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中秋——那些我們或將遺忘的中秋傳統習俗(精選3篇)

欄目: 中秋節 / 釋出於: / 人氣:3.93K

中秋——那些我們或將遺忘的中秋傳統習俗 篇1

說起中秋,我們最熟悉的習俗可能就是吃月餅了,月餅圓又圓,又是閤家分吃,象徵徵著團圓和睦。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人們對於月餅也不是那麼熱衷了,很多都是流於形式罷了。

中秋——那些我們或將遺忘的中秋傳統習俗(精選3篇)

最早關於月餅的記載是在唐代《洛中記聞》中,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也更加精緻。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讚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月餅寓意團圓,則是明朝開始的。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大致就是: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月餅在古代是祭月的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閤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中秋——那些我們或將遺忘的中秋傳統習俗 篇2

明清時期,民間還有在中秋之夜燃燈的習俗。主要在南方流行。中秋燃燈主要寶塔燈,即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為之;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紅光四射。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懸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流傳著嫦娥奔月的傳說,老幼婦孺也都知道傳說中月宮裡有隻玉兔,並逐漸將它人格化、藝術化、進一步神化了以後,形成了兔兒爺信仰,是古代月亮崇拜的一部分,過去每年中秋,人們祭月的時候,也不會忘記拜兔兒爺。

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隻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沒什麼區別。不過現在尋常市面上已見不到兔兒爺的蹤影,只是作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展覽,或者在工藝品商店裡出售。年輕人對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來就津津樂道。

中秋——那些我們或將遺忘的中秋傳統習俗 篇3

中秋賞月也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一個專案。

中秋賞月,是指八月十五中秋節觀看滿月,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但未成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歷代詩人名篇中幾乎都有詠月的詩句。宋朝時期,逐漸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也就是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明清以後,每逢中秋,圓月東昇,人們便在庭院、樓臺上,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花生、西瓜等果品,賞月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