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文祕 > 規章制度

禮樂制度(精選6篇)

欄目: 規章制度 / 釋出於: / 人氣:2.07W

禮樂制度 篇1

禮樂制度是宗法等級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表現。周朝通過禮樂制度來規範貴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貴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貴賤長幼之間要有明顯的差別。例如稱呼“死”,不同等級的貴族也不一樣:天子——駕崩、諸侯——薨、卿大夫——卒、士——不祿、平民、奴隸——去世。

禮樂制度(精選6篇)

西周春秋時代所講究的“禮”,是貴族根據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制階段的風俗習慣加以發展和改造,用作統治人民和鞏固貴族內部關係的一種手段。周公制禮規定了吉禮(祭禮)、凶禮(喪禮)、軍禮(行軍,出征)、賓禮(朝覲,互聘)、嘉禮(婚宴,加冠)等,使貴賤有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實行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周公為了鞏固統治,集前朝之大成。從禮鞏固階級分化,控制人們的思想和輿論,從根本上奠定了中國的階級區分。樂則被昇華成了一種待遇,對於不同階級有著不同的待遇,也是為了更好的宣傳和鞏固階級統治。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如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示,“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周禮·春宮》)兩君相見,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他國使臣則用小雅《鹿鳴》、《四杜》、《皇皇者華》、(《左傳·襄公四年》)。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關於樂隊和歌舞隊的編制,也有嚴格規定。樂隊的規定是:“王宮縣”,即排列成東西南北四面;“諸侯軒縣”,排列三面;“大夫判縣”,排列兩面;“士特縣”,只排列一面。歌舞隊的規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稱為“八佾”;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稱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稱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稱為“二佾”(《周禮·春宮》及注)。

周公做禮制樂目的之一是為鞏固等級制社會,其次也是吸取商代滅亡的教訓,反對“淫樂”(《史記·殷本紀》:“紂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採取“節樂”(用禮樂來節制人)措施。禮樂制的實施鞏固了奴隸主階級的社會地位,促進了音樂的發展。但它又使樂成了禮的附庸,使音樂成為以禮為中心的模式音樂,並逐漸趨於僵化。統治階級為了推行“統治”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煩瑣的禮儀和與之相配合的音樂。

到春秋後期,就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這些卿大夫在奪取國君權力的同時,不但僭用諸侯之禮,甚至僭用天子之禮。按禮,天子的舞用“八佾”,這時季孫氏也用“八佾舞於庭”,孔丘斥責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禮,天子祭祖唱《雍》詩來撤除祭品,這時魯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認為這種事不該出於“三家之堂”。按禮,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於泰山,這時季孫氏“旅於泰山”,孔丘又指責他不懂禮(《論語·八佾篇》)。卿大夫這樣“僭禮”,實質上就是奪取政治權力的一種表現。

總之,所有這些關於禮樂的規定,都是為了加強人們的等級觀念,最後達到鞏固其統治的政治目的。

1.西周禮樂制度的確立,為中華文明的長期延續打下了根基。下列關於西周禮樂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禮樂制度規範了人們的身份地位 B.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禮樂制度

C.禮樂制度有利於維護社會秩序 D.郡縣制、宗法制和禮樂制構成了西周的禮樂文明

2.周朝制定各種禮樂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作為各級貴族的生活準則 B.作為維護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C.作為懲罰違禮貴族的依據 D.作為統治階級的娛樂享受

3.朱元璋認為,“禮樂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藥石”,“刑政二者,不過輔禮樂為治耳”。這表明他(  )

A.強調嚴刑峻法的統治方式 B.重視禮樂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揚休養生息的政治主張 D.兼採儒法二家為統治思想

參考答案:1.D 2.B 3.B

禮樂制度 篇2

禮樂制度的解體或消亡時期

宋至清近千年,是為禮樂制度的持續發展直至隨封建社會解體而或稱消亡、或稱被民間禮俗變化接衍的時期。

首先,從宋至清一直延續的是隋唐定型之後的五禮及其用樂制度,而且不斷有人對此進行新的診釋,諸如《五禮通考》等著述的存在,顯示對既有理念的認同。

第二點是為鼓吹樂在發展中的變化,即唐代在太常寺屬下鼓吹署管理的鼓吹樂,在宋代曾一度歸至教坊,一段時間之後又將教坊迴歸太常管理,這是管理機構所產生的變化,但最終還是回到太常,則說明對於鼓吹樂的性質還是被認同為禮樂者。

第三點是關於鼓吹樂自身的變化,宋金時期,從西域傳人一種新的吹奏樂器開始廣泛應用於鼓吹樂隊中,這就是在史書中被稱之為“金口角”、“蘇爾奈”、“喇叭”的嗩吶。這種樂器的出,豐富了鼓吹樂隊領奏樂器,在既有笙管笛組合的基礎上延展出嗩吶、笙、笛領銜之樂隊多種樣態與其並列。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雲:“喇叭,鎖那,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您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那裡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這是對嗩吶進人鼓吹樂隊主流的生動寫照。

持續發展中的第四點亦非常重要,那就是從明代《太常續考》中我們能夠比較全面地把握吉禮用樂的樂曲全貌,以樂譜記錄的形式而存在,這在既有禮書中如此全面記錄吉禮樂曲尚屬首次。

隨著大清帝國的解體,歷經三千餘載、中國傳統社會的禮樂制度在國家意義上得以壽終正寢。這種禮制下的禮樂經歷了確立、演化、定型、持續發展直至消解四個階段,在成就了禮樂文明作為中華文明有機組成部分的同時,也見證了傳統中華文明的興衰演化,但不管怎樣講,畢竟禮樂文明的豐富內涵已經深深融人中華文明之中。

禮樂制度 篇3

中國的有歷史史料證明的朝代發展經常被人們大致認為經歷了夏、商、周、秦、兩漢、三國、蜀漢、吳、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遼、西夏、金、元、明、清。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的民族文化,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治理國家的制度。文化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是中華之文化;制度雖然不同,但都是一種繼承和創新。而禮樂制度成熟於周朝時期,體現了當時以周公為集體的統治者們的智慧。他們思想的成熟和文化的成熟不是完全出於當時社會發展的創新,而是也繼承和反思了以往王朝治理國家的優點和失敗的教訓。由於社會發展全靠大自然,夏朝被大自然所左右,統治者們的思想文化是以信天命為主導。殷商時期,他們為了統治國家,思想文化就變成了以信鬼神為主導。到了周朝,他們瞭解了大自然給予人民的現狀,其思想文化便是敬天命而遠之,以人為本。通俗的說就是周朝的統治者把人當人看。這與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非常相似。當時,以周公為代表的統治集體建立了三個制度來治理國家。第一是封建制度,也是一種分權制,指周天子把國封給諸侯,形成封土建國,諸侯把自己的國分封給大夫,形成立家。這樣以來,社稷被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天下、國和家。三個層次對應的有三種貴族,分別為天子、諸侯和大夫。第二是宗法制,其包括三個內容,一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規定男子只能有一個正妻,可有多個側室。二是嫡長子制,指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嫡長子,嫡長子是父親的正統繼承人。正妻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是嗣子,所生的第三個兒子是庶子。三是副家長制,指家族中的長房、長孫等為最高管轄權。宗法制也是為了維護貴族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周王稱天子,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分封卿大夫,他們的職位由嫡長子繼承。這些世襲的嫡長子,稱為宗子。他們掌握自己範圍內的軍政大權和本族財產,負責本族的祭祀,管理本族的成員,同時代表貴族統治和剝削人民。第三是禮樂制度,其核心是在等級制度下的以人為本,以德治國。

禮樂制度中“禮”的核心作用是維持社會秩序。其核心是五服制度,也叫喪葬制度或喪服制度。“樂”的核心作用是使得人形成“樂統同”的和諧理念,即使得人與人之間心心相映,息息相通,而凝聚起來。因此,禮樂制度中的“禮”和“樂”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猶如太極圖當中的陰陽二魚,其交錯在一起,遊離在同一個圓中旋轉,擁有同一個圓心。此圓心相當於是以德治國。禮樂制度猶如是有一個核心兩個基本點構成。即以德治國為核心,“禮”和“樂”為兩個重要的支撐點。下面就具體介紹一下“禮”和“樂”。

"禮"中的五服制度就是指家裡有人去世時根據血緣關係而決定穿什麼樣喪服的制度。五服制度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為斬衰cui35、齊zi55衰、大功、小功和緦麻。五個等級在喪葬時所穿布料都是麻布,只不過在布的生熟、做工和時間有所不同。斬衰,一般是生布,且不能用剪刀裁,不能縫邊,亂刀砍制而成。在葬禮上,臣為君,子為父,妻為夫、父母為嫡長子,要穿斬衰。守喪期3年。齊衰,一般是熟布,用剪刀裁,縫邊。例如,父親死後,兒子為母親守喪期3年;父親在世,兒子為母親守喪期1年;夫為妻守喪期1年;孫子孫女為祖父母守喪期5個月;重孫和重孫女為曾父母守喪期3個月。大功,一般是相對粗的布,用剪刀裁,縫邊。穿這一等級衣服的人一般是堂兄弟姐妹,已出嫁的姑姑等。守喪期9個月。小功,一般是比較細的布,用剪刀裁,縫邊。在外祖父、舅舅、姨等的喪事上需穿這一等級的衣服。守喪期5個月。緦麻,一般是細布,裁剪,縫邊。在高祖父母、外公外婆、女婿等的喪事上需穿這一層級的衣服。守喪期3個月。五服制度的作用是別內外、定親疏、序長幼和明貴賤。這很明顯是把人分門別類了。一個生活在周朝的人,他很清晰誰是內,誰是外;誰是親,誰是疏;誰是長誰是幼;誰是貴,誰是賤。例如,父系為內,如堂親屬,母系為外,如表親;舅、姑、姨父的親近度距離依次降低;男尊女卑、君尊臣卑;子為父要有斬衰之禮,而父為子就看情況而定了;姑表親為貴,姨表親為賤;舅老爺就沒姑奶奶的地位高。上述內容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即禮儀。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禮儀的關鍵核心是等級,而等級又稱倫,“倫”字的核心概念是秩序。闡述禮樂制度(等級制度)的原理是倫理,表現倫理法則的又叫禮法,表現倫理法則的制度是禮制,表現倫理原則的情感就叫仁愛,即有差別的愛。

而“以人為本”的核心又是人人平等,就是把所有的人都看作人。可是五服制度又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由於沒有人願意做人下人,生活在這個等級社會的人們是不會快樂的。那麼此制度應該是維持不下去的。以周公為集體的領導人看到了這一點,他們便採取另外一個措施來彌補五服制度的不足。此措施就是建立樂文化,即音樂文化。

“樂”字有兩個讀音,一是yue51,音樂的樂;二是le51,快樂的樂。在古代,這兩個讀音的概念是相通的,音樂能使人快樂,快樂又像音樂一樣。周統治者以此為基礎,告訴老百姓,我們這個社會應該像音樂一樣,若像音樂一樣我們就快樂了。那麼音樂有什麼特點呢?音樂是由樂音構成的,其基本元素就是是樂音。何為樂音?樂音有四個區別,分別為音高、音強、音長和音色。排列組合一起就會形成相應的美妙音樂,也就達到了一種和諧,而和諧的核心理念是要達到多樣統一。因此,樂能夠調節等級制度帶給人的不愉快。為什麼能夠緩解人的不愉快呢,因為音樂有三大功能,一是宣洩功能,二是調節功能,三是情感傳達功能。這三功能足以讓人達到和諧的地步,統治者就容易得到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綜上所述,禮樂制度的成功構建能夠說明以周公為代表的周人,思想和智慧已經達到了很成熟的階段,其也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會產生百家爭鳴文化現象的第一個原因——新制的成熟。這樣一個如此周密的智慧的制度,在實行幾百年以後,為什麼會面臨崩潰呢?這裡跟大學聯考文學常識的考點不相連了,就不做說明了。

禮樂制度 篇4

禮樂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禮作樂”形成獨有文化體系,後經孔子和孟子承前啟後,聚合前人的精髓建立以禮樂仁義為核心的儒學文化系統,從而得以傳承發展至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的“禮樂文化”,奠定了中國成為“禮樂之邦”,也被稱之為“禮儀之邦”。

為了徹底搞清楚禮樂及禮樂制度的相關問題,小編拜讀了項陽老師的《中國禮樂制度四階段論綱》,和大家分享一下。

何為禮樂?

學界認為禮樂生成於夏商,確立於周公制禮作樂。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國家首要大事祭祀儀式中所用的樂當然是為禮樂,而且祭祀儀式中所用禮樂是禮樂整體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樣講還是因為除了祭祀儀式之外,在“國之小事”等多種禮儀場合所用的樂也是禮樂。這些禮不是國之大事之禮,然而,不管國之大事還是國之小事,既然都納入國家禮制系統,則應視之為

禮制體系的整體,凡在國家禮制規定性中所用的樂,都應稱之為禮樂,國家禮樂顯現出豐富性的內涵。

禮樂制度的確定期

如果說,中國禮樂制度確立之後有著三千載的貫穿,而不是隨著戰國的結束而消亡,那麼,就應該審視禮樂制度有著怎樣的起伏變化,釐清其發展演化的脈絡。

在這種意義上,項陽老師將兩週定為禮樂制度的確立期。雖然周公制禮作樂使禮樂制度彰顯,經歷了八百年又由於所謂“禮崩樂壞”似乎使禮樂制度消解,其實這只不過是顯示了禮樂制度第一個“週期”的變化,諸侯以降各等級所偕越的是“周之禮”,壞掉的是“周之樂”,但國家必有禮樂之觀念已經是根深蒂固,非但沒有降解,而是被後世統治者不斷加人新的理解與詮釋,並有制度和音樂本體實踐上加以保障,因此,從整體意義上講,禮樂制度其實是經歷了一次轉型。

這種轉型包括理念上的變化,諸如國家祭祀中所用的禮樂“六代樂舞”不再相沿、也不相傳,是隨朝代更替而改變,所謂“秦、漢、魏、晉代有加減……有帝王為治,禮樂不相沿。”(《魏書》)

從樂隊組合上也顯示這種轉型的意義。兩週時期由於金石樂懸作為制度下重器,在士以上階層中雖然依制排列的方位有異、數量多寡不同、卻可以普遍擁有,所謂“正樂縣之位,王宮縣,諸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辨其聲”,這就造成樂懸擁有者無論哪一種樣式的禮樂、甚至俗樂都會使用這樣的樂隊組合形式。

禮樂制度的演化期

項陽老師將秦漢到南北朝時期定為禮樂制度的演化期,這樣講是因為這一時期有轉型的特徵,沒有定型而為後世全盤接受和效法的整體把握。秦漢到南北朝時期,宮廷太常系統實際上一直在對禮制加以改造,如此具有“合併同類項”的意義,在反覆與遊移中逐漸向五禮歸攏,換言之,即是將兩週時期所用更多禮的型別歸至五禮類下。(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凶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從用樂的角度講來,更是可以顯現這一時期處於演化的過程之中,這一時期與兩週最大的差異在於鼓吹樂的出現。以及,秦漢以降那種金石樂懸作為士以上社會人士普遍擁有的制度規定性不再,這大概是那些視擁有樂懸為禮樂標誌物的研究者認為禮樂制度消解的一個動因。然而,這種“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的樂隊組合並非不存在,只不過不再具有兩週時期被廣泛運用的普適性意義,這種樂隊組合更多用於宮廷和王府一級,這就顯得越來越小眾化,雖然至高無上,卻有些“不食人間煙火”,馬王堆、南越王、洛莊等漢墓中出土的樂懸可以明確反映這一點,這是我們所講從樂本體上認知禮制變化處於演化期的道理。

禮樂制度的定型期

從樂的視角認知並從禮制上綜合考量,項陽老師認為隋唐可視為禮樂制度的定型期,亦可稱之為成熟期。這樣認知出於以下考量。我們看到,《隋書》記載時人理念對禮樂之定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先是隋人在承繼南朝舊樂時認定了“華夏正聲”的存在,敏銳地提到了清商曲為“漢來舊曲”,無論樂曲還是樂器都是為“華夏正聲”。這種理念的出現對後世無論樂調的承繼、樂曲的創制以及樂器的使用都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隋書》中提出的另外一個重要理念“雅樂為國樂”。究竟禮樂與雅樂的概念哪一個為大呢?顯然應該是禮樂概念為大,即禮樂涵蓋了雅樂,雅樂是為禮樂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們之所以將禮樂與雅樂的概念混用,更多還在於講話與認知時的語境,即在某種本來就是禮的場合,獨有雅樂在場,如此說法不為錯,但從整體說來,辨清禮樂與雅樂的關係還是非常必要。

《隋書》中的認定使得一個上千載沒有說清楚的概念得以明晰,這是文獻中首次出現“國樂”的概念。所謂國樂,應該是在國家重要的儀式場合代表國家形象而以樂的形式存在者,諸如我們現在的國歌具有同樣的含義。

有了漢魏南北朝之演化,隋代之新認知,從理念上對於“華夏正聲”和“國樂以雅為稱”有精到的把握,進人唐代又有百年之探索實踐,最終形成《大唐開元禮》中的用樂樣態:專門為此設定樂署歸之兩種不同樂隊組合並負責管理演練,以及創制相關禮儀中所用樂曲,使之服務於國家所需功能性禮儀的狀況。至此,五禮及其用樂的理念、形式得以定型,這是我們將隋唐時期視為禮樂定型階段的根本理由。

禮樂制度 篇5

禮樂文明中“禮”的要義有數端。其一,“禮”是人性的基礎。《禮記・曲禮》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把“禮”作為區別人與動物、文明與野蠻的標準,所以“禮”是人類文明社會最主要的特徵之一。

其二,“禮”的重要作用在於規範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關係。禮使人明確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謙讓;使人區別事物或行為的是非,懂得什麼是該做和不該做的。“禮”作為一種行為規範,維護了社會的秩序和正義。

其三,“禮”也是一種道德規範,引導人們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因此,禮樂文明更強調通過禮教,使社會規則內化為人的內心尺度。其四,通過知禮、守禮,達到社會和諧的境界。《論語・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既強調了“和為貴”的願望,又指出“和”不能單純為和而和,不能是無原則的和,這個原則就是守禮。在彼此遵守社會秩序的情況下達到和諧,才是最美的境界。

禮樂文明中“樂”的要義也有數端。其一,“樂”的社會作用重在和諧精神。《禮記・樂記》曰:“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和合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故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所不能免也。”指出“樂”是協調世間萬物的綱紀,它的作用是使人們各安其位,和諧相處。

其二,“樂”注重有秩序的協調。《樂記》說:“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chì)之音矣。”其用五音比喻各種人物,說明要有序協調,才能奏出和諧之樂。

其三,“樂”也有陶冶情操,移風易俗的功用。《樂記》曰:“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孝經》也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即樂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樂安寧,生命長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們要聽雅樂,遠淫音 。

總的來說,禮的本質是差異,也就是說貴與賤,尊與卑,長與幼,親與疏的各種人之間,必須遵守各自的行為規範,絕對不可混餚。這種有差異的秩序叫“禮”,不可僭越。所以孔子曰:“非禮忽視,非禮忽聽,非禮忽言,非禮忽動”。但是社會只講差異,不講大同,社會就不會和諧。因而周公“制禮”的同時又“作樂"。樂講和同,樂當然是指音樂,但已超越了音樂,以音樂激起人們相同的共鳴的喜怒哀樂的情緒。

禮和樂不可偏廢,“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禮樂文明是國家和諧的基礎。孔子主張“仁愛”,“克己復禮為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節用愛人,伺使民於時",是對執政的要求。在孔子看來,仁是禮的基礎,禮是貴淺有序,樂是對禮的排程。禮樂不僭越,就會形成和諧社會。所以,一個有文化的人要以“格物·致遠·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最高理想。

孔子在對周朝禮樂制度有所損益的基礎上,對禮樂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形成儒家獨特的禮樂精神。在道德倫理、修身治國、構建融洽的社會關係方面都有生動的闡述,在解決人自身矛盾,解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矛盾方面俱有值得今人繼承和借鑑的寶貴品質。

禮樂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可以說是國家和民族保持永久魅力和活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內在要求。用禮樂文明的秩序與和諧理念,用禮樂內在的道德修養,生髮“禮尚往來”、以“誠”相待、以“信”相許、以“義”相重的情操,造就孝親睦鄰、敬業樂群、尊師敬長、禮賢下士、溫良謙恭、平和中正的君子風範,也只有當禮樂精神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成為中國人的社會意識和文化精神,才能實現主體與外界的和諧,群體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只有社會有禮,人心和樂,才能成就新時代的“禮儀之邦”!

禮樂制度 篇6

禮樂制度”的創始人和奠基人是周公。

武王伐紂後不久,周武王去世傳位於周成王,因成王年幼,命周公——周武王之弟輔政。之後N多歷史證明,相對戰爭善後工作而言,戰爭本身反而是簡單的。周武王立下不世之功便撒手人寰,把燙手的山芋一腳踢給了自己的弟弟。當時,擺在周公面前有兩大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如何向天下解釋周王朝政權的合法性問題;而是如何避免周人重蹈商人的覆轍,保證天下長治久安,政權千秋萬代的問題。周公創造性地設立一整套的理論體系和意識形態,將兩大難題合二為一,一併解決。這就是“禮樂制度”,也是儒家思想的前身。

周公的理論從講故事開始,故事大概是這樣。

上有天,下有地,天圓地方。圓的天猶如鍋蓋扣在方的地上,所漏四角為四海,所以整個世界稱為“天下”,也可稱為“四海之內”。世界的中心在今天河南登封市,登封的地下有一塊巨石稱為“地膽”,與天上的“天星”遙相呼應。據說周公親自做過試驗,從地膽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走到天邊的距離完全一樣。哈哈...,小朋友,你們相信嗎?不管你信不信,當時的人們可都相信了。

接下來,天下是誰的?天的。咦,被商人統治多年的民眾貌似比較容易接受這個說法,看來周公也是投其所好。天能夠直接統治和管理天下嗎?不能,因為天是高高在上的,是神祕莫測的。那麼天下由誰來統治和管理呢?天子——天的嫡長子。天授權自己的嫡長子代為行使天下的管理權,稱為“天命”。所謂“天命難違”,就是你不想幹也得幹,感覺好像周人得了天下,周武王和成王成為天下至尊,多大不情願似的。那天命是不是永恆的,一成不變的呢?不是,難道你沒有看到原來的天子商紂王,就被天收回了授權、革除了天命嗎?革除天命簡稱“革命”,這個詞一直沿用到今天。商紂王為什麼被革命了呢?因為他“失德”,就是失去德行,比如貪圖享樂不顧百姓死活,踐踏生命大搞人牲和人殉等,都是失德的行為。商紂王失德被革命,讓有德的周武王取而代之。周王朝政權合法性的問題就得到圓滿的回答和解決。

接著來,天為何要把天命授予天子——天的嫡長子,而不是授予別的兒子?周公創造“一夫一妻多妾制”、“嫡長子繼承製”“父權制”一整套理論支撐他的說法。貴族男人只能有一名正式的妻子,但可以有多名側室——稱為“妾”。正妻所生第一個兒子為嫡長子,其他兒子為次子,妾所生的兒子為庶子。例如,無論從相貌、學問、能力各方面,袁紹都要比袁術出色,年齡也要大一些,但袁術卻十分瞧不起袁紹,就因為袁術是嫡子,而袁紹是庶子,地位高下立判。嫡長子具有權力和財富的繼承權,然後再將這一切傳給自己的嫡長子,以此類推形成的系統,就叫“嫡系”。今天依然將最親密的、最忠誠的隊伍叫做“嫡系部隊”,就是源自於此。當然,之前所講都是建立在男性掌握社會主導權的前提之下。

天授予嫡長子天命後,天的次子和庶子怎麼辦呢?封為諸侯。所謂“諸侯”,就是諸多的侯。因為嫡長子只有一個,次子和庶子則可能有一大堆。根據這套理論,諸侯再分封士大夫。於是天子擁有天下,諸侯建國,士大夫立家,都擁有自己的領地,也都享有領地的所有權和管轄權。直到士大夫往下已無土地可分,便形成了貴族中最末階層——士族階層。士族階層作為貴族中唯一的無產階級,沒有土地和其他資產可以管理,只能修煉完善自身。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從此而來。這樣以來,相鄰的國或者相鄰的家,其所有人和統治者都是哥們弟兄或父子叔侄,一來相互之間相安無事,二來一旦有外敵入侵,便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

這就是周公的偉大創舉——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是周公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主要體現“禮”的部分,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建立了社會體系、明確了社會階層、分配了社會資源,將權力層層分包下去,落了個皆大歡喜。

可是,在封建分封制的體制下,大家都各有自己的小圈子,過自己的小日子,整個天下豈不成了一盤散沙?

靠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樂。

周人之前的商人是崇拜鬼神的,認為世界被一種冥冥的力量所控制。以周公為代表的周人則看破此事,你商人對上天和鬼神畢恭畢敬,請了那麼多大餐(參照之前《細說“犧牲”》),上天還不是讓我們周人取而代之了嗎?可見上天是靠不住的!上天靠不住,鬼神不可信,是不是就不必進行祭祀活動了?不是。祭祀活動作為一種集體活動,發揮著聚集人心、統一思想、規範行為等重要的作用。所以,周人雖然對鬼神嗤之以鼻,卻並不反對祭祀活動。而在祭祀活動中,音樂是必不可少的,後來發展到幾乎任何活動都得配以相應的音樂。在包括但不限於祭祀的各種活動中,人們按照禮法制的要求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再配上或莊嚴肅穆、或輕鬆歡快的音樂,氣勢雄偉而不失格調,尊卑有序而不失尊嚴。不同階層的人享受同樣的音樂,同樣的音樂又給人同樣的快樂。拉近了不同階層之間的心理距離,位居高位也不高人一等,身居下層也不低人一頭。不平等的社會又好像無比的和諧。

這就是“樂”的作用。“禮”將權力分下去,“樂”將人心聚集起來,二者對立又統一。“禮”是思想、是制度、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樂”是形式、是表現、是可以親身感受的東西,二者相輔又相成。

偉大的周公,用這套理論維護了周朝近800年的統治,也為後來震古鑠今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看上去嚴絲合縫、間不容髮的理論,到了春秋時期怎麼就轟然坍塌、支離破碎了呢?

請關注明天《何為“禮壞樂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