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淺談大學生面試求職禮儀

欄目: 求職禮儀 / 釋出於: / 人氣:1.79W
一、面試儀容禮儀

淺談大學生面試求職禮儀


1.儀容整潔


要保持面部的清潔。面試前要注意面部、頭髮、手部的清潔,選擇合


適的髮型,並要保持口腔清潔和口氣清新。男生應養成每天修面剃鬚的


良好習慣,注意修剪鼻毛,不可鬍子拉碴,邋里邋遢。作為女學生,最好


化淡妝,簡單的化妝可以使自己增添信心,而且也是一種對自己和對他


人的尊重。將面部稍做修飾,做到清新、淡雅,使人顯得精神、幹練即可;


化妝也要遵守禮儀,另外,面試時最好不要使用香水,特別是過濃的香水。另外,


還要注意身體異味的問題,勤洗澡,不抽菸,面試前不吃大蒜等有強烈異


味的東西,以免口氣有異味。


面試時,髮型要端莊、典雅、大方,避免太另類。同時還應與所要申


請的職位要求相宜,比如,祕書要端莊、文雅,營銷人員要幹練。女生最


好把頭髮紮起來或盤起來,不要留披肩發,頭髮切忌遮住臉龐。男生的


髮型以短髮為主,做到前不覆額,側不遮耳,後不及領。


2.著裝得體


服飾是面試中的主要知覺物件之一,面試時服裝的選擇在求職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恰當的服飾搭配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首先,服裝要整潔大方。把衣服洗乾淨、熨燙平整即可。女生一般


以樣式簡潔的套裝套裙、連衣裙等為主。女生穿套裙時尤其要注意襪子


的搭配。穿長筒襪時,襪邊不能露在裙邊下面;最好選擇膚色或灰色的


襪子,儘量不穿黑色及帶花紋的長襪;不要穿脫絲的襪子,可在包裡準備


一雙長襪備用。男生則是以襯衣、西服為主。西裝袖口的可根據所求職位的要求,選擇不同的色系。


最後,注意飾物的佩戴。儘量不要戴太貴重的和一走動就發出響聲


的飾物,佩帶的首飾,如項鍊、戒指、手鍊、胸針等,數量不要超過三件,款


式越簡單越好,色彩、款式儘量統一。


二,面試舉止禮儀


1.準時赴約


守時是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要求,提前10—15分鐘到達面試地點效果最佳,可熟悉一下環境,穩定一下心神。在面試時遲到或是匆匆忙忙趕到卻是致命的,如果你面試遲到,那麼不管你有什麼理由,也會被視為缺乏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同時也是對一種不禮貌、對主考官不尊重的行為,給面試者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2.等待面試從容不迫


到了辦公區,不要四處張望。走進公司之前,口香糖和香菸都收起


來,手機要關機。到達面試地點後應在等候室耐心等候,並保持安靜及


正確的坐姿。不要來回走動顯示浮躁不安。更要堅決制止的是:在接待


室恰巧遇到朋友或熟人,就旁若無人地大聲說話或笑鬧;吃口香糖,抽香


煙、接手機。


3.表情的運用


進入面試房間時,要先敲門得到允許後再進入,注意保持優美的站


姿與坐姿。正確的站姿要求做到頭正目平,面帶微笑,微收下頜,挺胸收


腹,兩手自然下垂或疊放在身體前面,兩腿立直併攏,腳跟相靠,腳尖張


開約60度,給人以挺拔、優雅的印象。入座時動作要輕而緩,坐椅子時


最好只坐2/3,背部不靠椅背,女生必須兩腿併攏,男生可稍微分開,雙


手疊放或平放在大腿上,身體保持挺直並可稍稍前傾,自然放鬆,面帶微


笑,給人端莊、大方的感覺。入座後注意:


(1)面帶微笑。面帶微笑會增進與面試官的溝通,會百分之百的提


高你的外部形象,改善你與面試官的關係。賞心悅目的面部表情,應聘


的成功率,遠高於那些目不斜視、笑不露齒的人。不要板著面孔,苦著一


張臉,否則不能給人以最佳的印象。


(2)眼神的交流。,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求職面試時,試者與主試者的關係往往有兩種情況。一是“一對一”的關係,即面對一個主試者;二是“一對多”的關係,即面對多位主試者。這兩種情況,試者的目語運用是不一樣的。


面試時注視的


部位最好是考官的鼻眼三角區,目光平和而有神,專注而不呆板;如果有


幾個面試官在場,說話的時候,要適當用目光掃視一下其他人,以示尊


重。


(3)恰當的手勢。說話時做些手勢,加大對某個問題的形容和力度,


是很自然的,可手勢太多也會分散人的注意力,需要時適度配合表達。


有些求職者由於緊張,雙手不知道該放哪兒,而有些人過於興奮,在侃侃


而談時舞動雙手,這些都不可取。不要有太多小動作,這是不成熟的表


現,更切忌抓耳撓腮、用手捂嘴說話,這樣顯得緊張,不專心交談。


當考官有意結束面試時,要適時起身告辭,面帶微笑地表示謝意,與


考官等人道別,離開房間時輕輕帶上門。出場時,別忘了向接待人員道


謝、告辭。


三、面試中談話禮儀


在面試活動中,語言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面試行為的成敗。所以必


須注重禮貌談吐,遵守語言的規範,講究說話的藝術性,做到語言美。應


該注意用語的禮貌,切忌出現不文明的語句,稱對方公司時要用第二人


稱的尊稱“貴”,比如“貴公司”。“請”、“謝謝”等禮


貌用語要常掛在口,少說或不說口頭禪,更不能出言不遜,貶


低他人。注意把握談話的重點,不要離題,不要羅嗦。


一般的應聘應該用普通話對答,發音清晰,咬字準確;語調得體、自


然,可適度壓低音調,這樣感覺更加親切、優雅;音量適中,以保持聽者能


聽清為宜,過小顯得缺乏自信,過大則影響他人,顯得缺乏教養;語速適


宜,要根據談話內容調節速度與節奏,適宜地減緩說話節奏更容易使人


接受。說話時態度誠懇、謙遜,不要咄咄逼人,如果自己要提一些要求,


也儘量使用商量的語氣。當考官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用心地聽,不能


東張西望,毫不在意。切忌任意打斷考官的談話,喧賓奪主,隨意插話,


這是極不禮貌的行為。如果你在進入面試房間前,有祕書或接待員接待你或招待你,在離去時也一併向他或她致謝告辭。


總之,大學生在求職面試時,單是具備學習專業本領這些基本實力是不夠的,我們還須在面試等交際場合懂禮儀,守禮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眾多的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金正昆.社交禮儀教程[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常建坤,現代禮儀教程[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XX.


[3]竇勝功,現代社交禮儀[m].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3.


萬方


一、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正確處理好教材要求與學生實際的關係


要提高學生素質,關鍵是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就需要在教學實踐中變“教師為本”為“學生為本”。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紮紮實實地組織教學。實際上,也只有觀念正確了,才會去設計合理的教學,去組織課堂教學活動。


對課堂教學的認識,不應該只是滿足讓學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導他們藉助教材的學習來發展思維、情感和分析判斷能力等。通過一堂堂課的學習,讓學生不斷地修整自己的認知結構,掌握理解與運用政治理論的本領,提高認識世界的水平。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實施教學,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性才能體現出來。所以,正確地協調與處理好教材的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組織教學,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一個關鍵之處。


教師在鑽研教材的同時,頭腦中要有學生,應時時思考學生原有基礎如何?他們能接受嗎?他們對現實問題的認識水平怎樣?等等,簡單說來,就是在頭腦中,帶著學生的實際水平去鑽研、處理教材,才能在課堂上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才能真正的用好、用活教材。


二、追求和諧的課堂活動,在師生的思維碰撞中,發揮學生主體性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出現,更要在科學、和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目前的政治課教學中,我們教師仍然是在唱主角,在盡情地灌輸,即使讓學生講,也不能有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東西,一派教師主體性的體現。這種教學方式的課堂裡往往充滿著嚴肅,刻板沉寂的的氛圍。學生的課堂行為也就相應地被規範為:正襟危坐,目不斜視,不得隨便亂動,不許私下討論,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主體性如何能發揮出來呢?


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活動氣氛,讓學生身體在課堂中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創造一個寬鬆的課內環境和融洽的師生關係。和諧的課堂教學活動應該是讓學生閱讀教材時,借用媒體充分地利用腦、眼、手等感覺器官,反覆地去體驗。在理解教材、領悟人生意義的同時,不斷地提高思維能力。


和諧的課堂是流動變化著的。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發現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反應,調整教學手段及教學內容,及時設疑,解疑。在學生緊張又興奮的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點撥、引導,使學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創造性是使課堂教學富有變化、富有激情的關鍵。而這種點撥不是即興發揮,也是精心設計的結果。可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的發揮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要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在師生的思維碰撞中,訓練學生的各種能力。和諧的教學活動,師生雙方都能產生求知的愉悅,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努力把目標轉化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靈魂,它決定了教與學的方向。傳統的目標教學是向學生展示“理解……掌握……”等,學生雖然能掌握結論,但往往靠死記硬背,不能充分發揮主體性,其創造能力也受到遏制。解決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教學目標轉化成目標思考題,設計恰當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索求知,最終掌握知識,並在這過程中,培養各種能力。


問題的設定要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有一定的科學性、啟發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問題還要具有一定梯度,能讓學生通過分析和討論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通過對問題的解答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並在問題情境中掌握課本有關內容,達到教學目的。


四、努力促使結論教學向過程教學轉化,教會學生探索知識的程式和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實際上是知識結論的教學。教學活動是教師講結論,學生背結論,其結果是學生裡掌握了知識,但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識,而是知識的形成過程,因為知識的形成過程不僅包括了知識發現、形成及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手段,而且也包括了概念形成、問題發現、思路探求的科學程式和方法。因而必須把結論的教學轉變為過程教學,突出“學”在教學中的地位。當然要正確處理“學”與“導”的關係,重視教師的“導”,教師的“導”應體現在組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獨立思考,自己得出結論,必要時還應參與學生的討論,巧妙地把討論引向深入。


五、有層次性、針對性地訓練,提高學生分析綜合能力


訓練是學生深化理解、鞏固新知、培養能力的過程。學生層次不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大差異,課堂教學中的訓練就要依據預習時設計的問題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對於基礎知識、基本概念要由點到面、由簡單到複雜循序紮實地練,做到全面性強;對於新舊知識易混淆點採用對比練,做到求同存異;對於知識與能力結合點採用創造練,做到舉一反三;對於重點、難點知識採用反覆練,做到常練常新;對於同類知識採用典型練,做到觸類旁通。


訓練題的設計要思維容量大、思維過程強,體現知識的發生、發展、遷移的過程。(後附問題設計例項)訓練的方式要從實效出發精心安排,多樣活潑,不要拘泥於尋找問題答案。本人在實踐中體會到訓練一般來說,要具有四個環節:


①精選例項示範。選擇最能體現基礎知識和訓練目標的例項作課堂講析示範,範例應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由區域性到整體,逐層遞進。


②學生討論釋疑。學生是主角,一般問題只由學生討論解決,難點由教師示範後再討論,這一環節特別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作用。


③教師提示點撥。一是在出示問題時提示有關知識、參考內容和資料、訓練步驟等;二是在學生討論中點撥思路和方法,簡要評價與鼓勵,及時補充和糾正。


④師生梳理歸納。學生在討論、教師釋疑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梳理知識,歸納學習內容,進行歸納訓練。


通過練習訓練不僅使學生鞏固了知識,培養了能力,而且教師可以獲取教學反饋資訊,進行補償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因而意義重大。


六、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結構網路,掌握結構化知識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讓學生掌握結構化的知識,是培養學生技能、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前提。在新課的學習中,學生獲取的往往是分散的、缺乏聯絡的、無序的知識,這樣的知識就必須從結構上把握並去解決。因而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和搞清各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絡,總結概括,連線知識鏈條,將知識重新編碼、排序,使之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網,由無序到系統。


總之,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以學生為主體是廣大教師從事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進行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髮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變革已成為本次課改中備受關注的話題之一,越來越引起眾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以學論教,教是為了學”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徹底改變了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課堂教學評價的關注點都是以“教師”為主,如教師的言語表達是否流暢、教師的板書設計是否合理、教師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師的教學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結構合理、詳略得當等等,主要關注教師的課堂表現,關注教師是怎麼講的。即使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也基本上被看著是教師“教”的迴應,或者成為教師“教”的點綴。總之,以往的課堂評價表現為“以教為主,學為教服務”。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不但深入,新課程提出了建立“以學論教,教為了促進學”的響亮口號。它使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發生了根本的轉變,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即關注學生是怎麼學的,通過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獲得結論及其過程等等學生的行為表現,評價課堂教學的成敗。即使關注教師的行為,也是關注教師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等,來評價教師課堂行為表現對學生“學”的價值。


一、改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教師被看作是課程的“推行者”。教師的職責就在於教書在於把課程(教學內容)忠實的傳達給學生。其實,課堂的主體應是學生,課程與教師的關係十分密切,在“以學論教”課堂教學評價下,教師的教育觀念要從以下幾方面轉變。


首先,要轉變學生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和差異性,採用個別化,探究性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自身經驗的基礎上去學習。


其次,要轉變“課程與自己無關”的觀念。


二、改變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新課程倡導新的學習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為主,而教師也更多地成為學習情境的創設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遵循學生髮展的需要和狀況來設計課堂教學,而不是請學生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參加學習,教師的“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關係。


三、改變了教師課前準備的關注點和備課方式


“以學論教”使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可能反應,並思考相應的對策。於是,促使教師從以往“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備課方式中轉變出來,注重在時間去琢磨學生、琢磨活生生的課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而不是在課堂上簡單地再現教材。因此,寫教案這種傳統的備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以學論教”的評價模式對課堂教學的要求。除了寫教案,教師可能更多地關注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認識水平來反思自己的教案是否可行,並及時加以修正,有時甚至要走進學生中間瞭解他們對即將講解內容的興趣,知識儲備和他們所關心的話題。只有堅持以學生為本,在課前真正瞭解學生的需要,才能真正上好“以學論教”的每堂課。同時教案的使用和設計也需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而有所改進以增強其適應性和實效性。例如:現在的教案並行設計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兩大部分,使教師從關心如何教到更多地關心學生如何學,將有助於教師同時並重教與學;設計了“學情分析”、“教學後計”等內容,便於教師在課前分析、思考、課後總結、反思,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教案並不是寫得越工整就說明教師備課越認真。


四、改變了教師對教學能力的認識


從關注“教”到關注“學”課堂教學評價重心的轉移,將促使教師重新反思一堂“好”課要求具備的教學能力是什麼。也許一個板書並不漂亮,口語表達並不是很乾淨利落的教師也能上出一堂好課來。因為“以學論教”課堂教學評價模式更為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做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想了些什麼、學會些什麼和感受到什麼等等。教師的板書和口語表達能力已不再是評價一堂好課的必要條件。只要這位教師為了每位學生的健康發展來組織教學活動,為每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發展營造了“民主、平等、開放”的空間,並給予了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充分發展,品嚐到了成功的快樂,也許板書由學生來寫,總結是學生歸納並說出來的,這依然是一堂好課,一堂學生“學”得好的課。可見,教師需要對“教學能力”進行新的思考和認識。


首先:關注每一位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有待點燃的“火把”。他們有主動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動探究知識的願望,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位學生提供自我學習和發展的空間,滿足每位學生求知的渴望和多方面發展的需求。要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凸現出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自學習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其次: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學習知識的獲得,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一切都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教學中注重反思,不能完全按事先設計的環節進行,要富有彈性和針對性,以便隨學生的表現來靈活調整。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用“心”施教,不能做知識的傳聲筒。


再次: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教師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樣,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就成為人格健全和發展過程。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學論教”新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變革正充分體現了這一核心理念。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浪潮中,成為新課改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