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採桑子重陽創作背景

欄目: 重陽節 / 釋出於: / 人氣:1.59W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採桑子重陽創作背景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

而你知道毛澤東是在一個怎樣的背景下寫下《採桑子·重陽》這首詩的嗎?

毛澤東 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創作背景

編輯

“重陽”,陰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為陽數,故稱九月初九為重陽節。1920xx年10月11日就是重陽節。這年5、6月間,紅四軍攻佔龍巖,蔣介石組織兵力會剿紅軍,紅四軍主力配合當地游擊戰爭,9月21日,攻佔上杭,擊敗敵人的會剿。此時毛澤東已經離開紅四軍的領導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農村,一面養病,一面領導地方土地革命鬥爭。這年10月11日,毛澤東來到上杭,這時的閩西山區,黃色的野菊花競相開放,毛澤東面對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這首詞。

題解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閩西龍巖召開了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被朱德、陳毅等批評搞“家長制”,未被選為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隨即離開部隊,到上杭指導地方工作,差點死於瘧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癒的毛澤東才在上海中央(當時由周恩來主持)“九月來信”的支援下恢復職務。這首詩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詩詞鑑賞

賞析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自戰國楚宋玉《九辯》以來,“悲秋”就成為中國古典詩賦的傳統主題。而前人以“九九重陽”為題材的詩章詞作,更借悽清、蕭瑟、衰颯的秋色狀景託怨情、興別恨,少有不著一“悲”字者。諸如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牧的“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蘇軾的“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悲”等,或敘寫羈旅他鄉的孤寂清冷,或敘寫羈旅他鄉的孤寂清冷,或寄寓傷時憂國的悽愴痛楚,或傾吐落拓失意的抑鬱苦悶,或抒發獲罪被貶的萬端感慨,皆“婉轉附物,招悵切清”。毛澤東的這首詞卻脫盡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掃衰頹蕭瑟之氣,以壯闊絢麗的詩境、昂揚振奮的豪情,喚起人們為理想而奮鬥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獨步詩壇。

詞以極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難老”開篇,起勢突兀,氣勢恢巨集。“人生易老”是將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當努力進取,建功立業,莫讓年華付流水。“天難老”卻是將宇宙人格化。寒來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難老”並非“不老 ”,因為“新陳代謝是宇宙間普遍的永遠不可抗拒的規律”(毛澤東《矛盾論》)。“人生易老”與“天難老”,一有盡,一無窮;一短促,一長久;一變化快,一變化慢。異中有同,同中有異,既對立又統一。這並非“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一古老格言的簡單趨附,而是立足於對宇宙、人生的清理並茂的認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諦和永恆真理,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輝,具有極強的審美啟示力。“歲歲重陽”承首句而來,既是“天難老”的進一步引申,又言及時令,點題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今又重陽”是“歲歲重陽”的遞進反覆,年年都有重陽節,看似不變,其實也在變,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節,此地別有一番風光。

古有重陽登高望遠、賞菊吟秋的風習。在歷代詩文中,重陽節與菊花結下了不解之緣。而身逢亂世的詩人,往往借寫菊花表達厭戰、反戰之情,即菊花是作為戰爭的對立面出現的。但毛澤東筆下的“黃花”卻是和人民革命戰爭的勝利聯絡在一起的。這“黃花”既非供隱士高人“吟逸韻”的東籬秋叢,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懷”的庭院盆景,而是經過硝煙炮火的洗禮,依然在秋風寒霜中綻黃吐芳的滿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質樸卻生機蓬勃,具有現實與象徵的雙重性,帶有賦和比的特點。詞作者是懷著欣悅之情來品味重陽佳景的。黃花裝點了戰地的重陽,重陽的戰地因此更顯得美麗。“分外香”三字寫出賞菊人此時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勝利可喜,黃花也顯得異常美麗;黃花異常美麗,連她的芳香也遠勝於往常。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詩情、畫意、野趣、哲理於一爐,形成生機盎然的詩境,既歌頌了土地革命戰爭,又顯示了作者詩人兼戰士的豪邁曠放的情懷。儘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戰鬥、戰場、解放全人類的崇高事業聯絡在一起的,他們並不嘆老懷悲,蹉跎歲月,虛擲光陰,而是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為革命而戰,一息尚存,奮鬥不止。

下片承“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的意脈,寫憑高遠眺,將詩的意境向更深更闊處開拓。歲歲有重陽,秋去又秋來,“一年一度秋風勁”,這個“勁”字,力度極強,寫出秋風摧枯拉朽、驅陳除腐的凌厲威猛之勢,筆力雄悍,極有剛健勁道之美。此情豪邁異於東風駘蕩、桃紅柳綠、鶯語燕歌、溫柔旖旎的春日風光。但勁烈的西風、肅殺的秋氣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傷,而是振奮。詩人的感情、戰士的氣質決定了他的審美選擇:“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天朗氣清,江澄水碧;滿山彩霞,遍野雲錦,一望無際,鋪向天邊,這瑰麗的景色難道不“勝似春光”麼?

評析

這首詞營造了一個恢弘開闊的藝術境界。詩人從大處著眼,從人生感悟落筆,擺脫了個人的榮辱得失,站在歷史的、宇宙的、人類的高度抒發一個革命者的壯志豪情。醞詞用字都非常大氣,比如“寥廓江天萬里霜”,一個“霜”字就包含了豐富多彩的畫景,它既指“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霜葉,也指“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霜天。這樣的秋景比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樹生花,群鶯亂飛”來,實在是別有風致。

舊文新讀 | 淺談毛澤東詞《採桑子.重陽》

其實細數毛澤東的詩詞,大概“萬”字的比例是用的最高的,萬山紅遍、萬里雪飄、萬類霜天競自由、萬木霜天紅爛漫、萬水千山只等閒、萬花紛謝一時稀、萬方樂奏有於闡、萬戶蕭疏鬼唱歌、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二十萬軍重入贛、百萬雄獅過大江、敵軍圍困萬千重、玉宇澄清萬里埃、飛起玉龍千百萬、一萬年太久...可以說信手拈來,恰到好處。

值此重陽佳節之際,重讀毛澤東“採桑子.重陽”詞,心緒起伏,感概萬千。自己熟讀毛澤東這首詞己有五十多年,五十年來,可以說常讀常新,愈讀愈深,它像一個老師,教會我們看人生、看世界,看通透、看達觀……

毛澤東的原詞是: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毛澤東這首詞作於1920xx年,第一個讀者應該是陳毅元帥,而這首詞的書法則是進城以後的大草力作。當年,毛澤東在閩西征戰途中,恰逢重陽佳節,觸景生情,因成此詞。它的字面意義不難理解,它的思想深度應當說在古往今來詠重陽詞中,獨步詞壇,無古無來,無往無今。

“悲秋”,歷來是中國古典詞賦的傳統主題。前人以“九九重陽”為題材的詩章詞作,借悽清、蕭瑟的秋色景狀寄託怨情、興發別緒,少有無一“悲”字者。而毛澤東的這首詞卻盡脫古人悲秋窠𦥑,一掃衰頹蕭瑟的壓抑氣氛,描寫了重陽秋日的戰地風光,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達觀態度,可以說是古今重陽詞壇中的開宗立派之作,極盡的反映了毛澤東的性格特徵、曠達情懷、樂觀精神和堅強意志。需知,當時,毛澤東剛在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上落選前敵委員會書記一職,離開了部隊,到上杭指導地方工作,並險些死於瘧疾;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癒的毛澤東才在由周恩來主持的上海中央的“九月來信”支援下恢復了職務。在這樣的背景下,這首詞能夠天空海闊,氣度恢巨集,超撥豪邁,其中以極富哲理的“人生易老天難老”開篇,起勢突兀,超凡脫俗,起點就拉下其他詞人一百米,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境界啊?“人生易老”,韶光易逝;唯其易逝,更需時不我待。“天難老”則是將宇宙人格化,將宇宙還原為人,使宇宙與人產生可比性。人與宇宙相比,“人生易老”而“天難老”,但這“易老”和“難老”之間如何對待?這二者之間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又如何處理其中的對立又統一?作者從宇宙、人生情理並茂的認知高度,瀟灑地揭示了人與自然的辯證法,因而具有極強的哲理啟示。如果把這句同後面句子聯絡起來,更會發現其中的深刻㝢意和“別有洞天”.....

下句“歲歲重陽”,承首句而來,既是“天難老”的進一步引申,又言及時令,點題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今又重陽”是“歲歲重陽”的遞進反覆,年年都有重陽節,如今又逢重陽,則是別有一番風景-----“戰地黃花分外香”。這“黃花”,經過硝煙炮火的洗禮,依然在秋風寒霜中綻黃吐香。“分外香”三字寫出毛澤東此時此刻的大情懷:黃花因勝利而顯得異常之美,她的芳香也遠勝於往。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的詞境,顯示了毛澤東詞人兼戰士的豪邁曠放的情懷。特別是同起句“人生易老天難老”相呼應,如果說起句揭示了宇宙的無限與人生的有限,那麼“戰地黃花分外香”及至下半闕的“勝似春光”,就是抒發了要在物質的有限中追求精神無限的大境界、大情懷,這實則是一種大無限。

下片承“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的意脈,寫憑高遠眺,將詞的意境向更深更闊處開拓。“一年一度秋風勁”,這個“勁”字,力度極強,寫出秋風摧枯拉朽之勢,筆力雄悍,極有剛健勁道之美。詞人的感情、戰士的氣質決定了他的審美選擇:“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這滿山霜霞,盡染層林,戰地黃花,一望無際,無限美景,鋪向天邊,這種眼中大寫意,胸中百萬兵,正是“勝似春光”的神來之筆,而這一個“萬”字,更將詞境推向頂峰...其實細數毛澤東的詩詞,大概“萬”字的比例是用的最高的,萬山紅遍、萬里雪飄、萬類霜天競自由、萬木霜天紅爛漫、萬水千山只等閒、萬花紛謝一時稀、萬方樂奏有於闡、萬戶蕭疏鬼唱歌、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二十萬軍重入贛、百萬雄獅過大江、敵軍圍困萬千重、玉宇澄清萬里埃、飛起玉龍千百萬、一萬年太久...可以說信手拈來,恰到好處。筆者偶爾也寫詩填詞,深知這個“萬”字可不是那麼好寫的....

毛澤東的這首詞,營造了一個恢弘開闊的藝術境界,他從大處著眼,從人生感悟落筆,擺脫了個人的榮辱得失,站在歷史的、宇宙的、人類的高度抒發了作者的壯志豪情;他的這首詞用大草書法揮就,更使詞境錦上添花。在這些年陰盛陽衰、小技盛行的社會壯態下,在重陽節的日子裡,重讀此詞,感慨萬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僅藉此詞向時代呼喚大美、壯美、陽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