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3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7W

《論語》告誡我們,無論對朋友還是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下面是本站帶來的讀論語心得體會,歡迎欣賞。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3篇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一:

天地人之道:就談談自己是怎麼理解和感悟的吧.孔夫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聖人.《論語》教給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柔的生活的態度。

“神於天,聖於地”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於障鎝,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認得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為無比強大。

我今天也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代人的啟發。

什麼叫天人合一?我認為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有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在《論語》中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我認為:一個人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

感悟: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個兒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

佛家有個小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於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小和尚驚得膛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走了二十里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揹著那個姑娘過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麼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我們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14.什麼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讓自己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論語》告訴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的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與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字是“仁”字。

在這個世界上,《1》什麼人最重要? 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

《2》什麼事最重要? 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3》什麼時間做事最重要?

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自己感悟:關愛別人,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事智慧。《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

自己感悟: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言:“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自己感悟:既然生活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裡?他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 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下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 表述不同,緣於心態不同。

感悟:小人之驕,驕傲的是他外在的氣,而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

孔子說過:“一個人能夠聽你講道理但是你沒去跟他講,這叫”失人“。假如這個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講道理,那就叫”失言“。

《論語》中所提倡:“坦蕩蕩“的心境。

《論語》教給我很多處事的方法,做人的規則。

有時費盡心機想和領導,同事拉近關係,卻常常適得其反。為什麼會這樣?怎樣的關係才能稱作“好”呢?

孔夫子認為:“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佳狀態,所謂:過猶不及。

孔子的學生子游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意思就是: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子貢:“看到朋友做的不對的事,你要真心的勸告,善意地引導,如果他實在不聽就算了,別再說了,不要自取其辱

《論語》告誡我們,無論對朋友還是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

感悟: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親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為最好。

“不在其位,不某其政”。《論語。憲問》意思是:也就是說,你在什麼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跳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得事。先把你自己那個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別人的事.

就寫到這裡吧,可能自己認識的還不那麼深刻,以後自己還要多學習多看書,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些.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二:

《論語》是我國先秦時期一步語錄體散文,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全書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創語錄之體,其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來為論語作注者不盡其數,經典者也是層出不窮,而這些古代學者是用文言註文言,我們已經和傳統的文言相去甚遠,因此,只能舍遠求近——通讀一些近現代學者所注《論語》的佳作,在我看來,最為深刻的當屬南懷瑾的《論語別裁》,稍為遜色則有李澤厚的《論語今讀》,當然少不了熱得如火朝天的《于丹<論語>心得》,這也可以作為一個大眾化的版本來參照,除此之外,還有一本林語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稱經典,當然,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參照版本,我們想深入到孔子思想裡面,還是得親身去品味《論語》那些古老的文字,還得親身去體味孔子的箴言,親自去領悟孔子的智慧。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糧倉)與乘田(管理牲畜)。他雖然生活貧苦,但好學上進善於取法他人,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身貧且賤,一生生活艱辛,在他55歲那年,認定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在魯國實現,於是開始周遊列國,但是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接受其政治理想,他受到了一次次的拒絕,但他又一次次的振作,向下一個國家邁進,堅定不移的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奮鬥,直到20xx年後,他才認識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實現的,於是回到故鄉,從事教育活動和整理古籍,授徒講學,是私人講學之風的開創者,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下移,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從孔子苦難與輝煌並行的一生,我認為可以從中學到孔子那種在求知上的永不滿足,永遠追求智慧的人生態度;還有他那種對自己信奉的價值體系的實現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那誓不罷休的毅力。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常犯的四種心理表現,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說,學生心理的差異性,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學上,孔子還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互相啟發,以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間互相問對、討論的情況。如子路、顏回和子夏就是這樣做的。性率直而魯莽的子路,出於對孔子的愛護,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當有的學生對子路不太尊重時,孔子對他們說:子路的學問是不錯的,只是還不夠精深罷了。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由於顏回從未對孔子提出過疑問和批評,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我有所幫助的人,他對我的話沒有不喜歡的。有一次,子夏引《詩經•衛風》上的詩句,向孔子請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論語•八佾》意思是,《詩經》上說:有酒渦的臉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轉得真叫人喜愛呀,潔白的底子上畫著花卉呀。這幾句詩是什麼意思呢?)孔子回答說: 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畫花。子夏接著進一步闡明說:那麼,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之後呢?孔子高興地說:卜商呀,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進一步討論《詩》了。孔子敢於承認比他小44歲的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有啟發,說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學習的勇氣,其精神可敬佩!

治學方面,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納包容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在這個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他主張“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就強調教師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和終身學習的理念。作為一名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努力教好自己的學生,向他們傳授有用的知識,讓他們有所發展。還應利用平時的休息時間來不斷學習,來適應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在工作和學習中,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中,一種涵養一種自信讓我感受到無比的充實和快樂。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三:

在電視上看百家講壇,看于丹講論語更是偶然,看過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這個美女教授講得太有水平了。正好校長給我們每位老師發了一本于丹《論語》心得作為新年禮物,作為一校之長,趙校長太瞭解我們的需要了,拿到這本書,便頓時覺得愛不釋手。

假期中,有閒暇時便捧起書來讀,讀後有一下幾點體會:

一、 于丹把《論語》變成了大家都能看得懂的書

《論語》,流傳2500多年,影響世代中國人,它的經典語句,每一箇中國人耳熟能詳。但是能有多少人真正地讀過它,知道它的大多數典故呢?我們都知道,中國臺灣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視這方面的教育,注意古代文化對人生的影響意義,許多的國小生從小就讀《論語》,而國內情況就不容樂觀。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專科畢業,對於《論語》也是知只甚少,想學也無從學起。於是在我的心中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讀過於丹的《論語》心得便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理,永遠是樸素的,就好象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象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于丹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成功地讓我們普通人對《論語》都能有一種感知的認識。

二,小故事反映大道理,體現永恆的真理。

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用最樸素語言,講述了兩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們說過的最簡單的道理。例如:同為花崗岩,臺階不服氣地向佛像抗議:“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同一個山體,憑什麼人們都踩著我們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們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這個崗位,而我是經過千刀萬剮才得以成佛。”告訴我們內心的從容緩和是要經過千錘百煉的。一個抑鬱症患者去看心理醫生,醫生建議去看看本城最著名的戲劇演員的演出,忘懷得失,那個患者滿面流淚地說,我就是那個戲劇演員。質疑我們在角色之外,還留有多大的空間,真正認識自己的內心呢?這樣的還有很多,等待我們凝神靜氣地閱讀,心領神會地頷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己都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人一輩子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儘量寬容。 其實,《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 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你自己想有所樹立的,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也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社會競爭激烈,越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更要調整好與他人的關係,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關愛別人,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是智慧。

三、“讓我們重新審視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重塑自己的人生觀。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我們對聖賢與經典的概念也變地逐漸模糊,如何為人處世、以何種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似乎都已變的摸稜兩可。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全部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下子連結了這個多彩的世界,演變而出的是一種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論語》裡面教給我們要有仁愛之心是從一開始就去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尊重每一個人,稍微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這一點非常像禪宗裡面所說的一個境界,禪宗說這個人間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是這樣七個字。也就是說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就是你內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海闊天空。 與其怨天憂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做到,掌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自然就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讀于丹說論語,讓人領略到的就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得失缺憾正確對待的認知。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理念,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能糾纏在其中,使自己不能自拔,常言道“知足者常樂”,知足的女人是最幸福的,那麼為什麼不讓自己做個最幸福的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