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暑節氣散文(精選5篇)

欄目: 節日習俗 / 釋出於: / 人氣:2.96W

大暑節氣散文 篇1

我們的祖先在一年中安排了二十四個節氣,實在是為種田人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像是按照造物主脾氣制定的一份全年工作計劃表,某個節氣一到,農民就知道應該做什麼了。據說二十四個節氣是當時的中央政府頒佈的,是以中央政府所在地洛陽為標準的。這樣,雖有些節氣所出現的物象、物候與當地情況相吻合的,如“夏至”“冬至”兩個節氣。夏至以後,白天一天天短起來,到冬至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過了這一天,晚上一天天短起來,到下一個夏至又是全年中晚上時間最短的。也有很多節氣肯定與當地情況不相符合的,如“霜降”,有的地方還沒有交這個節氣,早就濃霜滿地了,而像廣東這些南方地區,它是全年無霜的。這種事實上的偏差倒並不影響農民耕種,因為幾千年來,各地產生的農諺補充了某些不足,二十四個節氣本來就是綱目式的。

大暑節氣散文(精選5篇)

在我懂事後,尤其是當上了人民公社小社員後,耳濡目染,對節氣的到來,從不太在意,慢慢地有所注意了,也知道了裡面蠻有名堂的。你要做一個農民,尤其是要做一個合格的農民,對二十四個節氣一定要牢記在心的。生產隊裡的事有隊長,自然不用你管,事實上你也不會管。老農們會說,你背得出二十四個節氣嗎?老三老四的。一句話就把你問癟了。可家裡那幾分自留地也是和節氣搭界的。春來了,風暖了,草綠了,花開了,清明到了沒有?你要記住,哪怕是寒食節到了,天氣已溫暖了,你要播種子的話,就請暫緩吧。不記住這一點,早早播下了種,等到那種子從地裡探頭探腦鑽出來,高高興興地東張西望時,冷不防被某個早晨的霜凍打蔫了,你可別怨老天不客氣。因為老祖宗早就有言在先: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誰叫你同節氣對著幹。

也有對著幹的,而且越來越多。晚稻插秧最遲要在夏至這一天結束,老祖宗總結的“夏至日收秧疤”這句話總是有它的道理的。什麼農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這也是農諺,老祖宗總結得出嗎?秧本來已經插好了,外地卻傳來了高產放衛星的經驗,說同樣一畝地,密植的畝產可達到幾千斤、幾萬斤甚至更多。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有人指揮著大家把已經插好的秧拔起來,不留空隙,一棵挨一棵地重新栽到一塘田裡。指揮的人說了,誰規定的秧苗一定要留空隙,插秧時留空隙,就等於收割時少收糧食。秧不夠,再把另外幾塘田裡的秧也拔起來插進去,最後是把18畝田裡的晚稻秧全部並種到了一畝田裡。得風氣之先的舉動還引來了無數的參觀者,著實讓指揮者風光了一段日子。這一塘田的插秧就用了好幾天才完工的,這個過程農民只用一句話就概括了:幾塘田裡的秧種在一塘田裡。可收成卻不是18畝田的總產量,地方誌上說是“實收秕穀100斤”。

豈止是節氣,連造物主也無奈了,自嘆不如了。

人也由此變得無所顧忌了,天不必怕,地也不必怕了。

一進入秋天的“白露”節氣,農民就希望天天出太陽,一點小雨也不要下。一句“白露裡的雨,到一處壞一處”的農諺,讓農民時刻提防那個季節裡的雨。也許那時正值晚稻抽穗揚花,不知人情世故的白露雨會把稻穗上花粉沖掉了,應該豐滿的稻穀以後都要成癟谷了,一年的收成落空了,泡湯了,農民哪有不恨之理?可這樣的恨有點問題,在晚稻揚花季節裡,白露雨是不會連續下它個十天八天的。要這樣,它們的工作量太大了,它們會因工作太累而想安排休息的。再說稻穗揚花受孕只是性的繁殖,又沒有多少愛和浪漫細節,那更得抓緊點時間,傳宗接代這種事本來都是見縫插針進行的。天底下的植物多著呢,對你不利的事,對其他不一定不利。那時還是冬菜種植季節哩,怎麼不需要水呢?實際上,農民只是一代一代把這句農諺傳下去,或者是在罵人時把這句話搬出來,除此之外,對白露雨並不見得有什麼深仇大恨。倒是另一種雨,農民們更恨。它可以不分春秋,可以不管寒暑,誰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過來,且破壞作用立竿見影。這種雨過後,菜葉子上,樹葉子上,頓時立刻有了反應,先是出現一塊塊的黃斑,好象鐵鏽水一樣。滿是綠色的整塊菜田裡,鋪滿了黃色的疤痕,而後是慢慢地爛掉、死去。種了十幾、幾十年田的農民們不懂呀,這是什麼雨?到一處壞一處的白露雨也沒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大隊幹部不懂,公社幹部也不懂,只有農科所的人懂,他們說這就是酸雨,前段時間廣播裡早就講過了。這種雨裡含有硫酸,滴在衣服上也會有黃斑,滴在鐵器上馬上要生鏽、爛掉。對呀對呀,怪不得生產隊裡的那輛拖車上都是鏽斑,壞得這麼快,酸什麼的雨力道怎麼這樣大呀。唉,躲也躲不掉,防也防不了,今後這田怎麼種呀?

人能不顧季節制造新的白露雨,夠大膽的了,但人,尤其是農民,在二十四個節氣前也有依順的時候,那就是“立秋”這個節氣。

立秋之前是大暑。大暑是一年中當地最熱的季節。這段時間原本是農閒,自從這裡一年改種三季糧食作物後,大暑至立秋內要搶收早稻,搶種後季稻,成為全年中農事最忙,任務最重,也最艱苦的“三搶”季節。每天的氣溫高達三十四五度,後季稻的插秧任務再重,也一定要在8月7、8日交立秋之前完工。

立秋時刻雖說是鐵定的,可沒有人能看得出來,它沒有標記,也沒有聲音,更沒有顏色。人們只是從日曆上知道,今年是幾點幾分交立秋。那一刻到來時,天是藍的還是藍的,吹來的風是燙的還是燙的,橫塘裡的水還是不緊不慢地向前逝去。它來時沒有前兆,去時也沒有蹤影,就像七點過了是八點,上午過了是下午一樣,一切都和平時沒有什麼兩樣。但造物主用一把刀,一把凡人看不見的刀,生生地在那個時刻斬了一刀,把它分成了立秋前和立秋後。就說那年吧,8月7日十五點二十七分就是造物主砍下的刀印,是個界限。你是種田人,你就得記住這個時間。眼前的插秧,就不好自說自話越過界限。這是每年“三搶”中插秧的最後截止時刻,只准提前,不準滯後,這叫只脫時辰,不脫日腳。對這一時刻的重要性,我也是在參加了好幾年的“三搶”後才有所領悟的。記得有一年“三搶”時,立秋是晚上八點多鐘。到那天太陽落山,隊裡99。9%的搶種任務已趕在那一刻前完成了,只剩下半畝秧板田還沒有變成綠。隊長阿順看到大家“戰鬥”半個多月,個個都已筋疲力盡了,就破例不讓大家再開夜工,而是把任務交給了青年突擊隊,說青年人手腳快,明早開個早工把最後這個小雕堡攻下來吧。與造物主對著幹、第二天插下去的秧苗,怎麼看和其他田裡的也沒有什麼兩樣,一樣高,一樣綠,一樣在風中搖晃,一樣先是蔫頭搭腦幾天後又神氣活現。這塊田裡的秧苗都成活了,長高了,發棵了,分櫱了,揚花了。立秋前後的差別從開始時的一點也看不出,到一天比一天明顯了。當然,它們的差別不在葉上,不在杆上,這些部位同樣茁壯,同樣挺拔,差別只有一點,在稻穗上,這一點恰恰是關鍵的,致命的。你看立秋前插下的秧,穗上實谷多而癟谷少,那半畝地的稻穗上自然是佈滿了稻穀,可它們中的大部分最終沒有能充實起來,稻穗頭揚得高高地。就像人一樣,連二夾三地講了幾麻袋的話,可多是廢話、空話,稻穗上的癟谷是造物主安排的廢話、空話。造物主自有過人之處,在人的強大面前它不卑不亢,應該造出的東西它都給人造出來了,葉、莖、杆、穗,應該有的全有了,先讓人喜歡一場,可最後卻是讓人空歡喜一場。你不接受造物主的安排麼,它就給你點顏色看看。造物主對人的移山填海早就自嘆無奈,對人的為所欲為只能默不作聲,但在這節氣安排上,它有足夠的資格不怕任何人。那半畝地裡的水稻長成那樣,就是造物主斬下刀印的結果,很清晰的刀印。這把看不到的刀把好多稻穀斬沒了。半畝地的損失自然不算大,但這明顯是造物主的警告,面對如此嚴峻的事實,你再天不怕地不怕,也不敢不理睬它,更不敢藐視它,只能千方百計依著它、順著它,趕在這個時刻之前去完成任務。好在還有立秋這樣的節氣。

一年種兩熟時,大暑過了是立秋;一年改種三熟後,立秋之前是大暑。現在,我們這裡的土地早已全部徵用完,農民們再也不用種田了。節氣呢,大暑、立秋年年有,年年交,自然還有春分、秋分,二十四個節氣,一個也不會少。唯獨那些老祖宗傳下來的農諺,我們這一代用過後,下一代就用不到了,他們若有興趣記住它們還得像背書一樣下點功夫呢。不過也不用擔心失傳,白紙黑字印在那裡吶。“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寒露嘸青稻,霜降一齊倒。”霜降以後是什麼節氣?是立冬吧。又一年差不多快要過去了,新的一年,是從小寒開始的。二十四個節氣,年年在交。麥子收了,還在種水稻。

大暑節氣散文 篇2

有遁世者說:“我在世上已經了無牽掛,只對於時序節令的推移,還不能忘懷。”

——《徒然草》

梅花滿樹,又是一年冬至。早晨醒來,第一個念頭就是今天冬至,腦海中響起了一首曲子,莫扎特的《魔笛》,同時響起的還有一箇中年男子的聲音:20xx年11月7日22點20分,這個平靜小鎮中一個普通的家庭裡,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沉浸在莫扎特臨終前最後一部也是最為輝煌的一部歌劇《魔笛》的吟唱聲中。這樣的一句臺詞來自於電視劇《冬至》。

冬至,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對於節氣時令的變化,我們總是很敏感的。時令變了,面板感觸到的溫度變了,眼中看到的風景也變了,從枝椏新抽一直看到黃葉滿地。徒然草中寫道:“我在世上已經了無牽掛,只對於時序節令的推移,還不能忘懷。”不能忘懷的,是看到眼中,記在心裡的自然的美麗吧。

明劉基有首詩:“日薄雲陰雪在山,夜寒溪靜客舟還。乾坤簸盪逾三載,風俗乖張似百蠻。廢井衰蕪霜後白,空村喬木曉餘殷。獨憐節序逢冬至,不得安息學閉關。”詩中閉關的意思就是“閉門謝客,斷絕往來,不為塵世所擾。”如此說來,不知閉關者是否可以算是遁世者。時序節令的推移可以使他們感到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又是一年芳草綠。

今天講到了一首皇甫鬆的《採蓮子》:“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遊。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可以想見到的江南風光,可以想到的大膽熱情卻又嬌羞可愛的江南姑娘。這首詩使我想起了《天龍八部》一書《向來痴》一章中後半部分阿碧的出場:

“便在此時,只聽得(矣欠)乃聲響,湖面綠波上飄來一葉小舟,一個綠杉少女手執雙槳,緩緩划水而來,口中唱著小曲,聽那曲子是:“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採蓮遲。晚來弄水船頭灘,笑脫紅裙裹鴨兒。”歌聲嬌柔無邪,歡悅動心”水面上全是菱葉和紅菱,清波之中,紅菱綠葉,鮮豔非凡。見過荷塘,但是這樣的景象我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的,只能想象了。

於是,在冬至之日,在朔風呼嘯徹骨寒之時,我向往著一個江南採蓮的夢。

大暑節氣散文 篇3

時間如水,彷彿是轉眼間, 春去了秋又來,一年的工夫就這樣漸行漸遠。大街小巷、店鋪商場裡,花團錦簇、琳琅滿目的月餅,瀰漫著濃濃的中秋味。嘗試著購買多種月餅,水果的、蔬菜的、豆沙的、五仁的;袋裝的、散裝的、盒裝的;紅的、黃的、綠的、紫的……就是沒吃出那月餅的滋味——

記得小時候,每逢中秋臨近,各家各戶各人都充滿了嚮往和興奮,尤其是忙壞了媽媽們。

首先,媽媽要早早收集晾晒盞花、葫蘆花、玫瑰花、香豆葉,接著用石頭“匠窩子”搗碎撻面,再託人從城裡購買些紅曲、薑黃。其次,在日常勞作間歇,在田間地頭荒坡沙灘上,收集枯樹枝爛樹根、或挖或拔薅子、冰草、岌岌、艾杆子收工後背回家晒乾了,或者在院牆外晾晒些牛糞塊。蒸月餅比不得平常蒸乾糧饃饃,必須有燒灶火的好燃料才行。

在臨近中秋的前幾天,媽媽將自家提前製作好的“糟子”用溫水泡開了,調上澆頭子,發酵了,每隔一兩個小時再接續半碗乾麵,用適量溫水攪勻成成糊狀,連續接上十次左右,大概有半盆了。再按一碗麵的標準加適量溫水揉麵,揉一次發酵兩小時左右,連續揉個十次八次的,積少成多,滿滿兩大盆,鬆軟而勁道,用手一按撲哧撲哧的。

一大早,媽媽就和嬸孃、奶奶忙起來。

首先要按照我家“八卦”蒸籠的大小、月餅的薄厚、顏料的品種,將發好的面均勻的揪成若干團。接著,一手揉一手團,揉搓十來個回合,光滑了、瓷實了、圓溜了,用手心按平;再用擀麵杖一下一下推開成半公分厚、直徑四十五公分大的一張麵餅,將新榨的胡麻油均勻地塗抹一遍;黃澄澄的,清香撲鼻,再撒上薑黃,撒上白砂糖,撒上一層厚厚的白麵;最後緊緊地捲成一卷壓成一團;壓實了,再擀成剛才的形狀,再撒上一遍,這才是個名副其實的好底層,是最好吃的一層之一。

然後,如法炮製,擀上一層又一層,用備好的顏料撒上一層又一層,一層層撂成十公分厚。或剪開翻出五顏六色的“抓抓子”、或捲成卷擰成“馬絆場”、或蓋上頂層做成一色“蒸餅”。最後擀一個薄如紙的麵皮兒將整塊月餅完全包裹起來,雙人四手抬到籠屜裡,一籠屜只裝一塊月餅,一次蒸兩籠屜或三籠屜或四籠屜。

這時,“坐臥”在灶臺上的那口大鐵鍋裡早已燒好了沸騰的開水,按順序將籠屜次第撂在大鍋上;再用乾淨的碎布片或其它什麼軟物,將鍋沿、籠屜縫隙、鍋蓋縫等一切可能透氣的地方都塞嚴實了;用枯樹權、牛糞塊等結實耐用的柴火一口氣燒上半個鐘頭的旺火,防止“溜鍋”。等鍋蓋上面熱氣騰飛好一陣子了就要暫時停入火;停頓一刻鐘熱氣稍降,再用溫火燒半小時。就這樣燒四次,蒸兩三個鐘頭,一大鍋水也熬幹散沒了,月餅也就蒸好了。

那時候,為了蒸月餅,每年我都會向老師請假擔任“燒火丫頭”。

月餅蒸好後,要有兩人三掀兩翻整體端正放穩,用木製的“點朵子”沾上紅顏料,在暄騰騰的白麵上點上一朵朵紅花,便有了色彩,晾上一個晚上,揭掉表皮,切成十五公分大小的方塊,便可吃了。新鮮時香甜美味;晾乾了酥脆可口,層層疊疊,肥而不膩,中秋後的日子就在這甜美中咀嚼著。

中秋月夜更值得一提。當皎潔的月亮爬過樹梢立在屋頂時,深邃的天空澄澈透明,往日的繁星似有若無,亮汪汪的月光如水地灑落在農家寬敞的院落裡,比白晝更亮堂。家家戶戶搬出自家方桌,端一塊完整的、畫著月亮的月餅,恭恭敬敬地供獻在方桌中央,四周的拼盤裡供奉上自家收穫的水果或別的什麼好吃的,叫“獻月”。老人們還會講“嫦娥”和“玉兔”的故事,舉頭望月,我總想從“玉盤”中看見正在舞蹈的嫦娥或玩耍的白兔。

大暑節氣散文 篇4

今天晨練,爬山的時候,突然發現山道上、浮橋上、山頂的涼亭裡到處都是遊人,把個平時清清靜靜的賀蘭山染的頓時熱鬧非凡,近處看,才發現多數為20啷噹歲的年輕人,覺得奇怪,往常來爬山鍛鍊的多數都是老年人、中年人,年輕人除了有三三倆倆的戀人,很少見到這麼多的年輕人爬山鍛鍊。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一些單位在組織青年爬山比賽呢。

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改善,這幾年民眾的公眾假日越來越多,大家都習慣了“五一”、“十一”黃金週,也都知道這些節日的來歷,就連三八婦女節,氣氛也是相當的高漲,但“五四”青年節卻好像被忽略了,尤其是這幾年,五一休假只是三天,青年節更是被忽略不記了,儘管從去年規定,五四青年節放假半天,但必須是14-28週歲之間的人才有權利享受此待遇!可不論放假在家還是繼續工作,也不論是"適齡"青年還是大齡青年,都應當以自己的方式來紀念"五四"的精神,1920xx年的5月4日,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巨集偉的青春圖畫。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

然而,“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在這種精神裡,有著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著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與忠心。但如今能稱得上青年、有資格過青年節的當屬80、90後的人了,社會上還有這樣那樣的議論,這一代人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也沒有遭受過自然災害更沒有經歷過十年動亂。

是在溫室裡生長的花朵,在長輩的呵護中長大,可以說成長的道路上沒有蒺藜、沒有坎坷、沒有困苦,有的是平坦的大道直通富貴的殿堂,老一輩受過苦、經歷的磨難,絕不希望在這一代人再遭受,一出生就享受到了老一輩的奮鬥成果,在殷實的家境中成長,倍受長輩情感影響,身處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產品的旋窩,享受著洋快餐、品牌、動漫、明星、NBA物質條件,置身於網際網路、電視、大片的無限資訊中,在“超男超女”的大賽中張揚自我,他們生長的時代機會太多、誘惑太多,結果導致這一代人個性自由、叛逆,很少感受到經濟的低迷,曾幾何時,社會上對80-90後孩子的種種表現出現了很多的質疑和極大的憂患,試想,如果社會發展的交到這一代人手裡,他們能否堪當大任?也不可否認,這一代人也有很多的優點是我們老一輩人所或缺的:他們愛好廣泛、個性獨立、思想早熟,注重實際、蔑視形式,不屑口號,他們討論問題觀念深刻、邏輯嚴密,善於表達,好奇心強、接受新生事物快、充滿激情、不畏失敗、主動設定人生目標,他們比前輩更加富有創造力……社會上也湧現出了80-90後青年人在抉擇的關鍵時刻,表現出的忘我精神和發自內心的善良令人感動。“大學生英雄”、抗震英雄、最美女孩等等,這些體現出的當代青年見義勇為、敢於擔當的嶄新精神風貌,更給人以陽光和希望。他們感動了別人,昇華了自己,青春在擔當社會責任的同時顯得更加精彩。

當我們重新認識80、90後時,我們會多一份冷靜,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感動,多一份認同,多一份理解,用我們真誠的心去感知他們,他們的人生很精彩,他們的行動很華麗。他們留給我們的也許是我們內心的一份慚愧。

大暑節氣散文 篇5

中國人好過節日,自古的傳統,為了圖個熱鬧,圖個快樂,甚至圖口吃食。如今,許許多多外國的舶來節日也逐漸融入中國的家家戶戶,過起來竟也風生水起,有模有樣。從這一點看,中國老百姓與國際接軌積極、有效。

提起外國節日,一定得說說每年4月1日的愚人節。這個節日是西方人自娛自樂的產物,在帶給人們無盡快樂的同時,也經常會讓整個世界大跌眼鏡。當年,月亮上發現美國二戰時期失蹤轟炸機的新聞,各大媒體爭相轉載,一度震驚世界,令人難辨真偽,最後被澄清是愚人節的產物;20xx年4月1日,香港影視紅星張國榮縱身一躍,令世人愕然,而正是因為當天的日子特殊,許許多多的歌迷、影迷都認為這是愚人節吸人眼球的噱頭。難怪,曹雪芹老先生言之灼灼:真作假時假亦真,假作真時真亦假。

說到我個人初識愚人節,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也不得不提到一位故人。

那是二十幾年前,我剛剛入伍,部隊駐紮在大別山區的一個軍用機場,我在財務部門當出納員。由於業務來往的緣故,我認識了大學畢業不久、在當地銀行上班的小李(真實姓名還是隱去為好)。都是年輕人,年齡相仿,兼之當時部隊駐地條件艱苦,相對閉塞,娛樂活動較為貧乏,我們很快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經常一起跑步打球、下棋打撲克。

那年春天,暖意襲人,空氣瀰漫著醉人的油菜花香。小李提議晚飯後,徒步到飛機場看油菜花,並美其名曰:踏春採花。我們的駐地離飛機場大概四、五公里,一個不近不遠的距離。不過,對於年輕人,咱還是軍人,走個來回不是問題;可問題是回來後,小李萬分焦急地說:“壞了,我的懷錶丟到機場了!”那塊懷錶我見過,是銀行發給員工的——紀念毛主席誕辰的限量版懷錶,紅銅外殼,看著挺精緻,價值幾何不得而知?起碼我個人認為價值不菲。不顧疲勞,不顧天色已晚,我和小李又原路跑了個來回。結果可想而知,懷錶哪裡找得著!正當我替小李沮喪和惋惜的時候,這小子竟笑嘻嘻地說:表沒丟,騙你的,今天是愚人節!

後來,因為我到軍校讀書,畢業後分到其他省份服役,和小李漸漸失去聯絡。前幾年,專程回老部隊看看。當年的戰友們仍在部隊裡工作的不多,轉業到當地的不少,聚會、喝酒、回憶過去成為永恆且持續的三部曲,席間,我提到許多二十年前的人和事,包括銀行的小李。其中轉業到當地法院的一個戰友,聞言連稱“可惜、可惜”,於是講起小李的後續故事。

小李在部隊駐地的基層銀行上班不久,他精明的頭腦,和靈活的處事方法,很快得到市分行領導的賞識,一路坦途,三十幾歲已經被提拔成單位的中層幹部。正當人們認為其前途不可限量之時,東窗事發;隨後以涉嫌金融詐騙罪鋃鐺入獄,如今算來也有些年頭了。

得知此變故,眾人唏噓不已。我心說:小李,你這回的“玩笑”真是開大啦!

當然,我們在生活、工作中,拿朋友、同事、家人,出於善意地偶爾鬥個樂兒、開開涮也無傷大雅、無可厚非,倒是可以調節情緒、放鬆心情、增進團結,從而達到娛人娛己的效果。反之,自作聰明者,開玩笑沒有節制,當“玩笑”突破道德的底限,觸犯法律的時候,法不容情,其自己只能吞下愚人愚己、害人害己的惡果。

回到“愚人節”話題,僅以個人之見,我覺得:像愚人節此類節日,大家當慎過為妙,不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