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精選3篇)

欄目: 彙報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1.08W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 篇1

近年來,我鄉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13441”戰略佈局,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突破口,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開展廁所革命為著力點,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村文明進步、農民增收致富。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精選3篇)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情況

(一)以生態宜居為關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一是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破解農村生活垃圾難題,我鄉積極推廣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鄉轉運、區處理”模式,全鄉16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鄉村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二是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以“五路三橋”為契機,建成磊口鄉農村道路體系,全鄉道路養護里程64.5公里,完成省級“四好公路”建立;硬化村內道路8萬餘平方米,各村硬化基本達到全覆蓋;高標準建成30個文化廣場,並安裝14個大型液晶顯示屏,設定200餘件體育健身器材;空心村整治82餘畝;實施村村有遊園工程,高標準建設鄉級遊園兩個,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同時全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上半年對8個村水網進行改造,大力發展集中供水,穩步提升全鄉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蓋率。三是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全面開展“三清一改”專項行動,全力抓好生活垃圾、塘溝清理以及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的清理行動。

(二)以鄉風文明為保障,凝聚鄉村振興正能量。

一是用群眾的力量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形成了“美麗鄉村是我家,建設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圍。通過散發傳單標語、進村入戶等形式在16個村開展輿論宣傳活動,宣傳報道人居環境工作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和重大意義,從而積極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到全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工作中來,達到專業保潔與全民保潔的有機結合。二是對湧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廣泛宣傳,引導全鄉群眾為改善人居環境出力,從而營造良好氛圍。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美篇等平臺對湧現出的創新做法、典型事蹟進行了廣泛宣傳。積極引導,激發大家參與人居環境建設的積極性,為全鄉爭創市級改善人居環境先進鄉鎮計劃的落實,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三)以治理有效為基礎,推動鄉村和諧發展。

一是制定切實可行的改善人居環境工作長效機制,各村通過公開招標、村民個人承包等方式分別建立了符合各自村情的長效機制。保潔範圍囊括全鄉主次幹道、大街小巷、溝渠岸邊等,對鄉域內需要保潔的地塊、路段進行分工合作,責任到人,嚴格按照“三無一規範一眼淨”標準執行。二是按照磊口鄉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建立嚴格的督導檢查體系,每月逢“三”進行大檢查,排出名次並進行通報,每次檢查結果留存檔案;每月暗訪至少一次,對成堆垃圾、雜物亂堆等現象,拍照曝光並督導定期整改。對連續排名靠前以及靠後的村實施獎懲。三是推行村級事務陽光工程,依託“四議兩公開”制度,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加強對保潔員、清運員的監督管理,確保各村建立的長效機制能夠持續有效,對少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工沒效果、不盡心履職的,從承包費中扣除一定資金,必要時可終止合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鄉全力抓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不少,主要表現為:一是資金短缺問題突出。二是基礎設施尤其是排汙設施嚴重滯後,嚴重影響村容村貌。三是鄉風文明建設有待加強。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識、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強,沒有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意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圍繞“生態宜居”要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力度,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

一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鄉村建設專案、資金、人才等各類資源,加快農村供水、供氣、遊園建設、汙水管網、空心村整治等基礎工程建設,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二是打造生態優美的鄉村環境。在全鄉範圍內推動垃圾不落地機制,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著力解決鄉村垃圾處理難題,使鄉村環境更美、生活質量更高。三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探索文化+農業+旅遊等發展模式,依託唐塔、塔山風景區、香草灣田園綜合體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鄉村旅遊資源,積極引導群眾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積極發展農家樂、觀光旅遊、農業採摘、休閒垂釣等旅遊專案,因地制宜發展一批特色農家樂、特色農莊,讓旅遊產業成為我鄉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

(二)圍繞“鄉風文明”要求,深入實施文化引領戰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鄉村落地生根。

一是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結合農村實際,採取符合農村自身特點的有效方式,以建立“四美鄉村”、“五美庭院”為抓手,強化農民的自治意識、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二是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我鄉清涼山村已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加強對傳統村落和古村落保護開發,讓其既傳承歷史文化、凝結鄉愁眷戀,又跟上時代節拍、融入現代生活,實現在原有文化根脈上的新生。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 篇2

根據市委關於推動鄉村振興的指示精神和統一要求,結合我村實際,12月10日我村召集黨員及村民代表召開了以“鄉村振興,我村怎麼辦”為主題的研討部署會。會中,大家集思廣益、各抒己見,在圍繞如何鄉村振興的問題上每一位同志都提出了可行性建議。為了我村鄉村振興工作有序開展,接下來的工作我們將從以下五方面著手:

一、黨建凝心強基工程。

加強組織保障,不斷增強基層支部的戰鬥力。一是抓班子自身建設。加強班子團結、明確分工、帶頭工作,切實發揮社群支部戰鬥堡壘作用。二是堅持“三會一課”制度。保證每月正常的組織生活,認真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積極參加上級黨組織的黨務培訓,提高黨務知識,帶動黨總支部工作的正常化、規範化。加強制度建設,提高黨建工作的整合力。在推進社群建設中,村黨總支部要起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村黨總支的各項工作制度,做到“有健全的組織、有完善的制度”。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堅持走群眾路線。

二、集體經濟壯大工程。

在如何轉變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上下功夫,克服安於現狀,疏於進取的思想,努力培植一個村集體增收的可靠產業。一、對集體用房進行整合並重新發包利用租金來提高集體經濟收入;二、利用閒置資金理財增加收入;三、複製高產能模式,擴大高標準農田規模來提高集體經濟收入。

三、美麗鄉村提檔工程。

繼續做好公益事業建設。利用好集體經濟收入,把村內破損的路面進行全覆蓋維修、增加全村綠化覆蓋率、建設好村民健身場地。繼續做好控制違章建築工作,積極開展群防群治,加強幹部夜間值班制度,切實提高我村人居環境。

四、富民增收動能工程。

進一步加強村幹部責任制考核和民主評議活動,增強村幹部服務群眾的意識,提倡禮貌用語,熱情接待,努力提高為民服務的本領。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惠農政策,通過公示、廣播、標語等形式大力宣傳新農合、新農保、農業政策性保險等惠農政策的合理性及優越性,引導村民合理選擇,全員參保。為五保老人、特困戶爭取最低生活保障、為殘疾村民爭取殘疾人就業基金,把黨的惠民、利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百姓家中,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梳理、拓寬我村勞務輸出渠道,維護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五、文化賦能聚力工程。

我們以村文化宣傳、文體活動為載體,把思想教育融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能吸引村民廣泛參與,並使村民在自覺參與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為了能把法律送進千家萬戶,我村將通過多種形式在居民中開展了各類普法宣傳活動,營造了一個學法、懂法、用法、守法、護法的良好氛圍。20xx年我村將建立一個百姓大舞臺,將思想政治工作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使村黨員群眾在廣泛參與中受到薰陶和教育,增強了村歸屬感和凝聚力。

面向未來,任務艱鉅,使命光榮。我村兩委將始終抱著發展一方經濟,改變一方面貌,造福一方百姓的強烈使命感,勇立潮頭,負重拼搏,後發崛起,凡事都要爭一流,當先進,創特色,將我村發展的巨集偉藍圖變成生動的現實。

謝謝大家!

鄉村產業振興彙報材料 篇3

農業農村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處於基礎性地位,近年來,xx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紮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工作向縱深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亟需金融資源支援,xx市堅持各部門協同聯動,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三農”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一、特色亮點

(一)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xx市將支援特色產業發展作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聚力點”,加大財金融合創新力度,通過產業規劃、激勵評價、風險共擔及整體發展的“四聚力”模式,把金融支援範圍從單一養殖、銷售延伸到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及電商等鏈條,為育苗育種、養殖、加工、銷售等六大關鍵環節產業鏈上相關主體提供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與倉單質押等供應鏈融資方式,為牡蠣產業發展營造良好金融環境。截至xx月末,試點農商行創新推出“牡蠣家庭貸”“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等10多種創新信貸品種,惠及1500餘戶牡蠣產業經營主體,累計發放牡蠣產業貸款4.96億元,同比增長45.21%,高於各項貸款累放增速17.03個百分點。

(二)創新信貸產品扶持產業發展。一是開展央行資金精準對接鄉村產業振興信貸業務,向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央行資金,用於精準對接鄉村產業振興信貸投放,截至20xx年xx月末,農商銀行累計發放“央行資金產業振興貸”22.22億元,支援涉農主體1355戶,其中發放貸款使用的支農再貸款金額5.54億元。二是各金融機構積極依託“魯擔惠農貸”“創業擔保貸”等各類信貸產品,強化鄉村產業發展信貸支援,增加鄉村產業振興有效金融供給,實現金融精準扶貧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的有效銜接,貫徹落實金融農擔政策融合支援鄉村振興的10條措施,繼續指導轄內涉農銀行機構與xx省農業融資擔保公司合作,20xx年-xx月累計發放惠農貸773筆77243萬元,貸款餘額為89558萬元。

二、政策支援情況及取得的成效

(一)信貸政策助力緩解“三農”融資問題。一是與度小滿金融服務平臺合作,探索金融助農新模式,試點開展金融助“蠣”行動、金融助農行動,為我市農業發展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公益助農免息貸款專案,幫助種養殖戶緩解資金問題,擬爭取額度為3000萬-5000萬。經過前期工作對接,已形成牡蠣養殖戶資金需求清單及農戶資金需求清單,已完成了142戶牡蠣養殖戶的現場盡調工作;二是根據前期小微企業增信基金的設立和推廣情況,擴大風險補償範圍,簡化稽核流程,創新推出《xx市中小微企業增信基金管理辦法》,為有資金需求的中小微企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信用貸款,截至目前,業務累計開展達5300萬元;三是引導符合條件的法人金融機構申請支農再貸款專用額度資金,重點支援涉農,截至20xx年xx月末,xx2家法人銀行機構運用央行再貸款政策發放貸款7。26億元;四是鼓勵村集體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向金融機構申請“魯擔惠農貸——強村貸”,綜合運用政府增信、財政貼息和降低融資門檻、費率等手段,加大信貸支援,解決發展集體創收專案自有資金不足問題。截至20xx年xx月末,全市涉農貸款餘額173.49億元,較年初增加36.86億元,增幅26.98%,同比多增12億元;涉農貸款餘額佔全部貸款比重為56.54%。

(二)保險政策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根據本地農業產業發展特點,先後出臺了《關於印發<20xx年度xx市政策性溫室大棚保險實施方案>的.通知》、《xx市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實施方案(試行)》、《關於印發xx市20xx年政策性桃保險實施方案的通知》、《關於印發xx市20xx年政策性蘋果保險實施方案的通知》,創新開展了牡蠣風力指數保險,通過保險政策的後期保障,為集中打造一批先進典型和示範主體,推進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實踐提供動力。xx月xx日,xx省農業農村廳、xx省財政廳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xx年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工作的通知》(x農計財字〔20xx〕號),xx市納入省級20xx年糧食完全成本保險試點縣。同時不斷探索“保險+期貨”風險管理模式,推動xx市花生產業與生豬養殖產業與魯證期貨交易所合作,試點設立期貨交割庫,實現收入保險和訂單農業的結合,兼顧種植端和產業端,探索了綜合性的農民收入保障體系,目前已在xx市金果花生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花生期貨交割庫。

(三)紮實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適時在全市601個村全面鋪開信用“進農村”工作,各村立足村級管理需要,推出“信用+環境治理”“信用+志願服務”“信用+精緻農家”“信用+網格治理”等系列活動。全市601個村信用超市實現全覆蓋;開展各類積分兌換活動400餘次,惠及群眾3萬餘人次;啟用“信用+暖心食堂”26處,為年齡偏大、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餐飲服務,xx月底將達到68處;全市共有467個村已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佔全市村莊比例77.7%;開展志願服務活動3000餘次,參加人數4.4萬餘人次;已啟用信用應用場景360處,其中信用超市343處、暖心食堂17處,積極推動信信用惠民政策落實落地,讓誠實守信的群眾在醫療服務、政務服務、交通出行、購物繳費等方面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信用“紅利”,以信用應用促農村信用意識和水平提升。

三、下一步打算

(一)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在原有體系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完善信用體系和機制建設,不斷深化信用應用,創新特色應用方式,指導鎮村逐步將信用積分與村級福利、農業社會化服務、自來水費、物業管理費、印章使用等相結合,引導各鎮街在重點示範村舉辦信用超市積分兌換現場會,提高群眾認知程度及參與信用體系建設的積極性,確保到今年xx月底前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全覆蓋,重點示範村莊達到30%以上。各重點示範村確保達到“五有”標準,全面構建起“黨建引領、信用支撐、社會協同、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針對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逐步探索構建域內共享的涉農信用資訊資料庫,力爭建成比較完善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

(二)提升鄉村振興金融產品服務匹配度。立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需求,繼續創新業務模式和產品服務。持續推進魯擔惠農貸、強村貸、中小微企業增信基金等政策,加快抵押擔保、融資租賃、農業保險、農業信託等的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信託、保險、擔保、租賃等的業務模式,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力爭12月底前,全市涉農貸款餘額達300億元以上,切實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金融助力。

(三)強化涉農保險保障水平。藉助xx市納入省級20xx年糧食完全成本保險試點縣的良機,切實做好農業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工作。針對我市牡蠣、藍莓、花生等產業發展特點因地制宜開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不斷擴大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範圍,進一步完善牡蠣保險政策,推動試點海浪指數保險,改善風力指數保險存在的不足,提高農業保險理賠效率,力爭應賠盡賠,更好地為特色農業服務,力爭年底各類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達10億元以上。

(四)提供縣域金融服務質效。加強縣域信貸資金適配性監管,出臺新的激勵政策,推動銀行機構將新增可貸資金優先用於支援縣域發展,合理提升縣域存貸比。保持基礎金融服務基本全覆蓋的良好局面,加快提升鄉村振興綜合金融服務水平,推動銀行保險機構更好滿足縣域客戶融資、理財、保險、養老等綜合金融需求。

(五)加強風險緩釋機制建設。針對“三農”群體缺抵押、缺信用和金融機構涉農金融服務成本高、風險大等問題,積極推動統籌多種涉農資金,建立健全風險分擔補償機制,在信用平臺建設完善的基礎上,整合中小微企業增信基金,創新與度小滿金融服務平臺合作模式,探索形成信用體系建設、政府風險補償、平臺聯動助力的全新信用支撐機制,為農業生產合作社、家庭農場及農業龍頭企業發放信用貸款,切實解決其由於抵押擔保不足造成的融資困境,聚合政銀保擔等多方合力,對涉農金融業務風險予以適當風險補償,激發銀行保險機構服務鄉村振興的主動性積極性。

(六)加快發展鄉村數字普惠金融。接助度小滿金融公益助農專案進駐我市的契機,大力普及數字技術和金融知識,引導農村居民提高對數字普惠金融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大幅提升農村網際網路普及率;同時強化部門聯動,積極整合農業農村局、統計局等重要部門資訊,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加快農村數字金融領域的探索創新,積極運用網際網路、大資料、區塊鏈等科技手段改進客戶體驗,通過科技賦能加快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探索金融科技服務鄉村治理的實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