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通用16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7.03K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1

對於學生的發言,我注意傾聽。充分保護學生獨特的視角,個性化的體驗,不以老師的經驗和所謂的“標準答案”來扼殺學生思維的火花。尊重學生的發言,從中發現閃光點並予以肯定。對於回答得非常出色的同學,還有一定的加分鼓勵。所以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質量都非常高。有的時候,兩個小組的意見起了衝突,形成了激烈的辯論,我並沒有對哪一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是讓學生充分發表各自的看法,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敏銳度。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通用16篇)

我在課堂上一再強調,除了字有標準讀音和寫法,詞有固定的意思之外,很多問題都是沒有標準和固定的答案。每個學生都能從自己的發言中獲得信心,有了信心又促使他更有勇氣而且更善於思考,形成良性迴圈。

在課後的反思中,我也意識到了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如何結合學生基礎普遍較差的實際情況來體現新課程的全新理念。是否真正所到了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思考。課堂上教師講授與學生小組合作的時間分配比例是否合適。如何使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更有效率和價值等等。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摸索,虛心向前輩們學習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自己上課的水平。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2

教學方法上改變了以往“問答式”統治著課堂,師生問答貌似啟發,實際“請君入甕”,似以教師為軸心的自行車輪在運轉,學生依舊是被動者的模式,教學目標上不僅定位於知識、技能,更立足於發展學生健全的人格,語文的人文性得到應有的關注,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得到了落實。其次,跳出教材學語文,走出課堂用語文。在本課中,教材不再是語文教學的全部,課堂不再是語文學習的唯一場所。

我們將有限的文字教材與無限的的生活載體連結起來,使語文課堂有了更多的生成性和發展性。在這裡,教育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告訴,而是發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發生在無言的感動中,發生在心靈的深處。從一個角度看學生,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天才;從多個角度看學生,也許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天才,正如每一個波浪都是風和水的傑作。對於學生,“給我一次機會,還你一個精彩”,這節課,學生確實把自己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調動起來了。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3

《我的信念》用點撥教學法教授效果可能會更好。教者可引導學生利用書上註釋和工具書獨立學習,培養自學能力。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互相啟發,讓學生感知語言,揣摩居里夫人性格特點和人格美。至於文章結構上、內容上的疑難點,教師要點撥到位。

《我的信念》這一課是居里夫人晚年的自傳體散文,主要是向學生展示居里夫人高貴的品質與崇高的人格魅力。在教材中是作為一篇略讀課文,我採用我市大力倡導的“三步四環節五課型”中的閱讀課形式進行教學的。在我設計的教學案中,預習學案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與整體感知;在課堂探討案中注重對課文重點——感受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探究討論和難點對語言的品味、賞析。

在課後拓展案中既有對課文內容的回顧又涉及課外的相關閱讀 ——名人眼裡的居里夫人。每一步都充分的展現學生的自學能力。尤其在整個課堂上,學生的自主互助探究學習的水平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老師僅僅是一個導向,起個引導的作用,真正的讓學生自學。同樣,學生的自學過程中小組合作開展的活躍而有序,對於問題的討論與解決更是超出了我的預想。

綜上,我認為日後在上《我的信念》時應注重“讀”,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拓展,注重自讀程式安排的優化。可採用“匯入-示標-初讀( 整體感知課文、質疑)-再讀(討論、答疑)-遷移-小結、模仿寫作”的自讀程式,以使“設計”更加優化。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4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所蘊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而學生對盲童的生活缺乏經驗,對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經歷。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安排以下環節:首先直接介入課文主人公盲童安靜,介紹她是一個盲童,並讓學生親身體驗盲人生活中的不便(課堂小互動),然後在有了學生的體會後,點明盲童安靜創造出的一個個生活奇蹟,以此為課堂的線索展開,讓學生初讀課文,找出盲童安靜創造的奇蹟的語句、段落,藉機匯入品析課文,探究體悟,觸控春天,感悟盲童安靜熱愛生活,珍惜生命,並昇華到學生生活實際,聯絡身邊的故事,明確只有用心感受生命,才能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在閱讀教學中,我本著落實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原則,在品析盲童安靜創造出的生活奇蹟時,既有朗讀的指導,又有寫作方法的指導,還注重了教學方法的多樣。

總之,從最初的選課、備課、設計教案到一遍遍反覆的摹課試講,最終的課堂教學,真的讓我深深體會到了要上好一堂課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也讓我領悟到了自己離一名優秀教師的距離還有多遠。因此,我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努力完善自己,精心備好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教學反思。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5

《五柳先生傳》是一篇文言文自讀課文,在課文翻譯上不要求做逐字逐句解釋,只求意譯。在課文內容的理解上主要是對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人物精神境界的體會。

基於以上要求,我把課文放手讓學生自己處理。

文言文的讀是很重要的,讀通、讀懂是一個循序的過程,我讓學生聽讀、自由讀、朗讀、適時點評,在讀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掌握了文章的語言特點,多用否定句,而且句式整齊,有的同學更己通曉了文意,這樣,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習就輕車熟路了。

學生在理解課文中,提出了一系列難懂的問題,有的問題同學們通過思考能迎刃而解,而在人物形象的理解上不易懂。我引導學生從具體事件上分析人物,“好讀書,不求甚解”他在讀書中得到的是精神愉悅;“性嗜酒”“期在必醉” 寫他率真放達,“環堵蕭然,晏如也”他安貧樂道,“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他自得其樂,淡泊名利,對平平淡淡生活細節的敘述,生動地刻畫了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6

整堂課下來,感覺教學環節設計的還算流暢,教學目標也基本落實了下來。但是在解決本文的難點——品味語言這點上,做的還不夠到位,在引導學生品位的時候沒有做好示範性的教學,學生品和教師引導的時候顯得有點散亂不夠集中。基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做的確實還不夠,平時缺少對學生語言品味的教學指導,因此,語文課也少了很多的語文味。

比較這兩堂課的得失,我發現調動學生的興趣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第一堂課我沒有為調動學生的興趣做任何鋪墊和引導,所以學生可以說是很被動的把課文讀了三遍,在被動的情況下閱讀文字,得到的啟發和感受幾乎等於零,所以後面的環節完成的都不成功。而在第二堂課上我比較注重學生的感受,所以每一個環節的設定都是在學生感受的基礎上隨機生成的,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的基礎,學生的興趣也就隨之而來,這堂課就是在學生的牽引下變成了一堂朗讀課,而朗讀的到位和成功,又促成了下個環節的成功,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行。而“花不開”和“柳成行”的關鍵就在於興趣這塊土壤。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7

高爾基的《童年的朋友》,寫了在他童年生活中對他無比關愛、給他帶來溫暖的外祖母。在教完這篇課文後,總體感覺還不錯,但也有一些不足,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入設計不夠新穎

扣住題目問學生,你童年的朋友是誰,為什麼他(她)是你童年的朋友?蘇聯作家高爾基童年的朋友又是誰呢?為什麼成了他的朋友的?我的用意是讓學生有個反差對比,事實上確實有反差對比,但因為學生一早已經預習過,所以我的匯入顯得毫無吸引力。

二、祖母形象的分析

在分析外祖母的形象時,我先提供一個示例,讓學生從文中找到描寫外祖母的語句,然後依據我提供的示例用“從文中————句話能看出,這是————的外祖母”的句式來分析人物形象。看上去似乎沒什麼問題,其實在學生分析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提問要求還不是很到位,“找到”這個詞換成“劃出”,然後在邊上作批註,這樣的話學生既動筆又動腦,回答的時候有理有據,不至於東找西找,還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8

五年級的課《我們的呼吸》,進行和同學們一起進行了複習。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又有了一些新的的想法和發現。

首先在上課的時候學生進入教室很長時間不能夠平靜下來。雖然我強調了很多遍,但是還是效果不理想。我想下一步,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必須首先在門口排好隊,然後從11組開始向裡進。

關於學生的提問和掌握情況,我發現學生的掌握情況不是很好。我想在教學中除了學生進行探究,必須要求學生進行記筆記。同時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必須做好相應的記錄。

個別的同學聽課不是很認真。無論在一班還是在二班,還是有個別同學不認真去聽課,無論怎樣進行強掉,個別的同學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亂擺弄桌上的實驗器材。這樣的同學需要對他們進行誡勉,使其認識錯誤,改掉毛病,努力提高進步。

學生的操作能力還是不太好。學生在進行收集氣體時候,花費了比較長的時間。我想學生的操作能力,還需要進一步的進行鍛鍊。在以後的每一節課之中,只有有實驗,我想最好讓學生進行操作。

放開了,收不回來。在實驗操作之後,少數雖然知道老師下口令停下來,準備彙報,但是還是不停,在說話。我想這是個比較大的問題。在以後的上課過程中,如果發現這樣的學生,我想需要給他一定的懲戒。這個需要老師在下次課的時候首先予以再次強調,同時需要想出一些好的方法予以整頓。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9

讀,是學生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讀,是學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全國小語理事會理事長崔巒強調:“一定要把課文讀對、讀通、讀順、讀好。”這是學好語文的基礎,也是理解課文的前提。因此在這次教學中,我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聽讀、初讀、速讀等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我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讓學生做到將課文讀對;在熟讀生字的基礎上,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在精讀、理解的過程中,又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和朗讀內容指導學生將課文讀好。在這樣有目的、有層次地閱讀指導中,學生逐步學會了讀書。

當然,我的這次教學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其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有以下三點:

1、沒有將本課時的教學內容講授完整。在教學過程中,由於對學生情況把握的不準,導致這一課時的個別環節用時較長,特別是請兩個人單獨讀寫魚兒的段落,太浪費時間了。

2。雖然也嘗試建構一種多層面的課堂,希望能通過一節課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但是,許多方面考慮得還不夠周全,補充素材在課堂上成為一種資源的浪費,浪費了一些寶貴的時間。

通過這次教學實踐,我充分地認識到自己還應繼續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鑽研教學方法,潛心搞好教學研究,努力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10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課採用了“文包詩”的形式,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故事是詩歌的拓展和闡釋,詩歌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互照,情景同現,的確是培養學生聯絡語言環境理解課文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課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寫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行的情景,後面的部分寫李白在江邊目送孟浩然登船遠去,觸景生情,吟詩抒情。在傳統教學手段的執行之下,本課教學目標需三教時達成,但本課希望憑藉設計科學的教案和課件,運用激勵性評價手段調動學生朗讀、想象、領悟語言文字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預計用兩課時就可以達成教學目標。

教案經過數次修改,課堂教學順利達成預設目標,其間不乏可取之處,如: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找出了能體現兩人依依惜別的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學生交流讀的感受後,進行引讀:兩個“一會兒”看似隨便,不禮貌,其中恰恰蘊含著深深的惜別之情。學生能結合生活實際經驗進行體會,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沒有停留在表面。課堂上我抓住生成,引導學生深入文字拓展想象,運用課件進行演繹,使得他們的感悟更深刻。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11

授課之後,還有很多遺憾留在心中。首先,我的教師個人素養還需要提升,在這樣一篇千古名篇的教學上,雖然我事先的準備充分,但是由於我的個人素養的不足,所以,我還需要多汲取營養,努力提高自己。其次,我的教學意識還需要轉變,我培養學生探究,合作,自主學習的意識還不足,課堂上的引領作用不充分,在學生感悟困難的時候,我就比較急躁,常常以我的感受去代替學生,而忽視了怎樣去引導學生感悟,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的教學經驗不足,沒有一個高超的教學方法,很難在平時的教學中去很好的引導學生。

還有,我的課件利用不夠充分,我製作的課件和本詩的聯絡是很緊密的,但是,由於我的設計環節上不夠完美,所以,教學輔助手段沒有發揮出最佳作用來,課後,我反思,可能學生會對那些畫面留下印象,但是這些畫面由於缺乏了教師的富有感染力的話語,學生也不肯能去全身心的留意,所以,如果將課件的播放能夠選擇最佳時機,一定會起到更好的效果。當然,我的這節課還存在許多的不足,希望今後通過個人教學經驗的提高和積累,在學校的各種教學活動中的學習和取經,讓我的水平不斷提高。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12

作為一名新教師,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使我有了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課後各位領導以及各位老教師的評課就更使我受益匪淺。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的數以及會讀寫100以內的數之後進行教學的。在教學開始前,通過對上節課內容的簡單複習讓孩子對於新的知識不是那麼的陌生。在聽了各位老師對我的課程點評之後發現這節課中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首先是課前的準備還是不是很充分,在課堂進行當中對於自己課件的熟悉程度不夠深。

其次在課堂中對於學生的引導不是很到位,對於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的不完整沒有進行及時的糾正。

最後就是對於課程中出現的“百數圖”中規律的研只是浮於表面,沒有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同時,這次講課的過程當中我還意識到自己的板書很不到位。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13

這個課例的創意之一,在於以活動為主線的教學結構之美。

說、讀、品、寫四個教學環節,起承轉合,環環相扣,清晰勾勒出了閱讀活動的基本過程;鋪墊、感悟、賞析、拓展四個教學步驟,層層推波,步步助瀾,使學生親身經歷了一次有聲有色、精彩紛呈的語文實踐活動。

這個課例的創意之二,在於“無提問”的教學設計之美。

全節課沒有“提問”,但有“問題”。“問題”的表述很有藝術性,從形式上看是讓學生尋讀、對讀、品讀、選寫等,而從設計的目的上看,則是暗示了課文的學習重點、難點、關鍵點,暗示了課文的寫作技巧,而且結合示例,還巧妙暗示了詩歌鑑賞的方式和方法。

這個課例的創意之三,在於落英繽紛的教學細節之美。

如“讀星星”這個教學環節,教者採取聽讀、齊讀、尋讀、對讀等多種朗讀形式,引導學生讀出了詩歌的鏗鏘之聲、音樂之美,也讀出了詩歌的情韻之流、意境之美。其中特別是“尋讀”部分,教者藉助簡要的提示,引導學生讀出了詩人筆下的“一顆熾熱的心”、“二種黑暗的現實”(一種寫滿苦難的現實,一種像冬天般冰冷的現實)、“三個美好的世界”(一個富有詩意的世界,一個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個像春天般溫馨的世界)。落英繽紛的教學細節,既有力推動了學生對詩歌文字的深層解讀,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14

本課主要是通過加強朗讀來進行的教學, 其主要突出的主線就是 “讀” 。 讓學生通過讀了瞭解詩人,走進詩人,與詩共呼吸。學生在讀的過程中, 逐步理解了詩歌的思想感情,感悟到了詩人的情懷。為詩人遭遇鳴不平, 為詩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樂觀自信的精神與折服。學生在朗讀時,讀出了 詩人滿懷悲憤,卻又無可奈何,進退失據、茫然無措的強烈痛苦;讀出了 詩人相信自己終會有乘風破浪之時,顯示出對到時候的執著追求和對前途 的充分自信。當堂完成了背誦的任務,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任務。是一堂 比較成功的課。

不過,仍然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在指導朗讀方面,我自 身的朗讀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學生在體會詩人的情感方面還不透徹, 還需要教師不時的引導和指點,在練筆時,學生的思想還放不開等。這些 都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15

這是一堂參加江蘇省優質課評比的語文課。在設計的時候,主要考慮了三個因素:比賽的宗旨創新教育;借班上課;教材是一首篇幅較長的詩歌。

因此主要設計了朗讀評價、內容質疑、鑑賞品味三個主要的環節。

朗讀是詩歌教學的主旋律,整堂課由朗讀開始到朗讀結束,完成了學生朗讀層次的漸進,由讀準字音—讀懂文意—讀出感情。用對錄音朗讀作出評價代替了以往的錄音示範,培養學生動腦能力,樹立不迷信權威的思想。由於對學生了解不夠,沒能找到明顯超越錄音朗讀的學生進行課堂朗讀示範。

質疑是近年來討論教多的一種教學方法。但只有用得好才能發揮它的優勢,否則很容易使得課堂教學零落而鬆散。在備課時,充分考慮了這一點,對教材瞭如指掌,因此,在教學中,雖然學生的問題遍地開花,但仍然能夠運籌帷幄,學生積極性很高,問題此起彼伏,是本堂課教學比較出彩的地方。

鑑賞是詩歌學習的主要形式,對於七年級學生而言,確實是一個難點,所以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文中哪些句子給你的感受最深,最真切?試著把它們找出來,讀一讀,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學生能從自己的體驗出發,去感受詩歌的魅力,然後用朗讀、交流、教師參與點撥、示範的方式,使他們初步具備鑑賞詩歌的能力。這一環節也是比較成功的。

我的信念反思總結 篇16

《談生命》是冰心的一篇哲理性的散文,闡述了生命的意義,告誡人們要積極的、樂觀的面對生命。本文無論從語言,還是文章所透露的意義,對學生來講,都是值得學習的。而此次授課的物件是職高二年級的學生,職高的學生在語文基礎上來說相對比較薄弱,對知識的理解相對於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說也較差一些,所以這節課我主要從語言和文章的意義兩方面來引導學生學習,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方法,通過“生命像……,他經歷……,他是這樣做得……。”“我從中領悟到了……”這些開發性的問題,和自由式的思考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文章。從授課效果來看,學生比較適應這樣的形式。

講完這節課後,最大的感觸是自己在教學經驗上的不足,在對文章知識的擴充套件上,與學生能力的訓練上,都是有欠缺的。例如,對冰心散文知識的擴充套件,語言的能力滲透,都很深入。並且把課堂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以教師講授為主,一部分以學生自學為主,這樣既能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情況,又能鍛鍊學生的能力。

通過這節課,最大的收穫是,懂得了初四授課與其他年級的不同,也明白了知識的儲備對教師的重要,更讓我明白了同研一節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