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欄目: 工作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3.06W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1

“減負提質”,其實是相互矛盾的。正如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不吃草。這是行不通的。要想馬兒跑得快,要吃好草,而好草來源於教師。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減負提質是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解決前些年教育界普遍存在的學生負擔過重和“高分低能”等問題而提出的一條具體途徑。其具體含義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對學生的“減負”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減負”僅僅是減輕書包、減少作業,減少學生在校時間,甚至取消考試。誠然,這些都是“減負”手段,並不是“減負”的真正目的。

“減負”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們客觀的發現,學生的負擔並不是都重,而是“負擔”不合理:機械學習負擔重,實踐活動負擔輕;考試分數重,習慣培養輕;用腦負擔重,動手負擔輕;心理負擔重,思想疏導輕。更何況,由於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差異,他們學習負擔的輕重又不能一概而論。

教師的職責不是把課本,教參中的文字重複講出來,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教師應千方百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達到完整。

我們站在教育發展、人才培育的角度,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認為“減負”不僅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而且是培養個性化人才的需要。為此,當務之急如何以科學的發展觀和現代教育觀為指引,全面深刻地理解“減負”的含義,落實“減負”舉措。

過重的課業負擔是應試教育留下的“毒瘤”,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新世紀具有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競爭能力的健康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我認為教師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創造成長空間

我認為,創造學生更多的自主成長空間,個性化地發展學生的特長,是做好  “減負”工作的關鍵一點。在這樣的認識之下,我們在實踐中總結形成了“兩個層次”、“兩個針對”、“六個讓給”的靈活學法指導體系。“兩個層次”是目標原則。淺層目標:讓每個學生懂得一些通用型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高層目標:讓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即能根據自己的學習個性、風格和能力,對通用型的學習方法進行靈活選擇或再創造,提倡適者為上。

“四個針對”是指導原則,指的是:針對與“減負”關係特別密切的幾種學習方法指導;針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的學習策略和學力指導;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年齡學生,進行不同的學法指導;針對學習動機的主次作用不同,進行不同的學法指導。“六個讓給”是自主學習原則;學法讓學生自己感悟;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知識讓學生自己發現;學習內容讓學生自己開掘;學習領域讓學生自己拓寬;學生能力讓學生自己發展。事實上,學生從同學和教師身上學到的東西,遠比從教科書上學到的多。

對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必要求整齊劃一,要靈活多樣。教師應鼓勵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去學習,促進學生富有個性、生動活潑地學習,自主地學習,這樣學習就不再成為負擔。學生有了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學校就要創設發展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舞臺,挖掘教育資源,開發校本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這樣做才達到“減負”的目的。

二、提高教師素質。

眾所周知,教師的教學能力強,教學效率就高;教學效率高,學生的學習容量就大,學習效率也高。這種意義上分析,“減負”對老師而言,不是“減輕教學負擔”,而是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實現“輕負擔,高質量”。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2

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給國小生“減負增效”,要實現“減負增效”我得到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切實做到“減負增效”要推進素質教育,真正實施“減負增效”,就必須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恰當地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給自己加壓,提高課堂效率“減負增效”,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能力。俗話說得好,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現在,知識資訊正高速發展,教學技術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更是不斷變化和創新,具有其先進性。所以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給自己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高效的教學創造條件。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為此,應花幾倍於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節課。

三、上好每一堂課是減負增效的關鍵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充分條件,備好課不等於能上好課。備課中的主角是教師本身,而上好課的主角是師生雙方。上好課除了課前的充分準備以外,課堂上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課堂教學的原則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應師生互動,且動而不亂。教師要加強課堂組織教學,注意雙邊活動來引起學生注意。上課做到明白、準確、新穎、生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處於良好的學習狀態。試想,教師上得很認真,學生不積極參與,不認真聽講,有何效率可言?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既要減負但同時又要增效,這是我們教師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實踐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真是“向著真理的方向多邁一步,真理將變成謬誤。”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3

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給國小生“減負增效”,要實現“減負增效”我得到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切實做到“減負增效”要推進素質教育,真正實施“減負增效”,就必須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恰當地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給自己加壓,提高課堂效率“減負增效”,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能力。俗話說得好,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現在,知識資訊正高速發展,教學技術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更是不斷變化和創新,具有其先進性。所以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給自己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高效的教學創造條件。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為此,應花幾倍於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節課。

三、上好每一堂課是減負增效的關鍵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充分條件,備好課不等於能上好課。備課中的主角是教師本身,而上好課的主角是師生雙方。上好課除了課前的充分準備以外,課堂上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課堂教學的原則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應師生互動,且動而不亂。教師要加強課堂組織教學,注意雙邊活動來引起學生注意。上課做到明白、準確、新穎、生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處於良好的學習狀態。試想,教師上得很認真,學生不積極參與,不認真聽講,有何效率可言?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4

既要減負但同時又要增效,這是我們教師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實踐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真是“向著真理的方向多邁一步,真理將變成謬誤。”

在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明顯的感受到,每個學生存在差異,要精確地進行學情分析,要明確學生的認知現狀,這是我教學的基礎,在教學中還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要更多的關注中等生和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我的教學過程中的幾點見解:

1.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項複雜的工程。

首先是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俗話說得好: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現在,知識資訊正高速發展,教育系統的新事物也是層出不窮,如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利用,多媒體的製作,軟體的開發等等。教學方法更是不斷優化和創新,具有其先進性。所以,教師得不斷學習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為高效率的教學創造自身條件。

其次是教師要在備課上下功夫。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在備課上應多研究,多斟酌,多進行教學探索。有句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的仗”。準備充分,對一堂課的教學思路,教學邏輯清晰可見,教學目標明確無誤,是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為此,教師應化幾倍於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堂課。

再次是教師上好每一節課也是減負增效的關健,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課堂上應師生互動,且動而不亂。教師要加強課堂組織教學,注意雙邊活動來引起學生注意力。上課做到明白、準確、新穎、生動,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處於良好的心理狀態。教師還要努力營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輕鬆的課堂環境中快樂地學習。

另外,課堂教學中使用遊戲的技巧。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可適當使用遊戲,但是不可濫用,因為我們做遊戲的目的是讓學生“樂學”而不是“學樂”。因此,遊戲的設計必須服務於教學內容或起到調節大腦的作用。這樣寓遊戲於課堂教學之中,既培養了學生參與意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堂反饋也是一項重要環節

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合理地佈置一點課外作業是必要的。對於作業的有效性,我也探索、研究了許多許多,如我還試著設計趣味性作業,讓學生全都成為學習的參與者。新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我們的作業設計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絡實際並有一定的趣味性,學生定會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才能發揮其學習潛能。

總之,依法治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也是切實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關鍵所在。我們應該拿起教育法規的有力武器,切實落實教育部有關“減負”的各項規定,同時加大會考、大學聯考的改革力度,使“減負增效”真正落到實處。 雖然,在“減負增效”新的教學理念的推動下。一定會有困難。但是我們都相信。我們老師要不斷學習借鑑先進典型,結合所教學生的特點,不斷改進現有教學模式,狠抓課堂教學中的單位時間效率,合理設計作業,優化評價機制,真正做到減負增效。同時也需要同學、老師齊心努力。我們一定可以共同推動學校的這項新的教學管理。讓學生孩子做管理自己的主人,讓學生們的學習更加美好充滿快樂,讓學生更加茁壯成長!

做好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工作,直接關係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關係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係到中華民族在21世紀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我們要本著對國家和民族未來高度負責的精神,齊心協力,真抓實幹,使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工作真正見到實效。努力培養和造就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5

“減負”、“減負”,我們喊了似乎許多年了,各種形式的“減負”也的的確確層出不窮。然而“減負”究竟是什麼?

一、課業負擔

課業負擔過重的根源較多,一是教學的“重知輕能”,認為學生所掌握的課本知識越多質量越高,教學中不抓重點,講得多,練得也多,企圖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這是基於對知識的價值的錯誤理解,認為只有多學點課本知識,才會有美好的前途。於是教師採取一切手段,將越來越多的課業負擔加給學生。然而很多事實證明:過剩的學習無效。只有當知識在生活中發揮作用時,知識對掌握者來說才是有用的。現行的中國教育,普遍存在“學習過剩”現象就是學生學了一大堆無用的知識。這是造成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二是教學方法的“以拙代巧”,一些教師沒有認真研究教法,不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與學習成本,為應試保險,以“大投入”換“小產出”,從而造成大量的過度學習。

學校也處在重重壓力之中,家長的贊同,社會的承認,上級的評判等,尤其是前兩者,往往很大程度上著眼在升學人數上。同時在教育評估機制還不完善的今天,上級主管部門的評判過程中,升學率也是主要指標。儘管招生部門的一再擴招,但升學現象過“獨木橋”,而升學考試分數則成了過橋的唯一通行證,倘若升學成績不理想,學校、學生都會被打入“冷宮”,升學率成了學校榮譽和地位的代名詞,學校的工作不得不處處圍繞著升學轉,學生上學演繹成了一切以入學為起點,以升學為終點的“馬拉松”。孩子從進校那一天起,他們稚嫩的肩上就扛起了父母沉甸甸的希望。巨大的升學壓力引發了學校、教師、家長几方面的種種政策。學生們的書包和大腦就這樣在教師、家長、社會的重重灌輸中沉重了起來。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務求實效,教育部有關人士曾提醒我們,“減負”工作特別要注意把握和處理好三個關係,防止工作的片面性。一是要把握好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與提高教學質量的關係。二是要把握好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與培養學生頑強意志、刻苦學習精神的關係。三是要全面理解減輕學生負擔工作的實質,把握好度,注意防止工作的片面性,既不能對減負工作落實不力,又不能走另一個極端。

“減負”決不意味著降低對學生學業應有的要求和降低教學質量,必要的負擔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推動力,過重的負擔則會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阻力。“減負”是減掉那些妨礙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過重負擔,消除那些機械的、重複的、盲目的、無用的勞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

改革考試制度、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是“減負”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減負”並不意味著取消考試,而是減少考試次數,改革考試內容,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而進行的考試是很有必要的,沒有考試就不利於教師瞭解學生情況,不利於教學相長到底做得怎樣,也不利於學校據此調整教學方法。考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為了及時反饋教學情況。像美國等發達國家,也不會廢除考試。關鍵在怎麼考,要把握好考試的度。

“減負”的同時也要加強培養學生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減掉那些妨礙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過重負擔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主動發展,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刻苦鑽研、積極探索的精神。

二、心理上的負擔

生性活潑好動的孩子,對於枯燥的學習,幾乎有一種本能的拒絕,尤其是在課業負擔過重的狀態下,對學習有一種畏懼、厭煩心理體驗,視學習為迫不得已,很難忍受的事。同樣的學習任務,對有的學生適宜,而對另外的學生可能不堪負重,作為教師就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心理體驗,從調節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入手,優化學生的學習心理素質,使學生能從苦中尋樂,隨時主動地自我調節,保持樂觀平和的心境。

的確,課業的沉重使我們迫切地想要放鬆和休息,但減負後,有的學生的心理壓力卻反而增大了,尤其是部分基礎稍差的求上進的學生,很容易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憂心忡忡,心理壓力劇增。一些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也同樣對突然減輕的課業感到不適應,容易擔心跟不上別人,因此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滑。在這些心理的影響下,即使學校、教師真正地做到了“減負”,學生心理上仍然輕鬆不了。實際上,如果我們不能改變以分數為根本的教育觀念,就很難說能真正地實現減負,只要會考、大學聯考指揮棒在學生的眼中仍然有分量,那麼他們的精神狀態始終不能減負。

當然,在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中,難免有不和諧的音符出現,切實轉變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小平同志曾說,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單是要求業務素質好,同時還要思想素質好。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做到業務精良、情操高尚、勇於創新、樂於奉獻。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6

“減負”、“減負”,我們喊了似乎許多年了,各種形式的“減負”也的的確確層出不窮。然而“減負”究竟是什麼?

一、課業負擔

課業負擔過重的根源較多,一是教學的“重知輕能”,認為學生所掌握的課本知識越多質量越高,教學中不抓重點,講得多,練得也多,企圖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這是基於對知識的價值的錯誤理解,認為只有多學點課本知識,才會有美好的前途。於是教師採取一切手段,將越來越多的課業負擔加給學生。然而很多事實證明:過剩的學習無效。只有當知識在生活中發揮作用時,知識對掌握者來說才是有用的。現行的中國教育,普遍存在“學習過剩”現象就是學生學了一大堆無用的知識。這是造成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二是教學方法的“以拙代巧”,一些教師沒有認真研究教法,不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與學習成本,為應試保險,以“大投入”換“小產出”,從而造成大量的過度學習。

學校也處在重重壓力之中,家長的贊同,社會的承認,上級的評判等,尤其是前兩者,往往很大程度上著眼在升學人數上。同時在教育評估機制還不完善的今天,上級主管部門的評判過程中,升學率也是主要指標。儘管招生部門的一再擴招,但升學現象過“獨木橋”,而升學考試分數則成了過橋的唯一通行證,倘若升學成績不理想,學校、學生都會被打入“冷宮”,升學率成了學校榮譽和地位的代名詞,學校的工作不得不處處圍繞著升學轉,學生上學演繹成了一切以入學為起點,以升學為終點的“馬拉松”。孩子從進校那一天起,他們稚嫩的肩上就扛起了父母沉甸甸的希望。巨大的升學壓力引發了學校、教師、家長几方面的種種政策。學生們的書包和大腦就這樣在教師、家長、社會的重重灌輸中沉重了起來。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務求實效,教育部有關人士曾提醒我們,“減負”工作特別要注意把握和處理好三個關係,防止工作的片面性。一是要把握好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與提高教學質量的'關係。二是要把握好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與培養學生頑強意志、刻苦學習精神的關係。三是要全面理解減輕學生負擔工作的實質,把握好度,注意防止工作的片面性,既不能對減負工作落實不力,又不能走另一個極端。

“減負”決不意味著降低對學生學業應有的要求和降低教學質量,必要的負擔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推動力,過重的負擔則會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阻力。“減負”是減掉那些妨礙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過重負擔,消除那些機械的、重複的、盲目的、無用的勞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

改革考試製度、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是“減負”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減負”並不意味著取消考試,而是減少考試次數,改革考試內容,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而進行的考試是很有必要的,沒有考試就不利於教師瞭解學生情況,不利於教學相長到底做得怎樣,也不利於學校據此調整教學方法。考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為了及時反饋教學情況。像美國等發達國家,也不會廢除考試。關鍵在怎麼考,要把握好考試的度。

“減負”的同時也要加強培養學生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減掉那些妨礙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過重負擔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主動發展,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刻苦鑽研、積極探索的精神。

二、心理上的負擔

生性活潑好動的孩子,對於枯燥的學習,幾乎有一種本能的拒絕,尤其是在課業負擔過重的狀態下,對學習有一種畏懼、厭煩心理體驗,視學習為迫不得已,很難忍受的事。同樣的學習任務,對有的學生適宜,而對另外的學生可能不堪負重,作為教師就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心理體驗,從調節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入手,優化學生的學習心理素質,使學生能從苦中尋樂,隨時主動地自我調節,保持樂觀平和的心境。

的確,課業的沉重使我們迫切地想要放鬆和休息,但減負後,有的學生的心理壓力卻反而增大了,尤其是部分基礎稍差的求上進的學生,很容易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憂心忡忡,心理壓力劇增。一些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也同樣對突然減輕的課業感到不適應,容易擔心跟不上別人,因此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滑。在這些心理的影響下,即使學校、教師真正地做到了“減負”,學生心理上仍然輕鬆不了。實際上,如果我們不能改變以分數為根本的教育觀念,就很難說能真正地實現減負,只要會考、大學聯考指揮棒在學生的眼中仍然有分量,那麼他們的精神狀態始終不能減負。

當然,在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中,難免有不和諧的音符出現,切實轉變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鄧小平同志曾說,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單是要求業務素質好,同時還要思想素質好。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做到業務精良、情操高尚、勇於創新、樂於奉獻。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7

“減負提質”,其實是相互矛盾的。正如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不吃草。這是行不通的。要想馬兒跑得快,要吃好草,而好草來源於教師。

減負提質是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解決前些年教育界普遍存在的學生負擔過重和“高分低能”等問題而提出的一條具體途徑。其具體含義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對學生的“減負”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減負”僅僅是減輕書包、減少作業,減少學生在校時間,甚至取消考試。誠然,這些都是“減負”手段,並不是“減負”的真正目的。

“減負”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們客觀的發現,學生的負擔並不是都重,而是“負擔”不合理:機械學習負擔重,實踐活動負擔輕;考試分數重,習慣培養輕;用腦負擔重,動手負擔輕;心理負擔重,思想疏導輕。更何況,由於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差異,他們學習負擔的輕重又不能一概而論。

教師的職責不是把課本,教參中的文字重複講出來,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教師應千方百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達到完整。

我們站在教育發展、人才培育的角度,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認為“減負”不僅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而且是培養個性化人才的需要。為此,當務之急如何以科學的發展觀和現代教育觀為指引,全面深刻地理解“減負”的含義,落實“減負”舉措。

過重的課業負擔是應試教育留下的“毒瘤”,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新世紀具有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競爭能力的健康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我認為教師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創造成長空間

我認為,創造學生更多的自主成長空間,個性化地發展學生的特長,是做好 “減負”工作的關鍵一點。在這樣的認識之下,我們在實踐中總結形成了“兩個層次”、“兩個針對”、“六個讓給”的靈活學法指導體系。“兩個層次”是目標原則。淺層目標:讓每個學生懂得一些通用型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高層目標:讓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即能根據自己的學習個性、風格和能力,對通用型的學習方法進行靈活選擇或再創造,提倡適者為上。

“四個針對”是指導原則,指的是:針對與“減負”關係特別密切的幾種學習方法指導;針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的學習策略和學力指導;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年齡學生,進行不同的學法指導;針對學習動機的主次作用不同,進行不同的學法指導。“六個讓給”是自主學習原則;學法讓學生自己感悟;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知識讓學生自己發現;學習內容讓學生自己開掘;學習領域讓學生自己拓寬;學生能力讓學生自己發展。事實上,學生從同學和教師身上學到的東西,遠比從教科書上學到的多。對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必要求整齊劃一,要靈活多樣。教師應鼓勵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去學習,促進學生富有個性、生動活潑地學習,自主地學習,這樣學習就不再成為負擔。學生有了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學校就要創設發展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舞臺,挖掘教育資源,開發校本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這樣做才達到“減負”的目的。

二、提高教師素質。

眾所周知,教師的教學能力強,教學效率就高;教學效率高,學生的學習容量就大,學習效率也高。這種意義上分析,“減負”對老師而言,不是“減輕教學負擔”,而是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實現“輕負擔,高質量”。

總之,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減負的關鍵;課堂教學是“減負”的主渠道;學生的學習管理,是“減負”不可視的重要環節。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8

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給國小生“減負增效”,要實現“減負增效”我得到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切實做到“減負增效”要推進素質教育,真正實施“減負增效”,就必須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恰當地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給自己加壓,提高課堂效率“減負增效”,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能力。俗話說得好,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現在,知識資訊正高速發展,教學技術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更是不斷變化和創新,具有其先進性。所以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給自己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高效的教學創造條件。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為此,應花幾倍於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節課。

三、上好每一堂課是減負增效的關鍵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充分條件,備好課不等於能上好課。備課中的主角是教師本身,而上好課的主角是師生雙方。上好課除了課前的充分準備以外,課堂上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課堂教學的原則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應師生互動,且動而不亂。教師要加強課堂組織教學,注意雙邊活動來引起學生注意。上課做到明白、準確、新穎、生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處於良好的學習狀態。試想,教師上得很認真,學生不積極參與,不認真聽講,有何效率可言?

2、教學手段靈活多樣、綜合利用。任何事物都應一分為二地看待,我們一方面要適當地應用現代教學技術,另一方面,更不能忽視傳統教學手段的繼承和創新。在有限的一節課時間內,運用輔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處,絕不能搞花架子。運用好的教學手段,能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智力,而不能把它們變成課堂教學上的娛樂,或分散了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注意力。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傳統的教學手段結合起來。“給人於魚,不如授人漁”,教學生學習科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地變“學會”為“會學”,變“死學”為“活學”。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9

在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明顯的感受到,每個學生存在差異,要精確地進行學情分析,要明確學生的認知現狀,這是我教學的基礎,在教學中還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要更多的關注中等生和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我的教學過程中的幾點見解:

1.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項複雜的工程。

首先是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俗話說得好: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現在,知識資訊正高速發展,教育系統的新事物也是層出不窮,如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利用,多媒體的製作,軟體的開發等等。教學方法更是不斷優化和創新,具有其先進性。所以,教師得不斷學習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為高效率的教學創造自身條件。

其次是教師要在備課上下功夫。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在備課上應多研究,多斟酌,多進行教學探索。有句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的仗”。準備充分,對一堂課的教學思路,教學邏輯清晰可見,教學目標明確無誤,是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為此,教師應化幾倍於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堂課。

再次是教師上好每一節課也是減負增效的關健,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課堂上應師生互動,且動而不亂。教師要加強課堂組織教學,注意雙邊活動來引起學生注意力。上課做到明白、準確、新穎、生動,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處於良好的心理狀態。教師還要努力營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輕鬆的課堂環境中快樂地學習。

另外,課堂教學中使用遊戲的技巧。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可適當使用遊戲,但是不可濫用,因為我們做遊戲的目的是讓學生“樂學”而不是“學樂”。因此,遊戲的設計必須服務於教學內容或起到調節大腦的作用。這樣寓遊戲於課堂教學之中,既培養了學生參與意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堂反饋也是一項重要環節

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合理地佈置一點課外作業是必要的。對於作業的有效性,我也探索、研究了許多許多,如我還試著設計趣味性作業,讓學生全都成為學習的參與者。新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我們的作業設計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絡實際並有一定的趣味性,學生定會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才能發揮其學習潛能。

總之,依法治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也是切實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關鍵所在。我們應該拿起教育法規的有力武器,切實落實教育部有關“減負”的各項規定,同時加大會考、大學聯考的改革力度,使“減負增效”真正落到實處。 雖然,在“減負增效”新的教學理念的推動下。一定會有困難。但是我們都相信。我們老師要不斷學習借鑑先進典型,結合所教學生的特點,不斷改進現有教學模式,狠抓課堂教學中的單位時間效率,合理設計作業,優化評價機制,真正做到減負增效。同時也需要同學、老師齊心努力。我們一定可以共同推動學校的這項新的教學管理。讓學生孩子做管理自己的主人,讓學生們的學習更加美好充滿快樂,讓學生更加茁壯成長!

做好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工作,直接關係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關係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係到中華民族在21世紀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我們要本著對國家和民族未來高度負責的精神,齊心協力,真抓實幹,使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工作真正見到實效。努力培養和造就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10

當前,“減負”是社會普遍關注的教育焦點問題。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固然有其複雜的社會因素,但從教育內部來看,課堂效率不高,也是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一個主要原因。當然,減負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人的觀念、社會的現實、歷史的淵源,都會影響著教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受到其中的意義、份量與難度。

就拿我所教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孩子學習的語文知識較多,生字也多,有些內容難於理解。僅靠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是難以完全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我班孩子三分之一自制能力較差,讓他們自己在課上學習所學的知識,課後讀背所學知識,很少有學生能自覺地做到。國小低段,不管從哪方面,對於孩子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等等。不過,“減負”的實施,使我充分看到孩子們愉快、輕鬆、燦爛的笑臉,是我能及時瞭解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又可以防止抄襲作業,作業書寫質量有所提高,也讓學生懂得“珍惜時間”。不過感覺自己的每堂課都是很緊,平常使用的語文教學模式、教法和學法也隨之改變。

但是由於低段語文教學內容多而雜,學習時間緊迫,孩子們當天的知識掌握沒有以前學習效果明顯,最為明顯的就是當堂生字聽寫合格率不是很高。一天兩節語文課,一節課要給孩子講解課文,另外一節課要留給孩子做當堂作業,甚至有時要輔導一下能力差點兒的孩子,還要留一些時間給孩子背書。並且每天的家庭作業只能佈置孩子在家長督促下讀背一下課文,並預習一下新課文,有多少家長能像老師一樣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適時地督促指導孩子學習,督促孩子倍數複習功課呢?這對工作壓力大的家長來說,無形中也增加了他們的負擔。總的來說,這樣的“減負”,只是形式的改變,而教材內容的實質並不變。的確,“減負”的根本目的其實是為了“增效”,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全面地得到發展。減負並不是要把學生應知應會的學業負擔中的某些部分減去,減負不等於不要質量,減負不等於不要管理。相反教師的工作負擔不僅不會減,相反將會更加艱辛。這就要求教師講究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打下紮實的基礎,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是呀,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第一生命線。而要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課堂是最主要的陣地,也是最直接與有效的途徑。我認為首先是要提高我們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教師要多給自己一些時間進行備課,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認真探索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學法,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接受你所講的內容,經常給自己“充電”,多在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工夫。我認為好的教學設計,是“減負增效”的必要條件,精彩的講解,精妙的教學設計,能夠引人入勝,激發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使學生最大程度的投入到你的教學中,把課前預習、當堂指導、當堂檢測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但由於國小生對各類知識的興趣不同,這還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注意發揮每個學生的愛好和特長,善於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這樣的話,學生就會輕鬆愉快地、主動地學習,課堂的聽課效率自然水漲船高。

以上是本人結合自己語文教學實際對於“減負增效”的一點膚淺看法,總之,讓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我們永恆不變的追求。但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教師也會“減負”的。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11

通過國小生減負增效這一計劃的實施,我感受頗深,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給國小生“減負增效”,要實現“減負增效”我得到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轉變教學思想,切實做到“減負增效”要推進素質教育,真正實施“減負增效”,就必須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恰當地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給自己加壓,提高課堂效率“減負增效”,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能力。俗話說得好,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現在,知識資訊正高速發展,教學技術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更是不斷變化和創新,具有其先進。所以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給自己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高效的教學創造條件。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為此,應花幾倍於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節課。

三、上好每一堂課是減負增效的關鍵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充分條件,備好課不等於能上好課。備課中的主角是教師本身,而上好課的'主角是師生雙方。上好課除了課前的充分準備以外,課堂上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課堂教學的原則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應師生互動,且動而不亂。教師要加強課堂組織教學,注意雙邊活動來引起學生注意。上課做到明白、準確、新穎、生動、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處於良好的學習狀態。試想,教師上得很認真,學生不積極參與,不認真聽講,有何效率可言?

2、教學手段靈活多樣、綜合利用。任何事物都應一分為二地看待,我們一方面要適當地應用現代教學技術,另一方面我認為,更不能忽視傳統教學手段的繼承和創新。在有限的一節課時間內,運用輔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處,絕不能搞花架子。運用好的教學手段,能啟發學生思考,發展智力,而不能把它們變成課堂教學上的,或分散了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注意力。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傳統的教學手段結合起來。“給人於魚,不如授人漁”,教學生學習科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地變“學會”為“會學”,變“死學”為“活學”。

3、樹立良好的學習風尚,營造輕鬆愉快、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有了良好的、濃厚的學習風氣形成一批勤奮學習的學生骨幹和優秀生,就可以帶領全班同學積極向上,好好學習。相反一個學風不正,教師單純地追求升學率,只顧尖子學生,放棄對所謂”差生”的教育和f輔導,結果班級秩序混亂,即使是好學生也學不下去,怎能讀好書!所以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

提高課堂效率,實質上要抓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節課學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單一的教學方法或手段,學生很容易出現感官疲勞,注意力分散,這就要求我們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採用多種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心理學研究表明每秒鐘內人對畫面構圖中資訊接受能力為對音響語言的接受能力的10倍,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儘可能利用教學媒體,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提高學生接受資訊的興趣和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將教學資訊通過多的圖象、聲音、圖表、文字等方式直觀、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許多傳統教學方式不便於或展示效果不好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思索的心理狀態,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主體的發揮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

四、以學生髮展為本,營建理想課堂,課改的方向就是關注我們的教育主體——學生,就是使學生知識、能力、人格發展。盧梭曾經說過:“上帝在造了一個我之後,就把這個模型打碎了,我是世界上第一個我,也是唯一的一個我。”我們的教育物件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各具特點人,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管學生的體會、感受,滿堂灌,教學關係就變成: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置學生的需求和感受於不顧,“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教代替了學,教學由共同體變成了單一體,學的、品格喪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結果可想而知,教師越教,學生越不會學、越不愛學。一節課下來,你可能講得頭頭是道,非常精,但學生卻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頭霧水。所以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始終做到以學生為為中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把時間、空間逐步還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主動發展。

總之,要打造理想課堂,並非一日之功,我們要努力學習,勤於反思,不斷積累經驗,大膽改革創新,努力構建科學的、的、高效的課堂教學秩序和氛圍。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12

開學初,我們特制定以下措施,以保證學生課業負擔的減輕。

1、一、二年級原則上不留書面回家作業,三、四年級作業總量控制在40分鐘,

五、六年級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各教師不得以增加作業量的形式懲罰學生。

2、各班一律不安排早自習,確保學生早晨的睡眠時間。學生課外活動時間,任何學科教師不得隨意佔用講課。

3、各科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教法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課不得拖堂。“減負”不是不要質量而意味著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在有效課堂教學中獲取知識。學校通過開展“領導上引路課”,“骨幹教師上觀摩課”,“教研組長上研究課”,“青年教師上彙報課”的四課活動;對課堂教學做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廣大教師通過行動研究認識到優質高效課堂是落實“減負”的關鍵。教導處還對科學備課,有效上課,精選作業,試卷分析等重要環節做到日檢查,月評價。我們把作業設計作為每學期期末展示的一個亮點,學校設計了具有積累性的書海漫遊,教師們留機械抄寫作業少了,取代的是積累運用的自主性作業多了,每日一詞句,每週一首詩,每月一篇美文增加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定期組織知識質量檢測及時調控教學評價。

4、各年級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制。任何學科不得給學生排名次。學生考試成績應作為學生隱私不得在家長會和其他集體場合公佈等等。

5、音、體、美學科教師的課時不得自行轉讓給其他學科的教師,否則按空堂處理。

6、各科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7、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取消期會考試。不得擅自提前複習迎考和延長學生上課時間。

8、教導處不定期地對學生減負情況進行調查,及時掌握學生負擔情況,反饋於教師,

以便改進。

9、學生“減負”與教師“加負”並舉。一名稱職的教師就意味一個成功的課堂。為了把“減負“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把“幫助教師成功是校長的成功,幫助學生的成功是教師的成功”的“雙成功教育”做為辦學目標,大力開展名教師評選活動。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13

本學期,在學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我認真貫徹“減負”工作的指示精神,推進素質教育,紮紮實實做好“減負”的規定,初步做到減負增效。

一、通過學習“減負”精神,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充分明確“減負”的重大意義,不斷提高自身從教素質,以素質教育指導自己的思想,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

二、“減負增效”。我在業務上認真鑽研,自覺增負,勇挑重擔,不負重託,在業務上的各個環節上紮實做好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工作。我在努力實踐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

三、“減負增樂”。學期末通過組織開展各種興趣小組活動,活躍課餘生活,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我班同學在“迎六一”競賽活動中,各顯身手,畫出一幅幅表現童心、熱愛祖國、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的精美的圖畫和書法。在學校舉行的科勞技作品評選活動中,同學們積極參加,參賽作品受到學校領導和師生的一致好評,同學們參加各種興趣活動,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增強了學生的樂趣。

在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中,“減負”是實現這種轉變的突破口之一,我們應當更深入貫徹“減負”,切實做到減轉學生負擔,真正做到減負增效是任重道遠的。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14

當前,“減負”是社會普遍關注的教育焦點問題。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固然有其複雜的社會因素,但從教育內部來看,課堂效率不高,也是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一個主要原因。當然,減負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人的觀念、社會的現實、歷史的淵源,都會影響著教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受到其中的意義、份量與難度。

就拿我所教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孩子學習的語文知識較多,生字也多,有些內容難於理解。僅靠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是難以完全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我班孩子三分之一自制能力較差,讓他們自己在課上學習所學的知識,課後讀背所學知識,很少有學生能自覺地做到。國小低段,不管從哪方面,對於孩子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等等。不過,“減負”的實施,使我充分看到孩子們愉快、輕鬆、燦爛的笑臉,是我能及時瞭解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又可以防止抄襲作業,作業書寫質量有所提高,也讓學生懂得“珍惜時間”。不過感覺自己的每堂課都是很緊,平常使用的語文教學模式、教法和學法也隨之改變。

但是由於低段語文教學內容多而雜,學習時間緊迫,孩子們當天的知識掌握沒有以前學習效果明顯,最為明顯的就是當堂生字聽寫合格率不是很高。一天兩節語文課,一節課要給孩子講解課文,另外一節課要留給孩子做當堂作業,甚至有時要輔導一下能力差點兒的孩子,還要留一些時間給孩子背書。並且每天的家庭作業只能佈置孩子在家長督促下讀背一下課文,並預習一下新課文,有多少家長能像老師一樣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適時地督促指導孩子學習,督促孩子倍數複習功課呢?這對工作壓力大的家長來說,無形中也增加了他們的負擔。總的來說,這樣的“減負”,只是形式的改變,而教材內容的實質並不變。的確,“減負”的根本目的其實是為了“增效”,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全面地得到發展。減負並不是要把學生應知應會的學業負擔中的某些部分減去,減負不等於不要質量,減負不等於不要管理。相反教師的工作負擔不僅不會減,相反將會更加艱辛。這就要求教師講究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打下紮實的基礎,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是呀,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第一生命線。而要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課堂是最主要的陣地,也是最直接與有效的途徑。我認為首先是要提高我們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教師要多給自己一些時間進行備課,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認真探索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學法,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接受你所講的內容,經常給自己“充電”,多在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工夫。我認為好的教學設計,是“減負增效”的必要條件,精彩的講解,精妙的教學設計,能夠引人入勝,激發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使學生最大程度的投入到你的教學中,把課前預習、當堂指導、當堂檢測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但由於國小生對各類知識的興趣不同,這還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注意發揮每個學生的愛好和特長,善於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這樣的話,學生就會輕鬆愉快地、主動地學習,課堂的聽課效率自然水漲船高。

以上是本人結合自己語文教學實際對於“減負增效”的一點膚淺看法,總之,讓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我們永恆不變的追求。但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教師也會“減負”的。

關於減負工作心得體會 篇15

在實施新課程教學過程中,“減負”不只是表面的減“負擔”,而是應該改變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減輕學生的負擔,那麼就應當讓他閱讀的東西,比要求記住的東西多兩倍,甚至多四至五倍,如果我們真的想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那就讓我們在學生面前,敞開道路,讓他們走到圖書館的書架跟前去,讓書籍從沉睡中醒來成為青少年時代的摯友吧!”為此,作為教師的我首先在思想上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然後在實際中加以體現,如:佈置作業的時候從學生的角度衡量,作業量是不是太多了、有沒有必要進行重複性的操練、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安排等等。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自主選擇,又提高了學習效率,何樂而不為呢!當然,若要真正做到“減負”又“增效”,關鍵是教師的素質要提高。

尤其是新課程教材同舊教材相比,知識點有增無減。例如,新課程數學講究學生對知識的探索過程,勢必使數學課多了探索少了練習時間,有時一節課下來,連課後的練一練也無法完成,且一、二年級不準佈置書面家庭作業,請問什麼時候做數學能力訓練和課堂作業本?如果學生缺少了練習時間,教師又不能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恰當地使用教學方法,學生能學好嗎?這就要求教師精心備課,精心選擇教學內容, 向45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要面向大多數,課下通過個別輔導解決個別學生問題,教師要整體安排教學程序,分散難點,分解壓力,從而達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增強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在教學中還可以實行3個方面的根本轉變:1、教師要把單一知識傳授的過程,轉變為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綜合的過程。2、要把教學中對前人知識的複製、灌輸過程,轉化為學生樂於接受,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過程。3、把知識的死記硬背的過程,轉化為探討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探求新知識的能力。慢慢地就能使“減負”工作落到了實處,學生在學習中也會感到輕鬆、愉快。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我們班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母親節”的我為媽媽幹活,每天講故事,爭蘋果,說自己身邊的趣事等。在這樣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中,我想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是很樂意的。只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學生就會說:學習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