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通用20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1.27W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1

眾所周知,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通用20篇)

新課程提出,學習目標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堂設計應由“給予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得到“經歷、體驗”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法,注重“用教材”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學習得自信、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教師合理地改造教材,重組學習內容的呈現順序和方式,通過幾個連續的活動,創設學生主動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情境,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引導學生建立解決問題的目標意識,形成學習的意向,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促進了學生的主體參與在課堂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教學方式的反思

我們應當根據教材和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採用適當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美術課程標準告訴我們,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應選擇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我們應當依據教材的提煉教材內容,抓住美術的根本,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專業知識的認識。為了達到實現教學目的,我們必須要找到符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

二、學生學習興趣的反思

缺乏情感的認識便失去了認識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濃厚的情感滲透時,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積極的注意、記憶和思維。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絡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三、美術學習活動的反思

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內涵, 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美術學習活動大致可分為創作和欣賞兩類。儘管創作和欣賞都涉及外化和內化兩種活動特徵,但創作更傾向於外化,欣賞更偏重於內化。由於美術學習具有操作性的特點,所以創作活動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其活動方式更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形成創意,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這就要求課堂上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同時要設計學生的表現活動,這裡我們簡單的理解為學生動手的能力表現。作業的設計和操作為主要的體現方式。作業設計要考慮學生表現能力,難度的大小和學生的興趣程度直接影響作業效果,也就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作業表現得自信程度。為了能更好的得到教學目的體現,我們應當設計適當的學習活動。

四、教學評價的反思

1. 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在重視教師與他人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的同時,更應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可以採用問卷形式,也可以採用建立學生學習檔案的方式。

2.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因此光有一個好的課堂環境還不夠。美術作品、藝術家和學生之間存在距離,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橋樑——即心靈的溝通。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美術教學評價既要通過美術作業評價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更需要通過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其在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予以評價,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穫;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麼上,自己做哪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3. 教師應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路美術教學, 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國際網際網路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資訊,開闊視野, 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影、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對學生美術作業應採用多樣的評價方法,學生美術作業評價呈現方式可以是分數或等級,可以是評語,也可以採用評語與等級相結合的方式,還可以採用互評或座談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並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與發展方向。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與鑑賞的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資訊——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

總之,美術教學反思是一個教學範疇的重要環節,我們應當根據教材和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方式方法。找到符合美術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嚴格按照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選擇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美術授課的基本內容。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以達到我們實現美術教學最終目的。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2

1.作業設定。要求:①從課本作業題、作業本中精選習題;②作業難度適當,份量適中,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作業要求。除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課型外,每節課後留3-4道作業題(解答題),選擇題、填空題每3道折算成一道解答題作業。九年級總複習教學階段,每週至少批改2次單元或綜合檢測題。

2.作業輔導。輔導是針對班級授課制下,促進每一位學生髮展的有效措施。要求:①針對學生水平,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特別要面向學習困難的學生,同時關注尖子生的發展和提高,提倡多作個別輔導,多作學習方法上的輔導;②輔導要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後。指導學生按時、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③輔導學生應耐心,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3.作業批改。作業批改是教師瞭解學生學習狀況,瞭解教學質量和改進教學的重要渠道。①作業全批全改,批改須及時,重視反饋;②分層次對學生進行作業評定;③登記學生平時作業成績;④批改既要嚴格,更要正面鼓勵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態度和習慣。

4.作業講評①講評及時,時間安排適當;②對學生作業中有創見的解答或典型錯誤,要做好摘錄,作為教學資源備用。對錯誤原因要適時作出綜合分析,提出應對的措施和辦法;③講評形式多樣,基礎較差,能力較弱的學生,可採取面批輔導、學生互助等多種方式給予幫助和指導。對於普遍存在的共性錯誤,可組織全班學生展開討論、以講解的方式進行分析和糾正;④有計劃地進行優秀作業或數學實踐成果的展評(每學期1-2次)。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3

國中化學優質課,我非常有幸聆聽了全體教師的教學活動。參賽選手的激烈的比拼和專家們精彩的點評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很想和同仁們一起交流。

一、感慨優質課的精彩

說真的,一天半聽下來感覺一點都不累,課中高潮迭起,令我們觀摩者心曠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餐。總體的特點有:

1、新課匯入各有千秋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場白為教學任務的完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儘管各位老師的開場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師的開場白卻告訴了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匯入新課應新穎別緻、親切自然、切合主題、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①複習匯入:如從瞭解學生對水的淨化引到活性炭的作用而進入主題。②詩歌朗誦匯入:如師生共同朗誦引入《分子和原子》,讓聽課者感到親切自然,另有用鄭板橋的竹子引入《竹子裡的奧祕》等。③圖片匯入:上課鈴響,老師首先向同學們展示了各個圖片,由此匯入新課。琳琅滿目的美麗圖片把同學們一下子帶入了異彩紛呈的化學世界之中來。④實驗匯入:用酒精燈的點燃與熄滅引入課題《燃燒與滅火》,生活中聞到桂花香引入《分子和原子》等。⑤歌曲匯入:未上課之前,幾乎每位老師都用多媒體播放音樂,優美動聽的歌曲把聽課者都帶入了一種美妙的境界之中。這種方式在給聽課者帶來音樂享受的同時,自然地匯出了新課。

2、探究活動實實在在

科學探究既是教學內容也是學習方式,這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9節課中的科學探究真可謂本次活動中的一大亮點:探究主題廣泛,概念、定律、原理、生活知識都成了探究的載體;探究形式多樣,有實驗、討論、尋找規律等;探究活動實在,每一個活動都是形成知識和能力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不象是為了渲染氣氛,貪圖熱鬧的秀場。

3、多媒體應用恰到好處

多媒體的最大優勢就是可達到直觀,高效,生動有趣的效果。從上課教師的表演中,我們真正感受到的選手們多媒體使用的那種絕佳的效果;如《竹子裡的奧祕》,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多媒體獨有音訊、視訊效果,巧妙插入動畫、新聞的片斷,起到獨到的教學效果,如《探究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和《愛護水資源》這樣的例子每一課都有。另外實物投影的配合增加了演示試驗的效果,讓學生看著更真切,如《水的組成》。

4、我的課堂我做主

教學過程其實是師生交往的過程。9節課明顯以學生活動為主,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主要為學生創設思維空間、思維的範圍、思維的時間,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有些教師的語言幽默時尚,有些教師的聲音優美動聽,在和諧、熱烈、親切、活躍的氣氛中一節課就悄悄結束了。有的教師在下課時還不忘把課堂作為逃生演練場,讓學生在課堂上了學會逃生本領。

5、實驗中頗有創新

在9節課中多數老師做的實驗都有一定的創新,讓學生的知識儘可能得到增長。例如磷的燃燒實驗的改進和課本完全不一樣,一個實驗引出一個結論,而且還防止了環境汙染。電解水實驗中氫氣的檢驗和氫氣性質的實驗和課本也不一樣,把實驗現象一下子變得直觀明瞭,學生也容易掌握。

總之,課程設計的嚴謹;知識過渡和銜接的自然;課題引入的新穎與巧妙;實驗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師生的真切互動和溝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難用幾句話能說清楚。

二、感受課改形勢的改變

教育專家總結了現在的教學形勢。強調這次評比的目的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們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學習的心態和研究的視角來觀摩課。新的形勢下應關注:1、體現新課程目標、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2、創造性使用教科書(用教科書教),3、建設新型的課堂文化:民主、平等、科學、對話、協商,4、密切聯絡實際:生活、學習、社會發展,5、課堂的生成性(上課時出現的意外問題),6、以科學探究為突破口:多元化學習方式,7、師生互動,8、課堂情景,9、個體差異,10、促進學習的多元化。

三、聽課後的感觸

一堂好課應該是教與學完美的結合,應該通過教師的“教”較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學”。教學的歸屬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課堂教學要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位一體。這些在平時覺得有些空洞的話,而現在卻有切身體會。我們真的學到了很多,也產生了一些想法:

1、我的課離他們的課有多遠?

在聽課過程中,我都在有意無意地冒出這樣的一個問題:“我的課與他們的課相比有多遠?”說實在的話,當時真有“時近時遠”的感覺,一會兒覺得自已也是這樣做的,一會兒覺得“我怎麼沒有想到這樣做呢?”,誠然,優質課大多是通過“智囊團”再三推敲,選出優秀教師反覆演練,才拿到賽場上來的,好像在平時的教學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這樣想一想:“如果每一年都鑽研一點、學習一點、改變一點,那麼十幾年或二十幾年下來,情況會不會發生一些本質性的變化?”所以,教師時常有一顆學習心是最重要的。

2、教師的教學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學風格是有經驗的教師經過長期教學實踐的探索,在符合教學目的和教學規範的前提下,充分調動自己教學素養條件的能動性,對教學的諸要素和全過程予以和諧的統攝,從而使教學表現出濃郁的個人特色和藝術傾向性。從本次優質課評比中就可以看出,沒有形成自己鮮明風格的課堂教學,顯得那麼蒼白無力,無法引起學生和觀摩老師的共鳴。相反有自己鮮明教學風格的課堂教學,就顯得那麼活潑生動,學生與老師的情感容易形成共鳴,課堂也較出彩,給觀摩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化學課一定要以實驗為基礎

在化學教學中,無論怎樣強調實驗都不過分,《化學課程標準》中已經不是簡單的“初步掌握……”“練習”等等,而是“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這次評比課中以實驗為主的各種探究的成功開展,再次證明了實驗的地位。我們這兒實驗設施還不完善,就特別需要教師動腦筋想辦法做好實驗。但不管怎樣,首先得讓學生動起手來。藥品用量大,可做微型實驗;儀器不夠,可讓學生將生活用品代替或改裝。例如:礦泉水瓶剪開就成漏斗和燒杯;藥瓶就變為藥劑瓶;筷子代替玻璃棒;吸管變成導管,將食品墊板改成多孔井穴板等等。只有做了,學生才會有體會和收穫,才會有實驗技能和探究能力的提高。這對老師來講,可能更需要一種精神和一種對學生負責任的信念。

當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和同仁們討論、交流。例如:

①教師應該如何點評學生的發言?

②很多活動的情節設計得不錯,老師應該如何在活動的基礎上展開、順勢擴大成果?

③教師在課中為什麼不願意偏離自己設計好的軌道?

④優質課的老師需要書嗎?

⑤用多媒體上課還需要板書嗎?

⑥上評比課的實驗平時都能做到嗎?都能這樣去精心準備嗎?

⑦上課時可以就一個問題展開長時間的討論嗎?

⑧學生回答正確,教師要給學生獎品嗎?

總之,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對新課程改革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這些優秀的選手的上課中,我們確實開闊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認識到了自身教學中的不足,明確了以後努力的方向。也非常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次活動的感受,共同思考還存在的疑惑。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4

語文教學到底該是什麼樣子,應該看以什麼為標準。

若以聽課老師有東西可聽可看,那肯定要求“互動”“層層設問”,從教師的“巧問”到學生的“妙答”,能引向高潮的便是好課!

若以學生聽得有趣為標準,風花雪月武打言情迎合學生趣味,也無可厚非,因為往往是學生說了算。

若以會考應試分數為標準,任何先進高明的理論都無濟於事,任何花哨的教學都只能曇花一現。能考出高分就是好樣的,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很顯然,我們不談學生成績是不行的,我們今天就談談“抓老鼠”的問題,談談怎樣做個好貓?

參加工作以來,開過不少成績分析會。好像領導說的最多的是:管理出成績。我姑且不去評價這句話是否正確,但我確實存在一些疑惑:有些班級的考核分數遙遙領先,但考試成績卻一塌糊塗。有些班級的考核分數不盡人意,但考試成績卻名列前茅。但有些班級確實管理成績和教學成績都不錯。由此看來,管理和教學不能說沒有關係,確實有一定的關係。那它們存在關係的核心點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學生學習的一種精神狀態以及班級所營造的良好學習環境。由精神,我想到了電視劇《亮劍》。我相信很多老師也看過,我喜歡看這部電視劇,尤其喜歡這樣一句話: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麼強大,就算對方是天下第一的劍客,明知道是個死,也要亮劍。即使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猶榮,這就是亮劍精神。這裡提到亮劍精神,就是李雲龍這支軍隊的軍魂!劍鋒所指,所向披靡!我們不需要我們的學生同別人打架時拼的你死我活,但我們的學生學習時是否需要一種精神?我們的班級是否需要一種靈魂支撐?再說說環境,先講一個簡單的事例:我們經常去別人家做客,主人一開啟門,如果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很乾淨的地板,那第一反應應該是要脫鞋。如果看到的是滿地垃圾,我們肯定是直接進入。如果我們再脫鞋,那只有一種情況。我們的腦袋進水了。再說一個常見的現象:讀大學時,如果一個女生宿舍6個人,有5個人在拍拖。那另一個女生出現的情況只能是兩種:第一、快瘋了,受不了了,因為每個女生都在說自己的不BF如何如何的英俊?如何如何的體貼?第二種情況是:第二天馬上找一個男朋友,要求會很簡單:只要是個男的。說了這麼多,只想說明這樣一個問題:環境和氛圍對人的影響非常重要。由此可見班級管理中班級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是很重要的,而不是學生把衣服的扣子扣好了,成績就上去了。至於怎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我也不知道。所以這個問題不展開講。

下面談談一些在教學工作中的具體的做法:

一、將分層教學進行到底。這裡我重點講一下作業的分層設計。我覺得班上學生可分為ABCD四組。A組同學是沒有作業的,他們在語文晚休時可以看小說,可以做其它學科的作業,他們是絕對的自由。我絕對相信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課堂上掌握的情況。我們能做的是給他們開一些書單。B組同學的作業一般是以閱讀和寫作為主。C組同學以課內文言文,閱讀,古詩為主。D組同學只需要要默古詩和抄文言文的翻譯。D組的同學能考上50分,我就能開心10多天。當然除了這四組,也許有些班上級還會有特殊人物,他們的成績比較有穩定性,一般在5——10 分。他們屬於“高智商型”的學生,我們實在教不了,真的不想放棄,但也無可奈何。

二、課堂上的時間多些給學生。先說一個事實:上週三我們在舒早霞老師英明領導下開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備課組成績分析會。我們沒有按照以往的會議義務性輪流地說一些,而是每個老師都暢所欲言積極投入到討論中去。我們在輕鬆的氛圍中把自己的疑惑甚至好的建議拿出來一起交流,一起討論分析。應該來說,我們每個人都獲益匪淺。回去之後,我就在反思:我們能不能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鬆的氛圍多些時間讓學生去交流去討論。美國的教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告訴我,我會忘記;分析給我聽,我可能記住;如果讓我參與,我就會真正理解。”我把它做為我教學的宗旨。一堂課45分鐘,如果整節課都是我們在講,累不累啊?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我們整節課辛苦地自認為把重難點滔滔不覺地講得滴水不漏。學生掌握情況呢?這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我們覺得把該講的都講了,應該是 NO PROBLEM 。也許只不過是我們在聊以自慰罷了。也許只不過是我們在求個心安理得罷了。

三、再來聊聊一個古老的話題: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得確很有道理。我曾經無數次的對學生說:如果因為我教你們的語文,你們對語文感興趣,自己會去積累,會主動去讀,會主動去寫。那我的目的達到了。學生因為老師的原因,而對學科感興趣,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我就經常覺得留有遺憾:因為我從國小到高中的數學老師都是55歲到60歲的男老師,把我學習數學的興趣扼殺在搖籃之中。如果換成年輕漂亮的女老師,那也許大學聯考的數學成績不至於那樣“丟人現眼”。總的來說:要讓學生對我們的語文學科感興趣,得讓他們對我們人感興趣。所以我覺得一堂課的前三分鐘先和學生聊聊別的,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如果學生見到我們就想K我們一頓。那無疑不管我們的課堂是多麼的生動,不管我們是多麼的有才華。不好意思,他們不感冒。他們只想早點下課去飯堂,或者整節課在想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扁我們一頓。

四、讓“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不在成為一句空話。

這裡重點講一下書寫。我相信大家都會認為學生的書寫不是很重要,而是非常非常重要。前段時間驀然發現很多省的文科狀元都是女生,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也許和她們的書寫有很大關係。其實,很多聰明的男生,理科成績尤其突出,但恰恰就是寫的字能和醫生相媲美,龍飛鳳舞說得是好聽,其實就是亂草一把。為了閱卷老師少燒一點這些亂草,我們有必要重複N次地提醒學生書寫工整。從七年級開始開設書法課,這也是一種趨勢。當然,九年級的學生也可以在早讀前三分鐘默兩首古詩。要求只有一個,書寫工整。如果長期堅持下來,收效應該是不言而喻的。

五、讓“小組合作”在作業的跟蹤上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我們給學生下達的作業任務,需要跟蹤到位。我們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必須藉助小組長的力量。班級的語文學習互助小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編排。可以四個人一組,一個小組長。如果班上有足夠的語文精英,也可以兩個一組,一個組員和一個組長。組長對組員必須嚴格監督。比方說今天的任務是默寫三首古詩。組長必須督促組員完成,並負責組員的批改工作。如未完成,組長必須陪同組員在下午下課後相約教室,繼續完成那沒有完成的任務,爭取做到日日清。堅決杜絕組長與組員共同作弊。一經發現,老師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或者給定一週的任務,週五下午還未完成的同學,在放學後繼續留教室戰鬥。同時邀請其家長來校上演新時代的“陪太子讀書”。

六、合理利用早讀晚修時間。

早讀時間為25分鐘,分為集體讀和自由讀,或者集體讀和聽寫兩段。效果也許會更佳。默寫和聽寫的內容仍由小組長負責批改。小組長必須把組員易錯的字反饋給科代表。科代表必須找時間在黑板上給與提醒及訂正。

晚自習的時間,應該給學生安排作業。作業的安排可分層設計。強調把作業當考試,保持考試時的高度緊張感。這裡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及差,如未安排作業,整節自習他們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發呆。

說了這麼多,最根本的仍需要學生有好的學習態度,仍需要學生願意去學。如果只是我們老師“一廂情願”,我們再多的方法,再多的策略也枉然。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5

一、試題中出現新教材中的觀點

1.注重綜合素質能力的考查

今年文綜政治部分注重了綜合素質能力的考查,尤其是主觀題中:38題,針對的是今年抗旱保糧的重大時事背景,考查水資源的保護、可持續發展,以及一些基本經濟知識和經濟規律,如價格與價值,價值規律與市場競爭,國家職能和哲學上的有關觀點等等,這不僅實現了政治學科內綜合,而且我覺得今年在試題答案的設定上更加註重體現文科綜合。如在38題(1)(2)問的答案中,體現了政治和地理綜合;而39題是從歷史上的國際貿易切入引出了貿易全球化,其中,(5)和(6)問無論是試題的設問還是答案的設定都體現了政史綜合,(6)問還在一道題裡實現了學科內哲學和經濟學的綜合。

2.大學聯考試題貼近新課程

今年全國卷(一)雖不是舊教材的最後一年,但高一已使用了新課程。如38題(3)問政治常識題採用了高一政治生活新教材的觀點作答,如"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這些觀點在舊教材裡沒有原話,但新教材裡都有。還有39題(7)問也是高一經濟生活新教材專門講的內容,還有39題(6)問的也是新教材中增設的歷史唯物主義的"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的觀點。

3.試題具有很強的時代性

試題幫助學生樹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理論,實踐科學發展觀,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素質性的要求。如38題(2)問水資源的利用和三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39題(7)問分別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第一要務是發展"和"核心是以人為本"的科學內涵。如24,27題注重了對經濟知識應用,25題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

4.注重主幹知識聯絡重點時政

和往年一樣,試題仍注重落實教材的主幹知識並聯系重點時政知識。

全國卷的大學聯考題選擇題基本上我們看到12道選擇題覆蓋了12個重點和熱點。其中:經濟常識五道題:包括24題、25題是經濟知識應用和計算,26題是個體經濟發展的意義和作用,27題是經濟知識應用計算,考查對價值規律的理解和運用,35題通過中國與東盟貿易的發展,考查我們經濟常識和政治常識。哲學常識是四道題:從28題開始,通過金融危機考查了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的相關知識,29題用矛盾的觀點分析災難和進步的關係。30題就小崗村致富路的探索考查體現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31題是就三農問題的解決來考查歷史唯物主義;政治常識三道題:分別是32題通過金融危機考查了對人大代表權利和義務的應用;34題考查多黨合作制度主幹知識。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複習時應重視基礎知識的全面、準確掌握,抓住學科內最基本、最常見的主幹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在複習中應有意識地將教材中瑣碎的知識點由點連成線,由線織成網,形成多個相關知識點的網路化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站在一個新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從多個方向去尋找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從而大大提高複習效率。

二、學生在答題中出現的失誤:

失誤一:知識準備不足

表現在一是知識的全面把握不夠,二是對知識的理解不夠,因此,答題時只能就是論事,就題目所給的材料“論”材料,缺少理論分析,缺少知識理解。如,選擇題第11題,問“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考生的失誤率在60%以上。第39題(2)“試運用所學經濟常識分析氣象經濟迅速發展這一現象”,得分率不足1/3,失誤也在60%以上。究其原因,概因考生大部分根本不理解“市場經濟”究竟是什麼,它是怎樣起作用的。此題即使用反向思維來解答,也能夠很快排除其他選項,因為題目所給的其他選項不具有很強的干擾性。這隻能說明考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到位。還有第38題,以“兩個務必”為背景,辨析對“艱苦奮鬥精神”的兩種不同認識。此題的得分率也只在40%左右。失誤在於,或者觀點就是錯誤的,認為“在現代,艱苦奮鬥精神已經過時,是落後的”等等,或者將哲學觀點列上一些,毫無針對性。凡此種.種答案,都說明考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第41題(4),問題非常直接、直白:“我國如何堅持依法治國”,甚至許多教師都認為此問不像大學聯考試題,認為難以考查出考生的水平等等。但評卷結果出乎意料,考生得分率僅有不足1/3。許多考生離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大抄試題材料。這隻能說明考生不知道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或者是知道但不理解,因此,難以根據題目要求作答。

失誤二:思維能力不強

表現在一是審題不清,抓不住問題的中心和要點;二是答題思維混亂,層次不清。審題能力是指考生在解答問題之前認真、仔細、準確、完整地把握題目要求的能力。而答非所問現象的大量存在,首先說明對題目的理解和把握不夠。第38題要求考生“分析目前應如何加強黨的建設”,但許多考生離開了“黨”的建設這一主題,大談“政務”建設,“人大”加強立法建設,等等;在第(2)問,則有許多考生離開了對“艱苦奮鬥精神”這一觀點的分析,答共產黨如何艱苦奮鬥取得了勝利。答第41題(3)“城市化的意義”時,只將“xx大報告”的有關內容答上,顯然不符合題目要求。說明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能力都不強。另外,答題時無層次、缺乏條理也是常見現象。大學聯考閱卷固然是“踩點”給分,但如果層次不好,條理不清楚,“點”何以能答上?能答全?

失誤三:理論不會聯絡實際

理論聯絡實際是思想政治課的生命,缺少對實際生活的理解,理論既學不好,也沒有價值。但考生卻不這樣理解。從答題情況可以看出,答案或者抄題目材料,或者空話連篇、口號連篇。許多考生對此都很委屈,認為自己花費了很多功夫來學習政治課,而且對於理論知識都能“倒背如流”,為什麼答題時卻答不好呢?關鍵還在於對理論不理解,即平時學習時就沒有理論聯絡實際(只會背概念、記憶原理是不夠的),平時對理論的內涵就沒有深刻理解,只當作“口號”來記憶,答題時空話連篇就是必然的了。

三今後教學的新措施

從教學看,仍然需要注意基礎知識的教學,同時訓練思維能力,強調理論聯絡實際:

1.政治學科的基本知識主要是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因此,不能夠背誦記憶,必須理解記憶,是教學中特別需要強調的。從能力和基礎知識的關係看,能力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基礎之上,即首先必須有學科知識做支撐。因為基礎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基礎,並且它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能力,是解答好試題的基本保證。能力與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是一個雙向促進的互動過程。教學中對基本知識的內涵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進行深層分析、比較分析。須明確,教材只是從特定的角度、特定的背景對某一具體知識進行分析和說明的,換了背景和角度該如何把握?在教學中不妨多做一些嘗試。從知識內容看,除了把握教材的顯性知識外(大多數考生只能停留在這個層次),對教材知識延伸的隱性知識,即所謂教材文字背後的東西,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要重點把握;還有,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的知識需要重視。幾年來文科綜合試題所涉及的知識範圍,已經遠遠不侷限於政治教材中所規定的知識了,也涉及到文學、美學、甚至藝術等多個領域。詩詞歌賦皆可入題的設計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思維領域,也使學科廣度加寬。當然,這些知識的選取都是與政治學科知識相關聯的,只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另外,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學術領域的新認識、新見解(基於中學學科內容的拓展或延伸)等都要有所注意。上述分析旨在說明:不能狹義地理解學科基礎知識。

2.通過適當的解題訓練,增強思維能力。從大學聯考要求看,學會知識是最基本的要求,重要的是對新問題、新情境的認識和解決過程的要求。試題看起來不難,答案也是簡練的,但其背後的思維過程卻是複雜的,思維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須通過解答試題的訓練,增強思維能力。當然不能搞題海戰術,而是要選擇一些好題,放大考生思維的空間和時間。要研究這些題目的命題思路、思維價值、知識要求等等。這樣,一方面在解題過程中深化理解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3.重視理論聯絡實際。如果說第一階段的複習是“理論聯絡實際”,那麼第二階段的複習可以理解為是“實際聯絡理論”。其不同在於:“理論聯絡實際”主要強調在學習理論知識過程中,要注意聯絡實際問題來加深理解;而“實際聯絡理論”則主要強調在新情境中運用知識,在實際問題的認識和解決過程中運用理論。從具體操作看,在“理論聯絡實際”過程中,由於學生對教材理論知識的掌握還不能作到全面、透徹,因此,理論所聯絡的實際問題應該是被拆解開、被分解了的實際的某一個側面、某一個片段;而在“實際聯絡理論”的過程中,實際就應該是比較完整的、全面的。此時學生必須將學科理論體系打破,根據問題情境的展開情況,根據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重新篩選、整合理論知識,建構一個新的理論知識框架。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問題的發生有大有小,但都是具體的。因此,大學聯考試題的設計也一定是從微觀切入題目。即使同樣的問題,切入的角度不同,答題的思路和答案的設定也就不會相同。因此,不能停留在僅僅知道了理論,知道了實際,還要通過具體問題的設計和解答,來鍛鍊思考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6

語文教育要以學生為本,著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能只重視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語文教育要著眼兩點:語文教育要為培養“四有”新人服務,要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語文教育要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性質和功能,要突出語文的人文性。因此,語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見影,而應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寓情於教,寓道於教。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背影》之所以感動幾代人,就是因為它蘊含著血濃於水的親情,刻骨銘心的關愛。當祖母去世,父親失業,家中光景甚是慘淡的時候,父親安慰我“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作為父親,面對災難,他默默得承受,勇敢得面對,表現出一個偉大而堅強的父親形象。當祖母的喪事辦完,我準備回校時,他再三囑咐茶坊,甚是仔細,他終於放心不下,決定親自送我。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平淡無奇的語言行為中飽含著一個“愛”字,飽含著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其實,何止是朱自清的父親,我們的父親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父愛如山,成熟而穩重,無言而深沉。父愛濃於水,重於山,可是我們常常不理解父愛,總是覺得父親囉嗦,說話不好聽。當兒子的是否知道,在父親眼裡,兒子永遠長不大,永遠需要他的呵護,需要他的關愛,需要他遮風擋雨,父母的心永遠系在兒女身上。作為兒女,應該感受到的不僅是嘮叨,更是他們的寸草心。分離的那一刻,父親想到兒子的旅途的艱辛,所以把橘子送給兒子,父親買橘子時很艱難,父親是個胖子,走路就已經很費事了,還得又“跳”又“爬”的攀月臺給孩子買橘子,“蹣跚”、“探身”、“攀”、“縮”、“努力”……無不表露著父親買橘子的艱難,但對父親來說,能為孩子做的,都是甜的。父親買了橘子回來,父子即將分別了,但父親沒有世界上的母親那樣對孩子的依依不捨,他表現得異常的輕鬆樂觀。人心都是肉做的,在這分離的時刻,不理解父親的兒子終於簌簌地流下了眼淚。文中表現得不僅是父子情,更是一種懺悔情,一種後悟愛。

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使之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逐漸形成獨立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在《背影》的教學中,我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與他們平等相處,相互交流,他們在自主學習中爆發出超出平常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能力。從學生積極探究的實踐中,我也感受到了作為引導者的自豪和快樂。

文學即生活,文學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文學家、作家與普通人的不同,也許就在於他們對人生、對生活,有更敏銳的感覺、更深刻的思考。而我們要引導學生的,正是學習教材中各位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的那種更加敏銳的觸角,更加細膩的觸覺,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生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體驗,用心去捕捉,用心去積累。我佈置了作文題《 的父親》要求學生對父親仔細觀察,用心體會,然後寫一篇具有真情實感的描寫父親的文章。學生由於對父親有著獨特的感知,所以寫出了一篇篇優秀的文章。有一位同學寫道:“歲月無情,生活的拮据一年又一年地煎熬著爸爸強健的身軀。如今的他,頭髮漸白,臉龐消瘦;如今的他已走過英俊瀟灑、精神抖擻的壯年時代;如今的他總是埋頭拼命勞作,希望家裡的生活會好一些;如今的他放棄了那輛承載著他在那條鄉間小道上走過5年的摩托車,換上了一輛破舊的自行車。

他總是說:騎自行車比騎摩托車舒服多了。爸,真的是這樣嗎?在那炎熱的盛夏裡,在那火辣辣的太陽下,看著你汗流浹背,吃力地蹬著車前進,那叫舒服嗎?其實我知道爸爸是在用自己的辛勞和汗水為我們省下一點點開支,為我積攢上學所需的費用。┈爸爸,請放心,我會以最好的成績給您帶回最好的榮譽。您雖然沒有帶給我富裕的生活、名貴的衣服,但我卻擁有著最溫暖的父愛,我擁有一個偉大的父親,享受著偉大的父愛。”一個沒有仔細觀察生活,沒有用心體念生活的人是無法寫出這樣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的。我認識到,要讓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不是憑空一上來就做的。探究性學習有一個基礎和前提,那就是學生自己對生活、對人生已有的敏銳體察、真切感受、深入思考和解讀。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在這個平臺上,學生才有能力、有根基來開展自主探究。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7

所謂師生互動主要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方式之一。通常以教師發起為主,然後再邀請學生與之配合實現某個教學任務,或與教師共同解答疑難問題,以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活躍課堂氣氛的常用方法。師生互動的主要目的即師生通力合作完成某件事情,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

一、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形式

1、師生間的互動

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最基本的互動關係表現形式。通過師生間的交往,提供給學生髮揮音樂潛能和解決問題的機會,給予他們發揮想象力和表達自我的充裕空間,使其積極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自由盡情地參與到各種音樂活動中,體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並實現身心的和諧發展;同時也提供給教師輕鬆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出自身教學的積極性。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採取多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令雙方在共同參與的活動中交流、溝通、理解,幫助教師減輕壓力,避免學生感到枯燥,促使每位學生都產生與夥伴共同欣賞體驗音樂表演的興趣,嘗試性地用音樂形式表現出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而快速實現教學目標。

2、生生間的互動

中學音樂教學中,不僅需要師生間的互動交流,也需要生生間進行有效互動。音樂教室要給予全體學生學習音樂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有享受學習音樂文化的權利,使每位學生都具備超強的音樂藝術能力,為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因此,中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不可只關注師生間的交流溝通,還應促進生生間互動交流。在學生眼中教師具有一定的威信,而同學則是每位學生最要好的朋友,故而教學環節中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學生之間的互動,只有學生之間自然和諧,才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

二、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作用

1、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氣氛

中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利於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師生互動的過程有效轉化了師生角色,使其真正形成了共同學習體,創設出更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通常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形式,要實現師生間的討論對話、表演問答等,必須基於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之中。學生只會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下毫無忌憚地吐露心聲,積極闡述自己的觀點思想,從而改變既往教師一言堂的課堂教學模式。音樂原本就是相對自由的藝術,它以情感體驗和自然之美為追求。增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才能讓師生共同享受體驗音樂,令學生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習音樂。

2、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

中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方法,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增強。新課改倡導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摒棄傳統重教形式轉變為重學形式,即將重視教學過程變為重視教學成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使其學習的主體性作用充分發揮,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因此,要實現這個方面,音樂教師有必要採取科學先進的教學模式,也就是師生互動式教學。可以說,採取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才能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促進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而只有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才能促使其更加豐富多彩。

3、促進師生情感交流

師生互動式教學利於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師生關係良好與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學生常會因為喜歡某位任課教師而對該門課程產生興趣,音樂課程也不例外。中學音樂教師要靈活運用師生互動式教學方法,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深入瞭解教師,喜歡上教師,願意接觸教師,期望學習音樂,才能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對音樂的情感如何,將對學生理解音樂產生影響,而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受,也將使得教師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這是師生間互通心意的體現,只有採取師生互動式教學才能實現,使雙方在音樂中相互交融精神與感情。

三、中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

首先,轉變觀念及角色,從情感態度方面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以真心待全體學生,無路課堂之上亦或課下,面部都應時刻保持微笑,時常用言語激勵學生,並提醒自己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身見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重視每位學生的價值和自尊。其次,合格的中學音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人格魅力及專業素養,以己身行為感染學生。課堂教學中,優美的樂曲、催人淚下的文章、優雅別緻的舞蹈、詼諧搞笑的言語,都會在某一時刻打動學生的內心,提升其學習興趣,進而積極參與其中,展開有效的交流互動,轉變既往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模式,突顯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實際上就是相互輔助的過程,即教師與學生的發展相輔相成。最後,現代教學過程中,教學中教師不再是永遠的主角,而是主角轉變為平等者中的首席,由既往傳授知識者轉化為促進學生髮展者,合理轉換教師角色定位,是實現互動式教學的一種方法。這種轉變令音樂課堂更加活躍豐富,利於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使其產生了解自己情緒情感的濃厚興趣,嘗試性利用各類藝術形式來表現交流,進而有機聯絡音樂作品與藝術表現中的情感,促進審美情趣增強,愉悅和諧其身心。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8

現代的英語教學要求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而英語知識散碎性又意味著記憶的不斷重複性,那麼把學生抓在手中讓他們跟著學,有興趣學就變得十分重要。這就要求英語教學設計日臻精緻、完美,行之有效和富於獨創性,以極大地刺激學生的學習情緒,滿足他們的學習欲求,構成師生之間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下方是我對我們人教版國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7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對如何將《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作如下探討。

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一、教學目標:

1、重點詞彙: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2、重點句式:How do you make… ?

First… , than… ,next… , finally…。

3、語法知識:how much + 不可數名詞

how many + 可數名詞

二、潛力目標:學生學會熟練製作奶昔,並且能夠用英語解說製作的步驟。

三、教具:多媒體 攪拌器 幾個塑料杯 六個香蕉 兩杯牛奶 一大杯做好的香蕉奶昔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堂,先微笑詢問全班同學:What drink do you like?待學生紛紛表達自我喜好時,舉著備好的奶昔邊說:Here is some banana milk shake。 Would you like some?學生搶著回答yes時,把準備好的奶昔分給他們(部分學生自帶有杯子)品嚐。之後問:Do you know how to make this milk shake?(有學生回答no),並宣佈:此刻我們來製作這種香蕉奶昔。

二、教學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1、播放圖片,讓學生觀看並說出製作奶昔所需工具和物品(必要教師時幫忙補充)。順勢學習攪拌器(biender)這個單詞。

2、播放製作香蕉奶昔全過程,結合學習關鍵詞彙: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3、listening。 要求學生把製作香蕉奶昔的順序標在書本1b的橫線上。

4、教師製作奶昔。邊演示邊解說(in English)

5、pairwork 學生兩人一組,操練如何製作香蕉奶昔。

三、學生動手製作香蕉奶昔。

分別請兩位同學(自願)到講臺上演示製作香蕉奶昔。要求按步驟用英語解說(如有誤,教師糾正)然 後連同老師做的奶昔一齊分給同學們品嚐。(充分肯定表揚上來製作奶昔的同學)

四、Listening

1、學生聽、並完成2a、2b。

2、小結how much與how many的區別和用法:

how much+不可數名詞

how many+可數名詞

鞏固這兩詞彙的用法,在黑板板書:

how much、how many

What do you want?

apples does she have?

birds can we see?

chacolate did he eat

要求學生完成句子?

五、教學拓展

兩人一組,就某種水果奶昔或水果色拉如何製作進行討論、操練。然後請一、兩組同學站起來表演。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

六、Summary對本節課進行小結

七、Homework作業

1、默寫本課重點詞彙、短語。

2、用英語寫出製作某飲料或食品的步驟。

教學反思

1、巧妙匯入。熟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一節優質課,不但要求教師潛心備課,熟悉教材、瞭解教材,而且要求教師優化課堂,增強趣味性,最大限度吸引學生,激發其學習興趣,把注意力放到課堂上來。這得靠教師巧妙構思,設計合情合理的匯入方式。這節課從教師隨口詢問學生喜歡什麼飲料到分別給學生品嚐香蕉奶昔,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興奮神經,一下把他們吸引住了,連後進生也躍躍試試,用心配合。本節課做到了這一點,從學生的反應看,這種匯入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2、教與學有機結合在一齊。在教學過程中,既有教師靈活的教,也應有學生用心主動地參與,才是真正好處上的教學。課堂中避免了以往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學習這一模式。把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親手製作香蕉奶昔,品嚐奶昔,增強了學習趣味性,引發學生思考、記憶。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指導性。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在學到知識同時亦學得開心、搞笑。

3、創造性教學。學習,不但要學習前人的豐富經念,牢記掌握固有知識,還要學會靈活應用,才是學習的根本目的。在本課堂,我大膽進行教學拓展。在學生學會製作、描述製作奶昔之後。設計讓學生充分使用發散思維,想象製作其他奶昔或食品的方法。透過學生們的用心努力,不但學會了製作香蕉奶昔,也探討到了製作其他食品的方法。到達觸類旁通的效果

4、學習過程同時也是發現歸納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但要跟隨教師學習,也應在學習過程中善於歸納總結,自我得出結論。所學的知識才印象深刻,牢固掌握。把別人的知識經驗變成自我的知識經驗。我在處理how much與how many的區別用法時疏忽了這點,沒有讓學生自我發現總結出來,而是直接告訴他們,然後透過幾個簡單練習來鞏固。使得學生記憶機械,呆板。效果也欠佳。

5、掌控課堂,靈活教學。靈活過渡,必要時採取有效的取捨,遊刃有餘是每位優秀教師就應具備的素質。我在上課時完全按照備好的課按部就班,覺得每一步驟都很重要,不可少。時光不多時還繼續按原先的思路授課,以至到最後超時。操作過於呆板,不夠靈活機智,影響到教學質量。

6、平等原則。每個學生都期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重視。處於青少年階段的國中生對這要求體現得尤其強烈。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小的細節,也會引起學生的注意,聯想。甚至引發他們的情緒,使自信心受到打擊。課堂中把給忽略了這部分。體此刻讓學生到講臺來示範做奶昔時,不少學生高高舉起手,都期望自我能去試試。結果,我叫上來的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令那些“後進生”極其失望。甚至有個別學生露出不屑的神色。這點十分欠思考。備課時沒有想到就應讓一個優秀生,一個後進生來表演,從而體現出教師對各個學生一視同仁的原則。以後就應多思考學生個體、心理以及年齡等各因素。

透過這一節課,我對如何備好課,吸引學生,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學習潛力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深刻體會到了備課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的真正含義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9

由抄襲作業同學調查想到的:

一是這部分同學上課大多不喜歡聽課或者說聽不懂老師講的課,激不起他們的聽課的興趣,因而學不到知識,不懂得做就產生抄襲;

二是國中學生正處於好玩的年齡,而部分學生往往迷於玩電腦遊戲或者上網聊天,為了應付教師佈置的作業,騰出更多的時間玩,他們就選擇了複製;

三是由於各科的作業太多。

反思一:在目前新課程的環境下,在實施“減負”的今天,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老師的促進者、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角色是否到位等都需要教師好好反思,有些教師對教材研究得很透徹,語言點講得很仔細,可是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得不夠,心中沒“裝”有學生,因而就形成教與學的脫節,學生學不到知識,不懂得做作業,也就難怪學生會想到“複製”了。

反思二: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些學生的自覺性不高,自主合作學習不到位,他們往往迷上電子遊戲等,出現這種情形,老師就有必要對學生加以學習方式的指導,對那些自主合作學習不強的學生,正確地引導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樣他們也就不會“複製”作業了。

反思三:新課程強調教師之間的合作,要求教師之間要互相溝通、協調發展,因此教師在佈置作業時,要講究實效性,要求質不求量。教師之間在佈置作業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使學生的學習不會感到壓力很大,教師佈置的作業不一定都是書面作業,也可以是學生喜愛的一些動手製作、繪畫、上網蒐集材料等作業。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習,努力改變教學方法,創造讓學生樂於學習的氣氛,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加以學法指導,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能自主合作學習,同時教師之間要加強協作,各學科之間要協調發展,只有這樣,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才能得到遏制。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10

中學作業多,課餘時間少,學生本身的家務又重,有時我儘量讓美術課的內容當堂完成。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要從課堂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美術各方面的興趣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如七年級的《校服的設計》一課,連續上該課,會使學生厭煩情緒增加,《色彩的聯想》的水粉畫教學也同樣如此。中學生對美術還處在簡單的認知性審美上,特別是鄉鎮的中學生要在審美與興趣上提高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對此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創設情境

1.一節優秀的美術課應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對美術知識技能的學習變成學生體驗情感,感受快樂的學習。如:開課可以問“你喜歡什麼?”“你想不想做什麼?”

2.如今多媒體可以把音樂的感情色彩很好的融入到美術的教學課堂上來。音樂是時間與視覺的藝術,他通過旋律、節奏、節拍、強度等形式,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在指導繪畫創作時,有選擇的播放一些音樂,用音樂的和諧美去感染學生。可以使學生的繪畫創作增強藝術效果。在匯入環節,靜態繪畫的過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調節學生情緒和促進繪畫熱情的積極作用。

3.以遊戲表演創設情境也同樣是一個常用的教學手段,每個孩子都很有表演的慾望,渴望展現自我。活潑的遊戲既能吸引孩子的自覺參與又能為孩子們提供成功的機會。

二、實物寫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年級年級的《線條的藝術表現力》一課,抓住線條是如何變化設問談感受,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與分析,對比花卉的莖、葉、乾等如何表達,應用什麼樣的線條,上黑板上演示,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高起來了,學生的興趣上升了,作業的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三、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

每節美術課都需要大量的教學資源,其實,教學資源可取決於教師本身,取決於教材,取決於學生已有的資源和學生原有的經驗。充分的展示教具也是豐富美術課堂的一個必備的內容。美術是個直接的視覺刺激,教學內容採用直接立體的展示比較,再通過解說和感受,其教學內容比學生就一本教材的自看自畫來得更能打動人心。美術的教學資源可以直接來源於生活,大自然,乃至教室或學校裡。往往最貼近學生的資源就能使學生接受和親近,在身邊的小事中感受美麗,創造美麗,會使學生有更多驚奇的探索和發現。

四、教師給學生的課堂作業給予鼓勵和肯定

美術作業是在課堂中完成的,教師在教學時一方面要下講臺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對學生的作業,給學生一些讚揚,對繪畫中有創造性的學生給予肯定,這對提高學生的興趣起到一定的幫助。

五、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一節美術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的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學生的作畫習慣,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關注這節課是否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關注學生的審美體驗是否得到提升。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學生的綜合評價,在知識的理解和表現中,學生的表現參差不齊,為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在能力,根據學生的個性及作品造型特點的不同,分別進行鼓勵和引導,是每個學生都得到個性的張揚。只要教師細心觀察,從中發現學生自己的思想,可以在他們的繪畫態度上,甚至從反面挖掘閃光點,燃起學生的學習激情。

以上是我這段時間的教學體會,再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探討研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美術課,在積極的教學實踐中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自身的教學環節,有效的把新課改的精神精髓運用到課堂中去。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1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需要興趣,學英語更需要興趣,如何把枯燥乏味的英語課堂教學變的趣味橫生呢?根據自己多年的農村英語教學實踐,我認為趣味教學的核心就是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習效率。

具體如下:

一、和諧、融洽師生關係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係,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當然,這並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於同一個目的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從內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這樣,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係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二、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環境如何,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於為學生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脫,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鬆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範、漂亮,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要“寓教於樂““動靜結合“。課前,可以用英語講一個笑話或唱一首英語歌曲來活躍氣氛。“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了(agoodbeginningishalfdone)。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時刻準備轉變自己的角色,不能“一言堂”,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動向,及時調整。三、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如初學、鞏固、和複習,就不能用一樣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付出心血,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追求。具體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地探索改進。由於本人能力有限,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以幫助我不斷成長。四、如何設計好課堂任務

《新目標英語》倡導以任務為基礎的教學,也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實施特定的語言行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任務的設計也就是要給學生提供明確、真實的語言資訊,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

1、任務要真實。既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又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如何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5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任務:某同學生日要舉行一個晚會,邀請各位同學參加,你是接受還是拒絕,用英語又如何表示?

2、任務要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由初級任務到高階任務並由高階任務跨入初級任務的迴圈,使教學階梯式地層層遞進。

3、要注意任務的合作性。任務的完成必須依賴於學習者之間的共同合作,每一個學習者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都擔當各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提供自己所掌握的資訊,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合作精神。

五、如何組織閱讀教學

《新目標英語》中每單元至少有兩篇閱讀材料,我們現在一般都採用閱讀教學法,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得知識,強調自學與合作學習。那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到底要不要講?究竟應該怎樣講?講當然是必要的,問題可能在如何看待講和怎樣講。只讓學生暢抒己見而沒有教師精細的講授和適時的點撥,學生的思維不可能深入;只讓學生想象體驗而沒有教師開啟智慧的引導,學生的創新精神很難得到培養。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必須從教育規律和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好自己的“講解點”。

1、自讀之前啟發講:即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前,簡明扼要地揭示閱讀要求和重點。

2、重點地方著重講:對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之處,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重點講解。

3、疑難問題明確講:當學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難時教師要鮮明地講,從而為學生解難釋疑,讓學生正確理解、領悟材料內容。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12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

第二方面只有當以上思想工作基本過關了,奏效了,才能使教學效果上去。對於教學方面,我主要從以下六點入手,第一點:總體把握教學要點,如該學年,該學期有哪些知識點,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這樣在平常教學中才有目標。第二點:注意和學生一起探索各種題型,我發現學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點,只要勾起他們的求知慾與興趣,學習勁頭就上來了。第三點:每節新課後注意反饋,主要作業與小測中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不足之處,及時加以訂正。第四點:要進行一定數量的練習,我反對題海戰術,但用相當數量題目進行練習卻是必要的,練習時要有目的,抓基礎與重難點,滲透化學思維,強調一點是老師的練習要注重學生化學思維的形成與鍛鍊,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與打好基礎,可以做到用一把鑰匙開多道門。第五點:就是考前複習中要認真研究與整理出考試要考的知識點,重難點,要重點複習的題目型別,難度,深度。這樣複習時才有的放矢,複習中什麼要多抓多練,什麼可暫時忽略,這一點很重要,會直接影響複習效果與成績。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把握得準,必須要有相當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與總結,甚至挫折,否則不行。而我仍在不斷摸索中,但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就會有所領悟。第六點:抓好後進生工作,後進生會影響全班成績與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氣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後進生跟得上。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13

學教學反思的十個“著力點”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一個總結經驗、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的過程。但繁忙的日常工作和各自的狹隘經驗,極大地影響著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理論視野,使教學成為開始時承襲他人、後來重複自己的一種機械運動。如何走出這一怪圈?教學反思猶如一位嚮導,引領教師走出機械運動,走向專業發展。而找準教學反思的十個“著力點”,是教學反思成敗的關鍵。

1、反思成功預設

課前教師精心預設,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資料、備練習、備可能出現的意外等為課中有效生成。反思成功預設就是將達到預設目的、引起教學共振的做法,如巧妙的新課匯入、形象貼切的比喻、合理的時間分配、機智靈活的回答、典型新穎的案例、默契的合作交流、精闢的歸納概括、完美的課堂小結等精彩片斷回放、記錄,以備後用、改進提高。

2、反思失敗之處

課堂教學複雜多變,難以準確無誤地預設,教師也不是聖人,不可能保證每堂課不出一點失誤:預設目標脫離學生實際,不成功的演示實驗,處理不當的重點難點,安排不妥的教學內容,某種原因對學生積極性的挫傷,講到某問題時被卡住,教具準備不充分,表達不清、令人費解,舉例不當等。而我們就要反思這樣的失誤,引以為戒。

3、反思教學方法

講授、演示、探究、體驗、討論交流等教學方法客觀上沒有優劣之分,只有教師選用是否恰當之別。選用什麼樣的教法、怎樣指導學法,取決於教師的理解、領悟、駕馭、實施能力,因師、因生、因時、因教學內容有很大的不同。教師可以不斷探究、反思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4、反思教學機智

課前預設只是教師的一廂情願。學生思維活躍,不可能總被老師牽著走,冷不丁冒出一個你怎麼都想不到的問題、突然間鬧個惡作劇等,都需要教學機智。不迴避又合理巧妙地解決問題,教育影響往往更大。

5、反思學生表現

個性迥異的學生帶著各自獨特的知識和經驗走進課堂,常常會有令人拍案叫絕的見解,拓寬教師思路。另外,學生的失誤、偏差、疑問、困惑,是真實的思維過程,反映了構建知識過程的障礙。教師應從課堂發言、提問、討論、練習、作業、檢測、考試等過程中,尋找學生表現出困難的蛛絲馬跡,整理記錄,對症下藥。

6、反思教學細節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對教學細節的處置,蘊含、折射著教師的教育理念、文化底蘊、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提出問題指向不明,“誤導”學生;認為“拖堂”是無足輕重的“小事”;教師“是不是,對不對,就是說,什麼”等簡單、低層次問題,看似活躍的課堂,其實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還有“啊、啊,嗯、嗯”等口頭禪,頻頻看錶,摸鼻尖、摸嘴脣等小動作,教師的“美麗”因此而打“折”……這是師生共同的遺憾。

7、反思媒體運用

成功的多媒體運用有利於學生展開聯想,將原來說不明白的問題說明白,難以觀察、體驗的知識或現象讓學生直觀感受,將靜態的物件變為動態發展的物件,並留給學生探究和交流的機會。但並不是所有的多媒體運用都能做到恰到好處的。

8、反思板書設計

運用書面語言、畫圖、記錄表等形式將教材內容分類、編碼、重組,提綱挈領地展示給學生,便於理解、掌握。板書不是教材內容簡單的縮寫摘錄,而需要對教材內容高度精煉和濃縮,根據知識間的內在邏輯層次、因果關係,短小精悍地呈現出來。

9、反思習題設計

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訓練。但大量機械、單一的常規練習,學生學會的只是“影印”知識,高分低能。新課程強調訓練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因此,常規練習要適量,問題設計應有開放性,富有新意、真實生活氣息的問題應更多進入課堂。

10、反思再教設想

經過上述全面回顧、反思,找到實際與預設的差距,最後進行必要歸納取捨,對原預設修改完善、揚長避短、精益求精,使課堂教學走上高效迴圈之路。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14

根據我個人學習和教學實踐,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發展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判斷能力。我在英語日常閱讀課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創造性地實施了“問題情景教學法”的嘗試,形成了以下的認識:

1.“語言點問題”的設計與作用。根據閱讀課文材料,老師精心設計部分“小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語言知識的展現,這些問題淺而易懂,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或聽力訓練),瞭解材料內容,很快找到問題的答案,有成功感,提高了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

2.“整體理解性問題”的設計與作用。隨著詞彙、語言點的處理,老師再精心設計部分“大問題”,促使學生加強對段落的理解,理順事件發生的順序,人物行為,加深對文章整體的把握,獲取中心意思。同時,根據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老師可精選幾個重點段落,篇章,引導學生加強朗讀,在朗讀中猜測生詞、難句的意思,加深對句子章節、文章的理解,體驗作者意圖、態度、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和分析能力

3.“趣味思考性問題”的設計與作用。在處理了語言點知識,對文章整體認識後,老師可精心設計一些激發學生興趣問題,有些問題可讓學生相互討論。進一步促使學生去了解作者觀點、態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資訊能力。預測事件情節發展或後果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發展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判斷能力。而這些問題往往也是平時考試中常出現的難度較大的問題。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15

《星星變奏曲》以主人公對失落的夢的追憶為構思線索,把夢與血淋淋的現實作殘酷的、令人震顫的對比,從而抒發詩人心中充滿騷動的苦苦渴望。詩人渴望什麼?渴望重建失落了的理性,而重建理性後的感性顯現是什麼模樣呢?是陽光普照,每天都是一次美好的回憶,就像一首和諧、生動的詩,就像這首詩中美妙動聽的每一個音節。有美好而溫柔的夜晚,有生動活潑,潔晶如星,有賞心悅目,馥郁如白丁香。

在這樣溫柔的春天,那曾經狂熱地揮動過的旗子和心中曾有的那一團理想的火,應像它本來應有的樣子一樣閃閃發光。但是,現實卻是另外一副樣子,寒冷、寂寞、孤獨、淒涼、黑暗。詩人只能在深沉的夜裡凝望著遙遠的天空,尋找星星的安慰,渴望星星能在心中的太陽熄滅之後,為他驅散寒冷和失望,幫他重新燃起一盞希望的燈。這樣,他便可以停止寫失落了理性後充滿了苦難的詩,可以緩解他那充滿了壓抑的生活。

這首詩的體裁是朦朧詩,朦朧詩的特點就是藉助一些物象來暗示或間接的表現經驗,使詩含蓄、朦朧、意境優美,也就是具有意象化、象徵化、立體化。

本著朦朧詩的特點,我在教學設計上巧妙的與音樂學科進行了整合,匯入我通過播放理查德的鋼琴曲《星空》把學生帶入一種朦朧的優美的意境當中,對後面的教學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其次,在讓學生體會詩歌用凝鍊的語言創設意境的時候,我通過多媒體出示畫面“枯藤老樹昏鴉”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學生想像,感受再對比這首詩歌作者創設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意境,朗讀時該用什麼樣的感情去讀,學生通過不同的畫面及老師的引導,很快很準的把握住了這首詩歌的感情基調。

另外,作業佈置,我設計一類讓學生調查遠近時代經典歌曲,賞析歌詞,有的就是一首很好的詩。學生對此都很感興趣,我相信他們課後一定會很認真的完成,因為興趣是很好的老師。

這節課讓我充分的體會到了學科整合的魅力,通過整合不但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1、詩歌教學重在讓學生進入意境當中體會詩人的感情,除了用課件幫助之外重點應該讓學生朗讀,通過朗讀去品味語言。而在整體感知部分,讓學生聽配樂朗讀,很多學生的朗讀慾望被調動起來,但我確沒讓學生讀,而是通過聽來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在探究問題的時候,應該先讓學生提,教師補充,而我忽視了課堂上應隨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問題是為了讀,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詩歌的意境,而我只是引導學生進行了探究,沒有進一步的去讀。

3、拓展寫作我設計讓學生試寫詩歌,這對學生來說難度太大,應該讓學生根據好的句式進行仿寫,或者通過“增、換、刪、改”語言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進行。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16

畫家亨利曾說,繪畫就是拉根線條去散步。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繪畫和玩的關係。教學《學畫山水畫》第一課時,我通過遊戲的形式,讓學生在水墨之間盡情玩耍中,感受水墨線條的濃淡乾溼和曲直粗細的變化,感受水墨線條的豐富性和動態美。學生用水墨的點線表現人物、動植物和場景,表現實在的事物和想象的事物,表現愉快的事和煩惱的事。無論學生的水墨嘗試是什麼樣的效果,他們都覺得自己是非常優秀的,體驗是成功的,在玩中找到了墨趣,玩出了水墨塗抹的喜悅,創造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上中國山水畫一課時,也可以製作古詩詞與畫相結合的課件,供學生學習欣賞,同時也可以帶領他們欣賞充滿詩情畫意的自然景觀。在許多自然風光中,留下了歷代詩人名人的詞句,為這些自然景色增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在向學生介紹這些自然風光的同時,給他們介紹歷代學者文人寫下的詩篇,使學生從景色中領略文學描寫之美,併為我們祖國有秀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到自豪。這樣既幫助學生理解了作品的畫意又理解了詩詞的含義,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17

戲、上網聊天情有獨鍾,而對於教師所講授的教材上的內容卻覺得“不好玩”。作為一名國中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把課上得再好一點,如何讓學生喜歡這麼課,並且能在喜歡的情況下,學好這麼課,掌握這門課呢?

一、重視問題設計

課堂教學中,在匯入新課、學習新知等不同階段,學生的思維狀態是不同的,提問要注意時機,引導學生去積極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同一個問題,應善於從不同角度向學生提出問題,運用條件的增設變化及結論的延伸和條件與結論的互換,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等方法設計出新的問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

課程改革中,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鑽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關注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學生,教師也要做到少講,讓學生自學,做到精講多練,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充分體現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導者、促進者的多重身份。

三、讓學生有成就感

課堂中多展示學生作品,利用成功體驗激勵學生的學習課堂上多展示學生的作品,給予表揚鼓勵,會使學生有成功感,感到莫大的欣喜,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從而對計算機學習產生更為強烈的興趣。在伴隨著老師和同學們的讚美,這些同學都會沉浸在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之中。課堂中我讓每個同學都把作品上傳到區域網中,這樣,只要進入網路上的芳鄰的同學都能看到,當看到有同學欣賞自己的作品時,他們會充滿成就感。用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合適的方式,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把枯燥的理論上得輕鬆風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儘可能地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例項,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儘量將枯燥的東西講解的生動形象一點,教師在講解時,可用風趣的語言,貼近的比喻,引用身邊的事件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認可。比如我在上“資訊無處不在”這塊內容時,通過舉例:校園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下課的資訊,走過食堂時傳來的飯菜香傳遞給了我們可以吃飯的資訊,用好的比喻,貼近生活的例子,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可以把理論課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機世界的五彩繽紛。

作為資訊科技教師,必須根據環境,注重知識應用的綜合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不斷摸索總結,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適應時代的要求!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18

唱歌課是中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不難發現現在的學生喜歡唱歌,可是卻不喜歡唱音樂課本上的歌曲,也許所有的同行們都有同樣的感受。學生們喜歡唱通俗類含有流行元素的音樂。難道是音樂課本上的歌曲不好聽,與學生現在的心靈差距太大了嗎?通過我的觀察不是這樣,以前所謂的“唱歌”,就是老師教會學生唱會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狀態,以及對歌曲的感情處理,教師對歌曲的創作背景做簡單的介紹,那麼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達到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為本的教標。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也考慮到本校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瞭解甚少,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一、自信心對一個歌唱者來說尤為重要,那要怎樣才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合作才能達到的。比如我們在上課的時候都會找出學生的毛病進行糾正,這是每個聲樂教師的職責,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諷,這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表揚和肯定,及時留意每一個學生的心理變化。

二、 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三、 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這樣學生在動起來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和聆聽音樂,音樂課要生動活潑,必須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光靠老師能說、會唱、會跳讓學生動起來,不能閒著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四、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裝置,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

五、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六、根據不同年齡層次,與課外歌曲相結合,多方面讓他們認識音樂的美。還有一些古典的音樂、藝術歌曲作品教師以正確的歌唱方法來引導學生來演唱,這樣本來單調的課程就會豐富起來。在唱歌教學中,我們始終堅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唱歌教學的審美功能一定會得到發揮。教師與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與藝術情操也一定能得到發展。我們作為音樂傳播者教育者,傳播盡善盡美的音樂文化是我們的使命。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後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那麼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

比如說我在教學《青春舞曲》這課之所以產生好的效果,首先是因為歌曲貼近學生的生活,表達學生的心聲,蘊含著美好的寓意。這種立意與情境之美對學生有著深刻的感染力。我們在學習《青春舞曲》的時候,完全是由學生隨旋律獨立填詞完成的,幾乎沒有老師的一句教唱。學生唱的積極主動,教師教的愉快輕鬆,真正體驗到“解放”的感受。同時,歌曲“動聽”“耐唱”,曲調優美,具有動人、感人的藝術魅力,使學生聽了還想聽,唱了還想唱。百聽不厭,百唱不煩。這種曲調和音韻的美磁般的吸引著學生,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潤物細無聲”的審美功效。由於歌曲“動聽”和“耐唱”,使同學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索學習,使學生熱愛音樂,使音樂課成為發自學生內心的需求,變得更豐富多彩。 我們只有讓學生每每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才能使學生學會“學海無涯‘樂’作舟”,音樂課堂才能成為學生精神的家園。音樂課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中,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另外,在教學中,我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角而不只是觀眾,教師是策劃人和欣賞者而不是裁判員或評委,把音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索學習,使學生熱愛音樂,使音樂課成為發自學生內心的需求。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19

通過此次研修,領我深感美術愉快教學的重要性,並且有了一些自己的認知與領悟。

愉快教學,簡單地說,就是在教與學的活動中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思考,在愉快中獲得知識,在愉快中鍛 煉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在愉快中培養學生當學習的主人。關於“愉快教學”,古今中外不少有見識的教育理 論家都有過許多精闢的論述,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過:“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樂之者”。這裡所說的“好”與“樂”就是一種興趣,一種愉悅的心理,一種力求認識和創造的傾向。古羅 馬文藝理論家賀拉斯在《詩藝》中提出“寓教於樂”理論,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與“樂”的辯證關係:教寓 樂中,樂為教存。它不但對文學創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對文化教育乃至其他工作都有很大的啟迪。周恩 來在談到關於文化教育時,就曾強調“寓教於樂”,要求在無窮的樂趣中蘊入深刻的教益,以獲得最佳的教育 效果。可見,有關愉快教學自古有之,而且已是全世界都倡導的一種教學藝術。

國中美術課是義務教育的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 育的重要途徑。通過美術教學,向學生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培養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 力都是十分有益的。科學實驗也已證明,學習美術能使右半腦得到鍛鍊,這對於促進人的智力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個受到良好美術教育的學生,觀察事物就比較敏銳、細緻、準確、完整,對形狀的區別、明暗的判斷、空間 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較高。它對從事社會職業,比如工業、農業、教育、軍事和科學研究等都有極大的 好處,對於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挖掘人類的潛力都具有深遠的意義。但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 都是實行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美術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了改變這種狀態,除有關部 門切實抓好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外,美術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方法上也要積極進行改革,努力探索美術 教學的新路子,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國中美術教學中實施愉快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美術課的愉快教學,就是要從本學科的特點出發,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採用學生喜愛的靈活多樣 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中學到知識,本人多年來一直從事國中美術教學工 作,圍繞著美術課的愉快教學,在實踐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討和嘗試。

(一)教師的教態應親切自然, 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

教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外部表情與內在氣質的形象反映,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緒有著直接或間接 的影響。好的教態,學生會感到親切、輕鬆、愉快,有利於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師面帶微笑,和顏悅色,會給 學生愉快的暗示,學生會從中受到感染。許多優秀的教師都懂得微笑的意義,他們即使在十分疲憊或身體不適 的情況下,也總是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因為他們懂得,學生會從老師的微笑裡感到關心、愛護、理解和友誼 。同時學生也會從教師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勵,激發起愛老師,愛這門課的相應情感,所以,在學生面前,老師 應永遠是親切自然的。即使是對待差生,老師的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話,一個暗示 的動作,有時比嚴厲的批評更能讓學生接受,使學生從中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愛護和關懷,從而使學生能 自覺改正缺點,避免產生師生間的對立情緒,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應始終保護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師 生在認識與情感兩方面的溝通,變一切消極狀態為積極狀態,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只有這樣, 才有利於老師自始至終貫徹積極主動性原則,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二)運用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

美術是視覺藝術,需要通過視覺來獲取資訊,這就必須強化直觀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常常使教學陷於枯 燥乏味,如將現代化的電化教學手段引入美術課堂,使教學媒體多樣化,就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來參與 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實施愉快教學,增強教學效果。例如,上《圖案基礎——寫生變化》一課 ,在講解“變化”的幾種方法過程中,我同時在投影上用彩筆畫出簡化的魚、兔子,幾何化的松鼠、青蛙,誇 張的小豬、梅花等,這些簡練的圖案激發起學生的極大興趣。每畫完一個圖案,學生們就不由自主地說出“鬆 鼠!”、“青蛙!”、“小豬!”等等,課堂上充滿了歡樂的氣氛。講新增法時,在魚身上新增蓮花,在梅花 上新增喜鵲,再問學生有什麼寓意?學生經過思考,可回答出“連年有餘”、“喜上眉梢”的寓意。這樣,學 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不但掌握了“變化”的幾種方法,而且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及創造力有了進一步的 提高,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上《水彩風景畫——桂林山水》一課時,通常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同步演示法,即老師邊講邊輔導,此法 直觀性很強,很適合水彩畫的教學。但由於學生的繪畫水平各不相同,老師“斷斷續續”地示範、講解、輔導 ,畫得快的同學想“開快車”,而畫得慢的同學又因跟不上而顯得手忙腳亂。針對這種情況,我先把這幅畫的 作畫過程拍錄好,並配上優美的音樂及解說,在進行同步演示前先放錄影給學生看,讓學生先看到了這幅畫的 作畫全過程,使學生感到耳目一新。這樣,畫得既好又快的同學就可胸有成竹地作畫,心裡沒底的同學也可跟 著老師的示範慢慢進行。這樣,既豐富了課堂的教學手段,又面向全體學生,使教學在張弛有致的和諧節奏中 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情景。

電化教學融形、色、光、聲為一體,刺激學生的感官,是一種在一般課堂上難以達到的高功效的教學手段 ,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很值得推廣。

(三)重視導課和結課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功的一節課,從開始就應引人入勝,讓學生的精力很快集中並對新課產生興趣,因此對新課的匯入應作 精心的設計。導課是一種教學藝術,它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進行創造性的 設計。

例如,在上《色彩與感情》一課時,我從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因穿衣服的顏色而左右她一天情緒的幾個 生動例子匯入,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為新課的展開作好了輔墊。

上《標誌設計》一課時,正值香港迴歸之際,我在課前先製作好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徽圖案,上課開始時 即把圖案亮出,逐個提問:這是什麼標誌?它是怎樣設計的?它有什麼深刻含義?學生髮言踴躍,興致很高, 匯入新課的同時,滲透了愛國主義的教育。

又比如上《水彩風景畫——桂林山水》一課,先問學生是否遊覽過灕江?遊覽灕江有什麼感受?然後放《 桂林山水》的風光錄影片,讓學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使他們知道,原來自己就生活在這人間仙境裡。再問: 作為桂林人,難道你不想把自己的家鄉美景描繪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這樣的匯入使得學生躍躍欲試,同時增 強了學生熱愛家鄉的真摯感情。 一堂完美的課,不僅開始要引人入勝,而且結尾也要精彩,餘味無窮,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回憶,激起對下 一次課的強烈慾望。 上《水彩風景畫——桂林山水》一課是這樣結課的:“今天我們學習水彩畫的基本技法,畫了一幅水 彩風景畫——美麗的桂林山水。星期天,你可以背上畫夾去寫生,去把桂林這人間仙境描繪成一幅幅美麗的圖 畫,回來對你的親朋好友說:桂林真的很美,桂林是我們的家鄉,愛護要靠大家,桂林的山美,水美,人應該 更美。”這樣的結課使學生感到“言已盡而意無窮”。教學藝術是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創造性和審美性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在處理教學內容、組織 教學活動和運用教學方法時應有獨特的創造性,教學才會成功,才能形成一種活躍、生動的教學氣氛,給學生 一種真正的藝術審美愉悅的感受。

(四)重視輔導環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輔導是教師對每個學生在完成課堂作業過程中的具體指導。輔導在美術課堂教學各環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美術課一般要求教師在15—20分鐘之內作少而精的講解示範,餘下的20—25分鐘是學生作業。所以,輔導在 美術課堂中所佔的時間最多,教師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師應根據本節課所授內容,善於啟發學生的思維,讓 學生在練習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並溶進自己的審美情趣;對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給予點撥 ;對個別作業困難的學生要給予啟發提示;對好的作業,要給予鼓勵和表揚,並可讓該生談談其作業的構思、 方法等,使其他同學從中得到啟發。由於作業時間較長,課堂氣氛容易顯得沉悶,為使學生保持一種愉快狀態 ,作業時可用錄音機播放一些優美抒情的音樂。經實踐,音樂用於輔導環節,效果很好。通過音樂情景激發學 生情趣,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思維活躍了,課堂結構也優化了。在教學中把音樂和美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優 美的音樂伴隨著美術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來感染學生,調動學生追求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激情,從而 達到培養學生作畫興趣和愉悅心理的目的。

國中美術教案教學反思 篇20

一、教學方面的經驗

1.認真研究新教材及各章節處理方法

引導學生從日常的生產、生活入手,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用化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我加強了新課程觀念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不斷轉變教育理念,認真研究總結歷屆會考試題,細心研究考試說明,總結出考試重點和熱點,貫穿於教學中,及時提醒學生注意熱點問題和重點問題。

3.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在教學中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加強化學用語和實驗基本技能的教學,紮紮實實打好基礎。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時間。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題目,有意識地去鍛鍊他們思維應變、組織表達的能力。儘量讓大多數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多讓他們在黑板上寫板書,發表自己的觀點,動手操作。在課堂教學中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化學實驗教學情景集色彩、影象、聲音、動感等多種特點於一身,使學生有置身於真實情景之感,達到良好的效果。

4.密切聯絡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近年來對環保、能源等社會熱點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強,這就要求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學知識,儘可能多地接觸、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覺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

5.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他們很需要得到老師的鼓勵,因此我密切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多與學生談心,當他們取得進步時我表揚鼓勵他們;當他們退步時我找他們個別談心,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在課堂上儘量地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長加以稱讚,激勵他們喜歡上化學。

6.練習和考卷的選擇:一份好的練習和考卷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練習要進行合理精選,減輕學生的課後負擔,使學生在輕鬆高效中掌握知識。

7.科學制定計劃:制定出詳細的教學、複習計劃,明確其內容和要求。有了計劃的引導就會有條不紊地進行,避免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教學方面的不足

我還應該多注重資訊交流,主動與一些學校進行交流與學習,擴大資料來源,充分發揮資訊互動,取其之長補己之短。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

第二方面只有當以上思想工作基本過關了,奏效了,才能使教學效果上去。對於教學方面,我主要從以下六點入手,第一點:總體把握教學要點,如該學年,該學期有哪些知識點,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這樣在平常教學中才有目標。第二點:注意和學生一起探索各種題型,我發現學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點,只要勾起他們的求知慾與興趣,學習勁頭就上來了。第三點:每節新課後注意反饋,主要作業與小測中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不足之處,及時加以訂正。第四點:要進行一定數量的練習,我反對題海戰術,但用相當數量題目進行練習卻是必要的,練習時要有目的,抓基礎與重難點,滲透化學思維,強調一點是老師的練習要注重學生化學思維的形成與鍛鍊,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與打好基礎,可以做到用一把鑰匙開多道門。第五點:就是考前複習中要認真研究與整理出考試要考的知識點,重難點,要重點複習的題目型別,難度,深度。這樣複習時才有的放矢,複習中什麼要多抓多練,什麼可暫時忽略,這一點很重要,會直接影響複習效果與成績。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把握得準,必須要有相當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與總結,甚至挫折,否則不行。而我仍在不斷摸索中,但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就會有所領悟。第六點:抓好後進生工作,後進生會影響全班成績與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氣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後進生跟得上。

以上六點教學方面的看法只有根據自身與本班實際情況綜合運用,有機結合,才可能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