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通用16篇)

欄目: 端午節 / 釋出於: / 人氣:2.29W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來臨了,那是我最喜愛的節日之一。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通用16篇)

早上,我一起床,就和家人說“端午節快樂”。吃早飯了,吃的是我最喜歡的粽子和綠豆湯。吃完早飯後,媽媽買了艾草掛在大門兩旁。我聞了聞艾草,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我看見家家都買來艾草掛在大門上兩旁,便問媽媽:“為什麼要把艾草掛在大門旁呢?”媽媽說:“這是我們中國風俗,認為艾草是靈草,掛在大門兩旁可以驅邪避穢、保佑一家健健康康不生病。”

中午吃飯時,有許多可口的菜餚:蝦球、竹筍炒肉……,看起來讓人胃口大開,吃得真香呀。

晚上,媽媽和我商量好了要去廣場玩。我碰到了幾個好朋友:王金蕊、葉秋林……。我們玩丟手絹、主人和寵物的遊戲。我們玩的開心極了。

最後,我們紛紛丟石頭許願,希望明年也有這樣一個愉快、美好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2

從前,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你們猜一猜他是誰?對了,他就是屈原。屈原被別人誣陷了,被迫跳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天就將粽子扔進汨羅江,餵飽魚蝦,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這一天,還要賽龍舟,是為了撈起屈原的屍體,可沒撈起來。屈原離我們有幾千年,屍體早就腐爛了,我想這大概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的才一直這麼做的。

我們這裡端午節是這樣過的:一到端午節,清早長輩們就去菜場買回來艾草掛在門前窗戶上,掛艾草是為了驅蚊避邪!

端午節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歡樂,還讓我們學到了知識!啊,過端午節可真好啊!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裡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說,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栓好了的五色線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丟掉。媽媽告訴我說,據老人們講,這樣可以避免災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裡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裡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並不簡單。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大棗、葡萄乾、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端午節的早晨,媽媽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睏意,熱鬧的人們來來往往,真的像過年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糖的甜粽,心裡美滋滋的。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慶祝方式,在我的家鄉也不例外。我們除了包粽子外,還有精彩的龍舟賽事可以觀看,這給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增加了節日氣氛。

提到吃粽子那是沒得說,我們這的粽子可是超好吃的喲!吃一口讓你終身難忘。這粽子通常紮成五角塔狀、四角扁狀,這四個角成菱形的。粽子也分大棕小粽。粽子要用糯米來做,多用豬肉、綠豆、墨魚、蝦米等做餡。包粽子還有特有的包粽葉,那葉子好像只有我的家鄉才有哦!

粽子怎麼做我就不多說了,因為這是祕密。我來說說粽子是怎麼樣好吃的,怎麼的讓你回味無窮。

葉子的清香滲進粽子裡,開啟粽子,香味頓時瀰漫到了整個屋子,還沒吃到嘴裡就已經為它陶醉了。吃到了嘴裡,就有一種鮮嫩滑膩中香氣撲鼻的感覺。那真是無法形容,讓你不禁的說道:“好吃,好吃,這粽子真好吃!之類的話。

如果你吃了粽子還不過癮,那就讓我帶你去看賽龍舟吧!那是每年端午節都舉辦的。地點是“江奔公園“。去到了那裡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人山人海的景象。因為有很多人也喜歡看賽龍舟。有很多小販在那裡擺攤賣冰淇淋、珍珠奶茶之類的冷飲,也有賣包裝食品的。為的是能夠讓人在等候的時候去買東西吃,也方便,最重要的是還能賺錢。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划來了,划來了。”,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江邊遠處的白點,那白點慢慢的向我們這裡“移”來。不久,3我們看得清——那是十幾條龍船。上面的人齊心協力的划著。每條龍船都有一個打鼓的,聽人們說是指揮划船的人的,讓他們跟著拍劃,因為這樣才能劃得整齊。在人們的加油聲中,分出了勝負,先到達終點的是那條“白龍”。緊跟上“白龍”的是一條“紅龍”,再來的是:“黃龍,這”三條龍“就是賽龍舟的三強了。就這樣端午節在歡聲笑語中渡過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既有趣又多彩,讓我們品味粽子的清香的同時,還可以觀看到精彩的龍舟賽事。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5

端午節的習俗大致有吃粽子、賽龍舟、桂香袋、飲雄黃酒、用雄黃蘸酒灑在額頭上畫王字、接女歸寧(這一天出嫁的女子都要回孃家),採百草、插艾蒲、系五彩線……各地往往不一。

“端陽節碌忙人,剝粽蘸糖當早茶。莧菜落油和片粉,面築搗蒜拌黃瓜”。每當端午來臨人們便芬芬包粽子,賽龍舟喝米酒、插艾蒲、系五彩線,這便是我們鄖縣人民的風俗。

包粽子

包粽子嘍,包粽子嘍,我興奮的叫著,可老媽不讓我包,氣也,氣也。就憑著我這三寸不爛之舌不到兩分鐘就把老媽說的無言以對了。(不是吹的)老媽讓包了,我又不會包,又想放棄,莫不包上一兩個怎能體現端午日的氣氛呢?恆心突起堅持要包上一兩個,左手拿著一片竹葉,右手拿起大勺,怎麼包呢?要不偷偷窺探一下OK!悄悄瞄兩眼“Mygod,真簡單,偶會了”。再次拿到竹葉感到輕輕摺疊成一個三角形,拿起大勺,挖上一勺糯米,倒入竹葉中,再放上棗、花生、葡萄乾,包好用線紮好放入鍋裡渚一渚,經過一夜的沸騰,一個個香噴噴的大粽子便出現在眼前,一聞,哇,真香,“口水直流三千尺,不及粽子讓我吃”。好詩,好詩,我在心中暗的想著,莫不嘗上一兩個大粽子怎麼對得起我的勞動成果。嗯,好吃。

賽龍舟

“賽龍舟,嘿咻……”聽那不是“龍頭”在叫嗎(帶頭),看五條長七、八米的龍船在江面上飛奔、騰舞,一條比一條勇猛,船長可坐12至18個槳水,一個帶頭的,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手持一支短漿,隨著鼓聲緩促為節拍,拼命的向前劃去。(我爸是槳手;三爹是帶頭的)帶頭人員雙手左右揮動大聲呼喊到:“劃龍船”,槳員人也跟著喊到:“嘿咻”,再加上岸上人山人海的觀眾,可想而知吶喊助威聲音有多大。

由於時間關係我就不一一介紹我們鄖縣的端午日了。

你把你們的端午日也告訴了吧,就這麼定了,OK!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它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我喜歡的節日。

每年臨近端午節,街道上總會擺滿各種各樣的香包,小孩子們在大人的帶領下,高高興興地挑選自己喜歡的香包,還要吃香甜的棕子,熱鬧極了!在這快樂且令人興奮的節日裡,我會不由自主想起家鄉的端午節。

那天早上,奶奶早早地就把我叫醒,給我換上乾淨的衣服,戴上漂亮的香包,手腕、腳腕上繫上花繩子,穿上奶奶親手做的花布鞋,高高興興跑出家門,找小夥伴玩,比比誰的香包好看,誰的香包香。

聽媽媽說,她小時候在端午節這天,除戴香包外,還要在耳朵和鼻孔裡抹上雄黃,然後到田地裡的野草上或者麥苗上沾露珠抹在頭髮上,據說這樣頭髮可以長得又黑又快,而雄黃可以防止被蚊蟲叮咬。

上學了,我從課本上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跳江以後,當地的人就把棕子扔進江裡,讓魚兒吃棕子,不吃屈原,還要賽龍舟等。

不管怎麼過,端午節都寄予了人們對屈原的深切懷念。我喜歡端午節,但我更敬仰屈原這位為祖國而獻身的愛國詩人。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7

端午節,那可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節日,中國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說說我們漢族吧—— 端午節將至的時候,要在頭幾天買包粽子的蘆葦葉子和江米大棗。泡好米,過了幾天再包,將葦葉轉一圈,再往裡面放江米和大棗,一個四四方方的粽子就包好了。在城裡,粽子都是從商廈裡買到的,種類也很多:大棗的,糖的……不過,我還是覺得親手做的更有滋味和意義。

端午節的那一天,一盤盤熱氣騰騰的,剛出鍋的粽子被端上來了,一家人圍坐一桌,香噴噴的飯菜擺滿了一桌子,一看就叫人垂延三尺,開啟粽子,剝下粽子一層層的外衣,它那乳白色的面板便顯露出來,豐滿的粽子被一粒粒江米鑲嵌的飽滿整齊。叫人忍不住想多吃幾個。

人們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詩人屈原,他的傳奇故事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也激勵著我們,吃著美味的粽子,心裡不禁湧現了屈原堅強不屈的品格……

這就是漢族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8

端午節的粉蒸肉 在我國每年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其中算端午節最為特別了,據說人們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要在端午節這天包粽子表示對他的懷念。

在我們的家鄉過端午節時,大人們多比較忙,也不可能像春節那樣隆重,提前準備各種過節的食物,可即便是再忙,大人們也要擠出半天時間來準備一些端午節的特別食物,其中家鄉人特製的粉蒸肉是必不可少的。

到了下午,大人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開始準備晚上要吃的食物。每次奶奶先將一小碗大米放在鍋裡反覆的翻炒,直到大米發黃並散發出陣陣香味時,將其盛出,放在石磨中碾壓成粉,然後將新鮮的豬肉洗乾淨拌好各種調料,最後,均勻的裹上準備好的米粉,將裹好米粉的肉塊放在盤中,全都裹完後,就可以放在鍋裡蒸了。我們便垂涎欲滴地等待美味的誕生,我有些迫不及待,老是跑到灶前問奶奶有沒有做好,奶奶說:“粉蒸肉一般要蒸4到5個小時,當有一股特有的香味撲鼻時,才能讓你品位到粉蒸肉的絕佳味道。”我也一直在想,要想吃到很好的美味,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緻的技藝。終於要到吃晚飯的時間了了,我爭先恐後的擺放完餐具,等到大人們落座開來,我就開始狼吞虎嚥的品嚐著我期盼已久“粉蒸肉”了。奶奶說:“乖孫,慢點吃,別噎著,奶奶做了好多呢!”真好吃,我一邊自言自語,一邊還不停的夾起一塊粉蒸肉往嘴裡放,一直吃到肚子感覺很脹時我才戀戀不捨的放下筷子。

晚飯後我依然興致很高的向奶奶盤問著關於粉蒸肉的故事,據說清末明初時崇禎皇帝微服南巡,到了一個叫鄭韓的地方停留了一段時日,在一天郊遊時,來到了封后嶺,天色已晚,崇禎皇帝感到又飢又渴,這是離他們住的店又很遠,一時無法回去,於是便投宿在附近的一戶農夫小店,善良的農村夫婦非常好客,把家中準備過節才吃的扣碗肉拿了出來,經過加工送給崇禎皇帝食用。崇禎吃後大悅,當村夫告訴他這是他們祖傳的粉蒸肉是,崇禎更是留戀剛才的味道,甜中帶鹹,肥而不膩。於是第二天崇禎離開時將農村夫婦帶進王宮中,於是粉蒸肉這樣的美食就一直流傳至今。

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再不用手碾米粉了,到超市就可以買到現成的,雖說現在也可以經常吃到粉蒸肉,可我還是感覺家鄉的粉蒸肉是我吃過最好的人間美味,讓我久久回味。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9

端午是綠色的。

小時候,對端午最初的記憶,是和一籃碧綠的箬葉聯絡在一起的。

每逢端午,家裡的方桌上總是擺滿了瑣碎的東西,就那樣隨意地擱置著,卻總能讓我心生歡喜。方桌的中央,是一籃箬葉,青翠碧綠,彷彿是天地間最明亮、純粹的一抹綠。箬葉旁,是一瓷盤圓潤雪白的糯米以及有些幹皺卻又鮮紅的棗子。剪刀、大紅或翠綠的絲線便零散地放在一邊。

天微微地亮起地時候,母親便會打上一盆清水,將箬葉放在水中輕輕地濯洗。乾淨、清澈的水浸著箬葉,似乎水也被染綠,大片大片地洇染開來。母親用手輕輕地搖著箬葉,水邊蕩起一層又一層綠色的細紋。待洗淨箬葉,母親便虔誠地坐在桌前,彷彿在參加一個神聖而又莊嚴的祭祀。母親先取出一片箬葉,箬葉上還沾著晶瑩的小水珠,映射出母親的面容。然後輕折,像是一個圓圓的,帶著尖角的酒杯,用手灑進一把珍珠似的糯米,剛好填滿“酒杯”的一半,再放上一兩顆蜜棗,用糯米將“酒杯”填滿,最後將箬葉翻折,覆在“酒杯”的杯口。緊接著便是不斷地翻折,一層又一層,小心翼翼地裹起,再用絲線紮緊,輕系一個結。用手執起剪刀,手起刀落,隨著絲線的剪斷,便宣告著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的誕生。幼時的我,乖巧地坐在一邊,給母親遞箬葉、蜜棗、絲線、或剪刀。心隨著絲線一圈圈的紮緊,也逐漸提起來,湧現出一點點的喜悅。

風從窗子吹進來,薄薄的陽光輕灑進來,映照著母親認真的神情,和頭上滲出的細汗。彷彿母親正在做的不是粽子,而是絕美的藝術品,讓幼時的我總是一臉崇拜。一個個三角、綠色的粽子在桌子上排列成行,慢慢地佔據方桌,直至堆滿。剪刀與方桌接觸,發出一聲輕響,母親緩緩輸出一口氣,露出一個笑容。

一鍋清水架在灶臺上,“嘭”地一聲,火焰便冒了起來,赤紅的火焰舔著鍋底,不停地跳躍著。然後水開始冒出小小的、晶瑩剔透的小水泡附在鍋底,隨後越來越大,直至一個個浮上水面,“咕嚕嚕”地唱著歡快的歌謠。母親將粽子拿起,像對待嬰兒般小心翼翼的拿起,放入沸騰的水中,蓋上鍋蓋。我就靜靜地站在一旁,等著粽子的香氣飄起。一縷縷輕盈的白煙嫋嫋地從鍋蓋的邊緣升起,在空中幻化成不同的形態。煙氣越來越多,繚繞在灶臺的四周,沾在我的髮梢上,形成一個個小水珠。鍋蓋掀起時,鍋中的水蕩著絲絲的碧色,如陽春三月的春水般。

當粽子被母親撈起,放在潔淨的瓷盤上,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也顧不得是否燙手,便解下絲線,將箬葉一層層地剝開,露出泛著綠意的糯米。輕咬一口,箬葉的清香、糯米的軟糯以及蜜棗的甜意便在脣齒間盪漾開來,成就了我幼時最大的歡喜。

端午的艾葉,是墨綠的。

端午的綠葉,不同於箬葉的翠綠,是一種淺淺的墨綠,散發著淡淡的艾香。鄰近端午,大街小巷便賣起了艾葉。一張破舊的報紙或是一塊粗布,隨意地鋪在地上,上面放置著一束束紮好的艾葉。買艾葉的婆婆就靜靜地坐在一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淡然地笑著。偶爾有婦女停下來,打量著艾葉,婆婆便和藹地問:“賣艾葉嗎?新折的艾,好著呢!”“多少錢一把?”婦女們拿起艾葉,詢問道。“不貴,兩元一把。端午,插在門前辟邪,圖個吉祥呢!”賣艾葉的婆婆笑著回答。艾葉就安安靜靜地躺在那兒,沾著水珠,等著往來行人的挑選。

我家的艾葉,通常是和箬葉一起買回來的。母親每買回來,我便爭著將艾葉接過來,自告奮勇為家中插上艾葉。小時候,因為身高太矮,常常夠不著窗子和門頭。若是窗子,還可以踮起腳尖,努力地去夠,但門頭就不行了。母親要插,我硬是攔著,倔著性子,堅持要自己插,常常弄得滿頭大汗。哥哥每次總看不下去,說:“我幫你。”然後將我高高地舉起,我便舉起艾葉往門頭上插。“好了嗎?”半晌,哥哥問道。“還沒呢!哎,好了。”我通常這樣回答。後來漸漸長大,便拿一個小板凳,踩在腳底下,插上去。一整天,家裡都縈繞著艾葉的香氣。

端午的酒,是淺綠的。

這雄黃酒。直至現在,我都未見過雄黃酒。但雄黃酒雖然沒有,酒還是有的。端午喝的酒,都是母親從賣酒店裡的酒缸裡舀來的米酒。母親把酒倒進洗淨的瓷壇裡,將青梅和一些不知名的綠色藥草放進去浸泡。待到端午啟封的時候,將酒倒進瓷盞中,酒泛著淡淡的綠,還沾著青梅的香氣。

這浸好的酒是不允許我喝的。因為我是小孩子,不能喝酒,母親說。不過還好,不只是我一人不能飲酒,還有哥哥。如此一來,我便只好和哥哥一起吃著粽子和綠豆糕,喝著綠茶,嬉笑著打鬧,聽大人們說著趣聞。

如果,讓我用一個顏色來形容端午,我一定會選擇綠色。這深深淺淺的綠中,有箬葉的綠,艾葉的綠,以及酒的綠……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10

今年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快樂、充實,在家裡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覺得這一年的端午節十分有好處。

早上,我奇蹟般地起了一個大早,發現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問:“要我幫忙嗎?”奶奶笑眯眯地說:“如果你實在要幫也能夠。”我十分開心,搬了一個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見奶奶很熟練地把蒸煮過的粽葉拿在手裡圍成一個半圓錐形,把淘過的糯米灌入粽葉裡,迅速地裹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問奶奶,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奶奶說:“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嚢,還有喝一些黃酒啊,吃“紅”啊……”“哇!有這麼多”我大叫起來,奶奶一臉笑意地說,我再給你講講包粽子的由來吧。”

五月初五,在楚國即將滅亡之時,屈原就是個十他愛國的文人,見到自我的國家即將滅亡,就飲下了最後一杯酒跳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為的就就是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同時還每年在江河裡舉行隆重的賽龍舟。就這樣人們代代相傳,端午節就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我聽得十分入神,然而原先端午節還有這樣一個不簡單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滿屋都就是粽葉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兩種口味,有紅豆蜜棗味和鹹肉味的,儘管我沒有成功的包好一個粽子,可就是我幫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當我剝開粽子,深深地聞了一下這裹著粽葉香氣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滿口香氣感到真就是好吃,因為這個粽子裡有我勞動的一份噢!

這個端午,讓我足實長了知識,讓我真正體會了這一年的端午節就是一個“濃情搞笑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1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12

端午節快來臨了,奶奶這個超級包粽子能手又可以登場了。她兩片棕葉左捏右捏,捏成一個圓圓錐形,再放一把糯米,再放一點肥豬肉,這肥豬肉可大有學問的哦,我奶奶把豬肉切得上面肥,下面瘦,哦!原來包粽子也要刀法好哦。放完肥豬肉再放一把糯米,就用蘆葦繫緊。奶奶說:“粽子用蘆葦包就特別香。我也跟著學,在學的過程中,我想到了一個妙主意可以整蠱我老哥。奶奶還說:“學包粽子可不能分心的哦!”我馬上集中精神學包粽子。奶奶有豐富的經驗,每次包的粽子總是不軟不硬,吃起來得香。

我哥選了一條最大的粽子,哈,那就是我想整蠱他的粽子。他開啟來又看見粽葉,又開啟。開了很久,才看到一個手指頭大的粽子。我笑得人仰馬翻,他鼓著兩個眼珠子盯著我,說:“下次你死定。”

端午節來臨了,快幫我想想辦法呀!

“嗯,好吃,巴唧巴唧,嗯。”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13

今天是6月8日,大家知道是什麼日子嗎?呵呵,對了,是端午節。

端午節亦名端陽節、重午節,端午節又是怎麼來的呢?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大夫叫屈原,他很愛國,可以說對國家是赤膽忠心,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他就抱著一塊石頭跳入汨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許多人為了保護屈原的身體,便駕著船,向江中投飯糰和肉丸,並向江中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是啊,這麼一個愛國的詩人,國家應當保護他。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一大早醒來,便聞到滿屋子的粽子香洗刷完,我趕緊跑進廚房,從鍋裡拿了一個正好溫乎的肉粽子,大口大口地在電視前吃起來,開啟電視,哇!某地已經準備划龍舟啦!

“思思,先把粽子吃了吧!”

“嗯……”,一大口,糯米包的肉下了肚,不到5分鐘,一個粽子被我“消滅”了,下一個我可要細細品味了。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裡藏著紅紅的粽肉,甜粽子裡的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

端午時節,奶奶總會帶來一大包粽子,本身愛吃粽子的我,感到有一種說不上來的幸福。😘

電視上的划龍舟精彩的不能再精彩了!我恨不得都叫了出來。(⊙o⊙)只聽槍聲一響,十幾條龍船像離弦的箭一樣在水上飛行,你追我趕,互不相讓,那氣勢震撼全場啊……

雖然這個端午節很棒,但老天爺不作美呀,我感冒還沒好,中午喝完雄黃酒,吃完回鍋肉就去打針了。明年端午節,我只求不生病啊!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1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熟悉的童謠,我的腦海中便浮現出端午節的熱鬧。似乎已經聞到了艾葉的清香。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在這個節日裡,人們都要包粽子賽龍舟,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老人們要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者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我來到外婆家,看見他面前擺著三個盆,一個盆裡放著白色的糯米,晶瑩剔透,好像珍珠一樣。另一個盆裡放著一疊疊綠色的葦葉和一些繩子。還有一個大盆裡放了些花生、紅棗、蛋黃和豬肉。下午外婆開始包粽子了。她拿了一個葦葉,捲了一個三角形的小筒,裡面放了一些糯米,中間放了一些花生,紅棗。接著又放了些糯米壓實它,然後把韋葉包起來。一層一層的裹在粽子外面,然後用繩子一層一層的把它紮緊。外婆說:“扎得越緊越好吃。”我好奇地說:“我也要包一個。”外婆答應了,我拿了一個葦葉,學著外婆的樣子包了起來,我一邊包,糯米一邊漏,我連續用了好多葦葉,都沒有成功。外婆說:“不要急,慢慢來”在外婆的耐心指導下,我終於成功了。可是我包的粽子像一個大肚子將軍,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粽子包好了,外婆把粽子放在鍋裡蒸,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爐了。大家一個個開心地吃起來。

這就是我喜歡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15

端午節於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舉行,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與春節、中秋同屬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是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的禁忌

另外一種說法指出古代中國南方有個少數民族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他們把食物裹在竹葉裡,投到江裡面去,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篇1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還稱重午節、端午節。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為受人愛戴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故投江自盡,於是老百姓自發地划著龍船去撈救他,還向江中拋撒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後來每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為偉大的愛國詩人。

每當這一天來臨的時侯,人們總是要把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個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我想是想讓孩子們長命百歲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午節,奶奶就去菜市場買許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時放在太陽底下晒,說艾草、蒜泥能消毒,還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午節的風俗可真多呀!

Tags:端午節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