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端午節傳說作文(精選14篇)

欄目: 端午節 / 釋出於: / 人氣:6.9K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1

我問粽子為什麼是三角形的,不是圓的、方的?端午節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就來回答吧。

端午節傳說作文(精選14篇)

端午節的意思是,很久很久以前。屈原在回國的路上,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自己的國城,很悲嘆,對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流水的長江中,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怕魚蝦把他的屍體給吃了,但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這些東西,不要吃屈原大夫屍體 ,還有些郎中還把酒倒入江中,以便把魚昏倒,讓屈原大夫屍體不被傷害,從今以後端午節就是農曆5月初5,定為了紀念屈原大夫。

粽子為什是三角形的,不是圓的、方的,是因為用少量的材料就可以做,各地包的材料不太一樣,但基本都是植物的葉子,葉寬而長韌,但畢竟是葉子,寬度有限。三角形包法只用1葉或2葉就能包成,而長方形大概就要的3、4片了把。我們一家圍坐餐桌旁,阿婆把熱氣騰騰粽子端上來,我們就把繩子解開,剝開一層層竹葉,露出那白白的熱熱的粽子來,粘著糖慢慢的吃起來,那味道軟軟的粘粘的,很可口,粽子有綠豆沙、紅豆沙、紅棗、豬肉、小豆、蛋黃、瘦肉餡的,品種繁多,我們邊吃邊聊其樂融融。就這樣過了一個端午節。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2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剪紙、陶瓷、戲劇、國畫,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是端午節的由來。每年的農曆初五,我國民間都舉辦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多種活動,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287年,秦國攻破楚國的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捨得拋棄自己的祖國,於農歷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離開了人世,以自己的生命譜乏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病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後,就不會去咬屈原大夫的身體了。並且把雄黃酒倒入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大夫。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一直相傳至今,千古不衰,源遠流傳。

我國的傳統文化真豐富,我為我國感到驕傲而自豪。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3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媽媽,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說一個我所知道的民間傳說吧!——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有個傳說,在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為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於當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憂傷,紛紛湧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了船隻,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蒸熟扔進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日。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4

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媽媽,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說一個我所知道的民間傳說吧!——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有個傳說,在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為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於當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憂傷,紛紛湧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了船隻,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蒸熟扔進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日。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5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鳳凰山下有個小漁村。村裡有個姓曹的漁夫。漁夫有個女兒叫曹娥。

一年春夏之間,兩岸連續大雨,舜江洪水暴漲。曹娥她爸怕錯過漁汛,他不顧曹娥反對出江去捕魚。

父親去了,曹娥在家不放心。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後來,曹娥沿江向上、下游找尋還沒見到父親。太陽快落山了,曹娥從她父親的夥伴口中得知:他們一起在張網,突然一個大浪,把她父親的小船推進漩渦,讓水沖走了。曹娥一聽嚇出了魂靈,大叫一聲“父親、父親”,拔腳朝下游追去。

她在江邊來回哭叫。第八天,曹娥望著江水,看見她爹在跟水搏擊。曹娥縱身向江水撲去。

又過了三天,江面風平浪靜,人們卻在下游十多裡的江面上,看到一股江水在盤旋,隱隱約約好像有人在遊動。人們趕過去,發現正是曹娥和她的父親。曹娥雖然死了,但她卻能找回父親的屍首,把他負到江堤邊,人們都說這是她的孝心感動天。

據說波濤洶湧的曹娥江水在流經曹娥廟時總是平靜的。當地百姓認為,那是因為江水自覺愧對孝女曹娥。

曹娥的孝心感動了天,更感動了四周的鄉親,他們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邊造了廟,塑了她的像,尊她為“孝女娘娘”,還把漁村叫做曹娥村,把這條江改名曹娥江。每逢曹娥救父這一日,曹娥廟裡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各省各府都有來拜曹娥孝女娘孃的,許多人題詞送匾讚揚曹娥的孝行。

據說,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很多人將端午節視作懷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6

不知不覺中,又到端午節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如果不知道的話就請看下面的作文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非常有學問,一直在楚王身邊做官,在屈原盡心盡力的扶持下,楚國日益強大、富裕起來。可是,好景不長,昏庸無能的國君聽信子蘭等人的讒言把屈原流放到了邊疆去做苦力。

在流放期間,屈原聽到國土和國都都被敵軍佔領了,到處都是戰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悲痛之極他寫下了《離騷》這一首詩,便獨自一人來到汨羅江,懷抱一塊大石頭縱身跳入江中。百姓聽到這一訊息之後,含著淚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後來人們便包起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兒吃得飽飽的,不去傷害屈原的屍體。這個不幸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

聽了粽子的來歷,該聽賽龍舟的來歷了。

當時百姓們捨不得屈原,便四下尋找。順著河流一直來到洞庭湖也不見蹤跡。後來人們把竹筏改造成了龍的摸樣,因為魚蝦怕龍,便會四處散開,不去碰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兒童還要佩戴香囊。香囊不但可以驅邪,而且做工精美。裡面有:香藥、雄黃、硃砂等配料。先把這些配料用絲巾包起來,然後再用五色線縫製,真是芳香四溢。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7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8

我問粽子為什麼是三角形的,不是圓的、方的?端午節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就來回答吧。

端午節的意思是,很久很久以前。屈原在回國的路上,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自己的國城,很悲嘆,對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流水的長江中,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怕魚蝦把他的屍體給吃了,但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這些東西,不要吃屈原大夫屍體 ,還有些郎中還把酒倒入江中,以便把魚昏倒,讓屈原大夫屍體不被傷害,從今以後端午節就是農曆5月初5,定為了紀念屈原大夫。

粽子為什是三角形的,不是圓的、方的,是因為用少量的材料就可以做,各地包的材料不太一樣,但基本都是植物的葉子,葉寬而長韌,但畢竟是葉子,寬度有限。三角形包法只用1葉或2葉就能包成,而長方形大概就要的3、4片了把。我們一家圍坐餐桌旁,阿婆把熱氣騰騰粽子端上來,我們就把繩子解開,剝開一層層竹葉,露出那白白的熱熱的粽子來,粘著糖慢慢的吃起來,那味道軟軟的粘粘的,很可口,粽子有綠豆沙、紅豆沙、紅棗、豬肉、小豆、蛋黃、瘦肉餡的,品種繁多,我們邊吃邊聊其樂融融。就這樣過了一個端午節。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9

端午節的第一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10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三閭大夫屈原的傳說

屈原,生活在戰國時代,年輕時就胸懷遠大抱負,表現出驚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懷王信任,官至“左徒”,據司馬遷《史記》記載,他內“與王圖議國事”,外“接遇賓客,應付諸侯”,是掌管內政、外交的大臣。

戰國本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爭霸的混亂時期,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後日益強大,常對六國發動進攻。當時只有楚國和齊國能與之抗衡。鑑於當時形勢,屈原主張改良內政,對外主張聯齊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層統治階級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國賄賂的楚懷王的寵姬鄭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擠和陷害。

糊塗的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把他放逐到漢北,結果楚懷王被秦國騙去當了三年階下囚,死在異國。

屈原看到這一切,極端氣憤。他堅決反對向秦國屈辱投降,這遭到政敵們更嚴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親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漢北更偏僻的地方。

屈原在長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受到極大的摧殘和打擊。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個打漁的隱者,隱者見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勸他“不要拘泥”、“隨和一些”,和權貴們同流合汙。屈原道:“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公元二七八年,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詩人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詩人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沉。他死時大約六十二歲,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11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媽媽,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說一個我所知道的民間傳說吧!——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有個傳說,在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為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於當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憂傷,紛紛湧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了船隻,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蒸熟扔進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日。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12

我問粽子為什麼是三角形的,不是圓的、方的?端午節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就來回答吧。

端午節的意思是,很久很久以前。屈原在回國的路上,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自己的國城,很悲嘆,對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流水的長江中,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怕魚蝦把他的屍體給吃了,但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這些東西,不要吃屈原大夫屍體 ,還有些郎中還把酒倒入江中,以便把魚昏倒,讓屈原大夫屍體不被傷害,從今以後端午節就是農曆5月初5,定為了紀念屈原大夫。

粽子為什是三角形的,不是圓的、方的,是因為用少量的材料就可以做,各地包的材料不太一樣,但基本都是植物的葉子,葉寬而長韌,但畢竟是葉子,寬度有限。三角形包法只用1葉或2葉就能包成,而長方形大概就要的3、4片了把。我們一家圍坐餐桌旁,阿婆把熱氣騰騰粽子端上來,我們就把繩子解開,剝開一層層竹葉,露出那白白的熱熱的粽子來,粘著糖慢慢的吃起來,那味道軟軟的粘粘的,很可口,粽子有綠豆沙、紅豆沙、紅棗、豬肉、小豆、蛋黃、瘦肉餡的,品種繁多,我們邊吃邊聊其樂融融。就這樣過了一個端午節。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13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剪紙、陶瓷、戲劇、國畫,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是端午節的由來。每年的農曆初五,我國民間都舉辦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多種活動,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287年,秦國攻破楚國的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捨得拋棄自己的祖國,於農歷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離開了人世,以自己的生命譜乏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病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後,就不會去咬屈原大夫的身體了。並且把雄黃酒倒入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大夫。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一直相傳至今,千古不衰,源遠流傳。

我國的傳統文化真豐富,我為我國感到驕傲而自豪。

端午節傳說作文 篇14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Tags:端午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