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禮儀 > 飲食禮儀

古代宴請禮儀

欄目: 飲食禮儀 / 釋出於: / 人氣:2.2W

中國人乃禮儀之幫,民以食為天,用餐豈能沒有規矩!雖然說講不講究都是一日三餐,小編整理了關於古代平常宴請禮儀的知識。

古代宴請禮儀

筵席

古人宴饗形式稱作筵席,以鋪在地上的坐具而得名。所謂“筵”,就是鋪在地上的葦蒲編織物,而“席”則是置在“筵”之上、質料更為細密的萑草編織物或皮料。隆重的筵席周長有一丈六尺。禮書說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考究的席以帛綴邊。

座次

秦漢,人們在讀書、待客、飲宴等日常活動時,均席地而坐,其坐姿不是盤腿大坐,而是跽(jì),即雙膝著地,腳底朝上,上身挺直,姿勢像跪,但臀部是坐在腳跟上的,所以也稱跪坐。

古人筵席席面一般是4人,一個方向一個人。設在“堂”上的筵席比較正式,座次一般以南向為尊,故主賓座位在北,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座位則分別在東、南、西,西座為末座。而設在“室”內的宴飲活動,帶有因私性質,多以東向為尊,故主賓在西,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分別在北、南、東,東座為末座。

食前禮

食前要“攝衽盥漱”。攝衽是繫好衣帶,整好衣襟,衣冠整齊入席;盥漱是洗手漱口。古之習慣,用手抓食,手宜潔淨。這既是衛生要求,也是一個人的修養所必須的。直到今天,我們仍堅持飯前洗手,是與古禮一脈相承的。

擺食

宴席上的食品擺放要遵循禮制。官員、貴族享有特權,食品豐盛、擺放講究,列鼎(煮食器物,三足兩耳)而食,如諸侯用九鼎配八簋(guǐ,盛食器具,圓口兩耳),卿和上大夫用七鼎配六簋等;還有“上大夫八豆(高座盤),下大夫六豆”等等。

古人與今人相同,慣用右手,所以就將胾(zì,肉塊)、菜、羹、酒、醯(xī,醋)、醬等方便食用的東西放在右手邊,而把殽(xiáo,帶骨的肉)、膾、炙、蔥、飯等相對麻煩一些的食品置於左手附近。古人憑俎案而食,人各一份,與後世的合桌共餐不同,故“其設要方”,即食品擺置要方整。

餐飲具

至春秋戰國時期,抓食習俗越來越少,餐具、酒具已得到全面推廣,現今餐具中的碗、盤、盞、杯、壺等以及勺、刀、叉、箸(筷子)等,都已成為百姓家裡的尋常之物。後面說的“飯黍毋以箸”,大概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箸主要用於夾菜,不像後世筷子使用得那麼廣泛。另外,至春秋戰國時期,飲食器皿,普通人家多為陶製、木製,而貴族階層則用銅、漆、玉、金等製做。

禁忌

古人講究飲食禮節,其中有很多禁忌。如毋搏飯(不可過量抓取共器中的飯食)、毋放飯(不可把飯取出後又放回共器中)、毋吒食(進食不可吧唧嘴,發出難聽聲響)、毋反魚肉(不可把吃進嘴的魚、肉再吐出來)、毋揚飯(不可揚飯使其變涼),飯黍毋以箸(飯黍應抓食,不用筷子去挾)、毋嚃(tā)羹(喝湯時不可發出吸溜之聲)、毋刺齒(不可當眾剔牙)等等。

20xx多年前我們祖先的飲食禁忌,雖然有的已被新做法替代,但是其基本方面,我們今天仍然遵循。

Tags:宴請 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