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校黨支部勤廉兼優學習心得體會

欄目: 學習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8W

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思想道德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重要方面,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根本任務是啟發和調動學生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塑造良好道德品質、提高自我修養境界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學校黨支部勤廉兼優學習心得體會

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思想道德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重要方面,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根本任務是啟發和調動學生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塑造良好道德品質、提高自我修養境界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學生之所以產生這樣那樣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問題,從根本上講是由於其物質和精神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是需求與現實之間矛盾的表現。因此,要加強新時期學校思想道德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工作的切入點更多地放在受教育者身上,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關注學生的需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符合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

思想道德是社會中人們行為準則和規範的總和,具有規範性、滲透性、穩定性等特點,對人類自身有認識、調節、教育和激勵等功能。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程序中,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協調各種利益關係,總要奉行某種思想觀念和道德原則,推行某些道德規範,以表達一定的義務、責任、命令和要求等。比如,我國現階段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倡導集體主義的道德原則,提倡“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

值得一提的是,思想道德的各種社會功能不能自發產生作用,其產生作用的途徑有兩條:一是他律,即依靠倡導、實施、推行等外在壓力,使社會成員按照一定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原則行事,履行社會責任和義務的行為;二是自律,指人們把社會推行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規範銘記於心,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形成一貫行為準則為標準的行為習慣的狀態。他律對於讓社會成員接受一定的思想觀念、道德原則和規範是必要的,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起決定性作用。只有當人們的思想道德由他律狀態轉向自律狀態,即自己為自己立法,用正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認識在心靈中築起一道看不見的防線,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時,思想道德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以“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科學發展觀。對於高等教育來說,貫徹科學發展觀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最主要的是轉變辦學理念。辦學理念作為基本的辦學指導思想,深層次地反映著辦學的價值取向,從根本上規範著教育者的各種行為。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辦學理念就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人才強校,以學生為本,高度重視人的作用,重視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從這一理念出發,我們既要把大學建設成傳授知識的地方,學生讀書的地方,更要注重開發人、培養人,使一切工作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落實於學生的成才。從這一理念出發,學校的思想道德建設也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突出關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創造。不難理解,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更能促使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從他律狀態走向自律狀態,從而使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起到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養成高品位的文化素養與健全人格的作用。

二、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具有現實基礎

在學校思想道德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具有現實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項事業的巨大發展和深刻變化,對高等教育的觀念、體制、制度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政治日趨成熟,法制不斷完善;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教育也取得了蓬勃發展。在辦學規模成倍增長,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更加靈活多樣的同時,辦學理念發生了根本的轉變。“教師中心論”的舊觀念正在消弭;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主體,將“一切為學生、為一切學生、為學生的一切”作為工作出發點的新思想逐步樹立。高等教育新觀念、體制及相關制度的逐步確立,為學校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供了基本前提。

第二,當代大中專學生政治素質基本面健康良好,願意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當代大中專學生生活在改革開放年代,國家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際地位的加強,都使他們對祖國的認識更加真切。他們熱愛祖國,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成才願望迫切,願意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正是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多數大中專學生對他們當中少數人身上出現的錯誤思想觀念和不道德的行為感到不滿甚至羞恥。他們有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追求真、善、美,提高品行,完善人格的願望和要求,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種願望和要求會變得愈加強烈。在這種情況下,思想道德教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大中專學生是一個有較高文化水平的知識群體,希望受到尊重,有能力成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體。尊重人是以人為本的基本特徵。對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較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的一部分。滿足尊重的需要會導致快樂、信心和力量。大中專學生群體正處在身心快速成長成熟的時期,自主意識強。他們要求別人的尊重和人格的平等,強調獨立性、自主性和選擇性。因此,對於外界強加給他們的教育,往往不願接受;對於教育者單調呆板說教式的傳統教育方式也不屑一顧,甚至持逆反心理。他們願意參與,希望通過平等討論、自身實踐和體驗來認識和接受教育。

大中專學生群體的另一個特點是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快。他們不僅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而且得到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啟迪;不僅有中國文化的底蘊,而且有外國文化的影響,思維敏捷,有創新意識。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動學生積極參與,以自我教育方式,對思想道德的有關問題進行深入學習、研討,把學生從被動的受教育者變為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統一體,以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心理需要,增加學生的價值感和成就感。這樣,更符合大中專學生群體的特點,就能使思想道德教育收到更好成效。

三、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主要途徑

思想道德建設中以人為本,發揮大中專學生主體作用的途經多種多樣,我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探索。

第一,關注熱點,解決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措施相繼出臺,繳費上學、自主擇業使大中專學生的處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上大學不再是要不要交學雜費的問題,而是交多交少的問題;上大學不再是單純的受教育,而變成了一種投資,相當一部分學生必須付出一定的、甚至是昂貴的成本才能進入大學學習。畢業後,國家不再統一分配,就業競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與之相適應,學校校園裡逐步出現了一系列事關學生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貧困生問題、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就業難問題等等。

馬克思說過:“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和他們的利益有關。”(《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82頁)屬於上層建築領域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果不關注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離開學生的切身利益,就是空洞的、毫無內容的,當然也是沒有意義、沒有效果的。所以,新時期學校的思想道德建設,應該從認真分析上述熱點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入手,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認識和理解改革開放中國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矛盾;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同時,充分利用國家政策,調動社會、集體、個人多方面的力量,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貧困生解決經濟困難,千方百計拓寬就業門路。

第二、尊重個性,幫助學生“成人”“成才”。人是最寶貴的資本和資源。社會的進步與個人的發展,歸根結底在於每個人個性的創造性發展。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我們正在大力提倡創新精神,而人的創新精神的培養正是建立在個性的充分自由發展基礎之上的。大中專學生精力充沛,風華正茂,接受能力強,正處在發展個性,“成人”“成才”的關鍵時期;同時,大中專學生又剛離開中學校門,遠離父母,還沒有“長大”。因此,學校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健康發展個性,發揮自己的才智和創造力。這個過程,也是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最佳時機。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和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向多樣化、複合型人才發展;要引導學生把“個性發展”和極端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區分開來,把個性發展同祖國和人民的現代化建設事業緊密聯絡在一起,把個人的前途理想置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潮中,成長為體力、智力、創造力、活動能力與道德素質協調發展之“人”,適應就業需要和社會需要之“才”。

第三,改革管理,彰顯“人性化”、“法制化”。學生管理是體現思想道德建設理念,落實思想道德教育措施的關鍵環節。隨著黨的領導方式和政府職能的轉變,切實增強服務觀念已成為所有管理者的共識。學校的管理也必須改變我說你通、我管你服的舊做法,確立以人為本、管理就是服務的新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增強服務意識,轉變管理方式,創新工作方法,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隨著依法治國戰略的實施,特別是《行政許可法》的頒佈,整個社會的法治程序不斷加快,學生的法制意識、維權意識不斷增強,依法治校已成為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根本要求。“人性化”、“法制化”的落腳點在於創新管理機制,規範管理制度。所以,我們必須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