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格式(通用5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7.38K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格式 篇1

日前,由團中央聯合相關單位組織開展的“重走長征路、堅定跟黨走、共築中國夢——慶祝建黨95週年暨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全國大學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在井岡山大學啟動。包括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 雲南大學 在內的全國23所代表高校參與其中。 雲南大學 是此次全國主題活動雲南唯一代表高校。 雲南大學 團委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並組建代表團隊參加啟動儀式。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格式(通用5篇)

啟動儀式上,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李驥講話並宣佈活動正式啟動。李驥在講話中指出,共青團組織要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就要履行好青年思想政治引領這個核心職責。因此,各高校應該積極抓住今年慶祝建黨95週年和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的時間契機,著力深化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工作。他結合國際國內的形勢,結合中國共產黨95週年的風雨歷程,從歷史、現實和未來的維度,對青年大學生提出了要求。希望青年大學生要牢記責任和使命,堅定不移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在努力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勇於擔當。他指出,本次社會實踐是頂層設計和多校聯動的結合,是分散行動與集中總結的結合,是注重過程與注重成果的結合,希望各校精心組織好本校的活動,通過科學的設計,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通過積極地宣傳,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和受眾面。希望參與活動的同學,珍惜機會,深入基層,在實踐中瞭解國情,增長才幹。

啟動儀式後,與會領導和同學還參加了“團學道、新思享——95後對話95年”對話交流活動。

此次主題實踐活動中, 雲南大學 團委將結合“兩學一做”專題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組織由學生黨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學員、學生骨幹等組成的社會實踐重點營隊,圍繞本地本區域的紅色文化資源,重溫紅軍長征走過的歷史足跡,尋訪革命舊址背後的革命故事,探尋中國改革發展建設的歷史程序,體驗改革開放激發的社會時代變遷,進一步挖掘蘊藏各地的深厚紅色文化資源,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讓革命精神煥發新的時代光芒。活動將分多個篇章,從6月底持續到10月份。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格式 篇2

20xx年xx月xx日,公司組織去古田— 連城—長汀開展紅色之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路走來無論是從古田山到連城,還是長汀,這一個個歷史的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為了新中國奮鬥的痕跡,彷彿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是接受了一趟生動的黨課教育。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深知此次紅色之旅對於我們思想上的幫助非常巨大,於是我如同海綿吮吸水分一樣吸取著這塊神奇的土地所能帶給我的啟示。細細品來,這一路的參觀考察學習,竟如同一次黨性教育的心路歷程,讓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在出發前,雖然對革命老區的艱苦有一定的估計,卻還是沒有想到,我們的革命聖地龍巖,生活竟然還是如此的艱苦。我們的黨十分關注老區人民的生活,國家的多項政策,不斷的支援的老區的發展,一個個現代化的建築正在建設,我想不會過多長時間,這裡將是另一番景象。

通過兩天的行程,我走了許多以前紅軍走的路,也參觀了許多博物館,第一次感到走路是那麼的累!特別是在29號早上,伴隨著一路的讚歎和驚呼聲我們去爬松毛嶺戰役,我們走的好辛苦,就這樣機械地走著,只能感覺到腳疼,肌肉的緊張。慢慢的,在不知不覺就走到山頂。當時我在想,紅軍前輩們當時哪有那麼好的路可走,況且他們還要身負重物行走,我們才身負自己的水都覺得不好受,他們的那種艱苦我能想象得到嗎?隨著暮色漸漸來臨,我們來到了長汀。迎接我們的是神往以久的地瓜飯。也不知是同志們太累了,還是這紅軍飯太香,用風捲殘雲來形容絕對是再恰當不過了。

至此,這次紅色之旅可以說完滿結束了。我們重溫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紅軍是多麼的辛苦啊,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革命精神。這種精神不但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根源。如果每個團員幹部都能發揮一點革命精神,那麼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真正成為黨的好幫手和後備力量。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格式 篇3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7月13日上午,“重走長征路青春心向黨”上海青年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紅色尋訪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舉行。

本次活動通過招募選拔,匯聚了來自滬上15所高校的20名90後大學生以及25名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等青年群體參與。他們將在12天時間內跨越五省,從上海出發,尋訪於都、遵義、瀘定、吳起、延安等地,重訪長征沿途重要地點以及長征親歷人物,追憶歷史並從中發現國家在改革中發生的巨大變化,重溫長征精神、開展公益活動、參與社會實踐,深刻感受和學習長征精神,為實現“中國夢”奉獻青春智慧。

團市委書記徐未晚在講話中指出,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帶領上海青年重走長征路,就是為了從這段歷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時刻提醒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希望全市青年深入學習重要講話精神,深刻了解長征歷史,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用青春夢托起中國夢。

新民晚報黨委書記、總編輯陳啟偉指出,這批90後大學生隊員將通過文字、攝影、攝像等全媒體表現手段,運用微博、微信、網路直播、粉絲互動等豐富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宣傳展示這次活動,吸引他們的同齡人關注,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和傳遞新時代的長征精神。

啟動儀式上,上海紅軍後代聯誼會會長、曾經11次重走長征路的鄧玉平老師結合自身經歷,為隊員講述了她心目中的長征故事;上海廣播電視臺主播雷小雪、臧熹在啟動儀式上與出征的青年隊員們一起朗誦了《長征組歌》。支援單位代表為隊員們送上了包括藥品、揹包、衣服在內的統一裝備和《長征》書籍,主辦單位領導為出征隊伍授旗。

本次活動由團市委、市青聯、市學聯、市青基會、新民晚報社、上海廣播電視臺等單位聯合主辦。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格式 篇4

20xx年是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7月10日—19日,為紀念這一重大革命歷史事件,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團隊40人,耗時10天,跨越江西、貴州、陝西三省,以親近實地的方式走進那一段歷史,身體力行感受長征的雄魂,體驗長征路途的艱辛。

重走長征路在長江第一渡開啟

“沒有吃苦,就沒有成長!重走長征路讓我在吃苦中磨練意志,學習成長。我特別開心能參與其中。”深職長征團隊成員之一,來自藝設學院視傳3班的張釋如在前往長征第一渡的路上堅定地表示,別看她個頭不高,吃苦的決心卻不小。

7月11日上午,40名團隊成員沿著於都河畔,冒著中雨,一路徒步,來到聳立在河畔東門渡口邊的紀念碑前——“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我宣佈,深職院重走長征路正式出征。”隨著校團委書記的一聲令下,重走長征路活動在紀念碑前正式開啟。“我們保證完成任務,請學校放心!”30名學生堅定響亮的口號不但為重走長征路營造了良好的氛圍,而且也激發了每位同學的鬥志,為接下來的徒步打下基礎。

“領誓哥”把重走長征路當作人生財富

因為兩年的入伍經歷,“領誓哥”王一楠對紅軍的感情特別深厚。退伍回校後,他便開始關注參加過抗戰的紅軍老戰士,並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志願者活動為軍人送溫暖。在這次重走長征路活動中,他不但入選,而且還十分有幸成為出征儀式上帶領隊友們宣誓並表態的“領誓哥”。

“能夠和小夥伴們親身體驗紅軍80年前走過的路,這份經歷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站在紀念碑前的王一楠自豪地說,“希望通過重走長征路活動,讓我們特區大學生真正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我們平凡的生活裡,革命的精神同樣可以閃耀出不平凡的光彩。”

據悉,深職院紀念長征勝利會師80週年暨重走長征路活動為期10天,以重走長征路,觀紅色舊址,唱紅色歌曲,緬懷革命先烈,感受紅色精神,傳承紅色文化,扶貧希望國小,開發紅色微課堂等為主要內容。40名參與師生途經瑞金、遵義、延安三地,每天徒步3小時、10公里以上的路程,並在紅軍山、婁山關、寶塔山、吳起等紅軍長征最具歷史代表性的地方開展專題微課。“讓特區大學生重走長征路,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同學們在感受紅色歷史的過程中也懂得了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長征精神。同時讓同學們在與延安棗園中學結對子,搭建愛心書屋中,為革命老區傳播青春正能量。”隨隊老師如是說。

重走長征路心得體會格式 篇5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中的詞句,描述了長征的艱難,抒發了決心衝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引導中國革命走向新勝利的豪情壯志。

69年前,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它是紅軍意志、勇氣和力量的偉大史詩,是人類戰爭史上的空前奇蹟。長征是舉世無雙的,正如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裡所言: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遠征,它過去是激動人心的,現在它仍然會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欽佩和激情。它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不管你對長征的描述是悲壯的還是偉大的、是艱險的還是苦難的,也不管你從理論上對長征理解得多麼深刻、對長征路線有多麼的熟悉,如果你沒有實地走一走,親身去感受、去體驗,那你的理解總是不全面的,你的認識總是膚淺的,你永遠感受不到紅軍長征的艱險與苦難。

重走長征路,紅色聖地遊,吃一碗紅米飯,喝一碗南瓜湯,成為近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參觀旅遊的一大熱點。其間我也先後赴陝、渝、黔、贛等地區參觀學習,走了部分長征路,實地感受了紅軍長征所經歷的艱難困苦。透過長征路線上的遺址、標牌、陵墓、紀念館,我看到了革命先輩們留下的長征印痕。蒼莽險峻的婁山關、波濤洶湧的大渡河、瑟瑟蕭寒的瀘定橋、荒無人煙的沼澤地、白雪皚皚的大雪山……

每個難關,都是一座豐碑,銘刻著紅軍先輩們金戈鐵馬、氣壯山河的光輝業績。

在這些紅色“豐碑”中,更有令我留連忘返的赤水河。四渡赤水,是毛澤東駕馭戰爭、指揮作戰的神來之筆,他滿腹韜略,沉著鎮靜,指揮紅軍時而北渡,時而南涉,聲東擊西,神出鬼沒,在國民黨數十萬大軍重重包圍之中,穿插迂迴,猶入無人之境。令軍事專家歎為觀止的四渡赤水之戰就神奇地發生在這裡。當我來到元厚、土城、太平渡、二郎灘和茅臺等渡口,站在岸邊,仰望群山,我彷彿聽見了馬達聲、馬蹄聲、腳步聲、吼叫聲和隆隆的炮聲在山谷迴盪;俯視河面,又彷彿看到了波濤洶湧的江水衝擊著紅軍的竹筏、木船、浮橋,凜冽的寒風吹打著溼透衣衫的紅軍戰士。我彷彿看見紅軍先烈殷切的目光,那目光裡充滿著期待和勉勵,彷彿在告訴我們:打江山難,守江山難,建設江山更難。

戰爭年代的長征永遠地完結了,但建設現代化軍隊和建設偉大祖國的新的長征已展現在我們面前。在高科技條件下,面對著“資訊化”、“太空戰”、“數字鏈”、“一體化”等深奧而又陌生的名詞,我深深地感悟到: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要走好新長征之路,打贏未來戰爭,必須像先輩們一樣付出更多的艱苦和努力。我們要很好地學習革命先輩不屈不撓的長征精神,在新長征路上記載下我們創業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