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倡議書

文明祭祀移風易俗倡議書(精選5篇)

欄目: 倡議書 / 釋出於: / 人氣:2.6W

文明祭祀移風易俗倡議書 篇1

全縣廣大幹部群眾:

文明祭祀移風易俗倡議書(精選5篇)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物質生活的逐漸富裕,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講排場、慕虛榮、比闊氣的現象愈演愈烈,不僅使人情消費持續攀升,廣大幹部群眾不堪重負,而且阻礙了正常的人際關係,敗壞了社會風氣。為倡樹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們倡議:

一要移風易俗,傳播文明。要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嚴格遵守上級有關政策規定,自覺遵守所在區域的村規民約,自覺接受當地紅白理事會的管理和安排,堅持節儉、簡樸辦婚喪事宜。尤其是廣大黨員幹部要嚴格遵守全縣黨員幹部帶頭移風易俗辦理婚喪嫁娶等事宜的有關規定,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動員身邊的朋友、同事、家屬、親屬自覺做起,做文明新風的傳播者。

二要喪事簡辦,恪守孝道。百善孝為先,要遵守社會公德,傳承尊老、孝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弘揚孝老敬老風尚,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倡導簡樸文明的喪葬禮俗和簡約環保的紀念活動,提倡紅白理事會全程辦理,取消家族自己辦喪;提倡戴白花、黑紗,取消披麻戴孝;提倡3日以內的短喪,取消多日喪;提倡播放哀樂,取消吹鼓手、唱大戲;提倡大鍋菜,取消大擺筵席、流水席;提倡使用公墓,取消亂埋亂葬。

三要婚事新辦,崇尚節儉。要堅持適度辦婚禮、節儉過日子,摒棄搞攀比、講排場、過分鬧婚的不良風氣,杜絕婚車成串影響交通、濫發請柬、大辦宴席鋪張浪費的不良現象,做勤儉節約的倡導者。

四要保護環境,文明祭祀。辦理婚喪事宜應當遵守環境保護、市容衛生和交通管理等有關法律規定,不妨礙公共秩序,不危害公共安全,不製造噪音擾民。倡導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倡導採用敬獻鮮花、植樹綠化等方式緬懷故人,不在林區和旅遊景區等禁火區域焚燒紙錢、燃放鞭炮。

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倡導移風易俗,樹立良好風尚,是建設我們美好家園的需要,也是我們每個公民責無旁貸的義務,讓我們攜起手來,破陳規,除陋__,傳文明,樹新風,為建設開發進取文明和諧的新郯城貢獻力量。

文明祭祀移風易俗倡議書 篇2

廣大居民朋友們:

為不斷優化人居環境,鞏固文明建立成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管理條例》和《甘肅省殯葬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現就春節、清明節、中元節、祭祖節等傳統祭祀日開展文明祭祀倡議如下:

一、遵守規定,規範祭祀。城區市民應在劃定區域的祭祀焚燒爐(盆)內焚燒祭祀用品,不在城區主幹道、居民區、辦公區及其他公共場所等嚴控區和祭祀焚燒爐(盆)外隨意焚燒祭品、潑倒湯水。

二、厚養薄葬,節儉祭祀。遵守社會公德,弘揚尊老敬老傳統,樹立“厚養薄葬”理念,積極倡導以節儉方式寄託哀思,以低碳方式表達緬懷之情,堅決反對喪葬祭祀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互相攀比的做法。

三、文明祭祀,移風易俗。積極開展家庭追思會、網上祭祀、鮮花水果祭祀等文明祭掃活動,將祭拜逝者的傳統習俗以綠色、文明的方式進行表達。

四、服從管理,安全祭祀。廣大居民應摒棄在城市道路、廣場、公共綠地、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隨意燒紙的不文明祭祀方式,自覺服從管理人員的勸導和監督,自覺維護優美、整潔的城市環境,嚴防火災和意外事故發生。

五、幹部帶頭,率先垂範。黨政機關公務人員、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要自覺抵制陳規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動,及時勸阻不良祭祀行為,帶領廣大市民用實際行動維護大美高臺的良好形象。

朋友們,綠色低碳是永續發展的前提,文明有序是社會進步的標誌,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努力,用文明行為扮靚城市,為建設幸福美好新高臺做出積極的貢獻!

__縣文明辦

20__年2月

文明祭祀移風易俗倡議書 篇3

為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全縣營造向上向善的社會風氣,助力脫貧攻堅,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在此我們倡議:

一、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1、各鄉(鎮、辦)、各行政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推動移風易俗與全面從嚴治黨、打好脫貧攻堅戰、深化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社會綜合治理相結合,破除陳規陋習,反對傷風敗俗,樹立文明新風,提高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範縣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

2、各鄉(鎮、辦)設立舉報電話,並張貼公佈,保持電話暢通,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

二、健全規矩、示範引領

1、全縣各行政村普遍建立“一約四會”(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將本村紅事、白事操辦標準按程式列入村規民約,並切實發揮作用,在遏制婚喪嫁娶鋪張浪費、破除封建迷信和陳規陋習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普遍開展好婆婆、好媳婦等各類好人評選活動。

2、黨員幹部、公職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先進人物、農村基層工作人員要簽訂承諾書,建立申報制度,以身作則帶頭推動形成良好的鄉風、村風、民風、家風。

三、喜事新辦

1、程式控制。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提倡“送小帖”“傳大起”和“訂婚”環節合三為一,簡化婚前程式,簡約訂婚、結婚形式。提倡“節儉商事”,杜絕事前、事後宴請村幹部、紅白理事會成員和“忙活人”吃席飲酒現象。婚嫁當天,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禮節和縮短舉行各種禮儀時間,杜絕各種低俗的鬧婚禮形式。倡導舉行中式婚禮,新郎新娘穿著中式婚服,保留中國傳統婚禮儀式專案。

2.彩禮控制。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提倡年輕人孝敬體貼父母,樹立“不要房、不要車,自己家業自己創”的自強創業觀,摒棄因婚借貸、婚後還賬尤其是讓老人背賬還賬陋習。彩禮總數控制在6萬元以內(包括“訂婚”彩禮金、“小帖”“大起”和購置嫁妝費用等)。

3.酒席控制。不濫發請柬,宴請僅限於親朋好友,倡導同村街坊鄰居送祝福不隨禮,或鄰里之間隨禮不坐席,禮金不超過50元。女方孃家來賓一般不超過10人,喜宴共計不超過10桌。提倡家宴,家宴每桌不超過12個菜,在飯店每桌不超過300元。菸酒從儉,在酒席上不攀比、不跟風,不酗酒、不過度勸酒,用煙每盒一般不超過15元,用酒每瓶不超過30元。

4.車輛控制。車輛總數一般不超過8輛,不租賃豪華車輛。

5.媒禮控制。各鄉(鎮、辦)、民政部門加強對民間媒人備案制教育管理,民間媒人若收費,媒禮每樁最高不超過500元。發揮民間媒人最直接的正面宣傳教育作用,把婚事彩禮不高於6萬元作為指導意見宣傳貫徹始終,堅決杜絕民間媒人哄抬彩禮現象。

四、白事簡辦

1、程式控制。提倡“四七”“一週年”“十週年”等家庭週年紀念就餐“一碗菜”式悼念。提倡“厚養薄葬”,堅持厲行節約,禁止鋪張浪費,摒棄虛講排場,嚴禁超出本村既定標準帶壞風氣。

2.酒席控制。提倡白事不擺桌、不用菸酒,就餐“一碗菜”方式全覆蓋。若擺桌,每桌菸酒飯菜總額不超300元,用煙每桌限1盒,每盒不超過15元;用酒每桌限1瓶,每瓶不超過30元。

3.儀式控制。提倡除直系親屬穿孝服外,其餘親朋戴白花,實行節儉弔唁。提倡以放哀樂形式代替請樂班,如請樂班,只請1班,且人數應控制在5人以內。不放煙火,少做紙草。提倡鄰里街坊之間弔唁隨禮一般不超過50元、不坐席,提倡最長不超過3日辦理出殯儀式。

4.棺木控制。倡導火葬,提倡建設村級祠堂或村級公墓。凡使用棺木入土的,棺木購置應本著節儉原則,不得超過3000元,摒棄在棺木上“虛講面子”。

五、正面褒獎、負面曝光

1、隨著經濟發展和物價上漲,各鄉(鎮、辦)指導各行政村根據實際情況,每過3—5年對本《參照指導意見》中規定的各項費用標準調整1次。

2、如個別村民在具體操辦過程中拒不遵守已列入本村村規民約規定的紅白事相關標準,村“兩委”幹部和紅白理事會成員要第一時間介入制止,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負面曝光和集體不參與其紅白事等靈活有效方式,對破壞村規民約、不按規矩行事、帶壞風氣行為進行懲戒。

3、對在紅白事操辦中嚴格按照《範縣農村紅白事標準參照指導意見》(範文明〔20__〕1號)標準或低於標準執行的家庭,由縣委、縣政府授予“移風易俗好家庭”榮譽稱號。

4、少數民族群眾在尊重本民族習俗前提下,參考執行《範縣農村紅白事標準參照指導意見》。

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各級黨員幹部要率先垂範,做社會新風的引領者;廣大青年朋友要身體力行,做社會新風的倡導者;農村群眾要自我約束,做社會新風的營建者。在全社會營造以崇尚節儉為榮、以大操大辦為恥;以移風易俗為榮,以索要高價彩禮為恥的良好氛圍,讓文明幸福之花開滿範水大地。

文明祭祀移風易俗倡議書 篇4

廣大市民朋友:

正值全市上下建立全國文明城市之際,我們又迎來了緬懷先輩、祭奠逝者、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為秉承傳統文化,樹立殯葬新風,倡導文明祭掃,用文明健康、環保安全、節儉的祭奠方式告慰先輩先賢,共創美好生活,共建精神家園,我們倡議:

一、文明祭祀。大力提倡通過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以及清掃墓碑、誦讀祭文等文明健康的方式來寄託哀思,將祭拜逝者的傳統習俗以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表達,反對鋪張浪費、庸俗愚昧的祭祀陋習,倡導、營造文明祭祀的社會氛圍。

二、科學祭祀。摒棄焚燒紙錢、冥物等愚昧落後的祭奠方式,樹立科學意識,倡導文明祭祀的新風尚。提倡網上祭奠、公祭悼念、家庭追思、放飛思念、簡訊表深情等多樣式、現代式祭掃活動,將祭拜逝者的傳統習俗用科學、健康的形式表達。

三、環保祭祀。增強環保意識,自覺做到不汙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大力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做到不在街道、小區、公園、廣場、十字路口等公共場所焚燒紙錢、擺放祭品、拋撒冥幣、鳴放鞭炮。

四、節儉祭祀。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尊老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提倡對在世老人多關心,盡孝心,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時,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節儉方式寄託哀思。清明節祭掃倡導節儉,反對浪費,杜絕庸俗、愚昧的祭奠陋習。

五、安全祭祀。為保證祭祀活動的安全有序,請儘量乘坐公交車輛出行。駕駛機動車輛出行時,要錯峰出行,合理安排時間和路線,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服從交警和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杜絕擁堵踩踏等不安全隱患的發生。嚴格遵守有關防火規定,不違規用火,嚴防火災發生。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同樹立文明祭祀新風,用文明緬懷、關愛他人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先祖、先賢、先烈的懷念之情,共同度過一個安全文明、節儉祥和的清明節,為我市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做出應有貢獻!

文明祭祀移風易俗倡議書 篇5

廣大市民朋友們:

清明祭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清明前後人們以各種方式緬懷英烈、祭奠逝者、寄託哀思。為進一步倡導“文明祭祀、低碳清明”的新風尚,不斷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區文明辦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轉變傳統觀念,倡導文明祭奠新方式。自覺破除焚燒紙錢香燭、燃放鞭炮煙花等陳規陋習,保護環境,倡導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踏青遙祭、家庭追思等文明、安全、低碳、健康的現代祭奠方式,通過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以及清掃墓碑、頌讀祭文等方式寄託哀思。

二、樹立良好形象,倡導文明新風尚。要移風易俗,文明祭奠,不在街道、公園、廣場、十字路口等公共場所焚燒紙錢、擺放祭品、燃放鞭炮,不影響他人正常生產生活,不破壞社會公共秩序。

三、發揚傳統美德,倡導厚養薄葬理念。要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發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老人在世時,多照料、關心,多盡孝道,喪葬祭祀時儘量從簡。

四、摒棄鋪張浪費,倡導節儉的祭奠方式。做到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互相攀比,以節儉方式寄託哀思。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