瞭解到一年級的國小生大多都不會跳皮筋,我佈置的預習就是學習跳皮筋。有了實際的體會,對歌曲的理解就很容易了。低年級我經常佈置課後作業:學習了音的高低、強弱、長短,我就讓他們觀察生活中有哪些聲音有這些特點。唱會一首歌后,我就佈置學生回家唱給他們的親人聽,讓他們和家人一起分享學習音樂的快樂。

學生從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得到不僅僅是多元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張揚,還 有和諧、自主、全面的發展。

對新教師的幾點建議

除了以上講的,我還要對新上崗的青年音樂教師提幾點建議,希望對你們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一、把握好教態,注重常規環節

教師是課堂的焦點,一個不熟悉講臺活動的人,在幾十雙眼睛的注視下難免會產生慌亂,這是新教師走上工作崗位後難以儘快適應的首要障礙。由此會產生語速過快、聲音過低的通病。這個問題可以在實踐中慢慢通過自我控制得以改變。還需注意的是,死盯著教材教案,不能脫稿授課也是新教師的大忌。新教師需要逐步養成脫稿授課的習慣,講課時眼睛要持續掃視全體學生。另外,新教師還要做到,板書要快速與合理,課堂中保持理性和冷靜。教師需要呈現給學生的印象是充分自信和幹練,同時能夠有效控制課堂走向和學生學習狀態。

二、衝破自我封閉,主動適應學生

新教師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能去埋怨學生的基礎,而是要主動去適應學生。在走上講臺後,新教師往往無意識地以自己學生時代的水平為參照,認定學生的基礎很差,不但埋怨學生,甚至還會在課堂上指責其他教師的行為。要知道,教師的個人能力實際表現在學生的進步幅度上,與學生原有的基礎無關。新教師要在工作中形成中和的思維,以平和的心態、寬容和多元化的教學思維對待學生。新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工作的難度和自身的能力差距,調整好自身的心態,多深入學生心理,多向老教師學習,塑造好自身的人格魅力,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三、師生互動,動靜結合把握度

新課標強調學生參與音樂活動,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取得音樂審美愉悅的效果。新教師比較活躍,能較快地融入與學生的互動之中,在音樂課堂上能唱、能奏、能舞,學生也樂於與年輕教師交流,這種親和力,有助於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但同時,新教師也常暴露出難以控制課堂局面的不足,不能做到動靜結合、適度匹配。在安排師生互動時,學生動的程度要從自己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出發去設計;對情景匯入等可設計為問答式的師生互動;對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環節,要引導學生跟著教師設定的步驟,有組織、有秩序地互動;而整體互動時,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注意分組時人才的合理搭配。在教師融入學生互動的過程中,要隨時點拔、穿針引線、糾偏防過,在有限的互動空間與時間裡,真正收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四、新教師要養成寫反思,作教學隨筆的好習慣。

課堂教學告一段落之後,把課堂上的反饋資訊、自我感覺以及引發的諸多思考形成文字,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驗教訓。在反思中,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將日益形成。教學反思和隨筆,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

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教師,需要學習和進步的地方還很多很多,需要努力在各方面不斷提高自己,才能使孩子們愛上我們的課堂,愛上音樂課。

在新形勢下,教師隊伍穩定、持續、和諧發展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希望通過老教師對新教師良好、有效地傳幫帶,讓優秀的中外音樂文化在我們一代又一代教師孜孜不倦的奮進中得到弘揚,讓孩子們在美好的音樂天地裡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教學經驗交流心得體會 篇5

非常有幸與大家共同探討國小音樂課堂教學實踐。我今天主要講兩個內容:一是老教師的常規課;三是新上崗的教師怎樣上好音樂課。

國小音樂教育是關係到整個後代文化修養,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的大事,決不能可有可無,等閒視之。

一位老師曾說過:“小時候一年的音樂學習勝過長大以後至少五年的訓練”。雖然有些小時候學過的知識長大以後記不清了(尤其是一些概念),但是音樂的習慣,如音樂進行中速度的平穩性、節奏的準確性、樂感、演唱的能力、獨立視譜和分析音樂的能力,卻會在孩子將來的音樂學習中不斷運用、積累並得到鞏固,並最終使其音樂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和層次。

良好的音樂教育能挖掘兒童潛在的音樂才能,同時也能激發兒童在其他領域的才能,使得其他的事物更易於被領會。(參加我校音樂興趣小組常年訓練的同學,在學校的其他各項大的活動中也都是主力隊員,比如運動會賽場上、全縣團體操比賽中、全縣的誦讀展示中、全校的歌詠比賽上他們都是最耀眼的明星。)音樂對於兒童的感染力遠遠勝過任何其他的藝術形式,重視兒童音樂教育已成為社會關注的大事。作為音樂教師,如何卓有成效地進行音樂教育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我首先講的是怎樣上好一節規範的,常規音樂課。

一、首先要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

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是學生喜歡上音樂課、喜歡音樂老師,是音樂課堂教學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證。柯達伊曾講過:對於一個不好的老師,他會持續他的失敗30年(從他開始工作到退休為止),將會扼殺30批兒童對音樂的熱愛。

在課堂教學中,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有自身發展的機會,作為教師一定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和熱情,讓每個學生部充滿自信。有的老師一節課都不下講臺,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就沒有親和性。我們要多走到學生中間,甚至可以蹲下來和學生交流,拉拉他們的小手,摸摸他們的頭,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很喜歡他們。俯下身子,去聆聽孩子們的心聲,從教學的指揮者轉變為參與者,從決定學生應該做學什麼,怎樣學的主宰者轉變為與學生合作學習的夥伴。

課下我們和學生要作為朋友相互交往,接近每一位學生,做到真正關心每—位學生。和他們做做遊戲,聊聊天,講個小笑話等等。“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對學生傾注了感情,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

二、建立有音樂特色的課堂常規。

1、音樂課的常規訓練和其他學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處。不同點在於既要對學生進行站、坐及排隊、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學生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鬆愉快地完成各項練習。讓學生真正感受什麼是音樂課。例如:讓同學聆聽音樂進教室,用上、下音階表示起立和坐下,設計一條師生問好音樂問候語言,拍節奏讓學生坐好,規定一個和絃表示“安靜”等等,來達到用音樂說話的常規訓練。用音樂的語言來和學生交流,一方面可培養學生傾聽音樂的習慣,另一方面流淌的琴聲使課堂氣氛更加愉悅,在愉快的琴聲中,學生自然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常規。當然,良好的行為習慣更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督促強化,長期不懈地抓,一步步使學生走入正軌。

2、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音樂課中,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現在及將來的音樂學習都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也是音樂教師更好地完成預定教學任務的有力保證。如發言前先舉手,而不是隨心所欲地講。養成傾聽的習慣,認真傾聽音樂,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音樂老師應長期不懈地抓,悉心指導,嚴格要求,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課堂教學要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個環節

學生的興趣和慾望來自於教師嚴謹而周密的教學構思。尤其是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個環節,讓學生像欣賞一首旋律優美的樂曲,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視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更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磁性效應”。

1、開頭要新穎。

對音樂感興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學生往往把每週兩節的音樂課視為“一週最美好的時刻”。但如果我們教法呆板,一成不變,索然無味,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應當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目的任務,將難點、重點、主導思想、作品風格、音樂知識等,形象而生動地匯入課的主體中去,讓每堂課都有“新鮮”感,學生的興趣、慾望才能“長盛不衰”。 匯入新課時,首先要選擇匯入的形式,要適合音樂 內容,且要選擇最適合本節課的匯入方式,不管是“迷語匯入”、“遊戲匯入”、“故事導 入”、“名曲軼聞匯入”,還是用音樂作背景匯入,形式永遠要貼切音樂內容。例如羅傑琳老師《秋》一課的匯入,通過簡單的活動帶領孩子們撿樹葉,上山坡,很自然的就把孩子們領到了秋天的意境之中。學生感到新鮮而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2、銜接要巧妙。

教學環節之間,新舊知識之間,銜接巧妙,課堂教學就會流利順暢。教師仔細分析教材,找出各個教學環節和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各環節自如地過渡,課堂教學便能保持整體性。

3、結尾要精彩。

一齣戲,一部電影,必定有高潮。同樣,一堂音樂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這個“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課的結尾。“高潮”往往是課堂教學的“華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推敲再三,精心設計,可以在生動的故事中結尾,可以在聽教師範唱或聽錄音中結尾,也可以在請演唱水平高的學生演唱或全班學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師生對唱,學生邊歌邊舞中結尾。

把一堂課的結尾搞得生動活躍,熱熱鬧鬧,使學生像聽小說連播,觀看連續劇那樣在撩人心緒的懸念中盼望下節音樂課的到來。

四、課堂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年齡段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較差,但動感極強,於是可以採用“律動教學法”,就是將每節課所學的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讓孩子們邊唱邊跳,這樣把他們愛動愛鬧的特性大膽展現,既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可以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感受歌曲的內容、含義和歌曲情緒的把握,並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涉及到一些基本的音樂基礎知識等內容。

3、對於五、六年級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識譜能力,自制力也相對提高,採用“視唱教學法”效果不錯,讓他們在範唱的過程中體驗歌曲的旋律進行,並能進行簡單的識譜訓練,同時對他們的演唱也進行了更層高次的要求,更多的讓他們在自學的形式下,來完成教學,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

五、音樂課堂中運用科學正確的評價

我們經常在思考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如何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學習音樂,如何自主的學習音樂;我想我們應該經常思考一下如何來評價我們的學生,如何在音樂課中運用好的評價手段來促進音樂教學的進行。

1、揚長避短,找準正面評價的時機

每位學生的音樂天賦、能力,都有差異,有的學生唱歌條件好些,有的則舞蹈好些,教師要能注意引導學生揚長避短,關注學生的一切表現,隨時隨地發現,挖掘他們的優點,給學生適時適地的鼓勵、評價。學生在課堂中從老師的及時評價中得到滿足、自信和鼓舞,繼而不斷獲得繼續前進的動力,形成良性迴圈。

2、暗示糾錯,

對於一些不守紀律,愛搗蛋的學生,也及時地用老師的目光注視他,或輕輕搖搖頭暗示他糾錯,這種評價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能讓他明白他做的不對,促進他改正。

3評價語言內容具體,提高孩子學習情緒

聽有的教師的比賽課滿堂都不斷重複簡單的“很好!”“對了!”“正確!”等評價,聰明的孩子會認為這是一種敷衍。而將一些具體詞彙放入其中就會大不一樣。“你們的聲音太動聽了!”“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進步!”“你提的問題很有價值,比我要棒!”……讓每一次評價都有具體內容,讓評價語言變得豐富多彩,這能讓孩子們看到老師對他的重視,因而倍感自豪,情緒高漲,學習更努力。

4、多多采用體態語言,給孩子無聲的評價

教師通過體態語言進行評價,包括動作,表情,身體等語言,如教師用親切期待的目光注視他,面含微笑,輕輕點頭以示鼓勵,豎起大拇指、為他鼓掌表達對他精彩表現的讚賞。這些都會給孩子們以深刻的影響!當孩子們出現一些違反紀律的小動作時,教師可以不動聲色,走過去摸摸他的頭,朝他輕輕所一個“噓”的動作,不傷害學生,又會及時給予學生提醒。

5、婉轉評價語言,讓孩子樂於接受批評

有些學生在課堂上經常會不自覺,經常會給你製造一些小麻煩。需要用語言來提醒的學生,不要直接用“__同學,你在做什麼?”“__同學,你又不認真了!”等粗暴的語言來批評,要用委婉的方式,先鼓勵後建議的方式來進行評價,比如“你唱得真好聽,但是能不能用好看的坐姿來表現你優美的歌喉呢?”等。

6、多用 激勵性評價

“人性最深層地需求就是渴望別人欣賞和讚美。”國小生更是如此,因此,

表揚與鼓勵應是評價的主要手段。

比如老師提問學生:《娃哈哈》的歌曲情緒是怎樣的。

生1:活潑歡快的。

生2:優美抒情的。

師:活潑歡快是對的,不應該是優美抒情的。

這樣的評價,司空見慣,可是也許他會給第一個學生帶來一點點傷害,也許他從此不願意再舉手回答問題了。如果教學者注意一下語言藝術,換一種方法:

師:兩位同學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真不錯!那我們大家一起來試試,看看哪一種方法會更適合這首歌。

這樣的評價首先肯定了學生能提出自己的見解是好的,再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嘗試與感受,來體會哪一種方法比較優秀。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引導學生們自己去探究地學習,這種評價只會帶領學生用優秀的方法學習,引導學生積極探索。

激勵性的評價還表現為抓住學生的細微變化,及時鼓勵。如:“不錯,你的聲音明亮了許多!”“你比以前進步了!”“你的想法真出色!”等等,這些評價語言會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7、挫折評價

挫折評價是指給予學生製造障礙,給他以挫折感,促進學生的進一步成長的

評價。在鼓勵、讚賞的評價中有些學生會產生驕傲自滿的現象。在這時有必要給孩子一個挫折,讓他重新認識自己. 不過,在設定挫折評價時,老師要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將“你說得不對”“你真笨”之類的話作為挫折評價來評價學生,容易傷害學生,反而會起到負面效應,挫折評價的度掌控要好。

8、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在評價中可採用自我評定、師生評定、生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

學生客觀的自我評價促進了他們想要進步的念頭,在某種意義上說,會使他們更積極地自覺地對待音樂,參與音樂。

讓學生學會客觀的評價別人,從別人的長處中得到學習,將自己的優點展示

給別人。孩子們相互之間的評價往往會激發出孩子們無窮的學習動力,當自已的優點被同齡人所認可時,他心中的那份滿足也許遠遠超出教師對他的一句讚揚。

課堂評價不只是檢查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最終目的是通過科學正確的評價,促使學生的音樂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實現學生的自身價值。各位老師只要勇於探索,各種教學評價方法也會在我們中間層出不窮。

六、讓多媒體和網路成為教師教學的好幫手。

社會在變化在進步,我們的音樂教學也同樣需要進步和更新,而多媒體在現在的教學中廣泛的運用,給音樂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活力,因為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又能以形象、生動、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是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順應了學生的心理,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他感興趣的學習中,並能在很短的時間瞭解和掌握更多的資訊和知識。在教師的合理運用下,有了多媒體的課堂應該是會受到學生們所喜愛的課堂的。羅傑琳老師講的欣賞《穀粒飛舞》中,打穀場這一生活場景離學生太遙遠了,這就需要多媒體的幫助,播放幾個畫面,老師簡單的講解就把學生帶人了打穀場熱鬧的場景中去了。這並不需要耗費老師們很多時間和精力,上網查閱幾張圖片,十分鐘就解決了。

五、音樂課也要有作業

音樂課也有作業,答案是肯定的。和其他學科相比,音樂作業更共有愉悅性、趣味性、生活 性。一方面從音樂教材看其編排理念,目標要求,都包含很重要的人文性。如果不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查一查有關與教材有關的內容,那麼學生對教材本身所包含的內容的理解 將會很淺, 更談不上對人文性、科綜合性的理解,上課時師生交流互動會缺少生氣,情景設定的活動開展起來,因為缺乏背景資料的掌握而顯得很被動,嚴重影響整個教學環節的順利銜接,另一方面,教材提供的音樂是有限的,豐富的與之相關聯的音樂文化,必須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才能夠更好地領會。傳統的課總是老師提前準備的多,但因學生並沒通過自己親自查閱,接受知識顯得被動,教師在唱獨角戲,師生沒有共同成長,仍是未把學生當作主體對待,佈置了作業,要讓學生在上課前就有了豐富的體驗,帶著這種體驗再來上課,課堂效果,當然會大大不一樣。

音樂作業一般會因上課內容而定,如果是欣賞課,課前會讓學生查一查音樂的作者,音樂產生背景及相關文化。課後作業可以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收穫”,或是觀看與此有關的音樂劇等。例如,六年級學習“民歌線上”這一單元前,我佈置的作業是:學一首你自己喜歡的民歌上課時唱一唱,學《皮影的操縱》佈置的作業可以是查資料制皮影,也可以是“我所知道的樂亭皮影”。?

學習了《搖籃曲》這一單元后,讓學生為父母倒洗腳水,父母是如何的感動或是如何的驚訝,已不足為奇,關鍵是這次作業已經把音樂的深深內涵從課堂延伸到了現實生活中的親情上,讓學生從情感上真實的感受了比音樂本身更具振撼的親情。?

低年級的學生可以佈置一些活動預習。比如我講《跳跳跳》之前,瞭解到一年級的國小生大多都不會跳皮筋,我佈置的預習就是學習跳皮筋。有了實際的體會,對歌曲的理解就很容易了。低年級我經常佈置課後作業:學習了音的高低、強弱、長短,我就讓他們觀察生活中有哪些聲音有這些特點。唱會一首歌后,我就佈置學生回家唱給他們的親人聽,讓他們和家人一起分享學習音樂的快樂。

學生從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得到不僅僅是多元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張揚,還 有和諧、自主、全面的發展。

對新教師的幾點建議

除了以上講的,我還要對新上崗的青年音樂教師提幾點建議,希望對你們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一、把握好教態,注重常規環節

教師是課堂的焦點,一個不熟悉講臺活動的人,在幾十雙眼睛的注視下難免會產生慌亂,這是新教師走上工作崗位後難以儘快適應的首要障礙。由此會產生語速過快、聲音過低的通病。這個問題可以在實踐中慢慢通過自我控制得以改變。還需注意的是,死盯著教材教案,不能脫稿授課也是新教師的大忌。新教師需要逐步養成脫稿授課的習慣,講課時眼睛要持續掃視全體學生。另外,新教師還要做到,板書要快速與合理,課堂中保持理性和冷靜。教師需要呈現給學生的印象是充分自信和幹練,同時能夠有效控制課堂走向和學生學習狀態。

二、衝破自我封閉,主動適應學生

新教師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能去埋怨學生的基礎,而是要主動去適應學生。在走上講臺後,新教師往往無意識地以自己學生時代的水平為參照,認定學生的基礎很差,不但埋怨學生,甚至還會在課堂上指責其他教師的行為。要知道,教師的個人能力實際表現在學生的進步幅度上,與學生原有的基礎無關。新教師要在工作中形成中和的思維,以平和的心態、寬容和多元化的教學思維對待學生。新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工作的難度和自身的能力差距,調整好自身的心態,多深入學生心理,多向老教師學習,塑造好自身的人格魅力,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三、師生互動,動靜結合把握度

新課標強調學生參與音樂活動,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取得音樂審美愉悅的效果。新教師比較活躍,能較快地融入與學生的互動之中,在音樂課堂上能唱、能奏、能舞,學生也樂於與年輕教師交流,這種親和力,有助於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但同時,新教師也常暴露出難以控制課堂局面的不足,不能做到動靜結合、適度匹配。在安排師生互動時,學生動的程度要從自己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出發去設計;對情景匯入等可設計為問答式的師生互動;對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環節,要引導學生跟著教師設定的步驟,有組織、有秩序地互動;而整體互動時,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注意分組時人才的合理搭配。在教師融入學生互動的過程中,要隨時點拔、穿針引線、糾偏防過,在有限的互動空間與時間裡,真正收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四、新教師要養成寫反思,作教學隨筆的好習慣。

課堂教學告一段落之後,把課堂上的反饋資訊、自我感覺以及引發的諸多思考形成文字,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驗教訓。在反思中,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將日益形成。教學反思和隨筆,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

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教師,需要學習和進步的地方還很多很多,需要努力在各方面不斷提高自己,才能使孩子們愛上我們的課堂,愛上音樂課。

在新形勢下,教師隊伍穩定、持續、和諧發展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希望通過老教師對新教師良好、有效地傳幫帶,讓優秀的中外音樂文化在我們一代又一代教師孜孜不倦的奮進中得到弘揚,讓孩子們在美好的音樂天地裡快樂生活,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