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實習 > 實習報告

三峽考古實習記略

欄目: 實習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75W

考古學在公眾心目中是一門充滿浪漫色彩與神祕氣息的學科,尤其是在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中國,人們常常把它與奢華富麗的陵墓、湮沒於荒漠的古城以及各種奇珍異寶聯絡起來,這就更為考古學增加了一層朦朧的面紗。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新聞媒體對各地的考古工作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隨著老山漢墓發掘、雷峰塔地宮開啟等一系列電視直播人們才驚奇地發現,古代文明的輝煌原來就重現於小小的手鏟和竹籤之下,由此公眾才貼近了真正的考古學。

三峽考古實習記略

回想起考古實習前的情形,就連我們這些憑著理想與激情從全國各地走到一起來的考古專業的學生,在經過兩年系統的理論學習後,還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與緊張,一想到自己即將投身到火熱的三峽庫區文物搶救工程之中,想到自己所學的知識即將在現實中接受考驗,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想象著該如何用雙手叩開大地的胸膛,聆聽千百年前先民生息勞作的歷史迴響,如何在無言的遺址上覆原出古人生活的生動場景,如何在一個遠離塵囂的小村莊度過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時光……

也許因為大家都是剛剛二十歲的青年,雄心勃勃,意氣風發,所以與緊張不安相比更多的是難以抑制的興奮和對前途的憧憬。出發前夜,在與親朋一一電話話別後,我在日記中寫道:“明天及以後幾個月的日子裡會有許多我生命中的第一次發生吧!不管是喜是憂,好好體驗,熱愛生活吧!”

XX年9月18日下午,以廈門大學考古專業98級同學為主組成的廈門大學XX屆考古隊一行22人離開了陽光下的鷺島,乘火車奔赴實習地——重慶市雲陽縣巴陽鎮畲家嘴村。

一、早段

XX年9月21日凌晨,考古隊到達重慶。

早晨八點左右,我們登上大客車由重慶前往實習地點。客車在離開前先在市內兜了一圈,以便我們瀏覽一下山城風光。這時薄霧已經散去,山城的錚錚鐵骨和雄渾氣魄昂然顯露,群山如聚,廣廈如鱗,長橋似虹,大江如怒,整座城市彷彿一位在藍天下振臂高呼的巨人,渾身充滿了力量和鬥志,讓觀者深感振奮!

客車離開城市駛向群山,不久之後就駛上了驚險的盤山公路,每逢轉彎都會讓人感覺整輛車已突入空中,即將下墜,就在重力和恐懼抓住人心前一剎那,客車又回到了路上,虛驚環生!

黃昏時分,老師告訴我們目的地就要到了。同學們心中的緊張和好奇又開始蠢蠢欲動,經歷了幾天的舟車勞頓後最終會到達怎樣一個終點,這是盤繞在每個人心中的問題,忽然開始希望汽車就這樣一直行駛下去,永遠與目的地相距遙遙。在等待的焦灼與微弱的抗拒中,巴陽鎮移民新村已將我們包容。汽車轟轟而去,把我們留給了寧靜的小村莊,在下車的一刻我似乎有些失落,失落了什麼,難道是旅途中的幻想?

我們住在一幢老鄉剛建好的四層小樓裡,一樓是餐廳和公共活動場所,老師住在二樓,三樓是女生宿舍,四樓是男生宿舍。走進宿舍,推開窗戶,眼前的視野十分開闊,長江就橫亙在眼前,蜿蜒而來,又浩蕩而去。但新鮮和驚奇很快就讓位於疲憊,吃過晚飯後大家很快都休息了。新的生活、新的見聞都留給明天吧!

22日清晨,酣睡醒來,輕輕登上天台開始仔細端詳整個村莊。青山為鄰,長江作伴,讓人心曠神怡。整齊的樓房像雙翼一樣在我的兩側展開,勾勒出新村裡唯一的街道。山間薄霧仍未散盡,老鄉卻已早起務農,牛哞雞鳴遠遠傳來,感覺清新而自然。似乎一夜之間,擁擠的街道、無邊無際的高樓大廈、賓士的車輛都永遠在眼前消失了,從心中抹掉了,目光得以舒展,心靈可以鬆馳;似乎一夜之間,永無休止的噪音、味道難聞的廢氣都蹤跡全無,不復出現,鼻子更加敏感,靈性重歸雙耳。這種身心得以釋放的感覺讓人悠然陶醉。

順口做首打油詩:起而望長江,睡而棲竹床。辛勤掘黃土,忘憂回故鄉。

當天上午我們在雲陽縣文管會聶所長的陪同下,首先來到江邊,見證這條流淌著中華民族的精魂與血脈的大河!當地一位同志很自豪地介紹:長江最窄、最深處——巴陽峽就在畲家嘴村附近。然後我們大致熟悉了附近的地形和道路。

田野調查工作於23日開始進行。我們學習利用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地層剖面尋找文化層,根據地面上的遺蹟、遺物尋找文化遺存。考古調查進行了近3天以後,老師和同學們已共同確定了幾個適合發掘的地區,並從25日下午轉入考古發掘階段。為了方便規劃,整個畲家嘴遺址以巴陽國小為基準點被分為北、西、南三區,首先開始的是北區的發掘。

在發掘正式開始之前,看著地面上劃好的整齊方格,不由回想起自己一段短短的經歷:因為對歷史的興趣而喜歡上考古,渴望有一天能目睹世界七大奇蹟的壯觀、秦始皇陵的珍奇。1998年參加大學聯考並如願以償地來到廈門大學考古專業學習,兩年後的今天終於要開始企盼已久的考古發掘了,這應該是我一生中極有紀念意義的一個時刻。當時我們像做早操一樣整齊地站在屬於自己的探方中,望著老鄉帶著各式各樣的工具從遠處趕來。在民工被分配給各位同學以後,大家不由先對視一眼,然後又好奇地審視著腳下的地面,這片當地農民世代耕種的土地下會有什麼“寶藏”呢?鋤頭揮起來了,這正是考古人向大地和時光求解的方式。

30日,在雲陽縣文管所有關領導的熱情邀請下,我們冒雨參觀了著名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飛廟,並有幸欣賞了一些雲陽縣境內的出土文物,最後還順便遊覽了一下雲陽縣縣城。老師們決定在10月1日放假一天,但是因為大雨連綿,所有人只能固步室內,假期名存實亡。

10月2日,當全國大多數人或在家中靜享節日的輕鬆,或外出旅遊時,我們考古隊員順著泥濘的山路來到了探方旁,驚訝地發現大部分探方都積了二、三十釐米深的水,有的探方甚至有近四十釐米的積水,當天的發掘被迫改為排水,男生把鞋一脫,用水桶倒水,女生則負責把水舀進桶裡。大家一起動手,分工明確,秩序井然,連鍾老師也跳進了混沌的泥水中與我們一起勞動,手指劃破了都毫不在意。大家群策群力終於用半天時間把水排幹了。吃過午飯之後,誰也顧不得衣服上濺滿了泥星就躺倒在床上,來不及叫苦就進入了夢鄉。此後,當地“秋冬多雨”的氣候還給發掘工作制造了不少麻煩。烈日與暴雨輪番出場,生旦淨末,反覆展示著考古工作的辛勞,我們就像無知的晚輩任由它們數落。

隨著時間流逝,大家漸漸諳熟實習生活,開始形成新的生活節奏和習慣。一日三餐由當地兩位婦女負責,做好後統一分配,買菜則由同學們輪流當班。生活必需品可以在村裡的小店買,也可以到鎮上買。每逢二、五、八,鎮上會有集市,“趕集”對我們而言很重要:一、這是唯一可以買到新鮮蔬菜的機會;二、是讓人期待的取信的日子;三、還是大家採購生活用品的好機會。鄉村生活有鄉村生活的節奏和規律,我們慢慢融入其中。

實習之初,每個人都是心比天高,壯志凌雲,現在艱苦的工作使每個人面對真正的考驗:首先是工作,白天要工作八個小時,惡劣的天氣常常製造麻煩,晚上需要整理白天發掘所獲的各種遺物和資料,並完成發掘日記;每隔兩、三天老師還會安排學習工作會,所以每天的工作強度都不小。其次是生活,大家不得不面對城鄉生活在多方面的巨大反差:“吃”的方面,大鍋飯難免眾口難調,市面上的肉、菜種類十分有限,每天的餐桌可以“東瓜與排骨齊飛,羅卜共米飯一色”形容。老師和負責伙食的同學雖然想方設法給我們改善飲食,雞、鴨、魚、蛇都曾上過餐桌,可惜每次都是“來去匆匆”。一次“大擺蛇宴”,蛇雖不小但只有一條,分到了二十幾個人的碗裡便是見湯不見肉了,至今仍戲稱:只敢言喝過蛇湯,不敢言吃過蛇肉。正所謂“時世造英雄”,一批撈湯技術出眾的同學此時脫穎而出,被大家戲稱為“神撈門”,其中又以任靜隊友身手最好,每撈必中必多,所以“江湖人稱——任我撈”!伙食雖有不盡人意之處,但每次飯前大家都已飢腸轆轆,一上餐桌就狼吞虎嚥,片刻後便風捲殘雲而去,食量之豪,堪稱“如飢似渴的青春”。“住”的方面,男生三人合住一個房間,較為合適;女生則要在相同面積的房間裡住五個人,通輔之上,互相枕籍,“慘不忍睹”。一些“生活用品”的供給也成了問題,雖說在我們到來之後,村裡小賣部的商品種類有所增加,汾湟雪梅、柯達膠捲等原不銷售的“貴重物品”開始出現,但是雀巢咖啡、德芙巧克力、鬼臉嘟嘟餅乾呢,“供求關係”依然緊張!一方面同學們為買不到“生活用品”而煩惱,一方面老鄉則樂滋滋稱讚我們為“扶貧隊”。

還有就是生活的單調、乏味。有的同學在廈大已習慣了“宿舍——圖書館——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實習開始後不斷唉嘆,怎樣在一個沒有圖書館的地方度過三個月的時光呢。現實更令人失望,即使在巴陽鎮裡也買不到任何報紙、雜誌,宿舍裡的電視在實習開始不久之後就壞掉了,收音機因群山阻礙效果不好,忽然之間,所有人都瀕於“資訊絕境”。每天從早到晚似乎除了考古還是考古,一些對考古本就不太“專一”的同學便想“開小差”,但是受農村封閉、落後環境的逼迫又只能侷限於考古隊的小圈子之內。老鄉早已習慣了這種“乏味”的生活,而且我們的到來又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話題,連“考古隊員在某家買了梨子”這樣的訊息都會在片刻之內滿鎮皆知,而且你對他們的“情報網”笑不得,惱不得,若想分享則只不過又為他們添加了一條趣聞。

以上便是實習生活中的重重考驗,每個人都無法迴避。應付這些考驗首先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幾位同學的生日恰好在實習期間,老師就把生日接近的同學安排在同一天舉行慶祝。慶祝當天的晚餐特別豐盛,涼拌熱炒擺滿全桌,啤酒飲料散放其間。在“大打牙祭”後又召開聯歡晚會,師生同場獻藝,妙趣橫生,讓每個人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類似活動在實習中舉行過多次,豐富了大家的生活,增進了師生間的相互瞭解。正是因為有一個團結友愛的集體,個性豐富的大家才得以沿著“各自朝聖路”,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