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通用17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1.38W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1

本課是長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人間情”這一版塊中的一課。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通用17篇)

本文講述了一個給人無窮回味和無限的感人故事,展現了人性的善良。文章篇幅短小,卻給人留下了大量的思考空間。本文采用白描的寫法,寫了病重的吉姆對同樣病重的的大衛給予的鼓勵和希望,以期使之堅強樂觀地生活下去。則當吉姆死後,大衛搬到靠窗戶的那張床時,他驚奇的發現被吉姆描繪得如詩如畫的窗外,“除了一堵灰白色的、光禿禿的水泥牆之外,什麼也沒有……課文寫到這裡戛然而止,給人留下了無限回味空間。

在教學時我首先從課題引入“同學們看到課題你有什麼疑問?”此時孩子們暢所欲言,分別談出了自已的疑問,其中不乏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病房裡發生了什麼事?這件事為什麼了發生在病房裡?這件事發生在誰與誰之間?”我馬上追問“好的,同學們現在就帶著你的這些疑問,我們到書中去尋求答案吧!”孩子們在初讀課文之後,都能簡單的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但在語言上還是有些囉嗦,我因勢利導,馬上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孩子們馬上就對文字有了一個整體的定位。

“同學們,在讀文的過程中,你又產生了什麼疑問呢?”“為什麼說這個病房是特殊的病房?它特殊在哪?”“為什麼吉姆要把窗外描述的那麼美好?”……這些問題產生之後,我並沒有馬上公佈答案,而是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小組討論發表自已的看法。在合作處理完這些問題後,我又請同學分別扮演兩個人物,通過讀吉姆描繪的外面美好世界,請學生讀出自已的體會,那麼你能為文章補白嗎?這樣處理既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自已對美好生活的獨特感悟!

文章結尾,當結果大白於天下的那一瞬間,不只是大衛,就連所有的讀者都為之振撼,窗外是一堵牆,什麼都沒有,當讀到這時,我感到孩子們有些振撼了,我引讀“孩子們,窗外沒有……沒有……沒有……”此時我發覺孩子們的眼角溼潤了。他們飽含深情的朗讀著文字,讀出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感動!

“你是大衛,你會說什麼,做什麼?大衛會怎麼對待疾病和其他困難?如病房裡又來了病友,大衛會怎樣做?”請學生動筆寫寫你的感悟,藉此小練筆訓練學生的文筆,同時在孩子們內心深處種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讓孩子們能夠,珍重自已的同時,樹立一種“大愛”之情!

當然了在教學中,不乏一些遺憾。在問題的情境設計上有些不緊湊,孩子們在朗讀上的時間分配還是不夠,分析過多,教師牽的太多!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改進,使每節課都精彩!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2

今天和學生們一起學習《病房裡的故事》這篇課文,在結尾處,給孩子們講了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裡的故事:病房裡,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裡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孩子們就這個故事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說:“希望對大家來說太重要了。”有的說:“我們要有希望。”是呀: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3

《病房裡的故事》這篇課文是長春版第七冊第五板塊《人間情》中的第二片課文。改編自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的小說《窗》,文章講述了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展現了人性的善良,讀起來耐人尋味。文中那栩栩如生、五彩斑斕的窗外美景都是臨窗病人支撐著羸弱的身體,面對著一堵光禿禿的牆幻想出來的。文章採用白描的手法,寫了病重的吉姆對同樣病重的大衛給予的鼓勵和希望,他用善意的謊言去點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激發病友生活的信念。這是一種生命的熱情和求生的力量,更是一種高尚偉大的人格。

一、在閱讀教學中,我安排了寫字教學。沒有機械的講解記憶字的音形意,而是通過講解“窗”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認識這個象形字,瞭解這個象形字,同時也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讓學生由學一個字,到愛上中國的漢字。

二、我在教學時,努力實現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的對話,力求引導學生走進文字,走近文字中的人物,與人物進行對話,觸控人物的內心世界。文章雖然沒有直接對人物內心世界進行描寫,可透過文字我們卻可以感受到吉姆美好的心靈。大衛,則是讓學生帶著個人理解去完善豐滿這個人物形象。我抓住文章中兩個重點段落指導學生朗讀,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教學吉姆描述的窗外的景色時,一要讀出窗外景物的美,二要讀出吉姆對大衛的鼓勵和關愛,三要讀出吉姆病重的樣子。而教學那個秋風怒號的夜晚時,教師配上適合的音樂來烘托沉重淒涼的氣氛,幫助學生達到更好的朗讀效果。朗讀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手段,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人物情感,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三、在教學中,我多處安排學生展開想象為文章補白,讓學生置身於故事中,如果你就是大衛,你會怎麼想?如果你就是大衛,你會怎麼說?這不僅是學生對文字的深入理解,也是學生個人情感的一次宣洩,最後一次我讓學生動筆寫出自己想說的話,體現了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而在冷靜的思考動筆過程中,學生的理解體會也更加深刻了。

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特點。由於這篇課文是由泰格特的小說《窗》改編的,改編後的課文中大衛這個人物形象性格不夠鮮明,學生依據自己善良的理解把這個人物美化了。我在教學到最後,大膽地將這個人物真實自私的一面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震驚於大衛的渺小的同時,吉姆的人格在孩子們的心中又一次高大起來。不過了解一個人物不是目的,於是我讓學生續編故事。當學生心知大衛的自私,卻又一次的讓大衛扮演起吉姆的角色,用自己的愛去鼓勵其他人,點燃其他人生命的火焰。到了此時,孩子們的內心已經種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他們相信愛終能將一切醜陋改變。我想我這節課除了是一節語文課外,更是學生的心靈雞湯。

五、努力構建開放式的語文課堂,實現時間上的開放,空間上的開放,內容上的開放,思想上的開放。讓學生帶著自己已有的經驗體會走進課堂,由一本書走向另一本書,由40分鐘的課堂走向更廣闊的閱讀空間,最重要的是,解放學生的思想,老師不用自己的模式思維去框住孩子,他們自由的讀文,自由地談自己的體會,有愛,有恨,有嫉妒,有感動,這才是最真實的體驗。

當然,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我的課堂亦如此。吉姆描述的窗外景色部分的朗讀需要學生讀出很多層情感來,學生能理解但是讀得始終缺少點味道。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4

《漁夫的故事》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開啟瓶子,狡猾凶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裡。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是故事卻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教學本課前,我佈置學生預習了課文,所以開課後,我先請學生帶著大家認讀生字詞,然後默讀課文把課文分為三段,並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開始帶著學生研讀課文。通過問題“漁夫救了魔鬼,魔鬼為什麼卻要殺了他呢?”讓學生知道魔鬼的狡猾、凶惡、謊話連篇。讓學生看到魔鬼凶惡狡猾的本性是不會變的,接著我通過問題“你們怎樣評價漁夫?因為一開始,他明明是被嚇呆了,聽完魔鬼的話時,只得哀嘆自己倒黴了。”讓學生感受漁夫的聰明、鎮定、從容。學生根據漁夫的心理活動:“他是個魔鬼,我是個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壓制他的妖氣。”知道漁夫此時已經鎮定下來,他清楚怕魔鬼和與魔鬼講道理,都是徒勞的,自己能與魔鬼較量的,不是身體,而是智慧。他想到了,只有讓魔鬼重新回到瓶子裡,才可以治服它。所以下面的對話,漁夫的語言就充滿了智慧,用激將法讓魔鬼相信:他不想再乞求、辯解,準備束手待斃,使魔鬼不知不覺進入了圈套。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5

通過講述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的鹿群,人類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絡,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這是一節共研課,通過我們教研組的研究,我做了以下設計:

1.激趣匯入。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啟用學生以前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積累是很關鍵的。因此,我首先讓學生根據平時對“鹿”和“狼”的瞭解,用簡單的詞語概括對這兩種動物的印象,為學習下文,改變對這兩種動物的一般認識做好鋪墊。

2.自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通過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語言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自學理解,明確造成凱巴伯森林幾乎毀滅的根本原因.我首先讓學生通過默讀自學,在文中勾畫出“羅斯福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的鹿採取了哪些措施”和“有這些措施導致的後果”。在學生小範圍的交流之後,進行全班交流,並讓學生在文中進行標註,明確捕殺狼之後所造成的四個連續性的後果。在學生明確這些措施所導致的惡果之後,讓學生給羅斯福總統寫一封信,告訴他錯在哪,怎樣做才能挽回損失。通過這個環節,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羅斯福總統決策的錯誤之根本,再由此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不足:課上我還是有些急燥,教師的語言太多.在今後的教學中,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發言的機會.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6

小河蚌經過歲月的磨礪,獲得了晶瑩的珍珠。這是在課堂上我對學生們說的話,也是這次教學《小河蚌的故事》後,我自己對教學的反思。一堂好的課,也需要經過不斷的磨礪,不斷的思考,來使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收穫更多,發展更大。

這篇文章是含有深刻哲理的故事,通過小河蚌們不同的表現來告訴學生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的道理。課文中有很多生字詞語學生比較陌生,學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課文中還有很多難讀的長句,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障礙。針對教材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目標:

1.會認課文後7個生字以及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練筆等形式讓學生理解“磨礪”等詞語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理解小河蚌們不同表現的原因。

3.在感悟課文的基礎上,懂得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的重要性。

在學生自學的時候,考慮到文章有很多生字詞語,所以花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讀詞語,讀課文,力求讓他們對課文熟悉,有初步的感知。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7

曾經,這個故事被編教材編委會刪除了,但是,這學期又選編進了教材中。不過,教材的其他地方沒有任何改動,比如這個單元的“詞語盤點”中的“讀讀記記”裡收錄了《大瀑布的葬禮》(已刪除)詞語,這課裡沒有任何詞語沒有收錄其中。我們的教材編委會到底有沒有認真校正過呢?有點疑惑,也讓人覺得可怕。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美國總統為了保護森林的鹿,下令捕殺以鹿為捕食物件的野獸,結果,鹿大量繁殖,缺少食物,最後疾病流行,只剩下了幾千只鹿苟延殘喘。這個故事告訴人類應該遵守自然之道,不要認為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這篇課文是我第一次執教,課前我反覆讀了幾遍課文。結果這兩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槍聲在森林中迴盪。在敵人冰冷的槍口下,狼接連發出慘叫,一命嗚呼。”讀到這裡的時候我彷彿看見狼正以憤怒、哀怨的眼神看著拿著槍的人類,而且還在詛咒人類!狼雖然是非常殘忍無情、殺傷力大的動物,但是,任何強大的動物人類都有足夠的能力和辦法去對付它們。可以這樣說,在人類面前,動物都是渺小的,柔弱、無助的。這也讓我聯想到,人類不論多強大,在自然面前,永遠是渺小的無助的。狼也好,其他捕食鹿的動物也好,它們同樣是森林的動物,是活生生的生命。人類毫無節制憐憫的捕殺,結果給森林造成了災難。因此,我覺得這個故事不僅告訴我們人類要遵守自然之道,也要敬畏生命。

上課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圍繞這幾個問題來自學:“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大批的狼被捕殺後,造成了什麼後果,原因是什麼?你讀了這篇課文後,有什麼體會?”引導孩子們交流的時候,我特別引導孩子們朗讀了那個讓我感觸頗深的句子,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感受。沒想到孩子們談的非常好,他們有的說,從這個句子中看出槍的無情,也就是人類的無情。有的說,他們體會到了狼的可憐,在那一刻,狼的殘忍無情都蕩然無存了。……在這裡我告訴孩子們:“孩子們,的確是這樣,狼也是一種可憐的動物。它們生活在森林裡,以小動物為捕食物件,他們的存在是合理的,是符合大自然生存發展規律的。因此,我們人類對自然界裡的任何一種動物、植物、生命都應該承認,應該敬畏所有的生命。”不知道孩子們聽動了多少,但是我知道,從今起,他們不會單純去判斷一種動物植物的善惡益害。

一直不能忘記這個片段,“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腳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後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我總是為弘一法師對於生命深徹的憐憫與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動。我知道,我的孩子們暫時不能體會到生命的高貴與幸福,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做個善良的人,能做個能珍惜生命的人,能做個能享受生活的幸福的人!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8

整體來說,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的積極性較高,完成作業的情況也比較另人滿意。作業展評時,先讓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生與學生互相評價和教師點評相結合,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的自主學習能力,並讓每位同學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運用對學生激勵的方式,(如:你真行!你們真棒!)等形式,樹立學生自信心,激發他們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走向成功,這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最後小結時我還適時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意識的培養,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意識。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綠色生命的情感。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9

在指導學生預習課文時,學生基本已經把文中的大致內容瞭解清楚,而且閱讀批註也已經做好,這為我重新改變教學設計準備了條件。同時曾經在大學時就有過演話劇的經歷,我非常自信能夠調控好。開始上課了,我儘量用比較溫和地聲音說:“同學們,我們學習完了《去年的樹》,從小鳥尋找樹的過程中感受到友情的可貴,誠信的可貴。今天我們來學習另外一篇《小木偶的故事》,看看在小木偶身上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這次我想選幾個學生來演一演這個故事。”聽到我說表演,同學們頓時就來了精神,爭先恐後地舉起手來。為了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準備,我就讓大家自己選定一個角色,然後自由地演繹,認真地默讀著,細心地批畫著,“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等等表情詞。等覺得自己把握到位了,就停下來坐好。大概十分鐘過去了,學生們都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一個個躍躍欲試的表情,讓我也為之一振。我非常想和同學們享受這一過程,於是我輕輕地問同學,願意給老師一個機會演嗎?結果學生們都非常樂意地點頭。

我扮演小紅狐,另外再選了幾個學生扮演小木偶、小白兔、熊警察、老婆婆、藍鼻子小女巫。為了把狐狸的狡猾演繹得淋漓盡致,我在表演時儘量的用可愛的動作和甜美的語言來表達,這時大家都進入了狀態,委屈、傷心、憤怒的小木偶也演得很到位,可是它只有笑嘻嘻的表情,所以非常難把握。特別突出的是小白兔,那個齜牙咧嘴的表情,蹦蹦跳跳的動作真是很像,全體同學都不由得鼓起了掌。老婆婆在臨走時的嘟嘟囔囔,小孩也盡全力的扮演。小女巫的神奇力量是學生們最喜歡的,飾演得很天真可愛。孩子們熱情高漲,每個人都賣力地演出,歡笑聲充溢著課堂,我發現他們真是可愛至極,又非常聰明!在演童話故事的過程中小孩們也已經充分理解了那些表情詞。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10

既然是語文課,就要上出語文的特色,在這一課中,無論是重點句的品讀,還是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都是在紮紮實實地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凸顯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的語文教學理念。在教學時,我圍繞重點詞“羨慕”、“傷心”、“自信”、“奮鬥”、“高興”和重點句毛毛蟲的所想所做引導學生感悟品味。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體驗情感。使抽象的文字被啟用,並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所有這些,並不是老師的強行拉扯,而是紮根於語言文字的教學,在對語言文字的品味中,領悟語言的含義和背後的深意,實現語文教學的主旨。

今天的這堂課,離真正優秀的課堂教學還相差很遠,對於我來說,需要反思,需要提煉,更需要智慧。如何憑藉簡明的教學目標,簡單的教學方法,來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理想,這將是我不懈的追求。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11

這節課我的教學目標是感受豐富多彩的成語世界,瞭解成語的來源,在積累的基礎上學會正確的辨析成語,最終學會正確的使用成語。針對教學目標,我進行了四個環節的設計:溯本求源、成語接龍、辨析成語、設計成語名片。本節課我運用成語結合我的名字設計了一張成語名片來匯入,讓學生們感受到成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整個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了,學生們都很驚奇,原來成語可以這麼用,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起來了。這讓我認識到,課堂匯入在課堂教學中不是可有可無的,如果每節課的開頭都是:好,我們今天來學習第x課。學生哪裡來的學習興趣呢?在備課時,設計一個精彩的匯入是不可忽略的環節。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都接觸和積累了一些成語,在課前,我特意讓學生每人寫出20個成語,然後在課堂上和班裡的同學交流、分享。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收集、同學的分享充分感受到了成語世界的豐富多彩。這一階段是感性的認識,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梳理了解成語的來源。這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總結。

溯本求源環節我主要讓學生通過連線來完成,成語的來源主要有6類,分別是神話傳說、寓言故事、歷史故事、文人作品、外來文化、生活俗語。學生平時積累成語,只是理解成語的意思,很少去追溯成語的來源。所以在連線的時候,學生把握不是很好。學生對成語的來源很有興趣,特別是對來自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外來文化的成語。這些神話傳說、寓言故事、歷史故事本身就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珍品,學生學習成語就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在瞭解成語來源後,我設計了成語接龍的環節,目的是檢測學生的成語積累量。

成語接龍的首個成語我都是讓學生出,學生出的成語都比較難,不容易接上,所以這個環節沒有達到檢測的效果。積累成語的最終目的是學會運用成語,運用得當會起到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運用不當會貽笑大方,所以在辨析成語環節,我找了一個反例,國小生寫的作文《我的一家》,作文中運用了很多成語,但都用得不恰當。學生在看完作文之後,對誤用成語有一個更深刻的印象。成語的誤用分為多種型別,課前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歸納了他們在平時考試中接觸到的型別和例子,並且在課堂中展示。

學生們都收集到了很多的例子,在課堂展示過程中也落落大方,從容自信。新課改提倡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調的是學生學習過程。學生收集歸納展示就是他們自己學習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了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效果比教師的滿堂灌來得好。在學生展示過程中,我沒有做到及時的反饋。每個學生展示完後,教師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對於學生沒有漏講的知識點要及時的補充。

在這個環節,教師和學生是脫離的,凸顯了學生的主導作用,但是教師沒有起到點撥、提升的作用。這是這個環節做得不好的地方。在歸納完成語誤用型別後,教師再出幾個大學聯考成語題當場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最後是由學生運用成語,結合自己的名字,給自己設計一張成語名片。這個環節和匯入環節相呼應,這個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設計過程中也體現了學生的個性。整堂課學生都積極配合,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但是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間把握不當,導致後面的辨析成語、設計成語名片的環節時間不充分,而這兩個環節恰好是本節課的重點。這也提醒了我,在教學設計時,要大膽的取捨,與其面面俱到,不如抓住一點深入的挖掘。成語是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在成語這一塊還有很多挖掘的地方,通過學習成語,讓學生深刻地感受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12

整個活動下來,前面部分安靜的聽故事學說短句還是比較順利的。只是到了遊戲環節,孩子們又開始了興奮,使得場面混亂,只得匆匆收場,沒有達到預設的目標。反思後認為問題出在遊戲前,教師交代不清楚。所以當我說請毛毛蟲們一起爬出去玩時,有幾個孩子爬的快的孩子看見佈置好的蘋果樹、香蕉、小樹的時候,就已經衝在那裡東碰碰、西摸摸,我說的故事情節他們也無法聽清楚,完全不能跟著故事的情節進行表演了;於是我只好更大聲的說,等到我說肚子餓了去找食物的時候,還沒等我提要求就都開始摘了,而且蘋果、香蕉、樹葉隨便摘,造成一片混亂,孩子們始終處於興奮的狀態,使得遊戲表演、故事回顧與鞏固短句的目標,沒能得到很好的體現。

修改的思路是:

1、在遊戲時必須把要求提前提清楚,教師的引導語相當重要;

2、在教具的佈置上要考慮更全面,一個班的孩子較多,佈置時注意範圍要大,要有一定的距離,一次要能容納下這麼多的小朋友,這樣應該會避免混亂現象的發生,使遊戲表演很好的進行。

3、在表演時可以配上舒緩的背景音樂,以緩和孩子們的情緒。

4、各個環節還可以更緊湊一些。

對於遊戲混亂的情況,也有同事提出,孩子看見佈置在那裡的蘋果、香蕉等肯定會興奮的,可以把這些先遮擋起來,可能會好些。但又考慮到事先先遮擋的方法已經不再提倡,而且把遮擋物拿開又需要花費時間,所以這次還是以開放的形式出現。修改後將再次試教,面對陌生的孩子們,說心裡話,對於遊戲的環節我心裡真的沒有底了,有點心理障礙了。但願這次能順利進行。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13

一直在教低年級的美術課,總覺得學生很難在一節課上把作業完成。這次公開課我又選擇了一節學習內容較多的課《大樹的故事》。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畫的大樹只有樹幹沒有樹枝,樹葉也沒有前後層次感。於是我的課上既要分析樹的外形、造型,又要給孩子們講故事,甚至是讓他們自己編故事,可見難度較大,時間較緊。所以我選擇了由我來講故事,學生理解故事。用小鳥、猴子和貓頭鷹在樹洞裡的簡短的故事貫穿本節課,並用這個故事給學生闡述了一個做人的道理,穿插了孩子們的德育教育。樹也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先請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樹,然後我分別對樹進行分類讓他們瞭解。先是比較樹枝生長方向不同的大樹,再是色彩不同和外形不同的樹。出示自己身邊的樹讓學生感受整體與區域性的樹帶給大家不同的美感,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我還特意自己畫了兩棵整體與區域性的樹讓學生分辨與體會。用兩棵大樹進行比較哪棵姿態美的方法,讓學生體會那種樹的表現方法是正確的,在創作過程中避免了學生的只有樹幹沒有樹枝的大樹了。在構圖的講解中由於時間的原因,我也只講解了兩種正確的構圖方法,兩幅畫構圖都很飽滿,只是一幅突出了主體,另一幅在突出主題的同時注重的大小的變化。如果在這基礎上再用構圖不正確或是構圖偏的作品進行對比的話,學生就更容易發現那種構圖才是我們要學習的。創作的時候我分別根據今天學習的內容設定了三個獎項,速度優勝獎、構圖飽滿獎和最佳創意獎。在考慮獎項的時候原本還有一個色彩鮮豔獎的,但還是時間的原因,學生不可能在這課堂給作品塗完顏色,所以考慮再三還是把這個獎項放在下一節課去表彰

整節課學生的表現還算讓我滿意,上課前我先用一個班進行了試上,所以在時間安排上沒有拖堂。如果在在創作這一環節再多給一點時間的話,相信學生的作品會更加地完美。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14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使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從而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這篇課文雖然篇幅短小,語言樸實,但寓意深刻,讀後耐人尋味,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指導學生朗讀的好課例。因此,在備課時我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蘊含著的道理”做為主要教學目標。圍繞著這個教學目標,在讀準字詞並初步感受課文內容後即以“老師想提一個問題,這節課我就提一個問題。你們有信心答對嗎?要想答對我的問題,你們得好好讀讀課文。該怎麼讀呢?你們先猜猜我會提什麼問題,按你們猜的問題使勁兒鑽研,鑽研得越透徹越好。”在學生再讀課文後接著揭示問題:讀了這篇課文,你心裡是什麼滋味?本想借著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地認真地去讀課文並深刻地去領悟每一句話所蘊含的道理,然後再以“如果這個小村莊還有人活著,你想對他說些什麼?”來進行說的訓練,最後再進行一些拓展練習,為學生補充一些資料。可惜,正當大家深入地理解課文時,本節課卻不得不戛然而止。

課後一直覺得很遺憾,留了個小尾巴。但細細一想,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講,這樣的一篇言簡意深的課文要想在40分鐘內既深刻地去領悟每一句話所蘊含的道理又能感情地朗讀也決非易事。要想訓練得更紮實,只能慢慢地去引導,反覆地去體驗,深刻地去感悟。

有人說,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只有在挫折與困頓中不斷反思才能成長,但我是個唯美的人,當好一名教師,擁有一節無撼的課是我永遠的追求。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15

《火車的故事》這樣的常識性課文,需要老師做大量的補充,才能提升其趣味性,否則便會十分枯燥乏味。於是,我找了許多有關機車、電力機車的圖片,以及蒸汽機車、內燃機車、磁懸浮火車的短片,豐富了課文所介紹的幾種火車的形象,並讓學生體驗了磁懸浮列車的速度。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輕鬆地瞭解火車的幾種型別及發展歷史。

我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自行設計一列新型火車,然後畫下來,孩子們有的給自己的火車設計了美麗的外觀,有的給火車設計了舒適的內部構造,有的設計的火車在崎嶇的山路可以長出翅膀在空中前進,有的設計的火車遇到大江大河可以想神奇的潛水艇那樣前進......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多麼的神奇,是多麼的不可估量。因為孩子們有興趣,興趣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們學習的動力。

課堂上,我利用剩餘的時間讓孩子們動筆畫畫。孩子們的畫充滿了童趣。課後,我又將部分學生的作品貼上到黑板上。孩子們就更加高興了。培養低年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很重要,我將為此而不斷努力。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16

《漁夫的故事》一課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封鎖魔鬼的瓶子。他開啟瓶子,狡猾凶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裡。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這時候漁夫想道:“他是個魔鬼,我是個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壓制他的妖氣。”

這是課文唯一一次對漁夫心理活動的描寫。從他的想法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漁夫此時已經鎮定下來,他知道怕魔鬼和與魔鬼講道理,都是徒勞的,自己能與魔鬼較量的,不是身體,而是智慧。他想到了,只有讓魔鬼重新回到並子裡,才可以治服它。所以下面的對話,漁夫的語言就充滿了智慧,讓魔鬼相信:他不想再乞求、辯解,準備束手待斃,使魔鬼不知不覺進入了圈套。

病房裡的故事教學反思 篇17

本文是一篇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絡,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

這是一篇科普性說明文,重點要理解結論,懂得大自然中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絡的。在設計教案時,如何切入讓我糾結了很長時間。一開始在設計時我用凱巴伯森林的前後兩幅不同的圖片質疑,用“是什麼原因造成鹿死林毀?”的問題切入,自己試教一節課後覺得不行,太亂了,也不知道究竟要抓住哪幾點,好像故事,分析原因的內容都可以解釋造成鹿死林毀的原因的。後來就重新設想,先理清文章的層次結構,從故事入手,找到滅狼護鹿的結果,弄清楚造成這個結果究竟是誰的錯,再創設情景,與羅斯福對話,分析錯誤的原因,最後得出結論,並聯系已有知識或課前查閱的資料來說說自己的理解。

一節課上下來,總體感覺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由於班級學生的因素和自己引導的原因,在與羅斯福的對話時顯得不夠活躍。在結合已有經驗和查閱的資料談談對結論的理解,比預期的感覺要差,期待在以後的教學中多鼓勵、激發引導學生的積極性,取得更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