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節日慶典 > 春節

除夕到初七適合喝什麼湯

欄目: 春節 / 釋出於: / 人氣:2.25W

在廣州,每逢春節之時,民間都有一些既有寓意又味道鮮美和營養價值十分理想的湯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過年適合喝的湯,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除夕到初七適合喝什麼湯
過年靚湯

除夕:佛跳牆

“佛跳牆”意為連僧人們聞到此湯的香味都翻牆而來,此湯匯合山珍海味溶於一鼎,除夕夜一家團聚、天倫之樂時,共飲此湯,再美味不過。

功效:滋潤補益 健脾養胃

材料:發好的鮑魚、魚翅、海蔘、花膠各30克,乾貝15克,豬瘦肉200克,光老雞300克,火腿50克,生薑3片。

烹製:先把豬瘦肉、雞、火腿和姜用清水3500克毫升(14碗量)熬成1750毫升(7碗量)的上湯。鮑、翅、參、乾貝、花膠用上湯1碗半和薑汁酒、鹽各少許滾煨半小時後,取出濾幹水分。放進燉盅,加入餘下上湯和少許紹酒,加蓋隔水燉1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3-5人用。

年七年級:雲耳冬菇蝦米粉絲滾紹菜

廣東一帶民間,有大年七年級食齋的傳統習慣和獨特風俗。從科學健康飲食角度看,年三十普遍都是通宵達旦吃喝玩樂,年七年級吃素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功效:益胃 潤肺 利腸

材料:雲耳、冬菇各50克,粉絲100克,蝦米70克,紹菜500克,生薑3片。

烹製:雲耳、冬菇、粉絲、蝦米分別浸發,洗淨;紹菜洗淨,切段起油鑊爆香薑片,炒至剛熟,下雲耳、蝦米再炒片刻,加入清水1250毫升(約5碗量),武火滾沸後改中火稍滾片刻,下粉絲滾片刻。下鹽、麻油便可。進飲時可下少許胡椒粉,3-4人用。

年八年級:蓮藕蓮子蠔鼓煲豬大脷

民間認為年八年級是一年之中的“頭牙”,要吃“開年飯”。此湯蓮藕蓮子取其“年年”或“連年”的諧音,蠔鼓是“好事”的諧音,豬大脷是“大吉大利”或“順順利利”之意,寓意“連年好事大利”。

功效:養陰 補腎 益氣 健脾

材料:蓮藕600克,蓮子、紅豆、蠔豉各50克,豬橫利1條,陳皮1/4個,生薑3片。

烹製:各物分別洗淨。蓮藕刮皮、去節、切段;蓮子去芯,紅豆、蠔豉、陳皮去瓤稍浸泡;一起放進瓦煲,加入清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為3-5人用。

年九年級:紹菜滾大魚

廣東一帶新春時常愛有魚,即“有餘”的意頭,紹菜滾大魚,湯味鮮美,清甜可口,亦不膩不滯,烹製簡單,亦是一道節日的可口靚湯。

功效:鮮美可口 潤肺益氣

材料:紹菜500克,大魚(即鱅魚)1條,大蒜2條,生薑3片。

烹製:紹菜、大蒜分別洗淨、切段;大魚宰洗淨,煎至微黃,灑入少許清水,剷起。起油鑊爆香姜,下紹菜稍炒片刻,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後,下魚,改為中火滾熟後,下大蒜滾片刻,下鹽、油便可。為3-4人用。

年初四:竹笙火腿燉花菇

竹笙為諸菌之冠,清香、鮮美、滑嫩;花菇質地細軟而嫩,潤而香滑;火腿甘香而不膩,合而為湯,有健脾養胃潤膚之功,且清潤不膩,新春時常飲甘饜肥,此湯最為合適。

功效:益胃養脾 美膚健體

材料:竹笙80克、火腿肉50克、花菇10個、菜心200克、生薑3克。

烹製:各物分別洗淨。竹笙、花菇稍浸泡;火腿肉切粒狀或片狀。一起與菜心、生薑放進燉盅內,加入冷開水1250毫升(5碗量)和少許紹酒、油,加蓋隔水燉1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3-4人用。

年初五:菜乾蠔豉煲鹹豬骨

過年時,常親朋好友交杯歡樂,整夜不眠咽喉上火,此湯有解肌除煩、降火滋陰之功,在節日時對虛火上升、咽乾喉痛、神經衰弱等有良好的調理作用。

功效:滋陰益氣 降火寧心

材料:白菜乾75克、蠔豉50克、鹹豬骨400克、陳皮1/4個、生薑3片。

烹製:菜乾、陳皮、蠔豉分別洗淨,菜乾切段、陳皮去瓢。一起與鹹豬骨、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大火滾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便可,為3-4人用。

年初六:冬筍草菇羹

吃筍能吸附所吃食物的油脂,降低胃腸胃黏膜對脂肪的吸收與積蓄,現代營養學認為,它有助消化、防便祕的作用。

功效:消食化滯 清潤有益

材料:冬筍300克、草菇100克、生薑3片。

烹製:各物分別洗淨,冬筍切片;草菇去蒂,在基部開“+”字,並稍滾片刻,洗淨(即“飛水”)。起油鑊下冬筍稍炒,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滾後,下草菇滾熟,推入溼馬蹄粉,拌勻,下鹽、麻油便可。為3-4人量。

年初七:人日“七寶羹”

人日最特別的是數這“七寶羹”,它是順德民間在人日必食的羹湯。用七種蔬菜做的羹湯,老人家說,吃了七樣菜,這年就會撿金拾銀,發財了,同時亦寓意精彩,芹菜為“勤力”,芥菜為“戒懶”,蔥為“聰明”,鮮百合為“百年好合”,大蒜為“精打細算”, 蕪茜為“完完美美”,韭菜為“長長久久”。

功效:清腸消滯 健脾開胃

材料:芥菜、芹菜、鮮百合各100克,韭菜、蔥、大蒜、芫茜各50克,生薑3片。

烹製:各菜分別洗淨,切碎狀。在鑊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4碗量)和姜,武火滾沸後下油、芥菜、鮮百合滾沸後改口火片刻,下芹菜、韭菜,滾片刻至熟,推入稀馬蹄粉芡,再下大蒜、蕪茜稍滾沸,下鹽、油便可,為3-4人用。

除夕的來歷

除夕來自先秦時期的逐除的習俗。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古人過除夕

除夕亦稱除夜、大年夜。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後一天。古時於臘日或臘前一日有擊鼓驅疫之俗,謂之“逐除”,除夕之稱,蓋由此來。漢以後,逐除之俗改在除日謂之“驅儺”。舉行驅儺儀式時,驅儺者戴假面,武神而行,謂如此便可驅崇。此俗官延中亦盛行,參加者至有千人之多。除夕燃放紙裹火藥的爆竹,始於宋。此夜紅燭高燒,爆竹聲不絕於耳,民間與宮廷,並無例外。除夕家人圍爐團坐,小兒嬉戲,通夕不眠,謂之守歲,此俗於時已有。又,長幼聚飲,祝頌而散,謂之“分歲”,亦始於晉。後世大年夜合家團聚,吃年夜飯之俗,由此而來。

Tags:初七 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