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通用5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1.05W

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 篇1

一、思想政治方面:

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通用5篇)

肖力老師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加園裡組織的各項政治活動,認真深入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深對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重要意義的認識;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加強本身的道德修養,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以法治教,以德治教,堅持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思想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中以一個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實際工作中,肖力老師認真遵守執行幼兒園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同志,做到愛園如家,全心全意搞好教學,言傳身教,教書育人,熱愛幼教事業,立足於本職工作,愛崗敬業,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加各種培訓與觀摩。

二、教育教學工作:

教書育人是塑造靈魂的綜合性藝術,看著孩子們一天天成長起來,作為教師的我們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孩子年齡小對新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和求知慾,這就要求我們擁有更多的知識才能夠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肖力老師就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認真閱讀大量的書籍,遇到孩子的提問不能當時回答的,就通過書籍、上網查資料,告訴幼兒最準確的答案。

在教學工作中,肖力老師課前認真地書寫教學計劃、備課,力求做到傳授知識的準確性和教學方法的藝術性、靈活性。課堂上,積極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運用生動、簡練的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給幼兒充足的空間讓幼兒發揮想象。

她能堅持面向全體幼兒,根據本班幼兒特點注重個別差異,寓教於樂,使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輕鬆愉快地掌握知識。堅持重能力的培養,輕知識的灌輸,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教給幼兒好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在實際運用中能夠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隨著形勢的發展,幼教領域也在不斷髮展變化。舊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已不能適應現代的兒童。作為教師必須不斷學習、研究、探索更適應幼兒特點的教育方法。積極進行教改,這樣才能適應幼兒發展的需要。肖力老師一方面注意吸收幼教資訊,不放過雜誌、觀摩、外出學習等一切學習的機會,一方面在認真領會新《綱要》主旨的基礎上,大膽改革、不斷創新,主張以人為本,嘗試反思教學,注重情感教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

作為教師,關心、熱愛每一個孩子是我們必須做到的,特別是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幼兒園的孩子也是一樣的,所以鍾和孩子交談時都是蹲下來和他們說話,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者抱一抱,這使孩子很樂意接受,也很高興。

一直以來肖力老師都是擔任班主任工作,作為班主任協調好和本班老師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每項工作都爭取想在前、做在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有問題就和本班老師共同協商解決,深得其他老師的稱讚。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各項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做好家長工作將對我們各項工作的開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肖力老師首先擺正和家長之間的位置,經常換位思考,瞭解家長的要求,以便得心應手的做好工作;還經常把好的教育經驗介紹給家長,使家長們從中學到了很多育兒知識,在家長中樹立了良好的教師形象。

三、成績方面:

在參加工作的14年中,肖力獲得過“丹江口市優秀數學教師”、“青年崗位能手”、“丹江口市優秀幼兒園教師”、“丹江口市先進管理個人”等稱號;優質課、論文、教學設計參加的比賽,都有獲得良好的成績和好評;在十堰市第一節幼兒教師全能大賽獲得了一等獎。

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 篇2

在本次師範技能大賽中,我們組選取的教學課程為植物的生殖。作為教師,我在引入的時候下了一番功夫,我特意通過網際網路找到了BBC的紀錄片《植物之歌》,眾所周知,BBC,即英國廣播公司的記錄片以製作精美,內容豐富,知識嚴謹而聞名,我認為如果以此作為情景引入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利用視訊剪輯軟體截取了一段展現植物頑強生命力的視訊,在視訊中,植物在幽暗昏惑,深不見底的地下溶洞中,仍然十分茂盛,由此提出問題,植物是如何獲得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引發對植物生殖方式的探索。實踐證明,同學們對紀錄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種引入視訊的方式,成功的激發了同學們的求知慾。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為了引入有性與無性生殖的概念,我又運用了類比的方法,通過細菌和真菌,人類的生殖方式引出問題,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怎樣的呢,這時,有的同學做出了猜想,植物的生殖方式會不會和動物一樣,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進行有性生殖,我通過對花的結構的分析回答了同學的猜想。在分析了花的結構之後,同學們發現,花的雄蕊和雌蕊所產生的花粉和胚珠,正如人類的精子和卵細胞一般,可以結合成受精卵。這樣以來,有性生殖的概念就被很自然的引入了,這種通過同學們自己的探索得出問題結果,瞭解新概念的教學方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此外,我們還進行了雙語教學,對於書本上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受精卵(zygote),有性、無性生殖(sexual/asexual reproduction)等,給出了英文單詞,雙語教學可以開闊同學們的視野,幫助同學們在今後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閱讀一些英文的科普文章,是我們在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的時候的一種嘗試。在最後,我們向同學們介紹了最新的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作為對無性生殖的一種拓展,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運用,尤其是科學前沿的生物技術相結合,不僅可以開拓同學們的視野,更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生物技術的魅力,從而對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

當然,在這次教訓中我們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和學生的互動比較少,老師講的太多,給學生的空間不足,還有對教學時間的控制不好,時間稍長了一些,這些都是需要改進的。我認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多給學生一些發揮的空間,倡導自主學習,使教學內容精煉一些,控制好時間,避免超時。

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 篇3

在理解“遇險”部分,重點抓住“夜晚”“薄霧籠罩著大海”這兩句環境描寫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品析“冒著”“陰森森”“往前翹起”這些詞語使用的妙處,“冒出”說明出現的突然,“陰森森”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往前翹起”說明船很大,這些詞語看似可有可無,其實是有很深含義的。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領悟語言的妙處。

在理解“救援”部分,重點感悟船長的語言,讓學生感情朗讀,說說從這些語言中讀出說明意思。尤其要讀好船長與機械師、大副的對話,使學生明白話中含著的意思。大家敬畏船長安靜下來,並不在於船長講話的聲音大和有沒有手槍,而是船長的語言中把大家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把弱者放在了第一位,並給予大家足夠的信心。這正是船長偉大之處。

在理解“殉職”部分,學生提出為什麼船長不和最後一艘救生艇的人起義逃生,我想學生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但船長卻選擇了和輪船共存亡。我沒有正面回答學生的問題,我想也許是船長覺得自己和船共存亡才是有意義的,也許是來不及走了,也許是救生艇坐不下去了呢。其實最並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船長那種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覺得自己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是,重視學生對重點詞語的品析,感受語言的魅力。重視讀寫結合。重視朗讀指導。重視學生概括能力的訓練。但學生的發言還是比較差的,說的內容很空洞,常常只能說幾個簡單的詞,沒有什麼系統可言。學生對詞句的理解能力很差。

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 篇4

一、在嘗試益智類讀本的教學中,對教材處理有進一步理解

1.在故事講述中,學會迷宮的走法。

以往的閱讀活動,我多選擇傾向於富有想象力、欣賞性較強的讀本。而《我們去探險》,則是傾向於益智型別的讀本,它通過讓孩子閱讀,嘗試走出各種不同型別的迷宮。讀本將各式迷宮通過故事串聯起來,形成有情節性的迷宮書。選擇這樣的讀本,是嘗試,也是挑戰。一開始,我將活動定位為讓孩子學會如何走出迷宮,並把它獨立於讀本之外,提煉出來讓孩子或個人或分組練習。課後發現:脫離了讀本的迷宮無法讓孩子感受讀本精髓的地方,更是缺少了閱讀之味道。如何才能將讀本閱讀與學會迷宮走法相互結合,形成有效教學?老師們的一番討論,為我打開了另一個思路:何不在故事講述中結合迷宮的走法,引導孩子一同在閱讀中學習?果真,結合課件,閱讀到何處就和孩子一起解決相應迷宮的做法真的更能讓孩子體驗勝利的喜悅、感受探險的需要的勇氣與智慧呢!

2. 章回式的活動設計,留有懸念,為下一次探險埋下伏筆。

厚厚的讀本中串聯著不同型別的迷宮,要一次性將所有型別的迷宮都給孩子們嗎?對於中班上學期的孩子,我選擇了章回式的設計,將故事分段進行,按迷宮的三種類型將讀本分為三個部分,即三個教學活動來進行:第一課時--熊腳印迷宮;第二課時--森林、沙漠、沙洞迷宮;第三課時--沼澤迷宮。當然,進行這樣的設計還有最大的一個目的,即每個活動過後,均留給孩子們一個懸念:杜裡和莎裡的探險之路走完了嗎?他們還會到什麼地方探險?接下來的挑戰又是什麼?在一遍遍的猜測中,孩子們對讀本後續情節的關注激情一次次被點燃,在留有懸念的同時,也為下一次的探險活動埋下熱情的伏筆。

3.根據年齡特點,對讀本順序進行重新組合與安排

在讀本里的第二種型別障礙式迷宮中,幾個迷宮的順序分別是:森林迷宮、蜘蛛迷宮、沙漠迷宮和沙洞迷宮,按照難以程度來看,蜘蛛迷宮的難度最大也很難。面對著讀本,我陷入了思索:蜘蛛迷宮在讀本中的順序位於第二,並沒有按照由簡入難的順序排列,若是按照讀本的順序進行,孩子還沒完全學會迷宮的走法就被難度最大的所嚇倒,並且,如果一個活動就完成這麼多的迷宮,孩子接受得了嗎?那麼,能否將讀本中的蜘蛛迷宮遮蓋起來,先不讓孩子看到,而是於課後,當他們已經學會如何走這一型別的迷宮了,再投入區域中,讓孩子嘗試。教學園長的建議,又一次開啟我的思緒。付諸於行動後,證實了蜘蛛迷宮對孩子來說,確實是難度非常大,區域活動中,許多孩子都是兩人合作式的討論,當然,這也花費了他們不少時間。不過,走出蜘蛛迷宮後,孩子們都歡呼著雀躍,告訴我:"我們幫助杜裡和莎裡了!"

確實,根據孩子年齡特點與實際情況,適當對讀本順序進行重新排列,既是教師對教材處理的一種方式,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4.對讀本進行加工,使其與幼兒更好互動

如何讓讀本與幼兒更加地親密接觸?也就是,怎樣才能讓孩子可以既不破壞讀本,又能在讀本中留下痕跡驗證迷宮走法是否正確?這個大難題如何解決是好!其中一個教師的提議,再次為我開啟另一扇門:可以在書上附上一層透明薄膜,這樣,就可以讓孩子直接在書上畫迷宮了!這個建議可行嗎?加工後的書,再借助於可擦掉的白板筆與板擦,孩子們真的與讀本有了零距離接觸!活動中,我再適時提醒孩子貼有薄膜的地方才能畫,否則不能隨意在書上亂塗畫。瞧,這樣的提醒,又將愛護讀本的教育自然滲透。

二、通過多媒體的操作進行有效引導與示範

多媒體在教學上的使用已經不足為奇,並且,也有一些對閱讀活動中使用課件提出質疑的聲音。然而,在《我們去探險》的活動中,因為有了課件的幫助,才使如何尋找迷宮入口與出口、如何走出正確路線,變得如此一目瞭然。當一名孩子在課件前思索著走,教師點選滑鼠再跟進,讓孩子們共同驗證時,課件的引導與示範作用就這麼顯而易見。相比較起圖書,就無法起到這麼直接作用了。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課件,讓其成為有效教學的一個手段,也成為我今後繼續努力的方向。

三、嘗試讀本與課程相結合,起到相輔相成作用

《我們去探險》在故事講述中把身處不同場景的各類迷宮串聯起來,所涉及到的探險地有:森林、沙漠、沙洞、沼澤。若能將讀本與課程加以整合,是否就能更好地挖掘讀本的內涵,讓主題成為讀本的鋪墊與延續,讓在教學中更加豐富多彩。經過嘗試,我欣喜發現,原來這樣的結合真的非常富有價值。

首先,環境氛圍的渲染引發孩子對迷宮以及對大自然的喜愛與探究。主題一開始,從海底歷險開始,讓孩子探究海底的祕密,並跟著讀本,引領孩子一步步走入森林、沙漠、沼澤的小主題式探險。孩子們在不斷的探究中,增長了見識,並喜愛探究自然,同時,牆飾上結合小主題的各式迷宮更是讓他們探索到更多不同種類、不同走法的迷宮。

其次,讀本閱讀進一步激發孩子的迷宮熱情與對大自然的探索之情。當小主題《大海歷險記》中讓孩子們沉浸在海底隧道(迷宮)並討論著如何走出時,讀本也就在這時出現,孩子們一邊沉迷於杜裡和莎裡的探險之旅沉浸,一邊探索著迷宮的奧祕。由於有了前期主題的鋪墊,他們對於迷宮以及各種場景的出現顯得不那麼陌生,同時,也更加激發起對讀本的熱情與探究。

教師工作總結與反思 篇5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我由古典詩歌中意象的內在含義切入,在學生複習舊知的同時對“荷”的內涵有初步瞭解,之後順勢解題,學生通過預習分享關於“說”這一文體的相關知識。第三部分為檢查預習與整體感知,通過對學案的檢查,梳理文言知識點,對全文有初步的整體把握。第四個環節為精讀品析,設定問題一:從文中找出作者因何而愛蓮?

本題較為簡單,問題二承接問題一的答案:分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一句中“蓮”的形象。這一問題是全文的重點,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合作學習,深入探究周敦頤筆下蓮的內涵,以小組彙報的形式呈現。問題三為:作者愛蓮贊蓮,為何還要在菊與牡丹上花費筆墨?以此題作為拓展分析的著眼點,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昇華,讓學生對比作者對待蓮、菊、牡丹的態度,進而昇華總結,突出周敦頤及古代文人卓然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議古論今,引發學生對正直人格的崇敬,對高尚情操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