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畢業論文範文:專項資金

欄目: 畢業論文模板 / 釋出於: / 人氣:2.53W

高校專項資金是由政府相關部門給高校安排下達的除基本支出以外的具有指定專案和用途的財政資金,包括學科建設、 科研、基本建設、大型修建和購置等專項資金。與其他資金相比,高校專項資金具有專項申報、專款專用、政策性和時效性強等特點。高校專項資金績效體現在其合規性、真實性、相關性、時效性、效益性等方面,它服務於學校戰略目標和預算管理。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專項資金管理混亂、使用效率不高等現象。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和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的專項資金作為公共財政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績效管理也成為財政、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越來越關注的內容。

畢業論文範文:專項資金

為此,本文試圖將績效戰略管理和日常精細化管理有機結合,藉助平衡計分卡(bsc)和pdfa閉環管理等理論,探索較為系統全面地提高高校專項資金管理績效的方法。

一、運用bsc戰略管理理論,加強績效評價體系建設

平衡計分卡(bsc)來源於企業的戰略管理,它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劃分為財務、客戶(利益相關者)、內部運營、學習和成長四個維度,進而再細分成具體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其評價體系包括指標體系、權重、打分標準等,定性分析與定量計算相結合,可較為全面、科學地對企業績效進行評價和測量。平衡計分卡能合理地處理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結果性指標和動因性指標、內部指標和外部指標、領先指標和滯後指標之間的平衡。這四個維度之間是一個迴圈的因果關係,共同為企業的戰略目標服務。高校專項資金績效也可借鑑基於平衡計分卡(bsc)的戰略管理理論,服從和服務於高校的戰略目標,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見表1)。

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制訂科學的績效評價標準僅僅是該系統的一個重要方面。專項資金必須進行精細化管理才能提高績效。精細化管理要求在規範化和標準化的基礎上,科學細化和合理優化生產和管理流程,實現專業化結構、制度化管理和標準化的工作方式。筆者認為,對於高校專項資金績效管理來說,其精細化管理的核心是強化組織、制度和資訊系統等“三大支撐”,並且抓好pdfa閉環管理的四個環節。

二、做好日常績效管理的三大支撐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專業隊伍

成立校內專案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財務的副校長擔任組長,校內發展規劃、紀檢監察、審計、財務、科研、教務、人事等職能部門人員組成,下設辦公室,負責管理所有專案和專項資金的組織申報、組織專家立項論證、績效評價、日常監管、評價結果後期管理等工作。同時,成立專案評價專家組,由財務、審計及專案相關專家組成,相關專家由專案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從專家庫隨機抽取,專家庫專家由省內外高校、研究機構相關專家組成。

(二)建立健全績效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高校專案績效評價制度。基本內容包括評價物件確定、組織實施程式、工作細則、評分規則、預期績效申報、評價結果的反饋與整改等,將高校專案績效評價納入日常管理工作的範疇。{1}

2.建立健全以績效為導向的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基本內容應包括:對於實現績效高的專案及相關人員的獎勵辦法;對於實現績效低的專案及相關責任人,追究其何種責任,專案經費如何扣減等。

3.建立健全專項經費的管理辦法及細則。學校層面要出臺專項經費的管理辦法(明確支出範圍、標準和審批程式等內容);對於大額專項經費,專項經費使用管理部門還須出臺具體的專項經費管理細則,進一步細化支出範圍、標準、審批程式、預算執行進度安排等內容,上報學校專案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後實施,管理辦法細則未出臺不予下撥經費,以加強財務的事前控制。

(三)做好資訊科技支撐

充分運用資訊化工具,建立專項經費管理模組,並實行系統間動態對接共享。構建效能多樣化、埠互動式、資訊整合化、流程一體化的專項經費管理系統,實現資料實時跟蹤、動態反饋,並與預算執行管理資訊系統和財務系統動態對接共享,與各部門單位的資訊資訊平臺和資訊科技資源系統對接共享,實現全過程多方位蒐集資訊資源,形成可持續的資料流。通過專案預算管理網路化,建立預算資訊公開與獲取機制,為不同人員設定相應的許可權,使其可以隨時上網瞭解專案預算執行的情況,為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糾偏揚長提供支撐,便於相關專案承擔部門和監管部門及時強化管理。有條件的,還可開發“專項績效考評資訊系統”,在系統軟體中提供資訊彙集、存檔、客觀分評價、綜合績效考評、統計分析等功能,使績效考評工作更加快捷、客觀、科學。

三、運用pdfa閉環管理理論,抓好四個管理環節

pdca閉環管理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指在質量管理工作中,各項工作均按“制訂計劃(plan)―實施計劃(do)―檢查計劃實施效果(check)―處理(action)”這四個階段的順序不斷迴圈進行質量管理的一種方法。高校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屬於資金配置和使用方面的質量管理,完全可以借鑑pdca閉環管理這一科學方法。

(一)p階段:立項設標,從嚴把關

p階段(計劃階段)是一次pdca迴圈的起點,這裡需關注的工作有專案立項、專案預算編制和專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制訂等專案績效前期管理工作。

1.做好專案立項的論證和審批工作。高校開展專案績效評價,首先要重視專案預期績效申報工作。在專案立項、預算申報時,要求專案實施部門對專案的立項價值、可行性、完成期限、立項依據、實施方案、經費支出預算、工作量目標、效益目標等內容做出明確說明。在此基礎上,組織對專案立項和專案預算進行科學的論證,杜絕出現隨意立項、隨意編制預算,搶佔資金的現象。{2}

2.科學編制專案預算,強化預算管理。首先,全面及時編制專案預算。將其所有資金納入預算體系,防止資金的體外迴圈,各項開支做到“先預算,再開支”,防止“先開支,再申請預算立項”或坐收坐支的現象。其次,科學有效地選擇專案預算編制方法。在編制年度預算時,可嘗試零基預算;對於週期比較長的專案,要嘗試滾動預算,在編制預算時運用滾動計劃法,將長期預算與年度預算結合起來,採用“近細遠粗”的方式編制預算。再者,要強化專案預算績效管理。在專項資金預算管理中引入績效理念,在關注預算投入的同時,重視預算產出,將績效目標設定、績效跟蹤、績效評價及結果應用納入預算編制、執行、考核全過程。尤其在預算編制環節,要進一步與業務處室對接,做好績效目標的稽核工作:把績效目標作為預算安排前置性條件,編制預算時闡明專案各項預算支出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用何種量化指標來衡量完成該專案的數量和質量情況,從而實現績效目標從形式上的嵌入向實質性的結合轉變,提高績效目標和資金安排的匹配度。{2}

3.建立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按照經費不同的使用方向和效益體現方式,將學校專項專案分為不同類別,設立不同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給本文前面的“高校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基本模板)”的具體指標賦予不同的分值),實行分類考評。

(二)d階段:嚴格執行,強化管理

d階段(實施階段)是一次pdca迴圈的重要中間環節,強調對專項資金績效的日常自我管理,這一階段要做好以下工作:

1.合理分解目標責任。在實施主體上,對照實施計劃和目標,經過內部充分溝通,將相關目標和責任層層分解到若干個責任中心和責任人,落實到每個責任單元,實行網格化管理。

2.嚴格按預期績效目標進行執行管理。每個專案可設績效督查員,按預期績效目標的要求,定期不定期的對專案績效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並及時反饋給責任單元;注重專案績效資料、資料的收集和積累。建立預算執行預警機制,定期召開績效分析會,定期向專案組和學校績效管理機構呈報專案預算績效執行分析報告。在執行該計劃的過程中,績效督查員經常檢查實際進度是否按計劃要求進行,若出現偏差,便要提醒相關責任單元及時找出原因,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或調整、修改原計劃,直至專案完成。其目的是保證專案能在滿足其時間約束條件的前提下實現其總體目標。

3.加強專案支出的財務管理。科學設定財務核算體系,提高預算執行的剛性。加強經費支出的檢查和監督工作,及時做好國庫支付的對賬,發現不合理的支出或專案之間串戶的現象,及時糾正和調整。{1}

4.加強專案支出成本績效管理。在專案成本費用管理中,引入戰略成本管理方法體系,運用價值鏈分析、對標管理、作業成本法與作業基礎管理、目標成本法、流程再造等一系列方法進行科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