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

欄目: 教師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8.09K

品德與社會課是一門教學性、情感性很強的課程。“激情、明理、導行”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三要素。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希望對你有幫助。

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
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篇一

要讓小學生將來成為誠實和富有責任心的人,重在加強學生健康、向上的品德的培養。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必須重視國小生品德教育。下面就我個人的一些嘗試和耳濡目染,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真正走進學生中間,瞭解學生的現實生活

品社與社會課應該主要解決學生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並不需要一味講大道理。教師必須實際走入學生的生活當中,去了解他們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課前調查,無論是問卷還是談話,都應該在課前有所瞭解,課上才能有的放矢。讓學生自由結組調查、討論自己關注的某一方面問題,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匯合起來,然後各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上彙報等等。課堂上的熱烈交流,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也體現了合作的樂趣。

二、注重體驗,讓學生獲得真實感受

體驗產生理解,體驗產生情感。體驗學習活動是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活動的模擬活動,它可以分為直接體驗和模擬體驗。通過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對於實際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體驗是形成認識,轉化行為能力的原動力。如《想想他們的難處》這個課題的教學目標是:1、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2、增進對於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教學這一課題時,我讓學生進行模擬殘疾人的活動,體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分別進行不同的模擬活動,以體驗肢殘人、盲人及聾啞人生活的困難。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小組模擬一項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然後,讓學生在小組裡、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擬活動中的切身感受,促使學生從真實感受中,產生幫助殘疾人的意願。這就是品德教育的成功之處。

三、注重解決問題,獲得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

《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讓他們學會與他人平等交流、合作,民主的參與集體生活。解決問題是使學生直接面對實際問題,學習、研究並且嘗試提出某種解釋或解決方案。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討論、製作等途徑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了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

如上《我們的合作》這一主題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完成學校平面圖的製作後,說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及其範圍,接著詢問學生回家的道路,然後按照四個方向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調查學校不同方向都有哪些建築物等。在調查活動中,我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明確分工,引導學生記錄好自己的整個調查過程和體會,完成小組調查表,將調查結果進行組合,共享成果。最後,我讓學生根據調查所得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再進行交流。

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篇二

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創設一個開放式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民主、自主的環境中充滿興趣地學習,再加上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使學生的現實生活成為課堂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絡學生生活的主題活動或實踐活動為載體,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唯此,才能使品德與社會課真正成為一切學生喜歡的、真實的課程。

六年級是學生在國小階段的最後一期,學生對《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的興趣濃厚。學生能對所學的知識有較深的印象,對合作與競爭、新中國建立以來的成就、世界和平、地球環境等方面的知識理解較深,識記較好,對國小六年的生活也有全面回顧,對時下的社會熱點問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對母校和老師同學的留戀也訴諸於筆端。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是一門教學性、情感性很強的課程。“激情、明理、導行”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三要素,而激情則是重要因素。因此,品德與社會課更要摒棄空洞說教,注重情感教學,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參與教學的的各個環節,在愉悅的心情狀態中學習、掌握、深化道德認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 。通過教學筆者感受如下:

1、品德與社會科目的外延非常豐富,教師備課的時候需要找許多課外知識進行補充,學生特別喜歡聽一些與課本中聯絡密切的小故事,這就需要教師精心備課。如教學“合作”和“雙贏”這個道理時,教師用 “龜兔四次賽跑”的小故事形象生動地讓學生明白“合作”與“雙贏”的道理。這樣,在此基礎之上學生聯絡生活實際來談自己的理解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上採用多種方式來學習。如小組討論交流活動,小組彙報活動,團隊心理遊戲活動等,學生上課能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尤其喜愛團隊心理遊戲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合作精神,理解深刻的道理。

3、利用網路資源,引導學生探索更加廣闊的世界。在課前我會佈置學生蒐集資料,在課堂上來交流,課後再做拓展的要求,每個學生選擇其中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自己本期研究的物件,形成一個專題,期末的時候再將同一專題的同學集合起來召開發布交流會。這樣,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學生興趣濃,教學效果好。

4、教學相長,師生共同進步。品德與社會科目涉及歷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諸多領域,對教師的要求也相當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許多資源都需要自己多方收集,在找尋與教授的過程中,教師也受益匪淺。品德與社會教學,力求給學生展現更大的更豐富的世界,同時又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調適,要教好這一門課程,任重而又道遠。

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篇三

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品德與社會》教學,是否真正走向素質教育,其重要標誌是引導學生主體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巧妙運用各種形式的活動,不斷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在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自行判斷、共同評價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惡,加速道德認識的內化,促進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一、 角色換位,內化認識 思想品德課的有些課文由於受編寫時間的制約,無法與時代同步,往往與當前飛速發展的形式有較大的反差,有的歷史題材,跟當代國小生的生活實際相距久遠,因此,學生對課文中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認識、理解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導致不能自主學習,而通過“角色換位”的方式,可以使學生輕鬆理解課文內容,加速道德認識的內化。 例如,教學《誠實守信》一課時,如果學生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說老實話,做老實人吃虧”的說法理解得不夠“清”,不夠“透”,就會對道德認識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教學時,我就用具體事例,以“角色換位”的方式,啟發學生“自我體驗”——當別人對自己誠實時,講信用時,自己的心情怎樣,做事又怎樣;反之,當別人失信或欺騙自己時,自己的心情又怎樣,對別人又會怎樣看待。

經過“角色換位”,使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情感體驗的對比,從而使學生明白了“做老實人,說老實話,雖然暫時吃點虧,最終卻利國利民又利己”的道理。 又如,在教學《愛護有益動物》一課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張平為什麼把蜻蜓全放了?”對這個問題學生回答有一定難度,於是我通過“角色換位”的方式,引導學生這樣思考:“蚊子送給張平什麼禮物?”“假如你是張平,你會怎麼做?”通過“角色換位”,是學生有一種情感體驗,從而明白了“張平之所以把蜻蜓放了,是要它消滅蚊子”。這樣,學生就輕鬆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深化了道德認識。

二、 辯論比賽,深化明理 學生的道德認識不能只侷限於課本,有時必須通過活動拓展認識,深化明理,而開展課堂辯論,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電視臺曾經現場直播“國際大專辯論會”,吸引了無數觀眾。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旁徵博引,脣槍舌劍,向廣大觀眾展示了敏捷的思維,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道德認知衝突或抓住學生認知衝突,讓學生採用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在辯論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能力。 “燈不撥不明,理不爭不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創設道德認知衝突,為學生營造有利於開展課堂辯論的環境。如:在教學《真正的友誼》一課時,我給學生準備了一道討論題:國小生過生日,該不該請同學吃飯?再把全班學生分成正反兩方,讓他們展開自由辯論。

由於這一問題與學生思想、生活實際聯絡非常密切,有的學生自身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於是雙方各抒己見,展開辯論,脣槍舌劍,異常激烈。 正:過生日,請同學吃飯,能使大家增加了解,增進友誼。 反:請同學吃飯,互相交流,大家確實可以增加了解,增進友誼,但完全可以採取其他方式,如平時的交談、活動、遊戲等。 正:大人們交朋友,經常互請吃飯,感情常常越來越深。 反:大人們有工作,有工資。我們國小生花的錢全是靠他們辛苦掙來的,不能浪費。再說,國小生請吃飯,也給爸爸、媽媽帶來了麻煩。 正:可是爸爸、媽媽並沒有反對,常常對同學很熱情。 反:那可能是照顧你的面子吧。再說,爸爸、媽媽不反對,也不一定正確呀! 正:我們是獨生子女,過生日互請吃飯,互贈禮品,友誼不是加深了嗎? 反:那不是成了“酒肉朋友”、“禮品朋友”了嗎?這難道是真正的朋友嗎? ……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抓住學生認知衝突,開展辯論活動,同樣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如教學《言而有信》一課時,有一道題是這樣的:某班主任王老師答應同學們星期五下午舉行班級小小運動會,可那天下了學雪,地面很滑。王老師說“今天因為下學雪,運動會改期舉行。”張同學噘起說:“王老師不講信用,說今天開運動會,又不開了。”對這件事,談談你的看法。結果有些學生認為王老師對,有些認為王老師不對。面對兩種不同意見,我趁機把他們分成正反兩方,讓他們展開自由辯論。 總之,學生在辯論中全體參與,大膽發言,此起彼伏,結果反方用正確的觀點駁倒了正方,大家形成了共識。最後,教師總結,肯定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表揚他們勤于思考,善於辯論,這樣,在辯論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實處。

三、 模擬實踐,知行結合 教學中,我有目的地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用學生親身的實踐去鞏固道德認識,去規範自己的言行,促進知行統一。教學《禮貌待人暖人心》一課時,學生知道禮貌待人的意義後,我讓學生回答這樣幾個問題:在與別人交談時,應注意什麼禮節。在飯桌上就餐時,應注意什麼禮節?在集會時,應注意什麼禮節?學生髮言回答鞏固了禮貌待人的規範。這種規範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書面上,還必須以此來規範自身的實踐。於是我又設計了一情景讓學生進行模擬表演。如“把你的幾位同學介紹給你的朋友,”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禮貌待人的要求去做。學生不僅再顯現了課本中的禮貌待人的情景,還調動了原由的積累,使學習的“禮貌用語”和“禮貌動作”更為豐富。 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及良好品格的形成必須遵循特有的規律,即通過管束、訓導和陶冶,使兒童逐步地從“無律”、“他律”過渡到“自律”的道德水平。其中,最有效的途徑是讓學生在實際中做,“行吾所知”;知行結合,反覆練習,最後把道德規範示為自身的一種自覺的義務。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強調“做、學、教合一”。他說:“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思想品德課的模擬實踐,就是“做中學”的一種體現,這種“做中學”的方式有一定的模式讓表演者重複地做,也為其他同學提供了示範和榜樣,促進兒童有“知”向“行”的轉化。

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自己活動,不是自發形成的,它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將富有情趣、廣受歡迎的手段、方式等遷移到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既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提高了主體參與能力,從而增強了《品德與社會》課的實效性。

Tags:品德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