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運營管理讀書心得(通用4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78W

運營管理讀書心得 篇1

計劃是為了實現組織目標而對未來的行動進行規劃安排的工作過程;組織是為了取得最大的成功而分配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資源並協調員工與任務、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係;領導就是對組織內全體成員行為進行引導和施加影響,從而激勵員工產生高績效的活動過程;控制是按照既定目標和標準對組織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偏差,採取糾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計劃進行,或適當調整計劃以達預期目的的過程。

運營管理讀書心得(通用4篇)

管理的本質就是在特定的條件下,對組織的人、財、物、資訊等有形無形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協調與控制,使得成本最小,效益最大,從而使組織的目標計劃如期最優實現。

如何如期最優實現組織目標。覃曦老師在《全面運營管理沙盤模擬訓練》的課程中,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逼真的講解了組織目標的實現過程。受益匪淺,感悟頗深。

一、 組織必須有明確的既定的目標

組織目標是指一個組織未來一段時間內要實現的目的,它是管理者和組織中一切成員的行動指南,是組織決策、效率評價、協調和考核的基本依據。任何一個組織都是為一定的目標而組織起來的,如包裝公司是為了滿足洋河酒廠所有成品酒包裝的需要而組織起來的。目標是組織的最重要條件,無論其成員各自的目標有何不同,但一定有一個為其成員所接受的共同目標。任何管理系統都應有明確的目標,目標不確定,或者混淆了不同的目標,都必然會導致管理的混亂。任何管理活動都必須把制定目標作為首要任務。

二、 標準化、制度化管理

標準化、制度化管理目前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企業管理中日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必須重視標準化,運用標準化,充分發揮標準化的作用,使企業實現標準化、制度化、科學化管理,為企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提供保障。

設計好藍圖,制定一個科學的流程,根據流程制定具體的標準化,然後再製度化,並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績效管理和考核機制。

三、 全員參與管理,目標管理

組織目標的實現,不僅靠總經理制定好的戰略規劃,也不僅靠某一部門領導的個人能力,而是要依靠組織中所有幹部、員工的共同努力。組織要讓全體成員參與管理,實行目標管理制度。

目標管理制度是把以目標實現為前提的管理轉化成以目標為控制手段的管理,它是通過使組織的'成員親自參加工作目標的制定來實現“自我控制”,並努力完成工作目標的管理制度。這種管理制度由於有了明確的目標作為對組織成員工作成果的考核標準,從而使對組織成員的評價和獎勵做到更客觀、更合理,因而可以大大激發他們為完成組織目標而努力。如何強化員工自我管理控制,主要措施有:

(一)、目標要體現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統一。員工是實現組織目標的載體,同時他們也有個人目標的追求。只有組織的目標與個人的目標達到完美契合時,才能在員工的內心產生巨大的推動力和自我約束力。實踐中,有些組織確定的目標體系只是對組織任務目標的簡單分解,而沒有考慮員工個人的利益,這只是傳統的任務管理,而不是目標管理。這種任務目標是不可能激發下屬的行為動力和自我約束力,員工只會敷衍地完成任務而已。

(二)、強化員工參與管理。目標管理是參與管理的一種形式。目標的制定者同時也是目標的實現者,即由上級與下級在一起共同確定目標。參與設定目標可以提高目標接受性,目標設定理論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參與式的目標設定能帶來更高績效。參與的一個主要優勢在於提高了目標本身作為工作努力方向的可接受性。實施參與管理,能夠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實現自我價值,也是滿足員工受人尊重、信任的高層次需要。這樣為每個部門有計劃、有組織、有領導、有執行力和控制力的開展工作提供更有利的保障,也有利於部門與部門之間較好的協調、配合、理解和支援。同時,在參與目標制定的過程中,可以使員工瞭解組織的遠景規劃和發展目標,瞭解個人在組織目標實現中的價值所在,瞭解組織目標的實現對個人目標實現的意義。使員工產生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加強個人與組織的一體化,有利於營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

參與管理要特別注意引導,要反覆把公司當前的目標傳達給員工,使員工的參與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在實踐中,要根據員工的文化程度和經驗,採取不同的方式參與管理。對文化程度較低、經驗不足的員工採取控制型參與管理。主要由員工提出工作中的問題和區域性建議,經過篩選後,由上級協助下屬確定解決方案並組織實施。對文化程度較高,又有相當參與管理經驗的員工採取授權型參與管理。主要是由員工提出問題,而且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在得到上級認可後,被授予相應的權力,以員工為主完成,並予以精神表揚和物質獎勵。建立一整套的激勵機制來調動員工積極性,讓有能力、多做工作的人多得獎勵,沒有能力的、不做工作的人不得獎勵,強化員工自我管理,進而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最近幾年,洋河酒廠發展勢頭強勁,制曲、釀酒、包裝等車間都在擴大生產產量,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產品銷量向全國化市場穩步推進,每年都以近50﹪的速度增長。洋河三大品牌越來越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同和青睞,後勤保障能力也隨之增強,產品質量越來越穩定,市場投訴相比過去越來越少。如此好的發展態勢,對洋河酒廠來說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一個潛在的挑戰。面對大發展,我們要居安思危,要清醒的認識到企業發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加強管理,把產品質量放在首要位置,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我們肩負的責任更大。如何打造更強的核心競爭力,夯實每一個環節,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和需求,是企業的當務之急。

今後的工作,我們更要頭腦清醒,作為管理人員更要認真的學習文化知識,提高業務水平,提高自身素質,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在現有管理的基礎上,我們要緊跟公司要求,做精益生產的帶頭人,不斷地總結、改進工作方法,帶領好團隊建設,認真培養技術力量和管理骨幹;不斷地改善、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強化基層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包裝材料損耗和費用控制。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有本位主義、官僚作風,要善於與上、下屬和相關部門溝通,要把深入班組解決生產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建立一個安全高效的生產管理秩序,使包裝生產這一環節的工作做得更紮實,成為公司最放心的地方,在洋河酒廠大發展的道路上走在最前列

運營管理讀書心得 篇2

一個由於視力被迫輟學的人,一個被工人稱為野獸般殘忍的人,一個與工會水火不容、被迫在國會聽證會上作證的人,一個被現代管理學者不斷批判的人。

這個人就是弗雷德裡克〃泰勒,管理髮展史中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最富有爭議的人。泰勒於18xx年出生在美國費城。年輕時,他先在液壓機廠做學徒,之後加入一家鋼鐵公司,在那裡開始奠定科學管理的理論基礎。1898年,泰勒來到伯利恆鋼鐵公司,開始他著名的改革。19xx年,他離開公司,進行無償的諮詢工作。期間,他的《工廠管理》與《科學管理原理》相繼發表,泰勒的影響日漸廣泛,遍及全球。

《科學管理原理》出版於19xx年,標誌著一個管理新時代的到來。至今,這本書仍然帶給管理人無窮的啟示,是不可不讀的管理經典。我花了一些時間把泰勒大師的《科學管理原理》這本書讀完了,準確來說,從內容上來講這不是一本書,而是泰勒大師的一篇科學管理智慧結晶的論文。

18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資本主義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管理思想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產生了影響世界的管理思想,如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勞動分工思想,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為資本主義贏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然而,社會的大分工、分層使資本主義國家中勞資雙方矛盾突出,工人普遍認為如果她們迅速工作將會導致大量工人失業,於是出現了大家所熟知的磨洋工現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泰勒科學管理原理應運而生,泰勒抱著解決勞資雙方矛盾,提高勞動生產率,解決由於沒有管理或管理不當造成的巨大浪費的目的,通過大量的貼近實際的實驗,提出了科學管理原理。

泰勒對科學管理作了如下定義:諸種要素不是個別要素的結合,構成了科學管理,它可以概括成如下:科學,而不是單憑經驗的方法;協調,而不是分歧;合作,而不是個人主義;最大的產出,而不是有限制的產出;實現每個人的勞動生產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貧困。這個定義,既闡明瞭科學管理的真正內涵,又綜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

全書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從磨洋工這一現象出發,講述其三個主要原因,闡述了自己科學管理原理形成的背景、基礎。 第二部分,作者認為,在管理實踐中,存在著積極性加鼓勵的制度,但是與科學管理原則比較起來,科學管理所產生的優越性是積極性加鼓勵制度所無法比擬的,在積極性加鼓勵制度下,實際上全部問題由工人決定,而在科學管理制度下,一般問題由管理者決定。接著,作者從搬運生鐵、鏟運、砌磚、檢驗鋼珠、金屬切割這五個例項中,分別闡述了科學管理的存在與有效性。這個五個例項,作者分別講述了動作時間、工具、(輔助工作)方法、個人係數,變數模型在科學管理中的運用。作者在列舉上述五個例子的過程,也講述了一些關於組織、福利等的管理知識。

談到組織,在鏟運例子中,他認為工人數量不易平均分,即應以任務量來分,並且大班組存在其固有的缺陷,應加以消除。而對於分紅,在檢驗鋼珠的例子中,作者認為,比起一般的福利,個人的雄心大志已經並且永遠起到強大的激勵作用,以促使工人竭盡全力的工作,並且分紅要講究時效性,要準時獎勵,1+12的原理在這裡是存在的,以此,也引出了科學管理的別稱任務管理,並且得出合適工作由合適的人來做的觀點。在砌磚例子中,作者認為管理者不應只站在一旁,他應該整天和工人工作在一起,幫助工人,鼓勵工人,需要時自己模範做工。在金屬切割例子中,作者拿經驗比較和科學管理來比較,並進行了實驗,證明了科學管理的存在性與經驗管理的不可攀比性,他指出了在一定情況下,即使沒有任何經驗的工人,如果有金屬切割科學原則(理論)的應用指導,也能比經驗頂級的老工人,生產出高其幾倍的產量。

最後,就是這本書的總結,也是泰勒先生這篇論文的結論。科學管理是過去就存在的各種要素的集合,即把原來的知識收集起來,加以分析、組合並歸類成規律和規則,從而形成的一門科學。它將為全世界帶來最大的收益。 泰勒科學管理的對管理學而言有著極大的貢獻。他在歷史上第一次使管理從經驗上升為科學,而其講求效率的優化思想和調查研究的科學方法也被後人所重視。所以,科學管理的確勝利了。它運用於企業管理中,使得許多企業生產效率成倍提高。它的許多效率措施至今還被人們廣泛使用。泰勒科學管理揭開了幾千年來罩在管理上的神祕的面紗,譜寫了管理理論和實踐史上新的一頁,成為人類管理思想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人們把泰勒所處的時代稱為泰勒時代,把他的管理理論稱為泰勒制。雖然他已作古近百年,但他的科學管理思想對於經濟比較落後,管理水平不高的國家,仍然有著現實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我國現在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需要學習借鑑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

但是科學管理思想仍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泰勒認為工人的主要動機是經濟的,工人最關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錢收入,即堅持經濟人假設;科學管理僅重視技術因素,不重視人群社會的因素;泰勒制僅解決了個別具體工作的作業效率問題,而沒有解決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如何經營和管理的問題。

此外,還應當注意到,泰勒的一系列工時研究所用的時間並非一兩個月,而是幾年甚至十幾年。這也啟示我們,做研究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不應急功近利。這樣,經過縱向與橫向的比較、綜合的比較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才會更具有說服力。

正如編者按:他提出的管理問題依然存在,他總結的管理經驗依然有益,他研究的管理邏輯依然普遍,他創造的管理方法依然有效。

泰勒的管理理論看似簡單,其實內涵極為豐富,需要我們不斷研讀,也需要我們不斷地實踐,才能實現組織管理的目標使僱主的財富最大化,同時也使每一位僱員的財富最大化。

運營管理讀書心得 篇3

根據公司的安排,我通讀了陳榮秋、馬士華的《生產與運作管理》,讀後感觸頗深。

公司剛剛起步,內部管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職責不清,效率低下,人力、物力浪費嚴重等問題,外部市場尚未開啟,行業競爭劇烈。因此如何在競爭中取勝,是我們面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流的企業,推進生產運作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十分有效的途徑。

什麼是生產運作管理

所謂生產運作管理,是指為了實現企業經營目標.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生產運作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總稱。

生產運作管理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生產運作管理僅侷限於生產運作系統的執行管理,實際上是以生產運作系統中的生產運作過程為中心物件。廣義的生產運作管理不僅包括生產運作系統的執行管理,而且包括生產運作系統的定位與設計管理,可以認為是選擇、設計、執行、控制和更新生產運作系統的管理活動的總和。廣義生產運作管理以生產遠作系統整體為物件,實際上是對生產運作系統的所有要素和投入、生產運作過程、產出和反饋等所有環節的全方位綜合管理。按照廣義理解生產運作管理,符合現代生產運作管理的發展趨勢。 生產運作管理的內容

廣義生產運作管理的內容可分為生產運作系統的定位管理、設計管理和執行管理三大部分。

1、生產運作系統戰略決策 生產運作系統戰略決策是從生產系統的產出如何很好滿足社會和使用者的需求出發,根據企業營銷系統對市場需求情況的分析以及企業發展的條件和因家限制,從總的原則方面解決“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和“如何生產”的問題。具體地講,生產運作系統戰賂決策就是從企業競爭優勢的要求出發對生產運作系統進行戰略定位,明確選擇生產運作系統的結構形式和執行機制的指導思想。

2、生產運作系統設計管理

根據生產運作系統戰略管理關於生產運作系統的定位,具體進行生產運作系統的設計和投資建設。一般包括兩方面內容:

1)產品開發管理。包括產品決策、產品設計、工藝選擇與設計、新產品試製與鑑定管理等。其目的是為產品生產運作及時提供全套的、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技術經濟效果的技術檔案,並儘量縮短開發週期,降低開發費用。

2)廠房設施和機器系統購建管理。這部分內容包括廠址選擇、生產運作規模與技術層次決策、廠房設施建設、裝置選擇與曲置、工廠總平面佈置、車間及工作地佈置等。其目的是為了以員快的速度,

最少的投資,建立起最適宜企業生產運作的、能形成企業固定資產的生產運作系統主體框架。

生產運作管理的目標

生產運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標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高效、低耗、靈活、準時地生產合格產品和(或)提供滿意服務。

1、高效是對時間而言,指能夠迅速地滿足使用者的需要。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誰的訂貨提前期短,誰就能爭取使用者。

2、低耗是指生產同樣數量和質量的產品,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最少。低耗才能低成本,低成本才有低價格,低價格才能爭取使用者。

3、靈活是指能很快地適應市場的變化,生產不同的品種和開發新品種或提供不同的服務和開發新的服務。

4、準時是在使用者需要的時間,按使用者需要的數量,提供所需的產品和服務。合格產品和(或)滿意服務,是指質量。

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企業的要求包括4方面:時間(Time,T)、質量(Quality,Q)、成本(Cost,C)和服務(Service,S)。T指滿足顧客對產品和服務在時間方面的要求,即交貨期要短而準;Q指滿足顧客對產品和服務在質量方面的要求;C指滿足顧客對產品和服務在價格和使用成本方面的要求,即不僅產品形成過程中的成本要低,而

且在使用者使用過程中的成本也低;S為提供產品之外為滿足顧客需求而提供的相關服務,如產品售前服務及售後服務等。

生產運作管理的任務與目的

生產運作管理的任務與目的可概括為敏捷、高效、優質、準時地向社會和使用者提供所需的產品和勞務。

(一)敏捷

美國裡海(Lehigh)大學有影響的研究報告《21世紀製造企業戰略》中提出了敏捷製造(Agile Manufacturing,簡稱AM)的概念。儘管對敏捷製造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但專家們都承認它描述的不是一個具體的生產運作過程或執行模式,而是一種具有深刻內涵的哲理和思想,用來指導對企業生產運作系統、乃至整個企業發展進行系統的管理。敏捷,即“聰敏”、“快捷”的意思,可以和產品的生命週期相聯絡表示快速;和大批使用者化生產運作相聯絡表示適應性;和虛擬組織相聯絡表示暢通的供應鏈和各種方式的聯絡;和組織重建相聯絡表示企業的自我學習、自我調整的良好執行機制和生產運作過程的不斷改進;和精細生產相聯絡表示更高的資源利用串。可見,敏捷意味著生產運作系統能夠對使用者的需求變化作出迅速反應。在當代社會,誰能夠在這一點上成功,誰就在競爭中佔據了主動。

(二)高效

指有效利用生產運作資源,以儘可能少的資源投入來滿足使用者同樣數量和質量的產品、勞務需求。高效是低成本的前提,為此必須精心編制生產運作計劃,合理組織生產運作過程.加強生產運作控制,從而努力降低資源消耗,不斷縮短生產運作週期,減少庫存。 ·

(三)優質

指以提高使用者滿足度為標準.努力生產高質量的產品,提供高質量酌勞務。這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立競爭優勢的一條有效途徑。

(四)準時

指在使用者規定的時間,按使用者需要的品種款式、數量、質量和價格水平向用戶提供產品和勞務。

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重視不斷創新,不僅包括對生產運作系統中的產出和所用工藝進行技術創新,更重要的是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上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生產運作管理的概念、目標的實質含義,取得良好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發展。

生產運作管理人員所需技能

自從本世紀初,美國推行泰羅的科學管理以來,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一直高於歐洲各工業發達國家。美國在製造業的領先地位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服務業的發展,也使得美國很多企業逐。

運營管理讀書心得 篇4

一個由於視力被迫輟學的人,一個被工人稱為野獸般殘忍的人,一個與工會水火不容、被迫在國會聽證會上作證的人,一個被現代管理學者不斷批判的人。

這個人就是弗雷德裡克〃泰勒,管理髮展史中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最富有爭議的人。泰勒於1856年出生在美國費城。年輕時,他先在液壓機廠做學徒,之後加入一家鋼鐵公司,在那裡開始奠定科學管理的理論基礎。1898年,泰勒來到伯利恆鋼鐵公司,開始他著名的改革。,他離開公司,進行無償的諮詢工作。期間,他的《工廠管理》與《科學管理原理》相繼發表,泰勒的影響日漸廣泛,遍及全球。

《科學管理原理》出版於,標誌著一個管理新時代的到來。至今,這本書仍然帶給管理人無窮的啟示,是不可不讀的管理經典。我花了一些時間把泰勒大師的《科學管理原理》這本書讀完了,準確來說,從內容上來講這不是一本書,而是泰勒大師的一篇科學管理智慧結晶的論文。

18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資本主義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管理思想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產生了影響世界的管理思想,如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勞動分工思想,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為資本主義贏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然而,社會的大分工、分層使資本主義國家中勞資雙方矛盾突出,工人普遍認為如果她們迅速工作將會導致大量工人失業,於是出現了大家所熟知的“磨洋工”現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泰勒科學管理原理應運而生,泰勒抱著解決勞資雙方矛盾,提高勞動生產率,解決由於沒有管理或管理不當造成的巨大浪費的目的,通過大量的貼近實際的實驗,提出了科學管理原理。

泰勒對科學管理作了如下定義:“諸種要素——不是個別要素的結合,構成了科學管理,它可以概括成如下:科學,而不是單憑經驗的方法;協調,而不是分歧;合作,而不是個人主義;最大的產出,而不是有限制的產出;實現每個人的勞動生產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貧困。”這個定義,既闡明瞭科學管理的真正內涵,又綜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

全書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從“磨洋工”這一現象出發,講述其三個主要原因,闡述了自己科學管理原理形成的背景、基礎。 第二部分,作者認為,在管理實踐中,存在著積極性加鼓勵的制度,但是與科學管理原則比較起來,科學管理所產生的優越性是積極性加鼓勵制度所無法比擬的,在積極性加鼓勵制度下,實際上全部問題由工人決定,而在科學管理制度下,一般問題由“管理者決定”。接著,作者從搬運生鐵、鏟運、砌磚、檢驗鋼珠、金屬切割這五個例項中,分別闡述了科學管理的存在與有效性。這個五個例項,作者分別講述了動作時間、工具、(輔助工作)方法、個人係數,變數模型在科學管理中的運用。作者在列舉上述五個例子的過程,也講述了一些關於組織、福

利等的管理知識。

談到組織,在鏟運例子中,他認為工人數量不易平均分,即應以任務量來分,並且大班組存在其固有的缺陷,應加以消除。而對於分紅,在檢驗鋼珠的例子中,作者認為,比起一般的福利,個人的雄心大志已經並且永遠起到強大的激勵作用,以促使工人竭盡全力的工作,並且分紅要講究時效性,要準時獎勵,1+1>2的原理在這裡是存在的,以此,也引出了科學管理的別稱“任務管理”,並且得出合適工作由合適的人來做的觀點。在砌磚例子中,作者認為管理者不應只站在一旁,他應該整天和工人工作在一起,幫助工人,鼓勵工人,需要時自己模範做工。在金屬切割例子中,作者拿經驗比較和科學管理來比較,並進行了實驗,證明了科學管理的存在性與經驗管理的不可攀比性,他指出了在一定情況下,即使沒有任何經驗的工人,如果有金屬切割科學原則(理論)的應用指導,也能比經驗頂級的老工人,生產出高其幾倍的產量。

最後,就是這本書的總結,也是泰勒先生這篇論文的結論。科學管理是過去就存在的各種要素的“集合”,即把原來的知識收集起來,加以分析、組合並歸類成規律和規則,從而形成的一門科學。“它將為全世界帶來最大的收益。” 泰勒科學管理的對管理學而言有著極大的貢獻。他在歷史上第一次使管理從經驗上升為科學,而其講求效率的優化思想和調查研究的科學方法也被後人所重視。所以,科學管理的確勝利了。它運用於企業管理中,使得許多企業生產效率成倍提高。它的許多效率措施至今還被人們廣泛使用。泰勒科學管理揭開了幾千年來罩在管理上的“神祕”的面紗,譜寫了管理理論和實踐史上新的一頁,成為人類管理思想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人們把泰勒所處的時代稱為“泰勒時代”,把他的管理理論稱為“泰勒制”。雖然他已作古近百年,但他的科學管理思想對於經濟比較落後,管理水平不高的國家,仍然有著現實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我國現在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需要學習借鑑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

但是科學管理思想仍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泰勒認為工人的主要動機是經濟的,工人最關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錢收入,即堅持“經濟人”假設;科學管理僅重視技術因素,不重視人群社會的因素;“泰勒制”僅解決了個別具體工作的作業效率問題,而沒有解決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如何經營和管理的問題。

此外,還應當注意到,泰勒的一系列工時研究所用的時間並非一兩個月,而是幾年甚至十幾年。這也啟示我們,做研究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不應急功近利。這樣,經過縱向與橫向的比較、綜合的比較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才會更具有說服力。

正如編者按:他提出的管理問題依然存在,他總結的管理經驗依然有益,他研究的管理邏輯依然普遍,他創造的管理方法依然有效。

泰勒的管理理論看似簡單,其實內涵極為豐富,需要我們不斷研讀,也需要我們不斷地實踐,才能實現組織管理的目標——“使僱主的財富最大化,同時也使每一位僱員的財富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