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7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8.67K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

今天,我校鄭明穎老師為全體老師做了教育科研培訓活動,首先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鄭老師通過一天半的培訓,就能將自己整理與歸納的筆記如此詳實的給大家講解出來,並製作出了條理清晰的演講課件為大家做了詳細的講解,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學習,這樣才是最有收穫的,將學到的知識真正的內化為己有,聽到了這次培訓我又很大的收穫,對於如何寫反思,寫案例,及對於如何去做科研課題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可以說收穫頗多: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7篇)

一、對於案例的寫法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以前對於寫案例只是知道寫一寫背景,然後寫一個教學片斷,最後進行問題分析與研究,非常簡單,今天通過鄭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案例原來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主題(2)引言(3)背景(4)細節(5)結果(6)點評,寫好一個案例,首先我們要對事件有全面的瞭解,包括事件的主題內容是什麼?想要闡述什麼理念,也就是引言,接著要了解事件發生的背景及其原因,然後細緻的進行闡述每一處細節,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細節與結果,最後根據上述問題進行點評,這就是一份完整的案例,只有這樣詳細的進行案例分析,我們才能深入瞭解問題所在,才能從根本上改進不足,在此基礎上有所提升。

二、詳實的科研課題研究實施過程

對於課題的研究過程總是有些茫然,不知道從何入手,怎樣去實施,分為哪些環節,哪幾個步驟,通過鄭老師的講解,我清楚地認識到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問題的提出(或選題緣由),二、研究綜述(文獻綜述、國內外研究現狀、相關研究述評),三、課題的界定,四、研究目標,五、研究內容與假設,六、理論基礎,七、研究思路與方法,八、研究進度,九、預期成果,十、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十一、其它保障機制,十二、參考文獻與附錄。有了這些步驟,我就可以按照這幾方面一步一步的去搜集查詢資料,探尋課題實施思路與方法,預設成果與合作與分工等,合理地開展課題工作了。

同時鄭老師還向我們推薦了一個很好的網址供大家學習與參考,就是中國知網。雖然是付費的,但卻是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是經得起推敲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

再次,鄭老師清晰地講述了做課題使每一個環節如何操作,需要做哪些工作,留存什麼資料,比如:每個課題研究都要做好三測工作,三測的形式有座談、問卷、測試等。前測:課題研究開始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前測。前測是研究前摸清研究物件底數,找出具體問題,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研究。問卷調查後一定做統計分析,寫出統計分析報告(如調查報告)

中測:課題研究到中期時要進行中測。檢驗研究中期成效。寫出統計分析報告。

後測:當課題研究結束時就進行後測。檢驗課題研究的實際成果。寫出統計分析報告。

鄭老師一再強調不管是哪個階段的測試都要寫出統計分析報告,不然就等於這項工作沒有做,無從考量課題的進展與轉變。

鄭老師又將做課題時需要開展哪些活動,多長時間開展一次都詳實的做了闡述,我也做了如下記錄:

1、組織學習培訓活動(集中學習、自學)

2、課堂教學研究(每節課都要上成研究課,抓好課前(準備)、課中(調整)、課後(反思)三個環節。

3、開展課題研討活動(課題組每兩週一次) ,如:對教師講課語言的研討,組織學習方式的研討。

4、開展研究交流(組內四周一次,校內每學期兩次)

5、其他各種研究活動等,要按計劃進行。

有了這樣清晰的活動安排,對於以後的科研課題工作會更有調理的去開展,並且知道從哪些方面留存什麼樣的資料減少了許多彎路。提高課題研究的效率。

最後鄭老師用這樣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任何教師,如果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修養和功力,不真正做到熱愛學生,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而只是從表面組織形式上照貓畫虎、修修改改,就不可能真正地實施有效教學。”

是呀!選擇了教師就要悉心去做好它,選擇了育人的工作首先就要學會愛自己的學生,選擇了教學就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獨有的風格才是教師最魅力所在,修養會讓一位教師更有獨特的氣質,就像一個人擁有美麗的容顏。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功力,爭做科研型教師,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更大的提高!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2

今天,我校鄭明穎老師為全體老師做了教育科研培訓活動,首先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鄭老師通過一天半的培訓,就能將自己整理與歸納的筆記如此詳實的給大家講解出來,並製作出了條理清晰的演講課件為大家做了詳細的講解,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學習,這樣才是最有收穫的,將學到的知識真正的內化為己有,聽到了這次培訓我又很大的收穫,對於如何寫反思,寫案例,及對於如何去做科研課題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可以說收穫頗多:

一、對於案例的寫法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以前對於寫案例只是知道寫一寫背景,然後寫一個教學片斷,最後進行問題分析與研究,非常簡單,今天通過鄭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案例原來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主題(2)引言(3)背景(4)細節(5)結果(6)點評,寫好一個案例,首先我們要對事件有全面的瞭解,包括事件的主題內容是什麼?想要闡述什麼理念,也就是引言,接著要了解事件發生的背景及其原因,然後細緻的進行闡述每一處細節,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細節與結果,最後根據上述問題進行點評,這就是一份完整的案例,只有這樣詳細的進行案例分析,我們才能深入瞭解問題所在,才能從根本上改進不足,在此基礎上有所提升。

二、詳實的科研課題研究實施過程

對於課題的研究過程總是有些茫然,不知道從何入手,怎樣去實施,分為哪些環節,哪幾個步驟,通過鄭老師的講解,我清楚地認識到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問題的提出(或選題緣由),二、研究綜述(文獻綜述、國內外研究現狀、相關研究述評),三、課題的界定,四、研究目標,五、研究內容與假設,六、理論基礎,七、研究思路與方法,八、研究進度,九、預期成果,十、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十一、其它保障機制,十二、參考文獻與附錄。有了這些步驟,我就可以按照這幾方面一步一步的去搜集查詢資料,探尋課題實施思路與方法,預設成果與合作與分工等,合理地開展課題工作了。

同時鄭老師還向我們推薦了一個很好的網址供大家學習與參考,就是中國知網。雖然是付費的,但卻是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是經得起推敲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

再次,鄭老師清晰地講述了做課題使每一個環節如何操作,需要做哪些工作,留存什麼資料,比如:每個課題研究都要做好三測工作,三測的形式有座談、問卷、測試等。前測:課題研究開始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前測。前測是研究前摸清研究物件底數,找出具體問題,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研究。問卷調查後一定做統計分析,寫出統計分析報告(如調查報告)

中測:課題研究到中期時要進行中測。檢驗研究中期成效。寫出統計分析報告。

後測:當課題研究結束時就進行後測。檢驗課題研究的實際成果。寫出統計分析報告。

鄭老師一再強調不管是哪個階段的測試都要寫出統計分析報告,不然就等於這項工作沒有做,無從考量課題的進展與轉變。

鄭老師又將做課題時需要開展哪些活動,多長時間開展一次都詳實的做了闡述,我也做了如下記錄:

1、組織學習培訓活動(集中學習、自學)

2、課堂教學研究(每節課都要上成研究課,抓好課前(準備)、課中(調整)、課後(反思)三個環節。

3、開展課題研討活動(課題組每兩週一次) ,如:對教師講課語言的研討,組織學習方式的研討。

4、開展研究交流(組內四周一次,校內每學期兩次)

5、其他各種研究活動等,要按計劃進行。

有了這樣清晰的活動安排,對於以後的科研課題工作會更有調理的去開展,並且知道從哪些方面留存什麼樣的資料減少了許多彎路。提高課題研究的效率。

最後鄭老師用這樣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任何教師,如果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修養和功力,不真正做到熱愛學生,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而只是從表面組織形式上照貓畫虎、修修改改,就不可能真正地實施有效教學。”

是呀!選擇了教師就要悉心去做好它,選擇了育人的工作首先就要學會愛自己的學生,選擇了教學就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獨有的風格才是教師最魅力所在,修養會讓一位教師更有獨特的氣質,就像一個人擁有美麗的容顏。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功力,爭做科研型教師,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更大的提高!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3

一直以來,總覺得校本科研是一項很高深的領域,雖然曾多次償試涉入這一領域,但總覺得自己的研究還是停留在很層面,感覺對這一領域的很多東西自己瞭解得還不是很深入,更別說是運用自如了,但通過這次學校對校本科研工作的培訓學習,使自己受益匪淺,很多模糊的東西一下子變得明朗,現在簡要說一下自己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通過培訓,我知道了如何確定研究的課題,而且感覺確定課題其實是一種很自然、很簡單的事,只要在教學中做到用心、留心。很容易確定一次很有價值的課題,因為教育科研課的來源其實離我們的工作實際很近很近,我們可以從教育教學實踐中尋找課題;可以從理論文獻中尋找課題;從成敗經驗中尋找課題;從教育改革和發展出現的理論及政策問題中尋找課題,另外,科研課題的選擇要遵循以下的幾個原則;1、價值性原則。2、創新性原則。3、可行性原則。

本次培訓讓我覺得收穫最大的就是終於明晰了制訂研究工作計劃的基本結構,在制定研究計劃的時候,我們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落實:一、課題名稱。二、負責人及成員分工。三研究的目的、意義。四、圓內外研究的現狀。五、具體的研究內容。六、研究的方法及手段。七、實施階段。八、保障條件。九、經費支出。十、成果形成。有了這樣清晰的結構,我們在制定研究計劃的時候就會更有條理且有一定的實用性。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更明確了進行一項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在實際的研究中,遵照以下幾個步驟會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科學性。一、確定研究課題。二、查閱文獻,初步調查瞭解。三、制定研究工作計劃。四、立項。五、蒐集並整理資料。六、實施計劃。七、撰寫研究報告。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穫很多,在以後的校本研究工作中,相信自己會更有章可循,有理可依,讓校本研究工作越做越好。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4

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教育科研培訓活動,通過觀看課程文字及學習資料,讓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要有全新的教學理念

課改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新世紀對教師的要求。實施素質教育,需要轉變舊的、傳統的教育觀念,遵循世界教育發展的潮流,自覺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

(一)寬廣的服務意識。寬廣的教育觀涵蓋兩層意思:一是為全體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和發展條件,對身體素質好、聰明、有靈氣、成績好的學生與身體素質差、遲鈍、調皮、成績差的學生應一視同仁,對學生的關愛不感情用事,更不能摻雜個人好惡。二是對學生的情感、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二)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心理學和學習科學的研究表明,教育的過程應該是認知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學生的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把握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嘗試,在探索、嘗試的過程中獲取知識,長進能力。教學過程中,強調人的主體性的弘揚,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真正落實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正是現代教育的發展方向。

(三)注重個性、因材施教。現代教育不主張使每個都做到全面發展,但是應該鼓勵學生髮現和發揚自己的長處,不用同一把尺子來衡量和評價學生的優劣,鼓勵學生向自己能夠成功的方向努力。因此,對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教師不但不應當嘲笑,還應當反思自己的責任。注重個性、因材施教,還需要教師有正確的“人才”觀。新時期的人才觀,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使他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為了完成這個巨集大的任務,我們必須矯正自己的人才觀,以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素質為己任,不拘一格育人才。

二、要有多元的知識結構

正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的學生,一般都對未來充滿憧憬,同時也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他們在與周邊世界的接觸中,產生了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吸引著他們去分析、去探索。面對學生的問題,教師要在告訴他們一些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思考。為此,教師必須有多方面的知識,雖然教師不是百科全書,

不可能回答學生所有提問。但是教師知識的淵博,一方面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師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開啟思路。

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為此,教師在博覽群書之外,還要做有心人,通過下面兩種途徑獲取知識與經驗:一是向同事學習,二是向學生學習。資訊時代的一個特點就是社會成員獲得的資訊渠道多元化、即時化。在當今時代,教師真正需要的是虛懷若谷的態度,要敢於承認自己在某些知識和經歷方面的欠缺,虛心向自己的教育物件學習。

三、加強課後積累反思,提高業務能力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的教學也如此,只教不研,就會成為教死書的教書匠;只研不教,就會成為紙上談兵的空談者。四位專家也特別強調了應加強反思,注重積累。只有成為一名科研型的教師,邊教邊總結,邊教邊反思,才能“百盡竿頭更進一步。”現代教育,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新課程對教師的傳統教育經驗提出了全新的挑戰,作為校本教研第一特徵的教學反思也因此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秋,我們將走進新課程,教師養成反思習慣是提高和走向成功的基礎,我們應關注教學反思。通過這次培訓,我制定了自己的計劃:

四、提高教育教學科研能力

教師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第一責任人,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素質教育推進和學生創新精神培養的成敗。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是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需要,更是學校發展和推進新課改的關鍵。在我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自覺學習。積極投身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教育科研,並有階段性成果。每年至少有一篇較高水平的論文、經驗或科研報告。通過培訓,我感受到的最深刻的一點,那就是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的教學有特點,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吸引每一個學生。做一個教育事業上的有心人。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5

通過這次學研究,使我受益匪淺。我們進一步瞭解到了一些以前從沒有知道的內容和好處,瞭解到在國小進行教科研的意義,認識到課題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武器,有目的、有計劃地用科學的態度認識教育現象提煉教育經驗,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創造性實踐活動。即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總結工作,找出一條有利於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科學方法。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學業務水平。整個課題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學習理論進行研究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提高分析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收集文獻資料和篩選資訊整理資料的能力,歸納和概括研究資料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對於新的教學任務是十分必要的。

同時,教師開展教育科研也是我們教師自身專業化的急需。歷來人們都把教師當作一種職業,認為只要有點文化知識就能夠做教師。不認識也不認可教師的專業地位。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研究能力,適應社會發展對教師的專業要求。教師參加教育科研,也是教育科學事業發展的需要。教師參與教育科研,不僅可以為教育科學提供大量的實踐經驗,為教育學提供源頭活水,而且可以吸收各種先進的教育理論,把這些理論轉化為實踐操作,發展應用教育技術科學,為教育學填補這方面的空白。綜上所述,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是培養人才的需要,是發展教育科學的需要,也是我們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們要用這種正確的觀念來看待教師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從實際出發,根據教師自身的特點,開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6

今天薛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如何對幼兒進行觀察與評價》後,我不僅深思,要怎樣對幼兒進行觀察與評價呢?評價又是為了什?

《綱要》明確指出:評價要“在日常活動與教育教學過程中採用自然《的方法進行。”即評價情境要自然化,要在幼兒真實的生活和學習情境中對幼兒實施評價。對幼兒來說,生活即學習,遊戲即學習,活動即學習。如果把幼兒從生活、遊戲、活動中抽離出來進行評價,無疑會打斷幼兒的學習過程,震盪其心理,不容易得到真實的評價結果,而評價情境自然化,能避免驚嚇幼兒學習心理或干擾幼兒學習過程。依託幼兒真實的學習情境開展評價,足以使幼兒更迅速地理解教師評價語言的含義,從而和教師展開有效的互動,實現評價的功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水平。

如何才能真正達到教育評價的目的呢?那就是對幼兒進行觀察。而實際上,有效的、負責任的評價都應當從觀察幼兒的行為開始。通過觀察幼兒的行為、評價和分析他們的各種作品,可以瞭解他們如何與別人交往,同時也可以瞭解他們各自獨特的學習方式。作為一個幼兒老師來說,我們的觀察能力就好像醫生的觸覺一樣。要隨時隨刻很好的捕捉到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教師應該是一個觀察者,更應是一個善於觀察的人。只有他具備了這個先決條件才會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幼教教師!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過程中,我要隨時觀察記錄幼兒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教育對策,使教育真正落實到幼兒身上,有效地促進每一位幼兒的發展,我要為每名幼兒設立個案,記錄幼兒的行為、語言等表現並及時的對幼兒進行評價,使幼兒從中不斷地產生進取的慾望和向上的動力。

以上是我這次學習的一點體會,對幼兒進行觀察與評價有著它豐富的內涵,有待於我們進一步去挖掘、去延伸,我相信我們會越做越好。同時,真心地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學習機會多向有經驗老師去聽一聽、學一學,不斷充實自己,成就自己,成為一名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評價的好老師。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7

3月23日和24日兩天,我參加了省教科院組織的“20xx年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級立項課題研究工作檢查暨成果交流會”,兩天的時間雖短,卻過得緊張而充實。在這次活動中,有來自全省各地的一線老師,有參加省級課題研究順利結題並獲獎的單位和各人,還有省教科院兩位院長,並邀請到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教育部智囊團成員中的曾天山教授。通過老師們與專家領導的交流,在與同行的交流中,大家共同的感受是:開拓了新視野,獲得了新策略,提高了新認識,尤其是專家們對教科研的原則方法及實施策略進行了深度的講解和切實有效的指導,對教科研當中容易被老師忽視的細節甚至一些誤區都有精闢而細緻的提醒,讓我們受益頗多。

記得會議的第一天,年輕的闞智院長代金副廳長作報告時,謙卑而有風度,報告內容大氣磅礴,能時時窺見嚴謹之態。首先他站在全省教科研全域性的高度對近幾年我省教科研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給予高度評價,並給我們提出了研究的要求,明確了研究的方向。隨後,張守祥副院長又就當前教育的四個熱點問題給我們作了巨集觀的分析,角度特別,內容新穎。張院長的博識和誠懇顯示出大家的風範,讓我印象深刻。當天下午,曾天山教授在百忙之中從京城趕來,給我們作了《教育科研的問題與方法》的報告,他從“教育科研是什麼”、“教育科研為什麼”、“教育科研做什麼”、“什麼是好的教育科研”、“怎樣做好教育科研”五個方面作了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剖析,那種全面性、概括性,真是高屋建瓴,不由地讓人頂禮膜拜。第二天,近兩年獲獎的各地課題負責人帶來了優秀的成果和經驗。我在分享他們的喜悅的同時,也分明地覺得有一種衝動在內心深處不斷地湧起。正如曾教授所說:“我們的教育科研正處於搖籃期,任重道遠。”

這樣的會議,我也參加過幾次,但這次會議的內容最充實,最實在,收穫也最大。讓我認識到,教育科研不再是神祕而不可攀的東西。專家的報告雖有嚴要求,但更是一種信心的激勵。教育科研雖有難度卻是不論成敗的。只要潛心地鑽研認真地實踐和深刻地反思,我們在科研的道路一定會走得更遠。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8

週三有幸聽了市教育培訓中心王玲主任的有關“教育科研知識講座”後,感覺受益匪淺,下面就王主任的講座談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王主任首先用簡練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什麼是課題及課題研究、課題型別和選題原則。以前我也曾參與過學校的課題研究,但對課題理解得卻不是很到位,很多時候是為了完成學校分配的任務不得已而為之。聽了王主任的講座後,我有點茅塞頓開的感覺。一直以來,我總是認為課題的選題是學校領導,是搞教育研究的專家才能做的事,與我們這些每天站在講臺上的一線教師關係不大,我們只需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通過講座我認識到自己的這種想法是多麼膚淺,中國小教育教學實踐才是科研課題的最基本來源。原來,“”期間,市教育科研規劃部門圍繞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確立的三大課題“小班化教學”、“構建生命化課堂”、“有效教學”,以及為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全市中國小開展的“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體育大課間”和“實踐與創新”三項主題活動的課題研究,都是從教育教學實際中提出的、急需探索和研究的問題。原來課題的選題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常規教學中,就在我們教書育人的過程中。

接著王主任為我們介紹了課題研究的方法,其中的反思這一環節尤為重要。反思中包括整理和描述,即對觀察到的、感受到的與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有關的各種現象加以歸納整理,描述出本迴圈的過程和結果。這一點正是我平時最頭痛的,王主任用了一個生動的事例——寫第一次坐飛機的感受來加以解釋。她當時的記錄中那僅有的兩句話“步入機艙,把生命託付給藍天;步出機艙,才知道自由的可貴”,讓我有了撥開雲霧見陽光的感覺。王主任強調反思非常重要,它是研究過程的一個原始記錄與積累,如果真的很忙,如果真的沒有時間,哪怕對當時的情形只做一句話的記錄,為以後的評價與解釋奠定堅實的基礎,也能為以後的研究以及整理總結工作帶來很大的益處。哦,原來反思就是對自己真實體驗的一種歸納和總結,而不必一味地追求一些表面化的東西。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王主任提倡課堂教學的觀摩與研討活動(如教研組的聽課與評課,參與市級學科教學競賽等)、教育理論與政策的學習活動(如專題學習本課題的某一理論依據、課程標準的學習、優秀教學方法的學習、電子課例的觀摩與學習等)、開展課題組內的專題研討(可由每個成員設計一次專題研討活動,定好主題、形式,並負責全程組織)、組織論文寫作、組織成果交流。她強調要注意積累研究資料,特別要注意積累過程中的一些原始資料,如:會議資料、學習與培訓資料、調查與分析資料、教案資料、課例(案例)資料、論文資料、研究資料等。而這些往往是我們作為一線教師所缺乏的,所忽視的問題。想想自己對已經過去的十幾年的工作經歷沒有留下多少有價值的成果,心中深感不安。

王主任的講座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科研知識講座,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一次知識與智慧的碰撞,更有一種心理的愉悅與享受。這讓從來不喜歡聽理論講座的我也聽得津津有味,王主任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原來科研是一項如此有意義的事情。

科研來自教育實踐,它往往從小處、從細微處著眼,科研雖然高深卻也並不是一個難以企及的領域,這就是我本次聽講座的最大的體會。當然聽完講座後,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身理論水平的不足。今後,我一定要多學習與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以此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同時從日常的工作中多觀察,多發現,多反思,隨時隨處記錄來自教學一線的素材,爭取讓自己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一個全新的突破,努力使自己由一個經驗型的教師向科研型的教師轉變。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9

告誡自己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注重自身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個人教育教學水平,投入到教育教學中。結合本學期的教科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自身學習

堅持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積極學習各種理論,做好讀書筆記。嚴格要求自己,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思想與時俱進,以便在工作中有堅實的理論作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網路知識,學習製作課件,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服務。

二、教學方面

1.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教師對教材的瞭解就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本學期雖然沒有安排教材解讀,但是我想要練就自己過硬的業務能力,就不能為解讀而解讀,所以本學期我仍很重視對每一單元的知識進行教材解讀,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系統的瞭解、分析教材,明確每一單元的重、難點,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考慮教法,做到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

2.寫好教學反思、隨筆,努力使自己業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階梯,好好想想哪裡做的不夠好,這樣會使我們保持一種積極探究的心態。隨時寫下工作中的點滴,為以後的教育教學留下寶貴經驗,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使自己業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三、教研方面

本學期結合本班學生課堂氣氛不積極的特點,制定了研究方案--《創設有效情境提高課堂效率》

專題的提出: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永恆的追求,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情境來實現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在情境中學數學,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去學數學,是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通過創設行之有效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原來枯燥的、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不斷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使數學教學中學習情境的創設更加有實效性,切實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2、通過研究促進學生能夠將數學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使學生能夠用數學的眼光發現、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有效情境的創設與利用,使學生在知識、技能和學習態度能力得到同步發展。特別是在創新意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明顯的提高專題的實施

創設數學教學情境用不著非常複雜,但一定要有實效,要能讓學生感興趣,能引起學生的思維衝突,能啟用學生的探究慾望。那麼,什麼樣的情境才能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髮展呢?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實踐,合幾個教學例項來分別舉例說明取得的實效。一、基於生活,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到處有數學"不再是空話。創設教學情境首先要注重聯絡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他們接受起來就比較容易,其次要挖掘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比如在《估算》一課中,學習估算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同時要了解估算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在教學中我沒有一味的利用教材,而是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依據本班人數估計二年級有多少人,在依據二年級的人數估計全校大約有多少人,學生一聽特別感興趣,都趕緊算。在估計二年級有多少人的時候,巧妙利用了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學生都知道51的近似數是50,這樣二年級大約有150人,全校六個年級大約是900人。二、創設故事情境,讓學生在"趣"中"思"。

國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更多關注的是"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採用故事這種方式,學生的情感最投入,積極性也容易被調動起來。在教學《銳角和鈍角》時,利用銳角、直角和鈍角的關係,編了一個小故事貫穿教學,說"直角有一個弟弟叫銳角,你來猜猜黑板上哪個是銳角,根據是什麼?"學生聽完爭先恐後的舉手回答,學生的求知慾望一下被激發,接下來認識銳角的時候不但積極性高而且主動,教學很順利,說明數學本身所散發的魅力最吸引人。

四、在知識鞏固上,創設競爭情境。

國小生具有好勝的心理特點,競爭對學生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如在學生掌握了口算的方法後必須反覆練,而反覆練又顯得單調枯燥,於是可在練習中採用"開火車"、"找朋友"、"奪紅旗"、"摘蘋果"等方法進行。這些遊戲是國小生最樂意做的,通過這些遊戲不僅使學生在遊戲中學到知識,鞏固知識,而且使學生產生競爭意識,培養學生力爭上游的精神。結合這個專題講了一節計算課--《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本身就很枯燥,而且很多孩子已經會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題了,並且有自己的計算方法,習慣用自己的方法,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有進位和退位的,不是那麼簡單容易,是學生最容易算錯的,所以在複習鋪墊和鞏固過程中以開火車、送小鳥回家、建房子、幫小猴摘桃子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反覆運用口算方法練習鞏固,形成競爭氛圍,達到計算又對又快的目的。

為了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創設一個有效的數學情境非常重要。根據教學需要,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創設貼近學生現實生活,貼近學生學習起點,緊貼數學學習主題,內容真實,形式樸實的數學教學情境,才能達到啟用思維,活躍氣氛,務實高效的目的,從而讓創設的數學情境真正在教學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由發展的陣地。學生高高舉起的小手和炯炯有神的眼神傳遞給我的訊號是他們很感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了,課堂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我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和教研工作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為進一步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認真開展教研工作,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注重課堂實踐。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精講每一節課。

2、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輕鬆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積極參與校本教研,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學習、聽課、評課、等活動。活動中,集思廣益,博採眾長,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先進的課改理念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本學期共聽課30節,評課30節,學校教學比武成績顯著,課堂教學位於前列,每學期做會診課中心發言人2次,上公開課2節,促進了自身的成長。

二、勤於教研,提升素質。

1、按時參加數學方面的學習,並經常向優秀教師虛心請教,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和業務素質。利用課餘時間,學習、閱讀相關的教育教學文章、書籍,做好學習筆記,學期我閱讀了《新課程下的創新教學設計》、《現代教學理論》等書籍,撰寫了近一萬字的學習筆記,為順利完成各項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矗

2、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理念培訓學習,今年8月參加了骨幹教師培訓。通過培訓學習,切實轉變觀念,夯實了自己的理論基矗拓寬了視野,瞭解教學改革的最新動態。

三、加強教改與教學科研,努力出成果。

在教學教研實踐中,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中的得失,積極撰寫論文,取得了點滴成果。

1、20xx年長春市國小數學“數學廣角”教學研討課二等獎。

2、獲得了長春市數學學科骨幹教師榮譽稱號。

3、教學教研之餘,我還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取得一定的成績。獲國家級學生讀寫大賽一等獎。

4、20xx年論文《滲透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獲吉林省基礎教育校本科研一等獎。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穫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如教研的開展不夠深入,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腳踏實地,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提高。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進行課題研究實驗,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研究,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指導,轉變教學觀念,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及數學教學質量。為了總結得失,明確經驗教訓,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進行提供參考,現特將前一階段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學習為先,積澱底蘊,夯實科研基礎。

學習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必定能更新觀念、促進反思、修正行為、增強底蘊。每一個教師都應該自覺地將學習視作自己職業生命的第一需求,讓學習成為自己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教學研究能力。我首先從管理理論上充實自己,自費訂閱《教育教學管理》,經常借閱《人民教育》、《湖北教育》利用休息時間學習,充實自己的理論積澱。其次還購買並認真研讀了《國小數學教師》、《國小教學設計》、《新舊大綱對比》、《教師教學究竟靠什麼》、《教育學》、《心理學》、《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等書刊以及各類教科研雜誌,更新自己的觀點,給自己業務方面注入新鮮的血液。利用業務學習的機會,學習了新課程標準,學習了與研究的課題相關的理論,積極參加教科研的校本培訓活動,豐富科研理論知識。同時我注重向身邊的榜樣學。學習老教師們的班級管理與協調能力、青年教師的熱情與虛心好學、黨員的高風亮節。我積極參與了《班隊活動滲透心裡健康教育研究》課題的課題組長工作任務。通過研究課觀摩、查詢相關資料、集體備課、研討等形式,對課題研究思路及相關基本方法等有了一定了解,為課題研究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加強教研、科研整合,落實研究過程。

任何偉大的研究都源於實踐,都基於對大量事實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對教育教學實際,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研究,這是開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礎。往往很多人缺少的是發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學校與家庭、社會、學校管理、教與學、新課程改革、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等等。這些都是教科研的物件,我們不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此,我時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問題,這樣就避免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點的尷尬。

本學期,將課題組的日常研究納入班隊活動常規管理之中,全面關注本課題研究進展。首先樹立“人人都是研究者”“上課就是研究”的新理念,在日常教學中加以研究,將理論層面與操作層面有機結合。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在教育教學行動中捕捉、篩選、提煉、加工經驗和做法,把研究成果作為一筆寶貴的智慧資源,並收集、整理成豐富的文字資料。

在進行課題研究時,我總是從教育理論和教學理念的高度著眼,用敏銳的眼光審視自身教學,從身邊的教育教學實際入手,選定適當的研究範圍或方向。

本學期我在教學實踐中,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讓學生在班隊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心靈受到薰陶,人格得到培養,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方面,我進行有目的地教育,注重解題方法、步驟的具體指導,在日常作業指導時,強調認真寫字、認真讀題、認真列豎式、認真檢查,確保正確率。教學中總是認真鑽研教材,理解編者意圖,結合學生實際,大膽探索教育教學方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注重因材施教。為了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紮實,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地設計教學結構,大膽地改革教材,用活教材。採用的分層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分類考核評價等辦法,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組織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關注知識的生成,讓學生自己感悟新知,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給學生智慧和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本期學生參加競賽,我班10名學生參加獲獎的就有7人。不僅教學生學知識,還教學生學做人,與學生溝通把工作做在實處,做到學生的心靈深處,總是以愛為本,平等待生,及時瞭解學生的苦惱與歡樂,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獲取成功。經常與家長聯絡,注重人文關懷,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做到了既教書又育人,讓學生快樂地成長,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愛戴。總之,在培養學生養成獨立的作業習慣時磨練學生的意志,加強人格培養和修煉。還結合愛生行動,悉心做好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加強對典型個案的剖析,進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廣度和理論層次。

我和課題組的其他幾位教師經常互相聽課,教學中強化學生對自己及他人學習行為的反思意識,提升反思能力,促使其學習方式、方法的深度延伸,調整認識結結構,整合學科知識框架,然後互相評課,並研討形成下一步的實施思路,確定擬研究的問題及對策。

三、注重積累,樂做有心人,隨時收集豐富的素材。

在注意或研究眾多教育現象時,面對紛繁複雜的素材和瞬息萬變的教育資訊,靈感會不斷閃現,這些都可能是教科研的閃光點或獨特之處,我會在第一時間記錄下稍縱即逝的瞬間,來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素材寶庫,使自己在撰寫論文時不再為沒有翔實的事例而煩惱,而更具說服力、針對性和實效性。本期完整地積累了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原始資料,如課題研究課設計理念、上課教案、教學反思等。

另外,嘗試對研究成果進行個性化和科學化的表達。科研成果主要通過論文、教育故事、課後反思等形式來呈現,這就需要教師勇於嘗試系統地整理、收集相關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同時主動大膽創作,相信發現就是進步,總結就是提高。為了形成高質量、個性化的成果,我經常閱讀相關雜誌刊物和教育理論書籍,瞭解所研究內容的前沿動態和已有的理論成果,同時還進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我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在與別人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更新觀念,撞擊思維,將自己發現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學地、準確地表達出來。本學期,認真寫好每天的教學隨筆,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教科室佈置的任務,積極參加各級論文評選活動,本期撰寫的教學論文有10篇獲得各級獎勵,其中在市、區級發表6篇。

四、收穫與體會

通過研究學生專題日記、思想日記等培養了學生的學習反思習慣,總結了學生學習方法,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斷增強。同時,也使我更深入、更全面地瞭解了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延伸,從而明確了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思路矯正的方向,教育教學更加富有針對性。

我的教學反思、實驗心得使我對實驗的過程、體驗得到不斷反思,研究思路不斷深入而富有針對性。同時也為課題研究提供原始依據,為課題組成員相互借鑑、相互啟發創造了條件。

總之,本學期我竭盡所能做了一些工作,深切地感受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提高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健全的人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有著明顯的作用。特別是通過班隊會滲透,是很有時效性的。進行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是任重而道遠,我們將會為搞好這個課題實驗和提高國小生的心理素質而努力奮鬥!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愛和指導下,在課題組成員的不懈努力下,我校教科研必將枝繁葉茂,喜結碩果。

數學教科研工作總結[1]

自參加工作以來,能夠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理論修養和職業道德提升,以人為本,關愛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做一個科研型、學者型教師始終是我的夢想與追求。由於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與默默無聞的耕耘,在讀書——思考——研究中不斷地豐富自己、提高自己,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點滴成績,不但促進了自己業務水平的提升,更有力的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20xx年被評為章丘市優秀教師,20xx年被評為章丘市優秀校長。

一、以學習為樂 持之以恆

我認為教師要想提高業務,就要勤於學習博採眾家之長,關注細節善於思考,剖析得失務求實效,於是常年以讀書為樂,堅持記筆記寫反思。近年來自己先後學習了《素質教育理論綱要》、《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走進學生思考的世界》,魏書生的民主與科學的管理思想,劉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論等。自己開通了教育部落格,每天以工作日誌的形式堅持書寫所思所感所悟。在讀書中學有收穫,在反思中日有提高。幾年下來,自己養成了做事踏實、善於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不僅提高了業務理論水平,而且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

二、發現就是進步 總結就是提高

教科研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地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由理論指導實踐的辯證迴圈。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新課程改革、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教與學、學習後進生的轉化、德育管理、教師隊伍建設等等,這些都是教科研的物件。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用研究的眼光去觀察發現問題,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去分析解決問題。招準問題的切入點,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症下藥。一般老師工作就停留在了問題解決的層面上,而沒有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上升到理論高度進行總結,這就是庸師和優秀教師的最大區別。

我相信發現就是進步,總結就是提高。為了形成高質量、個性化的成果,我經常閱讀相關雜誌刊物和教育理論書籍,瞭解所研究內容的前沿動態和已有的理論成果,同時還進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在與別人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更新觀念,撞擊思維,將自己發現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學地、準確地表達出來。20xx年本人撰寫的《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習後進生的轉化》在《山東教育科研》上發表,《我們對提高教師素質的幾點認識與做法》在濟南市組織的國小教師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論國小中年級語文訓練的內容與方法》在“新世紀中國國小語文教學論文大賽”中獲一等獎;20xx年撰寫的《實踐人本思想注重名師培養》在濟南教育學院學報上發表;20xx年撰寫的《研究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實效》在濟南教育學院學報上發表,《以愛育人為師之本》在濟南市教育局組織的德育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20xx年撰寫的《運用電教手段促進教學創新創新》在濟南市組織的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尋找生活中的美》在濟南市中國小研究性學習教學方案設計評比中獲二等獎;20xx年撰寫的《巧妙自然用投影輕鬆愉快學數學》在山東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與教育教學研究優秀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20xx年撰寫的《國小作文教學指導初探》在全國國小語文教師作文教學論文比賽中獲一等獎;20xx年撰寫的《班主任要善養“三氣”》在內蒙古教育上發表,本人承擔的章丘市規劃課題“國小作文教學走向生活的研究”順利通過專家組鑑定結題。

三、以教科研為平臺 讓每位教師都成功

教科研是教師成長、自我發展的支撐。因此,作為校長我同班子成員一道為教師創設了各種條件、採取多種措施努力營造有利於研究的寬鬆氛圍,引導教師走上科研興教之路。教師60餘人。從整體上講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偏大,教科研意識比較淡薄。針對實際學校確定了“專家引領、科研先行;點上突破、面上輻射;整合強化、凸顯特色”的教科研思路。首先我們邀請了市教科所的郭道勝所長來我校為全體老師作了精彩的教科研報告。使老師們明晰了教科研的意義、步驟與方法,打破了對老師們來說教科研高深莫測的神話,使全校老師走向了問題型教研課題研究。學校在教科研上實施政策激勵、全力支援。如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料,科研裝置,廣開門路採集最新的科研資訊提供給教師以拓寬研究的視野,提高研究水平。學校還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更新觀念,進一步提高教師科研意識和水平。同時,還為教師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臺,為教育科研成果的發表與推廣創設條件,為教師提供展示 個人才華的機會,充分促進了學術觀點的碰撞、科研靈感的激發。我校的國小作文走向生活的研究、國小數學優良思維品質的培養章丘市級兩個課題於去年四月份立項開題,經過課題組全體成員歷時一年半的刻苦公關於今年八月份終於通過市教科所的鑑定順利結題。最難能可貴的是兩個課題的結題,使老師們找到了自信

自參加工作以來,能夠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理論修養和職業道德提升,以人為本,關愛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做一個科研型、學者型教師始終是我的夢想與追求。由於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與默默無聞的耕耘,在讀書——思考——研究中不斷地豐富自己、提高自己,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點滴成績,不但促進了自己業務水平的提升,更有力的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20xx年被評為章丘市優秀教師,20xx年被評為章丘市優秀校長。

一、以學習為樂 持之以恆

我認為教師要想提高業務,就要勤於學習博採眾家之長,關注細節善於思考,剖析得失務求實效,於是常年以讀書為樂,堅持記筆記寫反思。近年來自己先後學習了《素質教育理論綱要》、《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走進學生思考的世界》,魏書生的民主與科學的管理思想,劉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論等。自己開通了教育部落格,每天以工作日誌的形式堅持書寫所思所感所悟。在讀書中學有收穫,在反思中日有提高。幾年下來,自己養成了做事踏實、善於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不僅提高了業務理論水平,而且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

二、發現就是進步 總結就是提高

教科研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地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由理論指導實踐的辯證迴圈。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新課程改革、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教與學、學習後進生的轉化、德育管理、教師隊伍建設等等,這些都是教科研的物件。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用研究的眼光去觀察發現問題,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去分析解決問題。招準問題的切入點,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症下藥。一般老師工作就停留在了問題解決的層面上,而沒有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上升到理論高度進行總結,這就是庸師和優秀教師的最大區別。

我相信發現就是進步,總結就是提高。為了形成高質量、個性化的成果,我經常閱讀相關雜誌刊物和教育理論書籍,瞭解所研究內容的前沿動態和已有的理論成果,同時還進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在與別人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更新觀念,撞擊思維,將自己發現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學地、準確地表達出來。20xx年本人撰寫的《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習後進生的轉化》在《山東教育科研》上發表,《我們對提高教師素質的幾點認識與做法》在濟南市組織的國小教師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論國小中年級語文訓練的內容與方法》在“新世紀中國國小語文教學論文大賽”中獲一等獎;20xx年撰寫的《實踐人本思想注重名師培養》在濟南教育學院學報上發表;20xx年撰寫的《研究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實效》在濟南教育學院學報上發表,《以愛育人為師之本》在濟南市教育局組織的德育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20xx年撰寫的《運用電教手段促進教學創新創新》在濟南市組織的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尋找生活中的美》在濟南市中國小研究性學習教學方案設計評比中獲二等獎;20xx年撰寫的《巧妙自然用投影輕鬆愉快學數學》在山東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與教育教學研究優秀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20xx年撰寫的《國小作文教學指導初探》在全國國小語文教師作文教學論文比賽中獲一等獎;20xx年撰寫的《班主任要善養“三氣”》在內蒙古教育上發表,本人承擔的章丘市規劃課題“國小作文教學走向生活的研究”順利通過專家組鑑定結題。

三、以教科研為平臺 讓每位教師都成功

教科研是教師成長、自我發展的支撐。因此,作為校長我同班子成員一道為教師創設了各種條件、採取多種措施努力營造有利於研究的寬鬆氛圍,引導教師走上科研興教之路。教師60餘人。從整體上講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偏大,教科研意識比較淡薄。針對實際學校確定了“專家引領、科研先行;點上突破、面上輻射;整合強化、凸顯特色”的教科研思路。首先我們邀請了市教科所的郭道勝所長來我校為全體老師作了精彩的教科研報告。使老師們明晰了教科研的意義、步驟與方法,打破了對老師們來說教科研高深莫測的神話,使全校老師走向了問題型教研課題研究。學校在教科研上實施政策激勵、全力支援。如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料,科研裝置,廣開門路採集最新的科研資訊提供給教師以拓寬研究的視野,提高研究水平。學校還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更新觀念,進一步提高教師科研意識和水平。同時,還為教師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臺,為教育科研成果的發表與推廣創設條件,為教師提供展示 個人才華的機會,充分促進了學術觀點的碰撞、科研靈感的激發。我校的國小作文走向生活的研究、國小數學優良思維品質的培養章丘市級兩個課題於去年四月份立項開題,經過課題組全體成員歷時一年半的刻苦公關於今年八月份終於通過市教科所的鑑定順利結題。最難能可貴的是兩個課題的結題,使老師們找到了自信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近三年來,我校以開放教育試點為契機,以教育科研為先導,落實遠端教育理念為目標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教科研工作組織領導,確保教科研工作順利進行。

班子成員在紮紮實實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帶頭搞好教科研工作。張農樵副校長二次《建構學習理論和現代遠端教育》專題講座啟動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航程,對開放教育試點專案教科研工作開展了多方位的研究。本學期借總結性評估之東風,對開放教育進行了全面回顧,學校以《現實療法提高自主學習效果的行動研究》為課題進行了校本培訓,以引導教職工更全面的瞭解現代遠端教育理念。學校要求幹部每學期讀一本教育理論論著,完成一篇讀書心得,指導或評價教科研課題為已任,積極走在教育科研的第一線上。

為保證學校教科研工作落實,我校在原教科研領導組織結構上進行了充實和調整,形成了由校長任組長,主管副校長任副組長,下放教科室的管理機構,對學校教科研工作進行巨集觀管理、指導、調控。並出臺了《教科研工作獎勵辦法》及《教科研發展規劃》,對開放教育試點專案制定了有層次的教科研計劃,引導學校教職工開展教學、管理、學習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實踐。

二、抓好三個重點,把教科研意識落實到學校工作的各方面。

1、抓隊伍建設,形成一支穩定的教科研的骨幹隊伍

學校依託教科室和專業責任教師形成了一支教科研的骨幹隊伍,根據學校教科研發展規劃,具體計劃本專業應重點開展的教科研活動,努力探索個別自主學習,小組協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模式,積極開展各種型別的新的教學模式探索實踐,如《會計案例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課堂教學素質化的有效調控》等。

2、 滲透,把教育科研滲透到教育工作的各方面。

開放教育模式是學習形式、管理形式、教學形式、實踐形式全方位的改革過程,教科研活動全方位的滲透也是開放教育理念的一種體現。《網上答疑的有效性分析》,《注重非智力因素,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我校開放教育專科學生基本特徵分析》,《餘杭電大學校網站使用情況調查與分析》,《實踐教學環節落實的有效管理》等課題涉及開放教育各個方面。

3、抓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科研活動。

為熟悉和適應開放教育試點專案,我校特邀請專家開展有關講座。浙大博士生導師楊建剛教授講授《網路與媒體技術》,省教科研所鄭紀蛟教授講授《杭州寬頻網與遠端教育》。我校自行舉辦了《計算機網頁製作》講座。與杭州電大聯合舉辦的《計算機教務管理》培訓等。同時,我校全體教師參加了餘杭區教科所舉辦的《教師教科研知識、方法合格培訓》考試。學校組織教師開展課件製作比賽,小組協作學習等主題研討等,以提高自主學習效果為中心,在各專業開展綜合性研究,學校內開設交流課20節,外出教研活動21批次,加強橫向聯絡和不同學科間交流。向專家借腦袋,向資料借思路,向兄弟學校借經驗。

三、建立三項制度

①理論學習制度:教師專業成長,教科研是先導,理論學習是基礎,學校建立了每位教職工開展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弄懂一個教學原理,寫一個優秀教案,上一節課題研究示範課,寫一篇學術論文或學習心得的制度。

②同伴互助制度:通過教師之間對話、合作、互動,防止教師各自為戰和孤立無援,使教師群體得到發展。我校為調整師資結構,近年新招收了一批新教師,目前,青年教師比例佔25%,為使他們迅速成長,學校啟動了“老帶青,青幫新的結對子”工程,在校內認師傅,對青年教師實行專人指導,儘快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③自我反思制度:教師教育能力的提升,建立一支具有教科研意識的師資隊伍,自我反思是促進個體快速成長的一個有效途徑,學校定期組織以專業為基礎的教研活動,以教法為專題的討論活動,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長。

近幾年來,我校教師參加區教學綜合能力比賽一人獲全區第一;參加青年教師技能比賽一人獲一等獎;發表學術論文3篇,參加杭州市教科研論文評比獲三等獎以上6篇,區教科研論文評比三等獎以上4篇,系統內教科研成果交流11篇,2位教師經稽核後獲副高職稱任職資格。我們深深體會到,只要堅持走教科研之路,才能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4月7日,有幸聆聽了東北師範大學鄧濤教授的講座。一整天的《教育科研方法》的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穫是沉甸甸的,其中有領悟、有靈感、有激勵,也有反省。它使我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教師的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體會,尤其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如何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提供的方法的操作性強,對我們今後進行教育教學的科學研究及論文寫作有很大啟發。

教育科研方法講座包含四方面內容:關於中國小教師參與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教育研究的選題、設計與論證;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成果的表達。講座幾乎涵蓋了教育科研的全部內容,壓縮到一天講,容量很大。但教授所做的指導細緻入微,他對任何一個細小的問題都沒有一帶而過。他列舉的一個個數字、一種種現象、一張張圖片,都凝聚著他的心血,他一字一頓地耐心講解正是對“科研嚴謹”的最好詮釋。

聽了鄧濤教授的講座,對於選題,我很受啟發。教育科研課題來自於教育的問題。教育問題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一是教育理論問題。當然,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不是截然分開的,只是研究時有所側重而已。對於教師來說,在教育實踐中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可以揚長避短;然後再逐漸向理論深度發展。一旦確定選題後,接下來的工作是查閱收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這是研究的基礎,也是論文寫作的基礎。

此外,鄧濤教授還教會了我們如何創作有價值的學科論文:1.對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並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2.掌握論文寫作的要求和方法。教學實踐是一座豐富的寶藏,經常反思自己和別人的教育、教學實踐,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獲取寫作資料的有效途徑。鄧濤教授告訴我們,論文寫作應抓住一個選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在這個選題上寫深寫透,這樣才可能寫出有價值的論文。

通過此次培訓讓我再次感悟到成為一名科研型教師必須做到:

首先,要勤於學習。平時要注意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瞭解教育、心理研究的發展動態,以便把握先進的教育思想。

其次,要勇於實踐和探索。理論知識只有運用於實踐才具有價值。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往往是善於把學習到的教育理論運用於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理論的正確性,從而豐富和發展理論。

另外,要敏於思考。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說:“吾日三省吾身。”都表明思考對於學習、對於實踐的重要性。學習不思考,不能把握理論的實質;實踐不思考,不會有新的發現。只有經常對自己的學習和實踐進行反思,才會不斷有所收益和創新。

最後,要善於記錄。平時注意及時記錄自己的學習所得以及對教學實踐的反思,為將來的寫作積累豐富而鮮活的素材,是教學研究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積極把這次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合理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使教育科研日常化。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我從教23年,寫過一些論文,也有一些論文獲獎並發表。近幾年,我有幸參加過市鎮論文評審,閱讀過大量中國小教師的論文,感到中國小教師在論文寫作中有些困惑,本文試圖分析之並提出應對的策略。

一、態度不夠端正,不想寫

態度決定行動,有什麼樣的寫作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寫作行為。開始寫論文,都是外在的推力多一些,因為學校要我寫,因為評職稱要論文等,而不是我喜歡,所以我要寫。目前,有相當多的教師的論文是臨時去寫,拼湊而成。平時沒有研究,平時沒有收集資料,沒有關注、思考這個問題,也沒有去實證研討,等到學校說要交論文了,才臨時到網上去東拼西湊一點資料,倉促而成,質量可想而知。

要解決態度問題,我認為可以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著手。

從學校外部來講,首先要完善制度,激勵、引導廣大教師開展教育科研。對科研成績突出的教師給與一定的補貼,進行專項的獎勵,在職稱的評定、先進的評選、骨幹教師的評選時優先考慮。學校要搭建平臺,讓骨幹教師有展示研究成果的機會,比如,讓教師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作專題講座。好文章是逼出來的。我個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就是這樣逼出來的。去年,因為市科研辦安排我到茶山鎮、虎門鎮等鎮區作《教育科研課題的選題及申報》的專題講座。我把講稿寫好就是一篇很好的科研論文,獲得20__年市教育學會論文一等獎。市教研室安排學科帶頭人到鎮區講座,我在山區片作了一場《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低效的問題與對策》的報告,我把講稿整理好,該文獲得廣東省20__年國小語文優秀論文一等獎。

“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如果你對某個專題沒有研究,沒有思考,沒有收集相關的資料,就不會有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石碣實驗國小的楊奕平老師的論文《優化“主題圖”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探索》經過三年的研究,上了10多節研究課,整理收集了近10萬字的研究資料,所以他撰寫的論文有理有據,既有高度,又有廣度和深度,還有可信度,獲得東莞市20__年國小數學年會論文一等獎。

從內部教師個人來講,要轉變觀念,樹立科研促教的理念,從“苦幹型”教師向“智慧型”教師轉變。凡是喜歡寫文章的老師,往往總是一所學校或一個地方的能師。凡是喜歡舞文弄墨的人總喜歡讀他人的文章,這樣便能經常學到他人的長處,較好地充實提高自己。凡看到的、聽到的教育教學現象,對它的一番認真思考就是研究,思考之後產生自己的觀點、看法、評價,寫成文章就是學問。這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由經驗上升到科學,教師的智慧就出現了一個新飛躍,從而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更豐富,教書能力更高,育人本事更大。

其次,教學和科研是相互促進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寫文章也是備課。要寫文章就要多看課本、參考資料及其他有關的書籍。看得多了對有關知識就會理解的深刻、掌握的牢固,從而也就會提高授課的質量。特別是自己研究的內容如果與工作直接相關,更可豐富講課的內容。論文創作就是那塊“不誤砍柴功”的磨刀石。

只有教師從不願寫到樂意去寫,論文的水平才會提高。

二、選題沒有新意,不好寫

“選題”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寫什麼”。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因此選題恰當與否,直接關係到論文的命運。教師常常會覺得,不管寫什麼,好像都有人寫了,自己覺得沒有什麼好寫的。寫的論文,老生常談,沒有新意,付出再多也沒有什麼價值。例如,東莞市教育學會20__年評獎的論文,圍繞轉化後進學生的論文就有30多篇,其中很多論文泛泛而談,題目就沒有新意,如:《對國中階段後進生的轉化工作的一些思考》、《小議班主任轉化後進學生的點滴體會》等。而有的老師,同樣寫後進生的轉化,切入點較好,角度新,言人所未言,如“單親家庭後進生的轉化研究”,“建立QQ群,轉化後進學生的研究”等。

有些問題別人已經研究過,並有了公認的結論,這個選題就不要再去寫了,除非你想推翻已有的結論。比如,《論素質教育的可行性》,我們國家實施素質教育已經十多年了,黨和國家都已經做出了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已經沒有必要去論述其可行性了了,如果是剛剛推進素質的時候,這樣的文章還有研究的必要。

(一)抓住“四點”來選題

要確立“人人眼中有,個個筆下無”的選題,策略是抓住“四點”。

1.抓住難點 。中國小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每天都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如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習慣不好,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等,這些問題雖然有不少人進行了研究,但並沒有完全解決。另外,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困惑,比如,近年來盛行“賞識教育”,它適合所有學生嗎?難道教育就不能有批評和適當的“懲罰”嗎?該如何把握度,有的教師根據這樣的疑問提出了“ 適度懲罰對形成兒童良好行為的效果研究”選題。

2.挖掘亮點。 教師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一般都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如有的教師善於做學習困難學生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師生關係;有的善於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的在課堂組織教學和管理方面很拿手,課堂秩序很好;有的在班級管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帶出了文明班級,這些都可以形成研究的選題。例如,長安中學德育副校長吳房添,對國旗下講話,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提高國旗下講話德育功能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廣東省普教成果一等獎,並出版了專著《風展國旗舞藍天》。

3.尋找盲點。盲點就是別人還沒有發現的選題。別人已經研究的東西,我們再去研究,往往費力不討好。在課題研究中如果獨闢蹊徑,可以在學科與學科之間,學段與學段之間,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間的“邊沿地帶”尋找未解決的問題,確立研究的課題。如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各個學科,不同年級的老師,很多人在研究,我們再去研究,很難有所突破。石碣序倫國小謝軍恆老師,獨闢蹊徑,開展“組建家庭學習小組,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研究”。石碣實驗國小的何振環老師,他將國小美術教學和生態環保教育結合起來,開展了“國小美術生態式教育的探索》,取得很好的成效,該成果獲廣東省普教成果二等獎。

4. 關注熱點。作為中國小教師,要發現有意義的問題,其前提之一是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有較為深入的瞭解,並保持經常的關注。機會總是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對頭腦一片空白的人來說,問題往往與他擦肩而過。要成為研究型教師,就要經常閱讀教育面的報紙、雜誌、經常瀏覽權威學科教育網站,參加一些學術活動,多到名校去參觀學習,這樣,既有助於研究國內外教育理論和實際作者關心的問題,尤其是熱點問題。

(二)把握命題的基本要求

就具體的命題來講,題目表述要清楚、簡潔、新穎。

1.命題表述不清。例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看了題目,不知道你要講些什麼。即使要用詩詞作題目,建議要有一個副標題“對國小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探索”。

2. 命題要簡潔,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儘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如:“學生懼厭作文心理的原因及其應對策略”,“懼厭”本身就是一種心理,所以“心理”二字可以不要。另外,“其”指代不明,也不必要,省掉。因此,文章題目開改為“學生懼厭作文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3.命題太空,沒有核心概念。如:“提高國小生書寫水平的研究”,題目太大,不易寫好。如《漢字書寫“三九訓練法”的研究與實踐》。核心概念是“三九訓練法”,《探究回方圖形習字法,快速提高學生楷書書寫水平的研究》,核心概念是“回方圖形習字法”,研究的焦點集中,指向明確。近年來,市教育學會獲一等獎的論文,題目都有一個核心概念,如:《“三案定教”集體備課模式的思考》、《蘇格拉底“助產術”在現代思想品德討論課中的應用》等,因為有核心概念,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資料沒有積累,沒啥寫

一方面,沒有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時缺乏論據來支撐你的論點,會難以下筆。

另一方面,如果資料的收集不到位,你不瞭解別人的研究成果,你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論文,可能別人早已總結,你只是拾人牙慧,徒勞無功。例如,有個教師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生字抄寫幾遍最有效。其實這個問題,美國有位叫賴斯的研究者,早在1892年寫成了《無益的拼寫練習》一書,指出過多的重複練習是無益的。1981年,上海的一所國小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現抄寫四遍和八遍的效果並無顯著差異。

如何去收集資料,我認為主要的途徑有以下八條:

1.從工作中搜集。有心於教育教學研究的教師,每堂課後或每一單元教學後都要認真思考總結,將其寫成教學後記或教學反思。

2.從聽課中搜集。有些教師為完成學校要求的聽課任務去聽課,有的教師聽課僅僅是抄上板書或課件的文字內容了事,這樣的聽課是無法為課題研究服務的。確定研究課題後,更要帶著問題去聽課,選擇哪些最有價值的環節、細節或教學方法,及時記錄下來。

3.從觀察中搜集。處處留心皆學問。作為教育教學研究的有心人,中國小教師既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對種.種教育現象進行觀察,並隨時記錄,用心思索,見微知著。

4.從調查中搜集。調查研究是公論的認識事物、掌握規律的一種有效方法。進行調查的方式,一般有典型調查,抽樣調查。方法上,可舉行座談會,進行個別談訪,開展問卷調查,等等。

5.從實驗中搜集。在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及時記錄,整理獲得實驗資料,包括成功的、失敗的、需要改進的各種資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實驗過程中得到的資料對教育研究來講,都是最寶貴和最有價值的。

6.從閱讀中搜集。開展教育課題研究,一定要學會讀書,學會向他人學習。一是寫讀書筆記。將閱讀中獲得的材料以及感受較完整地記錄。下來。二是做好摘錄。將文中有用的部分記錄下來並做好分類,以便日後查詢。三是做好剪輯。將報紙雜誌上對自己研究有用的文字材料剪下來分類儲存。

7.利用學術會議蒐集。參加專業學術會議是蒐集教育科研資料的重要渠道。學術會議上學者們可以面對面地交流教育研究新成果、新進展或新課題,因此,能使人們獲得報刊檔案中得不到的資訊資料。

8.通過網際網路搜尋。計算機網際網路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資訊資源。上網查詢、蒐集教育資訊越來越成為人們獲得教育科研資料的快捷、有效的重要渠道。

四、寫作缺乏技巧,不會寫

魯迅先生曾說過:“文章應該怎樣寫,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於多看和練習,此外並無心得或方法的”。確實,科研論文的寫作,關鍵是要多看多寫,熟能生巧。

(一)寫作時“分塊合成”,一氣呵成

初稿的撰寫也可採用“分塊合成法”,就是將相對獨立的各分塊分別安排在一定時間內撰寫,最後再將各部分精心統籌。這樣做的好處是便於時間上的靈活安排,對於篇幅較長的論文而言,撰寫的質量也比較容易得到保證。不過在最後統稿階段還要多下一些功夫,做好巨集觀把握,否則將影響論文整體的和諧與統一。

寫不出來時“不要硬寫”。寫不出有種.種原因,對論述的問題認識不充分,未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或對所論問題分析不透徹,只見一點,不及其餘,或掌握的材料不夠充分,或對文章的主題、結構、語言表達還末想好等,都可能使文章寫不下去。“寫不出”正好暴露出自己寫作中存在問題,是好事,它說明準備工作還沒做好,寫作時機還不成熟,這時應明智地停下來,細心地分析原因,找出癥結所在。“不硬寫”不等於不能再寫,只要查明原因,對症下藥,克服了寫作中的障礙,就會出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而一旦動筆,就必須趁熱打鐵、全神貫注、連續不斷,把想到的都寫出來。儘管有時反過頭來看,有些想法很簡單、很朦朧,甚至很不成熟,但絕不可輕易放棄。因為經過長時間的深入思考,思路已經開啟,如果中斷,將是十分遺憾的。所以一定要克服一切外界干擾,一鼓作氣地寫出初稿。

(二)修改時吹毛求疵,反覆打磨

初稿寫出之後,首先,要作嚴格的自我審閱,自我修改。對此,最好先把稿子放一段時間,頭腦冷一冷後,再用第三者的眼光,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離,較客觀地進行閱讀,這樣可能更容易發現問題。

在寫作時,要能鑽進去;在修改時,要能跳出來。在寫作時,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時,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論敵的位置上,從雞蛋裡挑骨頭,越“苛刻”越好。

如果帶著“自我欣賞”的情緒修改自己的論文,那就必然難以下筆。

其次,在文章的修改過程中,還可以請周圍的老師或同行審閱,以徵求更多的修改意見。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些問題,論文撰寫者自己難以察覺發現,旁人卻很容易看出來。在請別人閱讀指正時,一要誠懇,抱著誠懇的態度虛心請教,別人才會以誠相見。提出修改意見;二要虛心,對於別人提出的意見,要認真考慮,尋求其合理性,認真進行修改。好文章是磨出來的。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正是在不斷的推敲修改基礎上形成的。

(三)選擇刊物,積極投稿

如果你的文章寫好後,準備投送刊物編輯部之前,還應根據稿件內容,去了解刊物的特點,明確投稿的方向,以提高錄用率。怎樣才能選準投稿刊物呢?首先要注意的是把握好投稿的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時效性是至關重要的。如是大學聯考複習指導、教材教法分析、解題技巧輔導等方面的文章,一般要有足夠的提前量才能配合教學進度。其次要注意“門當戶對”與“投其所好”,投稿要能夠正中編輯下懷。因此要用心研究各類專業報刊的宗旨和風格,以及欄目特色和近期組稿重點,儘量從已發表的論文中揣摩編輯的“口味”,杜絕投稿的盲目性。如是有關教材教法等適用教師閱讀的,就要投向教師刊物;有關學生學法指導等適用學生閱讀的,就要投向學生刊物。

初發稿件,暫且不必向門檻高、通道窄的權威期刊“進軍”,而是從自己的實際水平出發,眼睛向下,緊緊盯住自己最貼近、最熟悉的期刊“鑽空子”。一般地,新闢欄目投遞稿件的作者少,因而向有此欄目的有關刊物投稿,採用率就大;給缺稿件的欄目撰稿,這方面的稿件被採用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能受到行家的認可或發表,自己則嘗試一次成果的歡樂,寫作熱情會更高,信心會更大。但如果文章不盡人意,受到一次挫折,就灰心喪氣,甚至就此擱筆,那將是十分惋惜的。我堅信這樣一句話:多寫點,少寫點,多少寫點;早發表,晚發表,早晚發表。

總之好的論文是逼出來的,好的論文是做出來的,好的論文是磨出來的。只有多讀、多寫、多思、多積累,厚積薄發,水到渠成,就一定會寫出高水平的論文來。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我從教20xx年,寫過一些論文,也有一些論文獲獎並發表。近幾年,我有幸參加過市鎮論文評審,閱讀過大量中國小教師的論文,感到中國小教師在論文寫作中有些困惑,本文試圖分析之並提出應對的策略。

一、態度不夠端正,不想寫

態度決定行動,有什麼樣的寫作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寫作行為。開始寫論文,都是外在的推力多一些,因為學校要我寫,因為評職稱要論文等,而不是我喜歡,所以我要寫。目前,有相當多的教師的論文是臨時去寫,拼湊而成。平時沒有研究,平時沒有收集資料,沒有關注、思考這個問題,也沒有去實證研討,等到學校說要交論文了,才臨時到網上去東拼西湊一點資料,倉促而成,質量可想而知。

要解決態度問題,我認為可以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著手。

從學校外部來講,首先要完善制度,激勵、引導廣大教師開展教育科研。對科研成績突出的教師給與一定的補貼,進行專項的獎勵,在職稱的評定、先進的評選、骨幹教師的評選時優先考慮。學校要搭建平臺,讓骨幹教師有展示研究成果的機會,比如,讓教師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作專題講座。好文章是逼出來的。我個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就是這樣逼出來的。去年,因為市科研辦安排我到茶山鎮、虎門鎮等鎮區作《教育科研課題的選題及申報》的專題講座。我把講稿寫好就是一篇很好的科研論文,獲得20xx年市教育學會論文一等獎。市教研室安排學科帶頭人到鎮區講座,我在山區片作了一場《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低效的問題與對策》的報告,我把講稿整理好,該文獲得廣東省20xx年國小語文優秀論文一等獎。

“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如果你對某個專題沒有研究,沒有思考,沒有收集相關的資料,就不會有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石碣實驗國小的楊奕平老師的論文《優化“主題圖”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探索》經過三年的研究,上了10多節研究課,整理收集了近10萬字的研究資料,所以他撰寫的論文有理有據,既有高度,又有廣度和深度,還有可信度,獲得東莞市20xx年國小數學年會論文一等獎。

從內部教師個人來講,要轉變觀念,樹立科研促教的理念,從“苦幹型”教師向“智慧型”教師轉變。凡是喜歡寫文章的老師,往往總是一所學校或一個地方的能師。凡是喜歡舞文弄墨的人總喜歡讀他人的文章,這樣便能經常學到他人的長處,較好地充實提高自己。凡看到的、聽到的教育教學現象,對它的一番認真思考就是研究,思考之後產生自己的觀點、看法、評價,寫成文章就是學問。這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由經驗上升到科學,教師的智慧就出現了一個新飛躍,從而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更豐富,教書能力更高,育人本事更大。

其次,教學和科研是相互促進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寫文章也是備課。要寫文章就要多看課本、參考資料及其他有關的書籍。看得多了對有關知識就會理解的深刻、掌握的牢固,從而也就會提高授課的質量。特別是自己研究的內容如果與工作直接相關,更可豐富講課的內容。論文創作就是那塊“不誤砍柴功”的磨刀石。

只有教師從不願寫到樂意去寫,論文的水平才會提高。

二、選題沒有新意,不好寫

“選題”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寫什麼”。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因此選題恰當與否,直接關係到論文的命運。教師常常會覺得,不管寫什麼,好像都有人寫了,自己覺得沒有什麼好寫的。寫的論文,老生常談,沒有新意,付出再多也沒有什麼價值。例如,東莞市教育學會20xx年評獎的論文,圍繞轉化後進學生的論文就有30多篇,其中很多論文泛泛而談,題目就沒有新意,如:《對國中階段後進生的轉化工作的一些思考》、《小議班主任轉化後進學生的點滴體會》等。而有的老師,同樣寫後進生的轉化,切入點較好,角度新,言人所未言,如“單親家庭後進生的轉化研究”,“建立QQ群,轉化後進學生的研究”等。

有些問題別人已經研究過,並有了公認的結論,這個選題就不要再去寫了,除非你想推翻已有的結論。比如,《論素質教育的可行性》,我們國家實施素質教育已經十多年了,黨和國家都已經做出了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已經沒有必要去論述其可行性了了,如果是剛剛推進素質的時候,這樣的文章還有研究的必要。

(一)抓住“四點”來選題

要確立“人人眼中有,個個筆下無”的選題,策略是抓住“四點”。

1.抓住難點 。中國小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每天都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如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習慣不好,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等,這些問題雖然有不少人進行了研究,但並沒有完全解決。另外,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困惑,比如,近年來盛行“賞識教育”,它適合所有學生嗎?難道教育就不能有批評和適當的“懲罰”嗎?該如何把握度,有的教師根據這樣的疑問提出了“ 適度懲罰對形成兒童良好行為的效果研究”選題。

2.挖掘亮點。 教師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一般都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如有的教師善於做學習困難學生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師生關係;有的善於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的在課堂組織教學和管理方面很拿手,課堂秩序很好;有的在班級管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帶出了文明班級,這些都可以形成研究的選題。例如,長安中學德育副校長吳房添,對國旗下講話,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提高國旗下講話德育功能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廣東省普教成果一等獎,並出版了專著《風展國旗舞藍天》。

3.尋找盲點。盲點就是別人還沒有發現的選題。別人已經研究的東西,我們再去研究,往往費力不討好。在課題研究中如果獨闢蹊徑,可以在學科與學科之間,學段與學段之間,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間的“邊沿地帶”尋找未解決的問題,確立研究的課題。如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各個學科,不同年級的老師,很多人在研究,我們再去研究,很難有所突破。石碣序倫國小謝軍恆老師,獨闢蹊徑,開展“組建家庭學習小組,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研究”。石碣實驗國小的何振環老師,他將國小美術教學和生態環保教育結合起來,開展了“國小美術生態式教育的探索》,取得很好的成效,該成果獲廣東省普教成果二等獎。

4. 關注熱點。作為中國小教師,要發現有意義的問題,其前提之一是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有較為深入的瞭解,並保持經常的關注。機會總是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對頭腦一片空白的人來說,問題往往與他擦肩而過。要成為研究型教師,就要經常閱讀教育面的報紙、雜誌、經常瀏覽權威學科教育網站,參加一些學術活動,多到名校去參觀學習,這樣,既有助於研究國內外教育理論和實際作者關心的問題,尤其是熱點問題。

(二)把握命題的基本要求

就具體的命題來講,題目表述要清楚、簡潔、新穎。

1.命題表述不清。例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看了題目,不知道你要講些什麼。即使要用詩詞作題目,建議要有一個副標題“對國小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探索”。

2. 命題要簡潔,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儘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如:“學生懼厭作文心理的原因及其應對策略”,“懼厭”本身就是一種心理,所以“心理”二字可以不要。另外,“其”指代不明,也不必要,省掉。因此,文章題目開改為“學生懼厭作文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3.命題太空,沒有核心概念。如:“提高國小生書寫水平的研究”,題目太大,不易寫好。如《漢字書寫“三九訓練法”的研究與實踐》。核心概念是“三九訓練法”,《探究回方圖形習字法,快速提高學生楷書書寫水平的研究》,核心概念是“回方圖形習字法”,研究的焦點集中,指向明確。近年來,市教育學會獲一等獎的論文,題目都有一個核心概念,如:《“三案定教”集體備課模式的思考》、《蘇格拉底“助產術”在現代思想品德討論課中的應用》等,因為有核心概念,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資料沒有積累,沒啥寫

一方面,沒有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時缺乏論據來支撐你的論點,會難以下筆。

另一方面,如果資料的收集不到位,你不瞭解別人的研究成果,你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論文,可能別人早已總結,你只是拾人牙慧,徒勞無功。例如,有個教師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生字抄寫幾遍最有效。其實這個問題,美國有位叫賴斯的研究者,早在1892年寫成了《無益的拼寫練習》一書,指出過多的重複練習是無益的。1981年,上海的一所國小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現抄寫四遍和八遍的效果並無顯著差異。

如何去收集資料,我認為主要的途徑有以下八條:

1.從工作中搜集。有心於教育教學研究的教師,每堂課後或每一單元教學後都要認真思考總結,將其寫成教學後記或教學反思。

2.從聽課中搜集。有些教師為完成學校要求的聽課任務去聽課,有的教師聽課僅僅是抄上板書或課件的文字內容了事,這樣的聽課是無法為課題研究服務的。確定研究課題後,更要帶著問題去聽課,選擇哪些最有價值的環節、細節或教學方法,及時記錄下來。

3.從觀察中搜集。處處留心皆學問。作為教育教學研究的有心人,中國小教師既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對種種教育現象進行觀察,並隨時記錄,用心思索,見微知著。

4.從調查中搜集。調查研究是公論的認識事物、掌握規律的一種有效方法。進行調查的方式,一般有典型調查,抽樣調查。方法上,可舉行座談會,進行個別談訪,開展問卷調查,等等。

5.從實驗中搜集。在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及時記錄,整理獲得實驗資料,包括成功的、失敗的、需要改進的各種資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實驗過程中得到的資料對教育研究來講,都是最寶貴和最有價值的。

6.從閱讀中搜集。開展教育課題研究,一定要學會讀書,學會向他人學習。一是寫讀書筆記。將閱讀中獲得的材料以及感受較完整地記錄。下來。二是做好摘錄。將文中有用的部分記錄下來並做好分類,以便日後查詢。三是做好剪輯。將報紙雜誌上對自己研究有用的文字材料剪下來分類儲存。

7.利用學術會議蒐集。參加專業學術會議是蒐集教育科研資料的重要渠道。學術會議上學者們可以面對面地交流教育研究新成果、新進展或新課題,因此,能使人們獲得報刊檔案中得不到的資訊資料。

8.通過網際網路搜尋。計算機網際網路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資訊資源。上網查詢、蒐集教育資訊越來越成為人們獲得教育科研資料的快捷、有效的重要渠道。

四、寫作缺乏技巧,不會寫

魯迅先生曾說過:“文章應該怎樣寫,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於多看和練習,此外並無心得或方法的”。確實,科研論文的寫作,關鍵是要多看多寫,熟能生巧。

(一)寫作時“分塊合成”,一氣呵成

初稿的撰寫也可採用“分塊合成法”,就是將相對獨立的各分塊分別安排在一定時間內撰寫,最後再將各部分精心統籌。這樣做的好處是便於時間上的靈活安排,對於篇幅較長的論文而言,撰寫的質量也比較容易得到保證。不過在最後統稿階段還要多下一些功夫,做好巨集觀把握,否則將影響論文整體的和諧與統一。

寫不出來時“不要硬寫”。寫不出有種種原因,對論述的問題認識不充分,未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或對所論問題分析不透徹,只見一點,不及其餘,或掌握的材料不夠充分,或對文章的主題、結構、語言表達還末想好等,都可能使文章寫不下去。“寫不出”正好暴露出自己寫作中存在問題,是好事,它說明準備工作還沒做好,寫作時機還不成熟,這時應明智地停下來,細心地分析原因,找出癥結所在。“不硬寫”不等於不能再寫,只要查明原因,對症下藥,克服了寫作中的障礙,就會出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而一旦動筆,就必須趁熱打鐵、全神貫注、連續不斷,把想到的都寫出來。儘管有時反過頭來看,有些想法很簡單、很朦朧,甚至很不成熟,但絕不可輕易放棄。因為經過長時間的深入思考,思路已經開啟,如果中斷,將是十分遺憾的。所以一定要克服一切外界干擾,一鼓作氣地寫出初稿。

(二)修改時吹毛求疵,反覆打磨

初稿寫出之後,首先,要作嚴格的自我審閱,自我修改。對此,最好先把稿子放一段時間,頭腦冷一冷後,再用第三者的眼光,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離,較客觀地進行閱讀,這樣可能更容易發現問題。

在寫作時,要能鑽進去;在修改時,要能跳出來。在寫作時,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時,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論敵的位置上,從雞蛋裡挑骨頭,越“苛刻”越好。

如果帶著“自我欣賞”的情緒修改自己的論文,那就必然難以下筆。

其次,在文章的修改過程中,還可以請周圍的老師或同行審閱,以徵求更多的修改意見。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些問題,論文撰寫者自己難以察覺發現,旁人卻很容易看出來。在請別人閱讀指正時,一要誠懇,抱著誠懇的態度虛心請教,別人才會以誠相見。提出修改意見;二要虛心,對於別人提出的意見,要認真考慮,尋求其合理性,認真進行修改。好文章是磨出來的。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正是在不斷的推敲修改基礎上形成的。

(三)選擇刊物,積極投稿

如果你的文章寫好後,準備投送刊物編輯部之前,還應根據稿件內容,去了解刊物的特點,明確投稿的方向,以提高錄用率。怎樣才能選準投稿刊物呢?首先要注意的是把握好投稿的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時效性是至關重要的。如是大學聯考複習指導、教材教法分析、解題技巧輔導等方面的文章,一般要有足夠的提前量才能配合教學進度。其次要注意“門當戶對”與“投其所好”,投稿要能夠正中編輯下懷。因此要用心研究各類專業報刊的宗旨和風格,以及欄目特色和近期組稿重點,儘量從已發表的論文中揣摩編輯的“口味”,杜絕投稿的盲目性。如是有關教材教法等適用教師閱讀的,就要投向教師刊物;有關學生學法指導等適用學生閱讀的,就要投向學生刊物。

初發稿件,暫且不必向門檻高、通道窄的權威期刊“進軍”,而是從自己的實際水平出發,眼睛向下,緊緊盯住自己最貼近、最熟悉的期刊“鑽空子”。一般地,新闢欄目投遞稿件的作者少,因而向有此欄目的有關刊物投稿,採用率就大;給缺稿件的欄目撰稿,這方面的稿件被採用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能受到行家的認可或發表,自己則嘗試一次成果的歡樂,寫作熱情會更高,信心會更大。但如果文章不盡人意,受到一次挫折,就灰心喪氣,甚至就此擱筆,那將是十分惋惜的。我堅信這樣一句話:多寫點,少寫點,多少寫點;早發表,晚發表,早晚發表。

總之好的論文是逼出來的,好的論文是做出來的,好的論文是磨出來的。只有多讀、多寫、多思、多積累,厚積薄發,水到渠成,就一定會寫出高水平的論文來。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5月7日,我參加了由豐臺教育學會組織的《科研課題成果梳理與轉化》講座,會上由獲得過北京市基礎教育研究成果二等獎的高英和孫健老師為我們介紹了他們課題研究的過程及成果的梳理等情況,雖然培訓的時間僅有半天很短暫,但是感覺是很充實的。在這裡聆聽走在新課程前沿的專家們不同風格的講座,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全新的管理體制,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著引領和導向作用。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理念是行動的靈魂,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行動。新課程是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對於教師而言,首要任務就是建夠新課程有效教學理念。要該掉傳統的“重教有餘,重學不足;灌輸有餘,啟發不足;複製有餘,創新不足”觀念。通過培訓,我知道了怎樣去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創新,讓我的課堂充滿激情。我知道了怎樣讓我的學生真正的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教育,不同的人在不同學科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良好的教育就是不僅懂得了知識,還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磨練。在教學上要由關注“教”向關注學生“學”轉變。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不是看教師“教得怎麼樣”,而是要看學生“學得怎麼樣”。教師在教學中要大膽“放手”,讓學生學會“做中學”,在實踐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在交往中學習。要關注個體主動探究和情感體驗。在行動上教師要賦予學生真實的“愛”,這種愛是一種對全體學生的關注,是一種對每位學生的信任,是一種平等的尊重,是一種深刻的理解,是一種“容錯”的悅納,是一種精神的激勵。在教育由以本為本變為以人為本,教師由控制者、評判者轉向參與者、引導者,學生由接受型轉向探究型與接受型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鉅任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認真研究學生,學生在面對一個問題時他們是如何思考的,其中是否存在著經驗。同時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結合實踐,提高效率

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轉化成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超常收穫,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注重課堂實踐和資源整合,運用專家的教育智慧補己之短,通過運用資訊科技整合教育內容,推動教育教學的行為變化。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科研骨幹教師,就必須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專家們的新理念新視野就像一扇窗,為我帶來外面廣闊天地的一束燦爛的陽光。今後教學,我要努力實施新課程改革,把培訓學習到的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評價方式用於教學過程的始終,不斷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課堂上設計利於學生能力發展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變學生被動為主動,使課堂氛圍活躍,提高教學效率,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同時,通過培訓,我知道了如何確定研究的課題,而且感覺確定課題其實是一種很自然、很簡單的事,只要在教學中做到用心、留心。很容易確定一次很有價值的課題,因為教育科研課的來源其實離我們的工作實際很近很近,我們可以從教育教學實踐中尋找課題;可以從理論文獻中尋找課題;從成敗經驗中尋找課題;從教育改革和發展出現的理論及政策問題中尋找課題。在確定課題後,要明晰了制訂研究工作計劃的基本結構,在制定研究計劃的時候,我們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落實:

一、課題名稱。

二、負責人及成員分工。

三、研究的目的、意義。

四、圓內外研究的現狀。

五、具體的研究內容。

六、研究的方法及手段。

七、實施階段。

八、保障條件。

九、經費支出。

十、成果形成。

有了這樣清晰的結構,我們在制定研究計劃的時候就會更有條理且有一定的實用性。更明確了進行一項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在實際的研究中,遵照以下幾個步驟會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科學性。

一、確定研究課題。

二、查閱文獻,初步調查瞭解。

三、制定研究工作計劃。

四、立項。

五、蒐集並整理資料。

六、實施計劃。

七、撰寫研究報告。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穫很多,在以後的科研課題研究工作中,相信自己會更有章可循,有理可依,讓學校課題研究工作越做越好。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聽了有關“教育科研知識講座”後,感覺受益匪淺,下面講座談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直以來,我總是認為課題的選題是學校領導,是搞教育研究的專家才能做的事,與我們這些每天站在講臺上的一線教師關係不大,我們只需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通過講座我認識到自己的這種想法是多麼膚淺,中國小教育教學實踐才是科研課題的最基本來源。原來,“”期間,市教育科研規劃部門圍繞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確立的三大課題“小班化教學”、“構建生命化課堂”、“有效教學”,以及為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全市中國小開展的“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體育大課間”和“實踐與創新”三項主題活動的課題研究,都是從教育教學實際中提出的、急需探索和研究的問題。原來課題的選題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常規教學中,就在我們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講座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科研知識講座,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一次知識與智慧的碰撞,更有一種心理的愉悅與享受。這讓從來不喜歡聽理論講座的我也聽得津津有味。

科研來自教育實踐,它往往從小處、從細微處著眼,科研雖然高深卻也並不是一個難以企及的領域,這就是我本次聽講座的最大的體會。當然聽完講座後,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身理論水平的不足。今後,我一定要多學習與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以此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同時從日常的工作中多觀察,多發現,多反思,隨時隨處記錄來自教學一線的素材,爭取讓自己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一個全新的突破,努力使自己由一個經驗型的教師向科研型的教師轉變。

教育科研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校本科研的培訓讓我們的雙眼有了自信的光芒,頭腦有了睿智的思想,工作有了創新的火花.過去我對學困生的教育和教學方法始終是不知如何對待他們.對於學困生的教育我一直處於盲目的狀態,找不到科學恰當的方法.通過校本科研的培訓讓我找到方向和指路燈,懂得改變學困生的科學正確的方法。如:

一、 情感交流

教師要把學困生看成夥伴,主動和他們交朋友,促膝談心,瞭解他們的要求和建議,為他們排憂解難。勉勵他們:“只要樹立信心,改進學習方法,發奮努力,一定能提高學習成績。”讓學生深深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鼓勵,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教師,對待自己和學習。

除了抓住良機及時進行引導之外,教師在課堂上要儘可能地給予學困生們表現自己的機會,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回答問題和討論問題時,即使他們回答得不正確,也不加指責,而且還要表揚他們能積極爭取發言。課後,為他們查缺補漏,提高基礎知識水平。並用滾雪球的方法,每週安排一次綜合練習,循序漸進,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知識,減少遺忘。

教師要善於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對“學困生”,不能大聲訓斥,諷刺挖苦;也不能在課堂上指名道姓批評一通。教師應該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發現他們的不足,課外與其談心,交換意見,促使其改正。對他們的學業成績,哪怕是點滴的進步,都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師生雙方互尊互愛的交流,引出雙方情感“愛”的“共鳴”。他們越學越感到有奔頭,逐漸從“要我學”轉為“我要學”。

二、多給機會

大部分學困生有嚴重的惰性,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必須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要激發學習興趣,強化意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克服惰性,以非智力因素來彌補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創設情境和機會,讓學困生主動參與,表現自己的才能,減少挫折感,儘可能多地獲得教師的肯定表揚和同學們的讚許認可。教師在批改作業時,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對就打“×”,應觀察其回答問題的思路和答題技巧,指出對的部分,劃出錯的地方,待其改正後,再給予評分。如果改對了,還可以打滿分給予鼓勵。為了激勵學困生,還可以在他們之間展開競賽,看誰進步快。讓他們感到試一試就能行,拼一拼就能贏。

三、加強指導

大部分學困生都存在著學習方法不正確的問題。為此,教師要特別重視對他們的學法指導。在大的方面,要求學生掌握“課前預習→專心聽講→及時複習→獨立作業→改正錯誤→系統小結→課外學習”的基本學法。在小的方面,對學困生如何掌握概念、如何寫好字、如何掌握語言基礎知識、如何提高閱讀和寫作等問題做具體指導。另外,重視指導學生進行“意義識記”,儘量減少“機械識記”。這樣做的結果,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提高了學習效率,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通過校本科研的培訓。讓我在實踐中不斷轉變教師的角色,直接地促進我轉變教育觀念,將新理念直接轉化為我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有利於改變教師的學習方式,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同伴協作能力。使我能在實踐中反思,在尊重中交流,在領悟中調整,在合作中成長。校本科研真正成為了我成長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