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文祕 > 寫作指導

會議傳達提綱範文

欄目: 寫作指導 / 釋出於: / 人氣:8.01K

會議傳達提綱是指參加上級機關召開的會議後,為了向本級或下級機關傳達會議精神而寫的書面材料.,會議傳達提綱沒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會議傳達提綱範文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會議傳達提綱範文
會議傳達提綱範文一

敬愛的黨組織:

又是一年煙花三月,又是一年“兩會”時。“兩會”又一次成為我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作為一名積極分子的我更應該時時關注。“兩會”是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加以瞭解的,因為它次次會議、條條議案都是圍繞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社會更加和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奮鬥和實踐報告探索而建立發展起來的。作為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植根於中國特殊的國情,契合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利益,體現了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是中國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重要途徑,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為鮮明的特點,也從根本上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體區別開來。它時刻關注著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用實際行動實踐著“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治國理念。所以我們應該關注兩會中的一些新政策,尤其是那些惠民政策和一些就業政策。

20xx年,“xx規劃”的第二年,註定將是一個不平凡之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地五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這次大會是在我國發展進入“xx”的黃金時期,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滿懷信心地召開本次大會,而開好這次大會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通知為的黨中央周圍,再接再厲、同心協力、日新月異、開拓創新,為“xx”時期經濟發展,保證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爭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繼續奮鬥具有重大意義。一是廣開言路,吸取各界各方面的意見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決策,有助於平衡各方面利益,緩解各方面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二是通過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以及代表委員的呼籲、建議,解決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三是對兩會的報道,實際上等於就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大政方針進行一次全國性的宣傳動員,可以起到增進共識、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氣的作用。在上述意義上,一年一度的兩會是用群眾智慧治理國家、用科學發展觀統籌全域性的一次生動實踐。從兩會報告中,我們能得到很多啟示,能讓我們更快的成長,更清楚的瞭解國情,更好的關注未來。它要求我們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提升自我修養與能力,更要求我們瞭解國情,進而立足國情,立足自身現實,規劃自身發展。兩會只是我國政治事務中的一面旗幟,一個標識和符號。

作為一名大學生,不僅應該關注兩會,更應時時關心時局,傾聽民意,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站在一定高度看問題,力爭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為一名在校的大學生,尤其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兩會”會議精神的學習當中,積極的在思想,本領,作風上找差距,爭取能夠早日達到一名合格黨員所要求的標準。每年舉行的兩會可以使我在第一時間準確的認識到黨和國家的發展要求和工作方向,及時調整,準確修正自身工作方向。通過學習兩會精神,從而瞭解國際國內形勢,認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對立場,堅決擁護黨中央和國家所做出的科學決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自覺踐行兩會精神,自覺履行學生幹部應盡的義務,積極帶動同學參與到兩會精神的學習、討論和實踐中去。

從兩會報告中,我們能得到很多啟示,能讓我們更快的成長,更清楚的瞭解國情,更好的關注未來。它要求我們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提升自我修養與能力,更要求我們瞭解國情,進而立足國情,立足自身現實,規劃自身發展。我堅信,在以衚衕志為的黨中央領導下,一定會把握重要的歷史機遇,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解決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中國必定能贏得寶貴的發展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巨集偉藍圖必將變為現實。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20xx.3.5

會議傳達提綱範文二

尊敬的黨組織: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3月5日在北京拉開帷幕。俞正聲主席在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迅即被媒體解讀出這是近20xx年來全國政協主席在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反腐敗”。結合政協會議開幕前媒體對新聞釋出會的海量報道,可以看出政協會議受關注度之高,可以看出政協在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之高。走過65年風雨歷程的人民政協隨著春天的腳步而來,昂揚奮發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改革大業獻計獻策。

“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去年9月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週年大會上,深刻闡明瞭人民政協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協是適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事實一再證明,人民政協在推動國家經濟繁榮、民主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和祖國統一等諸多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民政協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也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無論什麼時候,黨的領導是人民政協的“主心骨”。

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體現,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實現途徑。習指出:“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既體現完整制度程式,又實現完整參與實踐。推進協商民主,有利於集思廣益,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推進協商民主,有利於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參與、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適合於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國情。人民政協制度能夠在最大範圍內調動人民群眾參與國家治理的積極性,並將其轉化為建設國家、推動發展的正能量。

“名非天造,必從其實”。協商民主有著獨特優勢,就在於其實實在在的、而不是做樣子。多年來,政協委員們建真言、獻諍言,敢言、善言,為“中國夢”謀良策,為改革開放出實招,為改善民生出點子,讓世人感受到政協制度的活力與魅力。

別的且不說,去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共收到提案5800多件。這些提案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聚焦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聚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涉及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打擊和預防腐敗、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等諸多方面。總而言之,人民政協一直與時俱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智慧、披肝瀝膽。

改革是人民政協的“關鍵詞”。從頂層設計來說,黨的xx屆三中全會決定把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提出要完善人民政協制度體系。從政協工作來說,與改革“同呼吸、共命運”是時代的要求,“堅持緊扣改革發展獻計出力”是人民的呼聲。習曾提出:“人民政協要充分發揮代表性強、聯絡面廣、包容性大的優勢,聚焦推動科學發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問題和群眾最為關切的問題,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努力為改革發展出實招、謀良策。”

協商制度創新一直是人民政協的不懈追求,取得了不少重大突破。比如,十二屆全國政協首創“雙週座談會制度”這一新協商形式,已成為政協協商民主經常性平臺和重要品牌。去年先後舉辦過19次協商活動,委員們在會上提出的意見如實快捷地報送給黨中央、國務院,不少被採納落實。

“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 我們的目標越偉大,就越需要匯聚起全民族智慧和力量。當前,“四個全面”的號角已經吹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集偉藍圖更加清晰。人民政協與改革脈動相通,與民族復興的夢想交匯。在時代的召喚聲中,人民政協必將匯聚起共襄偉業的強大力量,為“四個全面”貢獻新的輝煌。

彙報人

會議傳達提綱範文三

一、“xx”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奮力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尤為重要的是,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有效化解各種風險和挑戰,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二、“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新的基本特徵

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三、“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思想

全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全會的指導思想和‘十三五’的指導思想與之前幾屆會議的指導思想一脈相承,而且充分肯定黨的xx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原則和目標要求

基本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

目標要求: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二○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階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五、實現“十三五”目標的“五大發展理念”

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一)堅持創新發展。

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實現創新發展,就要引導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圍繞創新發展優化配置,引導創新資源向創新活動集聚。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創造新供給,釋放新的市場需求,從而形成發展新動力。實現創新發展,就要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形成若干在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區,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叢集。實施《中國製造二〇二五》,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推動以提高生產率為核心的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區域增長極和經濟增長點。

實現創新發展,就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專案,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努力取得一批原創性科研成果,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合作,提出並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使創新深度融入經濟發展之中。

實現創新發展,根本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建立有利於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創新潛能充分釋放的體制環境。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矯正生產要素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扭曲,增強企業創新發展動力。更加註重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大執法力度。

(二)堅持協調發展。

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協調發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理念,也是我們要採取的重大戰略舉措。協調發展的核心是要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各個時期一些重大關係的研究。公報明確提出了需要處理的一些重大關係,重點是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及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等。其實協調發展的內涵還有很多,如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的關係,經濟結構中一、二、三產業的關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關鍵也在農村。“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相比於工業化、資訊化和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又是中國當下薄弱的一環。這次公報中提出了“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因此,必須著力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未來的公共財政應向農村、向貧困地區更多傾斜,公共資源的配置要更多向基層傾斜。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今後將更注重大區域的協調發展,這也是公報中所說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通過跨區域的協調發展,可以在更大範圍內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率和質量。當前實施的“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都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資源要素在更寬的範圍內優化配置的舉措。

(三)堅持綠色發展。

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最近一段時間,生態文明領域的檔案緊密出臺,但生態文明不可能一天建成,必須腳踏實地。公報中綠色發展的內容,是全面落實報告、xx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體現,在表述上保持了“xx”“xx”以來的一貫性,“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雖然這些表述耳熟能詳,看似不新,實際上反映了黨中央堅定不移的決心。內容也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漸進性,把握了現階段的主要問題,有的放矢、非常務實。

同時,創新發展中的“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協調發展中的“資源環境可承載”,開發發展中的“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談判,主動參與二〇三〇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內容,實際上都是綠色發展的外延,真正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各個方面,形成五位一體的新格局。環境質量眾所關注。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目標要求中的“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還是綠色發展部分的“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新提法、新表達都讓人眼前一亮。“十三五”期間環境狀況將面臨轉折,這對於處在快速發展轉型中的我國將是巨大的挑戰。以綠色發展為途徑,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公報給出了許多有效的手段和工具,比如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汙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製度;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