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在省支教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工作彙報

欄目: 工作彙報 / 釋出於: / 人氣:3W

新形勢 新舉措 新高度

在省支教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工作彙報

——長沙一中在省支教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工作彙報

東源一中是防城港東興市的一所完全中學,地處祖國南大門,與越南共和國僅一河之隔。該校有本部、分部兩個教學區,校園佔地153畝,現有教師145人,45個教學班,學生達2180人。學校領導班子精誠團結,銳意進取,教師們愛崗敬業,任勞任怨。但是該校辦學基礎薄弱,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的渠道單一,獲取教改資訊的速度較慢。2004年8月,根據省黨委、省政府有關“教育對口支援”決定的精神和省教育廳、支教辦的統一部署,長沙一中對口支援東源一中。

下面就我校支援東源一中工作作如下彙報:

一、與兩家區直單位結成支教聯盟,分工合作,三管齊下。自接到支援東源一中這一光榮任務後,學校領導非常重視,迅速組成了以校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並與區紀檢會、區建設廳取得聯絡,達成“攜手合作,共援東中”的協議。同時,對支教工作重點作了較明確的分工:由區紀檢會、區建設廳負責“硬體”,即校園基礎設施的建設,由長沙一中負責“軟體”,即教育教學方面的建設。通過這種聯合方式,既做到目標統一,團結一致,有力度;還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具體,有重點;並能充分挖掘三單位各自的優勢,便於取長補短,集中力量,有強度。目前,區紀檢會和區建設廳已將東源一中教學樓建設資金籌措到位,設計圖紙由區建設廳負責,工程的立項、報建、招標、施工等由東興市教委牽頭組織。東源一中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實施。區紀檢會派專人實行各環節的監督。不久,一座雄偉的教學樓將在東源一中拔地而起。另外,綜合樓和學生公寓的建設也正在積極的籌劃之中。當然,辦學條件的改善是前提,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則是關鍵。長沙一中對東源一中的“軟體”建設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

(一)支教主攻方向——以科研促發展

新世紀,新機遇,新挑戰。科技革命,資訊革命,必將掀起新的學習革命、教育革命。在這種形勢下,不少教師不得不面臨新的抉擇,過去的只管教“聖賢書”的“教書匠”必須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由經驗型向學者型轉變,這是大勢所趨。東源一中是一所國門學校,是一個對外展示中國教育的視窗,理應與國內的教育大氣候合拍。結合東源一中科研環節較薄弱的現狀和一中正進行較大規模教育教學法改革這一背景,兩校在會談中確定了今後支教工作的重點:長沙一中集中力量幫助東源一中“科研興校”,通過兩校共同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從根本上提高東源一中的教育教學質量。為保證這一預期目標的實現,2004年3月,***書記、**主任親自派送王一定老師到東源一中駐點支教,此舉受到了東源一中領導和老師的熱烈歡迎。

(二)科研思路——點面結合,逐層推進

科研不只是領導的事,也不只是少數老師的事,而是全體老師尤其是有志於現代教育事業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如果網撒得太寬,往往撈不到魚。有點有面,由點及面,循序漸進,則更易顯成效。因此,在科研面向全體老師的基礎上,一中特地以東中語文組作為試點,先行一步,重點“攻略”,待取得一定經驗後,再推廣至其他教研組。

今年,一中支援東源一中的工作設想大體如下:

A、派遣一中科研處負責人到東源一中作專題報告。更新老師們的教育觀念,增強“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意識。

B、積極動員東源一中語文組教師參加一中語文組剛起步的科研課題《教育知識更新的新途徑——個案研究》,為下一步東源一中建立自己獨立的課題打下基礎。

C、派遣心理學輔導教師給東源一中全校師生開設2——3期的心理健康與研究講座。幫助師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加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同時幫助東源一中建立心理健康輔導站。

D、在兩校語文組開展“結對子”活動,對子雙方互相聽課,交流學習體會,共同探討,擬定科研論文。尤其注重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E、現場說法。繼續選派骨幹教師到東源一中上示範課,東源一中派遣各教研組長到一中進行教研交流。

F、邀請東源一中參加一中每年一度的教學研討會和班主任工作研討會。

G、定期贈送一中校刊《方圓天地》和科研處編印的資料《杏壇花雨》,協助東源一中建立自己的校刊,開創教育教學研究的重要陣地,並協助東源一中創設一套適合該校實際的科研激勵機制或獎懲辦法,以保證教師參加科研的積極性、責任感。

H、將一中開辦的專家、教授、名師講座製成錄影帶或刻成光碟贈與東源一中,幫助教師們不斷提高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水平。

I、由一中團委帶頭,開展兩校“手拉手”助學活動,形成“一班幫一人”,內容包括學習指導、物質幫助等。並以此為突破口,帶動其他一系列校際學生交流活動。

J、協助東源一中建立部分學生社團,活躍校園文化生活。

K、資料交流:每月定期向東源一中提供高三、九年級複習、月考資料,及時提供相關的大學聯考、會考資訊,為東源一中在新世紀第一個七月裡獲得豐收出一份力量。

當然,“扶著走”的目的是希望實現被扶者的“自己走”。一中對口支援東源一中,“幫什麼”並不是最終目的。通過“如何幫”而實現東源一中自身的“如何做”才是最重要的,東源一中的老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得到更新,科研觀念深入人心,有一支科研隊伍和一個初步的教研體系,這才是我們所期望的結果。目前,長沙一中正爭創全國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各項教育教學研究正如火如荼的開展,一中將從人力、物力等方面給予東源一中有力的支援,爭取採用上述合乎實情的新舉措,開創東源一中教育教學新局面,完成區黨委和區政府交給的光榮任務。

長沙市第一中學

2005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