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1.09W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1

經過一年多的英語學習,明顯的感覺到孩子們的英語語感和接受英語資訊的能力增強了,有些教學活動比以前好操作了。根據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我們對英語作業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語音拼讀練習和語言綜合運用練習。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通用15篇)

語音拼讀練習:根據直呼式語音教學法,在一年級時對孩子們的要求是根據老師的讀音拼讀出單詞;現在要求孩子在拼讀出單詞的同時,還要將其規範地書寫在作業本上,將要求提高一步。這些基本在每個單元的第一或第二節課進行,即在新授課上進行。為了避免因機械書寫而不明就裡,我們還要求孩子在每個單詞後面根據詞意配上簡筆畫。整個流程為:理解新單詞---聽音---拼讀---書寫---簡筆畫,對孩子的要求頗高。因為孩子的程度不一,並且有時間的限制,實施起來有相當的難度,孩子們也在調整適應當中。

語言綜合運用練習:根據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一幅切合本單元教學主題的畫或據此做手工,用自己的語言對其進行描述,在這個過程當中,鍛鍊孩子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家長對這種作業形式很滿意,認為它擺脫了重視抄寫的傳統作業方式,激發了孩子的想象,活學活用。在近段時間裡,我們完成了2A最後兩個單元,分別是關於文明禮儀的標識和建築物的方位。根據教學內容,我們在每個單元結束的時候佈置了下列作業:

A. 做各種形狀的英語文明標識,並對其進行隨心所欲的裝飾。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人吃驚,標識形狀各異,色彩斑斕。我們將這些標識貼在教室後的黑板上,配上插圖。標識被選上的孩子特別得意。

B. 在彩紙上設計“My Dream Park”,畫出自己的夢幻公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公園管理員和遊人的對話,檢驗了孩子對介詞的理解以及對語言的運用能力。設計和描述俱佳的作品被選出來展示在年級展板上。

但在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單詞部分。教材中出現了大量生詞,每課時的單詞甚至多達二十多個,其中大部分被教材預設為香港孩子已經學過的單詞對於內地的孩子來說確實全新的。在這部分的處理上花費了大量時間,要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計劃很困難。為了趕進度,遊戲的部分少了,老師教得費勁,學生學得辛苦,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希望在後續的教學中能解決這些難題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2

反思一:

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國小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 ,玩 ,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國小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國小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國小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反思二:

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彙,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包天仁語)俄羅斯通常在國中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相當於我國的國小5年級),每週3節課,第一學年即要求掌握約1300個英語詞彙,學生到高中畢業時要掌握1萬以上詞彙,基本可以讀懂英文原著。而我國現在對高中畢業生的要求是掌握20__詞彙(包括片語),新研製的'課程標準'要求掌握4000個左右的詞彙。我們應該借鑑國外的經驗,儘快解決英語教學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狀。

而目前在國小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國小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國小生學英語的瓶頸。

反思三

國小英語教師應有發展意識

一向以來,人們國小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國小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那麼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現代英語的變化,特別是口語方面的變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1、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更因為國際網際網路的形成,人們之間的交際變得越來越簡捷。說話簡單快捷,是現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徵。現代英語在這方面的變化表現為“一字多用”。

2、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英語詞彙急劇增加,並且我們發現,現代英語詞彙有相當一部分是取得新義的舊詞,如,“input”(輸入電子計算機的資料),“store”(電子計算機的儲存器),“drive”(計算機驅動器)等。

3、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也許是美國對世界政治、經濟影響日益強大的原因,美國英語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們以使用美語和發美國音為時髦。

4、口語不斷侵入書面語。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有正式、非正式、書面語,口語,方言,俚語之分,然而當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我們的英語教師不跟上時代的步伐,不堅持不斷地學習和接受新事物,不瞭解現代英語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那麼,我們所教出來的學生一旦離開學校走向社會,他們會發現他們所學的英語是多麼bookish(書呆子氣)。而教師自己則可能甚至連國小生們所津津樂道的一些常用語也可能會出現理解性的錯誤。

反思四:

國小英語教師應有文化意識

在國小英語的教學中,因為課文的簡單易懂,所含的資訊量少的緣故,很多國小英語教師忽視了文化對語言的影響,而導致了一些語言情景的不真實,和虛假的語言的產生。

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詞彙是文化資訊的主要濃縮。對英語詞彙的準確理解,和對語言環境的認識和創設和把握,需要對文化的比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識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對該族文化歷史的研究和學習,通過對該族語言文學作品的研讀,通過對該族文化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的瞭解。而讀原版英語經典著作的學習,是達到這三條的捷徑。

反思九:

目前,國小英語作為了主課.讓我幾多歡喜幾多憂愁.驀然回首,自己已經工作了14年了。以前的輕鬆日子一去不復返."有壓力就有動力."我要積極調整好心態.把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反思就有進步.我們要經常反思我們的工作。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會存在著一些問題。一、小組合作沒有生成,變成了簡單的機械重複。二、課堂激勵語言和方式不地道。三、課前與學生交流使用的語言無意義。四、教學方法和手段缺少目的性和實效性。五、對學生,尤其是後進生的關注不夠,兩極分化。六、缺少教學反饋,讓學生運用學到的語言進行自主表達(即說和寫)的教學效果檢驗過程不夠。七、提供給學生的語言太少。

對於課堂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對症下藥”,“因材施教”。我們一定要加大語言的輸入量,注意語言的積累。“語言是有聲的,所以語言的積累是聽和說的積累;語言是有形的,所以語言的積累是讀和寫的積累;語言是有情的,所以語言的積累是情感交流的積累。”我們的教學設計要“可言可語”,教學方法要“有言有語”,教學過程要“又言又語”。我們要使用準確的教學語言,注意語音語調,尤其是句子的重音;減少機械性模仿和重複,給予學生更多時間和更多的學習內容;聽力訓練時使用清晰、地道的聽力材料,聽的同時不要讓學生看材料;不提倡書空,建議讓學生用紙、筆來書寫,以便教師檢查等等。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學技能和教學智慧。令英語課堂教學既具科學性、有效性,更具藝術性。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3

反思一:

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國小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 ,玩 ,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國小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國小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國小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反思二:

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彙,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包天仁語)俄羅斯通常在國中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相當於我國的國小5年級),每週3節課,第一學年即要求掌握約1300個英語詞彙,學生到高中畢業時要掌握1萬以上詞彙,基本可以讀懂英文原著。而我國現在對高中畢業生的要求是掌握20__詞彙(包括片語),新研製的'課程標準'要求掌握4000個左右的詞彙。我們應該借鑑國外的經驗,儘快解決英語教學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現狀。

而目前在國小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國小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國小生學英語的瓶頸。

反思三

國小英語教師應有發展意識

一向以來,人們國小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國小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那麼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現代英語的變化,特別是口語方面的變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1、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更因為國際網際網路的形成,人們之間的交際變得越來越簡捷。說話簡單快捷,是現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徵。現代英語在這方面的變化表現為“一字多用”。

2、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英語詞彙急劇增加,並且我們發現,現代英語詞彙有相當一部分是取得新義的舊詞,如,“input”(輸入電子計算機的資料),“store”(電子計算機的儲存器),“drive”(計算機驅動器)等。

3、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也許是美國對世界政治、經濟影響日益強大的原因,美國英語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們以使用美語和發美國音為時髦。

4、口語不斷侵入書面語。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有正式、非正式、書面語,口語,方言,俚語之分,然而當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我們的英語教師不跟上時代的步伐,不堅持不斷地學習和接受新事物,不瞭解現代英語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那麼,我們所教出來的學生一旦離開學校走向社會,他們會發現他們所學的英語是多麼bookish(書呆子氣)。而教師自己則可能甚至連國小生們所津津樂道的一些常用語也可能會出現理解性的錯誤。

反思四:

國小英語教師應有文化意識

在國小英語的教學中,因為課文的簡單易懂,所含的資訊量少的緣故,很多國小英語教師忽視了文化對語言的影響,而導致了一些語言情景的不真實,和虛假的語言的產生。

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詞彙是文化資訊的主要濃縮。對英語詞彙的準確理解,和對語言環境的認識和創設和把握,需要對文化的比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識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對該族文化歷史的研究和學習,通過對該族語言文學作品的研讀,通過對該族文化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的瞭解。而讀原版英語經典著作的學習,是達到這三條的捷徑。

反思九:

目前,國小英語作為了主課.讓我幾多歡喜幾多憂愁.驀然回首,自己已經工作了14年了。以前的輕鬆日子一去不復返."有壓力就有動力."我要積極調整好心態.把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反思就有進步.我們要經常反思我們的工作。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會存在著一些問題。一、小組合作沒有生成,變成了簡單的機械重複。二、課堂激勵語言和方式不地道。三、課前與學生交流使用的語言無意義。四、教學方法和手段缺少目的性和實效性。五、對學生,尤其是後進生的關注不夠,兩極分化。六、缺少教學反饋,讓學生運用學到的語言進行自主表達(即說和寫)的教學效果檢驗過程不夠。七、提供給學生的語言太少。

對於課堂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對症下藥”,“因材施教”。我們一定要加大語言的輸入量,注意語言的積累。“語言是有聲的,所以語言的積累是聽和說的積累;語言是有形的,所以語言的積累是讀和寫的積累;語言是有情的,所以語言的積累是情感交流的積累。”我們的教學設計要“可言可語”,教學方法要“有言有語”,教學過程要“又言又語”。我們要使用準確的教學語言,注意語音語調,尤其是句子的重音;減少機械性模仿和重複,給予學生更多時間和更多的學習內容;聽力訓練時使用清晰、地道的聽力材料,聽的同時不要讓學生看材料;不提倡書空,建議讓學生用紙、筆來書寫,以便教師檢查等等。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學技能和教學智慧。令英語課堂教學既具科學性、有效性,更具藝術性。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4

國小開設英語課是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小生模仿力、記憶力、可塑性強,具有許多成年人甚至中學生不具備的優越條件,國小開設英語可以發揮他們學習語言的潛力,可以使國小生了解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開闊眼界,擴充套件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修養,樹立國際意識。它有助於思想情感教育,中外文化交流,既有國際性也有民族性。

從事第一線英語教學,結合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我總結以下幾點反思:

反思一: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國小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歌遊戲去學習,因為培養興趣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國小生學習英語不是英美的移民學習英語,則只有不斷學到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才可能培養持久的興趣。否則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國小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國小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國小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反思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目前在國小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國小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國小生學英語的瓶頸。

反思三:國小英語教師應有發展意識

一直以來,人們國小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國小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固步自封,不求進取,那麼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

我們的英語教師不跟上時代的步伐,不堅持不斷地學習和接受新事物,不瞭解現代英語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那麼,我們所教出來的學生一旦離開學校走向社會,他們會發現他們所學的英語是多麼書呆子氣。而教師自己則可能甚至連國小生們所津津樂道的一些常用語也可能會出現理解性的錯誤。

反思四:國小英語教師應有文化意識

在國小英語的教學中,因為課文的簡單易懂,所含的資訊量少的緣故,很多國小英語教師忽視了文化對語言的影響,而導致了一些語言情景的不真實,和虛假的語言的產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詞彙是文化資訊的主要濃縮。對英語詞彙的準確理解,和對語言環境的認識和創設和把握,需要對文化的比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識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對該族文化歷史的研究和學習,通過對該族語言文學作品的研讀,通過對該族文化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的瞭解。而讀原版英語經典著作的學習,是達到這三條的捷徑。

課堂、教師、書本,特別是電腦將學生和世界資訊知識庫連線了起來。強烈的文字、圖象和音響效果,會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習成為學生自我的需要和樂趣。用電腦作為教學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減輕教師勞動強度,更增加教學的拓展性、科學性和嚴謹性。電腦為教師和學生打開了世界世紀之門,提供了最新的資訊和知識,為隨時掌握世界最新資訊創造了先決條件,課堂教學再也不會枯燥。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5

國小英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中學階段的學習,所以國小英語基礎教育至關重要。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國小英語的效果呢?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選擇適合國小生口味的教學方式方法。實踐證明,注入情感、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創新精神、發揮交際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和德育、智育相互滲透,完善教學過程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如果總是盯住學生的弱點錯誤,而不對他們的成功作出正確的評價,就會壓抑學生那些朦朧的、零碎的、不成形的思想,從而阻礙了創造性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正確對待“異想天開”,採用恰當的評價方式,注意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態度,滿足他們成功的需要,調動積極性。在實踐中,我注意做到兩點:

(1)注意評價的鼓勵性

面對精彩的回答,我們要捨得"掌聲"。但在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表揚的基礎上,也應注意否定學生錯誤的方法。教師課堂上經常採用的一句“No,Youarewrong.”常常使回答的學生積極性一落千丈,甚至挫傷了他的自尊心,這樣不利於學生髮揮創造性,不如把它換成善意的話,如“Idon’tthinkso.”“Pleasethinkitover.”“Maybeyou’reright.”“Really?”它們聽起來委婉含蓄,不但使學生容易接受,而且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2)注意評價的層次性不同程度的學生,我設以不同程度的要求,並分層次評價要求。優等生往往給予高要求的評價,希望他們不滿足於現狀,更上一層樓;而後進生往往給予肯定、鼓勵的評價,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尊重他們的自尊心。教師要把期望帶給學生,尊重、理解、寬容地對待學生,相信他們會取得進步,獲得成功。給予積極的評價,才能保持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做到"勤思",創造力才能得以繼續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創新能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外語教育研究界提出,當前,外語教學法正處於轉變之中,其特點是在教師的直接教授與同伴及小組活動之間尋求平衡。外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如果不注重培養學生熱情,往往會使學生覺得寸步難行,從而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教師應充分利用國小英語教材內容淺顯易懂,貼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特點,創設課堂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熱烈興奮、輕鬆自由的課堂氛圍中,在自由地教與學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單一的教學資訊傳遞方式,有講有練,精講精練;有動有靜,動靜結合;有起伏、有節奏,使課堂上充滿生機、挑戰與激情。促成情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互動”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認知互動、師生情感互動、師生實踐性活動的互動等,形成多維互動關係,充分體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施共同創設的各種情景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我們可以藉助角色模擬,展現對話情景。例如:在教學國小英語第一冊第時,我讓學生分別扮演Lishan、Helen、Alice、Tom上臺自由發揮即興表演對話,通過動作、神情及語言,生動形象地呈現教學內容、使較長的對話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學會了。又如:在教學鋼筆、鉛筆、橡皮擦、卷筆刀、尺子、鉛筆盒的一些單詞時,教師可準備相關實物放在一個“百寶箱”盒子裡,然後一邊神祕地出示,一邊說:“Look,Whatisthis,doyouknow?”同學們興致盎然,紛紛爭著回答,教師趁機教學單詞,使學生在玩中輕鬆學會了單詞。智慧的創造,靈感的激發,成功的喜悅,常常給人心靈以巨大的震撼,在師生的生命長河中,留下永不消逝的痕跡。

三、發揮交際能力,培養創新能力

國小英語教材給教師以充分自由的發揮空間,它貼近生活,我們在學習中要注重實踐、體驗、感悟、內化、創新的過程,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利用課餘生活,設計實踐活動,讓學生的英語技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真正發揮英語的交際功能,提高語言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我注意多角度、全方位地圍繞教學內容,設計各種教學形式與方法,發展學生創造力。因為具有創造力的人,對外界的感知比其他人要敏銳得多,他們的顯著特點是在於其發現問題的能力,而不僅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如曾獲諾貝爾獎的奧.聖潔爾吉醫生說的,他們具有“見人之所皆見,思人之所未思”的品質,創造便從此開始。比如:國小四年級課本中一句“Ihaveapencil.”教師可拓展來,列出相似的句子:eabag.

再配以相應的實物,經過觀察,同學們明白了“Ihavea”的意思是“我有一個”

在課外,老師儘量多和學生在一起,使自己能真正地貼近學生。平時常啟發、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英語交流,並且帶頭用外語表達。如:一個單元結束後,我要給學生獎勵,這時候就說:“Hereyouare!”這時候學生自然會說:“Thankyou!”並帶以動作,當相互見面時問聲:“Howareyou?”當放學回家時道聲:“Bye—Bye!”等等,相互用英語對話。即使在家中,也鼓勵學生常用英語來鍛鍊聽說能力。這樣,孩子們運用語言的積極性特別高,若能多給孩子們創造一些機會,有意識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就能激發他們更大的學習熱情,豐富充分了語言實踐活動,培養了外語交際能力。例如:在教學風箏、氣球的句子後,請學生們課後準備學具,互相利用句子交談。同學們興趣盎然,儼然像個小老外似地對著話。“Ihaveakite.”“Ihaveaballoon.”“Metoo!Look!”通過課外實物練習,學生們學到的是活的語言,就像搭積木一樣,把學到的有限的語彙靈活地進行搭配組合,表達出豐富的意思,所以,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愛說英語,敢說英語,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教學內容緊連生活,課堂延伸到課外,激發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6

國小英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中學階段的學習,所以國小英語基礎教育至關重要。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國小英語的效果呢?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選擇適合國小生口味的教學方式方法。實踐證明,注入情感、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創新精神、發揮交際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和德育、智育相互滲透,完善教學過程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如果總是盯住學生的弱點錯誤,而不對他們的成功作出正確的評價,就會壓抑學生那些朦朧的、零碎的、不成形的思想,從而阻礙了創造性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正確對待“異想天開”,採用恰當的評價方式,注意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態度,滿足他們成功的需要,調動積極性。在實踐中,我注意做到兩點:

(1)注意評價的鼓勵性

面對精彩的回答,我們要捨得"掌聲"。但在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表揚的基礎上,也應注意否定學生錯誤的方法。教師課堂上經常採用的一句“No,Youarewrong.”常常使回答的學生積極性一落千丈,甚至挫傷了他的自尊心,這樣不利於學生髮揮創造性,不如把它換成善意的話,如“Idon’tthinkso.”“Pleasethinkitover.”“Maybeyou’reright.”“Really?”它們聽起來委婉含蓄,不但使學生容易接受,而且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2)注意評價的層次性不同程度的學生,我設以不同程度的要求,並分層次評價要求。優等生往往給予高要求的評價,希望他們不滿足於現狀,更上一層樓;而後進生往往給予肯定、鼓勵的評價,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尊重他們的自尊心。教師要把期望帶給學生,尊重、理解、寬容地對待學生,相信他們會取得進步,獲得成功。給予積極的評價,才能保持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做到"勤思",創造力才能得以繼續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創新能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外語教育研究界提出,當前,外語教學法正處於轉變之中,其特點是在教師的直接教授與同伴及小組活動之間尋求平衡。外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如果不注重培養學生熱情,往往會使學生覺得寸步難行,從而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教師應充分利用國小英語教材內容淺顯易懂,貼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特點,創設課堂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熱烈興奮、輕鬆自由的課堂氛圍中,在自由地教與學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單一的教學資訊傳遞方式,有講有練,精講精練;有動有靜,動靜結合;有起伏、有節奏,使課堂上充滿生機、挑戰與激情。促成情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互動”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認知互動、師生情感互動、師生實踐性活動的互動等,形成多維互動關係,充分體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施共同創設的各種情景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我們可以藉助角色模擬,展現對話情景。例如:在教學國小英語第一冊第時,我讓學生分別扮演Lishan、Helen、Alice、Tom上臺自由發揮即興表演對話,通過動作、神情及語言,生動形象地呈現教學內容、使較長的對話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學會了。又如:在教學鋼筆、鉛筆、橡皮擦、卷筆刀、尺子、鉛筆盒的一些單詞時,教師可準備相關實物放在一個“百寶箱”盒子裡,然後一邊神祕地出示,一邊說:“Look,Whatisthis,doyouknow?”同學們興致盎然,紛紛爭著回答,教師趁機教學單詞,使學生在玩中輕鬆學會了單詞。智慧的創造,靈感的激發,成功的喜悅,常常給人心靈以巨大的震撼,在師生的生命長河中,留下永不消逝的痕跡。

三、發揮交際能力,培養創新能力

國小英語教材給教師以充分自由的發揮空間,它貼近生活,我們在學習中要注重實踐、體驗、感悟、內化、創新的過程,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利用課餘生活,設計實踐活動,讓學生的英語技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真正發揮英語的交際功能,提高語言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我注意多角度、全方位地圍繞教學內容,設計各種教學形式與方法,發展學生創造力。因為具有創造力的人,對外界的感知比其他人要敏銳得多,他們的顯著特點是在於其發現問題的能力,而不僅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如曾獲諾貝爾獎的奧.聖潔爾吉醫生說的,他們具有“見人之所皆見,思人之所未思”的品質,創造便從此開始。比如:國小四年級課本中一句“Ihaveapencil.”教師可拓展來,列出相似的句子:eabag.

再配以相應的實物,經過觀察,同學們明白了“Ihavea”的意思是“我有一個”

在課外,老師儘量多和學生在一起,使自己能真正地貼近學生。平時常啟發、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英語交流,並且帶頭用外語表達。如:一個單元結束後,我要給學生獎勵,這時候就說:“Hereyouare!”這時候學生自然會說:“Thankyou!”並帶以動作,當相互見面時問聲:“Howareyou?”當放學回家時道聲:“Bye—Bye!”等等,相互用英語對話。即使在家中,也鼓勵學生常用英語來鍛鍊聽說能力。這樣,孩子們運用語言的積極性特別高,若能多給孩子們創造一些機會,有意識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就能激發他們更大的學習熱情,豐富充分了語言實踐活動,培養了外語交際能力。例如:在教學風箏、氣球的句子後,請學生們課後準備學具,互相利用句子交談。同學們興趣盎然,儼然像個小老外似地對著話。“Ihaveakite.”“Ihaveaballoon.”“Metoo!Look!”通過課外實物練習,學生們學到的是活的語言,就像搭積木一樣,把學到的有限的語彙靈活地進行搭配組合,表達出豐富的意思,所以,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愛說英語,敢說英語,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教學內容緊連生活,課堂延伸到課外,激發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7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裝置,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8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聽了專家的點評與講座,讓我收穫頗豐。隨著課改的深入,國小美術研修文化的構建,以及專業美術教師隊伍的不斷壯大,我越來越覺得自己難以勝任國小美術教學工作。在聽過國小美術老師的經驗介紹後,感觸特別大: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傳統的兒童美術教育是一種你講我聽的“灌輸式”和“培訓式”的活動。一味的讓兒童進行臨摹寫生,兒童只能被動機械的再現,很少有自由發揮的餘地。課堂教學大多簡單的只剩下教師講解作業要求學生作業這兩個環節而已。學生在課堂上是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任務,但沒有任何的情感體驗,沒有任何的創造想象,只是千篇一律的完成作業而已。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廣,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需要嘗試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遊戲中學習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單一枯燥的美術教學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學生的發展。“遊戲”是兒童喜歡的活動,能滿足他們愛玩好動的需求。遊戲能激發學生大腦最積極最有創意性區域,把美術活動與創新能力有機結合在一起。

二、在比較中發現

美術是視覺的藝術,運用比較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能從多角度地對不同作品做比較分析,便於學生認識掌握相關的知識有利於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並能產生深刻印象。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使這種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應注意精心選擇作品,適時進行啟發、引導,講究科學性、典型性和藝術性。

三、在分步中簡化

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是不管任務的難易前半節課教師講後半節課學生做,這樣很不利於學生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在整堂課中教師應始終作為學生的合作伙伴參與其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舉一反三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發展、得到昇華。給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生動的美術教學環境。

四、在討論中感受

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討論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討論學會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斷。當然,討論也不是一種形式隨便的讓幾個學生聚在一堆說幾句,而是應該像節目主持人一樣,分好小組,提出具體的問題,然後進行引導、調控。老師應對學生的發言作點評、指導、昇華。討論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五、評價中體驗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學評價改變了以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只重教師不重學生的教育觀念。我們可以採用採用了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評價手段。這樣有助於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我們尤其應該注意到了學生的自我評價活動,引導學生通過一堂課的活動後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從自身的發展需要出發,自己主動找出自身的不足之處。

總之,這次“國培”學習是一次徹底大洗腦,讓我明白美術課是怎樣上的,明白美術老師是怎樣做的,明白和學生是怎樣互動的。這真的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最真實、最純樸的美術交流。在以後的教學中,讓我對美術課有了全新的目標,全新的方向,開發自己的美術校本課程,讓學生接受最生動的美術課。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9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要引導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瞭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作文評改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寫作態度與習慣,進一步掌握寫作方法,領悟寫作規律,提高寫作水平和書面表達能力。

在現實的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一般都側重於“改”,而忽略“評”,這沒有把握住“評改”的基本內涵。實際上,“評改”是“評”和“改”兩個語素並列組合而成的詞語,二者不可偏頗。因此,作文之“評改”,不僅要從字詞、語法、邏輯的角度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之處,從內容、結構、表達等方面幫助學生修改不適當的地方,而且還要對學生的作文做出中肯的評論與評價。同時,對學生在習作中表現出來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的態度要進行適度地批評與糾正,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寫作態度與習慣,進一步掌握寫作方法,領悟寫作規律,提高寫作水平和書面表達能力。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我對作文的評改一些看法。

一、認清本質,正確對待。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國小生作文是習作,是一項練筆活動,是書面表達的最基本訓練,而並不是藝術,不是文學創作,只要學生能正確地、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教師要求每一個學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寫成國小生優秀作文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培養的不是國小語文教師,更不是培養作家和文學評論家。所以,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對孩子的文字評頭論足,更不能用文學編輯和文學評論家的眼光去看待國小生作文.

我們在批評他們的作文時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力求保持學生作文的原意,絕不能用教師的思路去代替學生的思路。因為國小生的生活積累和語文知識都很有限,有的孩子在作文中,難免有些語言表達方面的不足,但那是無關緊要的,隨著他們語文知識的增長,孩子們自然會知道怎樣把他們想說的話說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師對他們的作文要求過高過嚴只會實得其反,那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寫作興趣,使他們產生畏懼寫作文的心理。所以教師在評改他們的作文時,只要學生寫的是真話,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話,表達的是真情實感,只要“其意義不謬誤”,“字句已通順”,哪怕有的是幼稚可笑的,也不必大評大改,把學生的一篇作文搞得面目全非。因為我們評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學生修改文章,而是要指導學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自己修改作文。

二、形式多樣,及時有效。

作文評價與批改結果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可以採用分數、等級來表示,也可以用評語來表示;還可以採用多種評價形式進行綜合評價。平時我們常說的精批細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種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惟一的方法。那種認為老師把學生的作文改得越細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教師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採用精批細改這一方法,要把每一篇國小生作文均改成國小生優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太現實的。因為好的作文是很難一次成功的,學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漸進的,教師絕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長。

事實上,如果學生每次把作文字交上來後,教師都要經過十天半月的批改後才能進行評講,那時學生對自己當時是怎樣寫作的早已忘得一乾二淨了,等老師把批改好了的作文字發到他們手裡的時候,他們大多隻是瀏覽一下成績或評語而已,而對自己的習作連認真地看一遍的興趣都沒有了,即使老師把他們的作文改得再仔細,對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也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反而使老師的批改顯得勞而無功了。所以我們在評改他們的作文時,要儘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爭對學生習作的實際情況,以有利於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目的,靈活運用作文評價與評改的方式、方法,讓學生能及時從本次作文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三、因人而異,以鼓勵為主。

教師在評價、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作文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異、對症下藥,爭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學生作文必須“求精”,而對另一些學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萬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一刀切”。教師評改作文時要把嚴格要求與提高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用發展的眼光和戰略的眼光對學生作文進行公正的評價。我們在評價、批改作文時要學會用放大鏡去發現學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績,而不是用顯微鏡去尋找他們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發現學生在作文中的進步,恰當地指出他們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漸進的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我們評價作文時要學會用一雙孩子的眼睛,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國小生作文。一個教師對孩子習作的賞識,絕對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缺乏鑑賞能力,而恰恰顯出了教師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堅持鼓勵為主的原則,在閱讀學生習作時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在評價孩子的習作時多一些欣賞和讚美,讓孩子產生對教師的信賴和親近,使他們開啟自己內心世界的大門,讓內心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讓剛剛嘗試用筆表達的孩子們在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讚美中,點燃對語文對文學的興趣,揭開作文的神祕面紗,消除他們對作文的恐懼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讓學生覺得作文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從而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主要還得靠學生自己,不只是老師單方面應該努力的事,所以,教師是絕不可能包辦代替得了學生寫好作文的。在作文評價與批改中要讓學生從習作的被動地位轉向主動地位,努力讓學生從習作的實踐中去體會文章寫好以後要認真修改的道理,讓學生在修改的過程中看到經自己修改過的作文比原來更通順了、更流暢了,從而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以增強學生對寫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寫作的興趣,進一步養成認真進行習作、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習慣,從而不斷提高作文水平,最終使學生成為作文的真正主人。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10

《生活日用品的聯想》是一節綜合實踐課,本課引導學生認識生活日用品因為用途不同而造型各異,從而引起學生對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學生在此課中可自由選擇表現形式,從學生的作業看,大體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繪畫表現,二是裝飾製作。在教學中我重點進行兩方面的指導,第一,在觀察同一物品時,可以調換不同的方向和位置進行觀察,因觀察角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聯想;第二,同一物品從同一角度觀察,也會產生不同的聯想。課堂中也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由於日用品的範圍很廣,少數學生一時很難確定自己的表現物件,後來我就帶學生把日用品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幫助學生確定表現物件。

《飛天》是國小美術第九冊的教學內容。由於學生對什麼是石窟缺乏感性認識,對飛天的藝術特點不瞭解,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發動學生課前蒐集大量的圖片資料,儘量的讓學生觀察、體驗和感悟。在直觀觀察的基礎上,教師帶學生具體分析飛天人物的動態特徵,學生還提到了春晚上的飛天舞蹈,我也讓幾個學生在集體面前嘗試著模仿幾個飛天的動態,學生的興趣濃厚。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個別輔導,及時解決學生作畫中出現的問題。

《色彩的色相》是一節瞭解色彩的色相知識的課程。通過欣賞生活中色相的呈現以及各類藝術作品中色相的利用,學生能夠科學的認識、理解色彩現象,豐富對色彩的感受,提高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能力。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喜歡色彩也認識這些色彩,但是他們沒有很理性的去分析這些色彩的色相。如為什麼喜慶的時候要用紅色?綠色和蘭色有給我們什麼樣的視覺感受?白色和黑色呢?讓學生分析研究色彩,恰當的運用這些色彩來幫助我們營造畫面的意境和情調,表達創作的主題思想。

《色彩的明度》是在前一課的基礎上,有對色彩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本課學習瞭解“明度”的概念,能夠識別基本顏色的明度變化,能利用水粉工具及明度變化表現一幅作品。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在用不同明度表現作品時,一時不知如何畫起,出現心中沒有形象,不知畫什麼,怎樣設計等問題,這時教師給予適當引導,啟發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資料,受到啟發後繼續作畫。

《民藝術家齊白石》是五年級的教學內容,本課將通過學習齊的作品及其人其事,使學生初步理解中國畫特有的表現形式和特點,體驗畫家的人格魅力,從而提高對中國畫的藝術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將齊白石作品的欣賞環節交給學生來自己主持和介紹。每一小組重點分析一幅作品,在小組交流討論後,小組推選一位同學為大家介紹,然後小組其他同學再給予補充,最後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情況,給予適當的補充。以這種形式上欣賞課,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較好。

植物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許多學生的家裡都有植物,因此《植物寫生》一課很受學生的喜愛。本課的目的是通過植物寫生,引導學生學習精細的觀察物象的方法,通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在教學中,很多學生感到如何表現植物的空間層次關係,在作畫時無從下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課堂中詳細示範,並請幾位繪畫能力棒的學生介紹自己的方法。從學生的作業質量來看,教學效果不錯。

《二十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是一節美術欣賞課,在本課中,我繼續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分小組課前蒐集馬蒂斯的相關資料及作品介紹,課堂中組內進行資料彙總交流,然後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彙報,全班同學分別給每個小組進行評價。學生的課前準備充分,小組彙報時發言踴躍,看來學生是很喜歡做課堂的主人的,今後的教學應多提供給學生這樣的機會。

《橙色的畫》的教學意圖是通過聯絡生活實際和動手調配顏色,認識橙色的色相,瞭解橙色是黃色和紅色調配而成的。在教學中,我誘導學生自己去調配橙色。在調配橙色的過程中,問題就出來了。有的學生調的顏色很紅,有的學生調的顏色很黃,在教師的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反覆的實踐,學生認識到:1,等量的紅色和黃色才能調出橙色。2,調色過程中紅色比黃色越多,調出是顏色越發紅,顏色越深;黃色比紅色越多,調出的顏色就越發黃,顏色就越淺。

《吉祥圖案》一我國民間美術中的吉祥圖案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它的形式和題材是多樣的,並且蘊涵著豐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蒐集,帶來了剪紙、繪畫、工藝品等多種形式的資料準備。課堂中,教師結合教材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再出示一些吉祥圖案,讓學生討論猜測一下,都蘊涵著怎樣的美好祝福,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後,在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欣賞同學們帶來的各種工藝品,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最後,小組探討如何製作吉祥圖案。在這節課中,我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去動手動腦,去探知創造。

《認識身邊的樹》通過實際的觀察,學生所畫出的大樹也是不同的,有的學生表現的是粗糙的樹幹,有的同學表現是是偉岸挺拔的樹的身姿,有的學生畫的是豐滿婆娑的葉子。本課讓學生到戶外去實際的觀察樹,所以學生在繪畫中不僅興趣濃厚,而且通過觀察,也很好的表現了不同的樹之間的區別

《四季的色彩》是美術第七冊的教學內容。本課教學我採用學生自學的方式完成四張圖片下的問題卡片,再進行小組內的交流,以拓展其思路。課前教師讓學生蒐集四季的圖片,在課堂中學生互相欣賞、交流,從畫面色彩、構圖、表現方法等方面觀察分析作品,從多方面認識四季,感受四季的色彩。在學生創作表現四季的色彩時,能準確的表現四季不同的色彩特徵,但近、中、遠景色彩的變化表現不夠。

《生活中的暖色》是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識,並能根據觀察或回憶表現生活中以暖色為主的現象。教學中通過對比觀察《紅色的房間》和《尼斯的英格蘭散步大道》,組織學生積極討論,體會冷暖色給人的不同感受。在創作時啟發學生採用多種方法、多種表現形式去創作表現,如油水分離、點彩、油畫棒、水彩筆、彩色鉛筆、水粉等,在表現暖色的畫時提醒學生注意冷暖色的搭配使用,有少數學生出現冷色使用過多和乾脆不用冷色的情況,教師注意給予適度的指導。

《生活中的冷色》是一節色彩基礎知識課,旨在培養學生感受和認識色彩,能辨別冷暖色調並感受冷色美感,提高學畫色彩畫的興趣及表現技能。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我準備了大量的冷色圖片,充分利用圖片、畫家學生作品等。通過圖片、作品對比,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進行講解舉例。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11

“每逢佳節倍思親”可以說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的靈魂,教學中,我扣住 “思親”引導學生讀文,扣住“思親”引導學生品詞、品句、品讀,使他們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抓住“15歲”和“已經兩年了” 引導學生感受王維年幼離家身為異鄉客的那種孤獨;抓“倍”這個字,引導學生從“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重陽節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這句話,扣住“更加”一詞,理解“倍”字,初步感受王維無法和家長團聚的遺憾以及對親人深深的思念;通過“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會”和文中那個省略號,去感受王維無法和家人團聚的遺憾以及對親人深深的思念,將“文意”與“詩境”對應起來,引導學生披文入境,自讀自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入境”“妙悟”,昇華內心的情感。精美的語言和古人質樸的情懷在孩子們的心中積澱起來,陶冶其性情,提升其文化素養。中國的文化是非常豐厚的,要讓我們的孩子覺得語文有吸引力的,那首先應該設計好教學語言。

整堂課,我的語言也儘可能體現語文味,以此來吸引學生。通過詩文結合,並充分、熟練地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平臺,引領學生出入於古詩詞與現代文兩個不同的文化殿堂,同時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誦讀,如:播放一首《思鄉曲》,我進行示範讀,感染學生,誘發學生的情感,引生入境。再引導學生把自己假想成某一興趣的角色,“現在,你就是王維,又會怎樣吟誦這首詩呢?”這樣,伴著《思鄉曲》,學生有著很強的角色表演熱情,加上有學文時豐富的情感積澱,學生的動情誦讀水到渠成,朗讀成了他們表達情感的內心需要,從而使學生一步步品出了詩韻。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12

綜合實踐活動這門學科是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出發,自身興趣來選擇和研究問題,主動獲取知識的一門學科。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求特別強烈。綜合實踐活動課這是全新的學習形式,可以說很好地結合了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親自體驗來解決問題的自覺學習,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確定研究的小課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加強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與學生充分協作,一起來開展好各項調查研究工作,在活動的過程中真正體現出師生間的民主、平等、互助,並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利用好綜合課這塊教學陣地,不拘泥於教材,開放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

使我們的國小更美好的教學。教學是學生能利用書本、網路,收集資料並與人分享。老師指導學生利用電腦課、回家上網、讀報刊或利用假日到圖書館收集資料等方法,學生以組為單位,將各組重點收集的資料進行班級交流,最後請同學將小課題研究的有關資料分組貼上在學習欄上,讓全班同學閱讀。這樣的活動,所有的資源都是共的,通過活動,學生把收集到學校環境美好的圖片和資料,

與人合作完成任務,並與人合作中分享學生的快樂。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13

英語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是二語教學還是外語教學,還有一個重要標誌,那就是看當地學校的課程是不是用英語授課。如果除了英語課,其他課程用母語講或大部分用母語講,英語教學就是英語外語教學(TEFL)。顯然在中國,英語是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中國缺乏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環境。母語可以習得,二語也能習得,但外語是不能習得的。

而在我們的國小英語課上過多的強調了情景的創設,甚至是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於產生了虛假的情景。很多老師抱著在這樣的情景中給孩子們以自然習得英語的期望,原本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在35分鐘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說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餘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我們儘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國小英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說讀寫的操練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應該是很明白的。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14

在前一次備課基礎上修改了細節描寫。借鑑了網上老師上《牛和鵝》這課的經驗。在四班上課覺得學生回答問題不是很踴躍,但我能很清楚的感覺到孩子們喜歡聽我上課。他們的眼神告訴我,他們喜歡我。我的激情沒有因為下午孩子的情緒而受到影響。我的精神狀態非常飽滿。前一部分出現了在二班沒有出現的幾個問題,但都被我靈活的解決了。我暗自得意自己的教學越來越老練了。但到了話題部分又卡殼了。這部分總是處理不好。看來要改變一下提法了。我在心裡暗暗下了決心。後面寫話部分學生交流的較上一個班級好些了。這次我注意了引導。寫話部分時間不夠了,剩下的留在課下交流了。

這課已經上過兩次了。但從心裡我對這課還是非常的不滿意。這次我決定做課件在電教室上。於是我連夜製作了課件。第二天我決定在三班上這一課。沒想到上了三次的課,這次是最不滿意的一次。我考慮了很久看問題處在什麼地方了。我把這課進行了大的調整。為了突出重點,刪掉留在課上的閱讀題,當作回家作業。為了吸引學生。我把《牛鵝換眼》的故事錄成了童聲,配上了圖片,使故事繪聲繪色。至於總是出現卡殼的問題,我換成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並且圍繞單元重點讓學生展開說話設定了“實話實說”欄目。

我換的話題是:你是怎樣看待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的?你是怎樣看待父母嘮叨的?你是怎樣看待老師的批評的?這樣學生都能結合自身的實際展開說話。學生不但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鍛鍊了說話能力,還深化了本課本單元的重點。可謂一舉兩得。在授課時我重在文章的對比,對待牛和鵝前後不同態度的對比,引出本文的學習。鵝和我和金奎叔的對比。我前後態度變化的對比。重點指導了文章的朗讀,在朗讀中學生感受了鵝的囂張,我的狼狽不堪,金奎叔的勇敢。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反思 篇15

常有幸到成都市國小美術骨幹教師研修班這個優秀的團隊中學習。在一週的研修培訓中,我感觸良多!

一、通過培訓,反思自我。

作為一線教師,能靜下心來深入思考、研究自身與學生髮展的機會不多。通過這次的專家講座、優秀老師做課、參觀博物館等培訓活動,我更加認識到自身在教育理論、專業素質等方面的欠缺,對發展缺乏長期、科學的規劃。

二、通過培訓,明確了方向。

在培訓之初,郭小平老師就給我們明確提出了三年培訓規劃:第一年理論提升;第二年專家跟崗督導;第三年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拓展活動展示學習的悟與得。有了這樣的安排,我們更體會到了“骨幹”二字的含義和份量,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三、通過培訓,思想上得到了提升,開闊了眼界。

通過馮恩旭、辜敏、郭小平、匡敏、陳興中等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引發了我們對於新課標和文化藝術深層次的關注和思考,而這種思考又將引領我們的教育教學。另外,通過參觀博物館讓我們走進了各種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也為教育教學收集到了珍貴的資料!

四、這次培訓體現了老師們的主體性。

這次培訓最大的特點就是互動性強。專家會不時圍繞主題丟擲一個個話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百家爭鳴!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資訊在碰撞、在反饋!老師們學得主動、熱情!

總之,這次研修讓我更清楚地意識到該站在什麼樣的高度、角度去看待、規劃自己,使我更有信心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去不斷追求、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