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楊絳傳讀書個人心得體會800字(通用5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8.13K

楊絳傳讀書個人心得體會800字 篇1

著名作家、翻譯家楊絳先生去世的訊息傳來,心頭一沉。這個噩耗既有點意外,又是意料之中,畢竟是一百多歲的老人了,什麼時候走都是可能的。

楊絳傳讀書個人心得體會800字(通用5篇)

或許相對於楊絳先生的丈夫錢鍾書先生而言,她的名聲略遜一籌。但沒有楊絳先生,可能也就沒有了後來的錢鍾書,為了成就錢鍾書,她付出了太多太多,當然這是她心甘情願的。在錢鍾書眼中,她是“最才的女,最賢的妻”,這對於她來說,是當之無愧的。著名作家夏衍先生就曾經這樣說過:“你們捧錢鍾書,我捧楊絳”。她的博學、睿智、寬容、韌性在女性中是罕見的,在她身上盡顯名媛風範。這樣的人就夠得上是真正的精神貴族。她和錢鍾書半個多世紀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一直為人所稱道。在一些人看來,楊絳的出名是借了丈夫的光,在我看來,楊絳先生是靠自己的實力成就了自己,相反,錢鍾書的成就中,含有她的貢獻,可謂是“軍功章中有你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楊絳先生不是“攀援的凌霄花”,她是錢鍾書先生身邊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他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他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借用舒婷《致橡樹》中有關用詞,我覺得很是貼切。這就是偉大的愛情吧!

在錢鍾書先生去世後,楊絳先生一個人生活了十八年。在這十八年中,她就完成了其他人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她在九十二歲那年出版了散文集《我們仨》,九十六年那年出版《做到人生邊上》,在一百零二歲那年出版了八卷本的《楊絳文集》,一百零三歲那年出版了《洗澡之後》。這是她自己的著作,這些作品甫一出版,都是風靡中外。難能可貴的是,在她最後的十多年,以她的病軀之身,精心整理錢鍾書先生遺留下來的大量的筆記。要知道,光是《錢鍾書手稿集?中文筆記》的原稿就多達一萬五千頁。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早在上海“孤島”時期,她就在無意中步入了劇壇,贏得了文名。當時她創作了《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遊戲人間》、《風絮》等。這些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觀察力和藝術創造力引人側目。借用柯靈先生的話來說:“她的《稱心如意》和《弄真成假》,是喜劇的雙壁,中國話劇庫中有數的好作品”。

楊絳翻譯的西班牙文學中的經典——《堂吉訶德》的譯本被公認為優秀的翻譯佳作,據初步統計,迄今已累計發行70萬冊。

_以後出版的《幹校六記》,展示了一位老作家的赤子之心和善良的情懷,這著作的文筆淡雅細膩,語言詼諧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格調,值得反覆誦讀。

楊絳先生無愧於“最才的女,最賢的妻”的說法。她的為人為文值得後人敬仰。

楊絳傳讀書個人心得體會800字 篇2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妻子,是錢璦女士的母親,這本書是寫他們家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每個字都透著濃濃的親情氣息。 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一家人在一條古棧道是離離合合,聚聚散散。

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說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說。但當我看到後面的內容時,我才明白,這個夢是她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她欲揚先抑,開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

楊絳的寫作風格和我以往見到的許多作家的風格不同,前一段時間我看餘秋雨的文章比較多,他的文章總是在表象中尋找內涵,尋找風景之後的文化,尋找大背景、大道理的解讀。他追求的是“大”,還有許多作家群起效之,結果卻都丟了自己的風格,又學不到他的“大”,所以餘秋雨得以聞名。而楊絳不一樣,她注重細節,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筆,看似零散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她文章中的亮點。而這些點點滴滴,正是我們平時覺得不足掛齒的那些片斷,但楊絳卻可以把它們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變成了一條項鍊。她不直接抒發感情,不直接議論人事、闡述道理,她只是從容地敘述,將那些她家裡的小事娓娓道來,變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這樣細緻的、不動聲色的講述,使讀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間,她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這本書的.內容我也比較喜歡,字裡行間滿滿的全是要溢位來的親情。我很珍惜親情,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很喜歡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這本書的內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別喜歡。 楊絳的書我還在找著看,她的作品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風格。我從她的書中也學到了很多。的確,珍珠每個人都有,但是項鍊卻是珍貴的。因為許多人都對自己的珍珠視而不見,任它們散落,卻不會將他們串起來。所以我正在學,學會了串珍珠,就擁有了項鍊。

楊絳傳讀書個人心得體會800字 篇3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楊絳《百歲感言》

最賢的妻,是才的女,這是楊絳的先生錢鍾書給她的評價。羅銀勝的妙筆將這八個字分若干章節表現出來。通過作者講述,這八個字對楊絳來說是實至名歸!~而在我眼裡,錢鍾書還少給了兩個字“堅強”。

楊絳給人的外表是個弱女子,從脆弱到堅強是需要一個進化過程的吧!跟錢鍾書在國外留學的時候,聽到母親病逝的訊息,在大洋彼案哭得稀里嘩啦的,錢鍾書一直安慰著,才止住眼淚。這大概是楊絳最脆弱的時候,可是在失去至親的時候誰不是如此呢。而且這時候的楊絳還年輕。

可能是因為被需要的原因,楊絳表現的特別堅強。生了女兒錢媛後在醫院修養,錢鍾書常來“告狀”,今天不是這個壞了,明天就是這個壞了,而楊絳絲豪沒有怪責備,更像一個大人安慰小孩一樣安慰錢鍾書“沒關係,這個我會修好”,得到安慰的錢鍾書也像小孩一樣笑嘻嘻的離開!

錢鍾書告訴楊絳準備寫小說的時候,楊絳辭去傭人,用五指不沾陽春手的手親自為他洗衣做飯,照顧他,讓他能夠專心寫作。後來錢鍾書大作《圍城》問世,取得不小成績,而楊絳平時不做家務,也落得一手的傷。

在“丙午大劫”的時候,雖然艱苦,但是做什麼事都沒有跟鍾書分開,這就是鍾書說的“我們今後只有死別,再無生離”。後來女兒錢媛病逝,臥病在床的鐘書已是悲痛不已,此時的楊絳異常冷靜,即便心碎,仍強忍住淚水!~因為她不能倒下,她倒下了鍾書怎麼辦,鍾書還等著她來照顧呢。可就女兒走後一年,鍾書也走了。我們仨散了。就這麼散了。

鍾書走前留給楊絳一句話“絳,好生過”,她沒有辜負丈夫,八十多歲高齡的楊絳在女兒、丈夫先後離去時,沒有過於沉寂於悲傷,她依然熱愛身活,繼續看書寫小說,寫了《我們仨》《風絮》等。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楊絳除為母剛強外,為妻更剛強。凡事都是先生事為主,除了封建教條,我再相信他們伉儷情深。最後用楊絳的一句話送給大家,願與大家共勉。

我是一位老人,淨說些老話。對於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麼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援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楊絳傳讀書個人心得體會800字 篇4

最近在翻羅銀勝著的《楊絳傳》,是在讀了梁實秋老先生的《雅舍憶舊》之後,覺得這些遙不可及的大師們,也有一樣日常生活,或瑣碎、或艱辛、或溫馨,甚至有時還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點點影子,只是他們對生活更認真、對愛情更認真、對人對事更認真,即便是戰火紛飛、“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也仍然能夠認真面對生活,比我們現在來講所謂的什麼挫折、困難或是生活中的不如意,顯得有更大胸懷和更加艱苦的奮鬥,我們比之他們相差太多太多。

書翻到第四章的時候,作者總結了楊絳的暈船哲學,很是吸引人。1938年,遠在法國的楊絳、錢鍾書夫婦面對國破家亡的情勢,不得已帶著女兒錢媛遠渡重洋返回祖國,在阿多士2號的法國郵船上,由於海上風大浪急,他們經常暈船,尤其是錢鍾書暈船更甚,十分難受。經過幾次風浪顛簸,聰慧的楊絳對錢鍾書說:坐船不暈船,就要不以自我為中心,而以船為中心,讓自己永遠與船穩定成90度直角,永遠在水之上,平平正正,而不波動。錢鍾書按照楊絳說的去做,果真有用,不暈船了。

後來,楊絳把自己這次體會凝練成了為人處世的哲學:不管風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巋然不動,身正心正,心無旁顧,風浪其奈我何?這就是楊絳的暈船哲學。_時,楊絳也如同其他知識分子一樣受到迫害和打壓,楊絳在外國文學研究所作為“反動學術權威”被“揪出來”,並且被剃了“陰陽頭”,她和丈夫錢鍾書一起被劃分為“牛鬼蛇神”, 她被安排去掃廁所。即便是這樣一種遭遇,她仍然念念不忘《堂吉訶德》的翻譯,並拼盡全力將書稿保護了下來。後來在《幹校六記》中,楊絳寫得剋制而又平靜,“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努力保持絲絲溫情,即柔弱溫和有堅強不屈,時刻在那紛繁複雜的社會中,保持著自身90度的挺立。

我們在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風浪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穩穩的站立90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便是不被風吹倒、不被浪掀翻的最好保證。

楊絳傳讀書個人心得體會800字 篇5

大多人羨慕楊絳,能遇到錢鍾書這樣志趣相投的人,可我不羨慕。楊絳曾對不想結婚的女兒說:“將來我們都是要走的,撇下你一個,我們放得下心嗎?”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恐怕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傑作——女兒,她竟會走在自己甚至是老伴兒前面。回憶想來,只怕如夢般遙遠。

錢媛去世後第二年,錢鍾書也跟隨而去,落下楊絳一人獨自一人存活於世。在這短短兩年之內,楊絳竟承受了兩次失去至愛之痛。或許是楊絳的命太長,但絕非鍾書的命太短。他已陪她度過了60餘年,可惜的是他們的女兒,錢媛。

錢鍾書和楊絳兩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的離去卻無能為力,悲痛欲絕而又無可奈何。更可悲的是,錢鍾書此時也是病倒在床,這意味著,楊絳在悲痛之餘還要照顧自己的老伴兒,未來的一切都是不可預料的,或許,或許明天,楊絳就要面臨老伴兒的離世…果不其然。楊絳一人獨自過完了剩下的18年。

我不羨慕楊絳,也許有人要說,60年的曾經擁有已經足矣。如果是我,我不想要這樣的曾經擁有,我不想那麼久的美好被最後剩下的18年打破,在最後的日子裡還是在回憶,在最後時光留下的是遺憾。而今只能從屋子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是微乎其微的空氣中嗅到一絲絲以往的甜蜜…

也許楊絳餘後18年存活於世,並非只為愛情,更為她的事業(楊絳翻譯了《堂吉訶德》);或許,她不是獨活,她在用她餘下的光陰替他們一家三口一起看這繁華的世界,待到她死去那天,便能了無遺憾。

但我只是一個平凡又俗氣的人,沒有那麼偉大的目標,更沒有那麼堅強的內心,所以,如果同樣的事降臨在我身上,我可能只會一蹶不振,既捨不得瞭解生命,也不願過此般暗無天日的日子,整天渾渾噩噩…因此,我打心底裡佩服楊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