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9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72W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以禮相待,禮尚往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國家政策的執行者,公務員的儀表舉止是公務員內在修養、氣質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現,是公務員形象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公務員的儀表舉止也代表了國家行政機關的形象,反映了社會文明進步的水平。通過《機關公務禮儀》的學習,有以下心得體會: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9篇)

小節之處見精神、言談舉止見文化。公務員優雅、得體、大方、自然的個人修養,是日常生活中所薰陶、培養出來的。俗話說:“人是衣裳馬是鞍”。合理得體的服飾穿著不僅可以展示公務員良好的形象。還可以反映出公務員內在高雅的審美追求。有道是“有?禮?走遍天下”,“禮多人不怪”。公務員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就不可避免地在公共場所“拋頭露面”。公務員應從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做起,做一個彬彬有禮的人。日常交際中,從彼此介紹、握手,使用名片的細節,到參加宴會、酒會、舞會,以及在婚禮、喪禮、壽禮、探病等交際中的禮儀無不體現著公務員的個人修養,反映了國家機關的形象,表現出社會文明進步的水平。工作禮儀,顧名思義,就是公務員在工作中的禮儀。公務員尤其是處於領導職位者經常會有一些公務活動要參加,懂得一些在會議、會見、會談、談判和匯

報等工作場合應知曉的禮儀常識,公務員們就能在公務活動中展現出自己的風采。公務員在與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社會制度大有差別的外國人打交道時,對一些比較常見的涉外會見、會談、迎送禮儀,涉外宴請禮儀和其他涉外活動禮儀應稍作了解。“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人們常說,“禮是德行的外露”。公務員要提高自身修養,就要從完善公眾形象、提高自身素質、學會聽與說、掌握幽默藝術等方面進行努力。

禮儀是一種人際交往中的行為規範,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身份,也有不同的禮儀要求。公務員的禮儀規範有其特殊性,因為公務員的身份是相對於我們的服務物件而言的,和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不同,其更多的發生在為民眾服務的過程當中。由於我們肩負著人民賦予的權力和職能,所以,在這樣的交往中將會有更多的規矩、更高的要求。當然,我們也無需覺得太過拘束,是惱人的荊棘還是仙女的魔法棒其實就取決於我們對它的理解和態度。在面對普通大眾時,以禮相待,是最基本的行為準則,無論對方態度如何、有理沒理,謙恭和敬、不卑不亢是公務交際中的不二選擇。在工作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微笑、一杯茶水、一聲問候往往就能幫你開啟心門,拉進彼此的距離;耐心傾聽、真誠關懷、謙虛納諫會慢慢換來信任和理解,溝通變得不再困難,一些小舉動、小細節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融冰效果,這就是禮儀的魅力所在。滴水終將穿石,知禮明理,這些“規矩”就能成為我們開展工作中的有效工具。

對公務人員自身而言,我認為學禮儀是一個內——外——內的

過程。第一個“內”就是對禮儀規範的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各種禮節上,更為重要的是,要體會這些規範背後所蘊涵的東西,那是一種尊重、包容、謙虛、敬業的大愛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是一種廣博深厚的胸襟與氣度,這些才是我們學習禮儀的出發點和歸宿。“外”即是對禮儀規範的實踐,體現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切實為我們的服務物件所感受的。最後一個“內”是指做一個有禮之人,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順暢的溝通,愉快的交流,和諧的氛圍帶來了愉悅的感受與體驗。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荀子曾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禮儀教育不是一般的禮貌教育,而是一種道德修養,健全人格的教育。禮儀教育,這對素有“禮儀之邦”稱譽的我國來說,既是一個古老的教育問題,也是賦予時代新特點的審美教育課題。兒童時期,既是奠基人的性格雛形的時期,又是學習做人的奠基期,忽視兒童的禮儀教育,將會影響到整個德育系統工程的質量。

因此,小學生良好禮儀的培養應當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良好禮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艱鉅的工作,在此,將禮儀教育中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共享。

一、以無勝有,營造學校文化氛圍。

環境薰陶及良好的心理環境形成為對人的深遠影響問題。校園是育人的最佳場所,對校園環境的精心佈置和主題化營造,不僅可以凸現校園的個性和品位,而且也可以成為學校文化的重要載體,從而對人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價值引導。學生在校時間均生活在校園環境中,對學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為、思想道德無不受環境的影響。我們在教室、走廊、黑板上方都寫了一些激勵學生積極進取的話語,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成功的人排除萬難,失敗的人被萬難排除”等。在窗臺上擺上綠色植物,學生走進學校大門,抬頭便見國旗,走進教室,就看見優美的環境,體現了教育性和藝術性。整潔、優美、生氣勃勃的校園環境,會使人的心靈美化,使學生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自尊自愛的意識,起到同化作用。讓師生在工作、學習中耳濡目染,接受良性薰陶,使其對學生文明行為、思想品德養成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小促大,緊抓日常行為規範。

《禮記·冠義》中也有這麼一句話,“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所以禮儀教育的實施,應該從身邊細小的事情做起。教育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由淺入深,從低到高,循序漸進,不斷髮展的動態過程。我們在平時就要培養學生養成好的習慣,例如,早上上學要跟家長說“再見”,看見老師要主動問好,果皮紙屑要隨手扔進垃圾箱,看見果皮紙屑要隨手撿起等。我們在教給學生初淺的禮儀知識和行為時,不但要告訴他語言應當怎樣,姿勢應當怎樣,還要向他講一些深入淺出的道理,即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等等。例如:為什麼要常常保持微笑?與人交談應正視對方?應該怎麼樣打、接聽電話?為什麼要孝敬爺爺、奶奶等等。一遍遍、一次次經過我們耐心的解釋和教育,使孩子漸漸明白了:在與他人交談時,要誠懇、大方,運用語言要親切、準確;與人見面時微笑和使用了禮貌用語,別人就會更喜歡你……

我們利用禮儀課講了“在校禮儀”、“家庭禮儀”、“進餐禮儀”、“待客禮儀”、“做客禮儀”等系列專題課。介紹禮儀的意義、禮儀規範。通過這些活動及隨機教育,孩子懂得了:去別人家做客時,門鈴不能長時間按著不放,也不能一觸即離;敲門要有節奏感,不輕不重,不急不慢,最多隻敲兩三次;不可以在門口大聲呼喊;也不能透過縫隙窺視有沒有人在家;門虛掩或開著時,應當敲一、二下門並問:“可以進來嗎?”做客的時間也不能太長,更不能賴著不走,一般玩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回家時要很有禮貌地告別並表示謝意……

三、持之以恆,強化學生禮儀意識。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某些技能通過訓練,可以順利地進行遷移。通過教育訓練,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這就決定了文明禮儀教育應持之以恆。國小生的年齡較小,可塑性大,發展還不穩定,自制能力也較差,有好模仿和從眾的心理特點,強化禮儀訓練是比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於受家庭、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國小生禮儀表現具有時好時差的反覆性特點。有時會有倒退的跡象,有的學生明明知道禮儀規範的具體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執行,或始終如一堅持;再有禮儀知識的回生、常規訓練的鬆懈、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等也會使學生的禮儀表現產生反覆。教師應明白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應對學生充滿信心,鼓勵學生堅持不懈,嚴格要求自己。所以對國小生禮儀教育應持之以恆。

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我們主要是抓兩個方面。其一:就是有聲語言禮儀,主要包括禮貌語、稱呼語、交談語等。例如:在學校,教育學生尊重教師,要求孩子堅持做到:每天見到教師要問好;進辦公室先敲門,得到允許後再進入;聽從老師的教導;又如:,有一位學生向我述說:“同學們都不幫助他。”。我幫他分析原因,讓他知道,請求別人幫助時要說“請”,而且語氣誠懇,不要低聲下氣,更不要居高臨下。因為這是你在提出請求,對方並沒有義務非得按你說的去做。別人幫助了你,一定要向人家道謝;當別人拒絕你的請求時,應予以理解,並且為對方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謝意。我在當場作了示範並讓他練習。其二:對學生的禮儀教育還有日常行為禮儀教育。如,課間輕聲慢步。學生在遵循這個要求時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個別較活潑好動的學生,總是有時不自覺地躁動起來。我及時提醒學生,強化訓練,鼓勵學生努力克服好動的缺點,信任學生能做好,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克服自身的缺點。有了教師的信任和鼓勵,學生逐步規範自己的行為,最終達到文明禮儀常規的要求。

四、以禮帶禮,突出教師表率作用。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強調教師以身作則的必要性,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之一就是:嚴於律己,為人師表。

我們規定學生每日放學前,須將各自桌椅下的紙屑拾淨,凳子擺放在桌子下,方可離校,並指派一名衛生員,負責講臺四周的環境衛生。我看見地上有紙也馬上彎腰撿起,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物件。教師以身作則,對於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要讓學生注重禮儀,教師本身也一定要以身作則。例如:看到校園裡的果皮紙屑時,教師自己帶頭撿起,這比教師訓斥學生:“看見紙屑為什麼不撿”要好很多。當學生見到老師問好時,老師也應該點頭或招手向學生問好;當我做錯了,也敢於向學生道歉。這樣的小節,體現出尊重學生,令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堅持正面引導和講解,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去做、怎樣做才被大家所喜歡。對學生表現出的文明禮儀,把握好教育時機,及時加以肯定和表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切不可只關注於向學生提出各種行為要求,爾後,像檢查官一樣檢查學生做得怎樣,像法官一樣判斷學生的對與錯,而忽視了自己在與學生交往中的榜樣作用。

以上是我們這學期上禮儀課的一點心得,由於第一次上禮儀課,教學方法單一,今後有待進一步改進、完善。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3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人際交往的日益頻繁,文明禮儀已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商務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文明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自古以來,中華兒女一直將文明禮儀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如今,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文明禮儀更顯得尤為重要,它內容之多,範圍之廣,可謂包羅永珍,無處不在。一個人的舉止、表情、談吐、對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個人的素質修養,一個企業的整體形象。

在現代商務活動中,為了體現相互尊重,需要通過一些行為準則去約束人們在其中活動的方方面面,這裡麵包括儀表禮儀,言談舉止,郵件來往,電話溝通等技巧,這就是公務商務禮儀。在商務活動中做到“約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更好地營造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

商務禮儀既是一名管理人員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又是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藝術。因此,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就必須掌握一定的公、商務禮儀技巧。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掌握一定的商務禮儀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和美化生活,並能有效的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際關係,還有助於淨化社會風氣。商務禮儀是構成形象的一個更廣泛的概念,而形象就是商務人士的第一張名片!試想一下,一個微笑,一句關懷都能給人以心靈上的溫暖,也使自己的心情隨之愉快起來,並且能夠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何樂而不為呢?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掌握一定的商務禮儀不僅可以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提高顧客滿意度和美譽度,並能最終達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同時商務禮儀是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重要內涵,是企業形象的主要附著點。但凡國際化的企業,對於商務禮儀都有高標準的要求,都把商務禮儀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也因此商務禮儀成為了評價一個公司形象好壞的標準。中國經濟在逐步向世界接軌,在當今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外環境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對自身的形象以及員工的形象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專業的形象和氣質以及在商務場合中的商務禮儀已成為在當今職場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當然,人們在掌握商務禮儀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則:首先是“平等尊敬”原則。商務禮儀的核心點,即尊重交往物件、以禮相待這一點上,對任何交往物件都必須一視同仁,給予同等程度的禮遇。在我們的社會中,人與人是平等的,尊重長輩,關心客戶,這不但不是自我卑下的行為,反而說明一個人具有良好的內在素質。“敬人者恆敬之,愛人者恆愛之”,“禮”的良性迴圈就是藉助這樣的機制而得以生生不已。當然,禮貌待人也是一種自重,不應以偽善取悅於人,更不可以富貴驕人。總之,平等待和對人尊敬,這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項重要原則。

其次是“真誠謙和”原則。在現代的商務活動中,人們從事的並非短期行為,從事商務,講究禮儀,越來越注重其長遠利益,只有恪

守真誠原則,著眼與將來,通過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才能獲得最終的利益。也就是說商務人員與企業不應僅追求禮儀外在形式的完美,更應重視商務人員情感的真誠流露。與此相關還有員工在社交場上的謙和表現,即平易近人、熱情大方、善於與人相處、樂於聽取他人的意見,顯示出虛懷若谷的胸襟,因此才能對周圍的人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有著較強的調整人際關係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自身企業的長遠發展。

最後就是“自律寬容”原則。從總體上來看,商務禮儀的具體規範由對待自身的要求與對待他人的做法這兩大部分所構成。對待個人,就需要自我要求、自我約束、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檢點,這就是所謂自律的原則。對待他人,就需要心胸坦蕩、豁達大度,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諒解他人的過失,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並提倡自律寬容的道德原則,並把寬以待人視為一種為人處世的基本美德。在商務活動中,出於各自的立場和利益,難免出現衝突和誤解。遵循自律寬容的原則,凡事想開一點,眼光看遠一點,善解人意、體諒別人,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好各種關係與紛爭,爭取到更長遠的利益。

公務商務禮儀是禮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企業文化建設,客戶關係建立、公共關係處理、商務拓展、市場營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我們所處的工作環境是正式的或是非正式的,具有良好的商務禮儀,是個人獲得事業上成功的重要條件,也是現代企業展示自身形象和員工素質的重要渠道。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4

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

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通過學習“文明禮儀”,使我瞭解到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物件上看有個人、公共場所、待客與接客、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禮儀等。

做為一名一線的中職教育工作者,接觸最多的就是中職的少年,在學校里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就是老師的影子,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職業規範,努力塑造自身的個人魅力,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僅老師要學禮儀懂禮儀,還要讓孩子們學習禮儀。

首先教師應十分注重教師禮儀修養。有的教師認為,教師只要書教得好,講不講究禮儀無所謂;有的認為禮儀還是需要的,但不要規定得太死;經過學習,我深深地感到講究禮儀很重要,教師不但要遵循禮儀規範,而且要嚴格訓練。因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著裝修飾、工作態度、創新精神、高尚品質等,無不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可見教師注重禮儀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只有摒棄那些不合身份的穿戴、不拘小節的言行、不加檢點的習慣,才能樹立教師的威信,才能教育和影響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教師的著裝應符合身份——簡潔、端莊。當今的社會在服裝上的變化日新月異,人們從服裝上表現自己的個性,展現個人的獨特,以不與眾人一致為時尚,以奇裝異服為前衛,以獨出心裁為特色,以眾人矚目為光榮這些社會的變化和發展,影響著我們教師的視覺,激盪著我們教師的隨潮熱望。但教師從事教書育人的職業特點,就決定了教師的著裝可以時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獨出心裁,不能奇裝異服,應在簡潔之中體現端莊,不能以前衛體現個性,不要過分張揚。因此教師的著裝從一個側面上體現出教師是否能夠做到自律、自尊,更重要的是教師時刻要注意為人師表。

教師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已的專業素養。教師的禮儀不僅體現在表面的著裝上,更應該在教師的素質、學術、造詣上有所體現。“學高為師,行正為範”,當今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更新觀念,鑽研業務,成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師。

要具備新型的教師觀。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是相輔相承的教育原則,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既要堅持原則,公正無私,又要耐心細緻,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使學生在心悅誠服之中接受老師的教誨。在教學上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創造平等、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善於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中職教育課程是對中職學生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將禮儀教育納入課程中,將禮儀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實施中職學生素質教育的一種手段,注重將禮儀滲透在各科中使學生時時刻刻受到良好的行為習慣的薰陶,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平衡的發展。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5

我園自開展禮儀教育活動,就認真組織各項活動,並取得良好的效果:

1、進行禮儀教育師資培訓。

我們都知道平時家長和幼兒關注教師的文明禮儀和氣質、氣度勝過關注她的學歷,一個家長對教師的信任與不信任很多時候來自一兩次的談話與交往。所以一個教師具有良好的修養和文明的禮儀對工作是多麼重要。而且教師的禮儀風貌就像是展示在幼兒面前的一面鏡子,通過這面鏡子,幼兒會看到教師的美與醜。所以首先首先通過活動灌輸禮儀知識給教師,使她們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和作用,樹立以身作則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身邊的幼兒。

2、召開禮儀教育家長講座。

幼兒的可塑性非常強,辨別是非的能力相對差,很容易受家人、外界的影響,其表現為自私心較重,對物質生活過高的奢求;在家不愛勞動,生活不能自理,害怕吃苦;不懂得禮儀、不關心別人、不尊重別人,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在儀表行為、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尊敬師長、集體活動、社交方面不懂規矩。由於父母與幼兒的親情關係的影響,他往往對來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響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幼兒對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模仿是他們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生動的榜樣,活動的範例,比語言的說教更容易使幼兒信服,俗語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身教重於言教,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感染孩子,因此籍通過家長講座,使家長意識到利用各種手段為幼兒樹立榜樣。

3、全面鋪開幼兒禮儀教育活動。

(1)重視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環境因素對於幼兒成長、發展有著巨大的教育潛力,對於幼兒來說幼兒園的活動空間、人際關係,周圍兒童的行為、班級群體心理氣氛,教師態度和行為都會對其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實施幼兒禮儀教育時我們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中的教育因素,營造良好禮儀教育的物質環境與心理氛圍,各班活動室內開闢禮儀教育陣地,定期創設禮儀環境。制定教師、家長禮儀行為規範,引導教師、家長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以積極的情感態度,樹立良好的禮儀榜樣,努力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圍。每天早晨“禮儀兒童”迎候幼兒、家長、老師,他們微笑著和每位夥伴、家長相互問候,它作為一種隱性環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全園師生、家長。

(2)注重生活性,滲透於幼兒日常生活之中

幼兒禮儀教育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隨人、隨事、隨時、隨地、隨境地進行隨機教育。教師們充分利用每天點心、午餐等環節對幼兒進行就餐禮儀教育。著重從使用餐具禮儀、就餐禮儀、餐後禮儀進行培養,使幼兒逐步養成文明進餐習慣。

(3)禮儀教育列入幼兒教育課程之中

幼兒教育課程是對幼兒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將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教育課程之中,旨在將幼兒禮儀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素質啟蒙教育的一種手段。我園按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3-6歲幼兒禮儀目標,確定禮儀教育內容,選擇禮儀教材,將這一特色活動安排在每天15分鐘的班級禮儀教育活動之中,確保了禮儀教育的實施。我們還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一日活動之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薰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

(4)定期開展家庭禮儀教育指導,提高幼兒禮儀教育的質量。

家園教育的同步一致性是消除幼兒二面性行為的有效途徑。為了提高幼兒禮儀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我園探索開展了禮儀家教知識的家教指導活動,來提高家長自身禮儀素養和家教能力,學習一些家庭禮儀教育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及時瞭解家長對我園禮儀工作的評價。

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和辦園水平,更好的保持幼兒園工作中的優勢,調整工作中的不足。今學期末,我園園向家長分發了禮儀教育“家長調查問卷”,邀請家長朋友客觀地評價幼兒園的禮儀工作,並提出寶貴的意見!從問卷反饋的情況來看,家長對幼兒園的兒童禮儀教育和教職員工的禮儀常規及工作態度、責任心、耐心、家長溝能力都很滿意,但也有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有了家長中肯的評價、意見和建議,我們幼兒園的禮儀教育工作會更上一層樓!

四、坦然面對活動不足之處。

1、對幼兒言行文明、禮儀常規的指導監督不夠。

2、在發揮“禮儀之星”榜樣的作用方面還需加強。

3、教師的禮儀常規和言行舉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4、在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滲透的禮儀常識不夠。

5、開展禮儀教研活動的方式要進一步改善。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剛接到職場禮儀培訓通知的時候,感覺多此一舉,禮儀之邦,這還用培訓麼?但是通過學習,讓我對職場禮儀有了正確地瞭解和認識,使我自身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同時也找到了自身的不足,為以後的職場禮儀學習運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次職場禮儀學習後,我恍然大悟,原來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從與他人交談到衣著服飾,似乎我都有太多的忽略,職場交往是講究規則的,即所謂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比如自己的衣著服飾,在工作時不是自己喜歡什麼就穿什麼,個人衣著服飾應符合自己的工作與職位,能夠給人以美感。

學習職場禮儀我認為首先應當讓每一個人瞭解學習職場禮儀的必要性,在現實工作當中,很多人對職場禮儀不重視,認為是一些表面的東西,是做給別人看的。但正是這些表面的東西才真正體現了我們的素質和教養,所謂的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你受過哪樣的教育,上過哪些場合是一眼能夠看出來的。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否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更好地與人交往都是離不開禮儀的。學習職場禮儀能夠從中得到一些交往藝術,能夠更好地與人溝通,知已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因此,不光是這些禮儀,還有生活中的其他細節都應留意,也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想想。這就是這次禮儀培訓我的所得,通過這次職場禮儀學習,我才明白在原來的平時工作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是很好,從小小的電話,簡訊用語,鞠躬禮到文明用語,似乎我們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時工作中接電話是否在鈴響了三遍時接聽,是否先報自己的姓名部門以及工作單位,還有我們是否做到了語調熱情,大方自然,聲量適中表達清楚,簡明扼要,文明禮貌。鞠躬禮是否標準、文明用語聲音大小是否適中、面部是否有表情等常見問題我們好像都沒有多加註意。所以,我們應該加強禮儀方面的學習,還要做到學以致用。

提升個人的素養,不僅是員工素質的競爭,它還有助於維護企業的形象。在商務交往中個人代表整體,個人形象代表企業的形象,個人的所作所為決定了他人對本企業看法。所以說,它是企業形象的競爭,教養體現細節,細節展示素質。

本次禮儀學習開拓我的視野,讓我受益匪淺。所以,我覺的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應真正的做到“注重細節,追求完美”。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7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有“禮儀之邦”之稱。說道禮儀,我們都知道應該遵守文明禮儀,可有些人,明知道但偏偏不遵守。但有些人是守規矩的。

星期天,我和小曼一起去買東西,半路上,看見一個小孩隨地扔垃圾,垃圾桶就在離他不遠處,可他還是不扔;還有一個小孩,把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桶裡。我看見了,對第一個小孩十分憤怒地說:“你怎麼可以把垃圾扔在地上呢?會破壞、汙染環境的,知道嗎?”小孩說:“知道啊,我太矮了,所以扔不到垃圾桶裡。”“哼!你明明可以跳起來就扔進去。你看那個小孩,他也跟你一樣,人家就把垃圾人進垃圾桶裡,你為什麼做不到呢?”小曼生氣地說。小男孩說:“我會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裡啦!”

下課了,同學們十分吵鬧,很多人都在奔跑。值日生不知道提醒過多少次,可還是有人不聽。但有些同學不會跑步,他們很安靜,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繩;有的在教室裡看書……

文明禮儀不僅僅只有以上這些,還有很多很多,比如:不隨地吐痰,見到老師要問好,衣冠整齊,佩戴好紅領巾或隊徽,尊老愛幼,孝敬父母,要使用文明語言,如:別人幫助你,你要說:“謝謝。”你撞了別人,要說:“對不起。”向別人借書時,要說:“借我看一下,好嗎?”等。

如果每個人都遵守文明禮儀的話,這個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8

文明禮儀要從小培養,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良好習慣。家庭的薰陶和老師的引導在它的形成過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兩個孩子今年近四歲了,在二幼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也已經快一年了,成長得非常好,這與二幼的老師們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養是分不開的!特別是二幼的禮儀教育方面對孩子的心靈成長非常重要,我感覺一年來,孩子的變化很大,各方面都有進步!

首先是生活方面。例如,注意個人衛生,學會正確的洗手、洗臉方法;會正確使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送他們入園時能主動跟老師和同學打招呼,主動晨檢;見到長輩也會主動問好;

其次是學習活動方面。逐漸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說話;能夠靜下心來做一些簡單的讀書認字活動;動手製作自己喜歡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會向父母及長輩請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教孩子學禮儀、懂禮貌,是責無旁貸的。從最簡單的站立、坐姿、走路、說話教起,我們會告訴孩子什麼是好的行為,什麼是不好的行為,經常提醒他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用愛心塑造他言行舉止的每個細小方面,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領會自己的社會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為和道德情感。幼兒的禮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從小養成好的禮儀習慣,就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抓起,從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貴在堅持。

以上是我們家長對幼兒禮儀教育的一些粗淺體會和認識,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一樣,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名懂禮儀、講禮儀、受大家歡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讓我們共同努力,支援好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共同為小朋友們創造一個健康文明的成長環境。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9

一、國小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誠信的教育

過去人們之間相互信任,而如今,再親近的人之間也相互提防,光怕上當,殊不知那些傳銷人員不就都是從自己身邊的好友騙起的嗎?因此,我認為在國小階段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誠信美德教育十分重要。由於國小生的感性特點,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能夠用講故事的手法,比如,講誠信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時就能夠應用曾子殺豬的故事。故事說的是,曾子的媳婦要去趕集,兒子也要跟著,為了不讓兒子跟著,就跟兒子說回來給兒子燉肉吃。結果趕集回來的她,發現曾子正要把家裡唯一的一頭豬宰殺,並想阻止曾子。曾子對她說,你不是答應了回來要給兒子燉肉吃嗎?媳婦說,那不是說著玩的嗎,你還當真了。

曾子說,那當然,應對孩子,我們大人必須要說到做到,否則,以後孩子又怎能相信我們呢?聽了這則故事後,學生都十分震撼,認為曾子做得十分對。我又問學生,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是不是也以前這樣跟我們輕易許諾過呢?很多孩子回答:是。但父母事後遵守承諾的沒有幾個,可見誠信品質的養成需要校園和家長共同努力,家長要做好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人的榜樣力量更是無窮的。透過我們的研究發現,為什麼我們有的孩子愛撒謊,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長身上,家長諾爾不踐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壞的榜樣,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在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家庭務必和校園構成合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試想,校園的教育再成功,到了家裡,學生感受到完全相反的氛圍,我們的教育也會失敗。

二、國小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

人人都有獲得他人尊重的願望,在與人交往中,我們既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又要體諒到他人也有獲得尊重的需要,從而做到自覺尊重他人,從而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一個事事、處處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是不會受到他人歡迎的。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從平等教育開始。我們要告訴學生,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高低貴賤之分,不論你的身份如何、財富如何、地位如何,我們都要平等地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不可否認,在我們的社會上,在我們的周圍,還有一些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人,不能平等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對待身份比自己特殊,地位比自己高,財富比自己多的人奴顏婢膝,對不如自己的人,則高高在上,實際上這對子女教育十分不利。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是透過自己的誠實勞動掙錢養活自己,就沒有什麼能夠自卑的。所有的不同的工作只是社會的分工不同而已,並無高低貴賤之別。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做到對他人的尊重。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需要引導學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老師、同學、家長和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有的學生見到環衛工人,捂著鼻子走,這就是對環衛工人的不尊重,試想,沒有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我們的城市怎樣能有如此潔淨,我們的生活怎樣能如此完美?另外,尊重他人需要尊重他人的勞動。在校園裡,認真聽老師講課,就是尊重老師的勞動,相反,老師上課講課,自己在下邊搞些小動作,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課堂上,其他同學認真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們認真聽,就是給予同學們的尊重,相反,我們不認真聽,就是對同學的不尊重。在家裡,對父母的辛勤付出,我們也要表示感謝,否則,就是對父母勞動的不尊重。

同樣在社會上,我們亂扔垃圾,不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就是對整個環衛工人群體勞動的不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人人都享有受到他人尊重的最起碼的權利,對於他人人格的尊重是最基本的。因此,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侮辱他人,不能謾罵他人,不能無中生有中傷他人,這都是對他人人格尊嚴的尊重。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除了以上兩點外,我們還要教育學生學會用文明文明用語,比如,得到別人的幫忙,要記得說聲“謝謝”,給別人造成不便,要記得說聲“抱歉”,跟人分手,要記得說聲“再見”,等等。這些文明用語的使用,將會使人際關係更和諧。牢記以上這些,我們才能成為文明的人,才能成為廣受歡迎的人。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文明禮儀要從小培養,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良好習慣。家庭的薰陶和老師的引導在它的形成過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兩個孩子今年近四歲了,在二幼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也已經快一年了,成長得非常好,這與二幼的老師們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養是分不開的!特別是二幼的禮儀教育方面對孩子的心靈成長非常重要,我感覺一年來,孩子的變化很大,各方面都有進步!

首先是生活方面。例如,注意個人衛生,學會正確的洗手、洗臉方法;會正確使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送他們入園時能主動跟老師和同學打招呼,主動晨檢;見到長輩也會主動問好;

其次是學習活動方面。逐漸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說話;能夠靜下心來做一些簡單的讀書認字活動;動手製作自己喜歡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會向父母及長輩請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教孩子學禮儀、懂禮貌,是責無旁貸的。從最簡單的站立、坐姿、走路、說話教起,我們會告訴孩子什麼是好的行為,什麼是不好的行為,經常提醒他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用愛心塑造他言行舉止的每個細小方面,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領會自己的社會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為和道德情感。幼兒的禮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從小養成好的禮儀習慣,就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抓起,從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貴在堅持。

以上是我們家長對幼兒禮儀教育的一些粗淺體會和認識,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一樣,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名懂禮儀、講禮儀、受大家歡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讓我們共同努力,支援好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共同為小朋友們創造一個健康文明的成長環境。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一、注重禮儀教育的實效性、示範性

遵循“小一點”、“近一點”、“實一點”的教育原則,開展讀、講、考、賽、評等一系列活動。讀,即讀書活動,組織學生閱讀《禮儀常規》、《禮儀知識ABC》等書;考,即對所有中國小生進行文明禮儀知識的考試;賽,即組織學區性和全區性的文明禮儀知識競賽;評,即對學生的儀容穿戴、文明禮儀、衛生習慣、遵紀守法等行為規範天天進行評比,建立學生個人文明量化評定製度。文明禮儀教育要以點帶面。我們在茶園山中心國小召開文明禮儀教育現場會,還召開了全區文明禮儀教育經驗交流會。樹典型,立榜樣,帶動全區禮儀教育的深入開展。

二、禮儀教育與落實師德規範相結合

我們把教師文明禮儀規範列為教師評定職稱和年終考核的資料,堅持開展“樹、創、獻”活動。如在第三中心國小召開“弘揚高尚師德,樹我教師形象”現場觀摩會,教師介紹了講師德、揚正氣、默默奉獻的感人事蹟,學生代表作了“良師慈母暖我心”演講,學生家長熱情讚頌教師的高尚師德。能夠這麼說,我們的教師在學生面前,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使學生在與教師的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在接待家長時,能注意禮儀規範,給人和風細雨春天般的感覺。

三、淨化校園環境,用優美的氛圍陶冶人

我們把校園環境的淨化、美化、綠化作為禮儀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徑之一。要求校園對校園要整體規劃,做到安排有科學性、佈置有教育性、整體上有陶冶性。

校長抓綠化,美術教師抓美化,衛生教師抓淨化,德育幹部抓育人化,各負其責。

據統計,今年區教育局投入綠化經費20萬元,各校(園)也自籌經費65萬元用於綠化。優美的環境促進了師生文明行為的養成,陶冶了師生完美的心靈。

四、禮儀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

去年底,一封由教育局長郭德泰草擬的《致學生家長的公開信》分發到全區6.3萬個中國小生家庭中。信中懇切地闡明瞭“成才先成人”的道理,期望家長參與子女的文明禮儀教育,配合校園從學生做人的基本道理抓起,從一個個行為習慣養成抓起。這封《公開信》在全區產生了強烈的反響。4萬多名學生家長覆信教育局和校園,熱情洋溢地表達了他們支援區教育局的倡導,讓中國小德育走進千家萬戶的心願,還有更多的家長對參與子女教育提出了合理推薦。

家長的用心參與,給我們以莫大的鼓舞。今年春季一開學,區教育局就迅速發出《關於全面加強校園文明禮儀教育的意見》,要求各校全面強化師德規範和學生禮儀常規,整體優化學生的文明禮儀環境,並決定把各校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成效作為“文明校園”和“德育工作先進群眾”評選的重要條件。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一、養成教育認知定位要準確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我們首先就應當對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有正確的認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為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是校園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那裡的健康,不僅僅指身體,還包括心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良好的文明禮儀素養。因而,大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是大學教育的根本任務。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應當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含義。

(一)養成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養成教育是促使自然人向社會人轉化的必要手段。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不斷向前發展,有序前進,就是因為人類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構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為規範,制約著所有社會成員的行為,平衡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行為規範是人類社會正常執行的有力保障。但是,對於人類個體而言,行為規範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後天不斷地學習才能獲得。任何時代都需要人們選取貼合時代要求的恰當教育模式對社會成員進行教育,最終幫忙他們構成合乎社會要求的規範行為。大學生作為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瞭解社會行為規範,理解並主動踐行規範,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的必然。

(二)養成教育是個人思想品德的外化顯現

決定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通常不是聽他說些什麼,而是看他是如何做的,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我們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為公正的人;進行節制,才能成為節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現,才能成為勇敢的人。”[1]從這個好處上說,行為是衡量思想道德狀況的外在顯現。養成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忙受教育者構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本質上來看,屬於思想道德教育。而大學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永恆的話題。在構建和諧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這天,開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是時代的必然。

(三)禮儀養成需要終身教育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早期的社會化是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繼續社會化是在成年期;再社會化是指工作以後。從自然人過渡到貼合社會規範的社會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教育,因為禮儀養成教育是人的社會化必要手段。因此,在20世紀60年代有學者提出終身教育。目前,學界普遍認為禮儀養成教育的物件應當是中、國小生,甚至是學齡前兒童,而不是大學生。從理論上講,這沒有錯。根據人的社會化歷程,人們確實應當在青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人以後學習文明禮儀行為背後深層的道理,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進而學習高深的專業理論知識,順利實現向社會化的轉變。而實際狀況卻是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基礎階段校園教育的忽略,當今的大學生不懂基本的文明禮儀,處處出現行為失範現象。這就意味著大學生需要繼續社會化,需要養成教育,不斷強化文明行為的訓練,以便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構成健全的人格,適應社會的需要。

二、養成教育資料要精細

所謂精細,是指養成教育的資料要具體細化,貼近受教育者的生活。適宜的教育資料是養成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關鍵。大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歷來是高校的工作重點,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多年來我們常抓不懈,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養成教育的資料過於空洞,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差甚遠,學生不感興趣,主動性不高,因而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衡水學院為迎接20xx年教育部本科質量評估,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活動。

其主旨是將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資料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諸要素緊密相連,將養成教育的資料限制在課堂、宿舍、餐廳、校園四大學生主要活動區域內,對於每個區域內正確的行為規範都有明確的要求,並指出哪些行為是不當的。例如,課堂學習“十要十不要”、宿舍生活“十要十不要”、就餐文明“十要十不要”、校園文明行為“十要十不要”、學生幹部作風“十要十不要”等等。由於養成教育資料細化,教育資料貼近學生的生活,各項規定也像指路明燈一樣,讓學生的行為有據可依,有理可循,所以大學生願意從內心深處真正理解規範、認同規範,進而遵守已有的規範。

三、養成教育方式要靈活多樣

教育方法是到達養成教育目標的重要工具,而恰當運用各種教育方法是獲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條件。衡水學院在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中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教師垂範,引領風尚

教師在校園教育中處於一種特殊的地位。在校園生活中,和學生打交道最多的人是教師。學生不僅僅從教師那裡汲取專業知識,更願意把教師當成榜樣去模仿。因此,在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中,教師本身要具備高尚的品德、言行合一的操守、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激發學生向他學習的動力。衡水學院把學風建設與教風建設有機結合,將教風定位為“敬業樹人”,明確了教師的首要職責是愛崗敬業,為學生的學習樹立良好的榜樣。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也是教師的分內之事。

(二)主題班會,體驗感悟

主題班會也是養成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充分發揮了以學生為活動主體的教育原則。衡水學院每學期都開設主題班課,有固定的班會時間和地點。在每學期之初,輔導員根據德育大綱的要求做好班會計劃,擬定班會主題,然後安排學生具體操作。這並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而是對整個過程進行有效指導。學生作為班會的主導者,更容易吸引其他同學參與,發表內心真實的想法,從情感上產生共鳴,加深學生對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必要性的認知度,激發學生督促自我養成良好日常行為習慣的用心性。

(三)校園督導,規範行為

人總是有惰性的,僅僅依靠學生自身的感悟就期望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很難的。這時候就需要外在的監督強制力量。為此,衡水學院由學生處牽頭,成立了文明禮儀督導小組,定時定點對校園裡出現的不文明現象進行督查。每一天早晨6點半在餐廳檢查文明就餐狀況,督促學生吃完飯後主動收拾餐具,將其放到固定收餐位置;每一天7點半,檢查把食物帶進教室的學生;8點半,檢查宿舍衛生;下午5點在校園內巡視,勸阻學生摟摟抱抱、亂丟果皮等不文明現象。經過3個多月的實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以前不文明現象大為減少。

(四)美化環境,陶冶情操

健康優美的校園環境不僅僅僅是指鳥語花香、樹木林立的自然環境,更是指安定有序、佈局合理具有整體美感的人文環境。只有自然與人文的有機統一,才能潛移默化影響人的行為,到達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衡水學院在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中充分發揮了環境育人的作用。如在校園顯著的位置張貼激勵性口號、名人名言;充分發揮美術和廣告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長,創設與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相關的壁畫,建設教室文化、寢室文化、走廊文化、牆壁文化,使校園的每個角落都展現極具生命力的文明禮儀之風。

這樣不僅僅美化了校園環境,而且充分發揮其陶冶、激勵、感染、提示的功能,使學生生活在這一環境中耳濡目染,啟迪智慧,提高審美情趣,美化心靈,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綜上所述,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既要注重顯性規章制度對學生的約束作用,又要注意隱性環境對學生的薰陶作用,更要注重充分挖掘學生個體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生的內在需求,培養學生對禮儀的正確認知潛力。只有多管齊下,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兒園——呈貢二幼邀請大班的孩子家長參加了一次有意義的家長培訓,我有幸參加並聆聽了中央教科所禮儀教育專家餘航老師為家長們做的以《如何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為題的講座,聽後很有感觸。

餘老師的講座以中華傳統禮儀教育為主線,強調了以“習慣培養”為主的禮儀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髮展有著深遠影響,通過具體事例,闡述只有讓孩子從國小會“自律”與“尊重”,才能真正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範與準則。對一個人來講,禮儀是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講,禮儀是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我國自古就有“不學禮,無以立”的說法,書香門第以“詩禮傳家”為榮,平民大眾也把“知書達禮”視為有學識、有教養的標準,要求女子們努力做到。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開啟局面,發展事業。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心裡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在不斷強調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和特長培養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的美德,忽略了對孩子進行禮儀、規則的教育與訓練。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當前我們的教育由於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社會大環境的衝擊,對知識技能的訓練力度高於習慣培養,甚至忽視社會公德教育!對於“德育”的缺失與無力,我也對我們的教育方式感到萬分擔憂,過度的智力開發真的能營造和諧社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著“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斷踐行“習慣培養高於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對於餘老師的觀點我非常贊同。

幼兒園教育心得體會學前期幼兒,他們的可塑性極強,能夠敏銳地接受外界的各種資訊,因而也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規則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在幼兒時期,

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這時開始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於促進幼兒社會化的程序,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幼兒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如果在這個時期忽視了對幼兒禮儀教育,長大要改就困難了。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因此要讓幼兒成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使幼兒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導和教育尤為重要。

孩子的禮貌行為來自對父母與成人的學習和模仿,所以培養孩子講禮貌必須由家長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禮儀教育的主陣地。“孩子的心靈就像是一張白紙”孩子這一張“白紙”畫的好還是壞,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禮儀教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能臨時突擊,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長期地培養與引導。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來向老人請安問好,孩子自然會敬重爺爺奶奶,對爺爺奶奶有禮貌。父母平日在家中,無論自己是否喜愛看書,也最好把書捧在手上,養成孩子愛看書的習慣。孝敬老人,不說粗語,做到以身作則如此種種,持之以恆,像餘老師說的:從知道到做到,從做到到做好,從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讓禮儀教育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謝二幼的老師為我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從個人角度來看,一是有助於提高個人的自身修養二是有助於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於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係;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可以美化企業形象,提高顧客滿意度和美譽度,最終達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比如說自己對於各種禮儀的掌握還不夠,或多或少還有“按著制度做,服務態度準沒錯”的思想。 勤奮學習、學以致用;真抓實幹、務求實效;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發揚、團結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團結同學一起工作,要儘可能過樸素的生活,要結交良師益友,養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作為中國人,我們在對外賓撿垃圾的行為表達敬意的同時,也更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中國有讓我們引以為驕傲的秀麗風光,更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然而秀麗風光今天仍在,美好禮儀卻被一些國人丟得差不多了。

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們。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裡,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髒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髮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譁,亂扔垃圾。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文明禮儀時刻提醒我們周圍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的行為會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現代化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係!

其實,要想成為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從身邊做起。講文明語言,平時不講粗話、髒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鬥毆、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化濃妝、不配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提倡文明上網,科學上網;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錄影;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儉。

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為把我校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從個人角度來看,一是有助於提高個人的自身修養二是有助於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於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係;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可以美化企業形象,提高顧客滿意度和美譽度,最終達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比如說自己對於各種禮儀的掌握還不夠,或多或少還有“按著制度做,服務態度準沒錯”的思想。

勤奮學習、學以致用;真抓實幹、務求實效;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發揚、團結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團結同學一起工作,要儘可能過樸素的生活,要結交良師益友,養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作為中國人,我們在對外賓撿垃圾的行為表達敬意的同時,也更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中國有讓我們引以為驕傲的秀麗風光,更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然而秀麗風光今天仍在,美好禮儀卻被一些國人丟得差不多了。

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們。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裡,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髒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髮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譁,亂扔垃圾。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文明禮儀時刻提醒我們周圍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的行為會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現代化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係!

其實,要想成為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從身邊做起。講文明語言,平時不講粗話、髒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鬥毆、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化濃妝、不配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提倡文明上網,科學上網;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錄影;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儉。

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同學們,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為把我校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禮儀是人們生活交往的準則,是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民族習慣的總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民熱情奔放,文明禮貌,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崇尚禮儀。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為之驕傲;作為教師,要教育幼兒繼承民族文化中的有益部分,發展其中不成熟部分,拋棄其中有害部分,弘揚祖國禮儀傳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文明禮儀及其習慣的養成對幼兒的終生髮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設計了此次主題活動,併為幼兒創設條件,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各個活動中,幫助幼兒學習基本的禮貌用語和交往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敢說、愛說、多說、會說,主動與人交往,從小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讓孩子能成為未來世界的生力軍、二十一世紀的建設者打好基礎,為幼兒終生髮展打好基礎。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體會。禮儀教育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塑造幼兒健全人格、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需要。那麼,幼兒園應如何開展禮儀教育,以奠定幼兒良好的禮儀規範呢?

一、在環境中薰陶:環境對幼兒的文明語言的形成,禮貌行為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示範、薰陶、感染作用。校園環境的優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環境的佈置。我們把孩子從家帶來的有關主題活動的圖片經老師整理、裝飾,張貼在教室主牆上,提醒幼兒一言一行要符合禮儀規範;讓幼兒在環境中自覺遵守秩序,學習禮儀之道;在教室的圖書角放入了禮儀方面的書籍,使幼兒在欣賞故事的同時,進行故事表演,受到模範人物典範的感染。《文學活動--鳥兒怎樣變成好朋友》就是我們設計的一個活動,通過這一活動,使幼兒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與討論中,懂得了要尊重別人、相互謙讓、和睦相處的道理,表演故事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並且多舉辦一些主題活動,讓禮儀滲透在主題活動中,結合幼兒禮儀養成情況,以禮儀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能引導幼兒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禮儀內容進行交往和體驗,如,特色禮儀主題活動《我大一歲了》,目標是讓幼兒遵守日常的禮儀規範,增強自律意識,知道同伴間友好相處。學習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據該主題目標,我們安排了《走樓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別說我小》等相關的禮儀教育內容,讓幼兒隨著主體活動的深入開展,學會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願意與同伴友好相處、合作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將禮儀滲透進來,入園、進餐、睡眠、遊戲等一日環節中,包含著大量的禮儀教育契機。我們針對每個環節從幼兒、老師、家長入手製訂了禮儀目標,確立了指導策略。如“來園時的問候禮儀教育”,主要指導策略有三:

(1)重點在具體場景中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讓每個幼兒願說、想說、主動說禮貌語。

(2)在教室門口貼上了問候標記,讓家長和幼兒一起學習問候語。

(3)教師多途徑地指導幼兒學習禮貌用語,如:請有良好禮儀的幼兒做榜樣進行示範,在幼兒之間開展與“問候”有關的遊戲。

二、在教學中滲透:教育學認為:德育與智育的融合與互動是課堂教學的規律,德育與智育血肉相連,相互促進。因此,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應滲透在一日活動的各環節中,應結合學科教學進行。教師在活動中以引導幼兒從談話活動入手,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幼兒明白禮儀的常識並在活動中身體力行,成為一個講禮儀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活動中,語言活動具有有語有文,有義有圖,有情有景等特點。在語言活動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幼兒容易理解,樂於接受,願意模仿,教育效果明顯。教學時,可以先讓幼兒觀察圖畫,理解圖畫;再讓幼兒用語言表達圖意;然後可以分角色讓幼兒進行表演。使幼兒在看圖會意、看圖說話、仿圖的表演的過程中,提高說話能力;同時,也使幼兒在看、思、言、行的過程中,受到文明禮貌的教育。

三、在遊戲中錘鍊:遊戲是幼兒基本的活動,也是最喜歡的活動。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遊戲中,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對於難以理解的社會道德觀念,僅僅對他們進行口頭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針對幼兒好動的天性,我們在活動中設計幼兒容易參與,趣味性濃的遊戲,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受到啟發和教育,使幼兒在看中仿,在動中學。例我們設計了音樂遊戲《好朋友》,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你爭我趕的盡情的表現自己,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他人的樂趣。在學習歌曲的同時,深化了幼兒對同伴的情感,培養了幼兒關心、幫助、尊重別人的情感。讓禮儀之花在孩子們的交往中悄悄美麗地綻放了。我們還設計了體育遊戲《太空人找朋友》,在遊戲中,孩子們都對太空人表現出了空前的熱情,和太空人有禮貌的交往,邀請太空人和自己做遊戲,請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遊戲中發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兒判斷、機智、活潑的性格,並提升了孩子的禮儀交往能力。通過各種遊戲,使幼兒懂得了深刻的道理,這樣的活動多開展幾次,既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又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協作中矯正: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在眾星捧月似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常常表現為言行不一,愛發脾氣,以大欺小,想得到的東西一定要得到,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因而良好的行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習慣要在不斷的重複和習作中形成。他們需要社會的關心,需要家長的監督,教師的指導,同伴的幫助。他們學習某一禮儀規範。需要經過多次的“反饋--矯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饋資訊,對幼兒進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兒之間互幫互助,協同教育工作,讓幼兒參與到教育中來。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選的方式請幼兒來做值日生、小組長、班長等。幼兒們為了能做到小幹部,無形間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加以控制和調整。小幹部們分工明確,在互相幫助中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在互相監督中使良好的行為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形成。每天離園前,以民-主評議的方法,讓幼兒對小幹部們進行民-主評議,使每個幼兒在評議過程中,認識是非、對錯、美醜。

五、在實踐中鞏固:禮儀教育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幼兒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論和空洞的說教對他們來說,教育效果並不十分明顯。因此,在說理的同時,可以佈置適當的任務讓他們去做,或者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幼兒練習,使他們在實踐中體會樂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兒每天主動與老師、同伴相互問好、問早,每天離園與老師、同伴道再見;教師也可以經常到幼兒家去家訪,檢驗一下幼兒的待客禮儀,如何招待客人。組織幼兒到超市購物;組織幼兒到小班幫弟弟妹妹做事;組織幼兒到社群撿垃圾;組織幼兒排禮儀小品,觀看禮儀小品等等。因此我們設計了《社會實踐活動--走進社群》、《親子互動活動--做客》,讓幼兒走進社群、做客活動使很多幼兒在嘗試著與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動中增強了自信,並體會到了禮儀帶給自己愉悅的心情,在這次活動中每個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社會交往活動--逛超市》,讓幼兒參與超市購物活動,使幼兒通過交流,不僅讓孩子們在超市工作人員的介紹下認識各種商品,還學會了進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簡單方法,並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了禮儀意識。在實踐中孩子們會主動禮貌地問好,禮貌地再見,交往能力得到鍛鍊,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禮儀行為。

六、在家庭中宣傳:我國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許多教育家與名人更是強調家庭中重視禮儀教育。幼兒的模仿性強,他們是在模仿中學習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物件,如果父母平時敬老愛幼,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這種善良的情感行為會深深地影響孩子,為此,我們認真做好家長的教育工作,引導家長以身示範,樹立典範。例如,在家長園地中,刊登禮儀教育經驗供家長借鑑、參考、學習;利用家長會請個別家長介紹經驗,有問必答;進行家訪瞭解情況,幫助家長排憂解難;向個別家長推薦書籍,指導家長學習;建議家長經常把孩子帶入社會大課堂,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禮儀行為(如,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損壞公物等);引導家長要善於結合日常生活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如,看見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媽媽可說“奶奶為咱們摘菜,蹲在那兒多累“。引導家長善於抓住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愛的教育。家長要從小對幼兒重視禮儀教育,讓家長深感責任的重要性。

還有,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進行適當的評價,適當的評價不僅起督促作用,同時能給予幼兒以激勵。如我們通過“禮儀小寶貝”“每週之星”等的評比活動,讓幼兒相互評價,彼此對照,並在此基礎上,結合家園聯絡的“月評價”和“學期幼兒測評”等,促使幼兒進行自我調整和自我管理,逐步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又如我們將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禮儀彙總成具體的章目:“學”“誠”“上”“勇”“儉”“思”“行”“和”“禮”等,引導幼兒虛心好學、誠實守信,言行一致。

最後,進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問卷等途徑,我們瞭解了幼兒的禮儀現狀與發展水平。以此為據,我們確立了禮儀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禮儀課題研究小組,重點圍繞禮儀的概念、內容、方法和策略進行系統探討。如理順“禮儀與德育的關係”,思考“怎樣創設情景讓幼兒在體驗活動中加深對禮儀內容的認知”等。對在禮儀課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依靠課題科研小組這一平臺逐一進行研究和解決,使禮儀教育逐步進入科學執行軌道。我們還對禮儀課題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如從研究背景與價值出發,結合幼兒園實際,創設生態、自然的禮儀教育環境,將禮儀教育滲透在生活、教學、遊戲、節日等各活動中等等。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一些禮貌用語,而是發自幼兒內心的,它的本質是幼兒的社會化過程中學會人與人的相處。因此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一、融於日常生活

教室的門口是每個孩子每天早上必經之地,每天早上我帶著四位值日幼兒戴著“禮儀小天使”的禮儀帶站在幼兒園大門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來,一聲聲甜甜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問候,一個個彬彬有禮的:“請進,歡迎你來到幼兒園”的禮貌動作,構成了一幅幅傳播文明禮貌的美麗圖畫,感染著家長,影響著孩子,每天每位幼兒來園、離園都能做到主動向老師、家長、小朋友問好、道別等,並知道了與人交往要使用禮貌用語。

二、讓幼兒學有榜樣

幼兒的特點是愛模仿,尤其喜歡模仿他尊敬的人。他們常常觀察老師,並自覺不自覺地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老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師與老師之間也應熱情有禮貌的打招呼,特別是本班老師之間的默契、融洽、文明,會帶給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時時、處處、事事要給幼兒做出好的示範,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受“孔融讓梨”故事啟示有意給幼兒分蘋果(蘋果的個數剛好比幼兒人數多一個,教師先取一個,幼兒M取走兩個,最後一位幼兒N就沒有了,這時教師將手中的蘋果遞給N)並看著大家吃蘋果,沒有想到的情景出現了(幼兒M把多出的一個蘋果送到老師手中)。這正是從幼兒美好心靈到行為的外化。只要幼兒有禮貌的行為我都會告訴小朋友自己的新發現,漸漸的他們通過評定別人行為的好壞和自己的模仿,從而積累了經驗和學習掌握了文明禮貌的方式。

三、注重行為訓練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說教,加深幼兒的印象,使於幼兒記憶,但僅憑感性的認識還不足以形成習慣,還必須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進行行為練習,從而避免只是機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與說的不一致。因此,必須寓禮儀教育於遊戲活動中。在幼兒園,通過《熊貓的客人》、《金花學說話》、《小猴請客》等角色遊戲,幼兒感受到友愛同伴,禮貌待人的好處,通過《今天我值日》、《好娃娃》、《對不起》、《再見》等歌曲的表演,鞏固禮貌用語。在家裡,要求家長適當帶孩子進入自己的社交圈,如外出作客時,讓孩子觀察成人的交往,家裡來了客人,讓孩子參與接待、讓座、倒茶、談話等,通過“客人到我家”、“學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題活動,使幼兒身臨其境,在真實自然的氛圍中學會了簡單的社交禮儀,習得了禮儀行為。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8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從個人角度來看,一是有助於提高個人的自身修養二是有助於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於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係;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可以美化企業形象,提高顧客滿意度和美譽度,最終達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比如說自己對於各種禮儀的掌握還不夠,或多或少還有“按著制度做,服務態度準沒錯”的思想。

勤奮學習、學以致用;真抓實幹、務求實效;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發揚、團結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團結同學一起工作,要儘可能過樸素的生活,要結交良師益友,養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作為中國人,我們在對外賓撿垃圾的行為表達敬意的同時,也更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中國有讓我們引以為驕傲的秀麗風光,更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然而秀麗風光今天仍在,美好禮儀卻被一些國人丟得差不多了。

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們。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裡,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髒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髮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譁,亂扔垃圾。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文明禮儀時刻提醒我們周圍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的行為會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現代化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係!

其實,要想成為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從身邊做起。講文明語言,平時不講粗話、髒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鬥毆、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化濃妝、不配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提倡文明上網,科學上網;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錄影;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儉。

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同學們,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為把我校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9

禮儀是人們生活交往的準則,是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民族習慣的總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民熱情奔放,文明禮貌,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崇尚禮儀。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為之驕傲;作為教師,要教育幼兒繼承民族文化中的有益部分,發展其中不成熟部分,拋棄其中有害部分,弘揚祖國禮儀傳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文明禮儀及其習慣的養成對幼兒的終生髮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設計了此次主題活動,併為幼兒創設條件,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各個活動中,幫助幼兒學習基本的禮貌用語和交往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敢說、愛說、多說、會說,主動與人交往,從小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讓孩子能成為未來世界的生力軍、二十一世紀的建設者打好基礎,為幼兒終生髮展打好基礎。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體會。禮儀教育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塑造幼兒健全人格、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需要。那麼,幼兒園應如何開展禮儀教育,以奠定幼兒良好的禮儀規範呢?

幼兒禮儀教育心得體會共5篇幼兒禮儀教育心得體會共5篇

一、在環境中薰陶:環境對幼兒的文明語言的形成,禮貌行為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示範、薰陶、感染作用。校園環境的優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環境的佈置。我們把孩子從家帶來的有關主題活動的圖片經老師整理、裝飾,張貼在教室主牆上,提醒幼兒一言一行要符合禮儀規範;讓幼兒在環境中自覺遵守秩序,學習禮儀之道;在教室的圖書角放入了禮儀方面的書籍,使幼兒在欣賞故事的同時,進行故事表演,受到模範人物典範的感染。《文學活動--鳥兒怎樣變成好朋友》就是我們設計的一個活動,通過這一活動,使幼兒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與討論中,懂得了要尊重別人、相互謙讓、和睦相處的道理,表演故事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並且多舉辦一些主題活動,讓禮儀滲透在主題活動中,結合幼兒禮儀養成情況,以禮儀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能引導幼兒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禮儀內容進行交往和體驗,如,特色禮儀主題活動《我大一歲了》,目標是讓幼兒遵守日常的禮儀規範,增強自律意識,知道同伴間友好相處。學習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據該主題目標,我們安排了《走樓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別說我小》等相關的禮儀教育內容,讓幼兒隨著主體活動的深入開展,學會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願意與同伴友好相處、合作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將禮儀滲透進來,入園、進餐、睡眠、遊戲等一日環節中,包含著大量的禮儀教育契機。我們針對每個環節從幼兒、老師、家長入手製訂了禮儀目標,確立了指導策略。如“來園時的問候禮儀教育”,主要指導策略有三:

(1)重點在具體場景中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讓每個幼兒願說、想說、主動說禮貌語。

(2)在教室門口貼上了問候標記,讓家長和幼兒一起學習問候語。

(3)教師多途徑地指導幼兒學習禮貌用語,如:請有良好禮儀的幼兒做榜樣進行示範,在幼兒之間開展與“問候”有關的遊戲。

二、在教學中滲透:教育學認為:德育與智育的融合與互動是課堂教學的規律,德育與智育血肉相連,相互促進。因此,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應滲透在一日活動的各環節中,應結合學科教學進行。教師在活動中以引導幼兒從談話活動入手,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幼兒明白禮儀的常識並在活動中身體力行,成為一個講禮儀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活動中,語言活動具有有語有文,有義有圖,有情有景等特點。在語言活動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幼兒容易理解,樂於接受,願意模仿,教育效果明顯。教學時,可以先讓幼兒觀察圖畫,理解圖畫;再讓幼兒用語言表達圖意;然後可以分角色讓幼兒進行表演。使幼兒在看圖會意、看圖說話、仿圖的表演的過程中,提高說話能力;同時,也使幼兒在看、思、言、行的過程中,受到文明禮貌的教育。

三、在遊戲中錘鍊:遊戲是幼兒基本的活動,也是最喜歡的活動。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遊戲中,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對於難以理解的社會道德觀念,僅僅對他們進行口頭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針對幼兒好動的天性,我們在活動中設計幼兒容易參與,趣味性濃的遊戲,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受到啟發和教育,使幼兒在看中仿,在動中學。例我們設計了音樂遊戲《好朋友》,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你爭我趕的盡情的表現自己,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他人的樂趣。在學習歌曲的同時,深化了幼兒對同伴的情感,培養了幼兒關心、幫助、尊重別人的情感。讓禮儀之花在孩子們的交往中悄悄美麗地綻放了。我們還設計了體育遊戲《太空人找朋友》,在遊戲中,孩子們都對太空人表現出了空前的熱情,和太空人有禮貌的交往,邀請太空人和自己做遊戲,請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遊戲中發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兒判斷、機智、活潑的性格,並提升了孩子的禮儀交往能力。通過各種遊戲,使幼兒懂得了深刻的道理,這樣的活動多開展幾次,既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又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協作中矯正: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在眾星捧月似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常常表現為言行不一,愛發脾氣,以大欺小,想得到的東西一定要得到,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因而良好的行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習慣要在不斷的重複和習作中形成。他們需要社會的關心,需要家長的監督,教師的指導,同伴的幫助。他們學習某一禮儀規範。需要經過多次的“反饋--矯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饋資訊,對幼兒進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兒之間互幫互助,協同教育工作,讓幼兒參與到教育中來。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選的方式請幼兒來做值日生、小組長、班長等。幼兒們為了能做到小幹部,無形間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加以控制和調整。小幹部們分工明確,在互相幫助中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在互相監督中使良好的行為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形成。每天離園前,以民-主評議的方法,讓幼兒對小幹部們進行民-主評議,使每個幼兒在評議過程中,認識是非、對錯、美醜。

五、在實踐中鞏固:禮儀教育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幼兒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論和空洞的說教對他們來說,教育效果並不十分明顯。因此,在說理的同時,可以佈置適當的任務讓他們去做,或者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幼兒練習,使他們在實踐中體會樂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兒每天主動與老師、同伴相互問好、問早,每天離園與老師、同伴道再見;教師也可以經常到幼兒家去家訪,檢驗一下幼兒的待客禮儀,如何招待客人。組織幼兒到超市購物;組織幼兒到小班幫弟弟妹妹做事;組織幼兒到社群撿垃圾;組織幼兒排禮儀小品,觀看禮儀小品等等。因此我們設計了《社會實踐活動--走進社群》、《親子互動活動--做客》,讓幼兒走進社群、做客活動使很多幼兒在嘗試著與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動中增強了自信,並體會到了禮儀帶給自己愉悅的心情,在這次活動中每個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社會交往活動--逛超市》,讓幼兒參與超市購物活動,使幼兒通過交流,不僅讓孩子們在超市工作人員的介紹下認識各種商品,還學會了進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簡單方法,並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了禮儀意識。在實踐中孩子們會主動禮貌地問好,禮貌地再見,交往能力得到鍛鍊,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禮儀行為。

六、在家庭中宣傳:我國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許多教育家與名人更是強調家庭中重視禮儀教育。幼兒的模仿性強,他們是在模仿中學習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物件,如果父母平時敬老愛幼,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這種善良的情感行為會深深地影響孩子,為此,我們認真做好家長的教育工作,引導家長以身示範,樹立典範。例如,在家長園地中,刊登禮儀教育經驗供家長借鑑、參考、學習;利用家長會請個別家長介紹經驗,有問必答;進行家訪瞭解情況,幫助家長排憂解難;向個別家長推薦書籍,指導家長學習;建議家長經常把孩子帶入社會大課堂,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禮儀行為(如,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損壞公物等);引導家長要善於結合日常生活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如,看見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媽媽可說“奶奶為咱們摘菜,蹲在那兒多累“。引導家長善於抓住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愛的教育。家長要從小對幼兒重視禮儀教育,讓家長深感責任的重要性。

還有,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進行適當的評價,適當的評價不僅起督促作用,同時能給予幼兒以激勵。如我們通過“禮儀小寶貝”“每週之星”等的評比活動,讓幼兒相互評價,彼此對照,並在此基礎上,結合家園聯絡的“月評價”和“學期幼兒測評”等,促使幼兒進行自我調整和自我管理,逐步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又如我們將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禮儀彙總成具體的章目:“學”“誠”“上”“勇”“儉”“思”“行”“和”“禮”等,引導幼兒虛心好學、誠實守信,言行一致。

最後,進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問卷等途徑,我們瞭解了幼兒的禮儀現狀與發展水平。以此為據,我們確立了禮儀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禮儀課題研究小組,重點圍繞禮儀的概念、內容、方法和策略進行系統探討。如理順“禮儀與德育的關係”,思考“怎樣創設情景讓幼兒在體驗活動中加深對禮儀內容的認知”等。對在禮儀課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依靠課題科研小組這一平臺逐一進行研究和解決,使禮儀教育逐步進入科學執行軌道。我們還對禮儀課題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如從研究背景與價值出發,結合幼兒園實際,創設生態、自然的禮儀教育環境,將禮儀教育滲透在生活、教學、遊戲、節日等各活動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