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端午節作文(通用16篇)

欄目: 端午節 / 釋出於: / 人氣:3.78K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1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有個這樣得名的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取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楚懷王和秦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了郢都以後,沿著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髮,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當楚國被滅亡時,他自投汩羅江,為了不讓他被江中的魚吃掉,人們就在這一天向江中投粽子。端午節就是這樣得名的。

關於端午節作文(通用16篇)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形狀多多,在農村,有人還會包個書包狀的粽子,送給小孩子們挎在腰間帶著去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口味也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活動就是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在龍首敲鑼,一個人坐在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虎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圍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看不見了。

端午節是個美好又快樂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我跟媽媽要去奶奶家過節。

我們坐上了汽車,不一會兒,就到了奶奶家。奶奶包了好幾十個粽子,看見我們來了,連忙拿出來讓我們吃。我吃了一個裡面有花生和豆子的粽子,香香軟軟的,真好吃。接著,奶奶又拿出好多水果,裡面有我喜歡吃的梨,還有媽媽喜歡吃的蘋果。爺爺年紀大了,牙齒不好,我就拿了一根香蕉給爺爺吃,大家都誇我是個乖孩子。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3

相信大家都聽過關於端午節一首好聽的兒歌吧:“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划龍舟,你們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嗎?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的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其實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怎麼樣?端午節的知識還不少吧,如果你還有更多知識,可要告訴我呦。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4

就像往年一樣,無論人們的喜怒哀樂,端午節總是悄悄的來臨,只要你細心觀察,處處都能體會到那麼一點點過年的喜慶。

記得小時候,每當端午節快到時,媽媽就會早早地到附近商店買來一大堆的粽子葉。端午節的頭一天,看到媽媽將泡好的一大盆江米和洗得乾乾淨淨的粽子葉端出來時,我就會迫不急待地湊到跟前“幫忙”。媽媽包出來的粽子外形不同,有的是圓敦敦的四稜形,有的是長長的圓錐形;而且裡面的餡也有所不同,有豆沙餡的,有大棗的,真是五花八門。

看到從媽媽手裡出來的粽子個個活靈活現的,我心想這包粽子太簡單了,哪裡還聽得見媽媽的耐心指導,我擼胳膊挽袖子地開始上陣,結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包出來的粽子像篩網,江米從大大小小的縫隙裡,嘀嘀嗒嗒地漏了出來,這個時侯我才知道,原來包粽子還是個技術活呢!每當這時,我就會出神地看著媽媽那雙靈巧的手,一個個綠瑩瑩的粽子,好似給予了生命,那麼鮮活,那麼精靈。看著看著,“媽媽什麼時侯煮啊?”這句話像錄音機一樣不停地從我嘴裡播放,直到媽媽用一口大鍋將那些精靈煮上為止。總覺得這天的夜裡就沒有年三十過得快呢?似乎是我睡不著,天就不亮。第二天一大早,當我還沒有睜開眼睛的時侯,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已竄入我的鼻子,告訴我的大腦,端午節到了!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美餐一頓,然後提著媽媽分好的粽子挨家挨戶的送出去,再把每家留給我的燦爛微笑和祝福帶回了家。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5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年這個時候,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會用包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我會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去姥姥家,姥姥、姥爺早早的準備好了江米和大棗、粽葉來包粽子,並在煮粽子的時候煮上幾個雞蛋,用來給我和弟弟妹妹吃。在吃粽子的時候,我就問姥姥,為什麼人們要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門上要插艾草,這時候姥姥就會把弟弟妹妹叫到一起,講有關屈原投江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春秋戰國楚懷王統治時的貴族,並擔任大臣,他力主聯齊抗秦,遭到其它被收買貴族和楚懷王之後的打擊報復,被免去職務,並被流放,在流浪期間,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等著名不朽詩篇,在秦國攻破楚國國都,他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抱石投汩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去汩羅江邊憑弔屈原,並拿出準備好的飯糰和雞蛋丟進江裡想讓魚蝦吃飽,不用去傷害屈原的身體,慢慢就演變成吃粽子、雞蛋等習俗,用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姥姥給我們講完故事後,問我和弟弟有什麼想的說的嗎?我發表了自己心中感想,說:屈原是我們應該記住並不能遺忘的愛國主義詩人。

這時候,爸爸把煮好的粽子放在桌子上,叫我們來吃,我吃著又香又甜的粽子,想著姥姥講的動人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對我來說:古人的愛國主義精神會讓我深愛教育並激勵我將來好好規劃人生軌跡,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不能辜負姥姥講故事的深刻涵義。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6

端午節又要到了,從我到了北京以來,已經五年沒有回家過端午節了。

在哈爾濱,端午節是很熱鬧的節日。小的時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給我和弟弟綁上五彩線,其中我最喜歡紫色的線,那個時候的五彩線通常是家裡用剩下的毛線,捲起來粗粗的一根,綁在雙手雙腳和脖子上,以祈求好運,當端午節過後第一個雨天,就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水坑裡,奶奶說五彩線會變成小蛇,然土壤變得更肥沃。綁完了五彩線,老媽就會帶著我們去松花江邊,用嶄新的手絹沾著江水擦臉,可是現在的江水變得很臭,不能再擦臉了。早市上,會有賣香草、艾蒿、荷包、掃帚、葫蘆、小老虎、布娃娃、充氣棒的,老馬會給我買一個好看的荷包和掃帚掛在身上,而奶奶會買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蘆掛在門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棗粽子和白雞蛋、茶雞蛋也會在這個時候熱氣騰騰的端上來。小時候喜歡玩撞雞蛋,看誰的雞蛋最堅硬,有的用鴨蛋,有的人用鵝蛋,有的乾脆用假的石灰蛋,結果沒個端午節都會吃很多的雞蛋。

上了國中高中,同學們提前很久就會計算端午節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邊玩一個通宵。這個時候江南、江心島、江北都會燈火通明,年輕人拿著充氣塑膠棒互相追打,閃閃發光的項鍊、戒指都很受歡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將,還有人放鞭炮,這樣的民間慶祝活動一直會持續到第二天清晨。

上了大學就很少去江邊趕這個熱鬧了,記得同學去玩通宵之後趁我熟睡給我綁上了五彩線,結果掉顏色弄得滿手的彩色,真得很懷念。上了研究生之後,北京對於端午節並沒有很大的慶祝活動,每年只是在食堂吃幾個粽子應節。

如今,在端午節來臨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讓奶奶給我綁五彩線,想讓老媽帶我去江邊買荷包小掃帚,想吃奶奶包的粽子煮的茶葉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蘆掛在我們家的門前。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7

盼呀!盼呀!終於盼到了我們村一年一度的賽龍舟了。

農曆五月初六是家鄉的龍舟節。我剛吃過粽子,就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來到潢湧河邊看賽龍舟。河兩岸人山人海。

下午2時,比賽開始了,龍舟隨著鞭炮聲起,來自各村的12條龍舟一字排開。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迎接的綵船、劃過的龍船……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著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戰勝困難!”他們如同軍隊一樣威風。比賽到了緊要關頭,人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突然,從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吶喊聲,我放眼看去,原來是下二村旗子的紅隊落後了,在觀眾的的支援下,撓手們更沉著了,拼命地划著,下二村龍船,迎著洶湧澎湃的浪花,“踏著”乘風破浪的強風,在潢湧大河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水紋,衝上了前頭,其它龍船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後,下二村龍船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鼓舞廣大群眾。

據說,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戰國時期,那時,七個皇帝各鎮守一方,分別是:楚國、燕國、秦國、魯國、齊國、魏國、趙國。其中,北方的秦國最為強大,虎視眈眈地想吞併其它六國,想成為中華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國與齊國合併攻擊秦國,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聽的屈原勸告,還把屈原逐出楚國。最後,楚國被秦國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見楚國人民流離失所,就在農曆五月初五胸中抱著沉甸甸的大石頭跳到舊羅江自盡了。楚國人民聽到這個訊息後難以置信,紛紛划著小船去救他,又害怕舊羅江中小魚傷害屈原的屍骨,所以,楚國人民用小竹筒裝滿糯米飯菜,希望江中小魚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骨而吃楚國人民做的糯米飯菜。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賽龍舟需要隊員們同心協力、奮力拼搏才能劃得快,它巨集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發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精神。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8

說起端午節,大家一定很熟悉吧!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

粽子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為乾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沒有竹葉的清香。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浣溪沙》這首詩是宋朝詩人蘇軾寫的: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看完我這篇文章,你是不是有知道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啊!希望大家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9

端午節到了,我們一家人打算去姥姥家過這個令人開心的日子。

“快點,一會兒就趕不上車了。”對於爸爸媽媽的聯合攻擊,我們只能離開那溫暖的被窩。雖然很委屈,但是一想到要去姥姥家時,就加快了速度,在準備走時,我們就開心的想:給姥姥買什麼東西好呢?忽然,弟弟想到一個很棒的主意,就說:“昨天,阿姨送來了一把香蕉,不然我們送給姥姥吧!”然後,我們拿著香蕉就走了。

在去姥姥家的路上,我閒著無聊就拿出一本書看了,一會兒,我累了就睡覺了,“佳雪,別睡了,快到了。”爸爸對我說。

一會兒,到了,我們一下車就看見姥姥在等我們。“姥姥端午節快樂”我說。然後,我們就回家吃午飯了,我們就在院兒裡玩兒了會兒。

時光飛逝,轉眼間,就該上學了,我們就依依不捨的回家了。真希望下一個端午節到來,那樣,我們就可以吃香噴噴的粽子了,哈哈!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10

來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去吃屈原的遺體。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我很愛吃粽子,也很愛包粽子。去年端午節我就在奶奶的幫助下包了許多-棕子。我先拿來一張粽葉,把它捲成三角狀,放進米飯和紅棗,最後用一張粽葉包上。煮好後,味道可真香呀! 我在上面撒了點白糖,再咬一口,香氣撲鼻而來。又甜又軟。

每當我吃著粽子的時侯,就想起屈原,我也要像他一樣愛祖國。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11

清晨,一陣濃郁的糯米夾雜著粽葉的香味兒把我從夢中喚醒,啊,今天是端午節!

我再也在床上待不住了,一骨碌爬起來,就往飯廳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興奮不已,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鮮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棗粽、白粽……數都數不過來,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饞得我直咽口水。

我趕忙坐下來,顧不得擔心冒著熱氣的粽子燙到手,匆匆地剝開一個粽子碧綠的“外衣”,香味兒撲鼻而來,只見一個黃燦燦的飯糰就像一個吃飽了的小貓肚子一樣滾圓,把粽子掰成兩半,露出了裡面鮮美誘人的肉餡,我再也受不了種誘惑,大喊一聲“吃粽子嘍!”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吃完鮮肉粽,我感覺還沒解到饞,又剝開了一個我最愛吃的白粽,輕輕沾上一點糖,然後大口咬進嘴裡,哇!那甜蜜的感覺直浸肺腑,真是絕世精品呀!

真難忘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節,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啊!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12

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在這一天,我們全家都會坐在一起吃粽子,聊天。

吃完粽子後,我們都會出去外面的街上玩,玩到累的時候,我們就到旁邊的體育館的觀眾席休息。

我問爸爸:“爸爸,為什麼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吃粽子呢?”爸爸回答說:“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當年屈原投江自殺之後,人們害怕他的屍體被魚蝦所食,就把粽子扔到了江裡,把魚蝦餵飽了,屈原的屍體也就保住了。”

我說:“是啊,屈原的確是值得人們敬仰。毛主席有一首詩,高度讚揚了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衝向萬里濤。”

聽到爸爸講了這麼多,我才煥然大悟,原來哦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是這樣啊,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1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頸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包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的早上,人們起得非常早,人們去草地上收集露水,人們相傳用露水洗臉可以讓面板變白。中午,全家人聚在一起,在院子裡邊晒太陽邊吃粽子。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14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灑上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及毒蟲滋生。在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即:黃瓜 黃魚 鹹鴨蛋黃 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灑。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澇救投淚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粽子的形狀有許多,它的口味也有許多種。端午節快要到了,讓大家一起吃粽子 賽龍舟吧!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15

端午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一般這時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何浩軒,起床了,來包粽子,等下包完,吃粽子!”媽媽說:“快點,快點起床,不然早餐都吃完了!”爸爸又吆喝我。隨即,我也起床了,洗好臉,漱好口,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包粽子了,我先看著媽媽熟練的包粽子,心裡也癢癢了,於是也開始包了。先把粽子放在粽葉裡(粽子是媽媽事先做好的),然後一層一層地包到粽子上面,最後再打個結,一個“浩軒”牌小粽子出世了,帶著勝利的心情去媽媽面前展示,媽媽看了後,表揚我說:“還不錯,知道包粽子了,獎勵你去玩一會電腦吧!”於是,我去玩了。

到了午飯時間,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裡不覺感受到一種成功的感覺。是的,人因為有了成功的感覺,勝利的感覺,才會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去勞動,才會有新的事物誕生。

我愛端午,更愛親手勞動獲得成功的端午。

關於端午節作文 篇16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有很多奇特習俗,接下來,就讓我來為你們介紹介紹一些習俗吧。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一首有關端午節的民謠。

全國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如今的粽子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至於內含的東西,則根據各地風俗而定,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等等。到了端午節,我們可就能一飽口福了。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與“五”這個數字緊緊地聯絡在一齊。

比如說端午節那一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

端午節小孩要佩戴香囊,傳說有辟邪之意,實際是用來當佩飾用的,以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扣成索,做出各種不同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南京過端午,每家都會準備一盆清水,在裡面加兩枚鵝眼錢和一些雄黃,家裡的大大小小每個人都要用這種水洗臉,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眼疾!

看了我的介紹,你們明白一些有關端午節的習俗了嗎?

Tags:端午節 通用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