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欄目: 教師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6.38K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我認為對每一位英語學習者來說,朗讀和背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對初學英語的國中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朗讀和背誦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英語成績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經之路。朗讀和背誦也是克服當前中國學生的"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更為重要的是朗讀和背誦還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第一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積累大量實用的英語短語、句子、習慣用語;可以擴大視野,在腦子裡儲存大量有用的詞彙、短語、習慣用法。

第二通過大量的朗讀和背誦可以培養語感。語感的培養離不開"讀"這種最基本的實踐方式。朗讀是訓練語感的好方法,讓學生反覆朗讀甚至背誦作品,特別是精彩段落和句子。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語語感。語感一旦形成,在以後的學習中可以受益匪淺。比如有一道填空題,你甚至不知道這個句子的具體意義,你卻能說出該填什麼詞,這就是你的語感。這樣就可以自然的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

第三,堅持不懈的朗讀和背誦也是訓練語言、語調、語流和連貫性、流暢性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有助於改進語音。通過朗讀,尤其是模仿正確、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可以糾正和訓練自己的語音語調,掌握說英語的種種技巧,如連讀、失去爆破、同化、重讀、弱讀等,從而迅速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因此,在國中階段尤其是七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朗讀和背誦。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最近我翻閱了章兼中教授所著的《國小英語教育學》一書,其實這本書是非常有價值的,特別是對於從事國小英語教學的教師更有指導意義。章兼中教授長期從事外語教育和中國小外語教材編寫和教學實驗工作,歷任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外語教學法研究室主任、國家中國小英語教材評審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和華東地區外語教學法研究會理事長。他的著作有很多,《國小英語教育學》就是其中一部。

這本書旨在研究國小英語教育現象及其規律性,它從課程論、學習論、教學論、情景論、評價理論和科研理論六大方面進行了深層的闡述。雖然看的過程對我來說有些吃力,因為它不象小說一樣有很強的故事性,但是閱讀這本書使我瞭解了國小英語的教學原則和外語教學的各種流派。它可以使我的教學理念更加清晰,可以為我日常的英語教學找到切實的理論依據。外語教學法有眾多流派,但各個流派都有其優點及缺陷,如何優化各流派的主要共同規律,本著作也有具體的說明。

如:在英語教學中較常用的“全身反應法”即“TPR”活動,其優點是通過身體動作和其他直觀手段語言情景,有利於語言教學,在大量理解性聽的輸入基礎上培養說的表達能力,強調情意因素,降低了學生學習的壓力,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其缺點是忽視了“對話”這一交際活動的重要功能,不利於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本著作明確指出:既要紮實掌握語言知識,更要培養交際的能力;在處理外語與母語之間的關係時,強調外語教學,適當利用母語;強調在情景中傳授和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從強調教師的教,逐步變為強調學生的學。“英語教與學”這一章節中詳細地羅列出了九項教育原則,如:興趣性原則、交際性原則、情景性原則、多樣式變化原則、理解性模仿原則等。

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也嘗試過運用上述幾個原則。其中“興趣性原則”尤為重要,教育心理學表明:當教學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時,就可以使在學習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較牢固的知識與技能,並使他們覺得學習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的負擔,表現出喜悅或求知慾望,加強對知識的探索力量,激起克服困難的意志。情景性原則也是我在教學中用得比較多的一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情景這樣就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情境化和形象化。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操練英語知識,能促進學生理解、記憶所學的英語和運用英語的能力。上述的這些教學原則是通過長期以來對國小英語的總結、概括而制定的英語教學實踐的基本原理,對國小英語教育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通過認真仔細地閱讀《國小英語教育學》這本書,在今後的英語教學中我將運用領會到的精神和涵義指導我的教學,同時結合國小生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等有選擇地、有機地運用這些教育原則和方法,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教學水平。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讀了《一份特別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 “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師生關係主導在教師,據有關調查表明,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教師,66%的學生認為自己和班主任的關係還可以,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己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聯絡。隨著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說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師愛最為公眾期待

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

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裡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著想,教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說話,上課時間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

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師。作為學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作為教師,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教師要經常自省: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裡,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寒假期間,我讀了《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這本書感受頗深。

本書從始至終貫穿一條主旨就是:要實現有效教學,人力資源勝過技術資源。而且書中特別強調,教師所能利用和開發的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就是自己的個人品質或素養。就這一點我做為一個老師深有體會。

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具備的一些素質及條件,對這一點我作了以下幾個思考。

首先、必須具有豐富的英語專業理論知識,英語教師沒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就談不上優秀。

第二、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奉獻精神,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這是職業道德要求,一名教師專業能力再強,如果思想上有問題,責任感不強,不喜歡學生,甚至道德品質有問題,他也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第三、必須具有系統而全面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懂得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能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這是教師職業的要求,一名教師雖然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有滿腔的教學熱情,但如果不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其必然會走“彎路”,當然離優秀就還有一段距離了。

第四、必須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其它藝術學科基礎知識,英語教師除了具備本專業的知識技能外,必須盡力擴寬其它基礎知識的掌握面,以及瞭解其他學科基本知識技能,並能綜合運用它們進行教學,在廣泛的文化情景中對學生進行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是現代教育的時代要求。

第五、必須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善於吸納新知識,獲取新資訊,並善於把這些新理念、新知識、新資訊合理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以保持與時代同步。時代的飛速發展,新學科,新技術,新知識的大量湧現,要求教師必須善於接受新理念、掌握新知識、運用新技術進行教學,優秀教師更應該如此。

第六、優秀教師必須具有創新和探索精神,無論是教學理念的貫徹,還是教學方法的選用都必須與實際需要相吻合,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只有結合各地具體情況不斷的探索,大膽的創新,才能不斷找出合符實際需要的東西,以滿足教育教學的時代要求。

第七、必須積極參與教研、教改,一名出色的教師不光能做好教學工作,同時還要善於把教育教學工作中好的經驗總結、歸納出來,並加以推廣;對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利於學生良好發展,不利於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因素即時發現,找出適當的辦法,加以克服;能有效的利用現有環境資源、教學設施、當地特色文化合理地組織教學,運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第八、必須熱愛學習、善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是一位愛學、善學的人,只有終身堅持不斷學習,才能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保持與時代同步,不至於落後於時代的要求。當然,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的做下去,做一輩子。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語課堂教學必須盡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用英語進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語言成功地達到某種目的後的愉快。這是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要使國小生能夠在 40 分鐘的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各種情景,做到教學情景化。

首先,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活動,教師應有計劃地向學生傳授課堂用語和日常用語,如:”Who’s on duty today?”“Good morning/afternoon.”“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And you?”。建立如 Daily talk 或 2 至 4 人一組的“Pair work/Group work.”的 Make dialogues 等制度,來加強英語課的語言氛圍。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儘量利用實物、圖片、幻燈、簡筆畫、課文插圖等輔助手段創設情景。根據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分角色進行模擬,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教學內容。 再次,通過遊戲活動來表現情景。因為遊戲是國小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國小生都喜歡課堂教學遊戲,遊戲會令他們動起來給學習帶來快樂,是機械的句型操練起來變得生動、活潑、有趣味。遊戲活動能使抽象語言內容變成一種具體、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和競爭性等特點,能有效地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三. 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某些技巧來組織英語課堂教學。

在英語單詞或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人物名字作主語進行造句或創設情境,以加強學生對所學單詞或課文的理解。如姓名舉例法:如在上課時發現有的同學走神、做小動作、低頭或看其它書籍等,教師可以抓住時機,運用這位學生的名字作為主語造句或創設情境。這樣既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增加英語教學的真實性,又可以起到提醒學生的作用,真可謂妙趣橫生、一箭雙鵰。

四. 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隨著教學觀念的更新,英語教學方法也要有所改變,這就要求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的組合。課堂上教師採用什麼教學方法,學生就往往採用相應的學習方法,它直接影響著的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努力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圍繞學生能力素質的發展進行教學。可採用”知識技能,學習能力,學習態度”來作為確定學習狀態的特徵變數,從而為促進學習能力素質的全面發展服務。由於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本身就是根據知識技能、順序、結構和學生的初始能力的特點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來使用,在此基礎上,按照知識技能的相對完整性,可將教學知識技能發展序列分成幾個教學環節。一般來說,除了第一節課以外,每一課教師所要進行教學的內容不外乎三個部分:

①複習已教過的語言材料;②教學新的語言專案如詞彙、語音、語法和句型等;③進行各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訓練活動。為此,一般採用”五步教學法”;即:複習、介紹、操練、練習、鞏固。在每一個步驟當中,教師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採用口、筆頭練習、測試、聽寫、提問等複習方式;利用實物、圖片、藉助動作、猜謎、接龍式提問、簡筆畫等介紹新的語言專案;通過分排或分行、兩人、小組等進行操練;通過做遊戲、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運用語言能力;充分利用和”複習要點”,練習冊中的練習,口、筆頭練習等加強學習運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鞏固記憶。教師要在教學中自始至終觀察全班學生的反應,要隨時根據情況變換自己的角色,保證所教的內容大家都能接受,達到完成課堂的整體教學任務。

綜上所述,國小英語教學,教師應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充分享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練,變苦學為樂學真正做到”樂而好學”。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新的課程標準的制定和新教材的使用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新的思考,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育方法應與時俱進。那麼如何更好地開展英語備課組活動呢?我想這是我們組裡每個人都要好好思考的一個課題。經過大家的交流、討論,我們初步達成以下幾點共識:

一、教學觀念的改變:

重視教育的兩大功能:工具性和人文性。 突出英語教學“實踐第一”的觀點,教學中注意教學策略和學習滲透策略的滲透,注意學生情感態度和動機的培養,促進心智、文化意識的發展,注重教學的反思。根據認知規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規範和學習習慣

二、教師要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批改作業要認真,還要勤快。分專題集體備課。在每週的集體備課之前,主講的老師先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在每次集體備課的前幾天拿出下一次的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材料齊全後發給每位老師,所有成員閱讀、思考,提出個人的意見和修改方案,利用備課組集體備課時間進行討論、修改,最後定稿。在集體備課中,每個人要把自己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說出來,把自己教學中遇到的困惑提出來,大家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另外教師在集體備課時要樹立以下幾個意識:1、合作意識:合作是進行集體備課的前提條件。集體備課時要創造一種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圍。對每一階段的工作,備課組教師都要有明確的分工。備課組長指定專人負責,準備閱讀、改錯和書面表達等練習材料。

2、整體意識:集體備課時教師要有整體意識。例如,第一次集體備課時要縱覽全域性,制定整個學期或整個學年的教學計劃;同時,還要注意教材各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絡。集體備課活動有可能會因為意外的事情受到影響而暫停,備課組長一定另找時間及時補上,以保證備課內容的系統性和連續性。3、超前意識:教師超前集體備課,不僅能增強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而且有利於將問題消滅於萌芽狀態。在制定好整體教學計劃後,集體備課時最好能提前準備一、兩個單元的課。指導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並讓學生了解本學年段英語學習的常規要求。例如,作業格式、課外閱讀量、寫英語周作文的篇數以及聽力的要求等。集體備課是一項極其細緻且複雜的創造性活動,它是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高英語教師群體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抓好英語集體備課組建設意義重大,每個學校都應持之以恆地做好這項工作。

三、每週的備課組活動內容可以是:分析試卷、大學聯考題,或理論材料(論文)閱讀、分析,或交流自己平時閱讀過的比較好的教學資料。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學內容也越來越開放,需要教師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博覽課外書籍,廣泛吸收養分,補充最新知識,是教師增加和更新知識積累,提高教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途徑。教師博學多才,學生耳濡目染,也為學生刻苦攻讀,起到了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平時廣泛收集資料。教研寫作需要教師有厚重的文化積澱,因而應注意平時資料的收集。報刊、雜誌、電視等都是很好的資料來源。

四、組織老師多聽名教師的課、或講座,或交流。名師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學識廣博的學科帶頭人,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先進的教學理念。名師的方法指點對我們來講會有很大的幫助。

五、寫教後反思,或教學筆記,記錄教學中成功或不足之處,或學生的認知情況。通過對教學行為的反思來提高教學能力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眾多在教學上獲得成功的教師都十分重視寫教學後記。有位學者指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才能揚長避短,才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堅持寫好教學後記,也有利於積累教學經驗和教研素材,為科研提供有力的例證。創新的思維、創新的作為常常源於反思之中。 總之,我們要有效開展校本研究,就要使教研活動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提升教師自身素質服務。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句型是根據句子的結構、特點和意義從大量的句子中抽象、概括出來的語言的一般表現形式。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和教學實際,運用建構主義教學思想設計教學活動,有利於句型教學目標的高度達成,應當把握以下四個基本途徑。

一、創設真實情景,加強意義理解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創設情境看做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和其他直觀教學手段,創設有利於學習者建構意義的情景,加強對句型的感知與理解。例如,為了教學生“行為動詞一般現在時態的一般疑問句式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方式”,一位教師在教室前的黑板上方懸掛了一個氣球,邀請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進行觸控氣球的競賽,併發出“Jump high and touch the balloon”的指令。男生跳得高,碰到了氣球;女生則沒有觸控到氣球。這時,教師很自然地指著男生問其他學生:Does he iump high?學生回答:Yes,he does,再指著女生問:Does she jump high?教師得到的回答自然是No,she doesn’t,這樣。學生就在這個真實的情景中自然地理解了該句型的意義。

二、設計舊知鋪墊。巧妙呈現新知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把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獲取新知識的基礎,通過提示新、舊句型之間的聯絡,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句型的意義。例如,在教學《牛津國小英語2B》(譯林版,下同)第三單元“What can you see?”時,有一位教師首先與學生進行已經學過的“Can you…?”會話,然後通過多媒體出示一個停車場的夜景圖。隨著一束模擬探照燈的光束移向不同的車輛,教師逐個說:A car.I can see a car.A see a bus.A jeep.I can see…然後,將光束聚焦在一輛小汽車上,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引導學生答:Ican see a car.這種從舊知引人人手,通過鋪墊性操練,引導學生自然地感知並理解新句型,學生會學得輕鬆、活潑。

三、強調意義聯絡。實現知識遷移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資訊積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舊知識經驗的衝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聯絡”與“思考”是意義構建的關鍵。國小英語句型教學應培養學生通過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發現來建構所學知識的意義。

《牛津國小英語》教材的編寫採用迴圈式編排方式。以時間表達的句型為例,這套教材在3B、4A、5B的教材中先後三次在相關單元安排了時間表達的不同句型,體現了“循序漸進、逐步擴充套件、綜合復現”的原則。有一位教師在教學5B第七單元“A busy day時安排了4個教學步驟:1 教師出示教具鍾。T:What’s the time?(舊知)S1:It’s three o’clock,(舊知)2 教師將時間撥到3:30。T:What time is it?(新知)S2:It’s three thirty,(舊知)3 學習新句型後,教師讓學生向教師提問。S3:What time is it?(剛學的新知)T:n’s halfpast three,(新知)4 教師出示新舊句型,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

這種根據教材內容的編排特點,幫助學生實現由舊知向新知的遷移的教學方法,既突出了知識的連貫性和整體性的教學,從客觀上降低了學生理解新知的難度,又有利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建構新知。

四、提倡協作交流。體現真實交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理想的學習環境應當包括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四個部分。其中,協作應該貫穿於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想法都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交流是協作過程中最基本的方式,而真實交流的活動又是學習環境的重要的特徵。有一位教師在教學5B第五單元時,在句型教學的最後環節設計了“認識新朋友”的任務。教師出示朋友Tom的照片,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利用所學的新句型“Does he?”來了解Tom的情況,並把問題記錄下來,派代表向老師提問,以獲取Tom的相關資訊。交流時,學生紛紛發言:Does he live in London?Does he studyChinese,9 Does hertln fast,9 Does he swim well?…在這個存在資訊差的交際任務中,學生相互協作,通過交流建構起了有關Tom的資訊資料,既熟練鞏固了所學句型,又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感,增添了學習信心和興趣。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目標都不是唯一的,但是,任何課程都有一個基本目標。那麼國小英語教育的基本目標是什麼?《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此作了一個明確的回答,這就是“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這裡,“學生的發展”的內涵是豐富的,但是決不能被泛化而失去其最基本的學科特徵。它應當主要地是指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發展。

在一個以英語作為外語教育的國度裡,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發展的主要途徑還是靠課堂。這就給我們的國小英語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如何通過課堂教學來促進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的發展。

對於這個問題,許多國小英語教師一直在實踐中艱苦探索,努力在實踐中做出了一些改進,也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從總體來看,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教學研究只是試圖不斷調整我們那些不恰當的教學行為,而並沒有真正觸及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靈魂,即沒有真正解決制約英語教育發展的理論與理念的問題。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程序中,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猶如一縷春風,向我們撲面而來。源於西方哲學思想又被認知心理學所廣泛應用的建構主義,其基本原理一經應用於課堂教學。就產生了奇蹟般的效果,建構主義教學思想也因此應運而生。

與西方以往外語教學法各種流派不同的是,建構主義教學思想不僅突出強調了“以人為本”和“促進人的發展”的思想——這與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在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更重要的是,它是有其堅實的哲學基礎的。

辯證唯物論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絡的;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則認為。任何學科知識都是具有聯絡性的,真正的語言能力是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不是孤立的、機械的、僵死的應答操練。離開具體情境的語句是沒有任何確定性意義的,

辨證唯物論認為,物質世界的發展總是有條件的;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則認為,語言知識的建構不僅需要激發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而且需要創設、呈現新的語言現象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或模擬的情境中去體悟新的語言現象及其語義和用法。

辯證唯物論認為,物質運動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從低階向高階不斷髮展的: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則認為,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的建構和發展過程是必須循序漸進的。

辯證唯物論認為,人對世界的認識是需要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的;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則認為,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獲得過程是需要學生這個學習主體去主動探究和親歷體驗的,而不能是被動接受的。

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對於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發展也不可能是萬能的。然而,在我們研究了《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所倡導的六大理念時,競發現這六大理念無不與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相關聯!這決不是一個巧合!如此說來,在我們苦思冥想如何通過改善課堂教學來促進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的發展這個問題時,我們是否應該從建構主義教學思想中得到一些啟示呢?

課外活動是教學的一種輔助組織形式,是課堂教學的整合和深入。因此,有效的佈置這類作業,有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根據課外活動及英語學科的特點,佈置此類作業有以下幾種形式。

(1) 英語歌曲

唱歌能陶冶人的情操,優美的旋律能帶給人歡樂,絕大數學生喜歡唱歌。經典的英文老歌“Edelweiss”,家喻戶曉的影視名曲“My heart will go on”無不令人陶醉,而最受學生歡迎的要數流行歌曲了,S.H.E, F4一首首好聽的英語歌曲,使他們感覺新鮮、刺激。因此,學生常常使積極主動地去聽去學,自己自覺地練。所以佈置這樣的作業時要允許學生自由選擇,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英文歌曲,他們便經常唱,反覆唱。這樣,他們能在體驗音樂美感的同時,不自覺地複習或學習一些單詞、句型,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記憶能力和英語學習的興趣。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我們可舉辦英文歌曲演唱會,讓學生登臺演出,體驗成功的喜悅,參與的樂趣。

(2) 英語競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不同學生的長處組織各種競賽,這又是課外活動型作業的一種形式。組織此項活動可以以年級為單位,形式有英語書法比賽、聽力比賽、演講比賽、猜詞比賽、智力問答、腦筋急轉彎等等。因此此類作業形式生動有趣,學生會以極大的熱情積極準備,教師應組織評為認真評定,評出集體獎和個人獎,對學生的成績予以表彰。此項活動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個性,展現他們的才華。

(3) 英語角

為了給學生創造英語語言環境,我們還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即每週參加英語角活動。在學校文化氛圍較濃厚的走廊花架處設立“英語角”的活動場所,在其入口的醒目位置豎立“Welcome To Our English Conner”等標牌。這樣的佈置立刻使學生感受到一種說英語的氛圍,給學生創立了一個模擬的口語交際與應用環境。有時侯還可以根據需要和條件邀請外籍教師來校參觀與英語角的活動。學生可以在英語角大聲背誦課文中的小詩、繞口令、兒歌;或根據老師確定的主題小組交談或是進行辯論賽。還可用英語與老師和同學自由地交流思想,交流學習。英語角的活動使學生在語言運用中不知不覺地獲得了英語知識和技能,口語交際能力大大提高了。這種語言環境的營造可使學生體會到學英語有趣,學英語有用,英語容易學。

(4) 聽英語廣播,看櫻花雨電視節目

課本的知識再多也是有限的,而我們的周圍英語無處不在,電視裡有豐富多彩的英語節目,CCTV Channel 5的球賽轉播,CCTV Channel 6 週二的原聲影院,引人入勝的Discovery, 與中學生同步的Outlook, 還有收音機裡的英語新聞,只要我們稍加布置和引導,這些英語就會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因為學生感興趣,所以這是一類不用監督也一定會出色完成的作業形式。

(5) 英語表演

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還可以佈置英語表演型作業。可讓學生自編、自演,也可以讓學生把一些經典的課本劇搬上舞臺,如學生們熟悉的童話劇《灰姑娘》《白雪公主》,還有著名作家的文學作品,《項鍊》《麥琪的禮物》等。學生在這項活動中自己設計臺詞、表演、動作、服裝、道具、舞臺背景、燈光等,使他們各方面的才華得到充分的展示。

總之,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型作業,貼近自然、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與英語課堂教學密切有關,是實現英語教學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它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了他們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近年來,為推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中學英語語篇教學越來越受到英語教學專家和一線教師的關注。如何將建構主義教學思想應用於中學英語語篇教學?我做了如下思考與嘗試。

一、What?——在語篇教學中我們應該建構什麼?

在當前的語篇教學中,我們往往把注意力過多放在新單詞、新句式的教授上,一節課常常顧此失彼。教學目標不能達成。我在進行語篇教學的過程中,比較關注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引導。譬如,在引入一篇對話或短文時,教學生抓住全文的關鍵資訊:如果採用聽的方式,我會教給學生速記的方法;如果採用閱讀的形式,我會關注學生掃讀的技巧。在引導學生學習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我會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去猜測某些新單詞的意義。而在對一篇對話或短文進行歸納總結的時候,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作為提示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我認為,在語篇教學過程中,我們為學生解決的,應該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習慣的養成,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會讓孩子們獲益終生。

二、Where?——我們的語篇教學應該建構在哪裡?

在語篇教學過程中,我常採用這樣三個環節:1 導——設定話題,著力於啟用與本語篇相關的背景知識,為學生提供建構的基礎與可能,同時進行新單詞新句式的適當鋪墊(鋪墊那些會對語篇學習形成較大障礙的內容);2 聽/讀——根據技能訓練的不同要求,以聽或讀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能夠獨立接觸語篇的機會,讓學生對語篇獲得一個整體的、自己的感知。在此基礎上,對文字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引導學生藉助對文字的聽或讀獲得資訊、整理資訊、轉述資訊,同時不斷驗證老師提供的學習策略或學習方法,使之逐步成為學生自己的學習經驗;3 練——設定任務型的語言活動,以交流互動、有效合作等方式為學生提供語言建構的情境和機會,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養成。

三、Who?——在語篇教學中應該建構的是誰?

在語篇教學的推進過程中。需要建構的,不僅僅是學生,更需要教師的主動建構。

首先,教師新的角色意識的轉換。在語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應該是教會學生語篇的人,更應該是引導學生經歷語篇學習過程的組織者、促進者。只有教師完成這種角色的轉換,才能在語篇教學中思考:在學習該語篇之前。學生已經具備了什麼?還需要通過學習獲得什麼?在此過程中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學生還需要哪些資源?他們有多少自主學習的空間?等等。經歷了這樣的思考,我們的語篇教學才會真正注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這種解讀和理解才能使得我們對教材的使用成為建立在每一個不同教師原有教學經驗之上的內化和建構,才能真正用出“精彩”。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8

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前言就顛覆了以前對教師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裡,教師不是

春蠶,不是蠟燭;不是一個隱喻與一個標本,更不是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神聖中穿行,他生命的價值在於“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幸福”在哪裡呢?朱先生說,它在創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為創造、服務、研究與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他這樣說“職業”: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與智慧發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職業。教師面對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靈。他們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他這樣說“信仰”:信仰造就的樂觀,是生命中的太陽,任何境況下的人生都會因此溫暖明亮,並指引著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這樣說“理想”:當理想遭遇現實,總會有碰撞,總會有較量,否則,理想如何能夠稱之為理想?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烏托邦。他說“教師的專業成長”,將以閱讀為基礎的“專業引領模式”,以寫作為基礎的“研究反思模式”與“以同伴互動為基礎的教育生態模式”喻之為教師成長之“吉祥三寶”。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生命的敘事,在時光中創造那個更好的自己。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還記得自己剛站走上教育崗位時的手忙腳亂和經歷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這一切我都經歷了,堅持了下來。迄今為止,我在教育這個崗位上風斗了18年了,但如今的我仍然保有當初教學的熱情的熱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歡我的課,因為課堂上的我比較幽默,親切。仍然充滿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的教師的幸福從哪裡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世界的關係;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三是與自己的關係。我的幸福感大多是來自教育,來源於特殊的學生。而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因為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幹、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為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度。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為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當一個特別調皮不聽話的孩子,在你的課堂上認認真真,積極參與可課堂活動時,內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9

如英語中的時態,是門生難以駕御的,我在教時態時,接納直觀講授法講授,如以“關燈”為例,邊說邊做,獲得較好效果。我一邊去關燈,一邊說:

i'm going to shut the light.

i told you that i had shut the light.

i told you that i had shut the light.

i'm shutting the light.i have shut the light.

when i was shutting the light you watched me carefully.

i said would go to shut the now i shut the light.

我演出後,叫門生演出,用門、窗等直觀教具融舉動和言語為一體,如許很多門生經過直觀講授對時態不再生疏。經過景象、直觀講授,造就門生的頭腦想象本領,使他們能觸景生情,信口開河,既活潑了講堂氛圍又輕鬆、高興地學到了知識,使他們覺得到學習不是一種包袱。

學會在上下文語境中學習並影象詞彙鏈或意群是造就綜合言語運用本領的條件條件。

有很多門生固然擁有少量的英語詞彙,但或多或少都存在流通表達的題目,究其起因在很大水平上是由於其影象的詞彙鏈和意群數目不敷,並且詞的搭配本領不強。比方,在筆者到場的一次西席培訓中,外籍西席讓擔當培訓的中國西席憑據單詞bus說出任何能遐想到的工具,於是西席們說出了conductor, seat, 英語教師讀書心得ticket, driver, ,bus station, gas等。但是外籍西席卻在黑板上寫出了: a crowded bus, catch a bus, a bus at the bus station和“The newly-made bus at the bus station is very beautiful.”可見,中外西席對詞彙的明白完全差別。我們西席對詞彙的明白多數停頓在伶仃的單詞上,以是一提到某個詞,各人想到的都是與這個詞有關的意義伶仃的單詞。而外籍西席則將詞彙界說在表達完備意義的詞彙鏈上。以上例項彷佛可以表明為什麼很多門生記著了幾千個單詞,而在現實外交中卻默不作聲。為此,我們能否應重新思量一下在外語講授中,真相應以獨立的詞為單元,照舊應以詞彙鏈,意群或詞語搭配為單元?在講堂講授中,我們應按傳統要領讓門生存眷和影象伶仃的單詞,照舊應引導其學會在語境中學習和影象詞彙鏈或意群呢?西席能否應對門生舉行有關詞彙鏈或意群方面的學習計謀的訓練?這些題目值得外語講授實際事情者和外語西席尋思。英語教師讀書心得

在造就中筆者記得外籍西席寫了如許一個句子:“I am sorry to keep you waiting.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餘暇時,讀了尹剛、陳靜波主編的《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這本書用非常樸素的語言,說了一些我們每天都經歷的事情,給了許多我們恍然大悟卻又淺顯易懂的道理,給了我專業上很實用、具體的建議,為自己找到了行動的航標,讓自己增加一些實際的操作經驗,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導航。

《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是在總結學習國際先進語言理論和教學理論的前提下,為課改初期從事基礎教育的英語教師提供了新思維。全書101條建議從教學觀念、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程資源、教學評價和師生關係等多個維度出發,提供了英語課堂重構的新理念、新經驗和新舉措。

書中給教師提出了101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在厚厚的書頁裡,作者娓娓道來讓你覺察不出教育專著的乾澀和乏味,理論與案例有機結合,每次讀完都讓你回味無窮,意猶未盡。這些建議不論是對新教師還是老教師,在改善學生與老師的關係上產生迅速而有效的效果,使教學效果“立竿見影”。如“如何借鑑Jigsaw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怎樣運用‘圖式理論’指導閱讀教學”“教學過程中應展示‘維納斯’的自然美”等建議就像一道道絢麗的七彩光,帶著她特有的魅力,刺穿了重重迷霧,讓我們發現:原來,教師的生活可以如此精彩,教育的方式可以如此多姿!

在下鄉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交流學校的學生基礎差,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努力(意志),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管怎麼設計教學任務及過程,調整教學策略,改變教學方法,但教學效果都不盡人意。讀了《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情感教育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最終實現教學目的的心理基礎。如何感染、誘發、點撥並最終培養出積極肯定的情感是外語教學取得效率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教學中,筆者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堅持以“以情育情、以境育情、以理育情、以行育情、以趣育情”為解決策略,“學會賞識,啟用情趣”,同時“重視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性語言”。鼓勵性語言是課堂評價性語言的主體。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杰特的研究表明,教師的期待與鼓勵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青少年兒童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不斷增強,十分注重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善於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學生的閃光處,多用鼓勵性語言,引導性語言評價會使他們得到自豪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關注最多的是孩子的缺點,幾乎忽略了他們的優點,更有甚者,把缺點擴大化,以點蓋面,以篇蓋全,有些孩子在我們的眼中幾乎是一無是處,事實上每一位學生都有許許多多的優點需要我們去尋找,去發掘,我想今後我會努力挖掘孩子的優點,因為一次成功孕育著下一次的成功。

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她使我們的心情不再浮躁,思路不再狹窄。她像海上的明燈,引領我們腳踏實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老師。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激發國小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創造一個優秀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只要教師有意識地去挖掘都可成為激發學生上英語課的興趣點,然後再從這些興趣點切入,以點帶面優化國小英語課堂教學,就能大面積提高國小英語教學質量。通過假期的讀書學習,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的點滴讀書心得。

一、利用歌曲,挖掘興趣

唱歌能使學生感到鬆弛、愉快、滿足,產生興奮情緒。因此,教唱英語歌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針對一些重點、難點,用所學句型、詞彙創造性地編成歌曲的形式,來減輕學生的心理負荷,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例如,在新句型鞏固階段,用學生熟悉的歌譜讓學生自問自答How are you? How are you? Fine,fine, thank you。

二、精心設計,尋找興趣

傳統的英語教學,往往很注意課堂紀律,課堂上學生們靜靜地坐在那兒聽老師講,然後跟老師讀,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好動、好玩、好勝的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採用多種活動形式,如做遊戲、講故事、繞口令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比賽、傳悄悄話、猜一猜、拍拍手等都是十分受歡迎的,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的遊戲。

三、小組活動,培養興趣

興趣和成功往往緊密結合。經常性的成功體驗,可使人的需要不斷地滿足,心情舒暢愉快而求索不止,這對英語教學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在英語教學中,要努力創設輕鬆、和諧、教學相長的教學情境。如讓學困生在小組中做一些簡單的對話,讓相對較好的學生來組織小組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跳跳摘果子。

四、利用媒體,增強興趣

國小生年齡較小,作為英語教師,要經常利用圖片、實物、錄音機、投影儀等多種輔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設定情景進行教學。這樣就能使英語課堂形象化、趣味化和交際化,有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接受知識。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最近我翻閱了章兼中教授所著的《中學英語教育學》一書,其實這本書是非常有價值的,特別是對於從事中學英語教學的教師更有指導意義。章兼中教授長期從事外語教育和中中學外語教材編寫和教學實驗工作,歷任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外語教學法研究室主任、國家中中學英語教材評審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和華東地區外語教學法研究會理事長。他的著作有很多,《中學英語教育學》就是其中一部。

這本書旨在研究中學英語教育現象及其規律性,它從課程論、學習論、教學論、情景論、評價理論和科研理論六大方面進行了深層的闡述。雖然看的過程對我來說有些吃力,因為它不象小說一樣有很強的故事性,但是閱讀這本書使我瞭解了中學英語的教學原則和外語教學的各種流派。它可以使我的教學理念更加清晰,可以為我日常的英語教學找到切實的理論依據。外語教學法有眾多流派,但各個流派都有其優點及缺陷,如何優化各流派的主要共同規律,本著作也有具體的說明。

如:在英語教學中較常用的“全身反應法”即“TPR”活動,其優點是通過身體動作和其他直觀手段語言情景,有利於語言教學,在大量理解性聽的'輸入基礎上培養說的表達能力,強調情意因素,降低了學生學習的壓力,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其缺點是忽視了“對話”這一交際活動的重要功能,不利於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本著作明確指出:既要紮實掌握語言知識,更要培養交際的能力;在處理外語與母語之間的關係時,強調外語教學,適當利用母語;強調在情景中傳授和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從強調教師的教,逐步變為強調學生的學。“英語教與學”這一章節中詳細地羅列出了九項教育原則,如:興趣性原則、交際性原則、情景性原則、多樣式變化原則、理解性模仿原則等。

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也嘗試過運用上述幾個原則。其中“興趣性原則”尤為重要,教育心理學表明:當教學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時,就可以使在學習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較牢固的知識與技能,並使他們覺得學習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的負擔,表現出喜悅或求知慾望,加強對知識的探索力量,激起克服困難的意志。情景性原則也是我在教學中用得比較多的一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情景這樣就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情境化和形象化。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操練英語知識,能促進學生理解、記憶所學的英語和運用英語的能力。上述的這些教學原則是通過長期以來對中學英語的總結、概括而制定的英語教學實踐的基本原理,對中學英語教育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通過認真仔細地閱讀《中學英語教育學》這本書,在今後的英語教學中我將運用領會到的精神和涵義指導我的教學,同時結合中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等有選擇地、有機地運用這些教育原則和方法,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教學水平。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暑期裡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十分有名,有幾個故事還收錄到我們語文書上做課文了呢!書裡有主人公安利柯,有品德高尚的卡隆,有學習好的戴洛西,還有勤勞的克萊蒂。

卡隆又高又壯,他心腸又好,經常幫忙別的同學。他們班上有一個叫耐利的同學,他的身材和卡隆正好相反,又小又弱,有的同學經常嘲笑他,卡隆卻挺身而出,保護耐利,教育別的同學不要欺負他。要是身邊的同學都是卡隆,該多好呀!

克萊蒂的媽媽病重在床,他每一天要照顧媽媽,還要去柴店裡幫忙,每一天學習也有很多作業,忙的腳不沾地,但他並沒放棄或者抱怨生活,而是進取向上,熱愛生活。相比克萊蒂,我們的學習,生活簡便無比。我們應當珍惜此刻的.生活,努力學習!

立刻,我就要升入四年級了,我會學習書中主人公們的優秀品質,扔掉以前磨蹭懶惰的壞習慣,期望把自我變得更好優秀!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這段時間,初步閱讀了《行走課堂——國小英語》,現結合第三部分合作學習的教學問題與對策“教師應當怎樣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與幫助”說說自己的體會。

首先來理解“有效”,“有效”是指在課堂教學管理中,教師的所作所為收到的效果與預期目標是相匹配的。課堂教學要有效,首先必須瞭解教育部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這一點對於國小英語教師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對於中學英語教師而言,課程標準既是日常教學的最主要依據,同時也是大學聯考命題的重要根據之一。

而對於國小英語教師來說,只有深刻了解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日常教學才知道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這樣,有效教學才有可能起碼的保證。在很多情況下,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嚮導”,更是他們學習的“夥伴”。但這並不等於不需要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與幫助。實際上,在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在合作前用簡單明瞭的英語明確指出小組合作的任務及操作程式,並在具體實施時對分組不夠清楚、操作程式上有些偏差、落實到個體上也可能不明確的小組,要及時發現並提供必要的指導與幫助,以保障各小組的合作學習都能啟動並且正常執行。

一、規範合作行為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組的活動情況,對隨時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有效地解決。如:發現個別學生做與合作學習無關的事,不能用所學語言知識認真參與交流,小組成員在交流中發生爭執或矛盾,教師都要及時地指導,再次明確要求,確保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

二、發現語言火花

由於小組合作學習是在非常開放、寬鬆的氛圍下開展的,小組成員的英語思維都非常活躍,語言交流的過程就成為學生間思維碰撞的過程,時常會有火花閃現。這種火花可能是一個富有創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個富有哲理的話。教師要在傾聽中努力去感受和尋找語言的魅力。必要時用英語進行恰到好處的點撥。這裡需要注意,老師的“點撥”,決不能“越代庖”,不能代替學生做他們自己能做的事,要適而可止,還是要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學生自己。

三、排除語言障礙

由於學生個體的已有語言基儲性格、情感、語言表達等因素的差異,在小組活動時時常會出現因為英語思維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況。這時需要教師及時地點撥或給予幫助,使學生很快地排除語言障礙。此時,如果教師能及時介入並根據具體情況,協調組內成員的關係,就可以保障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如果某個小組經常出現不和諧的現象,就要考慮調換小組成員。

四、深化語言交流

在開始採用合作學習這種學習形式時,小組的語言交流和討論往往容易停留在淺層次和表面化。此時,教師角色不能對他們不聞不問。如果對他們置之不理,一方面會導致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表層化,不求甚解;另一方面,在喪失組間競爭意識的同時,會給合作學習的秩序產生影響。因為已經完成任務、無所事事的國小生難免會產生影響其它組的行為。所以,教師應對這樣的小組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檢查。如果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可以及時表揚,並引導他們整理小組的合作過程和結果,準備在全班交流。也可以提出深一層的合作要求,把學生的語言思維引向深處。例如:可以讓學生這樣思考:Is it right or wrong ? How do you know the answer ?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 ?

這樣就使學生在運用發散思維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語言的流暢性,還要關注語言的正確性和獨特性。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往往對簡單枯燥的單詞學習不感興趣,因此,如何在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內驅力、求知慾及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就成了關鍵。如果我們老師能做好有效得指導,學生的合作活動就能加大學生語言輸入量,激發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就會使學生在語言學習中建立起自信,享受到學習的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總之,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單這種引導一定要適時,適度,要“引在迷茫困惑之時,導在百思不解指出”。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部書很有意思的是作者從一個國小生的名義,經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

首先《愛的教育》讓我明白了愛究竟是什麼。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生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的愛,師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書中每一件事,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主人公十二歲的安利柯極富有同情心,喜歡幫忙他人,是一個有上進心、可可多得的少年。他經過自我的眼睛,觀察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他看到的多數是別人的優點。這本書用一個生動的故事告訴人們:真正的教育都要建立在真摯的情感和愛的基礎上。

期望大家認真讀這本書,成為你們的偶像,期待愛的教育,會真正走進你們的心裡。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在新課程改革實驗不斷推進的今天, 我認為做一箇中學英語教師決不能沒有激情, 不富有激情的人就不能稱其為一個上乘的英語教師。那麼, 如何使自己成為充滿激情的老師呢 如何創設一個積極互動開放的教學情境, 使英語教學事半功倍呢

一、做一個充滿激情的英語教師, 首先要熱愛生活、熱愛英語、熱愛學生, 在自己的心中時常蓄積著猶如岩漿般的滾燙的情, 讓每一個學生心底裡沉澱的情發酵、釋放。在平時的交流中, 老師要讓學生感覺到我們同他們的關係十分重要。老師也許是喜歡學生的, 但可能所作所為卻恰恰相反, 如推遲上下課, 不重視學生的時間; 提供的材料不是太簡單就是太難, 不能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 不提供相互交往或討論的機會, 無視學生的想法; 不考慮學生的安排、問題或擔憂, 表現出對學生漠不關心; 不按時上班或抽空去看學生, 不尊重學生的需求, 尤其是他們課外的個人需求; 無節制的幽默或使用嘲諷的語句等。看不起學生或是使他們難為情可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痛苦, 摧毀自信, 醞釀敵視。當然我們熱愛學生, 就要在我們的行為中清清楚楚地表露出來; 熱愛學生包括對他們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的欣賞。這密切關係到我們瞭解學生如何學和他們需要什麼幫助, 以便去鼓勵這種學習, 也包括我們將其當作學習者直接或間接的鼓勵。在課堂上就反映在我們自發的行為和對班上成員持續不斷的敏感程度之中。

二、要有幽默感。《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 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 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 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戲劇大師莎士比亞也曾說:“幽默是風趣和智慧的展現。”“幽默”一詞是英文humor的譯音, 它是一種個人獨特的氣質,它是一種高超的藝術, 有聲的或者是無聲的。也有人說, 幽默既是一種語言藝術, 又是一種行為特徵。從心理學上講, 人們大都喜歡幽默的故事, 欣賞富有幽默感的人。因此, 一位英語教師有一份幽默, 在英語教學中恰當運用幽默, 能激發學生的情感, 引起他們的喜悅和歡樂, 他們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快感, 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教師的教學就有了個性魅力和智慧的光彩, 就能把一些抽象的、複雜的教學內容, 以一種生動而饒有興味的形式表現出來, 強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降低教學難度, 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營造“激趣→創景→啟發→探求→交際”的教學互動過程。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 只重視英語知識的機械輸入和積累, 而忽視學生學習英語過程的啟發, 特別是英語語言的實踐活動等過程, 造成學生被動學習, 課堂氣氛缺乏活力和生機,師生之間缺少情感交流,無有效互動。而新課改理論指導下的課堂教學則要求: 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中, 不僅要有效靈活地傳授知識和技能, 同時, 還要啟用課堂氣氛, 調節學生學習興趣, 師生之間要進行情感交流, 教學互動。

四、教學要有智慧, 把握好英語課堂教學抒發激情的最佳時機, 使英語課堂教學波瀾迭起, 收穫多多。高超的教育教學技巧, 駕輕就熟, 不落窠臼, 讓英語課堂教學永遠保持一種清新的感覺, 讓學生絲毫覺察不到教師人為的痕跡。我們必須深信自己的知識。英語教學並非單純機械的單詞和語法知識積累, 句型的操練和課文的講解, 而是開啟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的智慧天窗。在組織教學中,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慾望, 釋放出內心的激情, 讓他們獨立地、創造性地發現問題,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 主動積極地參與英語課堂教學, 輕鬆愉快地學習。而這一切是否能夠順利做到, 和老師運用自身的熱情來調動學生是有很大關係的。當然, 只有激情也不行, 還要有寬容、嚴謹、沉穩等素質,總而言之,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是: 寬容中有嚴謹, 嚴謹中有幽默, 幽默中有沉穩, 沉穩中有激情。激情是火, 可以點燃學生的求知慾望; 激情是露, 可以滋潤學生乾渴的心田; 激情如風, 可以吹皺學生平靜的心湖; 激情如雷, 可以震醒學生懵懂的迷夢。讓我們激情飛揚、締造輝煌! 當我們走進英語課堂, 我們的生命將充滿激情; 當學生走出英語課堂, 他們的人生將更加輝煌!!!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句型是根據句子的結構、特點和意義從大量的句子中抽象、概括出來的語言的一般表現形式。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和教學實際,運用建構主義教學思想設計教學活動,有利於句型教學目標的高度達成,應當把握以下四個基本途徑。

一、創設真實情景,加強意義理解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創設情境看做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和其他直觀教學手段,創設有利於學習者建構意義的情景,加強對句型的感知與理解。例如,為了教學生“行為動詞一般現在時態的一般疑問句式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方式”,一位教師在教室前的黑板上方懸掛了一個氣球,邀請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進行觸控氣球的競賽,併發出“jump high and touch the balloon”的指令。男生跳得高,碰到了氣球;女生則沒有觸控到氣球。這時,教師很自然地指著男生問其他學生:does he iump high 學生回答:yes,he does,再指著女生問:does she jump high 教師得到的回答自然是no,she doesn’t,這樣。學生就在這個真實的情景中自然地理解了該句型的意義。

二、設計舊知鋪墊。巧妙呈現新知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把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獲取新知識的基礎,通過提示新、舊句型之間的聯絡,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句型的意義。例如,在教學《牛津國小英語2b》(譯林版,下同)第三單元“what can you see ”時,有一位教師首先與學生進行已經學過的“can you… ”會話,然後通過多媒體出示一個停車場的夜景圖。隨著一束模擬探照燈的光束移向不同的車輛,教師逐個說:a car.i can see a car.a see a bus.a jeep.i can see…然後,將光束聚焦在一輛小汽車上,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 引導學生答:ican see a car.這種從舊知引人人手,通過鋪墊性操練,引導學生自然地感知並理解新句型,學生會學得輕鬆、活潑。

三、強調意義聯絡。實現知識遷移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資訊積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舊知識經驗的衝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聯絡”與“思考”是意義構建的關鍵。國小英語句型教學應培養學生通過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發現來建構所學知識的意義。

《牛津國小英語》教材的編寫採用迴圈式編排方式。以時間表達的句型為例,這套教材在3b、4a、5b的教材中先後三次在相關單元安排了時間表達的不同句型,體現了“循序漸進、逐步擴充套件、綜合復現”的原則。有一位教師在教學5b第七單元“a busy day時安排了4個教學步驟:1 教師出示教具鍾。t:what’s the time (舊知)s1:it’s three o’clock,(舊知)2 教師將時間撥到3:30。t:what time is it (新知)s2:it’s three thirty,(舊知)3 學習新句型後,教師讓學生向教師提問。s3:what time is it (剛學的新知)t:n’s halfpast three,(新知)4 教師出示新舊句型,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

這種根據教材內容的編排特點,幫助學生實現由舊知向新知的遷移的教學方法,既突出了知識的連貫性和整體性的教學,從客觀上降低了學生理解新知的難度,又有利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建構新知。

四、提倡協作交流。體現真實交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理想的學習環境應當包括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四個部分。其中,協作應該貫穿於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想法都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交流是協作過程中最基本的方式,而真實交流的活動又是學習環境的重要的特徵。有一位教師在教學5b第五單元時,在句型教學的最後環節設計了“認識新朋友”的任務。教師出示朋友tom的照片,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利用所學的新句型“does he ”來了解tom的情況,並把問題記錄下來,派代表向老師提問,以獲取tom的相關資訊。交流時,學生紛紛發言:does he live in london does he studychinese,9 does hertln fast,9 does he swim well …在這個存在資訊差的交際任務中,學生相互協作,通過交流建構起了有關tom的資訊資料,既熟練鞏固了所學句型,又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感,增添了學習信心和興趣。

2023英語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新課程英語教學認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啟用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提高。預習複習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學生通過對文字知識的預習和對所學知識的複習產生一定的疑惑,進而思考,以解疑惑。由此可見,預習複習能夠讓學生真正地融入英語學習過程之中,為他們學習的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和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一、預習、複習的作用。

1、預習:學生通過預習,熟悉教學內容,並且大致找出預習內容中的難易點。當老師講解時,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預習的情況聽講。這樣,學生能很快地理解教學內容,縮短老師的講解時間,減輕師生的課堂負擔,為豐富教學內容奠定基礎,提高教學效率。

但要注意得是:熟悉課本,預習要有層次性和差異性;

巧用網路,預習要有時代氣息;

抓住熱點,預習要體現綜合性。

2、複習:學習了新的內容後,如果學生能自覺地複習。從記憶規律方面來說,能增強記憶效果,訓練記憶能力。從知識鞏固來說,學生及時地複習能使知識在頭腦中得以強化吸收,利於學生對其他新知識的掌握。

二、對學生預習、複習習慣的培養方法。

1、通過課堂監督學生預習情況。

英語課結束前,佈置預習內容,並說明下次上課前檢查預習情況。申明:如果檢查到沒有一點預習的跡象會有一定的懲罰。最初的幾次檢查一定要言出必行,以後偶爾抽查,抓突擊,如此堅持一段時間,大部分學生會在下課後開始預習下一次要上的內容了。

2、以課後作業與輔導為載體逐漸養成學生複習的習慣。

每上完一堂課,都得要求學生及時地將所學內容進行復習,這樣學生對剛學的知識印象才會深刻。我教了兩個平行班,其中一個班要求上英語的那天必須把當天所學的內容認讀幾遍或背些詞彙。另一個班則沒有這樣要求。同樣的教學內容,要求複習的班能很快吸收,學習的興趣更濃,感受成功的喜悅更明顯;而沒有要求複習的班級對新知識的接收能力很弱,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強,課堂紀律與效率都不如有複習的班。這說明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複習的重要性。所以,不管以小組長領著組員複習的形式、優差生結對子互助複習的.形式,還是由老師親自督促學生複習的形式,都得堅持學生在校把當天所學的內容複習至少一遍。如果有負責的家長,可以讓學生回家複習。但農村的學生家長几乎不顧孩子的學習的,更不會在家輔導孩子學習。因此,老師們就得多花點精力輔導學生在校完成複習。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老師較辛苦,待學生養成一定習慣有一定自覺性後,可以讓學生管理學生,老師抽查就可以了。

此外,老師在新課前也要適當複習上堂課內容,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絡,利於學生養成預習、複習的習慣。

3、指導學生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標。

有了預習、複習的內容,如果沒有目標,則顯得盲從。學生如果制定了自己的近期目標,這樣他們有目的地學習能調動學生的興趣。當他們達到目標後,既增長了知識又有了成就感,這成了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所以,當學生有一定預習、複習習慣後,老師可指導不同層次學生制定各自的學習目標。更利於維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習慣的持續養成。

三、讓“習慣”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就英語學習本身而言,是枯燥的、乏味的,光靠興趣持續不了很長時間,只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持之以恆。故,培養學生預習、複習的習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原動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習慣的培養也是如此,需要日積月累逐漸地形成。

總之,抓好預習複習環節,對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有利於學生的多向思維、發散思維、綜合能力和資訊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充分發揮挖掘現有教學資源,從文字出發,挖掘各種資源,精心設計預習內容,讓每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地、合作地、民主地積極學習,完成分配到的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