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作文教學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欄目: 科教文衛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2.18W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行朋友:

作文教學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大家好!

今天能在四小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我深感榮幸。在語文教學中,最難教的是作文;對學生來講,最難寫的也是作文。因此,我們很有必要一起來探究這個“頭痛”症的病因,對症下藥。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激發並維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的這些想法都是學習借鑑了管建剛老師的作文教學系列書籍之後才產生的,有很多說法直接借用了管老師的話。首先,我要分享的是:

“興趣”重於“技能”

(一)寫作的第一能力是什麼

絕大多數教師不知道,作文興趣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作文能力。馬正平教授談到作文能力的消解與重構,說,作文能力本身是個虛無,必須依附在某些因素上,才成其為能力。主要依附在哪些因素上呢?馬正平教授指出,第一是“寫作興趣”,第二是“寫作意志”,第三是“寫作人格”,第四才是“寫作技能”。也就是說,“作文興趣”本身就是作文能力,並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作文意志”則是第二重要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老師對“作文興趣”視而不見,不一定是把老話忘得一千二淨,而是“興趣”這玩意,關乎人心,看不見、摸不著,拿它沒辦法。寫作意志啊,寫作人格啊,哪個都不好弄,只好把作文教學的重心,移到排在第四位的“寫作技能”上。然而多年來的事實已經證明,作文教學以“技能訓練”為核心,是一條走不通的路。

有了內在的動力,再講理念、方法,那才管用。作文技能,要在學生的寫作熱情有效啟用後,想表達又不能表達好,技能恰到好處地上去,那才有效。

(二)從寫作興趣到寫作意志

學生光有一時的寫作興趣,不夠,還要有長久的“寫”的意志。學生持久的“寫”的興趣,要老師組織,要老師激勵,要老師引導。讓您的學生對作文葆有長久的興趣,它所需要的一系列的組織、引導、激勵,本身就是作文教學,而且是最最重要的作文教學。

(三)學生對“寫”本身有興趣

人學會了某個技能,大多有用的慾望。世界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更叫人離不開“寫”。學生喜歡寫簡訊,喜歡扎qq,喜歡用文字海闊天空地神侃胡聊,這不就是用文字來表達、用文字來交流嗎?這不就是新課程標準所說的“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嗎?這一代學生在“寫”的包裹、滲透和滋養中成長。他們有“寫”的欲求。但學生不喜歡寫作,怕學作文,這是怎麼回事?

(四)學生“寫”的興趣怎麼消失的

我們都知道,陪領導吃飯是一項工作,很累的工作。你想啊,一邊陪領導吃飯,一邊得無話找話,你明明沒有什麼話說,偏偏要找話,偏偏不能讓飯桌冷場。說了話,得看領導的反應,及時調整,順領導的口味,博領導的歡心。這飯,確實比工作“累”。很多學生的寫作狀態,跟陪領導吃飯、無話找話的境況差不多。——學生說的不是自己的話,不是說自己想說的話,不是用自己習慣的說話方式來說話。他得看作文要求,他得看老師的喜好,他得考慮這要求、那要求,哪顧得上說自己內心裡沸騰的話。拿起筆來就丟下真實的自我,無話找話,“找”的還必須是別人愛聽的,您會愛上這種說話方式嗎?

當說話成為一種猜度,一種迎合,一種曲意附和,那就累了,人生最大的“累”,莫過於心累。心都累了,怎麼可能有興趣呢?我們要想出一套法子,學生在“法子”裡,想寫,願寫,樂寫。那是最好的作文教學。

有什麼好的法子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呢?有的老師在課堂上讀,有的老師張貼在牆上,有的老師辦“班級作文部落格”。我借鑑了管老師的方法,辦“班級作文週報”。“班報”。比起作文牆的張貼,它能讓人隨時隨地看,不只班上的同學,爸爸媽媽、親朋好友都能看;比起班級部落格,它便捷,隨身攜帶,隨時攜帶。“報”的週期短,更替快,利於刺激學生的作文慾望。況且,人對紙質的傳媒,至今有著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結。

二、如何激發並維持寫作興趣?

辦《班級作文週報》,學生想發表,想交流,想到發表的平臺上對話,興趣被點燃了,然而國小生的興趣很不穩定,一兩個月,週報的新鮮感消失,這份動力就會削弱,怎麼辦?為此,我借鑑了管老師的作文教學方略。現階段我正在施行第一階段的動力系統教學方略——“等級評獎”。

第一階段:“等級評獎”。

學生每發表一篇文章,就發“用稿通知單”一張。“用稿通知單”用a4紅紙製作,紙張上印激勵的話。(展示用稿通知單,電子版和紙張版)獲得2張“用稿通知單”,授予“作文寶貝”稱號;再發表4篇文章,授予“作文王子” 或“作文公主”稱號;再發表6篇文章,授予“班級作家”稱號。之後,是“班級諾貝爾文學獎”,要獲得這個獎,需在週報上出兩三個“小作家專欄”。獲得“班級諾貝爾文學獎”的同學,有資格出版“個人專刊”。榮譽稱號,可以由老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喜好而定。

“等級評獎”在具體操作上,要注意教學細節,教學的力量其實就來自於教學細節。

第一次出版要“煽情”。出版班級作文週報,實際上是引領學生進入一個特定的練習寫作的場景與狀態。教師要做好第一期班級作文週報的投稿動員工作,充分造勢,煽起學生激情,使之躍躍欲試。

第一次選稿要“偏心”。主要是偏向於作文中等生和困難生,中等生是個介面,能使比他們厲害的人產生不服氣的心理:他行,我怎麼不行?第一次選稿要有學困生的作文,使學困生們感受到“我也行”。

第一次發用稿通知單要隆。讓學生在掌聲中上講臺,掌聲中回座位,感受作文給他們帶來的尊嚴和自豪。我常用數碼相機把這些場面拍下來,(展示學生照片)這同樣是一筆童年的財富。形式的隆重會使學生更看重寫作。當學生把寫作與尊嚴、自豪聯絡在一起時,寫作的動力才能持久。

第一次授稱號要少。第一批獲“作文寶貝”稱號的人不宜多,讓學生產生神聖感,覺得這是一項值得為之努力也需要努力的榮譽。

第一次示範要到位。第一週的“每日簡評”和“每週一稿”建議和學生一起寫,並把自己寫的“每日簡評”讀給學生聽。

第二階段:“積分活動”。

所謂“積分活動”,就是學生在《週報》上發表一篇作文,就獲得一張相應的積分單(展示積分單,電子版和紙張版),如學生髮表的作文計300字,獲得300分的積分。積分單,也用彩色紙製作,印上下面的話:

祝賀您在第( )期作文週報上發表文章《 》,據統計,您的這篇文章獲得( )分的積分。期待著您再次寫出精彩之作,祝您在下一次獲得更多的積分!

“積分活動”有以下規則

(1)基分。即學生髮表習作的字數所得的相應的分。

(2)扣分。每期《週報》出版後,有四人小組對報上的作文進行評審——四人小組是按順序輪的,發現一個錯別字、錯標點,從基分中扣去10分;發現一個病句,扣去20分;發現一個交代不清或前後矛盾之類的問題,視情況扣去50—100分。扣下的分數,獎給四人小組。這樣大家的修改熱情會被調動起來。

第三階段:“‘稿費’活動”。

如果說發表是“精神”刺激的話,那麼稿費就是“物質”刺激。發給學生的“稿費”不是真“錢”,而是在一張名片紙上敲上“《週報》第期稿費 元 角”字樣的章,以此模擬稿費單。“稿費單”有什麼用?可以換獎品,獎品視學生的喜好而定,甚至可以用來買版面,發表自己的文章。

凡是文章在週報上發表的學生均可以參加一週一次的抽獎(展示電子版抽獎幻燈片),獎品有優先卡、演出卡、學生照片、本子、免寫卡、作業券等。作業券怎麼用?比如學生忘記帶作業回校,用一張作業券,就可以推遲交作業的時間並免去老師的批評和懲罰(展示獎品),獎品視學生的喜好和需要而定,可以隨時間而有所變化。

“作文教學方略”之“助力系統”

“動力系統”只是個大架構,需要一些靈活多樣的點子來推波助瀾,這些點子可以稱為“我的作文教學方略”之“助力系統”。

第一,佳句精選。作文困難生的作文整體來看不如人意,裡面卻也常有一兩句話寫得不錯。為此推出新欄目——“佳句精選”,專門刊發學生的佳句。 “佳句精選”能夠讓更多學生的名字出現在週報上,使他們得到鼓勵。

第二,心語港灣。即學生在上面寫祝福的話,比如祝福同學、爸爸媽媽的生日,祝福某同學發表文章、獲得獎勵。也可以在“心語港灣”上說道歉的話,與朋友夥伴難免有疙瘩,與爸爸媽媽難免有摩擦,有些話當面不好說,那麼,把這一切交給班級作文週報吧。

第三,話題辯論。班級作文週報使文字有了一個實現交流、交際功能的舞臺,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的現實功能,“話題辯論”,則是進一步發揮文字的交際功能、作文週報的舞臺功能。“話題”最好選擇一些切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兩難”話題。如:同桌,自選好還是老師安排好;流行歌曲進課堂,該,不該;網路遊戲,好,不好;和夥伴慪氣,該不該先低頭求和……

第四,想象接力。學生展開想象,一個接一個地寫,學生對此特別感興趣。

第五,優先卡。“優先刊用卡”,簡稱“優先卡”,顧名思義,學生在投稿的時候上“優先刊用”,同等質量優先刊用。

第六,希望之星。一般每月推出一位作文“希望之星”。被選中的同學上了“希望之星”,一月裡將連續發表3至4篇文章,“一炮打紅”。就三年整體設計來說,絕大部分學生都能成為“希望之星”欄目的“新星”。“新星”多挑選中後等學生。中後等學生的成功,猶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一顆大石塊,波瀾向著四周擴散。

第七,出專刊。除了為班級小作家推出“個人專刊”,我們還有以下“專刊”:“假期專刊”“月末增刊”“新年專刊”等。

第八,裝幀大賽。學生每天寫“每日簡評”,每週寫“每週一稿”。期末前,舉辦“‘我的書’裝幀設計大賽”,評比“最美的書”“最厚的書”“最有創意的書”“最佳前言獎”和“最佳封面設計獎”。

“作文教學方略”之“保障系統”

最後再說說作文方略的“保障系統”。中國最年輕的專欄作家蔣方舟的母親、作家尚愛蘭說:“發現題材,是最最重要的寫作才能。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等於文字的高位截癱者,他的文學生活不能自理,要靠別人才可以存活,等於是一個高度遲鈍者,到處都是食品,根本就看不到哪一種是可以吃的,要別人指定了才知道吃。”“我的作文教學革命”裡的“保障系統”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擁有“發現”的眼睛。——這主要依託“每日簡評”。

“每日簡評”,要求學生每天用幾句話簡要記一件事兒。招術雖小,作用卻大。我們都有這類生活經驗,五天前花掉的錢,五天後怎麼也想不出用在哪兒了。當時若記上幾個字,一看到這幾個字,不僅知道了花費在哪裡,而且知道怎麼花費的,那天消費的情形也歷歷在目。“每日簡評”是模糊記憶中的一個線頭,有了這線頭,人就有了一條走向記憶的綠色通道,能夠隨時提取儲存在腦海中的生命印記。

“每日簡評”由三個部分組成:(1)日期、天氣和心情指數。“心情指數”,即學生在記錄這個事件時的心情。學生根據當時的心情,標上表示生氣、高興、煩惱、哭泣的人物簡筆頭像。(2)題目。要給素材起題目,這對發展學生的擬題能力有好處。擬題能力是一個很重要、很現實的寫作能力。若能配合黑板報開個“好標題集錦”欄目,每日上牆更換,相互比賽,相互學習、借鑑,更好。(3)記敘或描寫所積累素材。素材可以有兩類寫法,一是簡要記敘事件的全過程,相當於概括全文;二是詳寫事件中的某個細節。

學生初次接觸寫“每日簡評”,隨意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放開他們思維的手腳,打消他們記載的顧慮。在此基礎上,又適當收一下,處於收收放放、放放收收的調節狀態。“收”的型別有:全收型,本週的“每日簡評”的主題由老師定,同學都寫這個話題。半收型,由學生自己確定本週“簡評”主題,但都有一個連續觀察、體驗的物件與話題。活動型,以“保護一個蛋”為例,一週裡,學生每天都帶一個生雞蛋在口袋裡,“每日簡評”記錄護蛋的情況,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夥伴的。“收”的話題諸如:“女生眼中的男生”“男生眼中的女生”“話說蘇老師”“老師發脾氣”“咱們班的課前準備情況”“調皮鬼的調皮事”“咱們班的作業拖拉王”“每天煩惱一點點””……

除了“每日簡評”,“保障系統”還有兩個支撐性的活動“作文活動日”“作文活動課”。

“作文活動日”,定於每週一,它是“作文教學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作文訓練最重要的基點。這一天,主要開展以下活動:

(1)修改活動。週一第一節語文課,四人小組相互閱讀、修改夥伴的習作。夥伴閱讀後,提出自己的看法,寫下推薦語:這篇文章好在哪裡,為什麼要推薦它發表在班級作文週報上、推薦語要簽名。被推薦的學生習作錄用了,發表了,小作者可以選用一條夥伴的推薦語附在後面發表,待遇等同“佳句精選”。

(2)作文活動課。主要有以下環節:第1個環節“讓我呼喊你的名字”,大家齊聲高呼這期週報上發表的作文的題目和小作者姓名。第2個環節“佳作真精彩,看看又是誰”,揭曉上一期的佳作,看看哪些同學榜上有名;之後同學選本期週報上的佳作。第3個環節“你有才我有運,才運大抽獎”,進行“才運大抽獎”。第4個環節“佳作齊欣賞”,邀請部分被評為“上期佳作”的同學朗讀“佳作”,教師一旁做點評。第5個環節“走進大本營,練好真本領”,此環節是一個作文技能訓練。每次的訓練點,一定要與學生髮表在週報上的作文的精彩之處掛起鉤來,也就是與“佳作賞讀”緊密聯絡在一起。這麼多環節有時候一節課完成不了,可以分兩節課。

(3)釋出用稿訊息。下午放學前,宣佈本週班級作文週報錄用的稿件,宣佈完畢,也可請人選文章的同學代表做一分鐘即興發言,這既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又增強學生髮表作文的榮譽感。

我是從今年春天才從伍老師那裡得知管老師的作文教學系列書籍,開始閱讀,本學期才開始根據本班實際情況調整活動方案,借鑑操作,出了幾期週報。(展示本班週報,電子版和紙張版)

說實話,出週報,會比從前忙不少,但在實踐中,看到學生的寫作熱情被激發,自覺自發地寫,渴望發表,那是在興趣之下的寫作,作為老師,由衷地感到高興。

其實,管老師的作文主張一共有九條,“興趣”重於“技能”是第一個主張,與大家分享一下,有興趣的老師可以找書來看看。第斯多惠說:“教育不在於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等級評獎”“積分活動”“‘稿費’活動”不斷地點燃、維護、激勵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進入了一個良性迴圈的狀態。我的發言完畢,謝謝!

主張一、“興趣”重於“技能”

主張二、“生活”重於“生成”

主張三、“發現”重於“觀察”

主張四、“講評”重於“指導”

主張五、“多改”重於“多寫”

主張六、“真實”重於“虛構”

主張七、“文心”重於“文字”

主張八、“課外”重於“課內”

主張九、“寫作”重於“閱讀”